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9163d8360cba1aa811dae8.png)
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战赢张雯雯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摘要: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是最为主要的创新主体之一。
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就必须尽量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筑施工企业同样如此。
因此只有了解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哪些,知道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地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的,才能充分光大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前言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因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内部因素,即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自于企业内部中的人、财、物等的影响因素。
另一个是企业的外部因素,即把企业作为一个子系统溶于其所存在的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中,来自于市场、政策、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2.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部因素2.1科技投入制约科技投入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研发投入强度较低。
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的力度虽然较大,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还处于较低水平,据统计,2005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接近1.34% ,而在2004年美国研发投入强度为2.68% ,日本为3.13% ,瑞典、芬兰的投入强度也超过3%[1]。
对于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研发投入强度较低,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施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幅较大,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现实并未改变。
有科技研发活动的企业仅38.7%,设立研发机构的仅为23.7%。
建筑施工企业的研发投入相比其他行业更低。
③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建筑施工企业把投入的重点放在投资费用少、见效快的方法、工艺的创新中,回避或忽视对投资费用高、风险大、见效慢的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创新。
2.2施工企业的规模与实力企业自主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具有较大的风险,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评价指标
![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19da934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c.png)
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评价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建设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单位作为工程建设的主体,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和服务水平。
因此,对施工单位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至关重要。
本文从多个维度探讨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评价指标。
一、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衡量施工单位的核心指标之一。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严格把控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评价指标包括:1. 工程实体质量:如混凝土强度、钢筋焊接质量、砖砌体质量等。
2. 工程外观质量:如平整度、垂直度、裂缝、蜂窝等。
3. 工程功能性质量:如排水、供电、通风、照明等系统运行效果。
4.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对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工程安全。
二、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评价指标包括:1. 安全生产组织: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等。
2. 安全生产培训:如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等。
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如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消防设施、应急预案等。
4.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对安全事故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总结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施工进度施工进度是建设工程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
施工单位应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评价指标包括:1. 施工计划编制:如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等。
2. 施工进度控制:如进度跟踪、进度调整等。
3. 工期延误处理:如工期延误原因分析、延误责任判定等。
四、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单位应合理控制工程成本,确保项目投资效益。
评价指标包括:1. 工程预算编制:如工程量清单预算、单位工程预算等。
2. 工程造价控制:如造价审核、造价调整等。
3. 工程结算:如工程价款结算、工程变更费用结算等。
五、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施工单位应注重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建筑业年度技术总结(3篇)
![建筑业年度技术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447e7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3.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建筑业在技术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此,对本年度的技术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二、技术工作回顾1. 技术创新(1)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本年度,我公司在承建的项目中,积极推广应用了新型建筑材料、新型施工技术和新型建筑设备。
如:高性能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2)技术创新项目:我公司承担了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如: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筑节能等。
这些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工程质量(1)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质量标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2)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我们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素质。
3. 安全生产(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我们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为保障安全生产,我公司加大了对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 工程质量有待提高:在部分工程中,存在质量通病,如:裂缝、渗漏等。
3.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虽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一定风险。
四、改进措施1.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提高工程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3.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五、结语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公司建筑业技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单位创新奖自我评价
![单位创新奖自我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2f47e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b.png)
单位创新奖自我评价作为单位的一名员工,我认为我们的单位在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值得自我评价和肯定。
