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谷粒菌种的制作方法
木耳菌种培育技术
木耳菌种培育技术木耳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用菌,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在中国,木耳的种植历史已有数千年,而现在,木耳的种植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木耳菌种培育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木耳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巧。
一、木耳菌种的选取在木耳菌种的选取方面,我们应该选择生长稳定、营养丰富、菌丝生长迅速的菌株。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避免选择虚弱、病害较多的菌株,以免影响后续的种植效果。
二、木耳菌种的制备木耳菌种的制备是木耳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常,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制备木耳菌种:一是利用菌丝体进行制种,二是利用孢子进行制种。
1. 利用菌丝体进行制种利用菌丝体进行制种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新鲜的木耳菌丝体分离出来。
(2)将分离出来的菌丝体接种到含有木耳菌丝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3)将培养基培养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待菌丝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即可用于制种。
2. 利用孢子进行制种利用孢子进行制种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新鲜的木耳菌盖采摘下来,放置于培养皿中。
(2)将木耳菌盖放置于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待孢子成熟后,即可用于制种。
三、木耳菌种的培养木耳菌种的培养是木耳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温度控制木耳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控制好温度,以确保木耳的正常生长。
2. 湿度控制木耳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环境,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以促进木耳的正常生长。
3. 通风控制通风对于木耳的生长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通风,以保持适宜的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四、木耳菌种的保存为了保证木耳菌种的质量和数量,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存。
通常,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保存木耳菌种:1. 冷冻保存将木耳菌种放置于低温环境中,以达到冷冻保存的目的。
黑木耳菌种制作方法
入2 5~ 2 8 ℃培养箱 ( 室 )内培养 。培养
过程 中 ,要 每天 检查 菌丝 生长 发 育情
况 。 如 发 现 菌种 瓶 内有 杂 菌 污 染 ,应 及
时清除处理。黑 木耳 菌丝纯 白色 ,先端
菌 丝 整 齐 一 致 向 下生 长 。 如菌 丝 颜 色 不
纯 ,或虽 为 白色但 却杂乱无 章地生 长 ,
1 . 培养基的配制。( 1 )培 养基配方 。木屑培养基 :锯木
屑7 8 % ,麸 皮 ( 或米糠 )2 0 %, 蔗糖 1 % ,石 膏 粉 1 % ,水 适
量 ,p H值 6 . 5 。棉 籽 壳 培 养 基 :棉籽壳 9 8 %,蔗糖 0 . 8 %, 石膏粉 1 %,过磷酸钙 0 . 2 %, 水适量 ,p H值 6 . 5 。( 2 )配制 方法 。选用 上述任 一种 培养 基 ,按配料 比例 ,将各种 原 料称 好 ,拌 匀 。将 蔗糖放 入 容 器 内 ,加 少量 清 水 溶解 , 倒入 原料 中充分 翻拌 。再 徐 徐加 水 ,边 加边 翻拌 ,直至 用 手紧握原料 ,指缝有水渗 出而不滴下 为 止 。最 后 用 p H试 纸 调 试 酸 碱 度 至
三 、注 意 事 项 1 . 培 养 基 木 屑一 定 要 选 用 杂 木 屑 ,
1 8 /NO NG C L 』 N X I N { I S I 扼 J/袭村新 技术
