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微观经济学微观课后答案
10.微观第十章思考题答案详解
第十章 思考题答案一、思考题A :1、选择题:1.1 B 解析:局部均衡指在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的考察单个产品市场和单个要素市场的均衡。
1.2 A 解析:帕累托最优指的是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最高效率。
1.3 C 解析: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两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即B XY A XY MRS MRS =,故选C 。
1.4 D 解析: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两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Y LK X LK MRTS MRTS =,故选D 。
1.5 D 解析:实现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两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即XY B XY A XY MRT MRS MRS ==,故选D 。
1.6 D 解析:要实现一个社会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故选D 。
1.7 C 解析:生产的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的点都是生产的最优均衡点,也是生产有效率的点。
当然也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的点的集合。
故选C 。
1.8 D 解析: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情况下,生产产品X 与Y 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曲线上的每一点必会满足Y LKX LK MRTS MRTS =,故选D 。
1.9 D 解析:选项中A是帕累托最优的理论解释;B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几何解释,交换的契约曲线就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点的集合;C是帕累托最优的效用论解释,即契约曲线转换到以效用为坐标量的平面直角图上便可得到效用可能性曲线。
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当然也就实现了个人效用的最优组合。
故A、B、C都对,选D。
1.10 B 解析:转换曲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
通过前面的研究推导可知,它是由生产的契约曲线导出的。
故选B。
2、简答题:(1)如果商品X的市场供给(S X)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则其价格P X下降,需求量Q X增加。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十章
习题一. 名词解释一般均衡分析 契约曲线 帕累托最优 生产可能性曲线二.选择题1.完全竞争下一般均衡的任何特点包含着以下意思( )。
A.对所有个人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一定等于它们对应的边际成本之比B. 消费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但是不等于每个消费者消费这些商品的边际成本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2.在完全竞争一般均衡里,以下不正确的是( )A. 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B. 两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3.边际转换率是 ( ) 的斜率A. 需求曲线B. 边际产品曲线C. 生产函数D. 生产可能性曲线4.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 获得了最大利润B. 支出了最小成本C. 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 以上均正确5.如果 社会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时, BXY MRS =A XY MRS <XY MRT ,则应该( )A. 增加XB.减少YC.增加X ,减少YD. 增加Y ,减少X6.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A.如果不使其中一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受益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C. 每个人都处在其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7.下列( )不能由帕累托效率引出A. 交换的效率B. 生产的效率C.产品组合的效率D. 所有人平等地分享收入8.当政府决定对救济接受者的收入免税时,实际上是在( )A.有意提高接受救济者对工作的兴趣B.帮助受救济者偷税C.减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D.在制定福利计划时的一种随意决定9.以下各条中,除了( )外,都是实现完全竞争均衡状态条件。
A.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B.对每一个人和对 其消费的每一种商品而言,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对所有商品都是相等的C.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D.在个人间的收入分配没有显著的不平等10.在一个存在X 、Y 两种商品和L 、K 两种要素的经济体中,达到生产领域一般均衡的条件为( ) A.K L LK P P MRTS = B.XY LK MRS MRT =C.XY XY MRS MRT =D.Y LK X LK MRTS MRTS =三.简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2.为什么说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3.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突出?4.假设所考虑的经济体系由 m 个消费者、 n 个生产者、 r 种资源和 s 种产品组成。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主编:高鸿业目录第一章引论02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2第三章效用论14 第四章生产论16 第五章成本论36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5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55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65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69第十章博弈论初步75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0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3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5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92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95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06 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110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15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19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22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7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34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39第一章引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蔡继明《微观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 博弈论与决策行为)