以下是我对单位创新方面的评价和总结。
在组织和领导方面,我们的单位注重鼓励和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领导层积极推动并支持员工参与创新项目,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我们有一个开放的沟通渠道,员工可以随时向领导反映自己的创新思路,并得到及时的回应。
领导层还会定期举办创新培训和讲座,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和技术支持,以帮助员工提高创新水平。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们鼓励员工间的积极互动和跨部门合作。
我们有一个跨部门的创新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职能部门,他们在解决问题和推动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极大地促进了创新的产生和落地。
我们还鼓励员工参与行业内部的创新交流和合作,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创新经验,不断提高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
同时,在资源投入和管理方面,我们的单位注重为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创新项目的开展和推进。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和创新实验等方面。
我们还建立了创新管理体系,通过制定创新指标和绩效评估体系,激励员工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
我们对单位创新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和分享。
我们定期举办内部的创新成果交流会,让员工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创新经验和成果。
我们还积极参与行业内的创新评选和展示活动,争取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创新项目和成果。
我们的单位在创新方面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出色的能力。
通过领导支持、团队合作、资源投入和成果宣传等方式,我们不断推动创新进程,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创新意识和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为单位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7bbb8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9.png)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创新能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还能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创新能力呢?一、培养创新意识首先,建筑企业的管理层和施工人员都需要树立创新意识。
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创新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日常管理中。
通过组织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向员工传递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创新意识直接影响到创新成果的产生。
因此,要鼓励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思考、勇于尝试新方法和新技术。
建立激励机制,对提出创新想法和实施创新措施的员工给予奖励,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从而形成人人愿意创新、敢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创新能力的核心。
建筑企业应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建立专门的研发团队,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
一方面,要关注行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例如,数字化设计与施工技术、绿色建筑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等,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施工经验和实际需求,开展自主研发工作。
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专项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同时,注重技术的集成创新,将多种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施工方案。
三、优化施工管理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是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
建筑企业应不断优化施工管理流程,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引入项目管理软件,实现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推行精益建造理念,消除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合理环节,提高施工的精细化程度。
浅析施工企业的自主创新
![浅析施工企业的自主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fb4386cb9ec3d5bbfd0a7456.png)
浅析施工企业的自主创新作者:潘珍妮等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35期摘要: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结合我国建筑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做法,分析了施工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方面,并提出了通过组合技术、以市场为导向、重视人才资源等途径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施工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rrent economics,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 two aspect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mesures include combination technology, market orientation, and paying great attention to the talents resources which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re put forward, 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tecture industry.关键词:施工企业;自主创新;组合技术;管理创新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independent innovation;combination technology;management innovation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65-020 引言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
企业创新能力总结汇报
![企业创新能力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b91c7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e.png)
企业创新能力总结汇报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创新能力成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不仅仅是指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更是指企业在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不断进行变革和突破。
因此,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企业创新能力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组织文化基础上。
一个鼓励创新、尊重想法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使他们更加愿意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案。
同时,企业领导者也需要树立创新的导向,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勇于创新,为员工提供创新的空间和资源。
其次,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管理创新则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整体绩效。
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企业需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通过培训、学习和知识分享,企业可以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使他们
具备更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企业也可以与外部合作伙伴进行创新合作,共同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发展。
希望我们企业在未来能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更加辉煌的业绩。
中建 创新创效 措施
![中建 创新创效 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b52a56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5.png)
