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园——关于唐伯虎的传说
苏州唐寅园景点故
![苏州唐寅园景点故](https://img.taocdn.com/s3/m/22b0a58352d380eb63946d69.png)
苏州唐寅园景点故————————————————————————————————作者:————————————————————————————————日期:唐寅园景点典故九鲤仙子送墨民间传说,景色秀丽的九鲤湖畔,祠堂祀奉的九鲤仙子十分灵验。
这一天唐伯虎也来这里祈梦。
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唐伯虎取出文房四宝,照着眼前的景色,提笔画起来。
画了一张又一张,画累了,不觉打起盹来,不小心把一锭墨碰落在地上。
然而奇怪的事情出现了,那锭墨落到地上,不一会儿功夫,一锭变成二锭、二锭变成了四锭……顿时变成了一大堆。
正在这时,门“吱”的一声开了,走进一个人来,身披金装,头戴金冠。
唐伯虎定神一看,哦,这不是大殿上供奉的九鲤仙人吗?唐伯虎正要发问,只听九鲤仙人说道:“赠尔一万锭,丹青着意描。
”说罢,隐身而去。
唐伯虎连叫:“仙人慢去!”一觉醒来,原来是在做梦。
第二天,唐伯虎早早起床,到厢房一看,确有一大堆墨锭,心想这九鲤仙人送我这么多墨锭,是要我刻苦用功,百炼成才。
唐伯虎把墨锭装在筐里,自己一路挑回家中,一辈子也没有用完。
从那后,唐伯虎感觉画画时下笔如神,后来果然成了大名家。
因此,为了纪念这位大师,后人不仅在风水宝地为她树立了神像,同时以放生红鲤鱼和放逐许愿灯,求得九鲤仙子指点迷津,助人奋发向上。
走眼夫人那年的春末夏初,唐伯虎因会试案吃了十个月的冤枉官司,出狱后回到了苏州。
那些原来就嫉妒唐伯虎才能与声名的人变本加厉地攻击他,而过去不少向他求诗乞画的座上客也把他视若路人。
他的续弦夫人出生官府,嫁给唐伯虎只是一心想当状元夫人,梦想破灭了,就另眼相看,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唐伯虎大吵大闹。
在女主人的影响和默许下,那个随嫁过来的丫环和跟随唐伯虎多年的僮仆也竟然顶撞他,给他白眼。
那只平时十分温顺的看门狗好像不认识他似的,经常从门洞里窜出来,对他一阵狂吠。
其实,唐伯虎的续弦夫人看走了眼。
唐伯虎虽然仕途无望,但他聪明绝顶、才学过人,勤奋好学,终成为诗、书、画大师,名传万口。
唐寅园:唐伯虎的“走眼夫人”,是否走眼?
![唐寅园:唐伯虎的“走眼夫人”,是否走眼?](https://img.taocdn.com/s3/m/0ae9a3fbba0d4a7302763a16.png)
唐寅园:唐伯虎的“走眼夫人”,是否走眼?苏州唐寅园里有座女人雕像,此女是唐伯虎的第二任妻子。
唐伯虎的原配夫人过世之后数年,唐伯虎续弦了,他的续弦夫人出生官府,嫁给唐伯虎只是一心想当状元夫人,后梦想破灭了,就另眼相看,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唐伯虎大吵大闹。
在女主人的影响和默许下,那个随嫁过来的丫环和跟随唐伯虎多年的僮仆也竟然顶撞他,给他白眼。
那只平时十分温顺的看门狗好像不认识他似的,经常从门洞里窜出来,对他一阵狂吠。
唐伯虎忍无可忍,一纸休书将她休掉了。
其实这个走眼夫人是没有走眼,而是看得比较准,唐伯虎确实是才华横溢,才高八斗,但是有才的人不一定就能够有钱,有权。
在传统社会中,仕途就是官场,而官场又是什么呢?官场的规则与性情中人的生活原本就截然不同,入官场首先需要练就一身趋炎附势的软硬功夫,只有那些老于世故、圆巨奸滑之辈才有可能在其中如鱼得水。
走眼夫人在唐伯虎高中解元之际,作为一个官府家的女子先嫁给唐伯虎,在某些方面就是一种政治婚姻。
看来她爱的不是唐伯虎的才,而是唐伯虎将来的功名,但是没有想到满以为可以随手可得的荣华富贵,因为会试舞弊案而前途无望,祸及自己,那么两个人分手也是非常之正常了。
唐伯虎虽然和天下所有的士人一样,想依靠科举来实现自己的个人抱负,但即使没有科场舞弊案的发生,他也未必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地走下去。
因为唐伯虎身上既具有才子百无禁忌的傲气,又有着孩子般的单纯与不谙世事。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非常的适合唐伯虎,却也无形间为中国文化史贡献了一位风流才子。
这对于唐伯虎本人来说,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实在不好说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但是对于中国的精神文化是巨大的,这也许就是因为唐伯虎太悲难了,所以上天会给予他这份成就,让今天的我们还这么惦记着他。
因为这就是文化价值的魅力,它可以不受到时间的制约,某种程度上更多的文人墨客都是死了才成名的,如李白,苏轼,白居易,陶渊明;外国的艺术大师,凡高,蒙克都是去世后而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对象,真正的名利双收之士真是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说是整个世界的悲哀呀!。
唐寅园趣闻:解字谜唐寅得良师
![唐寅园趣闻:解字谜唐寅得良师](https://img.taocdn.com/s3/m/182e918d8762caaedd33d4b4.png)
唐寅园趣闻:解字谜唐寅得良师
众所周知,唐伯虎的才华过人得益于他的师傅大画师沈石的教诲和栽培,那么,当初,唐伯虎是如何拜入沈石田门下,这当中又有着怎样一个机缘巧合呢,苏州唐寅园为您讲述。
相传唐伯虎的老师沈石田是祝枝山为他找的。
唐伯虎幼年家境不好,父亲在苏州开酒店谋生。
酒店收拾得干净整洁,常有文人墨客来饮酒吟诗。
唐寅自幼喜欢画画,到十三岁时,父亲就让他在店中帮忙干活,不再上学,画出得意的画就贴在店墙上。
一次,才子祝枝山来到酒店喝酒,很喜欢墙上的画。
就问老板画是由谁画的。
老板回答说是儿子画的。
祝枝山很惊讶地要求见见孩子。
在得知了唐寅的家境贫寒之后便决定帮助他找一位丹青妙手来教他画画。
不久,祝枝山带着画师沈石田来到了酒店。
沈石田也很欣赏唐寅的画,但想考考他才气如何,就为他出了一个字谜:“去掉左边是树,去掉右边是树,去掉中间是树,去掉两边是树,这是什么字?”唐寅略一思考就说出了谜底是个“彬”字。
