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园林绿化

合集下载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助力生态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助力生态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助力生态建设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

而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犹如城市的绿色心肺,为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观,同时也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城市园林绿化能够有效调节城市气候。

树木和植被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空气中,增加空气湿度,从而缓解城市的干燥状况。

在炎热的夏季,茂密的树木还能提供遮荫,降低地表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这不仅让居民在户外活动时感到更加舒适,也减少了因高温导致的能源消耗,如空调的过度使用。

再者,园林绿化有助于净化空气。

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活动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这些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

据研究表明,一棵成年的树木每年可以吸收数千克的污染物,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

城市中的公园、绿化带等就像是一个个大型的空气净化器,不断改善着城市的空气质量,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城市园林绿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园林中的植被可以减少雨水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的水分渗透,从而补充地下水资源。

同时,一些设计合理的园林景观,如雨水花园、生态池塘等,能够收集和储存雨水,用于灌溉和景观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不仅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还降低了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空间。

在城市中,高楼大厦和硬化路面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使得许多野生动植物失去了原本的生存环境。

而公园、湿地、绿道等园林绿地则成为了它们的避难所。

在这里,各种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生态链。

例如,城市公园中的花丛为蜜蜂、蝴蝶等传粉昆虫提供了食物来源,而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和动物则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增添了城市的生机与活力,也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关于生态城市园林绿化设计

关于生态城市园林绿化设计

关于生态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研究摘要:本文通过研究生态城市园林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些发展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并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生态规划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的主要成就也与城市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也不断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人们在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的暴露在我们面前。

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生念园林建设的作用越显重要。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一、生态园林的内涵生态园林是为创造出一个生态协调稳定的栖息之地,进而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融为一体,从而推动城市绿化建设的步伐。

二、园林绿化建设的必要性园林绿化是生态城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园林绿化除了具有美化城市形象的作用外,还具有净化空气,促进人体健康,降温调湿,减弱噪音的作用。

可见,园林绿化最根本的功能就是改善生态环境、提稿城市免疫力。

因此,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生态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资源,使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

三、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1.协调性原则园林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要具有协调性,即各个景观要素之间要做到具有整体协调性。

把园林景观看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统一体。

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既要注意各种植物的相互关系,也要注意植物与硬质景观以及植物与动物的相互关系,绿地与人的关系。

2.可持续原则18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均以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作为衡量经济强国的标准,在这种思想的导向下,人们对自然造成了无穷的破坏,但在大自然的报复面前,人类很快重新认识到了与自然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各界引起了高度重视。

因此生态园林的建设要注重长远的发展,进而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做到生态优先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做到生态优先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做到生态优先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到生态优先,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

首先,科学规划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优先的基础。

在规划之初,我们需要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城市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貌以及原有植被等自然条件。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城市生态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园林绿化规划。

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合理布局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色网络。

比如,在城市中心区域设置公园、广场等大型绿地,作为城市的“绿肺”;沿道路、河流建设绿化带,形成绿色廊道,连接各个绿地板块;在居民区、商业区等建设小型绿地和街头花园,增加绿色空间的可达性。

同时,要注重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在选择植物时,应以本土植物为主,因为本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更好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

它们能够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

此外,还应适当引入一些适应性强、生态效益高的外来植物,丰富植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植物配置方面,要遵循生态原则,模拟自然群落的结构和组成,营造出多层次、多物种的植物群落。

这样的群落不仅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还能够展现出丰富的景观效果。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生态优先的重要环节。

城市园林绿化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们应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收集雨水、利用中水等方式,增加园林绿化的用水来源。

