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经济生活第七课收入分配公平易混易错知识解析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易混易错知识点1.生产决定分配在书制为主休、务艸所右 制经侪共同发展 决是_______ 按苛分配为主休"*种分配方式并祥提醒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1) 按劳分配乂公有制中的分配。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 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2) 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 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
3 •按要素分配(1) 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 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生产决宦生产资料 所有制 决富解惑2按要素分配祠E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
(3) 意义①体现公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体现效率: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解惑3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福利性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解惑4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直接原因是基本经济制度。
解惑| 5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
个体劳动收入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
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七课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1-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解惑提高 1.国家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1)必要性: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重要性:①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 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②维护社会公平,有 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率, 增加社会财富。③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行业之 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④维护社会公平是践行新的 发展理念,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⑤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2)二者又是对立的。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 着矛盾,其根源在于资源的相对稀缺性。面对相对稀缺的资源,人 类必须尽一切可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地把“蛋糕”做大。 而要调动人们做大“蛋糕”的积极性,则必须在分配“蛋糕”时将每个 人的报酬与对“蛋糕”的贡献统一起来。而在个人能力、工作机会 和工作环境等差异很大的社会里,每个人得到的“蛋糕”份额必然呈 现很大的差异,即出现不公平。要使每个人获得“蛋糕”份额平均,则 无疑会挫伤人们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
-7-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连一连] 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充分发挥财政税收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道法热点专题专题七 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发展成果

3.
2003年6月5日,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自谋划、
亲自部署和亲自推动下,一项名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
”拉开序幕。二十年中,这项工程不断升级拓展、更迭生长。
(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6)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 保障、更可持续。 (7)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 享发展成果。
2.(为什么:意义)实现乡村振兴有何重要意义?(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有 何积极影响?) 适用设问:……的作用/影响/价值等。
2003年开始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万千村庄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环境 第一阶段 变革触发了生态变革
2011年开始 “千村精品、万村美丽”,美丽乡村的建设带来了产业、文化和 第二阶段 城乡重构的变革
2021年开始 “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堪称中国式现代化在“三农”领域的先
第三阶段 声
上述材料表明( B ) ①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③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④“千万工程”是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为什么:意义)我国多部门多措并举开展“智慧助老”行动,让老年 人在数字化时代“养老”变“享老”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应? (1)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2)有利于让老年人融入数字化时代,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 (3)有利于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繁荣稳定。 (4)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推动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句子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句子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它强调了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同享有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利益。
这一理念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原则,意味着发展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和福祉。
这包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机会、社会保障、住房等基本服务,以及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意味着要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公平性。
这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的权益。
通过减少贫富差距、消除社会不平等,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条件参与发展、分享发展的成果。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障。
这包括公平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资源的公平配置、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
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总之,“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它将人民的幸福和福祉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让全体人民共同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课堂笔记及背书提纲 新人教版