中建创新创效措施中建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施工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提高创新创效能力,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中建集团的创新创效措施。
一、加强科技创新中建集团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建立了完善的科研体系和创新平台。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引入前沿技术和装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中建集团还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研发,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
二、优化管理模式中建集团重视管理创新,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中建集团还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建立了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
三、推进工艺创新中建集团注重工艺创新,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中建集团积极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
同时,中建集团还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共同研发和应用新型建材,推动行业的技术革新。
四、加强项目管理中建集团重视项目管理创新,加强项目前期规划和设计,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和技术,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
中建集团还注重风险管理,建立了完善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确保项目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五、推动企业文化创新中建集团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通过塑造积极向上、创新开拓的企业氛围,激励员工的创新创效能力。
中建集团鼓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设立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中建集团还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行业的创新经验,推动企业的创新创效能力不断提升。
中建集团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优化管理模式、推进工艺创新、加强项目管理和推动企业文化创新等措施,不断提高创新创效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建集团将继续致力于创新创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da5fd1c192e45361066f5c4.png)
第2期2019年2月广东水利水电GUANGDONG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No 2Feb.2019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赵雅玲1ꎬ2(1.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ꎬ广东广州㊀511340ꎻ2.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ꎬ广东广州㊀511340)摘㊀要:近年来ꎬ国家政府对企业的科技创新鼓励扶持力度持续加大ꎬ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质量逐步重视ꎬ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ꎬ但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仍存在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ꎬ迫切需要梳理重建良好的内部环境ꎬ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ꎬ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力ꎮ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ꎻ科技创新ꎻ能力建设ꎻ内生动力ꎻ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7ꎻF425 3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文章编号:1008-0112(2019)02-0088-03㊀㊀收稿日期:2018-12-06作者简介:赵雅玲(1986-)ꎬ女ꎬ本科ꎬ工程师ꎬ从事施工技术研究与管理工作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ꎬ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ꎬ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ꎬ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ꎮ抓创新就是抓发展ꎬ谋创新就是谋未来ꎬ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完全竞争性企业ꎬ应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ꎬ把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工作ꎬ抢占科技创新发展制高点ꎬ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ꎬ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ꎮ目前ꎬ国家政府对企业的科技创新鼓励扶持力度持续加大ꎬ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逐步重视ꎬ为企业科技创新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ꎬ有力促进了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管理㊁研发平台建设㊁重大科研课题研究等一系列创新活动ꎬ但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ꎬ迫切需要梳理重建良好的内部环境ꎬ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ꎮ1㊀存在问题1 1㊀企业对科技创新建设重视不足建筑施工企业长期处于微利市场竞争中ꎬ重经营轻技术ꎬ很少甚至没有在科技管理和科技创新上积极思考和主动作为[1]ꎮ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滞后ꎬ科技创新规划前瞻性不足ꎬ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少㊁水平低㊁转化程度低ꎻ相关制度的规范和激励作用发挥不充分ꎬ研发活动只局限于相对固定的单位和个人ꎬ群众性创新得不到有效响应ꎬ技术成果研发出现断层ꎻ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ꎬ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且管理使用不合理ꎬ企业技术研发活动得不到顺利有效开展ꎬ进而影响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体系完善ꎬ制约企业科技创新建设ꎮ1 2㊀企业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成效不足企业科技管理部门对企业科技发展规划落实㊁科技管理和服务指导职能发挥不到位ꎬ对企业核心技术㊁成果研发申报及相关政策的宣贯和指导工作不够细致及时㊁落地宣贯效果差ꎬ部分企业由于内部管理机制体制问题ꎬ科技管理部门与分子公司㊁项目部在科技信息的沟通对接上存在滞后脱节等问题ꎬ导致一是出现重复性科研ꎬ造成资源浪费ꎻ二是技术成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转化ꎬ不能发挥其技术效益服务工程建设ꎻ三是技术成果不能及时顺利产出ꎬ成果时效性大打折扣ꎬ甚至失效ꎮ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成效基本满足企业发展需要ꎬ但对改善企业整体创新环境的推动力不足ꎬ未能有效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活力ꎮ1 3㊀科研项目管理 重申报ꎬ轻管理 科研项目活动全过程包括立项审批㊁研发实施和总结评价三个阶段[2]ꎬ科研项目管理包括课题组自身的实施管理及科技管理部门的跟踪监督管理ꎮ建筑施工企业在科研项目管理上往往 重申报ꎬ轻管理 :课题组存在 被科研 的心理ꎬ对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㊁经费预算㊁研发计划㊁科研成果等评估不严谨ꎬ只是按程序提交立项资料ꎬ审批通过后ꎬ便把实质性的科研工作束之高阁ꎬ项目或中止㊁或拖延㊁或变更ꎬ进而影响课题的结题和评价ꎻ而科技管理部门存在 等科研 的状态ꎬ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ꎬ对科研项目的88立项评审和跟踪考核不到位ꎬ没有实现对科研项目的有效管控ꎮ科研项目的管理不力ꎬ导致科研立项申报的研发时间与实际工作开展时间不符㊁立项研究内容与实际研究内容不符㊁经费预算和使用不合理㊁无计划目标成果产出㊁研发过程材料收集不完整㊁结题验收不充分等问题ꎬ造成管理难度大㊁研发成效低和科研资金的浪费ꎮ1 4㊀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来源于工程建设ꎬ工程现场技术人员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同时ꎬ要接受各类检查㊁参加各种竞赛评比ꎬ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ꎻ同时技术研发活动缺乏传帮带㊁缺乏支持和激励ꎬ技术人员进行研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ꎬ主要表现为对已有技术没有潜心学习研究ꎬ对在研技术不注重总结ꎮ企业没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ꎬ现有技术成果得不到传承和发展ꎬ新技术研发得不到有效开展ꎬ与工程建设㊁技术人员成长和企业发展相互制约ꎬ是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内生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ꎮ1 