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工艺学第七章_聚合物改性工艺
聚合物材料的改性与应用
聚合物材料的改性与应用聚合物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人们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改良,开发出了许多改性方法以及相关的应用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聚合物材料的改性方法,并探讨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改性方法1. 添加填料填料可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性能,比如增加强度、改进耐热性、改善导电性等。
常见的填料包括纳米颗粒、纤维素、碳纤维等。
添加填料的改性方法可以通过挤出、共混等工艺实现。
2. 合金化改性聚合物可以通过与其他合适的材料进行合金化,改变聚合物的性质。
比如与金属合金化可以增加强度和刚度,与陶瓷合金化可以提高耐磨性和耐热性等。
3. 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通过引入功能基团或进行聚合反应来改变聚合物的特性。
比如,通过交联反应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通过接枝反应可以增加聚合物的附着力和耐老化性。
4. 表面修饰表面修饰可以通过改变聚合物材料的表面性质来得到所需的性能。
比如,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增加聚合物的亲水性和粘附性;通过涂层技术可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
二、应用领域1. 包装材料聚合物材料的优良特性使其成为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的理想选择。
通过改性可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耐撕裂性、耐渗透性、耐撞击性等,在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电子产品包装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 汽车工业改性后的聚合物材料在汽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纳米填料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塑料汽车零部件的强度和耐磨性,降低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3. 医药领域聚合物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改性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和药物释放性能等。
例如,改性后的聚合物可以用于制备人工骨骼、医疗器械和药物缓释系统等。
4. 纳米技术聚合物材料与纳米技术结合可以产生许多独特的性能和应用。
通过纳米颗粒的引入,可以改善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光学性能等。
这些改性后的聚合物材料在电子学、光电子学和纳米生物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聚合物改性总结
零、绪论聚合物改性的定义:通过物理和机械方法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无机或有机物质,或将不同类高分子聚合物共混,或用化学方法实现高聚物的共聚、接枝、嵌段、交联,或将上述方法联用,以达到使材料的成本下降,成型加工性能或最终使用性能得到改善,或使材料仅在表面以及电、磁、光、热、声、燃烧等方面赋予独特功能等效果,统称为聚合物改性。
聚合物改性的目的:所谓的聚合物改性,突出在一个改字。
改就是要扬长补短,要发扬和保留聚合物原有的优势,抑制和克服聚合物原有的缺点,并根据实际需要赋予聚合物新的性能。
聚合物改性的三个主要目的:①克服聚合物原有的缺点,赋予聚合物某些高新的性能与功能②改善聚合物的加工工艺性能③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总之,聚合物改性就是要在聚合物的使用性能、加工性能与生产成本三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聚合物改性的意义:1.新品种的开发越来越困难(已开发的品种数以万计,工业化的三百余种。
资源限制、开发费用、环境污染)2.使用性能的多样化、复杂化,要求材料有多种性能及功能,单一聚合物难以实现。
3.聚合物改性科学应运而生——获取新性能聚合物的简洁而有效的方法。
聚合物改性的主要方法:共混改性;填充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化学改性;表面改性聚合物改性发展概况几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1942年,采用机械熔融共混法将NBR掺和于PVC之中,制成了分散均匀的共混物。
这是第一个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聚合物共混物。
1948年,HIPS1948年,机械共混法ABS问世,聚合物共混工艺获得重大进展。
二者可称为高分子合金系统研究开发的起点。
1942年,制成了苯乙烯和丁二烯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商品名为“Styralloy”,首先使用了聚合物合金这一名称。
1960年,建立了IPN的概念,开始了一类新型聚合物共混物的发展。
