油层物理选填空

合集下载

油层物理选择填空

油层物理选择填空

第一篇 储层流体的高压物性二.推断题。

√×× ×√√××1.体系压力愈高,则自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 〕 2.烃类体系温度愈高,则自然气压缩因子愈小。

〔× 〕 3.体系压力越大,自然气等温压缩率越大。

〔× 〕 4.当二者组分相像,分子量相近时,自然气的粘度增加。

〔 〕 5.压力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增加,自然气的粘度增加。

〔× 〕 6.自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条件是低温低压。

〔√ 〕 7.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自然气体积系数减小。

〔√ 〕 8.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自然气分子量变大。

〔× 〕 9. 当压缩因子为 1 时,实际气体则成为抱负气体。

〔× 〕三.选择题。

ACACBDB1.抱负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以下因素有关A.压力B.温度C.体积D.组成 ( A )2. 在一样温度下,随着压力的增加,自然气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 在高压区间将A. 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 C ) 3. 对于单组分烃,在一样温度下,假设C 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气压愈 其挥发性愈A. 大,强B.小,弱C.小,强D.大,弱 ( A ) 4.地层中自然气的密度 地面自然气的密度。

A.小于B.等于C.大于D.视状况定 ( C ) 5.通常用来计算自然气体积系数的公式为A.Bg=Cg(273+t)/293PB.Bg=V / V 地下地面C.Bg=Z(273+t)/293PD.Bg= V 地面/ V 地下 ( B ) 6. 自然气压缩因子Z >1 说明自然气比抱负气体 压缩,Z <1 说明自然气比抱负气体。

7. 两种自然气A 和 B ,在一样的P-T 条件下,A 比B 更易于压缩,则CC , ,ZZgAgA AB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 B )其次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二.推断题。

油层物理(1)

油层物理(1)

2002年《西南石油学院》填空题1.岩石比面愈大,则平均颗粒直径愈,岩石颗粒表面分子对其中流体的吸附力愈。

2.岩石孔隙度可分为,,。

3.随地层压力下降,岩石骨架体积将,岩石孔隙体积将,地层流体体积将。

4.测定流体饱和度的主要方法有,,,。

5.束缚水饱和度随岩石泥质含量增加而,随岩石绝对渗透率增加而。

6.气体滑动效应随平均孔道半径增加而,随体系平均压力增加而。

7.平行于层理面的渗透性通常于垂直于层理面的渗透性。

8.岩石的液测渗透率通常于绝对渗透率,而其气测渗透率通常于绝对渗透率。

9.岩石胶结类型主要包括,,。

10.接触分离脱出的气量于多级分离;接触分离的分离气相对密度于多级分离;接触分离的脱气油相对密度于多级分离。

11.干气藏与重质油藏的P~T相图相比较:相色络线高度:干气藏于重质油藏;相色络线宽度:干气藏于重质油藏;临界点左右位置:干气藏倾向于向偏移;气液等含量线分布:干气藏倾向于向密集。

12.若原油的相对密度为0.85,则原油密度为;若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6,则天然气的分子量为。

(已知干燥空气的分子量为29)13.在饱和压力下,地层油单相体积系数最,地层油粘度最。

14.地层油压缩系数只在于饱和压力区间才成立并且随体系压力的增加而。

15.地层水化学组成的两个显著特点是:(1),它是与的主要区别;(2),它是与的主要区别。

16.液气表面张力通常于液固表面张力。

17.随体系压力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油水表面张力将。

18.在油水体系中,若接触角大于90°,则润湿相是。

19.毛管力愈大,则油水过渡带厚度愈,平均孔径愈。

20.测定毛管力曲线的主要方法有,,。

21.亲水油藏水驱油时毛管力是,亲油油藏水驱油时毛管力是。

22.离心法测定毛管力曲线时,欲实现水驱油过程,经光在岩心中饱和且岩心室一端(大头)置于旋转臂的侧。

23.随水驱油过程的进行,油相相对渗透率将,产水率将。

24.亲水岩石与亲油岩石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相比较,岩石的平衡水饱和度更大;岩石的残余油饱和度更大;岩石的交点含水饱和度更大。

油层

油层
99 地层油开始脱气的最高压力是( 饱和压力 )。
100 地层油物性发生突变的转折点是( 饱和压力 )点。
102 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溶解油气比随压力的增加( 不变 )。
105 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 有小幅度增加 )。
106 地层油两相体积在压力( 小于 )饱和压力时才存在。
80 当地层压力等于( 饱和压力 )时,地层的体积系数最大。
81 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地层油体积系数( 增大 )。
82当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 最小 )。
83 地面油的压缩系数( 大 )于地层油的压缩系数。
89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68,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29,天然气的平均分子量是( )
67 理想气体在压力为10atm下的压缩系数为( 0.1 )1/atm。
73 接触脱气分离出的气量( 大于 )微分脱气的脱气量。
77 原始溶解油气比就是( 饱和压力 )下的溶解油气比。
78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小于 )1。
79 地层油的体积系数( 大于 )1。
107 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随压力下降而( 增加 )。
111 当压力等于( 0.1Mpa )时,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最大。
112地层油的压缩系数( 大于 )于地层水的压缩系数。
113 地层中溶解的气量越多,其压缩系数越( 大 )。
114 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地层油的粘度( 最小 )。
144 地层渗透率越( 大 ),自由水面和产水水面的位置越接近。
145 毛管压力曲线的排驱压力( Pt )是岩石表面( 最大 )喉道半径对应的毛管压力。
146 岩石物性越好,毛管压力曲线的阀压越( 小 )。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物理中的“油层”指的是什么?A.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B.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层C.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层D. 石油和天然气的加工层2. 以下哪个不是油层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A. 油层的孔隙性B. 油层的渗透性C. 油层的化学性质D. 油层的机械性质3. 孔隙度是指油层中什么的比例?A. 孔隙体积与总体积B. 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C. 岩石体积与总体积D. 总体积与岩石体积4. 渗透率是指油层的什么能力?A. 储存石油的能力B. 储存天然气的能力C. 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D. 抵抗流体流动的能力5. 油层中的流体类型通常包括哪些?A. 石油、天然气、水B. 石油、天然气、空气C. 石油、水、空气D. 天然气、水、空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油层物理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描述油层物理中流体相态的变化及其对油层开发的影响。