沈石田很高兴,就收下了唐寅。
唐寅园中关于唐伯虎的传说以及他的真实人生经历有详实的介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唐伯虎。
江南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传说
![江南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bf69083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a.png)
江南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传说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关于他的传说,你了解有多少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江南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唐伯虎简介唐寅(1470~1523年),因生於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
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伯虎经历唐寅父亲是商人,希望他考取功名。
自幼天资聪敏,熟读经史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
但随后父母妻儿及出嫁的妹妹在一段很短时间内相继去世,很受打击,之后在朋友祝允明等人安慰鼓励下,重新振作,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同行的徐径贿赂主考官程敏政,案发后唐的朋友诸穆进谗,牵连下狱,结果遭到罢黜,贬谪往浙江为吏。
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续弦离婚。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那里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1514,江西南昌宁王图谋造反,听说唐和文的才名,派人征聘,文称病不去,唐去后察觉宁王的不轨之心装疯脱身。
后来,他娶了贤淑的沈九娘为妻,育有一女。
唐诗文书画全才,画名尤其大,从小喜爱绘画,稍长即拜著名的专业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
所以他的画被认为既有专业画家的功力又有文人画家的气韵,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
所以他画中的山水能给人一种真实感,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山水人物花鸟全能,尤其是仕女最知名,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
“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各大博物馆都很看着他的真迹。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唐寅园:没有秋香,没有三笑姻缘的唐伯虎
![唐寅园:没有秋香,没有三笑姻缘的唐伯虎](https://img.taocdn.com/s3/m/76dc5881a0116c175f0e4816.png)
唐寅园:没有秋香,没有三笑姻缘的唐伯虎如果去过苏州唐寅园就会知道,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是虚构的。
说到唐伯虎,除了他的才华必然要提到他的三笑姻缘,他甘为华府仆人娶秋香这段佳话。
戏剧片里,江南才子唐寅在苏州云岩寺和进香的相府丫鬟秋香相遇,秋香对着唐寅三笑留情,唐寅便灵魂上了九霄,不管侯门深似海,横冲直撞的进了相府,甚至不惜扮作父母双亡,无家可归的落魄书生卖身为奴,奴名“华安”,如此任性不羁,只是为了接近秋香,为佳人大费周折最后当然是抱了美人归。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里面,虽然秋香同为明代人,却比唐伯虎大了二十多岁。
她亦并不是华府的丫鬟,却是金陵妓院的名妓,琴棋书画样样都精通,虽然不是唐伯虎所点,在历史上确实被文人所点过。
所谓的华台式在唐伯虎死后的第三年才考中了进士,所以三个人并没什么瓜葛,也没有戏曲中的那么戏剧化的经历。
为什么明明是潦倒贫困而死的唐伯虎却有那么多的风流韵事呢,这可以回溯到那个时代去。
在当时,苏州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城市,经济上的繁荣必然会带来思想上的活跃,特别是上市的中下层只是分子,他们的思想就是十分活跃。
他们急需要思想上解放,急需要实现个人的理想。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下层知识分子就继续要一个他们精神、理想、情感和意志的代言热。
继续找到一个生活上放荡不羁敢于带头冲锋的挑战叛逆的形象。
这就找到了唐伯虎的身上,因为唐伯虎自身就是不惧你礼法的性格特征,在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中,文人墨客故意让唐伯虎不拘礼法,故意给他塑造放浪形骸的形象,故意去让唐伯虎闯朱门豪宅,让他和达官贵人插科打诨。
故意让他去娶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为妻,让他为争取自己的理想自由而奋斗,所以这就是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来源。