蔡继明《微观经济学(第2版)第10章博弈论与决策行为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策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策略、信息集、共同知识、纳什均衡、子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答:略。
2.判断正误(1)如果一个博弈中,每一个局中人都有一个上策的话,该博弈就一定会有一个上策均衡。
()【答案】√【解析】上策均衡是指完全由上策构成的策略组合就是上策均衡。
如果每一个局中人都有一个上策的话,那么上策均衡就会是每一个参与者的最优选择。
(2)在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中,三个和尚都不去挑水是一个囚徒困境。
()【答案】√【解析】囚徒困境模型就深刻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形,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这就是“困境”。
三个和尚在个人理性的前提下,都不去挑水,最终导致没水喝,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
(3)不是每一个博弈都有子博弈。
()【答案】×【解析】博弈中,子博弈是原博弈的一部分,它开始于原博弈的某个决策结,包括该决策结后的所有决策结和终点结并保持原博弈的信息及完整性。
所有的博弈都有子博弈。
(4)合作博弈就是博弈中出现合作行为的博弈。
()【答案】×【解析】合作博弈是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而不是合作行为的博弈。
(5)下图中用虚线连接起来的两个节点属于同一个信息集。
()【答案】√【解析】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虚线连接起来的两个节点属于同一个信息集,表明对双方来说都是共同知识,也即都了解的信息。
3.田忌赛马的故事中,田忌所使用的策略是什么?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策略?他有没有上策?为什么?答:田忌赛马当中,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去与对手的中等马比,自己的中等马与对手的下等马比,自己的下等马与对手的上等马比,结果是自己输一局赢两局。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二、选择题1.B2.D3.C4.C5.D6.B7.C8.A三、简答题1.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什么?答:微观经济学有四个假设前提:资源稀缺性、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2.微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答: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用数学语言描述经济现象与规律;(2)以价格理论为核心;(3)以均衡为目标;(4)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答: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具体从三个层面展开的:第一个层面:分析单个消费者、单个要素供给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个层面: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局部均衡)。
第三个层面:研究所有市场的价格同时决定。
四、论述题1.请介绍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答: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体现在理论上新发展、方法上新发展和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三个方面。
理论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新消费理论,包括显示性偏好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2)提出了现代企业理论,包括企业的性质、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3)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4)信息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流。
方法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计量经济学的崛起,二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三是博弈论引入到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包括:(1)假定条件多样化,(2)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3)学科交叉的边缘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何区别?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体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而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十章博弈论初步
策略1 策略2
b p 1 ( b 1 1 b 1 ) 2 ( 1 p 1 )b 2 ( 1 b 2 )2
b11
策
参 p1 略
A的p1 条件010,1混 合aaa策 000略为与人A p:2 策略12
a11 b21
a21
b12 a12
b22 a22
[习题] 博弈论初步
[习题] 博弈论 初步
p1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十章 博弈论初 步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自嘲* 一介学究,惶惶似狗。 东拼西凑,闲来插柳。 或存疏漏,等着挨揍。 钱财无有,知识半斗。 交流携手,相逢美酒。 余望何求?潮起云收。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1
第一节 ○
博弈论和
○
策略行为
2
第二节
3
0 q10.7 1 p10.5 7
1
9– 8–
2
第三节 混合策略均衡 二、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第三节 混合策 略均衡
二 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 即使纯策略的纳什均衡不存在,相应的混合策
略纳什均衡总会存在。
❖ 纯策略纳什均衡作为 ·q1 1 特例被包括在混合策 略纳什均衡之中。 0.7·
❖ 混合策略博弈的均衡
[案例] “华容 道”里的纳什
均衡(1)
小 道
孔 明
大 路
[案例]“华容道”里的纳什均衡(1)
