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共5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教案1.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方法。

了解化学平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方法。

2. 化学平衡所遵循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1. 教科书、教学课件、实验仪器和试剂。

2. 备好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让学生对化学平衡产生兴趣。

2. 教学: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性质和相关计算方法。

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所遵循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3. 实验:进行关于化学平衡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培养其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的能力。

4. 讨论与总结: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引导学生思考。

5. 作业布置:布置化学平衡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馈1. 课后作业的批改与讲解。

2.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感受和问题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化学平衡的概念2. 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3. 化学平衡所遵循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七、课后拓展1. 让学生通过相关化学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2. 带领学生多角度地了解化学平衡对实际生活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1. 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化学平衡教案范本,希會对您有所帮助。

初高中化学平衡教案

初高中化学平衡教案

初高中化学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的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
2. 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数;
3.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4.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平衡位置的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
1. 教材《化学》;
2. 实验器材:试管、试剂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平衡常数的意义。

二、理论讲解(20分钟)
1. 讲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介绍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分析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三、实验环节(30分钟)
1. 进行相关实验,观察平衡位置的变化;
2. 让学生手动计算平衡常数,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四、课堂练习(1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化学平衡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外拓展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拓展阅读和实验,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课时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Le Chatelier原理预测平衡位置的变化。

教学重点: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Le Chatelier原理的运用教学难点:平衡移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教学准备:幻灯片、平衡反应的实验器材、化学品、平衡反应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实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平衡反应,平衡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二、讲解(15分钟)1.讲解平衡反应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定义。

2.讲解如何计算平衡常数。

3.介绍Le Chatelier原理,讲解平衡移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记录表,进行平衡反应的实验操作。

2.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平衡常数。

四、讨论(10分钟)1.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平衡移动的原因。

2.运用Le Chatelier原理,预测平衡位置的变化。

五、练习(10分钟)1.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平衡反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Le Chatelier原理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包括练习题和思考题,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Le Chatelier原理的运用,提高了他们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选修)化学平衡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选修)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平衡[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2.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判断依据3.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4.掌握等效平衡的判断与计算二、命题落点本部分的高考命题落点: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建立的考查;借助于阿伏加德罗定律考查可逆反应中物质转化率等有关计算;等效平衡的判断及相应的计算。

等效平衡是化学平衡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典例精析]例1: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 2Z,达到平衡时,假设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 + n〔Y〕 = n 〔Z〕,那么Y的转化率为〔〕A.%1005ba⨯+B.%100b5)ba(2⨯+C.%1005)ba(2⨯+D.%100a5ba⨯+解析:设达到平衡时,X气体所消耗的物质的量为x X + 2Y 2Z起始量〔mol〕 a b 0变化量〔mol〕 x 2x 2x平衡量〔mol〕 a-x b-2x 2x由题意可得:〔a-x〕+〔b-2x〕=2x,解得m ol5bax+=,那么气体Y的转化率为%100b5)ba(2%100bx2⨯+=⨯。

答案:B例2: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 2Z〔g〕,假设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 /L,0.3mol/ L,0.08 mol/L,那么以下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1∶3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 c1<0.14 mo /L、解析:设X在建立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浓度为aX〔g〕+3Y〔g〕 2Z〔g〕起始量〔mol/L 〕 c1 c2 c3变化量〔mol/L 〕 a 3a 2a平衡量〔mol/L 〕 c1-a c2-3a c3+2a0.1 0.3 0.08达到平衡时c 〔X 〕∶c 〔Y 〕=1∶3,而转化的c 〔X 〕∶c 〔Y 〕=1∶3,那么c1∶c2 =1∶3,A 合理C 不合理;平衡时Y 、Z 生成速率之比为其化学计量数之比,B 合理;假设起始时c3 = 0,那么c1有极大值:c1=0.1mol·L -1 + 2L m ol 08.01-⋅ =0.14mol·L -1,0< c1<0.14 mo /L 。