再有就是唐伯虎的名气很大,加上他本人很早之前就在诗歌中坦诚了自己非常的好色,所以这个故事之后,就成了江南民间乃至全国最为人艳羡的一段风流佳话,在经过文人们一番捕风捉影的文化创作,就演变成了“唐伯虎点秋香”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末期的时候就已被收入冯梦龙编的《情史》和《警世通言》》后来的历朝历代中,这个故事被不断底改编成了戏剧、弹词乃至现代的电影、电视剧,经久不衰,唐伯虎也成了古代文人在世俗社会里知名度最高的一位“超级明星”。
说说唐寅园的唐伯虎
![说说唐寅园的唐伯虎](https://img.taocdn.com/s3/m/485b712f5901020207409ca3.png)
说说唐寅园的唐伯虎
唐寅园,也就是唐寅墓,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三进的院落,最后面是唐寅的墓地,说是占地十余亩。
大概有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闲来草堂、禅仙居、雕塑园、唐府等景观,户外还有一些“醉蟹”、“赐墨”的雕塑小品。
景点挺多的,布局很紧凑。
唐寅辞世之时,家境清贫,就葬于桃花坞故居之后,嘉靖22年才移葬今址。
崇祯时,淹于野水丛莽间,由雷起剑、毛子晋等重修。
解放时已废为荒丘,人民政府于五十年代在墓区筑池亭、树石坊。
文革期间又再次被毁。
1985年,苏州市政府再次拨款,除复旧观外,还增筑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等,对一代画宗作纪念性陈列,以示追思,勉励后人。
话说唐伯虎晚年穷困到极点,死后二十余年,得朋友们捐资,
女儿,此时家中依然贫寒,穷得只能把他草草掩埋在桃花庵;25年后得文征明等好友们的捐资相助,才得以迁移到城南的祖坟地。
——至于那风流才子的故事,不过是后人杜撰出来的;那个大名鼎鼎的秋香,据说历史上倒确有此人,但是比唐伯虎大了二十多岁。
唐寅园看苏州大才子唐伯虎
![唐寅园看苏州大才子唐伯虎](https://img.taocdn.com/s3/m/48e291876529647d272852f3.png)
唐寅园看苏州大才子唐伯虎来到唐寅园感受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的才气,自幼聪明伶俐,才华出众却愤世嫉俗,他出仕不利便潜心书画,给世人留下了无价之宝。
想来也是江南这般山水给了他灵气,也让他被后人不断称颂吧。
唐寅园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是江南第一才地,很多客人到唐寅园求才、沾才、得才。
唐寅园是苏州园林中唯一以展示唐伯虎艺术生平及明四家书画作品为主的,是在苏州了解唐寅文化、吴文化、中国书画文化的必到之处。
真实的唐伯虎并非风流潇洒,他二十九岁赴南京乡试,得中第一名解元,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被株连下狱,后谪为吏,一生坎坷,贫困潦倒,靠卖画为生,擅绘山水花鸟、仕女人物。
而秋香确有其人,是当时颇有名气的青楼女子,比唐伯虎大十几岁。
“唐伯虎点秋香”尽管是民间传说,但依然流传千古,经久不衰。
人们宁可接受虚构的唐伯虎的艺术形象,而不愿接受只是才子并不风流的真正的唐伯虎。
公元一五二三年,只活了五十四岁的唐伯虎去世,因家境清贫,葬于桃花坞故居之后,嘉靖二十二年移葬今址。
一代才人,死后寂寞,四百多年间,唐寅墓日渐荒芜,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墓区筑池亭、树石坊。
一九八五年,恢复旧观,增筑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等。
次年又在墓南开辟唐寅纪念陈列室,连同墓冢一起以“唐寅园”的名字对公众开放,以示追思,勉励后人。
唐寅园占地数十亩,环境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清寂幽雅。
桃花仙馆一派明代建筑风格,唐伯虎晚年住在苏州桃花坞,取名为“桃花庵”,还做了一首《桃花庵歌》,此馆取其意境,还一个“桃花庵主”;梦墨堂的名称来历是唐伯虎曾在桃花庵中造了一个梦墨亭;六如堂是唐伯虎中年取号“六如居士”,因此得名。
黑瓦为墨,白墙为纸。
这是江南水乡独有的纸墨风情、文化蕴含。
而唐寅之气韵早已与之融为一体,万古流传。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他是一位冷眼看世,内心孤傲的江南才子,却在后人心中变为了“风流才子”。
也许,生死之意,不在虚实,潦倒而终,却由世人而重生。
唐寅园:园中睡着桃花仙
![唐寅园:园中睡着桃花仙](https://img.taocdn.com/s3/m/5b9faceb9b89680203d82516.png)
唐寅园:园中睡着桃花仙唐寅园里葬着唐伯虎。
说起了唐伯虎,很多人想到的肯定是风流倜傥妻妾成群的翩翩公子形象。
就像周星驰的电影角色,前有八个貌美如花的表妹,后有巩俐扮演的绝代佳人的秋香,身有万贯家财,旁有真兄弟数个,好个人生赢家!可事实上呢,唐伯虎一生借清朝史官短短的二百一十三个字即可形容:“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
性颖利,与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
祝允明规之,乃闭户浃岁。
举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座主梁储奇其文,还朝示学士程敏政,敏政亦奇之。
未几,敏政总裁会试,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僮,得试题。
事露,言者劾敏政,语连寅,下诏狱,谪为吏。
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
宁王宸濠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
宸濠不能堪,放还。
筑室桃花坞,与客日般饮其中,年五十四而卒。
”他虽聪颖超俗,16岁的时候就夺得了童子试第一名,29岁的时候,又得了乡试第一名,被众人称誉为“天授奇颖,才锋无前”的“江南奇士”。
唐伯虎少年俊才,博雅多识,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