IPN已成为共混与复合领域一个独立的重要分支。
1965年,Kato研究成功OsO4电镜染色技术,使得可用透射电镜直接观察到共混物的形态,这一实验技术大大促进了聚合物改性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堪称聚合物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高聚物合成工艺-第七章 溶液聚合
介质pH值
pH<4,NaSCN易分解,生成的硫化物有阻聚和链转 移作用,pH>7,CN水解,生成NH3,又会与聚 丙烯腈作用生成共轭双键并形成脒基而显黄色,故 控制pH值在4.8~5.2。
引发剂和分子量调节剂
常用偶氮二异丁腈,分子量调节剂异丙醇,用量为 0.2%~0.8%和0~3%。
浅色剂二氧化硫脲
7.5.2 聚丙烯腈结构、性能和应用
• 白色粉末,密度1.14g/cm3,大分子链中丙烯腈以头 -尾相连。由于主链强极性侧基-CN的相互作用, 分子呈无规结构,不易结晶,一般认为有三种不同 的聚集区域,非晶的低序区、非晶的中序区和准晶 的高序区。
• 聚丙烯腈具有独特物理和化学结构,呈某些特性。 热弹性
聚合时间与温度
聚合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聚合转化率,聚合物 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聚合温度的影响也极大。 温度低,引发速度慢,温度高,则产物的颜色 太深。同时温度的高低还会影响转化率和分子 量。通常聚合时间为1~2小时,聚合温度控 制在35~55℃。
添加剂及杂质
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可提高聚合反应的初速度。 “NaClO3-Na2SO3”体系聚合时,加入Fe2+可 加速聚合。氧等杂质起到阻聚作用。
= Xn0
+ CS [M]
7.2.3 溶剂对聚合物分子结构、形态的影响
• 在无溶剂存在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随单体转化 率增高和聚合物浓度的增大,自由基向已生成的 大分子链进行链转移的几率增多,因此产生支链 结构。在溶剂存在的反应体系中,可降低向大分 子进行链转移的机会,从而减少大分子的支链, 降低支化度。
二氧化硫脲的加入量为0.5~1.2%,可改善聚合物色 泽。
7.5.1.3 聚丙烯腈水相沉淀溶液聚合工艺
• 水相沉淀的特点及工艺流程
聚合物的合成与改性技术论文
苏州大学本科生考试答卷封面考试科目:聚合物的合成与改性技术____授课教师:院别: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专业:09级应用化学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0909401099考试日期:2012 年6 月15日聚合物改性的主要方法内容摘要:鉴于本学期也同时在学习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与应用,而且我发现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大多是在聚合物合成与改性技术的指导下完成的,聚合物的改性方法是在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中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理论基础。
因此,我要结合精细化工产品中的船舶涂料来简单地阐述我对聚合物改性的主要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具体应用的看法,着重揭示聚合物改性方法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
关键词:聚合物改性的主要方法船舶涂料应用一、聚合物改性的方法分类及其概念(1)共混改性1、聚合物共混的本意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的材料的过程。
2、从广义上分类,共混包括:物理共混,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混合;化学共混,如聚合物互穿网络;物理化学共混,在物理共混过程中发生一些化学反应。
3、共混的操作仪器:捏合机、静态混合器、滚筒磨、密炼机、挤出机。
4、共混的应用领域:聚合物的增韧改性、增强耐高温聚合物的流动性、将特性聚合物和廉价聚合物混合降低成本。
(2)填充改性1、定义:这个方法一般是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加入无机或者有机填料的过程。
2、填充改性的应用:质量、机械性能、热变形温度、成型加工性能等的改性。
(3)化学改性1、化学改性包括:嵌段共聚、接枝共聚、交联、互穿聚合物网络等。
2、应用:交联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嵌段共聚)等。
(4)表面改性1、包括:化学、电学、光学、热学和力学等性能的改善。
2、应用:印刷、粘合、涂装、染色、电镀、防雾。
二、聚合物改性在精细化工产品合成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以船舶涂料为例)主要合成树脂涂料有:醇酸树脂涂料、氨基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酚醛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聚氨树脂涂料、乙烯树脂涂料、橡胶涂料等等。
合成实用工艺学课后习题
合成实⽤⼯艺学课后习题第⼀章绪论⼀、填空题1、对于均相反应体系,搅拌器的作⽤主要是__加速传热_;对于⾮均相反应体系,搅拌器则有___加速传热和____传质__的双重作⽤。
2、⼯业上合成树脂的⼲燥⽅法,主要是_⽓流⼲燥机沸腾⼲燥_。
当树脂含有机溶剂时,或粉状树脂对空⽓的热氧化作⽤敏感时,则⽤加热的____氮⽓__作为载热体进⾏⼲燥;3、⼯业上当合成树脂含⽔时,通常⽤加热的_____空⽓__作为载热体进⾏⼲燥;⼆、选择题1、对于低粘度聚合物的溶液聚合反应釜应选择(D)搅拌器。
