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卫星介绍与分类
常见遥感卫星及传感器介绍
常见遥感卫星及传感器介绍在现代遥感技术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卫星和传感器,用于收集地球表面的图像和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遥感卫星和传感器的介绍。
1. Landsat系列卫星:Landsat系列卫星是最早实现陆地遥感的系列卫星,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合作运作。
Landsat卫星使用多光谱传感器,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用于监测陆地覆盖变化和环境监测等应用。
2.NOAA系列卫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运营的卫星系统,主要用于气象预报和海洋监测。
NOAA卫星携带多种传感器,包括红外线和微波辐射计,用于监测大气温度、云层、气溶胶、海洋温度等气象和海洋参数。
3. Sentinel系列卫星:欧洲空间局(ESA)运营的Sentinel系列卫星是欧洲自主研发的卫星系统,用于实现全球环境和气候监测。
Sentinel卫星搭载了多种传感器,包括雷达和多光谱仪等,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全球覆盖的地表图像。
4. MODIS传感器: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传感器是NASA的一个重要遥感工具,搭载在Terra和Aqua卫星上。
该传感器可以提供多光谱图像,用于监测全球气候变化、植被生长和陆地表面特征等。
5. AVHRR传感器: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传感器是美国国家气象局(NWS)和NOAA联合研发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气候和海洋监测。
AVHRR传感器可以提供地表温度、云层、海洋色彩等信息。
6. Hyperion传感器:Hyperion是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运作的一种高光谱传感器,搭载在Landsat卫星上。
该传感器可以提供高光谱图像,用于监测地表物质的组成和特征。
7. SAR传感器: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传感器可以通过雷达波束发射和接收来获取地表反射率数据。
常见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具体参数.
常有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详细参数遥感卫星(remotesensingsatellite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
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
往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转数年。
卫星轨道可依据需要来确立。
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地区,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转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区进行遥感。
全部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取的图像数据经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转和工作。
以以下出较为常有的遥感卫星:一、Landsat卫星美国NASA的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已发射7颗(第6颗发射失败)。
当前Landsat1—4均接踵无效,Landsat5仍在超期运转(从1984年3月1日发射到现在)。
Landsat7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升空。
其常有的遥感扫描影像种类有MMS影像、TM图像。
(一)、MSS影像MSS影像为多光谱扫描仪(MultiSpectralScanner)获取的图像,第一颗至第三颗地球卫星(Landsat)上反光束导管摄像机获取的三个波段拍照相片分别称为第1、2、3波段,多光谱扫描仪有4个波段获取的扫描影像被命名为4、5、6、7波段,两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两个波段为近红外波段,别的,第三颗地球卫星上还供有热红外波段影像,这个影像称为第8波段,但使用不久,就因为一同的问题二封闭了。
表1:Landsat上MSS波段参数波段波长范围(μm)分辨率~78米~78米MSS波段~78米~78米(二)、TM影像TM影像是指美国陆地卫星4~5号专题制图仪(thematicmapper)所获取的多波段扫描影像。
影像空间分辨率除热红外波段为120米外,其余均为30米,像幅185×185公里2。
每波段像元数达61662个(TM-6为15422个)。
常见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具体参数
常见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具体参数遥感卫星是指通过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卫星。
它们通过感知地球表面的辐射能并将其转换为可见或可测量的数据,从而提供了关于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遥感卫星及其具体参数:1.陆地卫星:- 名称:陆地卫星(Landsat)- 参数: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合作运行,最新一代是Landsat 8-分辨率:光学传感器的分辨率为30米,热红外波段分辨率为100米。
- 波段:Landsat 8有11个波段,从可见光、近红外到热红外。
-重要性:陆地卫星提供了大范围的空间覆盖,并用于土地利用、环境监测、植被研究等领域。
2.气象卫星:-名称:气象卫星(GOES)-参数: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运营,最新一代是GOES-16-分辨率:可见光波段的分辨率为0.5公里,红外波段的分辨率为2公里。
-波段:GOES-16有16个波段,包括可见光、红外和闪电探测器。