化学必修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共课时

化学必修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共课时

第三节化学均衡导教案(第 1 课时 )课标要求:1.认识可逆反响,掌握化学均衡的观点及其特色。

2.培育学生剖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材: P25-26知识重点:一、可逆反响与不行逆反响复习:什么叫可逆反响可逆反响有哪些特色议论:可逆反响为何有“度”的限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剖析:在必定温度下,将必定质量的蔗糖溶于100mL水的过程议论:在必定条件下,达到溶解均衡后,蔗糖晶体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能否变化溶解和结晶过程能否停止二、化学均衡的成立过程在反响 CO+HO CO2+H 中,将和H O (g) 通入 1L 密闭容器中,反响一段时间后,各物222质浓度不变1、反响刚开始时:反响物浓度 ___________ ,正反响速率 ____________生成物浓度为 _________ ,逆反响速率为 __________2、反响过程中:反响物浓度 ___________,正反响速率 ___________生成物浓度 ____________,逆反响速率 ___________3、一准时间后,必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t 1时辰后, v 正= v 逆即正反响耗费的量与逆反响生成的量相等,反响物和生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化学均衡三、化学均衡1、观点: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____________进行到必定的程度时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化学反响进行到最大限度,反响物和生成物的______不再发生变化,反响混淆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简称______________2、达到化学均衡的标记:正逆反响速率相等和反响混淆物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是判断均衡的两大主要标记⑴、直接标记:①、速率关系:正逆反响速率相等。

即V 正=V逆以反响 mA(g)+nB (g)pC(g)为例达到均衡的标记为:A 的耗费速率与 A 的生成速率——————;异边同向,A 的耗费速率与同边异向,C 的——————速率之比等于—————;比率计量B 的生成速率与C 的——————速率之比等于—————;A 的生成速率与B 的——————速率之比等于—————。

化学必修2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共5课时)

化学必修2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共5课时)

化学必修2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共5课时)化学必修2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共5课时)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 (第1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可逆反应,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材:P25-26知识要点: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复习:什么叫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哪些特点?讨论:可逆反应为什么有“度”的限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蔗糖溶于100mL水的过程讨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溶解平衡后,蔗糖晶体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是否变化?溶解和结晶过程是否停止?二、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在反应CO+H2O CO2+H2中,将0、01molCO和0、01mol H2O (g)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浓度不变1、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 生成物浓度为_________,逆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2、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 生成物浓度__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3、一定时间后,必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t1时刻后, v正= v逆即正反应消耗的量与逆反应生成的量相等,反应物和生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三、化学平衡1、概念: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____________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__________________相等,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不再发生变化,反应混合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简称______________2、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是判断平衡的两大主要标志⑴、直接标志:①、速率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即 V正=V逆以反应mA(g)+nB (g)pC(g)为例达到平衡的标志为:异边同向,同边异向,比例计量A的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A的消耗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A的生成速率与B的速率之比等于极值转换法无论平衡从哪个方向建立,在判断时都可根据题给条件和反应计量系数把生成物全部推算为反应物或把反应物全部推算成生成物再与原平衡加入的物质的量相比较,若物质的量“相当”,则为等效平衡,推算式为:某反应物的物质的量(mol)+变成生成物而消耗的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mol)=原来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mol)二、等效平衡的分类及解题方法①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里,只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相当(反应物换算成生成物或生成物换算成反应物后与原起始量相同)则为等效平衡例1、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N2和6molH2充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为N2、H2、NH3的物质的量,重新建立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仍和上述平衡相同,填空(1)若a=0,b=0,则c=__________ (2)若a=1, c =2,则b =____________(3)若a、b 、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为(用两个式子表示,一个只含a和c,一个只含 b 和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2A(g)+B (g)3C(g)+D(g),达到化学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

高中化学平衡理论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理论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理论教案
主题:化学平衡理论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平衡位置受影响因素等内容。