3. 解释油层物理中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及其在油层开发中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个油层的孔隙度为20%,渗透率为100 md,计算在1个大气压下,该油层的渗透率。

2. 假设一个油层的孔隙度为25%,渗透率为50 md,油层中石油的粘度为1.5 cp,水的粘度为1 cp,求石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油层物理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C5. A二、简答题1. 孔隙度是指油层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渗透率是指油层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它们是评估油层储集能力和生产潜力的重要参数。

2. 油层中的流体相态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相态的变化会影响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油层的开发效率和产量。

3. 相对渗透率是指在多相流动条件下,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与该相流体单独流动时的渗透率之比。

111-油层物理试卷-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油气井考研内部题库

111-油层物理试卷-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油气井考研内部题库

1一、填空题:(20分)1.颗粒平均直径越小,则岩石比面越( )。

2.一次脱气与多级脱气相比,一次脱气分离出的气量( ),气密度( )。

3.原油的体积系数是指地下原油与()原油的体积之比。

4.原油中重质组分含量越多,则其密度越( )。

5.一般亲水油藏的水驱油效率( )于亲油油藏。

6.亲水岩石中水驱油时,毛管力为( );亲油岩石中水驱油时,毛管力为( )。

7.毛管力曲线上的中间平缓段越长,则岩石孔道大小越( )。

8.不稳定渗流空间各点的压力随时间变化将()发生变化。

9.气体单向稳定渗流,各横断面质量流量()等,即(折算成标准状态)的体积流量Qa ()等。

10.以等产量,对称“同号镜像井”的作用代替断层作用的解题方法,称为( )反映法。

二、选择题(正确的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字母):(20分)1.随地层压力下降,岩石孔隙体积将(),地层液体体积将()。

A :收缩;B :膨胀。

2.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恒( ) l , 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恒( )1。

A :大于;B :小于。

3.岩石比面越大,则岩石的平均颗粒直径越( ),岩石对液体的吸附阻力越( )。

A :大;B :小。

4.某油田平均油层中部海拔为-1000m ;其中有一口采油井,已知该井油层中部海拔为-1100m ,且实际测得其油层中部静压为8.0MPa (地下原油密度为0.8);则该井折算到油田平均油层中部海拔(-1000m )的静压为 。

A 、8.8MPaB 、 7.2MPaC 、6.4 MPaD 、10 MPa5.公式wew e a a R R P P Kh P T T z Q ln )(122a μπ-=是服从线性渗流规律的 的产量公式。

A 、气体稳定渗流 B 、气体平面径向稳定渗流C 、气体不稳定渗流D 、气体平面径向不稳定流流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横线上填入 √ ;错误的在横线上填入 × ):(20分)1.储层埋藏越深,则孔隙度越小。

( )2.对于同一岩石,有效渗透率大于绝对渗透率。

油层物理试题

油层物理试题

油层物理试题(1)一.名词解释(10分)1 孔隙结构2 连通孔隙度3 压缩因子4 饱和压力 5相渗透率二.填空 (10分)1.储油岩石的孔隙空间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2.双组份烃相图中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___________条件下,天然气的粘度与压力无关.4.当地层压力___________饱和压力时,单相石油的体积系数是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的5.两相流体接触时,.若两相的极性差为零,其界面张力__________.三.选择填空(15分)1.砂岩储集岩的渗滤能力主要受__________的形状和大小控制.a.孔隙b. 裂隙 c 喉道 d孔隙空间2.蒸馏法测定岩石油气水饱和度时,关键是测出__________.a. 含油水岩石的重量b. 岩样的孔隙体积C. 油的体积 d. 水的体积3.在多组份烃类体系的相图中,不饱和油藏应处于__________.a. 液相区b. 两相区c. 气相区d. 所有的区4.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是随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a. 减小b. 增大c. 不变5.温度一定时,地层原油的饱和压力大小主要受_________的控制.a. 地层压力b. 地层温度c. 脱气方式d. 油气组成6.在一个油水岩石相接触的三相体系中,若岩石表面亲油,则其润湿接触角应当___________.a. 小于90度b. 等于90度c.大于90度7.根据排驱毛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出某油藏产纯油所需的最小闭合度为h30,油藏的实际高度为H,当____________时,该油藏可以生产无水石油.a. H>h30 b. H<h30c.H=h308.蒸馏法测饱和度选择溶剂时,对溶剂沸点要求是比水________.a. 高b. 低c. 相同d. 没有要求9.一般情况下,渗透率与岩石的平均孔隙半径成_________.a. 正比b. 反比c. 无关10.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所确定的油水在构造纵向上的分布,得到某井为100%产水,它意味着该储层______.a100%含油b.100%产水c.油呈残余油状态四.计算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应该需要什么参数,写出确定天然气压缩因子的步骤.(15分)五.什么是地层原油的两相体积系数?写出其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参数代表的意义.(15分)六.简述气体法测定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原理,计算公式,K的单位为达西时各参数的单位,并写出测试的步骤及流程示意图.(20分)一、基本概念 (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驱替过程2、附着功3、泡点压力4、天然气压缩因子5、天然气分子量6、天然气比重7、地层油的两相体积系数8、平衡常数9、表面张力10、润湿性11、润湿滞后12、(或称排驱压力)13、气体滑脱效应14、砂岩比面一、画图并说明1. 画出凝析气藏的P-T相图,标出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泡点线、露点线等的位置及两相区、气相区、液相区、等温反凝析区。

成都理工大学油层物理学

成都理工大学油层物理学

成都理工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油层物理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储集岩的孔隙空间主要由孔隙和喉道组成。