[案例] “华容道”里的纳什均衡(1)
曹操 小道 大路
被擒
逃脱
擒住 逃脱
空等 被擒
空等
擒住
❖ 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 留这人情, 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 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博弈论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策略
参与者为达到最优目标而采取的 行动方案。
信息
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行动或策 略的了解程度。
01
02
参与者
参与博弈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 人、组织或国家。
03
04
收益
参与者在博弈中获得的利益或损 失。
博弈论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04
商业竞争
企业间竞争策略、市场份额争 夺等。
政治外交
05
博弈论的实际应用
商业竞争中的博弈策略
竞争策略
企业可以利用博弈论来制定竞争 策略,例如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
可能行动来制定最优反应。
合作博弈
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博弈来寻求共 赢,例如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或进行 合作研发来共同开拓市场或降低成 本。
市场进入与退出
博弈论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进入 和退出的可能性,以及制定相应的 策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政策制定中的博弈论应用
政策制定
政府可以利用博弈论来制定政策, 例如通过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博弈
行为来制定最优政策。
政策执行
政府也可以利用博弈论来分析政 策的执行效果,例如通过分析利 益相关方的反应来评估政策的可
行性。
政策调整
博弈论可以帮助政府根据利益相 关方的反应来调整政策,以实现
更好的政策效果。
国际关系中的博弈策略
纳什均衡的应用实例
囚徒困境
两个囚犯选择坦白或沉默,在给定对 方选择的情况下,自己选择坦白是最 优策略,最终导致两个囚犯都坦白, 实现了纳什均衡。
寡头竞争
公共资源过度使用
在公共资源的使用中,每个个体都追 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最终导致公共资 源过度使用,这也是一种纳什均衡的 现象。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第八版-ch28-博弈论(含全部习题解答)-东南大学曹乾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Modern Approach (8th Edition)Hal R. Varian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方法(第8版)完美中文翻译版)含全部习题详细解答)第28章:博弈论(含全部习题详细解答博弈论(曹乾译(东南大学caoqianseu@)28博弈理论我们在上一章阐述的寡头理论,是企业间策略性互动的经典经济理论解释。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经济行为人(agents)的策略性互动有多种方式,经济学家借助博弈理论(game theory)这个工具已研究了很多种策略性互动的行为。
博弈理论关注的是策略性互动的一般分析。
人们可使用博弈理论研究室内游戏(parlor games)、政治协商和经济行为(一)。
在本章,我们将简要分析这一迷人的学科,目的是让你感受一下它是如何运行的,以及让你初步知道如何使用博弈理论分析寡头市场中的经济行为。
28.1博弈的收益矩阵策略性互动可能涉及很多选手和很多策略,但是我们仅限于分析两个选手之间的博弈,而且限于分析策略的数量有限的情形。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用收益矩阵(payoff matrix)描述博弈。
最好举例进行分析。
假设两人玩一种简单的游戏。
选手A在纸上写出“上”或“下”。
与此同时,选手B独立地写出“左”或“右”。
在两人写好后,经过分析,将他们的收益标记于表28.1中。
若A 选上且B选左,我们看矩阵的左上角的小方格。
在该小方格中,A的收益是第一个数,B 的收益是第二个数。
类似地,如果A选下B选右,则A得到收益为1,B得到的收益为0.表28.1:一个博弈的收益矩阵选手A有两个策略:上或下。
这些策略可以代表类似“提高价格”或“降低价格”的经济选择。
或者它们可以代表类似“宣战”或“不宣战”的政治选择。
博弈的收益矩阵表明了对于每个选定的策略组合,每个选手得到的收益。
(一)室内游戏(parlor games)是指一伙人在室内(indoors)参与的游戏。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第1章课后习题详解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
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哪一种?答: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
著作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等。
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
著作有《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第三类,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著作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答: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这就决定了我国学员学习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吸收,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
(1)我国学习下岗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对我国有用的知识,即“学以致用”。
对西方经济学而言,“为艺术而艺术”的学习目标是不适用的。
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实用”而学习,那么还不如去从事其它的活动。
“经济学”这一名词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的名词“家庭管理”。
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致用”的性质。
(2)既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致用”,那么就必须注意到它涉及对西方“致用”的两个特点:其一,它宣扬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便巩固西方社会的共识或凝聚力,即增加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无形资本”;其二,它总结西方市场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其运行提供对策。
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西方,其原因即在于此;这就是说:它存在于西方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对西方国家有用。
(3)在以上两个特点中,第一个特点显然对我国不但没有用处,反而会引起有害的作用。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答案——最全最详细最专业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答案——最全最详细最专业内容第一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引论1.1 复习笔记一、什么是经济学1.经济学的定义关于经济学,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