唐伯虎才气横溢,但并不风流,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在绘画上,唐寅擅长山水,又工画人物,尤其是精于仕女,画风既工整秀丽,叉潇洒飘逸,被称为“唐画”,为后人所推崇。
但他一生多灾多难,弘治七年时,唐父撒手人寰。
还未从丧父的悲痛中解脱,母亲因为哀伤过度一病不起,不久也追随唐父而去。
唐伯虎的灾难并没有在此止步,紧接着相濡以沫的爱妻徐氏病故,幼子亦夭折。
短短一年时间,唐伯虎接连失去了4位亲人。
料理完4位亲人的后事,唐伯虎将待字闺中的妹妹远嫁他乡,不久之后传来噩耗,妹妹魂断他乡。
至此,唐伯虎终于崩溃。
唐伯虎传于后世的一些画作中,不少有落款“白虎”的印章,“伯虎”谐音“白虎(星)”。
这既是他无奈的自嘲,也是他反叛性格的体现。
唐伯虎人生中最大的波折大概便是1498次年参加会试,在去科考的途中,唐伯虎怀着对功名的热望,同前科举人、江阴巨富徐经赴京会试。
他满以为此番可一展才华,名标金榜,谁料等待他的却是一场厄运。
唐寅园——关于唐伯虎故居遗址
![唐寅园——关于唐伯虎故居遗址](https://img.taocdn.com/s3/m/a211e4ccaa00b52acfc7caef.png)
唐寅园——关于唐伯虎故居遗址关于唐寅故居仅存遗址,目前苏州西郊横塘唐寅墓还保存完好,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
动乱期间墓地遭毁坏,后又修复。
唐寅墓包括闲来草堂、六如堂、梦墨堂、墓区、神道、牌坊。
整个墓地错落有致,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
墓碑上刻有“眀唐解元之墓”。
到了墓区,游客们首先要问,这个墓是不是真的?因为唐伯虎的墓有好多个,现在苏州就有两个,真乃真假难辨。
那么我们这个墓呢?肯定是真的!这是经过考证的。
唐伯虎是五十四岁死的,死的时候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而且家境又非常清贫,好朋友祝枝山又正好不在苏州,在南京当应天府的通判,也是个小官。
所以唐伯虎死了以后是草草落葬,落葬在故居桃花庵。
到了明代嘉靖二十二年,他的生前好友集资把他移葬祖茔,因为我们这里原来就是唐伯虎的祖坟所在地。
而且祝枝山给唐伯虎撰写的墓志铭上写的很清楚,“墓在横塘王家村”。
我们这里往西不远就是古镇横塘,这个墓北面原来的村子就叫“王家村”。
因此说有祝枝山的墓志铭为证,我们这的墓是真的。
这个墓距离现在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是几经沧桑。
到了明代的崇祯年间,江南有七个文人,雷起剑,毛子晋等路过这个地方,来凭吊唐伯虎的墓,可一看呢,这个地方是一片荒凉,野草丛生,湮没在野水丛莽之中,而且牛羊践踏,狐兔营窟。
看了以后非常感慨,这么有名望的人物死了以后也没有人给他修墓,因此出钱给他修过一次。
到了清朝的时候,这儿又是一片荒凉,这时从湖南来了一个人,叫唐仲冕,此人先当吴县知县,后来又署理苏州知府,这个人很崇拜唐伯虎,因为他也姓唐,自称是唐伯虎的后代,又出钱给他修过一次。
并著了一本书《六如居士全集》。
我们墓区的石碑、石亭,原物就是唐仲冕给他树的。
但是现在的石碑、石亭已经不是原物了,原物在十年浩劫被毁坏了。
现在的石碑石亭也是我们八五年重修唐伯虎墓时建的。
虽历经时代的风雨变迁,墓穴几经修葺,但每年到唐寅园纪念唐伯虎的游客众多,唐伯虎百折不挠的人生勇气以及在艺术上的超高造诣,令人折服,而唐寅园也以其自有的方式展现着文化园林的独特魅力。
唐寅园简介
![唐寅园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16a3761af1ffc4ffe47ac59.png)
唐寅园简介
唐寅园(唐伯虎文化园)坐落在苏州古城西南解放西路146号,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是江南第一才地,很多客人到唐寅园求才、沾才、得才。
唐
寅园是苏州园林中唯一以展示唐伯虎艺术生平及明四家书画作品为主的,是在苏州了解唐
寅文化、吴文化、中国书画文化的必到之处。
唐寅园是个文化园林,它体现的是中国田园文化、江南造园文化和书画文化等高雅文化。
在景区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的才子唐伯虎和当代的才女秋香的现场诗、书、画表演,还
有六如堂、桃花仙馆、名人馆、秋香扇庄、唐伯虎点秋香演出等等。
苏州建城2500余年,号称吴文化中心。
它历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等。
而唐寅园
则是代表苏州文化的窗口。
全国很多客人到此游览寻宝。
国家部级干部不少于几十位来唐
寅园参观并题诗提词。
同时也有海内外华侨到此收藏具有增值及观赏价值的当代名人字画。
在唐寅园内,享受戏说唐伯虎带来无穷趣味的故事,品味唐伯虎正史带来的无限感叹,观摩及参与《唐伯虎点秋香》等一系列精美绝伦的文艺演出活动。
在园内品尝唐府小吃,
在一室茶烟袅袅中,重温一室书香,体会吴文化的博大精深。
并有著名的资深讲解员讲述
唐寅故居变迁历史、介绍唐寅生平和吴门四家、江南四才子等才子佳人的故事,欣赏唐寅
遗留下来的字画墨宝等。
唐寅园是您全面了解那个妻妾成群、风流倜傥、潇洒一世的风流才子唐伯虎的最佳去处!。
访风流才子归宿“唐寅园”
![访风流才子归宿“唐寅园”](https://img.taocdn.com/s3/m/30957ed5ce2f0066f53322a1.png)
访风流才子归宿“唐寅园”在苏州有一座专为纪念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唐寅的园子———唐寅园。
“唐寅园”不是唐寅的故居,而是唐寅现在的归宿——唐寅墓。
其实唐寅在病逝的时候已经是家境贫寒了,死后就埋葬在故居桃花坞后面,生前死后皆以桃花、美酒为伴,也算是符合这位风流才子的性情。
唐寅墓后经几次重建,读唐寅的诗句真是会让人读到那种堪比诗仙李白那种大开大阖的冲天豪气,看唐寅的山水、竹林也能体会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洒脱和壁立千仞的不屈之节。
走到园子的深处就到了唐寅墓,墓的封土很高,墓前立着一块两米多高的墓碑。