A、锚式B、平浆式C、螺带式D、旋浆式2、C4馏分中所含的丁烷、丁⼆烯、丁烯各异构体的沸点⾮常相近,可通过(`C)的⽅法进⾏分离。
A、闪蒸B、⽔蒸⽓蒸馏C、萃取精馏D、减压蒸馏3、对于⾼粘度流动性差的合成橡胶的溶液聚合反应釜应选择( C )搅拌器。
A、锚式B、平浆式C、螺带式D、旋浆式三、判断题1、聚合物的形态可能是坚硬的固体物、⾼粘度熔体或⾼粘度溶液,所以不能⽤⼀般的产品精制⽅法如蒸馏、结晶、萃取等⽅法对聚合物进⾏精制。
(对)2、经分离操作的合成橡胶,含⽔量40%-50%,可以⽤⽓流⼲燥或沸腾⼲燥的⽅法进⾏⼲燥。
(错)3、⼀般潮湿的合成橡胶胶粒采⽤箱式⼲燥机或挤压膨胀⼲燥机进⾏⼲燥。
(对)第⼆章⽣产单体的原料路线⼀、填空题1、从油⽥开采出来未经加⼯的⽯油称为原油。
2、⽯油裂解⽣产烯烃时,液态烃在⾼温裂解区的停留时间仅为,⽬的是为了减少副反应、提⾼烯烃的收率。
⼆、选择题1、⽯油裂解⽓经精制分离得到的主要产品中,丙烯收率为( D )。
)A、25%~26%B、11%~12%C、29%~30%D、16%~18%2、⽯油裂解⽓经精制分离得到的主要产品中,⼄烯收率为(A)。
A、25%~26%B、11%~12%C、29%~30%D、16%~18%3、C4馏分中所含的丁烷、丁⼆烯、丁烯各异构体的沸点⾮常相近,可通过(` C)的⽅法进⾏分离。
聚合物改性(完整版)
聚合物改性的目的、意义;聚合物改性的定义、改性的方法(大分类和小分类)答:改性目的及意义:①改善材料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②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③降低成本④赋予材料某些特殊性能、获得新材料的低成本方法⑤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其附加值的最适宜的途径⑥调整塑料行业产品结构、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最常采用的途径聚合物改性的定义:通过各种化学的、物理的或二者结合的方法改变聚合物的结构,从而获得具有所希望的新的性能和用途的改性聚合物的过程改性的方法:①化学改性:a、改变聚合物的分子链结构b、接枝、嵌段共聚、互穿聚合物网络、交联、氯化、氯磺化等②物理改性:a、改变聚合物的高次结构b、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复合材料、表面改性等1.化学改性(改变分子链结构)和物理改性(高次结构)的本质区别答:化学改性—改变聚合物分子的链结构物理改性—改变聚合物分子的聚集状态2.共混物和合金的区别答:共混(指物理共混)的产物称聚合物共混物。
高分子合金:不能简单等同于聚合物共混物,高分子合金---指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嵌段和接枝共聚物,而且一般言,高分子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工业上称:塑料合金。
3.共混改性的分类(熔融、溶液、乳液、釜内)答:分类一:化学方法:如接枝、嵌段等;--化学改性物理方法:机械混合、溶液混合、胶乳混合、粉末混合---混合物理-化学方法---反应共混分类二:熔融共混:机械共混的方法,最具工业价值,是共混改性的重点;溶液共混:用于基础研究领域,工业上用于涂料和黏合剂的制备;乳液共混:共混产品以乳液的形式应用;釜内共混: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单体同在一个反应釜中完成其;聚合过程,在聚合的同时也完成了共混。
4.共混物形态研究的重要性5.共混物形态的三种基本类型(均相、海-岛、海-海)答:均相体系:一般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才形成均相体系非均相体系:①海-岛结构:连续相+分散相(基体)②海-海结构:两相均连续,相互贯穿6.相容性对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答:①在许多情况下,热力学相容性是聚合物之间均匀混合的主要推动力;良好的相容性是聚合物共混物获得良好性能的重要前提。
聚合物改性-共混改性
2
则IPNs两相结构的相畴越小。
3
3. 两相交错或互锁结构 这类形态结构有时也称为两相共 连续结构,包括层状结构和互锁 结构
这种结构中没有一相形成贯穿整 个试样的连续相,而且两相相互 交错形成层状排列,难以区分连 续相和分散相
嵌段共聚物产生旋节相分离以及
当两嵌段组分含量相接近时常常
丁二烯含量为60%的SBS三嵌段共聚 物的形态结构。黑色部分为丁二烯
改性目标:提高抗冲性能。耐热性、耐环境应力 开裂性和阻燃性,同时保持其透明性、耐候性和
3 8
结晶/非晶聚合物共混体系 (如PCL/PVC,PVDF/PMMA等)
结晶/非晶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1)晶粒分散在非晶区中;(2)球晶分散在非晶区中;(3)非晶态
3 9
分散在球晶中;(4)非晶态聚集成较大的相区分散在球晶中
以上四类结晶结构不能充分代表晶态/非晶态聚合 物共混物形态的全貌,还应增加如下4种:
பைடு நூலகம்
温度
相容性
Rubber toughened PLA
31
界面张力
32
PLLA/Soybean oil
粘度比 差别太大
加入 相容剂 降低界面张力
33
PLLA/Polysoybean oil
降低粘度比 降低界面张力 调节交联度
34
Functional PLLA/Soybean oil
降低界面张力
解决了机械共混因橡胶加入量过多而导致共混体系的强度
和模量降低过多,丧失刚性
4 4
典型代表是接枝共聚生产的HIPS和ABS
聚苯乙烯系列聚合物的共混改性
PS特点:具有出色的电绝缘性、透明性、着色性、 加工流动性,良好的耐水性、耐光性、无毒、耐 化学腐蚀、较好的刚性、一定的力学强度
聚合物表面改性