5㊀科技创新力量薄弱ꎬ资源利用不充分推进自主创新ꎬ人才是关键ꎬ建筑施工企业人才紧缺是普遍的社会现象ꎬ且人才队伍不稳定㊁结构不合理㊁专业素质水平参差不齐ꎮ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ꎬ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㊁无本之木ꎬ直接遏制了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ꎮ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科技资源往往只用于内部服务ꎬ得不到有效配置和利用ꎬ制约资质建设ꎬ影响业务承接ꎬ没有充分发挥其对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ꎮ2㊀对策建议2 1㊀全面贯彻科技创新发展理念ꎬ提高对科技创新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企业领导层㊁科技管理部门及施工现场技术人员ꎬ应从上到下全面贯彻科技创新发展理念ꎬ将科技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制度建设ꎬ总领企业科技创新建设活动ꎬ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ꎻ从各个层面完善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制度ꎬ使其既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ꎬ又能有效提高技术人员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的规范和激励作用ꎬ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有效开展ꎻ提高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的建设力度ꎬ关注国家研发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制度ꎬ及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ꎬ及时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ꎬ保障企业自筹研发经费足额投入并保持稳定持续增长状态ꎬ避免科研活动因经费问题而出现拖延甚至中止的现象ꎬ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持续㊁健康发展ꎮ2 2㊀企业科技管理部门要主动作为ꎬ创新工作方式方法ꎬ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一是贯彻落实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ꎬ做好本企业技术成果的台账更新和发布ꎬ加大与各分子公司㊁项目部的对接ꎬ深入工程开展技术成果的宣贯与推广应用ꎬ使各个工程项目及时了解企业现有技术并积极进行应用ꎬ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ꎬ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ꎬ同时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发展ꎬ避免重复性的技术研发活动造成资源浪费ꎮ二是积极畅通企业与政府及科技管理部门的沟通渠道ꎬ及时学习掌握相关优惠政策ꎬ结合企业自身科技创新发展情况ꎬ积极创造条件享受政策支持ꎻ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ꎬ利用平台优势积极参与政府科技创新项目ꎻ及时跟进年度成果申报项目ꎬ推动科技成果顺利产出ꎮ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ꎬ提高技术成果水平ꎮ积极参与行业内重大科技计划项目ꎬ参与重大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ꎬ提升企业的科研层次和在行业㊁地区内的影响力ꎮ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及多媒体新技术的推广应用ꎬ提高科技管理效率ꎮ信息化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建设必需的科技手段ꎬ是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趋势ꎮ2 3㊀规范科研项目管理ꎬ加强全过程控制企业应根据国家政策ꎬ及时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ꎬ强化落实科研绩效考核奖惩制度ꎬ并加快推进现代科技手段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ꎬ推进科研项目的科学化㊁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ꎻ科技管理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ꎬ提升业务能力ꎬ严格做好科研项目的跟踪反馈与监督检查ꎬ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做出实效ꎻ科研人员特别是课题负责人应树立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ꎬ做好年度科研课题策划和实施ꎬ确保科研项目有效开展和全过程可控ꎮ2 4㊀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ꎬ培育鼓励宽容的企业创新文化ꎬ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内在动力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包含支持㊁鼓励和帮助ꎬ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具有大众性㊁自发性㊁合作性ꎬ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内在动力的关键在于形成企业自身特有的创新文化ꎮ企业应重视和支持技术研发活动的开展ꎬ强化激励机制ꎬ提升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ꎬ提供技术晋升通道ꎻ科技管理部门应做好技术研发服务和指导ꎬ加强科技创新知识培训ꎻ工程项目部应注重科技创新对工程建设的推动作用ꎬ积极建立技术创新合作团队ꎬ开展 师带徒ꎬ传帮带 等活动ꎬ将科技创新982019年2月㊀第2期赵雅玲: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No 2㊀Feb.2019与工程建设相结合ꎬ将企业发展与技术人员成长相结合ꎬ提高技术人员支持创新㊁参与创新的积极性ꎬ增强技术人员的自我价值感和企业归属感ꎬ进一步形成领导重视㊁科技人员关心㊁部门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3]ꎬ促进个人与企业共成长㊁同发展ꎮ2 5㊀重视人才队伍建设ꎬ优化资源配置ꎬ强化科技创新力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ꎬ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㊁充满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队伍ꎬ是企业科技创新建设的一项长期性㊁系统性和战略性任务ꎮ企业应认真研究落实人才管理机制ꎬ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㊁任用与管理等方面开展制度创新ꎬ形成企业特有的人才资源特色ꎬ在能够吸引人才㊁留住人才的同时更能创造人才ꎮ对企业现有科技资源进行规划整合㊁统筹管理ꎬ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探索实施实体化经营ꎬ加强技术资质建设ꎬ提升工程承接能力ꎬ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ꎬ使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ꎬ技术研发与人员绩效相结合ꎬ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双赢㊁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双赢的良好局面ꎮ3㊀结语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ꎬ建筑施工企业应把科技创新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㊁战略性的重要任务ꎬ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ꎬ以高水平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ꎬ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ꎬ抢占市场竞争主动权ꎮ2)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ꎬ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ꎬ制定具有建设性㊁前瞻性㊁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科技创新建设基本方略ꎬ并采取措施促进科技创新建设工作落地ꎬ使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出成果㊁见成效ꎬ切实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ꎮ3)建筑施工企业应开展全方位㊁多层次和立体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ꎬ既要落实创新管理制度㊁人才团队㊁技术资质㊁资金投入㊁研发仪器设备等各个创新要素ꎬ又要抓好技术研发㊁科技管理㊁成果产出㊁转化应用等各个活动环节ꎬ全面贯彻科技创新发展理念ꎬ从各个方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ꎬ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ꎬ形成鼓励宽容的创新文化ꎬ有效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ꎬ促进群众性创新活动广泛开展ꎬ实现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ꎮ参考文献:[1]㊀张海英ꎬ张丽荣ꎬ程文香.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施工技术ꎬ2012ꎬ41(12):90-92ꎬ95.[2]㊀王天祺.论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思考[J].企业管理ꎬ2013(8):192.[3]㊀刘玲ꎬ郑周练ꎬ张晓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核新竞争力[J].科技管理研究ꎬ2011(8):9-11.