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
1.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教学步骤:
一、导入(15分钟)
向学生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平衡的现象发生。

二、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20分钟)
1. 介绍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和反应物浓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

2. 讲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3. 解释平衡位置移动的过程,引入平衡常数的概念。

4. 讲解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和讨论(30分钟)
让学生进行练习,计算不同反应的平衡常数,以加深他们对平衡常数的理解。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因素会影响平衡位置。

四、总结(15分钟)
总结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强调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复习课堂所学知识。

教学方式:讲解、练习、讨论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教材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化学平衡理论的掌握程度。

化学平衡导学案

化学平衡导学案

三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溶解和结晶过程的分析,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知道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理解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特征1.在一定条件下,把1 mol N2和3 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根据要求填表:N2+3H22NH3反应物浓度v正生成物浓度v逆开始时c(N2) c(H2)进行中c(N2) c(H2)平衡时c(N2) c(H2)2.用速率—时间(v-t)图像表示出以上过程:【小结】(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时,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或保持恒定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逆、等、动、定、变,即:①逆:研究的对象是反应。

②等:化学平衡的条件是v正和v逆。

③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平衡,此时反应并未停止。

④定: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为一。

⑤变:若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并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与方法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特征之一是v正v逆≠0。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②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③3v正(A)=v逆(B)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2n mol C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另一特征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s)+2B(g)C(g)+D(g)。

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②B的物质的量浓度③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④混合气体的密度【达标检测】1.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反应都存在平衡状态B.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C.正反应与逆反应停止进行D.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2.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2CO,达到化学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 的粒子有()A.14CO2B.14CO2、14COC.14CO2、14CO、14CD.14CO3.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N2(g)+3H2(g)2NH3(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4.工业上常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氢气,其中一步反应的原理为CO(g)+H2O(g)CO2(g)+H2(g),下列选项的条件中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的CO同时生成2 mol的CO2B.两个H—O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H—H键断裂C.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D.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5.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A.SO2、O2分别为0.4 mol·L-1、0.2 mol·L-1B.SO2为0.25 mol·L-1C.SO2、SO3均为0.15 mol·L-1D.SO2为0.24 mol·L-1,SO3为0.14 mol·L-1。

化学平衡教案电子版高中

化学平衡教案电子版高中

化学平衡教案电子版高中
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化学平衡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让学生简单描述化学平衡是什么。

2. 简要介绍化学平衡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学习(40分钟)
1. 学习化学平衡的定义和表达式。

2. 探究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了解平衡常数与反应的状态关系。

4. 学习如何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质量及浓度。

三、实践(30分钟)
1. 进行一些平衡反应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各物质的浓度。

四、总结(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5分钟)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计算化学平衡反应的题目,并写出解题过程。

2. 下节课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提示:本课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深入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平衡反应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化学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人教版高二年级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年级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年级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课时一〔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了解化学平衡形状等基本概念。

2、了解化学平衡形状构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重 点、难 点1、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2、化学平衡形状的判别。

自主学习一.可逆反响与不可逆反响1.溶解平衡:当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的固体溶质溶解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回到固体溶质外表的结晶进程两种进程的速率 ___,于是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 ___。

我们把这类进程称作 __。

表述这类进程时,采用〝 〞来替代反响式中原来用的〝====〞号,把从左向右的进程称作 ___;由右向左的反响称作 _。

溶解、结晶进程可表示为: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2.可逆反响: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 停止,同时又能向 向停止的反响,叫做可逆反响。

绝大局部的反响都存在可逆性,一些反响在普通条件下并非可逆反响,只不过可逆水平小而将其疏忽了而已。

3.不可逆反响:能停止究竟的反响。

如:H 2的熄灭、酸碱中和、生成沉淀的发应、生成气体的反响、一些氧化恢复反响。

二、化学平衡形状化学平衡形状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里, 和 相等,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坚持不变的形状,称为化学平衡形状,简称化学平衡。