2.岩石的颗粒细,通常表现为小孔隙、细喉道,此时岩石的比表面值___较大_。

3.岩石的分选一定时,砂岩的渗透率随粒径中值的增大而增大。

4.在___低压___条件下,天然气的粘度与压力无关。

5.原油的重组份越多,天然气的轻组份越多,此时原油的饱和压力_高_。

6.双组分及多双组分相图中的临界凝析压力为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

7.当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加而不变。

8.溶解物质在界面上的浓度大于溶液内部的浓度称为正吸附。

9.在油-水-岩石系统中,若附着张力大于零,则该岩石对水选择性润湿。

10.当流体和固体的性质一定时,毛细管半径越小,则毛细管压力_越大_。

二、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实验室用气体法所测定的岩石孔隙度为b__。

a.绝对孔隙度b.连通孔隙度c.流动孔隙度2.随着岩石中泥质含量的增加,储集岩的渗透性通常是____a___。

a.降低 b.不变 c. 升高3.对于同一种流体而言,岩石允许其通过的绝对渗透率K与相(有效)渗透率Ke之间的关系是a。

a. K >Keb. K = Kec. K <Ke4.当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石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是c。

a. 最大b. 为0 c. 最小5.致密岩石中有裂缝发育时,岩石的物性特征是___d____。

a.孔隙度高,渗透率高b.孔隙度低,渗透率低c. 孔隙度高,渗透率低d.孔隙度低,渗透率高6.岩石中束缚水存在的原因是___d____。

a.毛细管压力b.岩石颗粒表面的附作力c.封闭孔隙d.a、b和c7.地下天然气的体积 b 地面天然气的体积。

a.大于b.小于c.等于8.在相同的压力温度下,同一种天然气在轻质油中的溶解度a在重质油中的溶解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9.非润湿相开始进入岩样最大喉道的压力称为c。

《油层物理》历年考试试题整理填空

《油层物理》历年考试试题整理填空

《油层物理》历年考试试题整理填空第一部分:填空题1.岩石胶结类型主要有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且三个渗透率依次增大。

附:胶结类型: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

(P56)2.随地层压力下降,岩石骨架体积将膨胀,岩石孔隙体积将收缩,地层流体体积将膨胀。

3.孔隙度是评价岩石储积流体能力的主要参数,绝对渗透率是评价渗透能力的主要参数。

附:有效孔隙原始地质储量;流动间隙:可采地质储量4.同种粘土矿物在盐水中的鹏润度小于在淡水中的膨润度。

5.将气藏与游藏的P-T相图相比较:相包络线高度是气藏高于游藏,相包络线宽度是气藏小于游藏。

临界点位置是气藏将向左上偏移,气液等量线分布是气藏将向泡点线测密集。

6.判断岩石润湿性时,若润湿接触角?>90°,则岩石油湿(亲油)。

若?=90°则岩石中性润湿,若?<90°则岩石水湿(亲水)。

7.毛管力曲线的三种主要测定方法是半渗透隔板法,压汞法,离心法。

8.碎体系毛管力增加,游说过渡带厚度增加,平均孔道半径减小9.按孔径大小,可将岩石孔隙分为超毛细孔隙,毛管孔隙,微毛管孔隙三种类型。

10.游藏原始地质储量是根据有效孔隙度来计算的,游藏可采地质储量是根据流动孔隙度来计算的。

11.蒙脱石膨润度大于高岭石膨润度。

12.在单组分立体相图中,若PTV状态点位于立体曲面之上,则该组分为液相。

13.双组分体系组成越接近,则该体系p~t相图中两相区宽度越宽。

14.在同种原油中,甲烷的溶解系数小于CO2的溶解系数,甲烷的溶解系数大于N2的溶解系数。

附:两组分的分配比例越接近,两相区的面积越大,两组分性质差别越大,则两相区极性差别越大。

在同种原油中,溶解度大小:丙烷>乙烷>CO2>甲烷>N2,溶解系数反应液体溶解气体的能力。

15.地层油压缩系数仅在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区间才成立,且随压力增加而下降。

16.影响地层水的粘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17.水汽表面张力通常大于油气表面张力。

油层物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油层物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判断题(80分)1、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烷烃,其中常含有非烃类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水汽。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正确2、天然气的分子量是指天然气分子的质量。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3、胶结物质主要包括泥质胶结物、灰质胶结物、和硫酸盐胶结物三种。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4、地层油粘度在饱和压力时是最小的。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5、烃类体系相图中,反常相变现象只发生在等温反常凝析区。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6、对于锥形毛细管中的毛管力,最大毛管力出现在毛细管的粗端,最小毛管力出现在毛细管的细端。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7、毛管滞后现象是指毛细管的吸入过程产生的液柱高度大于驱替过程中产生的液柱高度。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8、原油的化学组成是决定粘度高低的内因,是原油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地说,原油的分子量越大,则粘度越高。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9、烷烃分子量的大小不同,其存在形态也不一样,其中~是液态,是构成石油的主要成分。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10、对于同一岩石,有效渗透率之和大于绝对渗透率。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11、粘土晶片之间的吸引力增大,水化膜的厚度增大。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12、只有当驱替压力大于阈压时,流体才可能流动。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13、砂岩的砂粒越细,其比面越大。

由于砂岩的粒度很小,故其比面是很大的。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14、润湿滞后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岩石润湿角发生改变的一种现象。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15、原油的采收率可以用体积波及效率与驱油效率的来表示。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16、烃类体系相图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气液等含量线分布愈向右密集。

错误学生答案:17、当压缩因子为1时,实际气体则成为理想气体。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18、表示天然气的组成有三种方法,摩尔组成、体积组成和质量组成。

其中天然气的体积组成等于其摩尔组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知识点汇总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知识点汇总

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4 分)1.地层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随压力的减减小;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随压力降低而增大。

2.测定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条件是:岩石孔隙空间 100%被某一种流体所饱和体与岩石不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流体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流为最稳定的层流。

3.孔隙度分为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孔隙度,通常测定的孔隙有效孔隙度。

4.根据苏林分析法,地层水主要分为硫酸钠(Na2SO4)水型,碳酸氢钠(NaHC水型,氯化镁(MgCl2)水型,氯化钙(CaCl2)水型。

5.在储层岩石中,不同胶结物具有不同的特性,泥质胶结物的特性是遇水膨灰质胶结物的特性是遇酸反应,硫酸盐胶结物的特性是高温脱水。

6.某油藏为封闭的未饱和油藏,随着油藏的开发,油藏压力降低,这会导致孔隙体积变小(变大,变小,不变),束缚水体积膨胀(膨胀,缩小,不变原油体积膨胀(膨胀,缩小,不变),从而使原油排出油藏,这是天然能量的弹性能。