聚合物表面改性聚合物表面改性根据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化学改性、光化学改性、表面改性剂改性、力化学处理、火焰处理与热处理、偶联剂改性、辐照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一、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通过化学手段对聚合物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其具体方法包括化学氧化法、化学浸蚀法、化学法表面接枝等。
1.1化学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反应改变聚合物表面活性,例如聚乙烯这种材料的表面能很低,用氧化剂处理聚乙烯,使其表面粗糙并氧化生成极性基团,从而使其表面能增高;在室温下将聚乙烯在标准铬酸洗液中浸泡1-1.5h,66-71℃条件下浸泡1-5min,80-85℃处理几秒钟,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通过臭氧氧化处理可有效地改善聚丙烯表面的亲水性,处理前的表面接触角为97°,臭氧氧化处理后,表面接触角将达到67°。
1.2化学浸蚀法是用溶剂清洗可除去聚烯烃表面的弱边界层,例如通过用脱脂棉蘸取有机溶剂,反复擦拭聚合物表面多次等1.3聚合物表面接枝,是通过在表面生长出一层新的有特殊性能的接枝聚合物层,从而达到显著的表面改性效果。
二、光化学改性光化学改性主要包括光照射反应、光接枝反应。
2.1光照射反应是利用可见光或紫外光直接照射聚合物表面引起化学反应,如链裂解、交联和氧化等,从而提高了表面张力。
如用波长184nm的紫外线在大气中照射聚乙烯能使表面发生交联,粘接的搭接剪切强度提高到15.4Mpa。
2.2光接枝反应就是利用紫外光引发单体在聚合物表面进行的接枝反应,该技术尤其适用于聚合物的表面改性,这是因为紫外线能量低,条件温和,只是在聚合物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反应,很难影响到聚合物本体。
例如对于一些含光敏基(如羰基),特别是侧链含光敏基的聚合物,当紫外线光照射其表面时,会发生反应,产生表面自由基。
三、表面改性剂改性采用将聚合物表面改性剂与聚合物共混的方式是一种简单的改性办法,它只需要在成型加工前将改性剂混到聚合物中,加工成型后,改性剂分子迁移到聚合物材料的表面,从而达到改善聚合物表面性能的目的。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资料笔记考题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1聚合反应釜中搅拌器的形式有哪些?适用范围如何?①常用搅拌器的形式有平桨式、旋桨式、涡轮式、锚式以及螺带式等;②涡轮式和旋桨式搅拌器适于低粘度流体的搅拌;平桨式和锚式搅拌器适于高粘度流体的搅拌;螺带式搅拌器具有刮反应器壁的作用,特别适用于粘度很高流动性差的合成橡胶溶液聚合反应釜的搅拌。
2简述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生产过程的主要区别。
—合成橡胶生产中所用的聚合方法主要限于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乳液聚合法和离子与配位聚合反应的溶液聚合法两种。
而合成树脂的聚合方法则是多种的。
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由于在性质上的不同,生产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分离过程和后处理过程差异很大:①分离过程的差异:合成树脂,通常是将合成树脂溶液逐渐加入第二种非溶剂中,而此溶剂和原来的溶剂是可以混溶的,在沉淀釜中搅拌则合成树脂呈粉状固体析出。
合成橡胶的高粘度溶液,不能用第二种溶剂以分离合成橡胶,其分离方法是将高粘度橡胶溶液喷入沸腾的热水中,同时进行强烈搅拌,未反应的单体和溶剂与一部分水蒸气被蒸出,合成橡胶则以直径10—20mm左右的橡胶析出,且悬浮于水中。
经过滤、洗涤得到胶粒。
②后处理过程的差异:合成树脂后处理方框图:干燥干燥的粉状合成树脂包装粉状合成树脂商品潮湿的粉状稳定剂等合成树脂粒状塑料均匀化干燥干燥的粉状合成树脂混炼造粒包装粒状塑料制品合成橡胶后处理方框图:潮湿的粒状合成橡胶干燥压块包装合成橡胶制品3、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三废”是如何产生的?怎样处理?什么是“爆炸极限”?①高分子合成工业所用的主要原料—单体和有机溶剂,许多是有毒的,甚至是剧毒物质。
由于回收上的损失或设备的泄漏会产生有害或有臭味的废气、粉尘污染空气和环境。
聚合物分离和洗涤排除的废水中可能有催化剂残渣、溶解的有机物质和混入的有机物质以及悬浮的固体微粒。
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排入河流中,将污染水质。
此外,生产设备中的结垢聚合物和某些副产物会形成残渣,因此高分子合成工业与其他化学工业相似,存在着废气、粉尘、废水和废渣等三废问题。
第七章 聚合物改性工艺
互穿聚合物网络制备
• 两种制备方法的比较: • 由于同步IPN要求两种聚合反应互不干扰、
具有大致相同的聚合温度和聚合速率,故 IPN的应用范围较窄,不适合大部分IPN结构 的制备。
互穿聚合物网络制备
(3)胶乳IPN (Latex IPNs) 胶乳IPN是指用乳液聚合法制得IPN,是目前 IPN中研究较多的一种。因为互穿网络仅限于 各个乳胶粒范围之内,所以也称微观IPN
互穿聚合物网络制备
可通过2种方法制备:(1)熔融状态或在共 同溶剂下的机械共混(机械共混IPN);(2)
模板聚合技术(化学共IPN)即把单体Ⅱ溶胀 到聚合物Ⅰ中(或在单体Ⅱ中溶解聚合物 Ⅰ)并就地聚合形成IPN。
互穿聚合物网络应用
• 阻尼材料是一种能吸收机械振动并将其转 化为热能而耗散的新型功能材料。高分子 材料在一定温度和频率范围内发生的玻璃 化转变,是阻尼作用的根本原因。但是, 阻尼材料的应用必须有一个合适的Tg。
4)光子:激发态中间体回落低能级,能使分子 断裂,由于分子密度低,作用小
5)自由基 占绝大多数,高活性
• 等离子体存在处:
宇宙中99%物质处于等离子体态。由地球 表面向外,等离子体是几乎所有可见物质 的存在形式,它与众所周知的物质三态也 就是气态、液态、固态并列称为物质的第 四态,即等离子体态。
固体 冰
液体 水
气体
水汽
等离子体
电离气体
00C
1000C
100000C
温度
1)高温等离子体:也叫聚变或热平衡等离子 体,在此类等离子体中,电子与其它粒子的温 度相等,一般在5000K以上。 Te≈Ti,Te-电子温度; Ti-离子温度
由于高温等离子体对聚合物表面的作用过 于强烈,因此在日常实际应用中很少使 用,目前投入使用的只有低温等离子体。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知识点及思考题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各章重点第一章绪论1.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及通常组合形式原料准备与精致,催化剂配置,聚合反应过程,分离过程,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2.聚合反应釜的排热方式有哪些夹套冷却,夹套附加内冷管冷却,内冷管冷却,反应物料釜外循环冷却,回流冷凝器冷却,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应介质部分预冷。
3. 聚合反应设备1、选用原则:聚合反应器的操作特性、聚合反应及聚合过程的特性、聚合反应器操作特性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经济效应。
2、搅拌的功能要求及作用功能要求:混合、搅动、悬浮、分散作用:1)推动流体流动,混匀物料;2)产生剪切力,分散物料,并使之悬浮;3)增加流体的湍动,以提高传热效率;4)加速物料的分散和合并,增大物质的传递效率;5)高粘体系,可以更新表面,使低分子蒸出。
第二章聚合物单体的原料路线1.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哪些?(教材P24-25)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其他原料路线(主要以农副产品或木材工业副产品为基本原料)2.石油化工路线可以得到哪些重要的单体和原料?并由乙烯单体可以得到哪些聚合物产品?(教材P24-25、P26、P31)得到单体和原料: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
得到聚合物: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维纶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丁苯橡胶、聚氧化乙烯、涤纶树脂。
3. 合成聚合物及单体工艺路线第三章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3-1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1.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及选择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
聚合方法的选择只要取决于根据产品用途所要求的产品形态和产品成本。
2.引发剂及选择方法,调节分子量方法种类:过氧化物类、偶氮化合物,氧化还原体系。
选择方法:(1)根据聚合操作方式和反应温度条件,选择适当分解速度的引发剂。
(2)根据引发剂分解速度随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故根据反应温度选择适引发剂。
(3)根据分解速率常数选择引发剂。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技术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技术在现代材料科学领域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
然而,要充分发挥这些材料的潜力,界面改性技术是关键环节之一。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常由聚合物基体和增强材料组成。
界面作为连接这两种不同性质材料的区域,其性能对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界面结合不良,会导致应力传递不畅、容易产生裂纹等问题,从而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目前,常见的界面改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化学改性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在增强材料表面引入特定的化学官能团,可以增强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和化学键合能力。
例如,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增加其表面的含氧官能团,能显著提高与环氧树脂等基体的结合强度。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界面的粘结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物理改性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其中,等离子体处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
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能够对增强材料表面进行刻蚀和活化,从而改变其表面的粗糙度和化学组成。