协作探求一.探求化学平衡形状1.探求效果:当蔗糖不再溶解时,我们说它构成了饱和溶液。

这是大家对蔗糖的微观看法,那微观世界有时一个怎样的进程呢?剖析:一方面蔗糖分子不停的脱离蔗糖晶体外表溶解浸入水中;另一方面,溶解进入水中的蔗糖分子又不停地聚集在蔗糖晶体的外表。

末尾时 :v 〔溶解〕 v 〔结晶〕=0;进程中:v 〔溶解〕逐渐减小,v 〔结晶〕逐渐增大;构成饱和溶液后 :v 〔溶解〕 v 〔结晶〕。

2.经过蔗糖溶解平衡的规律总结化学平衡的特征: (1)动 : ,达平衡后,正逆反响仍在停止(v (正)= v (逆)≠0〕(2)等 : 〔留意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响速率〕(3)定 :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各组分的 。

高二化学 HX-XX4-14第二章 第三节《化学平衡 》导学案(四)

高二化学 HX-XX4-14第二章  第三节《化学平衡 》导学案(四)

高二化学编号:HX-XX4-14 Array《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四)编写:曹进军审核:王伟包科领导:李祖民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2、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学习重难点】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方向和限度的内在联系。

【学习过程】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表达式:1.阅读课本29-30页,分析H2 (g)和I2(g)在457.6℃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有关数据,得出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与反应物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表示。

2.表达式:可逆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 。

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的平衡常数K= 。

二、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1.K很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转化率。

2.K很小,反应进行的,转化率。

3.一般当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

三、使用化学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做“”而不代入公式(联想化学反应速率一节固体和纯液体的处理)。

合作探究一、探究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例如: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1/2N2(g)+3/2H2(g)NH3(g)的平衡常数为K2,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为K3;请同学们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K1= ;K2= ;K3= 。

可得到K1和K2的关系式:;K1和K3的关系式: 。

结论: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 。

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 。

人教版高中化学平衡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平衡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平衡教案1. 掌握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和性质;2. 理解平衡常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 能够利用Le Chatelier原理预测平衡位置的变化。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和性质;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3. 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平衡反应的动态过程;2. 掌握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方法。

【教学内容】一、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和特点1. 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2. 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3. 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数。

二、平衡常数的计算1. 平衡常数的定义;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3. 平衡常数与浓度的关系。

三、 Le Chatelier原理1. Le Chatelier原理的表述;2. 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温度、压力、浓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概念,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和特点1.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平衡的定义和特点;2. 学生听讲,理解和笔记。

三、学习平衡常数的计算1. 教师讲解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计算练习。

四、学习Le Chatelier原理1. 教师讲解Le Chatelier原理的表述;2.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

五、巩固与拓展1. 学生进行练习题,检查学习效果;2. 学生进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化学反应平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做练习,加深对Le Chatelier原理的理解。

【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题;2. 阅读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讨论。

【板书设计】化学反应平衡1. 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2. 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计算1. 定义和计算方法2. 与浓度的关系Le Chatelier原理1. 表述2. 应用:温度、压力、浓度【教学反思】本节课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强化了学生对化学反应平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二化学 HX-XX4-15第二章 第三节《化学平衡 》导学案(五)

高二化学 HX-XX4-15第二章  第三节《化学平衡 》导学案(五)

高二化学编号:HX-XX4-15《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五)编写:曹进军审核:王伟包科领导:李祖民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

2、理解等效平衡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等效平衡的建立的条件和特征【学习过程】一、等效平衡的建立若在1L容器800℃时可逆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途径1:起始0.01mol 0.01mol 0 0平衡0.005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途径2:起始0 0 0.01mol 0.01mol平衡0.005mol 0.005mol 0.005mol 0.005mol 上述两种途径,同一可逆反应;外界条件相同;通过不同的途径(正向和逆向);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同种物质的含量相等)-----效果相同的平衡(等效平衡)。