而当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油藏中出现油,气两相,而且溶体积增加(增加,减小,不变),推动原油流动,这种驱动方式为溶解气7.颗粒平均直径小,则岩石比面大,则化学驱过程中吸附的化学剂多。

8.水驱油时的流度比越小,波及系数越大,采收率越大,在表面活性聚合物驱,碱驱中,用此机理的是聚合物驱1粒度曲线包括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和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2流体饱和度的主要测定方法有常压干馏法,蒸馏抽提法,色谱法3岩石比面越大,则平均粒径越小,对流体的吸附阻力越大4油藏原始地质储量是根据有效孔隙度来记称的,而油藏可采地质储量是根据流动孔隙度来记称的。

5已知空气分子量为29,若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6,则天然气的分子量为17.46在饱和压力下,地层油的单相体积系数最大,其粘度最小7地层水化学组成的两个显著特点是总矿化度高,它是与地表水的主要区别:溶解气量少,它是与地层油的主要区别8亲水油藏中,毛管力是水驱油过程的动力,亲油油藏中,毛管力是水驱油过程的阻力9在水油固体系中,若润湿接触角大于90°则润湿相是油相10在自吸吸入法测定岩样润湿性时,若被水驱出的油相体积大于被油驱出的水相体积,则该岩样的润湿相是水相11由于受毛管滞后现象的影响,必定使得自吸过程的湿相饱和度小于驱替过程的湿相饱和度。

油层物理考试题库

油层物理考试题库

判断题1. 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中所蕴藏的弹性躯油能量。

(√ )2. 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的流体性质无关。

( √ )3. 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液气共存的最高压力。

( × )4. 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同温同压等量条件下天然气的体积与理想气体的体积之比。

( √ )5. 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 )6. 地层的单相体积系数总是大于1的。

(× )7. 海水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总矿化度。

( √ )8. 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水表面张力将下降。

(× )9. 现在发现的油藏大多数都是亲水油藏。

( √ )10. 地层中的自由水面是毛管力为零所对应的剖面。

(× )1、 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尖峰愈高,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y )2、 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 y )3、 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 y )4、 地层油粘度在饱和压力时是最小的。

( y )5、 对于同种原油,甲烷的溶解度大于丙烷的溶解度。

(f )6、 体系压力愈高,则天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y )7、 平行于层理面的渗透率小于垂直于层理面的渗透率。

(f )8、 润湿现象的实质是表面张力的下降。

( y)9、 储层埋藏愈深,则孔隙度愈大。

( f)10、亲油油藏的水驱油效率高于亲水油藏。

( f )1、 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和油藏流体中所蕴藏的总的弹性驱油能量。

(√)2、 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3、 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气液共存的最高压力。

(√)4、 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5、 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地下天然气体积与标况天然气体积之比。

(×)6、 地层原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总大于1。

(×)7、 海水的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的总矿化度。

(×)8、 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油层物理习题有答案第二章

油层物理习题有答案第二章

油层物理习题有答案第二章第二章油层物理选择题2-1石油是()。

A.单质物质;B.化合物;C.混合物;D.不能确定答案为C。

2-2 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C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汽压愈(),其挥发性愈()。

A.大,强B.大,弱C.小,强D.小,弱答案为A2-3 对于双组分烃体系,若较重组分含量愈高,则相图位置愈();临界点位置愈偏()。

A.高左;B.低,左;C.高,左;D.低,右答案为D2-4 多级脱气过程,各相组成将()发生变化,体系组成将()发生变化。

A.要,要;B.要,不C.不,要;D.不,不。

答案为A2-5 一次脱气与多级脱气相比,前者的分离气密度较(),前者的脱气油密度较()。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A2-6 单组分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力(),其溶解系数与压力()。

A.有关,有关;B.有关,无关;C.无关,有关;D.无关,无关。

答案为B2-7 就其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能力而言,CO2、N2、CH4三者的强弱顺序为:>N2>CH4; >CH4>CO2>CO2>N2>CH4>N2答案为D2-8 若在某平衡条件下,乙烷的平衡常数为2,此时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0%,则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

% % % %答案为C2-9 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仅与()有关。

A.压力;B.温度;C.体积D.组成答案为A2-10 在相同温度下,随压力增加,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在高压区间将()。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答案为C2-11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恒()1,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恒()1。

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

答案为C2-12 天然气的压缩系数将随压力增加而(),随温度增加而()。

A.上升,下降;B.下降;上升C.上升,上升D.下降,下降答案为B2-13 形成天然气水化物的有利条件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油层物理》(试题)(答案详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油层物理》(试题)(答案详解)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油层物理》试卷(闭卷)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开课系室 石油工程学院油藏工程系 考试日期 2007年12月题 号 一 二三 四 总分 得 分阅卷人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常用的岩石的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有:薄片法、筛析法和沉降法,其中沉降法用来分析粒经小于40μm的颗粒。

2.储层流体包括地层油、天然气、地层水。

3.一般来说,岩石的亲水性越强,束缚水饱和度 越大 (越大、越小、不变);岩石中泥质含量越高,束缚水饱和度 越大 (越大、越小、不变)。

4.低压下天然气的粘度随轻组分含量的增加而 增加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5.地层油的粘度随原油中轻组分含量的增加而 减小 ,随地层温度的增加而 减小 ,当地层压力大于地层油饱和压力时随地层压力的减小而减小 ,当地层压力小于地层油饱和压力时随地层压力的减小而 增加 。

6.在储集岩石中,不同类型的胶结物具有不同的特性,泥质胶结物的特性是 遇水膨胀 ;灰质胶结物的特性是 遇酸反应 ;硫酸盐胶结物的特性是 高温脱水 。

7.随着油藏的开发,油藏压力降低,这会导致岩石孔隙度 变小 (变大、变小、不变),岩石渗透率 变小 (变大、变小、不变)。

8.在等径球形颗粒模型中,岩石颗粒越大,岩石孔隙度 不变 ,岩石比面 越小 ,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越大 。