第七课关注经济开展第一节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第一目感受身边的变化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P88-1表现:(1)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2)日常生活中2、实现共同富裕“三步走”战略(1)目的、原因:为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P88-2-1 (2)出发点、依据:我国国情 P88-2-1(3)具体内容 P88-P893、“三步走”战略实施情况 P89-2背诵:1、“三步走”战略的目的是什么?(见提纲)2、“三步走”战略的依据是什么?(见提纲)3、“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 P88—P894、“三步走”战略的实施情况? P89-2第二目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1、公有制经济(1P90-1-1/2(2(3)内容: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P90-1-3①国有经济A.含义 P90-2-1B※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或为什么国有经济有这样的地位?P90-2-3a.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b.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c.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d.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C.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P90-2—4②集体经济A.含义 P90-3BC.作用:(5点)a.表达着共同致富的原那么 b.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 c.缓解就业压力 d.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e. 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4)国家对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毫不动摇地稳固和开展公有制经济)P92-2-12、非公有制经济(1)表现形式(内容包括):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③外资经济 P91-2-1(2P91-2-1(3)作用: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②加快生产力开展③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④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开展 P91-2-1(4)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P91-2-2和P92-2-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1)我国根本经济制度 P91-3-1(2)原因、依据: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P91-3-34、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开展 P92-2背诵: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P90-12、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P90-13、公有制经济的内容?P90-14、国有经济的含义?P90-25、国有经济的地位|?P90-26、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或国有经济为什么有这样的地位?P90-27、国有经济的作用?P90-28、集体经济的含义?P90-39、集体经济的地位?P91-110、集体经济的作用?P91-111、非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P91-2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确立这项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P91-3。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共享发展成果》教学设计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共享发展成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享发展成果》是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目标。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共享发展的意义、途径和现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但对共享发展的概念、意义和现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方式,深入理解共享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共享发展的概念、意义和现状,掌握共享发展的基本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共享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共享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2.共享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3.共享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共享发展的实际效果和挑战。
2.问题探讨法:引导学生围绕共享发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参与意识。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共享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4.讲授法:教师对共享发展的理论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知识框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问题讨论题纲。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生动展示共享发展的相关内容。
3.准备教材和参考资料,以便于学生查阅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近年来共享发展取得的成果,如扶贫攻坚、教育公平等。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共享发展?共享发展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关于共享发展现状的图片或数据,如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不均等。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共享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必修2 第7课 课时1 坚持新发展理念

第七课我国的经济发展课标要求 1.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课时1坚持新发展理念核心考点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含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角度具体要求侧重点发展为了人民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目的(出发点)发展依靠人民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发展的动力(动力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发展的趋向(落脚点)提醒发展为了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展依靠人民,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归纳提升多模块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政治与法治》: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哲学与文化》: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020届高考政治精选考点专项突破 第0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必修一)(含解析)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槺”的现象。
从制度上杜绝这种现象,要求()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④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努力推动收入差距的消除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②③:坚持共享发展,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槺”的现象。
从制度上杜绝这种现象,要求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②③符合题意。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不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①与题意不符。
④: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努力推动收入差距缩小而不是消除,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下面是2019年6月我国Z市某居民年收入情况一览表:内容工资收入利息收入国债收入股票收益创业收入比例(%) 40 14 7 10 29 上述表格表明()A.该居民取得收入的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B.在该居民年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占到一半C.该居民获得收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D.经济发展使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提高【答案】C【解析】表格中的工资收入不一定属于按劳分配,无法体现出收入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排除A。
从该居民的收入构成看,其财产性收入占比31%,B与事实不符。
材料揭示的是该市民收入构成情况,没有体现消费水平,排除D。
通过收入的构成情况,可以看出该居民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收入,C符合题意。
3.新个税法拟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 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第七课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08.三步走的战略,两个一百年目标制定原因: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经过长期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10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含义、确立依据、公有制的内容和地位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确立的依据: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公有制的内容: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10.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原因:①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②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③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④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111.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112.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地位、作用、政策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和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政策: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九年级政治7课知识点