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1)稀缺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因此,现实生活中便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从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出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任务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稀缺的或有限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为了有效率地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和需求,任何社会或国家都必须解决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产品,各生产多少?面对稀缺的经济资源,人类需要权衡各种需求的轻重缓急,确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以满足比较强烈的需求。
(2)用什么方法去生产?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很多用途,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也大多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所以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往往可以采用很多方法,但它们的生产效率却不尽相同。
经济社会必须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组合中,确定哪一种组合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
(3)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因为资源存在稀缺性,没有人能获得他想要的一切,因此每个社会都必须建立某种机制来分配产品。
(4)何时生产?何时生产是指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
正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所以必须做好动态规划,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0章--寡头和垄断竞争)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10章寡头和垄断竞争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集中:集中率,HHI(concentration:concentration ratios,HHI)答:市场力量表示单个企业或少数企业控制某一产业的价格和生产决策的程度。
市场力量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一个产业的集中率。
其中,四企业集中率是指四家最大的厂商在某个产业的总产量(或发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同样,八企业集中率就是前八大厂商在某个产业总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四家或八家企业的集中率都是100%,因为一家企业就生产了所有的产品,而对于完全竞争来说,这两种集中率都接近于零,因为即使是最大企业也只是行业中全部产出的一小部分。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集中率没有能够充分地衡量市场力量。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是一种更好的衡量那些占统治地位的企业在行业中的角色的方法。
该指数是将一个市场中所有参与者所占的市场份额的比率的平方进行加总而获得的。
完全竞争的HHI接近零,而完全垄断的HHI则是10000。
2.市场力量(market power)答:市场力量表示单个企业或少数企业控制某一产业的价格和生产决策的程度。
市场力量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一个产业的集中率。
其中,四企业集中率是指四家最大的厂商在某个产业的总产量(或发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同样,八企业集中率就是前八大厂商在某个产业总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3.策略互动(strategic interaction)答: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
西方经济学 第五版 高鸿业 博弈论 第10章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7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二节 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
三、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
1.甲厂商的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 把甲厂商在乙厂商选择合作条件下的最优策略即
合作叫做甲厂商的条件优势策略或相对优势策略,简 称条件策略。
把与甲厂商的条件策略相联系的策略组合叫做甲 厂商的条件优势策略组合或相对优势策略组合,简称 条件策略组合。
甲厂商分别有两个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
2021年2月2日星期二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8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二节 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
三、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
2.乙厂商的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 把乙厂商在甲厂商选择合作条件下的最优策略即
合作叫做乙厂商的条件优势策略或相对优势策略,简 称条件策略。
一、不存在纯策略均衡时的混合策略均衡
5.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参与人的条件混合策略可以分别确定,确定了条
件混合策略,就可以进一步来确定混合策略的纳什均 衡。
2021年2月2日星期二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2021年2月2日星期二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8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二节 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
五、寻找纳什均衡的方法——条件策略下划线法
3.总结 在一个单元格中,如果两个数字之下均划有线,