9.与多级分离相比,接触脱气的特点是分离出的气量 较多 ,轻质油组分 较多 ,得到的地面油量 较少 。

10.在亲水岩石中, 水驱油 (水驱油、油驱水)过程是吸吮过程, 油驱水(水驱油、油驱水)过程是驱替过程;毛管力是水驱油的 动力 (动力、阻力),润湿角越大,越 不利于 (有利于、不利于)水驱油。

评分标准:每空0.5分,共15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1、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在地面标准状态下(20°C,0.101MPa)单位体积天然气在地层条件下的体积。

2、比面: 单位体积岩石的总表面积。

西南石油油层物理习题

西南石油油层物理习题

《油层物理CAI课件》练习检测题目第一章油层物理判断题1.不均匀系数愈大,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错)2.三种不同基准体积的比面之间的关系S p>S s>S b o (正确)3.三种不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应为就疑绝对。

4.平均压力愈大,则滑动效应愈显著。

(错)5.平均孔道半径愈小,则对滑动效应愈显著。

(正确)6.储层埋藏愈深,则孔隙度愈大。

(错)7.粒度组成散布曲线尖峰愈高,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正)8.地层水矿化度愈高,则粘土膨胀能力愈强。

(错)9.颗粒平均直径愈大,则岩石比面愈大。

(错)10.胶结物含量愈大,则岩石比面愈大。

(错)11.粒度组成愈均匀,则岩石孔隙度愈大。

(正确)12.离心法测出的岩石孔隙度是有效孔隙度。

(错)13.饱和煤油法测出的岩石孔隙度是流动孔隙度。

(错)14.岩石比面愈大,则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愈小。

(正确)15.平行于层理面的渗透率小于垂直于层理面的渗透率。

(错)16.同一岩样的气测渗透率一定大于其液测渗透率。

(正确)17.分选系数愈大,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错)18.绝对渗透率在数值上等于克氏渗透率。

(正确)19.粘土矿物中蒙脱石的膨胀能力是最强的。

(正确)20.油藏总弹性能量中流体弹性能量必然大于岩石骨架的弹性能量。

(错)第一章油层物理选择题1-1若某岩样的颗粒散布愈均匀,即意味着不均匀系数愈_______ ,或说其分选系数愈_______ O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D1-2岩石比面愈大,则岩石的平均颗粒直径愈_______ ,岩石对流体的吸附阻力愈______ O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C1-3若S“S’ S别离为以岩石的外表体积、孔隙体积、骨架体积为基准面的比面,则三者的关系为_____ 3A、Sf>S p>S5B、S5>Sp>S fC、S p>S5>SfD、S f>S s>S p答案为C1-4若札、札、血别离为岩石的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则三者的关系为_____ OA、札》札少血B、札>札>札C、(|)d〉札〉札D、札〉<|)&>札答案为A1-5饱和煤油法测得的孔隙体积为______________ ,离心法测得的孔隙体积为_______ 二A、总孔隙体积,有效孔隙体积;B、总孔隙体积,流动孔隙体积;C、流动孔隙体积,有效孔孔隙体积;D、有效孔隙体积,流动孔隙体积答案为D1-6随地层压力下降,岩石孔隙体积将________ ,地层流体体积将________ 二A、A、膨胀,膨胀;B.膨胀,收缩:C、收缩,膨胀;D、收缩,收缩答案为C1-7若G、Co. G别离为岩石、地层油]、地层水的紧缩系数,则三者的关系为_______ oD、C°〉Cf>C・As Cf・Co〉Cir; B、Co>C*>Cw; C、CQCJCo;1-8若1\、二、A别离为蒸镭法、干镭法、离心法测定流体饱和度的测试温度, 则三者的关系为__________ oA、T^T^Ts;B、T:>Ts>T1C、Ts^Tz D 佔兀答案为D1-9岩石绝对渗透率与岩石孔隙结构______ ,与通过岩石的流体性质______ oA、有关,有关;B]有关,无关;C、无关,有关;D、无关,无关答案为B1-10若K、念、&为同一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液测渗透率、气测渗透率,则三者的关糸为 ______ 二Ax K>Kt>K5 B、K X>K5>K C、K c>K>Ki D、K>K’〉K】答案为c1-11气体滑动效应随平均孔道半径增加而___________ ,随平均流动压力增加IflJ ______ 二>A、增强,增强;B、增强,减弱;C、减弱,增强;D、减弱、减弱答案为D1-12岩石孔隙结构的分选性愈______ ,迂回度愈______ ,则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愈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地层油的特点是处于地层、下,并溶有大量的。

2、在高压下,天然气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随分子量的增加而。

3、岩石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和。

4、与接触脱气相比,多级分离的特点是分离出的气量,轻质油组分,得到的地面油量。

5、当岩石表面亲水时,毛管力是水驱油的;反之,是水驱油的。

6、根据苏林分类法,地层水主要分为型、型、型和型。

7、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主要受、、等的影响。

8、砂岩的胶结类型主要有、和三种,其中的胶结强度最大。

9、火烧油层的方式主要有、和。

10、单组分烃的相图实际是该烃的线,该曲线的端点称为。

11、流度比的值越,越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

12、对应状态定律指出:在相同的和下,所有的纯烃气体都具有相同的。

13、油藏的驱动方式以命名。

14、一般而言,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

其依据的公式是。

15、储层岩石的“孔渗饱”参数是指岩石的、和。

16、单组分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服从定律。

二、名词解释1、砂岩的粒度组成2、地层油的等温压缩系数3、润湿4、平衡常数5、贾敏效应6、两相体积系数7、压缩因子 8、溶解气油比9、相对渗透率 10、波及系数11、润湿反转 1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13、驱替过程 14、吸附15、相渗透率 16、洗油效率17、毛管力18、流度比19、岩石的比面 20、界面张力三、做图题1、画出双组分烃的相图,标出临界点、气相区、液相区和两相区的位置,并简要说明其相态特征。

2、画出典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标出三个区,并简单描述其分区特征。

3、画出单组分烃的相图,并标出临界点、气相区、液相区和两相区的位置。

4、画出典型的毛管力曲线,并标出阈压、饱和度中值压力、最小湿相饱和度。

5、岩石(a)、(b)分别放入水中,岩石下部有一油滴,形状如下图所示,试画出润湿角?并说明两岩石的润湿性?四、简答题1、简要说明油水过渡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并说明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2、简要说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途径,并结合现场实际,给出现场应用的两种提高采收率方法。