-重要性:气象卫星提供了全球气象观测,用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自然灾害监测等。
3.海洋卫星:- 名称:海洋卫星(Jason)-参数:是由法国航天局(CNES)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的卫星测高项目。
-分辨率:测量海洋表面高度的精度为2.5厘米。
-波段:主要使用雷达测量海洋表面高度。
-重要性:海洋卫星用于研究海洋循环、海洋动力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等。
4.极地卫星:-名称:极地卫星(GRACE)-参数:由德国航天局(DLR)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运行。
-分辨率:提供的重力场数据的精度为微加仑级别。
-波段:使用微波测量卫星之间的距离变化,推测地球的重力场。
-重要性:极地卫星用于研究地球的重力场变化,包括冰川消融、地壳运动和海洋环流等。
5.火星卫星:- 名称:火星卫星(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参数: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运行。
遥感卫星二案:国内外主要遥感卫星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遥感卫星是利用人造卫星获取地表自然资源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全球各大国家都在积极发展遥感卫星技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监测和观测。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主要遥感卫星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一、国内遥感卫星1.资源三号资源三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民用遥感卫星,主要用于自然资源探测、环境遥感、灾害监测等领域。
其空间分辨率能达到2.5米,具备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
资源三号已经成为我国遥感卫星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2.高分卫星高分卫星是我国遥感卫星体系的主力军,主要用于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等领域。
它的空间分辨率为0.5米,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提供精确的自然资源探测与遥感数据。
3.系统工程卫星系统工程卫星主要用于环境遥感和自然资源探测,同时还可以为我国的国土安全和军事发展提供支持。
系统工程卫星拥有先进的遥感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图像和数据。
二、国外遥感卫星ndsatLandsat是美国发射的第一颗遥感卫星,被誉为遥感卫星之父。
Landsat最初用于监测全球气候和自然资源状况,如今已然成为遥感卫星的代名词。
Landsa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多谱段的遥感图像,可以应用于环境、土地利用、林业和农业等领域。
2.SentinelSentinel遥感卫星是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共同发起的一个遥感卫星计划。
Sentinel遥感卫星可以提供全球覆盖的高分辨率图像,用于天气预测、自然灾害监测和资源采集等领域。
3.SPOTSPOT是由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发射的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林业、农业等领域。
SPOT拥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大的数量谱段,可以提供更加精细的遥感图像,提高遥感数据的质量。
三、遥感卫星应用遥感卫星可以应用于自然资源探测、环境遥感、气象预测、城市规划、军事发展等多个领域。
例如,遥感卫星可以监测海洋环境及渔业资源,监测农作物生产情况和农业灾害,探测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等。
需要注意的是,遥感卫星应用是一项复杂的技术。
介绍常用的资源遥感卫星及其数据
M: 0.61 0.68 µm B1: 0.50 0.59 µm B2: 0.61 0.68 µm B3: 0.78 0.89 µm B4: 1.58 1.75 µm
P: 0.50 0.73 µm B1: 0.50 0.59 µm B2: 0.61 0.68 µm B3: 0.78 0.89 µm
植被成像装置
距离方向18米 幅宽:75公里
5、 RADARSAT-1
RADARSAT卫星是加拿大于95年11月4日发射的,它具有7种模式、25 种波束,不同入射角,因而具有多种分辨率、不同幅宽和多种信息特 征。适用于全球环境和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监测等。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晨昏) 轨道高度:796公里 倾角:98.6o 运行周期:100.7分钟 重复周期:24天 每天轨道数:14 卫星过境的当地时间约为早6点晚6点。 重量:2750kg 工作模式 波束位置 入射角(度) 标称分辨率(米) 标称轴宽(公里) 精细模式(5个波束位置) F1- F5 37---48 10 50x50 标准模式(7个波束位置) S1- S7 20---49 30 100x100 宽模式 (3个波束位置) W1-W3 20---45 30 150x150 窄幅ScanSAR (2个波束位置) SN1 20---40 30 300x300 SN2 31---46 30 300x300 宽幅ScanSAR SW1 20---49 100 500x500 超高入射角模式(6个波束位置) H1-H6 49---59 25 75x75 超低入射角模式 L1 10---23 35 170x170 总结如下: RADARSAT: 波段 模式(μm) 标准模式(Standard Beam,简 称S) 宽模式(Wide Beam,简称W) 地面分辨率 约30米 约30米
10种常见的遥感卫星数据简介
10种常见的遥感卫星数据简介10种常见的遥感卫星数据简介1、Landset卫星第一颗陆地卫星是美国于1972年7月23日发射的Landset卫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射的真正的地球观测卫星。
迄今Landsat已经发射了6颗卫星。