(本文责任编辑㊀王瑞兰)Discussionon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BuildingConstructionEnterprise s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CapacityConstructionZHAOYaling1ꎬ2(1.GuangdongNo 2HydropowerEngineeringCo ꎬLtdꎬGuangzhou511340ꎬChinaꎻ2.WaterConservancyandHydropowerConstruction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erofGuangdongProvinceꎬGuangzhou511340ꎬChina)Abstract:Inrecentyearsꎬthegovernmenthascontinuedtoincreaseitseffortstoencourageandsupport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enterprisesꎬandhasgradually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thequality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enterprisesꎬthuscreatingafavorableexternalenvironmentfor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enterprises.Howeverꎬsomeconstructionenterprisesstillhavetheproblemofinsufficientinternaldrivingforcedrivenbyinnovation.Thereisanurgentneedtocomboutandrebuildagoodinternalenvironmentꎬspeeduptheconstruc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capacityꎬandprovidecontinuous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supportandinnovativedrivingforceforenterprisedevelopment.Keywords:constructionenterpriseꎻ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ꎻcapacity-buildingꎻintrinsicpowerꎻsustainabledevelopment092019年2月㊀第2期广东水利水电No 2㊀Feb.2019。
施工单位技能之星评选标准
![施工单位技能之星评选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150b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8.png)
施工单位技能之星评选标准施工单位技能之星评选标准是为了鼓励和表彰在施工行业中表现出色的单位而制定的评选标准。
通过评选,可以激励施工单位提高技能水平,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下面将根据任务名称描述的内容需求,详细介绍施工单位技能之星评选标准。
1. 项目管理能力:评选施工单位技能之星时,项目管理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
评委会将考察施工单位的项目计划、组织、控制和落实能力,包括项目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施工单位需要能够合理规划施工流程,科学组织施工队伍,有效控制项目进度和成本,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2. 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施工单位技能之星评选标准还包括对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
评委会将评估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和施工工法的创新性。
施工单位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能够独立完成复杂工程项目,且能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是施工行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施工单位技能之星评选标准中也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考察。
评委会将评估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
施工单位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检查和测试等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是施工行业的首要任务,因此施工单位技能之星评选标准中也会考察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评委会将评估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
施工单位需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培训、安全制度和安全设施等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 业绩和口碑:评选施工单位技能之星时,评委会还会考察施工单位的业绩和口碑。
施工单位需提供相关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客户满意度等数据,并需提供客户的评价和推荐信等材料。
施工单位需要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口碑,才能在评选中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技能之星评选标准包括项目管理能力、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以及业绩和口碑等方面的考察。
建筑工程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王丹丹
![建筑工程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王丹丹](https://img.taocdn.com/s3/m/25330a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6.png)
建筑工程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王丹丹发布时间:2021-06-22T10:21:19.8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作者:王丹丹[导读]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
海伦中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工程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利用创新模式能够使管理工作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
因此,在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创新模式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就建筑工程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引言建筑工程管理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在工程建设中引入创新管理模式是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通过不断的创新,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1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发展现状因为我国的建筑企业创新工作还没有完全落实,在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和施工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但是因为我国最近这些年命令式的制度改革,让我国的建筑企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适应性不强。
每一个企业内部的特点都是不同的,所以很难满足所有企业的要求。
这让我国的建筑企业面对很多困难。
通过相应的创新工作,我国的建筑行业效率得到了提升,该行业现在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步稳定了下来。
可以说,加强创新能力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因为现在的创新模式科学性更强,不仅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质量,还能够降低管理成本,将企业利益提高。
我国现在的建筑企业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缺乏科学性,所以效率比较低,而且成本消耗很高,建造完工时间也比较长,这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是很不利的。
现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能够解决这个难题,手段科学合理就会减少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设立合理的管理方式,可以更轻松地管理员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引领能力提升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引领能力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4e58d5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9.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引领能力提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于建筑环境品质的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具备快速、高效、节能等优势的建造方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升竞争力,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并带领行业进行技术引领。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引领能力提升,并指出相关挑战及相应应对措施。
一、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1. 建立研发中心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首先需要成立专门的研发中心。