在园林设计中,还可以因地制宜地营造湿地、池塘等水景,既能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又能起到蓄水、净化水质的作用。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保护和改良土壤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优先至关重要。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园林绿化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园林绿化
设局面 。
4 生态 文 明背景 下 城 市园 林绿 化应 注意 的 问题
4 1 城 市 园 林 绿 化 规 划 设 计应 遵 循生 态 学原 理 .
绿地规 划 中应 特 别强调以 生态学原 理为指 导 ,建设 结 构优化 、功能高效 、布局合理的绿地 系统 ,在这个系统 中,
乔 木 、 灌 木 、草 本 和 藤 本 植 物 被 因 地 制 宜 地 配 置 在 一 个 群 落 中 ,种 群 间相 互 协 调 ,有 复 合 的 层 次 和 相 宜 的 季 相 色 彩 , 具 有 不 同 生 态 特 性 的 植 物 各 得 其 所 ,能 够 充 分 利 用 阳 光 、 空 气 、土 地 空 间 、 养 分 、 水 分 等 ,构 成 一 和 谐 有 序 、 稳 一个
定的群落 。
的生态效 益 ,能够减 轻城 市环境 污染 ,维持碳 氧平衡 、吸
收 有 毒 有 害 气 体 、 吸 滞 粉 尘 、杀 灭 细 菌 、衰 减 噪 声 、 改 善
小气候 等多种功 能 ,在促进 城市 可持续发 展等 方面起 着十 分重要 的作用 。随 着世界范 围 内城 市化进 程 的加 速和 环境
问 题 的 加 剧 ,人 们 已越 来 越 认识 到 加 强 园 林 生 态 建 设 、 改 善 城 市 环 境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 许 多 国 家 已将 城 市 绿 化 发 展 制 定 为 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的 一 个 重 要 内容 。
中国园艺文摘 2 l年第1 01 期
生态城 市建设 与城 市 园林绿 化
李春红 j 李 广艳 _ 。
(. i吉林 农 业大 学 ,吉林 长 春 i3 0 ;2 吉 林 省 四平 . 3 00 3 摘 要 : 简要 概 括 生 态 文 明 与 生 态 城 市建 设 的 内涵 、城 市 园林 绿 化 的 重要 性 ,分 析 当前 我 国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中 的误

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或农村地区建设公园、花园、绿地等绿化空间,种植花草树木,为城市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同时,植物的叶片表面还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微尘、有害物质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净化空气。

一些叶片表面积较大的植物,如草坪、树木等,具有更好的吸附空气污染物的能力,能够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其次,园林绿化可以调节城市的微气候。

城市由于大量的建筑和道路等人工硬质表面的存在,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即城市区域的气温比周围农村地区要高。

而通过增加绿地和树木等植被的覆盖面积,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将热量带走,起到降温的效果。

同时,树木的枝叶能够阻挡太阳直射地面的阳光,减少夏季高温对城市的影响,并且在冬季,树木的枝叶可以起到挡风防寒的作用,减少户外温度的下降。

通过增加绿地和树木等植被的保护,可以有效调节城市的微气候,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宜人的居住环境。

此外,园林绿化还可以改善城市水环境。

绿地和树木具有很强的吸水保水能力,能够预防城市雨水径流和洪水的发生。

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减缓水流速度,增加水的滞留时间,起到削减洪峰流量的作用。

同时,绿地和树木的树干和树叶可以截留和吸收大气降水中的有害物质,防止其进入城市水体,净化水环境。

园林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还能提供城市灰色水处理的补给水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园林绿化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野生植物和动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而通过园林绿化,可以恢复和创造生物栖息地,提供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条件,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可以选择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地植物,提高园林绿化的生物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创造一个生态友好、生物丰富的城市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城市园林绿化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城市园林绿化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园林绿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的外观,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且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城市园林绿化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中,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等都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研究表明,一片茂密的树林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量。

同时,植物的叶片和枝干还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烟雾等污染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尤其是一些叶片表面粗糙、多绒毛的植物,如松柏类、阔叶乔木等,它们的吸尘效果更为显著。

其次,城市园林绿化对调节气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炎热的夏季,城市往往会出现“热岛效应”,气温明显高于周边地区。

而大量的树木和绿地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根部吸收并输送到叶片,然后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

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据测算,每公顷绿地平均每天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818 兆焦耳的热量,相当于 189 台空调全天工作的制冷效果。