培养基 、棉籽壳培养基 、枝条及木块培 养基等制作 。木屑及棉籽壳培养基的配
方及制作方法 同原种一样 ,下面介绍枝 条种 的制作方法。 枝条培养基配方 :枝条 5 O 千克 ,木
屑9 千克 ,麸皮 ( 或米糠 )5 . 4 千克 ,蔗
食药用菌
谷粒菌种的制作及使用
当一 瓶 普 通 原 种 的 量 , 因为试管体积小 , 高 压灭菌容易彻底 . 接 种和 培 养 的污 染 率小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制作谷粒菌种时 , 最 好 要
2 5 x 2 0 0毫 升 的试 管 , 可装 4 0 0粒 左 右 谷 粒 , 占管 深 的 3 / 4 , 即 相
谷粒 菌种发 菌速度 快 、 保 存时 间长 、 抗 老化 、 定植 吃料 快 、 产 量
高, 故 这 几 年深 受 广 大 菇农 好 评 , 现 把 谷 粒 菌 种 的 制 作 介 绍 给 大
家。
~
、
谷 粒 菌 种 介 绍
谷粒 菌种是以小麦 、 大麦 、 高粱、 谷 粒 等 禾 谷 类 作 物 的 子 粒 为原 料 制 成 的 菌 种 , 并 非单 指 用 谷 子 粒 制 作 的菌 种 。谷粒 菌种 的 菌丝 洁 白 , 粗 壮 有 力 。操 作 方 便 , 发 菌快, 封面早 , 能 提 高 菌 种 的 成活率和质量。 二、 谷 粒 菌 种 的 制作 ( 以 小麦 、 玉米 、 谷粒 为例 ) 1 . 原 料 的选 择 无论小麦 、 玉米还是谷子 , 供 制 种 用 的 最 好 用 贮 存 一 年 的 籽 粒, 因 新 籽粒 制作 的 菌丝 吃 料 慢 , 长 势 较 弱 。 并 且 要 选 用 颗 粒 饱
的 水 可 以 是 清水 , 浸泡 时 间 依 水 温 而定 。 水温在 1 5 %一 2 0 ℃, 浸 泡 时间 : 小麦 6 - 8小 时 。 水温低 , 浸 泡 时 间 可长 些 。 浸 泡 后 用两 只 手 指 搓 捏 无 实 心感 觉 的籽 粒 占 5 0 %左 右 , 为 最佳 吸 水 度 。玉米 用 清
黑木耳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木耳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制作方法
1.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综合马铃薯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氢二钾2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1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配方二(合成培养基):马铃薯2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蛋白胨10克,牛肉膏5克,酵母膏5克,硫酸镁0.8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2.培养基制作方法
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簿片,称取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并补足水至1000毫升,加入琼脂20克,再加热,琼脂溶化后,再加入其它配方中的药品。
培养基的分装,应在培养凝固前进行(琼脂培养基40℃凝固)一般用漏斗,或分装瓶,下端连接一段软橡皮管,橡皮管下面再连接一水段玻璃管,在橡皮管上安装一个止水弹簧夹,分装时将玻璃管细口插入试管内,但不要碰到管壁,每支试管装入量为度管长度1/4。
装好后塞上棉塞,每10支试管扎一捆,棉塞上用塑料纸封扎好,用线绳捆扎起来。
- 1 -。
袋栽黑木耳菌种制作技术
33接 茵 .
培养基进行试管分装后及时 灭菌 。每 1 0支试管捆绑在一 起, 并用牛皮纸或报纸包裹 , 立放 入高压锅 内 , 直 盖好锅 盖 , 打 开排 气阀开始加 热 , 当排气 阀急速排 出热气 时 , 闭排气阀 , 关
气 压 升 至 01 a 维 持 3 . Mp 时 0分 钟 后 停 止 加 热 ,气 压 降 至 O0Mp 时打开排 气阀 ,气 压归零时拧开螺栓将锅盖错开缝 , . 5 a 以烘干棉塞 , 几分钟之后打开锅盖 。
2母 种 制 作 .
311 . 锯木屑培养基 原料按 比例 称取 , . 先将 锯木屑 、 麦麸 、
石膏 混合 , 将蔗糖 溶入 适量水 中后拌入 混合料中 , 使含水量达 到 6 %~6%,即 以手握紧培 养料后指 缝间见 水但不 下滴为 0 5 宜。装瓶 ( 7 0 原 种瓶 或 50 点滴瓶 )用棉 塞封 口。 用 5ml 0 ml , 31 .. 米粒培 养基 将玉米 粒浸泡 1 2玉 2小时 以上 ,然后在 沸水 中煮半小时 , 以玉 米粒变软膨大且不开 裂为度 , 拌入玉米 粒干物质重的 1 %的石膏 , 装瓶 。
袋 栽 黑 木耳 菌种 制作 技术
文, 吕树 尧 黄 金 亮 刘 丹
( 敦化市马铃薯开发繁育中心 13 0 ) 37 0
1选 择 适 宜 的 品 种 . 长 满 斜面 。
3 原 种 制 作 . 31原种 培 养 基 配 方及 制 作 .