Landsat-4和Landsat-5进入高约705km的近图形太阳同步轨道,每一圈运行的时间约为99分钟,每16天覆盖全球一次,第17天返回到同一地点的上空,星上除了带有与前三颗基本相同的多波段扫描仪(MSS)外,还带有一台专题成像仪(TM),它可在包括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在内的7个波段工作,MSS的IFOV 为80米,TM的IFOV除6波段为120米以外,其它都为30米。
MSS、TM的数据是以景为单元构成的,每景约相当地面上185×170km2 的面积,各景的位置根据卫星轨道所确定的轨道号和由中心纬度所确定的行号进行确定Landsat的数据通常用计算机兼容磁带(CCT)提供给用户。
Landsat的数据现在被世界上十几个的地面站所接收,主要应用于陆地的资源探测,环境监测,它是世界上现在利用最为广泛的地球观测数据。
2、SPOT卫星SPOT卫星是法国研制发射的地球观测卫星,第一颗SPOT卫星于1986年2月发射成功。
1990年2月发射了第2号星,第3号星已于1994年发射。
SPOT采用高度为830公里,轨道倾角为98.7度的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通过赤道时刻为地方时上午10:30。
回归天数为26天。
但由于采用倾斜观测,所以实际上4-5天就可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观测。
SPOT携带两台相同的高分辨率遥感器HRV,采用CCD的电子式扫描,具有多光谱和全色波段两种模式。
由于HRV 装有可变指向反射镜,能在偏离星下点±27°(最大可达30°)范围内观测任何区域,所以通过斜视观测平均二天半就可以对同一地区进行高频率的观测,缩短了重复观测的时间。
此外,通过用不同的观测角观测同一地区,可以得到立体视觉效果,能进行高精度的高程测量与立体制图。
我国的几大遥感卫星资料 中国的遥感卫星
我国的几大遥感卫星资料中国的遥感卫星我国的几大遥感卫星目前我国常用的商业用途的遥感卫星主要是高分系列、资源系列和环境系列。
高分系列: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系列: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环境系列:环境一号A、B高分一号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于xx 年4月26日12时13分04秒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
GF-1卫星搭载了两台2m分辨率全色/8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四台16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
高分一号卫星的宽幅多光谱相机幅宽达到了800公里。
目前高分一号影像数据已上线遥感集市。
卫星参数高分二号高分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分辨优于1米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于xx年8月19日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
GF-2卫星搭载有两台高分辨率1米全色、4米多光谱相机,具有亚米级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等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卫星综合观测效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卫星参数资源三号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于xx年1月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填补了我国立体测图领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
ZY-3卫星搭载了四台光学相机,包括一台地面分辨率2.1m的正视全色TDI CCD相机、两台地面分辨率3.6m的前视和后视全色TDI CCD 相机、一台地面分辨率5.8m的正视多光谱相机。
资源一号02C资源一号02C卫星曾经是我国民用遥感卫星多光谱相机分辨率最高的卫星,于xx年12月22日成功发射,当时填补中国国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空白。
ZY-1 02C卫星搭载两台HR相机,空间分辨率为2.36米,两台拼接的幅宽达到54km; 搭载的全色及多光谱相机分辨率分别为5米和10米,幅宽为60km从而使数据覆盖能力大幅增加,使重访周期大大缩短。
环境一号环境一号卫星是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对地观测系统,由两颗xx年9月发射的光学卫星(HJ-1A卫星和HJ-1B卫星)和一颗xx年11月发射的雷达卫星(HJ-1C卫星)组成。
遥感卫星知识解读
遥感卫星知识解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卫星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遥感卫星可以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观测,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为人类认识和探索地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从遥感卫星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遥感卫星的基本原理遥感卫星是一种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遥感观测,获取地理信息数据的卫星。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卫星上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通过对反射、辐射、散射等现象的分析,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遥感卫星的传感器可以分为光学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两种类型。
光学传感器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线等波段的电磁波进行观测,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颜色、形状、温度等信息。
微波传感器则主要利用微波波段的电磁波进行观测,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高度、湿度、温度等信息。