1.定义:同一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相应的可逆反应开始,或从中间某一时刻开始,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一.概念的理解:(1)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

(2)“等效平衡”与“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不同;“等效平衡”只要求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同,反应的速率、压强等可以不同。

(3)平衡状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只要物料相当,就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合作探究一、探究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完成表格。

I类:恒温恒容,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对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来投料相同..,二者平衡等效(简化:恒T、恒V,△n≠0,等价转化,投料相同)II 类:恒温恒容,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对应各物质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来投料比相等,...二者平衡等效。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二化学 化学平衡状态导学案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二化学 化学平衡状态导学案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二化学:化学平衡状态● 导学目的: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以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预习大纲:1、化学平衡研究对象。

2、溶解平衡、可逆反应。

3、化学平衡的建立、定义、特征以及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预习习题: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g)+B 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 2同时生成n mol ABB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 2,同时生成2n mol B 2D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 ,同时生成n mol B 22.在一定条件下,22O NO 22NO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 NO 、O 2、NO 2分子数目比是2:1:2B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的浓度相等C 、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D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改变 3.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 2+3H 2 2NH 3已达平衡状态: ( )A 、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键形成。

B 、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键断裂。

C 、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 -H 键断裂。

D 、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 -H 键形成。

4.对可逆反应4NH 3(g )+ 5O 2(g )4NO (g )+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 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 3υ正(H 2O )5.对于可逆反应N 2+3H 2 2NH 3,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3v 正(N 2)= v 正(H 2)B 、v 正(N 2)= v 逆(NH 3)C 、2v 正(H 2) =3 v 逆(NH 3)D 、v 正(N 2)= 3 v 逆(H 2)6.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在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C 、B 的物质的量浓度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导学训练: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C 生成的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B.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C.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 ,同时生成3n molBD. 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可逆反应H 2(g)+I 2(g) 2HI(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A. 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 H 2、I 2、HI 的浓度相等D. I 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变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取一定量的A 、B 于反应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C .C 、D 的物质的量的比值 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4.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一定能说明反应A(g)+3B(g)2C(g)+2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体系的总压恒定B.B 的浓度不变C.c (A) ∶ c (B)=1∶3D.2v(B)正= 3v(C)逆5.下列方法中.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 (g )+O 2(g )2NO 2(g );ΔΗ<0,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正反应生成NO 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 2的速率相等B .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 .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D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6.下列叙述表示可逆反应N 2 + 3H 22NH 3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A .N 2、H 2、NH 3的百分含量相等B .单位时间,消耗a mol N 2的同时消耗3a mol H 2C .单位时间,消耗a molN 2的同时生成3a mol H 2D .反应若在定容的密器中进行,温度一定时,压强不随时间改变7. 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 2O(g) CO(g)+H 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B .v 正(CO)=v 逆(H 2O)C .生成n mol CO 的同时生成n mol H 2D .1 mol 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 键8.将一定量的SO 2和含0.7 mol 氧气的空气(忽略CO 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 ℃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 2+O 2 催化剂 加热 2SO 3(正反应放热)。

化学平衡判定高中教案

化学平衡判定高中教案

化学平衡判定高中教案教案名称:化学平衡判定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平衡状态及化学平衡定律;2. 掌握判定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方法;3. 能够运用化学平衡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如何判定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教学难点:应用化学平衡定律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判定方法3. 化学平衡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化学反应图像或实验现象引出化学平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思考。

二、讲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15分钟)1. 解释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点;2. 介绍化学平衡常数Kc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3. 根据化学平衡的条件讨论反应达到平衡的特点。

三、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20分钟)1. 判定达到平衡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趋于稳定;2. 探讨如何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3. 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或观察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四、化学平衡定律的应用(25分钟)1. 讲解化学平衡定律;2. 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化学平衡定律进行计算。