虽然适逢旅游淡季,游人很少但还是有人折了一些海棠花放在墓碑前面。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
出身在小商世家的唐寅,自幼聪敏,熟读四书五经,16岁时,就在县试、府试、院试中屡占鳌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唐寅园共有三进古建院落,第一进为“桃花仙馆”,唐寅一生酷爱桃花,自号“桃花庵主”,作有《落花诗册》,其中的《桃花庵歌》最享名声;第二进是“梦墨堂”,沿用他生前卜居的桃花庵中的“梦墨亭”之名。
相传唐寅年轻时曾梦见九鲤神赠墨一担,从此茅塞顿开,画入逸品。
堂内摹刻唐寅手书落花诗10首,两壁悬挂现代书画家的诗画,陈列有研究唐寅作品的论著和他的生平事迹及民间传说;第三进为“六如堂”,因唐寅晚年研习佛学,自号六如居士,堂中置有执笔凝神、仰首微侧、若有所思的唐寅半身坐像,旁边写道:“问唐衢痛哭何为,纵使青云无望,却赢得才子高名,在将相王侯以上;继宋玉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塘美景,替湖山花月增妍。
”“六如堂”之后便是墓冢。
圆状的墓墩高约3米,花岗沿围砌,扶疏竹影,甚是肃穆恬静。
唐伯虎才如江海,命却纸薄,他的一生道路坎坷多舛,生活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并非他死后被人传说的那样风流倜傥。
据《明史·唐寅传》记载,唐伯虎29岁乡试中解元后,次年赴京会试,因科场试题泄漏,他无辜受牵连入狱,成了朝廷党争的牺牲品。
唐寅园历史演变
![唐寅园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ddb24af404a1b0717fd5dd6d.png)
唐寅园历史演变唐寅园,也就是唐寅墓,位于苏州市区解放西路上,占地近万平方米,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唐寅辞世之时,家境清贫,就葬于桃花坞故居之后,嘉靖22年才移葬今址。
明崇祯十六年(1644年),文人雷起剑、毛子晋等人见唐寅墓地荒芜,牛羊践踏,凄然叹曰:“千载下读唐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乃出资整修,“理厥封树”,“构数楹而祠之”。
清嘉庆六年(1801年)长沙人唐仲冕来苏任吴县知县,以唐寅族裔身份再修唐寅墓。
碑书“明唐解元之墓”,覆以石亭,立石绰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7年和1958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唐寅墓。
当时,唐仲冕所立之石亭及墓碑尚存。
除整治基地外,新建石坊一座于墓道起端,上刻“唐伯虎墓,背刻名名传万口”,并种植桃花数十株、松柏20余株。
1955年,政府对唐寅墓进行了整修,次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但“文革”期间,唐寅墓地遭毁坏,墓碑、石亭、石坊等荡然无存,只留荒冢一堆。
1985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修复墓冢,次年又在墓南建起六如堂、梦墨堂等厅堂,辟为唐寅纪念陈列室,并正式对公众开放。
整个唐寅园布局错落有致,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
2008年5月起,苏州市区文保所对唐寅园进行了大修。
几个月来,这里的屋顶得到了翻修,电线也进行了重排,围墙被加高了,门窗柱子进行了重新油漆,地面假方砖则被真方砖替下……针对变成低洼地块这一问题,大修还重新铺设了这里的下水系统,配置了专门的抽水泵。
此次大修除了改造“硬件”外,还将提升“软件”,如将增加陈列一些有关唐伯虎的正史和野史资料,做一个效果逼真的唐寅故居沙盘;另外还设想增加演艺内容,如通过评弹讲述“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从而增加游园的趣味性!。
唐寅园-真实唐伯虎
![唐寅园-真实唐伯虎](https://img.taocdn.com/s3/m/8003fe34eff9aef8941e0663.png)
唐寅(1470—1523年),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故名唐寅,字伯虎,“伯”也就是长子的意思,“虎”又是寅虎,是属相虎,所以唐寅也就是唐伯虎。
但是这个名字没有给他带来像老虎一样的富贵荣华,王者风范,而更多的是灾难中的灾难,可也就是这个几乎悲惨到了极点的苦难人生,才造就了这个江南第一才子,唐寅,唐伯虎,而流芳百世。
我们可以通过走进唐寅园来更好的了解一个真正的唐伯虎和他的一些生平故事,唐伯虎出身于商人家庭,但已逐渐中落,自幼聪明伶俐。
其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在苏州皋桥头开了个小酒馆,虽不富贵,却也是殷实,其父又相当重视他的学业,潜心培养。
当时文徵明的父亲经常去那里喝酒,见年幼的唐伯虎才思敏捷,天赋极好,索性让唐伯虎与文徵明一起拜了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为老师,学习书画。
吴门画派是中国画坛的领军人物,在其间的150年里都不曾动摇过,所以说唐伯虎的绘画天赋在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唐伯虎个性玩世不恭,又才气横溢,而所谓传说的狂傲放浪,爱憎分明,也就是现在说的个性与另类而已,但是其真情至善,大是大非,悟道境界,性情豪放,我们可以从他的很多诗词中绘画中尤其得到论证。
唐伯虎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在南京而家喻户晓。
唐伯虎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显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伯虎一生有过三个妻子,其中的沈九娘是他落魄时结识的一位青楼女子,而同病相连,给唐伯虎的中年生活带来了一丝温情,所以民间传说中他有九个老婆是不正确的,也许是九娘这个称呼改成了他有九个老婆的传说了,他也根本没有画过所谓的那张名画九美图。