则两个参与人都没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动机,因为这两 个数字分别是列最大值和行最大值;如果两个数字之 下均没有线,则两个参与人都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动机, 因为这两个数字分别不是列最大值和行最大值;如果 两个数字中一个下面有线一个下面没线,则有线的数 字所代表的参与人没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动机,没线的 数字所代表的参与人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动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圣才出品】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一、名词解释1.占优策略均衡(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兰州大学2014研)答:在一些特殊的博弈中,一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可能并不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
也就是说,无论其他参与人采取什么策略,该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是唯一的,这样的策略称之为占优策略。
如表10-1所示,通过对支付矩阵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A 、B 两厂商都是理性的,则这个博弈的结果是两厂商都做广告,即不管一个厂商如何决定,另外一个厂商都会选择做广告。
这种策略均衡称之为占优策略均衡。
表10-1 广告博弈的支付矩阵2.纳什均衡(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中国海洋大学2002研;东北大学2003研;武汉大学2003、2007研;北京大学2004研;北京师范大学2005研;中南大学2005研;东华大学2006研;东北财经大学2007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2009研;中央财经大学2007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8研;华南师范大学2011研)答: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
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这个均衡。
3.混合策略(东北大学2007研;华中科技大学2008研)答:混合策略是指在博弈中,博弈方的决策内容不是确定性的具体的策略,而是在一些策略中随机选择的概率分别的策略。
混合策略情况下的决策原则有以下两个:(1)博弈参与者互相不让对方知道或猜到自己的选择,因而必须在决策时利用随机性来选择策略,避免任何有规律性的选择。
(2)博弈参与者选择每种策略的概率一定要恰好使对方无机可乘,即让对方无法通过有针对性倾向的某一种策略而在博弈中占上风。
4.以牙还牙策略(东北财经大学2012研)答:以牙还牙策略的内容是:所有的成员一开始是合作的。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第6版)
第十章博弈论初步一、名词解释1.纳什均衡答: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
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这个均衡。
2.囚徒困境答: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具体情况如下:两囚徒被指控是同案犯。
他们被分关在不同的牢房里且无法互通信息,各囚徒都被要求坦白罪行。
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5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2年;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则坦白方入狱1年,另一方入狱10年。
下面的支付矩阵列明了两囚徒选择的结果。
如果囚徒A不坦白,他就冒着被囚徒B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A怎么选择,坦白总是囚徒B的最优方案。
同样,坦白也总是囚徒A的最优方案。
总之,从上面可以看出,对囚徒个人而言,选择坦白总比不坦白收益高,但从两人的支付总和来看,双方都不坦白的收益是最高的。
因此,囚徒困境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况,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
它意味着个人理性并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二、判断题1.每一个博弈至少存在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
()【答案】F【解析】在纯策略的博弈中,并不一定存在纳什均衡。
但是,如果允许行为人使他们的策略随机化,即对每一项选择都指定一个概率,再按照这些概率做出选择,则至少可以得到一个纳什均衡,这样的均衡称为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2.企业之间的串谋是不稳定的,因为串谋的结果不是纳什均衡。
()【答案】T【解析】对于串谋而言,当其他串谋参与人不改变自己的策略,即控制产量或控制价格时,任何一个参与人都存在多生产或降低价格的诱惑,也就是他们的最优选择是改变自己的策略,所以串谋不是一种纳什均衡状态。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章节题库第10讲策略性博弈与纳什均衡)【圣才出品】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章节题库第10讲策略性博弈与纳什均衡)【圣才出品】第10讲策略性博弈与纳什均衡一、简答题1.假设政府与流浪者之间存在如下社会福利博弈:请分析下,在这场博弈中政府和流浪汉各自有没有优势策略均衡?有没有纳什均衡?在此基础上说明优势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的区别和联系。
(复旦大学856经济学综合2012研)答:(1)从流浪汉的角度来看,如果政府选择“救济”,流浪汉的最佳策略是“游手好闲”;如果政府选择“不救济”,流浪汉的最佳策略是“寻找工作”。
因此,流浪汉没有优势策略。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如果流浪汉选择“寻找工作”,政府的最佳策略是“救济”;如果流浪汉选择“游手好闲”,政府的最佳策略是“不救济”。
因此,政府也没有优势策略。
从而,这场博弈中没有优势策略均衡。
如果流浪汉选择“寻找工作”,则政府会选择“救济”;反过来,如果政府选择“救济”,则流浪汉会选择“游手好闲”。
因此,(救济,寻找工作)不是纳什均衡,同理,可以推断出其他三个策略组合也不是纳什均衡。
所以,这场博弈中也没有纳什均衡。
(2)当博弈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换策略时所达到的稳定状态称为均衡。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该参与者的唯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优势策略。
由博弈中所有参与者的优势策略所组成的均衡就是优势策略均衡。
给定其他参与者策略条件下每个参与者所选择的最优策略所构成的策略组合则是纳什均衡。
优势策略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优势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不一定是优势策略均衡。
2.请找出下列策略型博弈中的混合策略均衡:表10-1策略型博弈答:(1)对于表10-1左边的博弈:设参与人2选择策略L 的概率为q ,选择策略R 的概率即为1q -,则参与人1的收益应满足:()()601361q q q q +?-=+?-可得:23q =。
设参与人1选择策略T 的概率为p ,选择B 的概率即为1p -。
则参与人2的收益应满足:()()021601p p p p ?+-=+?-可得:14p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11章)【圣才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博弈论初步10.1复习笔记博弈论在20世纪50年代由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引入经济学,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对寡头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博弈论的几个基本概念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