五、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几道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计算和解答,并及时纠正错误。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并要求学生在家完成。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并能够应用化学平衡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第1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可逆反应,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材:P25-26知识要点: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复习:什么叫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哪些特点讨论:可逆反应为什么有“度”的限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蔗糖溶于100mL水的过程讨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溶解平衡后,蔗糖晶体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是否变化溶解和结晶过程是否停止二、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在反应CO+H2O CO2+H2中,将和 H2O (g)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浓度不变1、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生成物浓度为_________,逆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2、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生成物浓度__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3、一定时间后,必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t1时刻后, v正= v逆即正反应消耗的量与逆反应生成的量相等,反应物和生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三、化学平衡1、概念: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____________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__________________相等,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不再发生变化,反应混合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简称______________2、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是判断平衡的两大主要标志⑴、直接标志:①、速率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即 V正=V逆以反应mA(g)+nB (g) pC(g)为例达到平衡的标志为:A的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A的消耗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B的生成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A的生成速率与B的——————速率之比等于—————。

例1、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ABB、生成2n mol AB 同时生成n mol B2C、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B2D、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n mol B2注意:在判断化学平衡时,要注意化学键数与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联系,同时要注意成键、断键与反应方向之间的关系。

例2、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形成B、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断裂C、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断裂D、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形成②、含量关系: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体积分数、分子数之比保持不变⑵、间接标志:以反应mA(g)+nB (g) pC(g)为例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而________,(适异边同向,同边异向,比例计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而________,(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特殊标志:①、对于有色物质参加反应,如果体系颜色不变,反应达到平衡②、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体系温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例3、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的同时生成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 (第1课时)【随堂检测】班级姓名座号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3nmolB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2、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气)+Q(气) R(气)+S(气) ,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 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D. 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C. B的物质的量浓度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4、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A.②⑧B.②⑤⑧C.①③④⑦D.②⑤⑥⑧5、可逆反应H2(g) + I2(g) 2HI(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在1molH-H键断裂,同时有2molH-I键生成。

B、容器内各组分物质的量的分数保持不变。

C、容器内颜色的深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 (第2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掌握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来定性定量地分析化学平衡问题。

3.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重要意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阅读教材:P26-28知识要点:一、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化学平衡是有条件限制的___________平衡,只有在______________时才能保持平衡,当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改变时,化学平衡会被______________,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含量不断___________,由于条件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致使v正__________v逆,然后在新条件下建立___________1、化学平衡移动的定义:化学上把这种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2、化学平衡移动的性质:⑴、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v逆: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⑵、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v逆: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⑶、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v逆:旧平衡未被破坏,平衡_________巧记:化学平衡总往反应速率______的方向移动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_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体积相等的气体反应,压强改变,化学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现象:温度升高,混合气体颜色加深,__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_____ 方向移动;温度降低,混合气体颜色变浅,_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____ 方向移动结论: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4、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化学平衡就向_______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例:反应N2(g)+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根据反应体系中的变化填空:①若N2的平衡浓度为a mol/L,其他条件不变时,充入N2使其浓度增大到b mol/L后平衡向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 N2的浓度为 c mol/L,则a、b、c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②②若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1,之后缩小反应体系体积使压强增大到P2,此时平衡向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体系的压强为P3,则P1、 P2、 P3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③③若平衡体系的温度为T1,之后将温度升高到 T2,此时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体系的温度为T3,则T1、 T2、 T3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不能改变反应混合物含量;但可以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 (第2课时)【随堂检测】班级姓名座号1. 在可逆反应2A(气) + B(气)2C(气) + Q中,为了有利于A的利用,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适当温度、高压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到达平称衡状态,此时,再进行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A.恒温、恒压时,充入NH3B.恒温、恒容时,充入N2C.恒温、恒压时,充入HeD.恒温、恒容时,充入He3. 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4. 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L增大到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b+cB. a<b+cC. a=b+cD. a=b=c5.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⑤ (D) ④⑥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第3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