此外,绿化区域还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减轻干燥带来的不适,为居民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小气候环境。

再者,城市园林绿化能够有效降低噪音污染。

城市中的交通噪音、工业噪音以及社会生活噪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而树木和草地等绿化植物能够对声波产生散射和吸收作用。

不同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对噪音的削减效果也有所不同。

例如,乔木、灌木和草地相结合的多层次绿化结构能够更好地阻挡和吸收噪音。

一般来说,宽度为 30 米左右的林带可以降低噪音 6 8 分贝。

在城市道路两旁、工厂周边以及居民区设置合理的绿化隔离带,可以显著减轻噪音对人们的干扰,提高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城市园林绿化还有助于保持水土和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水性,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

生态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的应用与

生态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的应用与

探讨生态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的应用与研究摘要:本文概括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误区,并探讨城市园林绿化为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生态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city landscape importance, the analysis current our country in the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errors, and explore the city landscap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ity landscape ecology benefit.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landscape; ecological benefit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0引言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经过人为巧妙的搭配设计,其景观已经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赏心悦目,令人在喧嚣的城市里依然能够感觉到自然的气息。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园林生态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城市绿化发展制定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1 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作用1.1园林绿化是创造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方式园林绿地不但贴近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的好去处,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返朴归真、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

园林绿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论生态城市中园林绿化问题探研

论生态城市中园林绿化问题探研

论生态城市中园林绿化问题探研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的提高,一个理想的现代化城市必须要有一定的绿地面积来保证城市环境的质量。

本文就城市中园林绿化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述探讨。

关键词:生态城市园林绿化问题措施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 culture, an ideal of modern city must have certain green area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in the city landscape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the points are discussed.keywords: ecological urban landscape problem measures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建设生态城市中园林绿化问题⑴长期以来,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场所。

在我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特殊的人口问题,使得房地产行业地位变的日益突出。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拉动经济增产的源动力,也是当地政府部门财政收入和gdp的主要来源,因此上到当权者下到普通老百姓都热衷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而搞园林绿化建设就显得底气不足,一旦影响到城市土地商业化的“高效”开发,往往面临着被清除掉的尴尬局面。

火热的房地产开发,与很小的绿地率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很多本该用于生态绿化用地变相的都进行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在园林工程中,特别是市政工程中,园林苗木这一块是施工方最容易钻漏洞的地方,在园林苗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园林施工方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遵循图纸要求,甚至通过灰色途径更改图纸,来达到盈利的目的。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绿化和绿色园林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绿化和绿色园林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绿化和绿色园林生态城市是指以城市为载体,以生态保护、低碳环保、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绿化和绿色园林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仅是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城市绿化和绿色园林两个方面入手,探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发展现状。

一、城市绿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城市绿化是指将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的土地、建筑物、道路等绿化起来,以抵消城市的硬质结构和空气污染等对居民的负面影响。

城市绿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城市气候环境城市绿化能有效地降低城市的气温,降低城市的噪音和颗粒物浓度,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研究表明,城市公园和行道树对城市的热岛效应具有显著的降温效果。

城市中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可以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使城市的空气流通畅通。

2.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城市绿化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中的植物有利于减缓水分流过程和空气水平降低的速度,能够延缓降雨的径流,减少水源污染。

同时,在城市化改造中,空气、水质以及土地保护等都是极为重要的环保问题,城市的绿化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些问题的出现。

3.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绿化可以改善居民的休闲娱乐环境,提高居民的休闲娱乐品质。

多数研究表明,人们在植物丰富的自然环境中可以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减轻焦虑状态,对情绪的消极影响也更小。

同时,在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地的建设也是一种美化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二、绿色园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绿色园林是指以绿化造景、休闲娱乐和文化展示为主要目的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与城市绿化不同,绿色园林除了能够满足城市绿化的作用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绿色园林是城市面向自然的艺术,有人文情感和艺术审美的价值。

园林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品位,也有助于加强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协调,提高城市社会稳定性和文化繁荣度,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强化园林绿化效果 提升城市生态绿化质量