在策略性环境中,每一个人进行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因此,每个人在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时,要根据其他人的可能反应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1.博弈参与人参与人或称局中人,是指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即在博弈中进行决策的个体。
参与人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企业或国家)。
2.策略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为的规则,也就是指参与人应该在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行动,以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
3.支付函数支付函数也称为效用函数,表明了博弈的参与人采取的每种策略组合的结果或收益,它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动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
4.支付矩阵参与博弈的多个参与人的收益可以用一个矩阵或框图表示,这样的矩阵或框图称之为支付矩阵,也称之为博弈矩阵或收益矩阵。
其中,博弈参与人、参与人的策略和参与人的支付构成了博弈须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
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1.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在同时博弈中,在给定其他参与人的策略时,某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称之为该参与人的条件优势策略(简称条件策略),而包括该参与人的条件策略以及这些条件在内的所有参与人的策略组合称之为该参与人的条件优势策略组合(简称条件策略组合)。
2.纳什均衡如表10-1所示,(不合作,不合作)既是甲厂商的条件策略组合,也是乙厂商的条件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甲厂商和乙厂商都没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倾向。
表10-1寡头博弈:合作与不合作所谓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 习题答案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地理物理化学复习题 练习解答:(1)所谓纳什均衡,是参与人的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2)不一定。
纳什均衡可能是最优的,也可能不是最优的。
例如,在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的情况下,其中有一些纳什均衡就不是最优的;即使在纳什均衡是唯一时,它也可能不是最优的——因为与它相对应的支付组合可能会小于与其他策略组合相对应的支付组合。
2.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几个?为什么? 解答:在只有两个参与人(如A 和B)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四个。
例如,当A 与B 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所有四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四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22211211a a a aB 的支付矩阵=⎥⎦⎤⎢⎣⎡22211211b b b b 3.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可能有三个。
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例如,当参与人A 与B 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恰好有三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三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 ⎥⎦⎤⎢⎣⎡22211211a a a aB 的支付矩阵=⎥⎦⎤⎢⎣⎡22211211b b b b 4.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所有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解答:可使用条件策略下划线法。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设两个参与人分别为左参与人和上参与人,并把整个的支付矩阵分解为这两个参与人的支付矩阵;其次,在左参与人的支付矩阵中,找出每一列的最大者,并在其下划线;再次,在上参与人的支付矩阵中,找出每一行的最大者,并在其下划线;再再次,将已经划好线的两个参与人的支付矩阵再合并起来,得到带有下划线的整个支付矩阵;最后,在带有下划线的整个支付矩阵中,找到两个数字之下均划有线的所有的支付组合。
微观经济学答案 第10--12章
第十章博弈的理论与方法(一)已完成1经济效率最低的市场类型是:∙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寡头垄断∙D、完全垄断我的答案:D2进入壁垒最大的市场类型是:∙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寡头垄断∙D、完全垄断我的答案:D3厂商数目最多的市场类型是:∙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寡头垄断∙D、完全垄断我的答案:A4企业对产品价格控制力最强的是()市场。
∙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C、垄断竞争∙D、寡头垄断我的答案:B5农产品通常被认为更接近于()市场。
∙A、完全垄断∙B、寡头垄断∙C、垄断竞争∙D、完全竞争我的答案:D6不同品牌的牙膏通常被认为是处于()市场中的产品。
∙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C、垄断竞争∙D、寡头垄断我的答案:C7博弈论是关于策略相互作用的理论。
我的答案:√8博弈论只能运用于经济活动中。
我的答案:×9按照理性博弈,某个团体中的每个人在0-100中选择一个数字后的均值的2/3,其结果最接近于67。
我的答案:×10博弈的结果是与所有参与人的选择紧密相关。
我的答案:√博弈的理论与方法(二)已完成1“纳什均衡”的创立者是:∙A、马歇尔∙B、史蒂夫·纳什∙C、约翰·纳什∙D、凯尔·纳什我的答案:C2博弈在完全信息静态条件下的解是:∙A、纳什均衡∙B、博弈精炼∙C、贝叶斯均衡∙D、精炼贝叶斯均衡我的答案:A3《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作者是:∙A、摩根∙B、马歇尔∙C、凯恩斯∙D、冯·诺依曼我的答案:D4博弈论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是在()年代。
∙A、1950左右纳什创立纳什均衡∙B、十九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C、十九世纪九十年代∙D、二十一世纪之后我的答案:C5纳什均衡是()博弈模型的解。
∙A、完全信息静态博弈∙B、完全信息动态博弈∙C、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D、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我的答案:A6在囚徒困境的典型博弈模型的案例中,博弈的纳什均衡有()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1.什么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一定是最优的吗?