选择在本地经过栽培 试验且表现 良好的菌株 ,要求具备 高产稳产 , 逆性强 , 抗 产品质量好等特 点。在敦化市 表现 较好 的品种有长 自山 7 、 2 、 号 黑 9丰收 2 号等 。
出的菌丝洁 白 、 健壮有 力 ; 勤通风 , 以提高培 养室空气 中 0: 含
谷粒菌种的制作及使用
谷粒菌种的制作及使用作者:徐秀平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6期传统的食用菌制种原种多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为主料,他们分别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发菌慢,制种周期长,保存时间短,易老化等缺点。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生产实践笔者发现谷粒菌种发菌速度快、保存时间长、抗老化、定植吃料快、产量高,故这几年深受广大菇农好评,现把谷粒菌种的制作介绍给大家。
一、谷粒菌种介绍谷粒菌种是以小麦、大麦、高梁、谷粒等禾谷类作物的子粒为原料制成的菌种,并非单指用谷子粒制作的菌种。
谷粒菌种的菌丝洁白,粗壮有力。
操作方便,发菌快,封面早,能提高菌种的成活率和质量。
二、谷粒菌种的制作(以小麦、玉米、谷粒为例)1.原料的选择无论小麦、玉米还是谷子,供制种用的最好用贮存一年的籽粒,因新籽粒制作的菌丝吃料慢,长势较弱。
并且要选用颗粒饱满,新鲜无虫蛀无杂质的优质籽粒。
2.浸泡籽粒对于选好的籽粒,置于水中浸泡,浸至籽粒吸足水分。
使用的水可以是清水,浸泡时间依水温而定。
水温在15℃-20℃,浸泡时间:小麦6-8小时。
水温低,浸泡时间可长些。
浸泡后用两只手指搓捏无实心感觉的籽粒占50%左右,为最佳吸水度。
玉米用清水浸泡15-20小时。
谷粒用清水浸泡或先用3%的澄清石灰水浸泡36-72小时,让其充分吸足水分,捞出后用清水冲洗至中性。
3.煮制煮制是制种的关键,要掌握熟而不烂,表皮不破,没有淀粉渗出。
小麦用旺火煮15-20分钟,玉米煮30-50分钟,谷粒煮15-30分钟。
4.配料将煮好的籽粒捞出,流水冷却后,滤去多余的水分,瘫晾在水泥地或薄膜上,待水汽稍微晾干,随即拌入配料,按10公斤籽粒加石膏粉120克,碳酸钙30克计算,拌好后再进行晾晒,直到籽粒表面不沾手为宜,料的含水量控制在50%-55%。
即装瓶前籽粒的吸水量控制标准为:每100公斤籽粒吸水吹晾后湿重达136-140公斤为度。
籽粒过干或不熟,籽粒中的蛋白质、淀粉没能完全变性,灭菌后易造成上层籽粒失水,含水量不足,这样接种后菌丝稀疏,甚至难以发菌。
黑木耳菌种母种的生产技术
●食用菌栽培●黑木耳菌种母种的生产技术1母种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用试管作培养容器,装入培养液并经过高压灭菌后摆成斜面,所以又称试管斜面培养基,常用于母种扩大培养及菌种保存。
1.1生产母种配方1.1.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
1.1.2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蛋白胨1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1.1.3洋葱酱油琼脂培养基:洋葱煎汁100毫升,酱油50毫升,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1.1.4木汁麸皮琼脂培养基:阔叶树木片500克,硫酸铵1克,麸皮或米糠100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1.1.5木屑煮汁培养基:阔叶硬杂木屑40克,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
1.2保藏菌种配方1.2.1玉米粉琼脂培养基:玉米粉3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1.2.2玉米粉酵母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玉米粉50克,酵母膏10克,葡萄糖10克,琼脂15~18克,蒸馏水1000毫升。