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增强材料,表面能增加,与聚合物基体的浸润性得到改善,进而提升了界面的结合效果。
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偶联剂。
偶联剂分子一端能与增强材料表面发生反应,另一端则能与聚合物基体相互作用,从而在两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桥梁。
例如,硅烷偶联剂在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能够显著提高玻璃纤维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增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除了上述方法,对聚合物基体进行改性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通过共聚、共混等手段,改变聚合物基体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使其与增强材料更好地匹配。
例如,在尼龙基体中引入弹性体组分,可以提高其韧性,从而改善与增强纤维的界面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根据具体的材料体系和性能要求,综合运用多种界面改性技术。
以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例,如果单纯采用化学改性处理碳纤维,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界面结合强度,但可能会对碳纤维的力学性能造成一定损伤。
合成实用工艺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对于均相反应体系,搅拌器的作用主要是__加速传热_;对于非均相反应体系,搅拌器则有___加速传热和____传质__的双重作用。
2、工业上合成树脂的干燥方法,主要是_气流干燥机沸腾干燥_。
当树脂含有机溶剂时,或粉状树脂对空气的热氧化作用敏感时,则用加热的____氮气__作为载热体进行干燥;3、工业上当合成树脂含水时,通常用加热的_____空气__作为载热体进行干燥;二、选择题1、对于低粘度聚合物的溶液聚合反应釜应选择(D)搅拌器。
A、锚式B、平浆式C、螺带式D、旋浆式2、C4馏分中所含的丁烷、丁二烯、丁烯各异构体的沸点非常相近,可通过(`C)的方法进行分离。
A、闪蒸B、水蒸气蒸馏C、萃取精馏D、减压蒸馏3、对于高粘度流动性差的合成橡胶的溶液聚合反应釜应选择( C )搅拌器。
A、锚式B、平浆式C、螺带式D、旋浆式三、判断题1、聚合物的形态可能是坚硬的固体物、高粘度熔体或高粘度溶液,所以不能用一般的产品精制方法如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精制。
(对)2、经分离操作的合成橡胶,含水量40%-50%,可以用气流干燥或沸腾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
(错)3、一般潮湿的合成橡胶胶粒采用箱式干燥机或挤压膨胀干燥机进行干燥。
(对)第二章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一、填空题1、从油田开采出来未经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2、石油裂解生产烯烃时,液态烃在高温裂解区的停留时间仅为0.2-0.5s,目的是为了减少副反应、提高烯烃的收率。
二、选择题1、石油裂解气经精制分离得到的主要产品中,丙烯收率为( D )。
A、25%~26%B、11%~12%C、29%~30%D、16%~18%2、石油裂解气经精制分离得到的主要产品中,乙烯收率为(A)。
A、25%~26%B、11%~12%C、29%~30%D、16%~18%3、C4馏分中所含的丁烷、丁二烯、丁烯各异构体的沸点非常相近,可通过(` C)的方法进行分离。
A、闪蒸B、水蒸气蒸馏C、萃取精馏D、减压蒸馏三、判断题1. 石油裂解生产烯烃时用3-15%浓度的NaOH水溶液洗涤裂解气,目的是脱除酸性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乳液共混(胶乳混合法)
乳液共混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乳液进行 共混,然后再经凝聚、分离、干燥而得到共混聚合物 的方法。与熔融混合法比较,此法在较低温度和低剪 切场下进行。凝聚后胶乳颗粒可以良好的混合。 在橡胶的共混改性中,可以采用两种胶乳进行共 混。如果共混产品以乳液的形式应用(如用作乳液型 涂料或粘合剂),亦可考虑采用乳液共混的方法。
2. 溶液共混(溶液浇铸混合法)
与熔融共混不同,溶液共混主要应用于基础研究领域。
溶液共混是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共混。该方法 具有简便易行、用料量少等特点,适用于数量少或不适于 加热熔融的聚合物的共混,特别适合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的 某些基础研究工作。在实验室研究中,通常是将经溶液共 混的物料浇铸成薄膜,测定其形态和性能。需要指出的是, 经溶液共混制备的样品,其形态和性能与熔融共混的样品 是有较大差异的。另外,溶液共混法也可以用于工业上一 些溶液型涂料或粘合剂的制备。
♦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均相”概念: 在聚合物共混中形成的均相体系,不同于小分子混合 时可能达到的均相体系。在高分子领域,即使是在均聚物 中,亦会有非均相结构存在。对于聚合物共混物,不可能 实现绝对的“均相” 。 聚合物共混物的均相体系判定标准:
如果一种共混物具有类似于均相材料所具有的性能, 这种共混物就可以认为是具有均相结构的共混物。