油层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油层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油层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的物理现象?A. 石油的开采技术B. 油层的物理特性C. 石油的炼制过程D. 石油的运输方式答案:B2. 油层的孔隙度是指什么?A. 油层中固体颗粒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B. 油层中液体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C. 油层中孔隙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D. 油层中气体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答案:C3. 油层的渗透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孔隙度B. 孔隙的连通性C. 孔隙的大小D. 油层的深度答案:D4. 油层物理学中,毛管压力是指什么?A. 油层中液体的静压力B. 油层中液体的动压力C. 油层中液体与固体界面之间的压力差D. 油层中气体的压力答案:C5. 油层中的流体饱和度是指什么?A. 油层中流体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B. 油层中流体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C. 油层中流体的密度占总密度的百分比D. 油层中流体的粘度占总粘度的百分比答案:A6. 油层物理学中,相对渗透率是指什么?A. 油层中流体的渗透率与油层渗透率的比值B. 油层中流体的渗透率与油层孔隙度的比值C. 油层中流体的渗透率与油层原始渗透率的比值D. 油层中流体的渗透率与油层最大渗透率的比值答案:A7. 在油层物理学中,油水界面张力对以下哪个过程有影响?A. 油层的储集B. 油层的渗透C. 油层的开采D. 油层的保护答案:C8. 油层物理学中,油层的压缩系数是指什么?A. 油层体积随压力变化的比率B. 油层压力随体积变化的比率C. 油层压力随温度变化的比率D. 油层温度随压力变化的比率答案:A9. 油层物理学中,油层的储集能力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油层的孔隙度B. 油层的渗透率C. 油层的厚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0. 油层物理学中,油层的储集系数是指什么?A. 油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乘积B. 油层的孔隙度与厚度的乘积C. 油层的厚度与渗透率的乘积D. 油层的孔隙度、厚度和渗透率的乘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油层物理学中,影响油层渗透率的因素包括:A. 孔隙度B. 孔隙的连通性C. 孔隙的大小D. 油层的深度答案:ABC2. 油层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 油层的物理特性B. 油层的化学特性C. 油层的地质特性D. 油层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答案:ACD3. 油层物理学中,影响油层流体饱和度的因素包括:A. 流体的类型B. 流体的粘度C. 油层的压力D. 油层的温度答案:ABCD4. 油层物理学中,影响油层毛管压力的因素包括:A. 油层的孔隙度B. 油层的渗透率C. 油水界面张力D. 油层的储集系数答案:C5. 油层物理学中,影响油层储集能力的因素包括:A. 油层的孔隙度B. 油层的渗透率C. 油层的厚度D. 油层的储集系数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油层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油层物理

油层物理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相对渗透率2、润湿反转3、泡点4、流度比5、有效孔隙度6、天然气的压缩因子7、气体滑动效应8、毛管力9、润湿10、洗油效率11、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12、岩石的有效孔隙度13、润湿滞后二、填空题1、润湿的实质是。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定义为:标准状态下,与之比。

3、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随轻组分含量的增加而,随温度的增加而;当压力小于泡点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而;当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而。

4、常用的岩石的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有:和。

5、地层水依照苏林分类法可分为、、和四种类型。

6、砂岩粒度组成的累计分布曲线,频率分布曲线,表示粒度组成越均匀;7、灰质胶结物的特点是;泥质胶结物的特点是;硫酸盐胶结物的特点是。

8、天然气的体积系数1。

9、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饱和度之和总是1。

10、对于常规油气藏,一般,地层流体的B o1,B w1,B g1。

11、地层油与地面油的最大区别是、、。

12、油气分离从分离原理上通常分为和两种方式。

13、吸附活性物质引起的固体表面润湿反转的程度与、、等因素有关。

14、测定(判定)油藏润湿性的常用方法有:、、、和等。

15、常用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有、、和。

三、判断题1、天然气主要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少量的杂环化合物组成。

2、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常用接触分离和多级分离两种分离方式进行油气分离。

3、地层水中溶解的盐类是影响地层水高压物性的主要原因。

4、天然气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5、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之和等于1。

6、储层烃类流体中所含组分越多,其相图面积越大。

7、油藏中地层油的极性物质含量越多,油水的界面张力越大。

8、砂岩的胶结类型主要分为泥质胶结、钙质胶结和铁质胶结三种类型。

9、亲水油藏的采收率不一定大于亲油油藏的采收率。

10、砂岩骨架颗粒分选越不均匀,岩石的比面越大。

11、天然气的相对密度总是小于1。

020102油层物理-18

020102油层物理-18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流体饱和度2.岩石的粒度组成3.有效渗透率4.贾敏效应5.波及系数6.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7.岩石的有效孔隙度8.润湿滞后9.迂曲度10.泡点11.微分分离12.残余油饱和度二、填空题1.按照储层中流体存在的相态不同,油气藏可分为、、、、等类型。

2.根据苏林分类法,油田地层水可以分为、、、等水型。

3.常见的储层敏感性包括、、、、、等。

4.砂岩粒度组成的累计分布曲线,频率分布曲线,表示粒度组成越均匀。

5.提高工作剂洗油效率的方法有、、等。

6.地面油的相对密度定义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与之比。

7.影响油藏采收率的因素有、、、、、、等。

8.毛管力曲线有、、、、、等。

9.石油的商品性质指标主要包括、、、、等。

10.灰质胶结物的特点是;泥质胶结物的特点是;硫酸盐胶结物的特点是。

11.油藏开发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天然能量有、、、、等。

12.目前常用的化学驱方法包括、、、、等。

13.天然气的粘度在低压下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随温度的增加而。

三、判断题(正确的标注“√”,错误的标注“×”)1.原油中的极性物质对原油的粘度、颜色、界面张力等性质都有一定的影响。

()2.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进行油气分离时接触脱气方式分离出的气量多,气里面含的轻质油成分少,测得的溶解气油比大。

()3.砂岩的胶结类型主要分为泥质胶结、硅质胶结和灰质胶结三种类型。

()4.地层水的体积系数等于1。

()5.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1。

()6.Klinkenberg实验结果表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大小与实验所用的气体种类、实验压力等有关。