1.2.3完全培养基:葡萄糖20克,蛋白胨2克,硫酸镁0.5克,磷酸氢二钾1克,磷酸二氢钾0.5克,琼脂15克,蒸馏水1000毫升。
2培养基制作2.1称量和配制先按配方准确称取易溶物质,置于烧杯或搪瓷杯等容器内(不用铜、铁器皿,以免铜、铁锈混入培养基),加入总量1/4~1/3的清水搅成糊状。
难溶物质按配方称取后加适量清水,加热并不断搅拌使其溶解;微量元素和生长素因需要量少难以准确称取,可称取一定量先溶解调成高浓度母液,再按比例换算后从中取出需要的用量。
去皮挖芽眼切块的马铃薯、阔叶树木片、阔叶硬杂木屑及洋葱等物质,按配方称后放入容器内,加清水1000毫升,文火煮沸20~30分钟,然后用4~6层湿纱布过滤取汁。
玉米粉称后加1000毫升清水搅拌均匀,并加热至70℃保持60分钟,再用湿纱布过滤取汁,最后补足水量至1000毫升。
黑木耳菌种生产
在原种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背面会变成棕褐色或酱色,这是由于某些品种的木耳蔚丝会分泌一些色素而造成的,是正常现象。
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方法,均可获得黑木耳原种。原种种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母种、栽培种的质量,并与今后木耳产量的高低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孢子分离法获得的原种,其生产性能有可能比原有菌株好,也有可能比原有菌株差。因此,分离所得的原种或从外地引进的菌种都要进行出耳鉴定,从中选择出耳早、产量高、质量好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应用于生产。
3.4 灭菌 原料分装完毕及时灭菌,不宜过夜。灭菌方式采用常压灭菌法,温度控制以灶内菌袋温度全部达到 100℃后,再持续灭菌16~24小时,确保灭菌完全彻底。
3.5 接种 待菌袋冷却后即可接种, 接种时不论采取何种接种方式, 首先应严格检查母种(二级种)质量,对菌丝老化,含有杂菌的母种予以清除。 二是严格检查接种环境,包括用具,接种箱或接种室及密封程度是否完全达到无菌标准和要求。 三是接种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戴口罩,操作熟练。
配方乙:棉皮 10斤,木屑 70斤,,麸皮 18斤,蔗糖 1斤,石膏 1斤,水 适量。
配制方法:除枝条种先将枝条用70%的糖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木屑麸皮,倒在一块搅匀,再把余下的30%蔗糖 和石膏用水化开洒在上面,一面加水一面搅拌,其他操作方法与生产母种相同。
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
(一)原种分离经常采用耳木分离法与孢子法,很少采用组织分离法。
1.耳木分离法耳木的选择关系到分离是否成功及菌种质量的好坏。要选择出耳早,耳片生长稀密适中或呈菊花状,色黑、朵大、肉厚、质量好、无杂菌的第一年或第二年的耳棒,将最好的一段锯下,充分晾干,并在准备分离的部位做好记号。分离时从该处锯下1 cm左右去皮的薄片,带入接种箱,以挤干后的酒精棉花消毒表面,用无菌解剖刀切去吸有酒精的表层,在菌丝蔓延的部位将菌材切成火柴梗大小,用无菌镊子取一根放入斜面培养基中部。如果用培养皿平板分离,每一平板可放4根。然后放在28—30~c下培养2—3天,就可看到白色绒毛状、生长缓慢的木耳菌丝。如果在24小时左右就长出菌丝,而且生长很快,通常都是杂菌菌丝,耳木分离的菌丝经过1—2次提纯,即可作为原种,
颗粒菌种制作方法
第二章第六节颗粒菌种制作方法
季占军
五、颗粒菌种制作方法
颗粒菌种是近几年才开始小规模试验使用的一种菌种制作方法,颗粒菌种一般以珍珠岩、吸水陶粒为载体加入适合菌丝生长的液体混合用来培养菌种,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菌种有谷粒种接种快,萌发快的特点,同时又克服了谷粒种污染高后期绿霉污染严重的缺点,是黑木耳菌种制作的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