遥感卫星的传感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
二、遥感卫星的应用领域遥感卫星技术在地球科学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军事侦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地球科学研究:遥感卫星可以对地球表面的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进行观测,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例如,利用遥感卫星可以对地球表面的地震、火山、洪涝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
2. 资源调查:遥感卫星可以对地球表面的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调查和评估,为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例如,利用遥感卫星可以对农田、森林、草原等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3. 环境监测:遥感卫星可以对大气、水体、土地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和评估,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例如,利用遥感卫星可以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退化等进行监测和评估,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4. 军事侦察:遥感卫星可以对敌方军事目标进行监测和侦察,为军事作战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例如,利用遥感卫星可以对敌方军事设施、兵力部署等进行监测和侦察,为军事作战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遥感卫星
16
4
800(两台组合)
± 25° ,机动 25° 的时间≦200s,具有 应急侧摆(滚动)± 35° 的能力
高分 2 号 (光学成像遥感卫星)
2014.8.19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轨道类型:太阳同步回归轨道 轨道高度:631km(标称值) 倾角:97.9080° 降交点地方时:10:30 AM
有效载荷 1 米全色相机
空间分辨率 / m 1、星下 0.8
时间分辨率/天 5(侧摆) 69(不侧摆) 5(侧摆) 69(不侧摆)
幅宽 /km 45(两台组合)
侧摆能力/° ± 35° ,机动 35° 的时间≦180s ± 35° ,机动 35° 的时间≦180s
4 米多光谱相机
4
45(两台组合)
高分 3 号 高分 4 号 高分 5 号 高度 3.6 万公里高轨,地球同步 轨道
中国:
1. 高分卫星
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简称高分专项)是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年至 2020 年)的 16 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统筹建设 基于卫星、平流层飞艇和飞机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完善地面资源,并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 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等组成,于 2010 年经过国务院批准启动实施。 卫星名称 高分 1 号(GF-1) (光学成像遥感卫星) 发射时间 2013.4.26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轨道类型 轨道类型:太阳同步回归轨道 轨道高度:645km(标称值) 倾角:98.0506° 降交点地方时:10:30 AM 传感器、属性 有效载荷 空间分辨率 / m 时间分辨率/天 幅宽 /km 侧摆能力/° 波谱属性 1:0.45—0.90μm (全色) 2:0.45—0.52μm(蓝) 3:0.52—0.59μm(绿) 4:0.63—0.69μm(红) 5:0.77—0.89μm(近红外) 1:0.45—0.90μm (全色) 2:0.45—0.52μm(蓝) 3:0.52—0.59μm(绿) 4:0.63—0.69μm(红) 5:0.77—0.89μm(近红外) 1:0.45—0.52μm(蓝) 2:0.52—0.59μm(绿) 3:0.63—0.69μm(红) 4:0.77—0.89μm(近红外) 波谱属性 1:0.45—0.90μm(全色) 2:0.45—0.52μm(蓝) 3:0.52—0.59μm(绿) 4:0.63—0.69μm(红) 5:0.77—0.89μm(近红外) 主要用于对海洋目标的监测 光学成像遥感卫星,标志着进入亚米级精度;中国民用遥感卫星技 术与应用的重要里程碑。将在国土资源检测、环境保护,以及灾区 恢复重建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意义、用途 能够为国土资源部门、农业部门、气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提供高 精度、 宽范围的空间观测服务, 在地理测绘、 海洋和气候气象观测、 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 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遥感卫星类型
应用 特点
动态性好,适合对某地
动态性差,适合 做长周期(几个
区连续观察,周期性好 月及更长)观察
灵活机动,费用较低, 适合小范围探测
全色 B1: green B2: red B3:near infrared B4:short-wave infrared (SWIR)
全色 B1: green B2: red B3:near infrared
全色 B1: blue B2: green B3: red B4:near infrared B5: mid infrared B7: mid infrared B6:thermal infrared
1.0 4.0 4.0 4.0 4.0
0.61 2.44 2.44 2.44 2.44
光谱范围
0.48 - 0.71 0.50 - 0.59 0.61 - 0.68 0.78 - 0.89 1.58 - 1.75
0.61 - 0.68 0.50 - 0.59 0.61 - 0.68 0.78 - 0.89 1.58 - 1.75
遥感卫星类型——按传感器特点分类
散射
大气吸收
云 直接射线
衍射
地表
被动式传感器
主动式传感器
反射
可见光 近红外
云