这个中心可以汇集各类专业人才,包括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材料专家等,并且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研发活动,企业可以积累核心技术知识和专利,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2. 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寻求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
通过与这些机构的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协同创新。
同时,企业可以邀请相关机构的专家参与到自身的研发项目中,借助外部力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 鼓励员工创新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创新过程中来。
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员工提出的有价值且可行的建议或创新方案进行奖励。
此外,企业还可以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技术能力。
二、技术引领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1. 深化标准化建设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统一规范和标准化操作程序,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行业组织、企业和专家需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制定力度,推动相关标准不断完善。
同时,要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工作,学习借鉴先进的标准体系经验,并将其应用于自身实践中。
2. 加强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技术研究,不断探索创新施工方法、材料、构件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施工优质工程评选与质量奖项的评定
![施工优质工程评选与质量奖项的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00d4e2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6.png)
施工优质工程评选与质量奖项的评定一、引言优质工程是建筑行业的核心目标之一,广大工程施工单位都希望自己的项目能够质量上乘,得到认可和鼓励。
为了鼓励施工单位积极推动工程质量的提升,各地设立了施工优质工程评选和质量奖项。
本文将探讨施工优质工程评选的意义、评定标准以及影响因素。
二、施工优质工程评选的意义施工优质工程评选的意义在于推动工程施工单位加强质量管理、提升施工水平。
通过评选,能够引导施工单位形成科学、规范的施工方法,培养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工程品质,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施工优质工程评定的标准1. 施工技术水平:评估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并结合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施工单位在施工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应用程度,以及多项技术指标的达标情况,都会被纳入评估的考量范围。
2. 施工管理水平:评估施工单位在工程管理、人员培养、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合理性、现场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工程安全管理的完善性等,都将成为评定的重要指标。
3. 工程质量综合评估:评估施工单位在工程质量方面的表现,包括工程的外观质量、结构安全性、使用功能等。
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手段、质量验收的执行情况,以及工程竣工后的服务质量等,将对施工单位的综合得分产生重要影响。
四、施工优质工程评选的影响因素1. 政策支持:施工单位能否积极参与评选活动,与政策的支持密切相关。
政府部门对优质工程评选的重视程度、评选标准的合理性等,都将对施工单位参与评选的积极性产生影响。
2. 行业影响力:行业影响力的大小,对施工单位参与评选的动力和意愿形成重要影响。
行业内知名企业在工程质量方面的表现,往往能够对其他单位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进而推动行业的整体质量提升。
3. 技术创新能力:施工单位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研发投入等,将直接影响其在施工优质工程评选中的地位。
具备自主研发和专利技术的施工单位,往往能够在评选中脱颖而出。
湖北:增强建设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湖北:增强建设行业自主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1a07b4b767f5acfa1c7cdb9.png)
责. 秉公执法 . 廉洁 自律 。 照市 建委有关 文件 精神认真 依 进行检查 . 确保检 查质量 。
据 了解 .此 次大 检 查将 对 重 点 建 筑 施 工 企 业 进 行 重 点 检 查 。在 听取 受检 企 业 安全 生 产 管 理 和 预 防 高 处 坠 落
■ 广东 : 广州市 开 展 工程 造价 咨 询 单位专 顼 检 查
北城镇化 发展规律 与模式研究 :完成城市规划 G S空间 I 数据标 准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实施并完善城市规划动态
监 测 系统 .运 用科 技 手 段 实 现 全 省城 市规 划 工 作 管 理 信
息 化 :0 0年 . 省 城 市 化 水 平 上 升 到 4 . 21 全 96 %。
提 高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技 术 水 平 .提 升 城 市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 21 到 0 0年 . 市 垃 圾 无 害 化 处 理 率 达 6 %. 筑 垃 圾 城 0 建
专项检查 。
通 知 明确 , 在 2 0 凡 0 6年 6月 3 日以 前 取 得 甲 、 级 0 乙 ( 乙) 程 造 价 咨 询 单 位 资 质 证 书 . 在 广 州 市 从 事 造 暂 工 并
价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务 的单位 , 应按要 求接 受专项检 查。 均 广州市 建
委 将 对 检 查 结 果 进 行 通 报 . 对 违 规 单 位 进 行依 法 处 理 。 并 据 了解 .为 加 大 社 会 的 监 督 力 度 .规 范 工 程 造 价 咨 询 市 场 . 州市 建 委 设 立 了专 门的 投 诉 受 理 电话 。 广
本 刊 讯 为 加 强 对 工 程 造 价 咨 询 行 业 的 管 理 , 范 工 规 程 造 价 咨 询 中介 机 构及 执 业 人 员 市 场行 为 .广 州市 建 委 近 日发 出 ( 于 开展 广州 市 2 0 年 度 工程 造 价 咨询 工作 关 06 专 项 检 查 的通 知)( 筑 [0 65 9号 ) 决 定 于 2 0 穗建 2 0 ]8 . 06年 1 1月 1日至 1 月 1 日 . 1 5 由市 建 委 和 市 造 价 管 理 站 组 织 有 关 专 家 组 成 若 干 检 查 组 .对 各 工 程 造 价 咨 询 单 位 进 行
建筑工程施工自主模式
![建筑工程施工自主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47dfc0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8.png)
建筑工程施工自主模式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管理能力和市场需求,自主组织施工生产、自主管理施工过程、自主承担施工风险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施工企业具有较高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建筑工程施工自主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实施策略。
一、建筑工程施工自主模式的特点1. 自主决策:在自主模式下,施工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自身条件,独立作出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决策,不受外部干预。
2. 自主管理:施工企业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安全监管、进度控制等各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 自主风险承担:施工企业自主承担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包括合同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
4. 自主技术创新:施工企业可以根据项目需求和自身发展,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高施工水平和质量。
二、建筑工程施工自主模式的优势1. 提高施工效率:自主模式下,施工企业可以灵活调整施工方案和资源配置,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2. 提高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自主管理施工过程,能够更好地把控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
3. 增强市场适应能力:自主模式下,施工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调整施工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4. 促进技术创新:自主模式鼓励施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三、建筑工程施工自主模式的实施策略1.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 提高企业技术实力:施工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3.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施工企业应识别和评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4. 深化与设计、采购等环节的合作:施工企业应与设计、采购等环节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产业链协同效应。
5. 推广信息化管理:施工企业应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实现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控。
