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和爱国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信息、生产要素等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它导致国家之间多个领域出现合作或冲突,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强势的主权结果会产生出一系列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意识相冲突的论点。这给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产生了负面冲击。因此深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尤为必要。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利益:思想领域的纷争

1.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的立场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现行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大力鼓吹和推行经济全球化,他们是全球化的急先锋,同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他们并非放弃和忽视爱国主义教育,反而强化这种情绪。这与其学术界形成强烈反差。然而他们把全球化玩于掌故之间,使之为其国家利益服务。

由于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与欧洲联盟各国之间的种种利益差异与矛盾,也时刻刺激着欧洲国家人民对美国的不满情绪,从而不时发出“经济爱国主义”的呼声。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价值观在德国和日本是占绝对主流的。即使是法国也开始重视“经济

爱国主义”的宣传。美国在遭受“9.11事件”之后,政府借势,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使其国民凝聚力空前增强。韩国算得上是踏上20世纪现代化末班车的新兴工业国。其国民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情感最精彩的阐释。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会放弃、也没有理由忽视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新闻社 2000年06月10日评论指出:发展中国家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学习管理、培育人才等方面成果的同时,还要同时面对国家主权、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的可能性(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例子)。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不断向西方提问:“全球化到底是谁的游戏规则?”“这是否是暗示后殖民时代的到来?”“是否是西方利用全球化对全球进行的有组织的剥削?”以及“蛋糕做大以后通常分给了富人,为什么我们只能得到面包渣?”……亚洲在全球化中遇到的一个仅次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就是文化。亚洲人不可能同意文化全球化就是西方或美国文化全球化,但随金融危机而破灭的亚洲价值观如何重新确立?比物质落后更可怕的是民族精神的失落,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矮化导致的弱势,是比单纯经济落后更难克服的整体性的文化落后。很多学者的观点是:应当从西方话语霸权中挣脱出来,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探索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利益的冲击?我们必须认清:经

济全球化是历史趋势。抗拒经济全球化只会导致边缘化。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趋利避害,则可发展自己。首先,经济全球化正在改变着民族国家“主权”的传统概念,这不论对发展中国家或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一样的。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就意味着民族国家传统的“主权”在削弱。如参加WTO,最后全世界零关税,大家的海关主权都结束了。第二,跨国公司正在向全球公司发展,这是对传统的“民族工业”的挑战。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发展,那就意味着传统的“民族工业”不断丧失。第三,由于经济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错误地认识和运用,富国与穷国的差距拉大,已经到达越来越难以容忍的地步了。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观念并存的时代。只要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利益依旧存在,那末对爱国主义就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作为工业发达国家的法国尚且提倡“经济爱国主义”,我们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面对强手如林的险恶国际环境,就更不能不讲爱国主义了。

二、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及内涵

中共中央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认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内涵尤为必要。关于新时期笔者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内涵提出如下几点看

法:

1、爱国主义是理性的而不是非理性的。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然而,包括列宁在内的所有的爱国者们,他们对祖国的爱都远远超出了“感情”的范畴,并主要表现为一种在理性指导下的具体行动。理性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于理性。把爱国主义建立在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国情及其现实客观的认识基础上 ,允许并鼓励人们对国家和民族文化进行理性的分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样才能使爱国热情持久不变,落到实处。

2、爱国主义是科学的而不是蒙昧的。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科学的爱国主义,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爱国主义,它具有丰富政治内涵和鲜明伦理特征。大学生要能够理解爱国主义的理论含义,理解公民意识与公民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朴素的爱国主义感情升华为自觉的理性意识。

3.爱国主义是开放的、兼容的,而不是封闭的、排他的。鲁迅在对待文化的问题时,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开放的爱国主义应是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统一,是和而不合、和而不同。只有具有敢于和善于接纳国外先进文化的胸怀和态度,才能不断地汲取营养,发展自己,突出特色。

4、爱国主义内容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形式是多样的而非

单调的。新时期爱国主义就体现为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政策,遵守现行法律法规,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一项重要标准。可以说,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怎么样,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标准之一。新时代的人们只有同人民群众保持真挚的感情,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从根本上做到爱国。

5、爱国主义应体现在行动上,而不仅仅停留在思想上。报国之行是爱国主义的最好表达方式具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爱国者共同的思想特点,是一种相当可贵的思想品质。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从来都是激发人民群众谋求国家振兴的精神力量。忧患不能停留于慨叹或发牢骚,必须与奋发图强相结合,同报国之行相统一。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把爱国之心化作爱国之举和报国之行,刻苦学习,加强锻炼,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为将来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而作好充分准备。

三、对当前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强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和时事教育,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和时事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历史可以使人居安思危。加强对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教育,是思想教育中须臾不可放松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