颗粒种营养液的生产配方为:
1,玉米面30克,木屑40克,葡萄糖15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一片,水1000毫升。
2,麦麸30克,木屑40克,蔗糖15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一片,水1000毫升。
按以上配方将主辅料加水煮沸20分钟,然后用四层纱布过滤备用。
颗粒种生产配方为:1、珍珠岩55%,营养液45%。
2、吸水陶粒50%,营养液50%。
将营养液和颗粒放在一起充分拌均匀,要使每个颗粒都均匀吸收到营养液然后装入750毫升菌种瓶或500毫升的盐水瓶内按谷粒菌种的制作方法进行灭菌和接种即可,但要注意因颗粒种含水量较小,所以接种时接种块要适当加大,以免菌种干死。
颗粒种也可以像谷粒种一样进行摇瓶培养,所以其生长速度一般比较快,因颗粒菌种的营养配比比较合理,不会造成营养过剩,所以其保存时间也比较长,一般黑木耳菌种常温保存一年也可以正常使用。
扫码查看本文高清电子版。
黑木耳原种的制作
黑木耳原种的制作1、谷粒一般选用无病虫害、储藏一年的玉米、高粱、小麦为基本原料。
首先浸泡谷粒,麦粒温水下浸泡24小时左右(常温下3天左右),玉米、高粱大颗粒谷种浸泡3~5天。
含水量的测定以易捏碎、内部有少许干点为宜。
谷粒原种的优点是菌丝粗壮、生长快、适合快作快用;缺点是营养丰富原种易老化,栽培种储藏时易感染霉菌,尽量现做现用,保藏时间不要过长。
浸过后再煮沸20-30分钟左右,以煮透但刚好不开花为宜。
2、保证培养料水分培养料含水量应保持在60~65%,水分过少原种不能成活或成活率低,超过65%易感染杂菌,产生花脸菌或水底现象。
3、保证灭菌时间原种培养料灭菌时间为在常压灭菌的条件下100℃保持8小时就可出锅,避免长时间闷锅(121℃条件下时间可缩短至1小时左右)。
4、顶温接菌顶温接菌就是在培养料的温度降到30℃以下时就开始接菌,如温度低于15℃时接菌,原种成活率低或成活后生长速度慢。
5、防止培养料变酸原种拌料以后要及时装瓶、及时灭菌,不要堆积发热使原料变酸后在装瓶。
另外,拌料时应适当加大白灰含量,提高PH值,抑制杂菌生长。
一:沉稳(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
(4)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
(5)重要的决定尽量有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发布。
(6)讲话不要有任何的慌张,走路也是。
(7)自信是好,但是别忽略任何人的想法。
(8)人无高低,不要一副拽拽的样子,对人对事,别忘了礼貌。
你没有比任何人优秀。
二:细心(1)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
(2)对做不到位的问题,要发掘它们的根本症结。
(3)对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进或优化的建议。
(4)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
(5)经常去找几个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或弊端。
(6)自己要随时随地对有所不足的地方补位。
三:胆识(1)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词句(2)不要常常反悔,轻易推翻已经决定的事。
谷粒菌种制作方法等2则
谷粒菌种制作方法等2则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1年第3期传统的食用菌原种制作一般采用麦粒作培养基,不足之处是易吸水膨胀而霉烂、生虫。
笔者采用谷粒代替麦粒作培养基制作原种和栽培种,经对比试验得出如下结论:谷粒菌种制作方法简便,接种后萌发快、萌发点多,用种量少,不生虫,不霉烂,产量高。
做法如下:一、选择菌种瓶可用750毫升专用菌种瓶,或用250毫升、500毫升盐水瓶代替。
二、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谷粒1公斤,石膏15克。