九年级政治7课知识点回顾随着学业的进行,九年级学生即将步入初中毕业的关键阶段。
在政治学科上,他们已经学习了七门课程,其中的知识点是他们前进的桥梁和阶梯。
本文将回顾九年级政治7课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和巩固这些内容。
第一章: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本章节主要介绍了中国梦的概念以及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
中国梦是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目标。
中国道路则是指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选择的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
学生们需要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重要价值,以及中国道路的特点和意义。
他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论述,阐明为什么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产物。
第二章:追求幸福生活这一章主要讲述了人们对于幸福的不同追求方式,以及中国政府为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做出的努力。
学生们需要了解幸福生活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其实现的现实困境和挑战。
此外,学生们还需要了解政府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领域推动幸福生活的具体举措。
他们可以探讨家庭、教育、健康、环保等方面的议题,分析政府对于人民幸福的努力是否得到了有效实践。
第三章:共享发展成果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和实践。
学生们需要理解共享发展的内涵、重要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共享发展是指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了解和分析贫富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来探讨如何实现共享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第四章: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章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述了中国政府为了建设美丽中国所投入的努力和措施。
学生们需要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危害,以及政府在环保领域的政策和行动。
他们可以通过分析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案例,来探讨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
同时,学生们还需要了解国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以及每个人在环保中所能贡献的力量。
第五章: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和内容。
第七课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族平等的理解。我国立足于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国情,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整理和改进,充分保 障少数民族在文化方面的权利,坚持了民族平等的原则,①② 正确且符合题意,③错误。④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2.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照顾政策,违背民族平等原则。 分析:此观点是错误的。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经济 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汉族地区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的照顾政策有利于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从而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和 民族团结。所以,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照顾政策,并没有违 背民族平等原则,反而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族关系是
()
A.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民族差别关系
B.民族间差别已经消除,民族处于融和关系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D.各民族逐步走上独立的关系
答案:C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文化权利 C.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D.把国家统一和民族地区自治结合起来 答案:C
【例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
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
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其中12
个民族使用的文字是由政府帮助创制或改进的。这说明 ( )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少数民族发展文化只能靠自己 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
②历史现实依据: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 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③各民族无高低优劣之分,都 依法平等 地享有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的团结 、 民族的凝聚力 ,是衡量一 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 前提 ,是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 基础 。 (3)各民族 共同繁荣 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 中华民族 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第3课时 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

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1.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祖国情感,树立自尊自强,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
2.能力目标增强不断学习的能力。
3.知识目标掌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知识,构建与新的发展理念想适应的能力理解新发展理念。
教师准备:收集视频及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相关视频与资料。
学生准备:学生分为6个小组,通过抽签方式决定本组任务,准备PPT,资料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即五大发展理念)。
【视频播放】《中国一分钟》【教师导语】亲爱的同学们,不知道你们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当我看到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我非常的震撼。
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是中国奇迹。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
我们党在新的时代也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指明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中国一分钟》视频,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愿意去进一步了解关于国家发展的相关知识既新发展理念。
)环节一:把握新时代,读懂新理念【教师引导】接下来请6组同学分别上台展示你们共同学习的成果。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创设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上台展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第一小组:新发展理念组【教师提问】同学知道新发展理念是什么吗?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学生回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了解的知识还不少,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观看相关视频,从总体上了解关于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
【播放视频】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频。
【教师总结】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新发展理念既五大发展理念,对于他们相关的介绍视频中也有提到,但不够具体,接下来让其他组的同学深度剖析下五大发展理念吧。
下面有请创新组。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五大发展理念,视频从总体上系统的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选择题1.(2020·江西红色七校联考)社会财富好比一块蛋糕,把蛋糕做大固然重要,切分蛋糕同样值得重视。
分配状况如何,既取决于财富的增加,也取决于财富的分配方式。
下列对按劳分配的理解准确的是(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②按劳动的数量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③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④是社会主义社会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①③表述正确。
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故只表述按劳动的数量分配不恰当,排除②。
④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排除。
故本题选B。
2.(2020·河南省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股权激励最为津津乐道的非华为莫属了,任正非拥有公司1.14%的股权,华为的96768名员工共同分享98.86%的股权。
股权激励给华为带来了丰厚的回馈。
华为的体量,相当于中国最挣钱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总和。
华为的股权激励( )①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②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③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④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股权激励给华为带来了丰厚的回馈。
华为的体量,相当于中国最挣钱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总和。
华为的股权激励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①④符合题意。
华为的股权激励不是集合证券投资方式,②错误。
股权激励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不是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③不符合题意。
必修2 第七课 大题攻略 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命题-2025年高中政治大一轮复习