强化园林绿化效果 提升城市生态绿化质量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29强化园林绿化效果 提升城市生态绿化质量◎陈卫萍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

尤其是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对改善城市生态绿化的问题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要加大对园林绿化的重视程度,以园林绿化为基础提升城市的生态绿化质量,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为居民营造宜居、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绿化;园林绿化当前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生态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落实,提升城市生态绿化质量,加强城市园林的绿化效果,打造宜游、宜居的园林生态城市是目前非常关注的话题。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除了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文魅力、历史和社会之外,生态环境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能够为打造良好的生态圈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净化空气,并使城市建筑的艺术效果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重大。

一、开展城市园林绿化的目的(一)符合生态环保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对于城市当前面临的生态失调和环境危机越来越重视,对于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目前的核心主题,也是当下金阿舍现代化建设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不但可以为居民提供优质的休闲场所,还能够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当前新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城市中,人们的主要休闲娱乐场所就是公园,但是目前很多城市建设的公园数量和项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服务半径和绿化面积,并且,部分城市建设的园林,规划、设置得不合理,无法让居民感受到大自然大的气息。

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作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在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关注,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关系。

城市园林绿化的工作,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但可以避免地下水污染和减少视觉、温度等方面的污染问题,还能够缓解居民的精神压力,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将城市的活力和风貌充分展现出来。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在改善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树木、花草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助于调节城市的空气成分,减轻空气污染。

研究表明,一片繁茂的绿地能够显著降低周边区域的温度,形成局部的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在炎炎夏日,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往往成为人们避暑的好去处,这就是园林绿化在调节温度方面发挥的作用。

此外,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风险。

而且,园林中的植被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城市园林绿化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空间。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许多自然栖息地受到了破坏,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

城市中的公园、绿化带等绿色空间可以成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例如,一些鸟类会在城市公园的树上筑巢,昆虫在花丛中繁衍,小型哺乳动物在绿地中寻找食物和庇护所。

这些生物在城市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合理的园林绿化规划,可以营造出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如湿地、草地、森林等,为各种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促进生态平衡的维持。

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园林绿化对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一个绿意盎然、景色优美的城市环境能够让人心情愉悦,减轻压力,增强身心健康。

人们在闲暇时光可以在公园中散步、锻炼、休闲娱乐,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

良好的园林绿化环境还能够促进社交活动的开展,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例如,社区花园的建设可以让居民共同参与种植和养护,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此外,城市中的绿地和公园也是孩子们接触自然、了解生态知识的重要场所,有助于培养下一代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要求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要求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要求生态园林城市是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施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生态园林的建设要求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以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合理布局城市园林绿地。

在布置城市园林绿地时。

首先以生态平衡的原理做主导。

使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形式与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相协调,做到因地制宜、因需选种、因势赋形,使城市生态园林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

而且利用天然的森林与植被,把自然引入城市中,拓展城市生态园林的内涵和外延,以维护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

二、以生物多样性为理论基础,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园林绿地结构愈复杂,生物种类越多,园林绿地系统就越稳定。

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上的,生态园林本身就意味着生物多样性。

植物是生态园林的主体和基础。

单调的植物种类建立起来的园林,当失去人们的维护时,是不稳定的。

三、以师法自然与生态化相结合为园林设计思想。

城市生态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基础上,运用生态的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

它是顺应自然规律,利用修复技术,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的可持续维持和发展。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含了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和系统性。

进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时,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生态的作用如何

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生态的作用如何

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生态的作用如何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让我们的生活空间更加赏心悦目,更在改善生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市园林绿化有助于净化空气。

城市中,车辆尾气、工业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使得空气质量每况愈下。

而绿色植物就像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空气净化器”。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从而改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同时,植物的叶片和枝干还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微小颗粒以及部分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例如,常见的杨树、柳树等树种,它们的叶片表面较为粗糙,能够有效地滞留灰尘。

而像夹竹桃这类植物,则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净化过程,城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能够呼吸到更加清新、健康的空气。