()7.一般情况下,油藏中油水的界面张力小于油气的界面张力。

()8.只要将岩心保护好,从地层中取至地面的岩心中的流体饱和度不会发生变化。

()9.亲水油藏的采收率一定大于亲油油藏的采收率。

()10.砂岩骨架颗粒分选越不均匀,岩石的比面越大。

()11.原油主要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少量的杂环化合物组成。

油层物理复习题答案

油层物理复习题答案

油层物理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油层中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随饱和度的变化关系是(A)。

A. 非线性关系B. 线性关系C. 无关D. 正比关系2. 油层中原油的粘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升高时粘度(B)。

A. 增加B. 降低C. 不变D. 先增加后降低3. 油层中的孔隙度是指(C)。

A. 岩石体积中孔隙所占的比例B. 岩石质量中孔隙所占的比例C. 岩石体积中孔隙所占的比例D. 岩石质量中固体所占的比例4. 油层中流体的流动遵循(D)。

A. 牛顿流体定律B. 非牛顿流体定律C. 达西定律D. 达西定律和非牛顿流体定律5. 油层中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之间的关系是(B)。

A. 正比关系B. 非线性关系C. 无关D. 反比关系二、填空题1. 油层中的饱和度是指油层中流体所占的体积与总孔隙体积的比值。

2. 油层中流体的流动阻力与流体的粘度和岩石的孔隙结构有关。

3. 油层中流体的流动速度与流体的密度和压力梯度有关。

4. 油层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影响油层产能的主要因素。

5. 油层中的流体流动遵循达西定律,即流量与压力梯度成正比,与流体粘度成反比。

三、简答题1. 简述油层中油、气、水三相共存时的流动特点。

答:油层中油、气、水三相共存时,各相流体的流动受到其他相的干扰,导致流动阻力增加。

同时,各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会随着饱和度的变化而变化,影响油层的产能。

2. 描述油层中流体流动的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答:达西定律描述了油层中流体流动的速度与压力梯度和流体粘度的关系,即流量与压力梯度成正比,与流体粘度成反比。

该定律适用于低速流动,且流体为牛顿流体的情况。

四、计算题1. 已知油层的孔隙度为20%,渗透率为100毫达西,原油的粘度为5厘泊,求油层中原油的流动速度。

答:根据达西定律,油层中原油的流动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k * (P1 - P2)) / (μ * L),其中k为渗透率,P1和P2分别为油层两端的压力,μ为原油粘度,L为油层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储层流体的高压物性二.判断题。

√×××√√××1.体系压力愈高,则天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2.烃类体系温度愈高,则天然气压缩因子愈小。

(×)3.体系压力越大,天然气等温压缩率越大。

(×)4.当二者组分相似,分子量相近时,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5.压力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6.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条件是低温低压。

(√)7.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体积系数减小。

(√)8.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分子量变大。

(×)9. 当压缩因子为1时,实际气体则成为理想气体。

(×)三.选择题。

ACACBDB1.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A.压力B.温度C.体积D.组成 ( A )2.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压力的增加,天然气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在高压区间将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 C )3.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C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气压愈其挥发性愈A.大,强B.小,弱C.小,强D.大,弱( A )4.地层中天然气的密度地面天然气的密度。

A.小于B.等于C.大于D.视情况定( C )5.通常用来计算天然气体积系数的公式为A.Bg=Cg(273+t)/293PB.Bg=V地下/ V地面C.Bg=Z(273+t)/293PD.Bg= V地面/ V地下( B )6.天然气压缩因子Z>1说明天然气比理想气体压缩,Z<1说明天然气比理想气体。

A.易于,难于B.易于,易于C.难于,难于D.难于,易于( D )7.两种天然气A和B,在相同的P-T条件下,A比B更易于压缩,则C gA C gA, ,Z A Z B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 B )第二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二.判断题。

√√×√×√√××√1.饱和油藏可以理解为高收缩油藏。

(√)2.烃类体系相图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气液等含量线分布线愈向右密集。

(√)3.烃类体系相图中,临界温度是液向气转化的最高温度。

(×)4.烃类体系相图中,临界凝析压力是气向液转化的最高压力。

(√)5.烃类体系相图中,反常相变现象只发生在等温反常凝析区。

(×)6.烃类体系相图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临界点愈向右多移。

(√)7.重质组分含量越高,则相图中等液量线越向露点线密集。

(√)8.对烃类单组分,碳原子数越多,则饱和蒸汽压越大。

(×)9.反凝析现象只发生在等温降压过程中。

(×)10.重质组分含量增加,则相图中的临界点越靠右。

(√)三.选择题。

CDAC1.在双组分体系相图中,两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差别越大,则临界点轨迹线所包面积越两相区最高压力越A.大,低B.小,低C.大,高D.小,高( C )2.对于双组分烃体系,若较重组分含量愈高,则相同位置愈 ,临界点位置愈偏A.高,左B.低,左C.高,左D.低,右 ( D )3.在多组份烃类体系的相图中,不饱和油藏应处于____.A. 液相区B. 两相区C. 气相区D. 所有的区 ( A )4.在多组份烃类体系的相图中,饱和油藏应处于__。

A.液相区B.气相区C.两相区D.所有区 ( C )第三章 油气的溶解与分离二.判断题。

√×× √√×1.对于同种原油,一次分离的溶解油气比大于多级分离。

( √ )2.对于同种原油,甲烷的溶解度大于丙烷的溶解度。

( × )3.原始溶解油气比一定大于目前压力下的溶解油气比。

( × )4.对于同种天然气,在地层油中的溶解度一定大于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

( √ )5.地层温度愈高,则地层油溶解油气比愈小。

( √ )6.对于同一种原油,温度压力相同时,甲烷的溶解度大于丙烷的溶解度。

( × )三.选择题。

AADCBB1.多级脱气过程中,各相组成将 发生变化,体积组成将 发生变化。

A.要,要B.要,不C.不,要D.不,不 ( A )2.一次脱气与多级脱气相比,前者的分离气密度较 ,前者的脱气油密度较 。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 ( A )3.在其它相同条件下的溶解能力而言,2CO 、2N 、4CH 三者的强弱顺序为 。