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a3babc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7.png)
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摘要:为了更好确保企业后期发展潜力能够激发出来,需要对企业科技进行创新,所以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科技创新,有效将施工企业在建筑业当中的竞争力提高。
因此本文专门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并指出施工中的科技创新管理表现形式,加大其创新管理力度。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1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对策1.1有效将技术人员素养提高,创建专职研发团队建筑施工企业在运行中不可缺少一项因素就是各任职岗位人员,想要将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需要从建筑施工企业研发人员着手。
在此期间需要企业为从事探究研发的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机遇,观察有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技术人员进修科技创新有关知识,培养具有专业性的研发团队。
尽管定期培训是工作人员的权利,有利于将企业的科研水平以及工作人员的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提高,同时也能将企业整体能力提高。
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对开发研究人员进行自主培训,还要通过外界引进熟知建筑方面高技术人才,创建出企业专属的科研创新团队,不断研发出具有企业特色的施工项目,将其整体能力提高,而且还要结合企业自身文化构建更完善能够鼓励人才开展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只有企业留住更多人才,才能在建筑业当中脱颖而出。
1.2不断加大和改善成果运用推广,构建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从施工企业发展现况来说,需要加大科技奖励制度的构建,通过一些科技奖励制度将工作人员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成果推广使用并未获得成效,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领导和管理者、技术人员并没有对事情的重要性进行了解,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没有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对施工企业技术人员而言,这些人员需要具备技术创新意识。
另外,还要保护建筑施工申请的专利以及知识产权要求技术人员在开展创新工作时要付出更多辛苦,不断对相关制度进行优化配置,在此阶段中需要结合创新性开展这项工作,而且要对其创新成效给予一定奖励,这样才能将技术人员工作主动性激发起来。
企业创新能力总结汇报
![企业创新能力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d8c93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c.png)
企业创新能力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企业的创新能力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我将在本次汇报中向大家进行总结和分享。
首先,我们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我们加大了对研发团队的投入,提升了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通过不断地技术攻关和创新实践,我们已经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这些成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在管理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我们不断优化和改进企业的管理体系,推行了一系列创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我们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我们还在市场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我们加强了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我们还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渠道,拓展了业务范围,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们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建筑施工企业创新技术应用月活动总结2023
![建筑施工企业创新技术应用月活动总结2023](https://img.taocdn.com/s3/m/80a101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e.png)
建筑施工企业创新技术应用月活动总结2023活动概述建筑施工企业创新技术应用月活动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我公司顺利开展。
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活动内容1. 技术交流研讨会:举办了一场技术交流研讨会,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进行专题演讲和经验分享。
参与人员积极参与,分享了各自的创新技术应用案例和成功经验。
2. 技术展示展览:搭建了技术展示展览区域,展示了企业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参与人员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体验,全面了解了这些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3. 技术培训研修:组织了一系列技术培训研修课程,包括施工工艺、材料应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专业讲师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提升了参与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4. 技术竞赛活动:开展了一场技术竞赛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参与人员对创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活动设置了多个竞赛项目,激发了参与人员的创新潜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效果1. 提升了企业技术水平:通过本次活动,企业员工对创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加强了团队协作:技术竞赛活动促进了团队的合作与沟通,增强了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
3. 推动了创新意识:活动重点强调创新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不足之处及改进计划1. 活动宣传不足:下次活动需要提前制定宣传计划,加强对活动内容和意义的宣传,以吸引更多员工积极参与。
2. 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部分员工反映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下次活动应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情况。
3. 活动内容更新不及时:下次活动需要及时更新和引入最新的创新技术内容,以保持活动的新颖性和吸引力。
总结通过建筑施工企业创新技术应用月活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要意识到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以进一步提升活动的效果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研究摘要:针对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问题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熵权和未确知测度的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方法。
利用熵权确定施工企业自主创新指标权重,结合未确知测度函数得到的测度矩阵计算综合测度向量,利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评定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应用到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 施工企业;自主创新;熵法;未确知测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企业,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能够使得一定的投入获得更大产出。
企业竞争优势源自于可持续性自主创新。
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大都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的企业。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压力不大,在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工序等方面科技含量低于其它行业。
对自主创新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同时,也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