其次,城市园林绿化在调节气候方面功不可没。

城市中的水泥、柏油等建筑材料在阳光的直射下会迅速升温,形成“热岛效应”,使得城市的气温普遍高于周边地区。

而大量的树木和绿地则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根部吸收并运输至叶片,然后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

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据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能够使周边地区的气温降低 3 5 摄氏度。

此外,园林绿地还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减少水分的蒸发,对于调节局部气候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炎热的夏季,走进一片绿树成荫的公园,您会明显感觉到温度的下降和湿度的增加,仿佛置身于一个凉爽宜人的小气候中。

再者,城市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减少噪音污染。

城市中车辆的喧嚣、工业生产的噪声以及人群的嘈杂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而树木和草地可以起到吸收和阻隔声音的作用。

它们的枝叶、树干等能够反射和散射声波,从而减弱声音的传播。

不同的植物类型和种植密度对噪音的削减效果也有所不同。

例如,密集的灌木丛和高大的乔木林带能够更好地阻挡和吸收噪音。

园林绿化如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如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如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园林绿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的外观,更是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和可持续的生活空间。

首先,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地调节城市气候。

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往往会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导致气温升高,形成所谓的“热岛效应”。

而树木和植被则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根部吸收并散发到空气中,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同时,树木的枝叶还能阻挡阳光直射地面,减少地面的热量吸收。

据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城市绿化系统可以使城市内部的气温降低 2-3 摄氏度,显著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其次,园林绿化有助于净化空气。

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活动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居民的健康。

植物通过叶片表面的气孔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物质。

例如,一些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硫,并将其转化为硫酸盐储存起来。

此外,植物的叶片还能够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起到过滤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据统计,每公顷绿地每天可以吸收约 18 吨的二氧化碳,释放出 12 吨的氧气,为城市提供了清新的空气。

再者,园林绿化可以减少噪音污染。

城市中的交通噪音、工业噪音等给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中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树木和植被可以有效地阻挡和吸收声音,起到隔音降噪的作用。

树叶的振动和枝干的摩擦能够消耗声音的能量,从而降低噪音的传播。

特别是一些密集的绿化带,如道路两侧的林荫道,可以将噪音降低 5-10 分贝,为居民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生活环境。

另外,园林绿化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雨水在降落过程中,如果直接流经城市的硬质地面,会迅速汇集形成地表径流,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

而园林绿地中的土壤和植被能够吸收和储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

同时,植物的根系还能够保持土壤的结构,防止土壤侵蚀。

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及建议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及建议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及建议分析1. 引言1.1 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城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品质。

一个拥有大片绿地、鲜花和树木的城市会给人一种宜居、舒适的感觉,吸引更多人前来游览、居住和工作,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城市园林绿化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植被的吸收、固定和净化作用,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环境噪音、调节城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健康的生活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对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绿色的环境可以缓解压力、减少焦虑,促进身心放松,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人们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投入,倡导居民积极参与共同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字数:225】1.2 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导致局部地区绿化不足或者绿地分布不均衡。

一些城市中心地带缺乏绿化空间,而一些郊区或者偏远地区绿地资源丰富却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城市绿化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城市园林绿化设施不完善,存在绿地破损、绿植老化、景观陈旧等问题。

一些城市的公共绿地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养护保护措施,导致绿化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不及时,影响了城市绿化的整体效果和品质。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监管和规范,存在一些乱搭乱建、违建违规等现象。

一些商业开发或个人行为破坏了城市绿地的原有风貌和功能,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形象和环境品质。

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着规划不足、设施问题、管理混乱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城市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和品质。

【内容结束】2. 正文2.1 提升城市形象与品质提升城市形象与品质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园林可以增加城市的美观度和独特性,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园林绿化、水资源管理、垃圾处理和环境监测四个方面探讨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一、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的绿地空间,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并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生态环境品质。

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应该注重树种的选择,优先选择适应城市环境的乔木和灌木,如榕树、杨树、紫薇等。