解答:(1)所谓纳什均衡,是参与人的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2)不一定。
如果纳什均衡存在,纳什均衡可能是最优的,也可能不是最优的。
例如,在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的情况下,其中有一些纳什均衡就不是最优的;即使在纳什均衡是唯一时,它也可能不是最优的——因为与它相对应的支付组合可能会小于与其他策略组合相对应的支付组合。
如:囚徒困境。
2.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几个?为什么?
解答:在只有两个参与人(如A 和B)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四个。
例如,当A 与B 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所有四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四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22211211
a a a a B 的支付矩阵=⎥⎦
⎤⎢⎣⎡22211211b b b b
3.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可能有三个。
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可能有4个、3个、2个、1个和0个,五种情况,所以可能有3个。
例如,当参与人A 与B 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恰好有三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三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 ⎥⎦⎤⎢⎣⎡22211211a a a a
B 的支付矩阵=11122122b b b b ⎡⎤⎢⎥⎢⎥⎣⎦
4.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所有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解答:可使用条件策略下划线法。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把整个博弈的支付矩阵分解为两个参与人的支付矩阵;其次,在第一个(即位于整个博弈矩阵左方的)参与人的支付矩阵中,找出每一列的最大
者,并在其下画线;再次,在第二个(在位于整个博弈矩阵上方的)参与人的支付矩阵中,找出每一行的最大者,并在其下画线;再再次,将已经画好线的两个参与人的支付矩阵再合并起来,得到带有下划线的整个博弈的支付矩阵;最后,在带有下划线的整个的支付矩阵中,找到两个数字之下均画有线的支付组合。
由该支付组合代表的策略组合就是博弈的纳什均衡。
5.设有A、B两个参与人。
对于参与人A的每一个策略,参与人B的条件策略有无可能不止一个。
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例如,在如下的二人同时博弈中,当参与人A选择上策略时,参与人B既可以选择左策略,也可以选择右策略,因为他此时选择这两个策略的支付是完全一样的。
因此,对于参与人A的上策略,参与人B的条件策略有两个,即左策略和右策略。
6.如果无论其他人选择什么策略,某个参与人都只选择某个策略,则该策略就是该参与人的绝对优势策略(简称优势策略)。
试举一例说明某个参与人具有某个优势策略的情况。
解答:例如,在如下的二人同时博弈中,无论参与人A是选择上策略还是选择下策略,参与人B总是选择左策略,因为他此时选择左策略的支付总是大于选择右策略。
因此,在这一博弈中,左策略就是参与人B的绝对优势策略。
同时上策略是A的绝对优势策略。
7.混合策略博弈与纯策略博弈有什么不同?
解答:在纯策略博弈中,所有参与人对策略的选择都是“确定”的,即总是以100%的可能性来选择某个策略,而在混合策略博弈中,参与人则是以一定的可能性来选择某个策略,又以另外的可能性选择另外一些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参与人选择的就不再是原来的100%的确定策略(如上策略或下策略),而是一个概率向量(如以某个概率选择上策略,以另外一个概率选择下策略)。
8.条件混合策略与条件策略有什么不同?
解答:例如,在一个只包括参与人A与参与人B的二人同时博弈中,参与人A的条件策略是A在B选择某个既定策略时所选择的可以使其支付达到最大的策略。
相应地,参与人A的条件混合策略是A在B选择某个既定的混合策略时所选择的可以使其期望支付达到最大的混合策略。
9.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与纯策略纳什均衡有什么不同?