将谷粒浸泡10小时,煮至熟而微开,滤干加入石膏拌匀,装入洗净的菌种瓶中,塞上棉塞。
棉塞要求干燥,松紧、长度合适,内不触料,外不开花。
用牛皮纸包住棉塞及瓶口部分,以橡皮筋扎紧瓶口,擦净瓶身。
三、灭菌1.高压灭菌:将装好谷粒培养基的菌种瓶置于高压锅中,瓶间留有空隙,以利蒸汽循环,灭菌彻底。
加热,待压力表指针上升至“0.5”处时,打开放气阀排气。
当指针回到“0”处时,关闭排气阀再次升压灭菌。
压力达到“1-1.5”时,维持2小时即可。
2.常压灭菌:将装好谷粒培养基的菌种瓶放在普通蒸锅中,要求菌种瓶横卧,瓶口交错对插,这样加热形成的冷凝水不易浸湿棉塞。
温度达到100℃后维持10小时,取出,冷却即可。
四、接种将已灭菌的谷粒培养基菌种瓶和待接的试管母种移入接种箱中,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5克加甲醛10毫升,实施气雾熏蒸消毒。
用酒精灯火焰烧过的接种钩钩取小指甲头大小的一块母种,放入谷粒培养基中,塞上棉塞,扎紧瓶口,移出培养(谷粒培养基适宜制作多种食用菌原种)。
五、培养及管理将接入母种块的谷粒菌种瓶竖放在室内架上或平台上,以利菌丝萌发。
室内温度保持12~28℃。
当菌丝萌发并在培养基表面长满后,将菌种瓶卧放,可提高架子利用率,还可防止水分沉积在瓶底影响发菌。
发菌期间如有杂菌感染,要及时挑出;没有感染的每隔3~5天将菌种瓶转动1次,使菌丝发育均匀。
当菌丝快要长满菌种瓶时,将培养室温度降低2~3℃,促使菌丝更加健壮。
制种新法——用稻谷颗粒培育食用菌
制种新法——用稻谷颗粒培育食用菌食用菌生产原种和栽培种常用棉壳或木屑,少数使用麦粒或玉米粒等颗粒种,工厂化生产使用液体菌种。
其实,食用菌生产使用稻谷颗粒种效果更佳。
稻谷颗粒种制作方法稻谷用清水浸泡48-60小时至吸足水分,用清水或人工配制的营养水煮沸,至米熟而不开花。
滤干摊凉,烘干表面水分,加入1%-3%石膏粉拌匀。
装入盐水瓶或塑料袋,装量不超过半瓶或1/3袋。
盐水瓶用棉塞封口,塑料袋折叠封口。
在121-125℃高温灭菌2小时,冷却后接入菌种。
待菌种萌发、生长至每团菌种沾附10粒左右稻谷时,摇瓶或倒袋,将团粒摇散。
继续培养,结成10粒左右团块时再次摇散,每次摇瓶或倒袋前,挑出带杂菌的菌种。
如此反复4-5次,待全部稻谷都长满菌丝即可使用。
稻谷颗粒种与麦子或玉米颗粒种相比的优点由于稻谷有稻壳,煮沸时容易掌握熟而不开花的度。
塑料袋装稻谷颗粒种,即使倒袋不及时,菌种结成块,也可以挤压搓碎,并且颖壳内菌丝所受伤害不会很大,而已成团的麦子或玉米颗粒种很难再弄成单颗粒。
稻谷颗粒种与棉壳或木屑原种、栽培种相比的优点1、棉壳或木屑原种长满菌丝后结成块状,使用时不易将其捣碎,且接种速度慢。
栽培种捣碎时,菌丝受伤严重,接种后菌丝萌发慢,吃料慢,污染率高。
稻谷颗粒种培养时经常摇瓶,不易结块,使用时直接倾倒出来,接种速度快,生长在稻壳内的菌丝不易受伤,接种后菌丝萌发快,吃料快,正品率高。
2、木屑或棉壳菌种常因检查杂菌不及时而将杂菌遮掩,而稻谷颗粒种在菌种被摇散的同时,杂菌也被摇散,有利于检杂,提高菌种的纯度。
3、瓶装棉壳或木屑菌种,上下菌种菌龄差别很大,如香菇菌种上下相差40-60天。
接种后菌丝萌发、定植速度不一致。
而稻谷摇瓶种菌龄一致,培养时间短,不易老化,接种后菌丝萌发好,均匀一致。
4、采用两头接种或打孔接种的栽培方法,菌袋必须在非无菌环境中培养20-60天,培养料中通常会加入10%-20%的玉米粉,培养料营养丰富,极易感染杂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五节粮食菌种的制作方法
季占军
谷粒(粮食)菌种的制作方法
谷粒菌种是对用粮食类作为菌丝生长的载体来制作菌种的统称,按使用粮食的种类不同可分
为:谷粒种,高粱种,小麦种,玉米种等。
谷粒种因其菌丝生长快,菌种制作周期短,常作
为应急菌种使用。
因其有转接后菌丝萌发快,接种方便等优点,近几年在有些地区也大规模
使用这种菌种制作三级菌。
但是谷粒种制作对环境和技术要求比较严格,转接出耳时容易感
染绿霉,所以要慎重选择。
经常用于谷粒种制作的材料有:谷子,玉米,高粱,小麦,稻谷等。
一般来说有壳类的,如
谷子,高粱,稻谷等要比玉米小麦要好些,种植户可以根据本地资源进行选择。
谷粒种常用的配方有:
1、谷子98.8%,磷酸二氢钾0.2%,石膏1%。
2、高粱98.8%,磷酸二氢钾0.2%,石膏1%.