如何客观、科学、有效、定量地评价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施工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科学地认识自身能力,采取适当的自主创新战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少学者对企业自主创新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1][2],对如何定量评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还有很多欠缺,本文在对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自主创新指标体系,并把熵权法与未确知测度法相结合运用于施工企业自主创新的评价过程中,为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企业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主上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就是通过引人或自主开发,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因此,对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要进行企业自主创新评价就需要合理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的选择是进行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本文根据指标选取中应坚持的全面性、系统性、可比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原则,来构建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熵权法与未确知测度对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进行评价。
结合已有的相关文献的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基于熵权法与未确知测度的施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设X为评价对象,其有m个一级评价指标,即一级评价指标空间为I={I1,I2,…,I m},对于每一个一级评价指标I i∈I,有k个二级评价指标,则二级评价指标空间为I i={I i1,I i2,…,I ik },记ij x 表示评价对象在一级指标I i 下关于二级指标I ij 的测度值。
对ij x 有p 个评价等级c 1,c 2,…,c p ,则评价空间为c ={c 1,c 2,…,c p }。
用k c 表示第k 个评价等级,若k c 比1k c +“高”,记(1,2,,1)1c c k p k k =-+ ,若{},,,12c c c p满足,,12c c c p ,则称{},,,12c c c p 为评价空间U 上的一个有序分割类。
2.1单指标的未确知测度计算设()u u x c ijk ij k =∈表示测量值ij x 属于第k 个评价等级k c 的程度,那么ijk u 是对程度的一种测量结果,作为测度它必须满足“非负有界性,可加性,归一性”三条准则。
即要求u 满足:0()1;();()111p pu x c u x cu x c u x C ij kijk ij k ijk k ⎛⎫ ⎪≤∈≤∈=∈∈=∑ ⎪==⎝⎭ ;其中:1,2,,;1,2,,;1,2,,i n j m k p === 。
称满足上述三条测量准则的u ijk 为未确知测度, 简称测度。
称矩阵 (u ijk )m ×p =⎥⎥⎥⎥⎦⎤⎢⎢⎢⎢⎣⎡imp im im pi i i p i i i u u u u u u u u u ... (2)12222111211(1) 为评价对象的单指标评价矩阵。
2.2权重的确定一级指标的重要性权重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即得ω=(ωl ,ω2,⋯,ωm ),且满足:0≤i ω≤1,(i=1,2,⋯,m),∑==mi i 11ω。
对于二级指标的分类权重本文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到. 由信息熵的知识得: ir ω =∑=pj ijvv 1ir(2)其中:ir ω表示一级指标I i 下二级指标I ir 的分类权重,ir ν=1+∑=pp ijp ijpu u p1log log1 (3)可得各二级指标的分类权重:ωi =(ωi1,ωi2,⋯,ωik ), i=l ,2,⋯,m2.3二级指标的未确知综合测度对每一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作未确知综合测度计算。
即: (ωi1,ωi2,⋯,ωik )⎥⎥⎥⎥⎦⎤⎢⎢⎢⎢⎣⎡imp im im pi i i p i i i u u u u u u u u u ... (2)12222111211=(μi1,μi2,…,μi3) (4)即得到二级指标综合测度矩阵:⎥⎥⎥⎥⎦⎤⎢⎢⎢⎢⎣⎡mp m m pp u u u u u u u u u ... (2)12222111211 2.4一级指标的未确知综合测度对每一个一级指标作未确知综合测度计算,即: (ωl ,ω2,⋯,ωm ) ⎥⎥⎥⎥⎦⎤⎢⎢⎢⎢⎣⎡mp m m pp u u u u u u u u u ... (2)12222111211=(μ1,μ2,…,μp ) (5)进而得到评价对象属于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μi (i=1,2,…,p )。
2.5识别准则由于评价等级划分是有序的,最大隶属度识别准则并不适用。
因此,这里选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取置信度λ (0.5<λ<1),通常取0.6或0.7。
若存在k k =min {k :∑=≥kn n u 1λ,1≤k ≤p },则认为评价对象属于c k 等级。
3.实证研究某施工企业一直比较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基于以上分析,邀请管理、经营、财务领域共9位专家对该施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评价空间为:c={低,较低,一般,高,较高}。
3.1指标观测值的取得对于各二级指标的测度值,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到。
分值范围为0-100,其中0-40为低,40-60为较低,60-75为一般,75-85为高,85-100为较高,设定9位专家权重相同,打分后取平均值,打分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某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评估值3.2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一级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一级指标的权重为ω=(0.297,0.5396,0.1634)。
3.3二级指标的未确知测度矩阵对每一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作未确知综合测度,以一级指标“创新管理”下的各二级指标的测度计算为例,根据分级标准构造单指标测度函数如下: u (x ∈c 1)=⎪⎩⎪⎨⎧>≤<--≤5005040)4050/(x 50401x x x )(u (x ∈c 2)=⎪⎩⎪⎨⎧<>≤<--<≤--40,5.6705.6750)505.67/(x 5.6750x 40)4050/()40(x x x x )( u (x ∈c 3)=⎪⎩⎪⎨⎧<≥<≤--<≤--50,800805.67)5.6780/(x 805.67x 50)505.67/()50(x x x x )( u (x ∈c 4)=⎪⎩⎪⎨⎧<≥<≤--<≤--5.67,8508580)8085/(x 8580x 5.67)5.6780/()5.67(x x x x )(u (x ∈c 5)=⎪⎩⎪⎨⎧<<≤--≥8008580)8085/(80851x x x x )( 将一级指标“创新管理”下的二级指标值I 11 =75,I 12 =65,I 13=75分别带入测度函数,可得二级指标的测度向量,进而得到二级指标的测度矩阵为: ⎥⎥⎥⎦⎤⎢⎢⎢⎣⎡06.04.0000857.0143.0006.04.000 二级指标的分类权重采用熵权法计算,由公式(1)(2)(3)得:ω1=(0.3048,0.3904,0.3048),由公式(4)得二级指标的综合测度向量为: (0,0.0558,0.5784,0.3658,0)同理可得其他一级指标下各二级指标的综合测度向量为:(0,0,0.2397,0.4546,0.3057),(0,0.0905,0.3075,0.0895,0.5125) 进一步得到一级指标的测度矩阵为: ⎥⎥⎥⎦⎤⎢⎢⎢⎣⎡5125.00895.03075.00905.003057.04546.02397.00003658.05784.00558.003.4对评价对象做综合评价由公式(5)得一级指标的综合测度向量为:(0,0.0313,0.3515,0.3686,0.2487) 3.5识别准则由于评价等级具有有序性,故采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这里取置信度λ=0.7,由公式k k =min {k :∑=≥kn n u 1λ,1≤k ≤p }可得k=4,对应评价等级为高,即对该施工企业来说其自主创新能力为高。
4.结论(1)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时评价指标的权重是根据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的比较作用大小利用信息熵来确定的,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2)在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评价中引入了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模型,它可将定性的问题用数量的形式表达出来,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3)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应用到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中是有效和可靠的,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1]李高阳,我国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82[2] 尹波,自主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0(42):68-69[3]石宇,基于熵权法的电力客户信用风险评价[J].中国电力教育,2010(z1):35-36[4]邵春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创新与管理,2009(3):273-275[5]张创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及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2):21-23[6]王润良,刘志强,基于粗集-未确知测度的组织柔性评价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5):130-132[7]石华旺,高爱坤,一种基于熵权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方法及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8(12)162-164[8]王毓峰,代明,基于信息熵与未确知测度的新立煤矿安全评价[J].陕西煤矿,2009(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