3. 增韧塑料 有些塑料如聚苯乙烯为脆性材料,抗冲性能较低, 为了增加韧性提高其抗冲强度,采用橡胶与之共混或共 聚的改性方法。橡胶改性塑料是橡胶相域分散在塑料母 体中的物料体系。橡胶相域的大小与混合方法有关。熔 融混合所得聚氯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共混聚合物的相域 约0.1μm、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共混聚合物的相域尺寸 为1μm左右。相域时常是多相的,微小的塑料相域包埋 在橡胶相域内。其形态学与混合方法大有关系。 橡胶增韧塑料提高抗冲性能的原因在于它受到冲击 后,靠近橡胶颗粒赤道附近形成许多银纹,这些银纹增 长遇到障碍物(如橡胶颗粒)为止,并且使应力均匀分散 而达到提高抗冲性能的目的。
第七章 聚合物改性工艺
7.1 概述
7.2 共混改性工艺
7.3 接枝共聚改性工艺
7.4 嵌段共聚改性工艺
7.5 互穿聚合物网络工艺
7. 1 概述
作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材料,高分子材料因其优越的 综合性能、简便的成型工艺,以及极为广泛的应用领域, 而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然而,高分子材料又有诸多需要克 服的缺点。 塑料:许多品种性脆、不耐冲击;有些耐热性差,不 能在高温下使用;一些新开发的耐高温聚合物加工流动性 差,难以成型。 橡胶:提高强度、改善耐老化性能、改善耐油性等都 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传统橡胶的硫化工艺制约其发展。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求对聚合物进行改性。可以说, 聚合物科学与工程学就是在不断对聚合物进行改性中发展 起来的。聚合物改性使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大幅度提高,或 者被赋予新的功能,进一步拓宽了高分子聚合物的应用领 域.大大提高了高聚物的工业应用价值。
二、 聚合物改性发展简况
世界上最早的聚合物共混物制成于1912年,最早的接枝共 聚物制成于1933年,最早的IPN制成于1942年,最早的嵌段共 聚物制成于1952年。 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共混物是1942年投产的聚氯乙烯 与丁腈橡胶的共混物。1948年,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 研制成 功,同年,ABS问世,并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1960年,聚苯醚(PPO)与聚苯乙烯(PS)的共混体系研制成 功。这种共混物现已成为重要的工程材料。 1964年,应用于电镜观测的四氧化鋨染色法问世,使人们 能从微观上研究聚合物相形态,成为聚合物改性研究中的重要 里程碑。 1965年,热塑性弹性体问世。 1975年,美国Du Pont公司开发了超韧尼龙,冲击强度比 尼龙有大幅度提高。这种超韧尼龙是聚酰胺与聚烯烃或橡胶的 共混物。
7.2 共混改性工艺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研究是受到冶金行业中合金制造的启发 而发展起来的。 ♦聚合物共混(Polymer blend) : 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结构 不同的聚合物(均聚物或共聚物)经物理混合制成宏观均 匀物质的过程。 ♦共混聚合物:聚合物共混的产物称为共混聚合物,也称聚 合物共混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聚合物合金:指含两种或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 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和嵌段、接枝共聚物。严格来说, 两种或多种相容聚合物的混合物才叫聚合物合金 。高分 子合金材料通常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可用作工程塑料。 因而,在工业上又常常直接称之为塑料合金。
共混物的形态有三种基本类型:其一是均相体系; 其二被称为”海-岛结构”,这是一种两相体系,且 一相为连续相,一相为分散相,分散相分散在连续 相中,就好像海岛分散在大海中一样;其三被称为 “海-海结构”,也是两相体系,但两相皆为连续相, 相互贯穿。
三、 共混聚合物的类型
1.共混橡胶 大约75%的橡胶制品使用的是共混物,主要是天然 橡胶-丁苯橡胶共混物或顺丁橡胶-丁苯橡胶的共混物, 它们可降低汽车轮胎的磨耗。
一、聚合物改性的主要方法 总体上,高聚物的改性方法可划分为以下5大类: (1)共混改性(*) (2)填充改性 (3)复合材料
(4)化学改性(*)
(5)表面改性
1. 共混改性 聚合物共混的本意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 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的材料的过程。在聚合物共混发展 的过程中,其内容又被不断拓宽。广义的共混包括物 理共混、化学共混和物理/化学共混。其中,物理共混 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混合,也可以说就是聚合物共混的 本意。化学共混如聚合物互穿网络(IPN),则应属于化 学改性研究的范畴。物理/化学共混则是在物理共混的 过程中发生某些化学反应,一般也在共混改性领域中 加以研究。 共混改性可以在密炼机、挤出机等聚合物加工设 备中完成,工艺过程易于实施和调控。可供配对共混 的聚合物又多种多样,就为共混改性的科学研究和工 业应用提供了颇为广阔的运作空间。