解答:在纯策略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参与人的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其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在混合策略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参与人的一种概率向量组合,在该概率向量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其概率向量都不会得到好处。
10.设某个纯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不存在。
试问:相应的混合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会存在吗?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在同时博弈中,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相应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总是存在的。
例如,在下面的二人同时博弈中,根据条件策略下划线法可知,由于没有一个单元格中两个数字之下均有下划线,故纯策略的纳什均衡不存在,但是,相应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却是存在的。
首先,分别计算A与B的条件混合策略。
E A=3p1q1+9p1(1-q1)+7(1-p1)q1+2(1-p1)(1-q1)
=3p 1q 1+9p 1-9p 1q 1+7q 1-7p 1q 1+2-2q 1-2p 1+2p 1q 1
=7p 1-11p 1q 1+5q 1+2
=p 1(7-11q 1)+5q 1+2
E B =6p 1q 1+2p 1(1-q 1)+3(1-p 1)q 1+8(1-p 1)(1-q 1)
=6p 1q 1+2p 1-2p 1q 1+3q 1-3p 1q 1+8-8q 1-8p 1+8p 1q 1
=9p 1q 1+8-5q 1-6p 1
=q 1(9p 1-5)-6p 1+8
其次,分别计算A 和B 的条件混合策略。
p 1= []⎪⎪⎩
⎪⎪⎨⎧>=<11/70
11/71,011/71111q q q q 1= []⎪⎪⎩⎪⎪⎨⎧>=<9
/51
9/51,09/50111p p p 最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参见图10—1中的点e 。
图10—1
11.设某个纯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有限的。
试问:相应的混合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会是无限的吗?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当纯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为有限时,相应的混合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既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无限的。
例如,在只包括A 与B 的二人同时博弈中,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集合”可以是单位平
面、三条线段、两条线段、一条线段、三个点、两个点和一个点,其中,前四种情况就意味着存在无限多个纳什均衡。
12.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有什么不同?
解答:与同时博弈一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也是指这样一些策略组合,在这些策略组合中,没有哪一个参与人会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
同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也可能不止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逆向归纳法对纳什均衡进行“精炼”,即从多个纳什均衡中,排除掉那些不合理的纳什均衡,或者,从众多的纳什均衡中进一步确定“更好”的纳什均衡。
经由逆向归纳法的精炼而得到的纳什均衡就是所谓的逆向归纳策略。
13.在下面的博弈树中,确定纳什均衡和逆向归纳策略。
解答:纳什均衡和逆向归纳策略都是同一个,即与支付向量(1,3)相应的策略组合(决策1,决策3)。
14.用逆向归纳法确定下面的“蜈蚣博弈”的结果。
在该博弈中,第1步是A决策:如果A决定结束博弈,则A得到支付1,B得到支付0,如果A决定继续博弈,则博弈进入到第2步,由B做决策。
此时,如果B决定结束博弈,则A得到支付0,B得到支付2,如果B 决定继续博弈,则博弈进入到第3步,又由A做决策,如此等等,直到最后,博弈进入到第9 999步,由A做决策。
此时,如果A决定结束博弈,则A得到支付9 999,B得到支付0;如果A决定继续博弈,则A得到支付0,B得到支付10 000。
解答:首先考虑第9 999步A的决策。
此时,A肯定会结束博弈——结束博弈A可以得到支付9 999,否则只能得到0。
于是,我们可以把该博弈中最后一条水平线段删除;其次考虑第9 998步B的决策。
此时,B也肯定会结束博弈——结束博弈B可以得到9 998,否则只能得到0。
于是,我们可以把该博弈中倒数第二条水平线段(以及它后面的最后一条垂直线段)也删除。
这样倒推下来的结果是,任何一个人在轮到自己决策时都会决定结束博弈。
因此,整个博弈的结果是:在第1步,A就决定结束博弈,于是,A得到1,B得到0。
15.在下面的情侣博弈中,如果将第二个支付向量(0,0)改为(0,1.5),纳什均衡和逆向归纳法策略会有什么变化?改为(0,1)呢?
解答:
(1)当第二个支付向量不变,仍然为(0,0)时,有两个纳什均衡,即(足球,足球)和(芭蕾,芭蕾),逆向归纳策略为(足球,足球)。
(2)将第二个支付向量由(0,0)改为(0,1.5)后,纳什均衡和逆向归纳法策略都是(芭蕾,芭蕾)。
(3)如果将第二个支付向量改为(0,1),则纳什均衡仍然为(足球,足球)和(芭蕾,芭蕾),但逆向归纳法失效:当男方选择芭蕾时,女方也选择芭蕾,从而,男方可得到支付1,但是,当男方选择足球时,女方既可以选择足球,也可以选择芭蕾,如果女方选择足球,则男方可以得到更大的2,如果女方选择芭蕾,则男方只能得到更小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