热辐射 热红外
反向散射 微波雷达
遥感卫星类型——按传感器特点分类
• 被动式:只接收太阳反射的可见光,近红外,或物体
发射的热红外线、微波; • 航空摄影相机,光电传感系统,被动式微波
• 主动式:产生自己的能源,既发射也接收。
低分辨率:NOAA/AVHRR(1.1km); SPOT-4/Vegetation(1.1km)
几种主要地球资源卫星技术指标
遥感卫星及其运行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数据融合的优点:提高数据的可靠 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降低不确定性。
数据融合的应用:遥感卫星图像处 理、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 等。
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用于遥感卫星数据的 处理和分析能够提取出有价值的信 息和知识。
数据挖掘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处理 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数据处理 效率和精度。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遥感卫星技术在应对气候变 化、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挑战 促进可持续发展。
遥感卫星在资源环境监测方 面的应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 数据支持。
遥感卫星技术的不断创新与 发展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
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遥感卫星在环境保护和生态 修复方面的应用促进可持续
发展目标的实现。
THNK YOU
遥感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获取速度快、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等优点。
遥感卫星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
遥感卫星的分类
按运行轨道分类: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地球非同步轨道卫星 按遥感波段分类:可见光遥感卫星、红外遥感卫星、微波遥感卫星 按成像方式分类:光学成像卫星、雷达遥感卫星、散射型遥感卫星 按功能分类:气象卫星、资源卫星、侦察卫星
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类型:可见光、红外、雷达 等
传感器特点:高分辨率、高灵敏度、 抗干扰能力强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传感器工作原理:接收地面反射或 辐射的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
应用领域:气象预报、环境监测、 军事侦察等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够检测和分辨的最小细节或差异的能力。
应用:主要用于通 信、气象观测、侦 察和导航等领域。
遥感卫星入门知识点总结
遥感卫星入门知识点总结引言遥感卫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监测、观测和数据获取的技术手段,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卫星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遥感卫星的入门知识进行总结,包括遥感卫星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一、遥感卫星的基本概念1. 遥感卫星的定义遥感卫星是指通过搭载在卫星上的传感器设备,利用其对地球表面进行距离探测和图像记录,实现对地球表面信息获取的技术手段。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信息,为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提供了大量的有效数据。
2. 遥感卫星的分类遥感卫星根据其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地球观测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多种类型。
地球观测卫星主要用于对地表地貌、陆地覆盖类型、水文情况等进行监测和观测;气象卫星用于气象监测和预报;导航卫星用于定位和导航服务等。
二、遥感卫星的原理1. 遥感卫星的成像原理遥感卫星的成像原理主要是通过卫星上搭载的传感器设备,利用辐射能量与地物相互作用的原理,捕捉地表反射、辐射、散射等信息,然后通过信号传输和图像处理技术,形成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
传感器设备包括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等。
2. 遥感卫星的数据获取原理遥感卫星通过传感器设备获取地表反射、发射和散射的辐射能量,然后对这些能量信息进行接收、记录和传输,最终形成数字化的遥感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多光谱数据、高光谱数据、雷达数据等,可以用于地表覆盖分类、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三、遥感卫星的应用1. 自然资源管理遥感卫星可以对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进行快速、动态的监测和调查,提供及时、准确的资源信息,为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监测遥感卫星可以监测地球表面的大气、地表温度、植被覆盖情况等环境要素,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
常见遥感卫星参数介绍
常见遥感卫星参数介绍遥感卫星是指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球上地表信息的卫星,其参数主要包括轨道参数、分辨率、波段、增益、作业周期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的遥感卫星参数。
一、轨道参数:1.轨道类型:遥感卫星的轨道类型有地球同步轨道(GEO)、太阳同步轨道(SSO)和低地球轨道(LEO)等。