唐伯虎的父亲在其19岁的时候给他说了一门媳妇,也就是明孝宗弘治元年,是苏州本地徐秀才的一个次女徐氏。
徐氏对唐伯虎是悉心的关怀,关爱备至,孝敬公婆,承担家务,唐伯虎对这个妻子也是非常的好,生活美满,甚至有了依赖,就这样的一个安逸生活家庭出现了。
唐寅园传说之唐伯虎醉蟹
![唐寅园传说之唐伯虎醉蟹](https://img.taocdn.com/s3/m/38d92f8eb9d528ea81c77998.png)
唐寅园传说之唐伯虎醉蟹在苏州传统筵席上,有只特殊名菜——醉蟹,在苏州唐寅园内,也有这么一处景点,来这里的人们都在这瘟官的腰背上坐一下,或拍个照,这样在平日会免受小人算计,这个要先从唐伯虎醉蟹的故事说起。
提话说有一天唐伯虎去拜访一位好友,谁知被一个恶少拦住。
这个恶少从袖子里抽出一大块白得耀眼的绢绸,死皮赖脸地硬缠着唐伯虎替他当场作一幅画。
唐伯虎好不恼怒!便一把接过那块绢绸,向路边一位卖菜的老农借了一只草鞋,在烂泥潭里使劲搅了一搅,顺手在绢绸上“啪!啪!啪!”三下子。
顿时,一块净洁的白绢绸上呈现出三只墨团般的草鞋印这下可触怒了恶少,上官府去评理。
府台老爷是袒护恶少的,接过白绢绸,厉声责问唐伯虎道:“这算什么画?堂堂当今才子,也胆敢戏弄到朝廷命官的头上,你知罪否?”这明明是一幅精妙绝伦的画。
不信,大人可以请苏州城里的名家来鉴赏嘛!”唐伯虎拿腔拿调地说。
府台老爷一声令下,传来祝枝山、文征明、徐桢卿几位苏州城里有声望的画家来鉴别。
真奇怪,当这块绢绸一挂到中堂上,绢绸上的三只墨团般的草鞋印瞬间变成了三只活灵活现的大螃蟹,在缓缓爬行,大有破画而出之感。
“啊呀!好画呀好画!”不知谁一声喝彩,霎时,大堂内外一片欢叫。
府台老爷也情不自禁拍案叫绝,大喝一声,“将那诬告的小子重揍五十大板。
”“画,本官留下了。
倘若给这无知小人也是糟蹋,实在可惜。
”府台卷起画来就立即宣布退堂。
可是,唐伯虎还没走出衙门,后面就传来府台老爷急促的唤叫:“唐寅!你留步——”“这画——?”府台尴尬地用手指指绢绸说,“蟹全没了,都成了干泥巴掉下来了。
这,这是什么道理?“是啊!”唐伯虎揶揄地说,“刚才我是生怕蟹爬走,给它们洒上了酒,只是醉酒了。
现在酒醒了,蟹自然要爬走的。
”唐伯虎官司场上醉蟹的传奇故事在苏州城里家喻户晓,也给会动脑筋做生意的菜馆老板找到了发财机会,他们争相在菜馆里试制了醉蟹应市,同时,唐寅园内的醉蟹景点处也是游客争相去坐的地方,为的就是躲小人,免灾祸。
唐寅园:妇孺皆知唐伯虎
![唐寅园:妇孺皆知唐伯虎](https://img.taocdn.com/s3/m/91a4a38dd4d8d15abe234eb6.png)
唐寅园:妇孺皆知唐伯虎唐寅园坐落在姑苏城的西南方向,紧邻着高速公路。
这座唐寅园是在唐伯虎祖坟所在地建立起来的,占地近万平方米,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唐寅辞世时家境清贫,初葬于桃花坞故居,清嘉靖时移葬祖茔今址。
有长沙人唐仲冕任吴县知县,以唐寅族裔身份再修唐寅墓。
碑书“明唐解元之墓”,覆以石亭。
门头不高,若非走到跟前,还真是看不出来这一片民居中有这么一个属于唐伯虎的园子。
在中国,唐伯虎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其名声决不在孙悟空之下,在我们苏州,则更是妇孺皆知。
虽然与这位伯虎同志是同乡,却一向没有“拜谒”过他。
这次,趁着国庆的机会,决定寻访他的墓园。
唐伯虎的墓在苏州的横塘,那里已是苏州城的末梢了。
门口是一块牌坊,上书“唐寅园”三字。
走过几进屋,才是唐伯虎的墓。
墓前有石碑一块,镌“明唐解元之墓”六字。
夕阳西下,金风瑟瑟,这就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归宿。
苏州有的是名胜古迹,才子本也是苏州的土产。
苏州人将这位大才子也冷落了。
这样也好,才子本来就是活在老百姓的口头中的。
唐寅,字伯虎,后字子畏,号六如居士,生于明成化年间,距今五百多年了。
唐伯虎少年即才思敏捷,是苏州有名的“唐祝文周四大才子”之首。
他的画,俗称“唐画”。
倘现在谁家中有一张唐画,足可以调换别墅宝马的。
在大家的心目中,唐伯虎是一位大画家,但“三笑点秋香”的故事,使得他更以风流才子而出名。
实际上,唐才子的身世也是历经坎坷,甚至潦倒。
二十九岁中一榜解元,可谓春风得意,但在进京考试时,糊里糊涂地牵涉到了科场舞弊案中。
从此之后,日渐困顿,经常在凄风苦雨中鬻画度日——倘我们知道唐画今后价值连城,就去买他的画了,可惜,那时他的画还没有多少人要。
唐伯虎的有名,是在有人编了他“三笑点秋香”的故事之后——但前几年看香港拍的《三笑》和电视剧《金装四大才子》,险些气破了我的肚子。
在故事里,这位大才子似乎交上了“桃花运”。
我的祖母在我小的时候,夏夜乘凉时,经常给我讲“三笑”的故事。
游览苏州的文化景点唐寅园
![游览苏州的文化景点唐寅园](https://img.taocdn.com/s3/m/594b7c3af111f18583d05afa.png)
游览苏州的文化景点唐寅园唐寅园是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的住所。
我们听着导游的讲解,说到唐伯虎的历史故事与现代的影视作品的差异。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望不穿,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当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香”里深情的吟诵这几句唐寅的诗时,风流潇洒、笑傲不羁的唐伯虎的形象就落在世人的心里。
唐伯虎被人们描述成家有良田、美妾,富贵、风流的才子,过着与世无争的逍遥日子。
可是只有唐伯虎自己知道自己的一生里经历的是怎样的一种心酸,对于一个有志难酬的志士,又是怎样的苦楚。
站在唐寅园里,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听着厢房里演奏着唐伯虎点秋香的戏码,我却只看见唐伯虎更加寂寞孤独的身影,看到他独自徘徊在太湖石前、徘徊在梅花丛中,独自赏着清风明月,无心理会那些来来往往的游客。
信步循着小路穿过熙攘的人群,终于在小路的尽头看见了唐伯虎的墓。
墓前是一排香案,有一个年少的学子在那里三叩首,身边的家长立在孩子的身后。