3、玉米(或碎玉米,东北俗称大碴子)98%,磷酸二氢钾0.2%,石膏1%.
4、小麦98.8%,磷酸二氢钾0.2%,石膏1%.
以上配方中也可以按比例减少粮食的量,增加0.1%的硫酸镁,10%阔叶木屑。
选择好菌种制作的主料后我们要根据谷
粒的大小干湿度等因素对主料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浸泡:将选好的主料如谷子高粱等进行筛选去杂后,放入适量的清水中,然后将磷酸二
氢钾、石膏等辅料溶解在水中,浸泡时间因主料品种不同也不尽相同,原则上以粮食充分吸
水,变软为准,检测方法是用指甲可以将粮食切开为准。
在浸泡过程中要注意换水,防止粮
食变酸,一般夏季每天换水一次,冬季可不换水。
2、煮料:一般的粮食菌种的制作都要经过这一程序。
煮料就是把泡好的粮食放在水中加热
使其进一步吸水,水面要求超过粮食5CM以上。
用柴或电进行加热。
一边加热一边搅拌防止
粮食粘底。
煮料过程直接关系到菌种制作的成败,所以一定要注意火候和煮的程度,一般要
求煮致粮食有少许开花,内部有少许白心为宜,煮的太轻白心过多容易灭菌不透,煮的太重
容易导致粮食开花过多,含水量过大,以致菌丝生长缓慢,污染严重,所以广大种植户要充
分重视煮料这一环节,多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
而且要根据粮食的种类,干湿程度灵活掌握,
千万不要千篇一律,死搬硬套。
3、装瓶:粮食菌种一般用瓶装方式进行生产,可选用五百毫升的葡萄糖点滴瓶或专用的菌
种瓶作为盛装容器,装瓶一般高度为瓶的一半到三分之二,不可以装满,如果菌种急用可以
再少装一点。
4、灭菌:粮食类菌种因其营养丰富,易变酸腐败,所以生产中一般使用高压灭菌的方式进
行灭菌。
灭菌时间为0.15MPa 2小时。
5、接种:接种一般选择接种箱或超净台进行接种,因粮食菌比较容易感染杂菌,所以接种
过程也要更加严格,要严格的按无菌操作来进行。
6、养菌摇瓶:把接好种的菌种瓶放入养菌室的培养架上,在28度的温
度下培养七天,然后检查杂菌,七天后当菌丝直径长至4-5CM时要进行
扫码查看本文高清电子版摇瓶处理。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瓶口用报纸或塑料膜包严,右手拿瓶左
手掌向上敲击,把长好的菌种块摇散,使菌种均匀的混合在料中,这样
做有几个好处:1、使菌种快速长满料面,以免养菌时间长造成培养料
变酸腐败。
2、把隐形的污染源摇散,使其充分显现出来,便于辨别。
3、
可以使菌种生长上下菌龄一致。
摇完瓶后,把报纸等覆盖物去掉,放回
培养架,在24度的温度下继续培养10天左右菌丝就可以长满整瓶。
要注意摇瓶后由于菌丝生长快所以要注意加大通风和注意温度防止烧菌。
这样经过15-18天培养,谷粒菌种就可以长满整个培养基,谷粒菌种满瓶后就可以使用,不宜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