其中,GEO适用于气象卫星,可以实现对地球其中一特定区域连续观测;SSO适用于对全球各地进行定期观测,以获取时间序列信息;LEO适用于高分辨率和动态观测。
二、分辨率:1.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是衡量其观测精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米或公里为单位表示。
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意味着卫星能够分辨出更小的地表特征。
2.光谱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光谱分辨率是指其在不同波段上的观测精度,一般以纳米为单位。
三、波段:遥感卫星的波段决定了其能够观测到的地表信息种类。
常见的波段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热红外线、微波等,不同波段的观测可以用于获取地表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等信息。
四、增益:增益是遥感卫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放大倍数,其大小决定了卫星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增益越高,卫星接收到的信号越强,观测精度越高。
五、作业周期:作业周期是指遥感卫星完成一次观测任务所需的时间。
不同的遥感卫星作业周期不同,一般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以上介绍的是常见的遥感卫星参数,这些参数对于遥感卫星的设计、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参数也在不断提高,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更好地应用于环境监测、农业、地质勘探、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方面。
国产遥感卫星的分类
国产遥感卫星的分类摘要:遥感卫星是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
中国发展了多种类型的遥感卫星,涵盖了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气象卫星等。
本文将介绍中国遥感卫星的分类,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农业、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在遥感卫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的遥感卫星系统具有多样性和先进性,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是中国遥感卫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类卫星通过搭载高分辨率光学相机,能够获取地表特定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
中国发展了一系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其中包括资源三号卫星(ZY-3)、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HJ)卫星等。
资源三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一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具备亚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和宽幅多光谱观测能力。
该卫星主要应用于土地利用调查、资源调查与监测、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领域。
它的图像数据能够提供详细的地表信息,为土地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持。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是中国的另一款高分辨率光学卫星。
它搭载有多光谱相机和超分辨率相机,能够获取多光谱和高分辨率的地表图像数据。
该卫星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农业调查、灾害监测等领域,为决策者提供精确的地表信息,支持相关应用的开展。
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除了高分辨率光学卫星,中国还发展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利用雷达波束的合成来获取地表的图像数据,具有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能进行观测的优势。
中国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主要包括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Gaofen-3)和环境星卫星(Environment Satellite)。
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是中国发展的一颗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具有高分辨率和多模式观测能力。
该卫星可在全天候条件下获取地表的雷达图像数据,用于土地利用调查、灾害监测、海洋监测等领域。
遥感卫星
遥感卫星遥感卫星(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
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
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
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
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
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从遥感集市平台获得的卫星数据可监测到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情况,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三种类型。