我很想问问,你是慕名而拜还是求伯虎保佑你学业精进呢?若是前者还好,若是后者那么相必躺在这里的伯虎定在苦笑吧!他自己一生仕途坎坷,科场舞弊案让他招逢变故,一代才子一生与功名无缘,他又怎样保佑别人呢?沿着伯虎的墓走了一圈,一直在心里问:伯虎兄啊!何为人生呢?转回来时墓前的人们已经离开,驻足望着墓碑上“明唐解元之墓”,想起他的一生坎坷,想起他的丧事还是祝枝山等好友为他筹办的,心里凄然!世人都只道唐伯虎的书画而今一字千斤一画难求,世人都只道唐伯虎是江南名仕吴中才子,可那些虚名浮利而今于他都亦是浮云了!我请问:“伯虎兄啊!何为人生呢?”恰此时一阵清风袭来,树叶沙沙作响,片刻之后又终归于平静。
抬头望着苍穹,再望望远处闲逛的人群,心有所悟。
人生,或许就恰是如这一阵清风吹过。
或许,这就是伯虎要告诉我的答案吧!漫步在园中,园里的桃花已含苞待放。
口里轻声吟着: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往昔往矣!留下的是传世的书画文章和后人对他的喜爱与怀念,对伯虎来说已是足矣了吧!。
从唐寅园解读吴文化怪胎唐伯虎
![从唐寅园解读吴文化怪胎唐伯虎](https://img.taocdn.com/s3/m/b8b28ff7fab069dc502201ec.png)
从唐寅园解读吴文化怪胎唐伯虎
总所周知,唐寅园是唐伯虎的故居,在这里,一度数次被搬上银幕,明代“吴中才子”、自许“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寅(唐伯虎)度过了此生最长的时间,他的被杜撰的艳史让文人羡慕、让少女怀梦。
而他的墨宝,现今是千金难求,唐寅(唐伯虎)更是一代传奇。
唐寅以解元入京试,不幸遇科场泄题案被谪,放弃仕途,遭前妻徐氏抛弃后,再娶沈九娘,沈九娘去世后,他孤身凄凉终老。
为什么这样一个被列为“苏州桑梓名贤”的诗文书画奇才会被如此泼污?除了唐寅玩世不恭的个性易为依托和杜撰者本人晦暗心理的渲泻外,我认为能流传如此深远,还有更深的文化和历史原因。
唐寅所处的是明朝中叶封建文化、封建经济鼎盛而资本主义已开始萌芽的时代,当时的姑苏已成了仅次于京城的全国第二大城市。
封建吴文化的伦理纲常在人性物欲的冲击下,正在重定社会风尚的价值取向。
史载当时的苏州人掘自家祖坟取金帛为用,在众人眼中是很正常的事,竟然不会受到讨伐。
对旧文化的留恋、对物欲的向往使文学也迷失在书香仕宦与拜金重商的浓雾中。
婚嫁只看聘财多少,让自古受到“书中自有颜如玉”训诱的封建文人失去了在女人心中的重量。
他们在暗羡商贾人家歌舞酒色的同时,又想重塑文人在世人甚至可说是在女人心中的“才子佩佳人”的浪漫地位,当他们寻到了唐寅这样一个放荡不羁、自命风流的载体时,才华横溢却淫欲成性的“唐伯虎”形象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今天我们再看这些捏造的风流韵事,应将历史真实的唐寅与虚构的文化怪胎“唐伯虎”
分开,当桃花盛开,暗香袭来时,潇洒在我们心中的不该是“才子加流氓”的“唐伯虎”,而是有崇高情超和宽大襟怀的一代奇才唐寅,使他饱受亵渎的怨魂能从此笑伴桃花。
唐寅园简介
![唐寅园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b3d630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9.png)
唐寅园简介唐寅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座古典园林,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
唐寅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初名寄畅园,后被改名为唐寅园,以纪念明代文人唐寅。
园林历史唐寅园的设计和建造始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主人公为书画家唐伯虎。
当时,唐伯虎在苏州有住所,此处是他花费了二十年时间打造的花园。
唐伯虎是唐代著名文人,他不仅以文笔著称,而且也是一位工匠和园艺设计师。
在他的艺术中,书画与园林设计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然而,唐伯虎不久便搬离了苏州。
300年后,唐家子孙重整唐寅园,并增建了一座新的园林。
唐寅园的名字也是在这个时期确定下来的。
唐寅园曾经历过多次的兴起和衰落,1926年,唐寅园由于种种原因被迫卖给了私人,这导致园林长时期闭园不开放,园中建筑也遭遇了破坏。
1980年代,园林进行了大规模修复,被重新对外开放,198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林风格唐寅园虽经历沧桑,但在园林风格方面却变化不大。
唐寅园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地形,采用了园林中较常见的南北对称式布局。
园内种植了多种名贵花卉和树木,花卉有牡丹、兰花、月季、紫薇、梅花、玉兰等,树木有梧桐、枫树、松树、竹子等,景色各异,四季都有花开景色可观。
园内建筑也别具一格,主要分为三大区域:以侧门、鹰厅为主要景点的中央区域、以后凉亭、牡丹香梦、真观之景为主的西区、以假山洞天、空谷幽兰、顺风耳之景为主的东区。
每个景点都有其特有的美丽风景和多层次的文化内涵,琳琅满目、令人流连忘返。
除了园中的景点外,唐寅园还出了名的是其室外建筑,如莲花厅、假山亭、雅缘亭等,这些建筑都诠释了唐伯虎的艺术思想和个性,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得十分完美。
总结唐寅园,是中国南方园林理念的典型代表之一。
唐寅园不仅颇具文化艺术价值,还为人们展示了古代中国园林艺术精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珍珠。
据说,该园曾经深受歌德、梭罗、哈代等文学巨匠的喜爱,他们都曾在此拜访和写作。
游唐寅园凭吊唐伯虎
![游唐寅园凭吊唐伯虎](https://img.taocdn.com/s3/m/6bcb1bb2f121dd36a32d82f8.png)