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命题典例(2023·湖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在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打造海洋牧场,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科学路径。
2015年,中街山列岛41.8平方千米海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2017年至2020年间,当地共投放5300个人工鱼礁单体,上覆海草和藻类底栖植物,构筑起空间大小为5.69万立方米的立体式海洋生物之家,①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通过实施增殖放流,不断丰富渔业资源,每年增殖放流各类鱼苗均在1000万尾以上,实现海洋牧场鱼类的品种和数量双提升。
得益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该海域养殖的水产品跟野生的十分接近,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②渔民由传统的生产性捕捞转向网箱养殖,每年伏季休渔期,当地都会开展包括海钓在内的休闲经营活动。
③从“传统捕鱼”到“网箱养鱼”再到“休闲钓鱼”,“三条鱼”见证了当地渔民的普遍增收,昔日的小渔村变成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富裕村。
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地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命题意图核心价值: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学科素养:信息获取、理解掌握关键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必备知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用知识信息点①: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信息点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点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范解答(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该地的统筹安排下,渔民按照科学的养殖方式和经营模式普遍增收,昔日的小渔村变成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富裕村。
(2)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使养殖符合海洋的规律,在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实现海洋牧场鱼类的品种和数量双提升。
(3)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渔民不但进行科学养殖,还开展包括海钓在内的休闲经营活动,促使渔民增收,建设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富裕村。
(参考答案)失分原因:归纳概括能力不强,只回答理论知识,原理与材料脱节。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共享发展成果》教学设计1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共享发展成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共享发展成果》是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解我国的发展成果如何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党和政府如何采取措施让全体人民共享这些成果。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但对共享发展成果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使学生认识到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性,树立共享发展的观念。
3.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共享发展成果的意义。
2.党和政府如何采取措施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实际情况。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和思考能力。
3.联系实际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共享发展成果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资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思考题。
3.准备好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如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如何惠及全体人民?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具体情况。
提问:什么是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讨论结束后,每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总结讨论成果,强调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性。
提问:作为青少年,我们如何为国家共享发展成果做出贡献?5.拓展(5分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共享发展成果对自己的影响。
公共基础之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 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A. 发展战略B. 发展道路C. 发展模式D. 发展观【D】2.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科教兴国B. 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C. 发展D. 发展战略【C】3.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 速度至关重要B. 以人为本C. 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D. 全面、协调、可持续【C】4.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A. 农民B. 税费改革制度C.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D. 农产品市场体系【C】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A.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 实现可持续发展【B】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A. 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 坚持五个统筹【A】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D.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C】8. 2004年宪法新增内容中最重要的是A. 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B.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C.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宪法D. 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C】9. 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行政法》C. 《公务员道德规范和依法行政法》D.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A.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B. 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C.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D. 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题【AC】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A. 树立全面的发展观B.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C. 树立协调的发展观D.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ABCD】3.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20国开大学电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网络课形考任务7(专题测验七)答案

(2020)国开大学电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网络课形考任务7(专题测验七)答案专题七(科学发展观)一、判断题。
(共11题)题目1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o选择一项:对题目2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o选择一项:对题目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有一词之差,但其内涵是一致的()o选择一项:错题目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o选择一项:对题目5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o选择一项:对题目6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o选择一项:对题目7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0选择一项:错题目8诚信友爱,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选择一项:错题目9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o选择一项:对题目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o选择一项:错题目11党员先进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o选择一项:对二、单项选择题。
(共5题)题目1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o选择一项:D.发展题目1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核心。
选择一项:A.优秀人才题目14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o 选择一项:B,人民当家作主题目15胡锦涛明确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理解发展成果由人民共
享的重要意义,明确如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强热爱人民的
情感。
学习重点:如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学习过程:
一、课前调查:家庭近五年来收入增长情况,以及衣食住行各方
面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二、阅读自学:按照自学提纲阅读课本,完成预习自测题:
1、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含义是什么?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
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
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
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
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在整个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
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努
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
发展的成果。
2、为什么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①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
②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③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必然要求。
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途
径。
⑤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
要。
3、怎样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②完善分配制度,注重社会公平。
③保障改善民生,解决热点问题。
三、展示交流:
1、展示自学成果。
2、讨论点拨,解疑释疑。
四、整理学习成果:
五、关注社会,课后活动:
1、近年来,党和国家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采取了那些
积极措施?
2、请你围绕“科学发展与社会民生建设”这一主题,提
出一条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