历史沿革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次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遥感卫星在太空中飞行遥感卫星在太空中飞行到1992年已发射13颗。
这种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的性质是一致的,只是它工作寿命短,只有5~15天,但是可以回收。
它是小椭圆近地轨道,近地点175千米~210千米,远地点320千米~400千米,倾角为57度~70度,周期90分钟。
卫星观测覆盖区域在南北纬70度之间,覆盖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约为中国的两个版图之广。
卫星直径2.2米,高3.14米,圆锥体,重1800千克~2100千克。
星载可见光照相机等遥感仪器,能获得大量对地观测照片,具有分辨力高、畸变小、比例尺适中等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领域,包括国土普查、石油勘探、铁路选线、海洋海岸测绘、地图测绘、目标点定位、地质调查、电站选址、地震预报、草原及林区普查、历史文物考古等多个领域。
1992年8月9日下午4时,中国发射了一颗工作寿命已延长到15天的返回式遥感卫星。
中巴01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CBERS-01)经过方案、初样和正样等研制阶段,于1998年8月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
随后,进行了力学和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试验,于1999年10月14日由CZ-4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
中巴02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CBERS-02)星在巴西空间研究院(INPE)进行总装测试,于2003年10月21日由CZ-4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在轨测试后于2004年2月12日正式交付使用。
目前最全遥感卫星简介
EOS
高度计,GGI,LAWS,NSCATII,SAFIRE
全球变化观测、全球和区域环境变化预测。
EOS-AM-A
CERES,MODIS,MISR,ASTER,MOPITT
去、气溶胶、辐射平衡观测及地球表面特性研究
EOS高度计计划
CLAS,TMR,DORIS,SSALT
海洋循环、冰盖重量平衡
与ERS-1相同外加大气化学
FY-2
扫描辐射仪
气象、气候
FORTE
RF系统、光学系统、事件分析器
电离层
GRO
雷达高度计、辐射计、GPS
海洋形态
GMS
VISSR,SEM,DCS
天气观测、太阳粒子监测
HIROS
Anir-2,vsar,dcs
区域陆地观测
INSAT-2
VHRR,DCS
印度气象观测、印度洋观测及印度国内通讯
SMR,OS
天文学、高空大气物理
OKEAN-O
RLSBO,RM-08,MSU-M,-SK,-S
陆地表面观测
POME/ENVISAT-1
MERIS,MIPAS,RA-2,MWR,ASAR,GO MOSSCI AMACHY,AATERATSR,DORIS,SCARAB
气象、气候、环境、植被、水分土地利用、海洋和冰等过程
大气循环
EarthWatch
Earlybird,QuickBird
GIS,制图
Orbital Sciences
OrbView-1
制图
Space Image
SpaceImaging
正射图像
Quickbird
CCD
商业遥感
IRS-1C/1D
遥感卫星介绍与分类
遥感卫星是对地球和大气的各种特征和现象进行遥感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
包括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海洋观测卫星、环境监测卫星和侦察卫星等。
遥感卫星在空间利用遥感器收集地球或大气目标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并记录下来,由信启、传输设备发送回地面进行处理和加工,判读地球环境、资源和景物等信息。
遥感卫星由卫星平台、遥感器、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传输设备组成。
近20年来全球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表明,遥感卫星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高科技,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这项技术。
目前民用遥感卫星按其工作方式有四种主要类型,即光学卫星、雷达卫星、激光测高卫星以及重力卫星。
世界遥感卫星世界光学卫星美国领跑,拥有目前世界最高分辨率(0.41米)和定位精度(3米)的商业光学卫星GeoEye-1。
以及多颗顶尖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近年来欧洲及亚洲部分国家都陆续拥有了自己的光学卫星,并积极研制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已取得多项成果。
全球雷达卫星百花齐放,北美以加拿大的RADARSAT卫星最具代表性;欧空局、德国、意大利等以及亚洲的日韩等国家都拥有自己的高质量雷达卫星。
星载激光雷达三足鼎立,美国、欧洲和日本研制投入较多,其中欧美开发研究时间较早。
2003年发射ICESAT卫星,搭载的地学激光测高系统GLAS在陆地上的主要用于测定全球的陆地地形,作为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的参考基准。
可测定分辨率为100米的陆地高程,精度约10米。
2008年创新型测风激光雷达ALADIN升空,测量30公里以上地球大气的风速分布。
重力卫星欧洲一枝独秀。
2000年德国发射了高低卫星跟踪卫星CHAMP;2002年由美德合作的低低卫星跟踪卫星GRACE;2009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载有重力梯度仪的GOCE重力卫星。
我国遥感卫星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资源、气象、海洋、环境与减灾卫星系列,初步形成了不同分辨率、多谱段、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大大提升了我国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并在国土资源、生态环境、气象和减灾等领域开展了不同的应用。
世界主要的遥感卫星
世界主要的遥感卫星ALOS传感器介绍一、ALOS卫星概况日本地球观测卫星计划主要包括2个系列:大气和海洋观测系列以及陆地观测系列。