2. 填充改性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聚合物的加工成型过程中,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 加入数量多少不等的填充剂的。这些填充剂大多是无机物 的粉末。人们在聚合物中添加填充剂有时只是为了降低成 本。但也有很多时候是为了改善聚合物的性能,这就是填 充改性。由于填充剂大多是无机物,所以填充改性涉及到 有机高分子材料与无机物在性能上的差异与互补,这就为 填充改性提供了宽广的研究空间和应用领域。 在填充改性体系中,炭黑对橡胶的补强是最为卓越的 范例。正是这一补强体系,促进了橡胶工业的发展。在塑 料领域,填充改性不仅可以改善性能,而且在降低成本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更是一代性能卓越的材料,其突出 的“轻质高强”的特色,使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 共混塑料 两种塑料进行共混时,符合下述条件者可以相互混 溶形成均相物,否则为非均相体系。 (1)化学结构 相似的聚合物,例如聚苯乙烯-聚邻氯苯乙烯;(2)不 同组分之间可以发生特殊作用的体系,例如聚苯乙烯聚乙烯甲基醚;(3)由低聚物组成的体系,例如聚氧 乙烯低聚物和聚氧丙烯低聚物。(4)两种不混溶的缩聚 物由于熔融混合过程中可能发生交换反应而形成共聚物, 因而形成均相体系。
二、关于共混物形态的基本概念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是聚合物共混改性研究的一 个重要内容。共混物形态的研究之所以非常重要, 是因为共混物的形态与共混物的性能有密切关系, 而共混物的形态又受到共混工艺条件和共混物组分 配方的影响。于是,共混物的形态研究就成了研究 共混工艺条件和共混物组分配方与共混物性能的关 系的重要的中间环节。
需要增韧的塑料基质分为脆性(以PS、PMMA为代 表)和韧性基质(以PC、PA为代表)二类,它们 对增韧聚合物有不同的要求。“韧性基质”是指具 有一定韧性的基体,其韧性可通过增韧改性而进一 步得到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脆性基体,具有低的无缺口冲击强 度和低的有缺口冲击强度.表明这类基体具有低的 裂缝引发能和低的裂缝增长能。而韧性基体则具有 高的无缺口冲击强度和低的有缺口冲击强度,表明 这类基体具有高的裂缝引发能和低的裂缝增长能。 韧性基体可以通过非弹性体和弹性体增韧,而脆性 基体则通过弹性体增韧。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进行共混的目的在于取长补 短,用较方便和较经济的方法,获得新性能、综合性 能优越的聚合物。聚合物的增韧改性,就是共混改性 的一个颇为成功的范例。诸多具有卓越韧性的材料通 过共混改性的方式被制造出来,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某些高聚物性能上的不足,譬如耐高温聚合物加 工流动性差,也可以通过共混加以改善。将价格昂贵 的聚合物与价格低廉的聚合物共混,若能不降低或只 是少量降低前者的性能,则可成为降低成本的极好的 途径。 由于以上的诸多优越性,共混改性在近几十年来一 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的一个颇为热门 的领域。
图2-1 以Tg表征共混物相容性的示 意图 ——单一聚合物,— — —共混物
一、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
按是否发生反应分:物理共混、化学共混、物理/化学共混 按物料状态分:熔融共混、溶液共混、乳液共混 1. 熔融共混 熔融混合是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到熔融状态使它们在强 力作用下进行混合的方法。 熔融共混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共混方法。工业上, 熔融共混是采用密炼机、开炼机、挤出机等加工机械进行 的,是一种机械共混的方法。通常所说的机械共混,主要 就是指熔融共混。熔融共混是最具工业应用价值的共混方 法。工业应用的绝大多数聚合物共混物都是用熔融共混 (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的。
在理论方面,聚合物改性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以塑 料增韧理论为例,20世纪70年代以前,增韧机理研究 偏重于橡胶增韧脆性塑料的研究。80年代以来,则对 韧性聚合物基体进行了研究。进入90年代,非弹性体 增韧机理的研究又开展起来。 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也为聚合物改性开辟了新的研 究课题。在填充改性方面,纳米粒子的开发使塑料的增 韧改性有了新的途径。碳纤维、芳纶纤维、晶须等新型 纤维则使复合材料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和档次。 可以预见,在今后,聚合物改性仍将是高分子材料 科学与工程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3. 化学改性 聚合物本身是一种化学合成材料,因此易于通过化学 方法进行改性。化学改性的产生比共混要早,橡胶的交联 就是一种早期的化学改性方法。化学改性包括嵌段和接枝 共聚、交联、互穿聚合物网络等,是一个门类繁多的博大 体系。 嵌段和接枝共聚方法在聚合物改性中应用颇广。嵌段 共聚物的成功范例之一是热塑性弹性体,它使人们获得了 既能像塑料一样加工成型又具有橡胶般弹性的新型材料。 接枝共聚产物中,应用最为普及的是ABS,这一材料优 异的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使它在诸多领域广为应用。 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可以看作是一种用化学方法完 成的共混。在IPN中,两种聚合物相互贯穿,形成两相连 续的网络结构。IPN的应用目前尚不普遍,但发展前景仍 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