游唐寅园凭吊唐伯虎唐寅园,也就是唐寅墓,位于苏州市区解放西路上,占地近万平方米,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唐寅辞世之时,家境清贫,就葬于桃花坞故居之后,嘉靖22年才移葬今址。
进入唐寅园,穿过石坊迎面是一青石照壁,上刻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像。
四周开阔,于园墙边置石刻人像数组讲述唐寅生前故事。
趋步向前经过东西厢房,又一开阔场地,左右各一大水池。
左池中有唐寅洗扇石雕,右池中有一只石金蟾卧于波上。
过此抬头又见一古朴素雅小石坊,上金漆所书“一代才人”为谢孝思题写。
再入是三进厅堂:梦墨堂、六如堂等,内或置碑石或石像,乏陈可述,都沦为园区经营之地。
绕过最后厅堂,眼即开朗,古树亭台,清静寂寥。
沿鹅卵石小路走二十步便要拾阶而上,阶前左右各立一碑。
示此便是墓区。
前行十数米来到石台上面依次是香烛石槽、上覆碑亭的墓碑、坟冢。
苍松古木环绕,一派肃穆。
唐寅不仅天资聪颖且勤奋努力,十六岁入苏州府生员,二十八岁应天府(南京)乡试(省考)第一,高中解元,可谓一帆风顺,年少得志。
然三十岁后厄运始至。
受牵“科场案”而黜充吏役贬赴浙藩,不赴,归家却遇狞狗恶仆相迎,夫妻反目,以致大病一场,后虽千里壮游稍事平静,又经历装疯作颠,骗返苏台的凶险,自此深居简出,昄依佛门,深信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诸法皆空,自号“六如居士”,然最终还是不能释然豁达,抑郁而终,享年仅五十四岁,可谓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唐寅辞世时,家境贫寒,草葬于桃花坞故居之后,直到嘉靖22年才由友人将其移葬与其弟合葬于此。
特别喜欢桃花仙居后面的紫薇花,花如其名,很美。
唐寅园与苏州其他的园林比真的朴素太多,就这样绕过小小的庭院,几个石阶之后圆形的土包,那个洗扇提画,吟诗葬花的人,那个给后人留下无数传说的人,静静的睡在这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寅园——关于唐伯虎的传说
提起唐寅(唐伯虎)的名字,人们首先便会想到的是他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并且眼前还会浮现出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三笑点秋香、十美团圆……12日,走进苏州唐寅墓园,据在该园做了近30年讲解员的刘洪清老师耐心解答之下得知,影视剧中的唐伯虎三笑点秋香和民间传说十美团圆并非是真的。
秋香却有其人,但唐伯虎从未点过
走进如今整修一新的唐寅园,环境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清寂幽雅。
无论走到哪里,刘洪清总能将建筑的来由、特色一一道来。
桃花仙馆是一派明代建筑风格,唐伯虎晚年住在苏州桃花坞,取名为“桃花庵”,还做了一首《桃花庵歌》,此馆取其意境;梦墨堂的来历是唐伯虎曾在桃花庵中造了一个梦墨亭,此处为借用;六如堂是唐伯虎中年取号“六如居士”,因此得名。
辗转来到唐寅墓区,高高的土堆之下,一代才人长眠于此。
不时会有游人来到这里,缓步上前点上三支香,祭奠这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
“秋香是不是和唐伯虎埋在一起啊?”一位游客随口问道。
由于影视作品“唐伯虎点秋香”的宣传影响,唐伯虎的名声是驰名中外。
而据孟森的《心史丛刊》考证,秋香确有其人。
她的真名叫林奴儿,她是明代成化年间南京旧院的妓女,根本就不是华太师老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
而且这个秋香比唐伯虎至少要大十几岁。
“这个华太师也确有其人,他是无锡东亭人,姓华名察字鸿山。
但是这个人比唐伯虎小二十七岁,当他中进士的时候唐伯虎已经死了三年了,当他做太师是唐伯虎的棺木都可能已经朽了。
”刘洪清说,“眼前这个墓是明代嘉靖二十二年,唐寅的生前好友集资把他移葬到这里的。
电影里的说法纯属文艺作品,不足为信。
”
真实生活中的唐伯虎身世坎坷,怀才不遇,仕途艰辛,贫困潦倒,靠卖画为生,常常对酒兴叹,狂歌长哭。
晚境尤为凄凉,死后寂寞萧索。
“唐伯虎点秋香”尽管是民间传说,但依然流传千古,经久不衰。
人们宁可接受虚构的唐伯虎的艺术形象,而不愿接受只是才子并不风流的真正的唐伯虎。
“十美团圆”风流际遇不实
“传说唐伯虎很风流,他一共有九个老婆,是真的吗?”听完此问,刘洪清爽朗地笑起来。
“你不是第一个问这个问题的人咯。
”刘洪清解释说,据现有史料看来,唐伯虎先后取过三位夫人。
这第一位夫人是在唐伯虎十九岁的时候娶的,姓徐,是无锡江阴人,但这位徐氏夫人也在唐伯虎二十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第二位夫人可能娶于唐伯虎中了解元之后,该女子出身宦门,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
可没想到嫁给他以后,唐伯虎到京城参加会试,吃了一场冤枉官司,从此功名仕途绝望,这位夫人贪图荣华富贵,也过不管清贫的生活,经常为一些小事跟唐伯虎吵。
跟唐伯虎闹,时间一长,唐伯虎也实在受不了了,就把这第二位夫人给休掉了。
这第三位夫人姓沈,据说她的名字叫沈九娘。
这位沈九娘虽然出身青楼女子,但是知书达理,温柔贤惠,给唐伯虎生了一个女儿。
这位沈九娘生活上很关心唐伯虎,事业上也能帮助唐伯虎。
“因为他第三位夫人叫沈九娘,可能民间就在沈九娘的“九”字上做文章,有九娘就有八娘、七娘、六娘……,加上唐伯虎这位风流才子正好是“十美团圆",然而这纯属民间传说。
”刘洪清说。
公元一五二四年,只活了五十四岁的唐伯虎去世,因家境清贫,葬于桃花坞故居之后,嘉靖二十二年移葬今址。
一九八五年,唐寅墓园恢复旧观,增筑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等。
次年又在墓南开辟唐寅纪念陈列室,连同墓冢一起以“唐寅园”的名字对公众开放,以示追思,勉励后人。
四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大多是为了追寻一个风流倜傥的唐伯虎而来到此处,走的时候却把一个命途多舛的唐伯虎深深地留在了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