先进对地观测卫星ALOS是JERS-1与ADEOS的后继星,采用了先进的陆地观测技术,能够获取全球高分辨率陆地观测数据,主要应用目标为测绘、区域环境观测、灾害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
ALOS卫星载有三个传感器:全色遥感立体测绘仪(PRISM),主要用于数字高程测绘;先进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计-2(AVNIR-2),用于精确陆地观测;相控阵型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用于全天时全天候陆地观测。
ALOS卫星采用了高速大容量数据处理技术与卫星精确定位和姿态控制技术,表1为ALOS卫星的基本参数。
表1 ALOS卫星的基本参数发射时间2006年1月24日运载火箭H-IIA卫星质量约4,000kg产生电量约7000W(生命末期)设计寿命3-5年轨道姿态控制精度太阳同步轨道重复周期: 46天重访时间: 2 天高度: 691.65 km 倾角: 98.16°2.0 x 10-4°(配合地面控制点)定位精度1m数据速率240Mbps (通过数据中继卫星) 120Mbps (直接下传)星载数据存储器固态数据记录仪(90GB)二、卫星传感器介绍(1)PRISM传感器PRISM具有独立的三个观测相机,分别用于星下点、前视和后视观测,沿轨道方向获取立体影像,星下点空间分辨率为2.5m。
其数据主要用于建立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表2为PRISM传感器的基本参数。
表2 PRISM基本参数波段数 1 (全色)波长0.52-0.77 m观测镜 3 (星下点成像、前视成像、后视成像)基高比 1.0 (在前视成像与后视成像之间)空间分辨率 2.5m (星下点成像)70km (星下点成像模式)幅宽35km (联合成像模式)信噪比>70MTF>0.228000 / 波段(70km幅宽) 探测器数量14000 / 波段(35km幅宽)指向角-1.5 度to +1.5度量化长度8 位观测模式模式 1星下点、前视、后视(35km)模式2星下点(70km) + 后视(35km)模式3星下点(70km)模式4星下点(35km) + 前视(35km)模式 5星下点(35km) + 后视(35km)模式 6前视(35km) + 后视(35km)模式 7星下点(35km)模式 8前视(35km)模式 9后视(35km)注:: PRISM观测区域在北纬82°至南纬82°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卫星是对地球和大气的各种特征和现象进行遥感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
包括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海洋观测卫星、环境监测卫星和侦察卫星等。
遥感卫星在空间利用遥感器收集地球或大气目标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并记录下来,由信启、传输设备发送回地面进行处理和加工,判读地球环境、资源和景物等信息。
遥感卫星由卫星平台、遥感器、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传输设备组成。
近20年来全球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表明,遥感卫星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高科技,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这项技术。
目前民用遥感卫星按其工作方式有四种主要类型,即光学卫星、雷达卫星、激光测高卫星以及重力卫星。
世界遥感卫星
世界光学卫星美国领跑,拥有目前世界最高分辨率(0.41米)和定位精度(3米)的商业光学卫星GeoEye-1。
以及多颗顶尖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近年来欧洲及亚洲部分国家都陆续拥有了自己的光学卫星,并积极研制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已取得多项成果。
全球雷达卫星百花齐放,北美以加拿大的RADARSAT卫星最具代表性;欧空局、德国、意大利等以及亚洲的日韩等国家都拥有自己的高质量雷达卫星。
星载激光雷达三足鼎立,美国、欧洲和日本研制投入较多,其中欧美开发研究时间较早。
2003年发射ICESAT卫星,搭载的地学激光测高系统GLAS在陆地上的主要用于测定全球的陆地地形,作为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的参考基准。
可测定分辨率为100米的陆地高程,精度约10米。
2008年创新型测风激光雷达ALADIN升空,测量30公里以上地球大气的风速分布。
重力卫星欧洲一枝独秀。
2000年德国发射了高低卫星跟踪卫星CHAMP;2002年由美德合作的低低卫星跟踪卫星GRACE;2009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载有重力梯度仪的GOCE重力卫星。
我国遥感卫星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资源、气象、海洋、环境与减灾卫星系列,初步形成了不同分辨率、多谱段、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大大提升了我国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并在国土资源、生态环境、气象和减灾等领域开展了不同的应用。
资源三号卫星是集测绘和资源调查功能于一体的遥感观测卫星。
是我国第一颗民用立体测绘卫星,开创了我国航天摄影测量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
资源三号卫星主要用于1:5万比例尺立体测图和数字影像制作,又可用于1:万等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部分要素的更新,还可为农业、灾害、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或部门提供服务。
卫星应用系统将用于处理2.5米、4米和10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及其构成的立体测绘影像,测制1:5万地形图及相应测绘产品,开展1:万等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修测与更新,建立基于资源三号卫星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与更新的技术应用体系。
应用系统建设目标是最终实现业务化运行,长期、稳定、高效地将高分辨率立体影像转化为高质量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并为其他用户部门提供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