A. 2CO >2N > 4CHB. 2N >4CH >2COC. 4CH >2CO >2ND. 2CO >4CH >2N ( D )4.若在某平衡条件下,乙烷的平衡常数为2,此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0%,则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 。

A.10%B.80%C.40%D.20% ( C )5.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是随压力的增大而____。

A .减小 B. 增大C. 不变D.不确定 ( B )6.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同一种天然气在轻质油中的溶解度 在重质油中的溶解度。

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确定 ( B )第四章 储层流体的高压物性二.判断题。

√×√√√×1.地层油单相体积系数总是大于1的。

( √ )2.地层油单相体积系数在饱和压力时是最小的。

( × )3.地层油粘度在饱和压力时是最小的。

( √ )4.在低于饱和压力下,随着压力下降地层油也将释放出弹性能量。

( √)5.当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石油两相体积系数大于单相体积系数。

(√ )?6.地层水矿化度愈大,则地层水压缩系数愈大。

( × )三.选择题。

CCBBC DDDDCD1.石油是A.单质物质B.化合物C.混合物D.不能确定 ( C )2.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将随着压力增加而 ,随温度增加而 。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 C )3.在饱和压力下,地层油的单相体积系数最 ,地层油的粘度最 。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 ( B )4.若地层原油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其相对密度愈 ,其API 度愈 。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 ( B ) 5.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恒 1,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恒 1 。

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 ( C )6.温度一定时,地层原油的饱和压力大小主要受_____的控制.A. 地层压力B. 地层温度C. 脱气方式D.油气组成 ( D )7.当地层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随着石油中溶解的天然气量 ,石油的粘度 。

A.增加,增大B.增加,不变C.降低,降低D.增加,降低 ( D )8.温度一定时,石油在 点密度 。

A.临界压力,最小B.饱和压力,最大C.地层压力,最大D.饱和压力,最小 饱和压力下体积最大 ( D )9.油气藏中的两种主要水型是 。

A.Na2SO4,NaHCO3B.Na2SO4,MgCl2C.CaCl2, MgCl2D.NaHCO3,CaCl2 ( D )10.若某水样中+2Ca 的矿化度为2000ppm ,而其原子量为40,则该水样+2Ca 的毫克当量浓度。

A.25B.50C.100D.200 ( C )11.随总矿化度增加,地层水中溶解气量将 ,地层水中压缩系数将 。

A.增加,增加B.增加,减小C.减小,增加D.减小,减小 ( D )第二篇 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第一章 砂岩的物理性质二.判断题。

√√×√×××1.粒度组成愈均匀,则岩石孔隙度愈大。

( √ )2.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尖峰愈高,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

( √ )3.不均匀系数愈大,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 × )4.颗粒平均直径愈大,则岩石孔隙度愈大。

( √ )5.分选系数愈大,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 × )6.砂岩粒度平均直径越大,比面越大。

( × )7.胶结物含量越大,则比面越大。

( × )三.选择题。

BDBACC1.对比右图所示的A,B 两个岩样的粒度组成曲线,A 岩样的分选性较 ,A岩样的平均颗粒直径较 。

A .好,大B .好,小C .差,大D .差,小 ( B )2.若某岩样的颗粒分布愈均匀,即意味着不均匀系数愈 ,或者说其分选 系数愈 。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 ( D )3.岩石孔隙组成分选性越 ,迂回度愈 ,则岩石的渗透率愈低。

A. 好、大,B. 差、大C. 好、小,D. 差、小 ( B )4.三种岩石胶结类型的胶结强度由弱到强为A.接触胶结<孔隙胶结<基底胶结B.孔隙胶结<基底胶结<接触胶结C. 基底胶结<接触胶结<孔隙胶结D.孔隙胶结<接触胶结<基底胶结 ( A )5.若f S ,p S ,S S 分别问以岩石的外表体积,孔隙体积,骨架体积为基准的避免,则三者关系为A. f S >p S >S SB. S S >p S >f SC. p S >S S >f S ,D. f S >S S >p S ( C )6.岩石比面愈大,则岩石的平均颗粒直径愈 ,岩石对流体吸附阻力愈 。

A.大,大B.小,小C.小,大D.小,小 ( C )第二章 储层岩石的孔隙性二.判断题。

×××√√1.储层埋藏愈深,则孔隙度愈大。

( × )2.油藏总弹性能量中流体弹性能量一定大于岩石骨架的弹性能量。

( × )3.饱和煤油法测出的孔隙度是流动孔隙度。

( × )4.岩石中有效孔隙体积指连通的孔隙体积。

( √ )5.比面越大,束缚水饱和度越大。

( √ )三.选择题。

ACAB1.若Φa.Φe.Φd 分别为岩石的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则三者的关系为A.Φa >Φe >ΦdB.Φe >Φd >ΦaC.Φd >Φa >ΦeD.Φa >Φd >Φe ( A )2.随地层压力下降,储层岩石孔隙体积将 ,地层液体体积将 。

A.膨胀,膨胀B.膨胀,收缩C.收缩,膨胀D.收缩,收缩 ( C )3.岩石的埋藏深度愈 ,胶结物含量愈 ,则岩石的绝对孔隙度愈小 。

A.深,高B.深,低C.浅,高D.浅,低 ( A )4.若C f ,C o ,C w 分别为岩石,地层油,地层水的压缩系数,则三者关系为A. C f >C o >C wB. C o >C w >C fC. C w >C f >C o ,D. C o >C f >C w ( B )5.饱和煤油法测岩样孔隙度时,若W1,W2 ,W3分别为干岩样在空气中,饱和煤油后岩样在空气中,饱和煤油后岩样在煤油中的重量,W 为煤油重度,则(W2-W1)/,(W2-W3)/分别为 。

A.外表体积,骨架体积B.骨架体积,孔隙体积C.孔隙体积,外表体积D.外表体积,孔隙体积 ( C )6.饱和煤油法测得的孔隙体积为 孔隙体积,离心法测得的孔隙体积为 孔隙体积A.总,有效B.总,流动C.流动,有效D.有效,流动 ( D )第三章 储层岩石的渗透性二.判断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