同时,要做到绿化植物的多样性,以提供更好的生态效益。

此外,也需要注重园林设施的建设,如公园、绿地、花坛等,以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二、水资源管理城市水资源管理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关键环节。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好水资源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应该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要推广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如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处理等,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强水环境治理,减少水体的污染,保护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

三、垃圾处理垃圾处理是城市生态系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也不断增加。

合理处理垃圾对于保护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在垃圾处理方面,应该鼓励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并提供相应的分类回收设施。

同时,要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推广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监测城市环境的污染状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

在环境监测方面,应该建立完善的监测网格,覆盖城市的各个区域,包括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多个方面。

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探讨生态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探讨生态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扰的类型、强度和频度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着生态系统退化的方向与 程度, 自然干扰总是使生态系统返回到生 态演 替的早期状态, 某些周 期性 的 自然干扰在生态系统演 替过程 中起着正负反馈作用 , 使生态 系统处于一种稳态平衡状态。生态城 市是特 定地域范 围内以人的行 为为主导, 以自然环境为依托, 物流流动为载体 , 科 教文化为动力, 社 会体制为径络, 是 由许多因子构成的人工生态综合体, 也是一个开放 的“ 社会 一 经 济 一 自然 复 合 生 态 系 统 ” 。生 态 城 市 是 一种 理 想 的城 市 模 式, 其 中技术与 自然充分融合, 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 限度 的发挥, 而居 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物质 、 能量 、信息 高效利用 。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 园林运 用生态 学原理进 行园林绿地 设计与建设, 重视 园林绿地对城市环境所起 的作用, 突出 强调环境质量在城 市建设 中的重要意义, 从改善环境着手, 规划建 设 绿地园林的最终产物 , 是人与 自然可持续 发展 思想在 城市发展过程 中 的 具体 体 现 。 6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1 )生态城 市园林建设要 以 “ 绿一生物多样性”为中心, 自然 景观为特 色, 把传统 园林的概念从孤立的花 园、 街道、 庭院绿化中解 救出来, 发展 “ 以城 市为主, 环境绿地协调, 空间绿化补充 ”的途径, 融生态环 境和 园林绿化为一体, 给 城市创造一个 良好的生态环境。 ( 2 )坚持 “ 以人为本 ”原则, 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 长远结合, 处 理好生态 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 利益 的关系, 处理好局 部与整体 利益 的关系, 更要处 理好建设 与保 护 、建设与发展的关系, 才能确保环 境建 设与园林绿化相匹配, 促进 良性生态城 市建设运行机制 的形成, 实现整体一和谐一 持续发展的 目标 。 ( 3 )生态城市园林建设, 应 “ 以小为主, 中小结合, 普遍 分布 ” 为原则, 绿地建设与空间绿化相配套, 进 行多层 次绿化 以生态学 、 植物群落学、 城市规划 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 树种选择 以适生 的乡土 种质资源为重点, 使生态园林建设 向着 由乔木、灌木、藤木 、草坪及 地被植 物相渗透 的多层 次立体 混交体系发展, 实现生态城市环境 的 大 自然景观可持续发展 战略。 ( 4 ) 生态城市园林绿化, 在注 重城市整体环境的同时, 为改善人 居环境质量, 应重视小 区生态园林建设, 并在建设中突出植物种类群 聚的特 点, 尽量减少搞亭 台楼阁、喷泉雕塑、假山水池, 以建设 自然 景观为 主, 实现人居环境 回归自然的建设 目的 。因此, 生态城市园林 建设更有利于促进物种多样性在 城市环境建设 中的可持续 发展。 ( 5 )2 1世纪是 “ 质量 的时代 ”, 生态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质 量 也应及时纳入高质量 的现代生态城市生态环境 景观建设时期, 以现 代技术质量标准体系 为依托, 实现生态城 市环 境景观的可持续质 量 建设发展轨道 。 ( 6 ) 生态城 市建设, 要创建富有我 国特色 的环境生态教育体系, 以增强生态环境 危机 意识, 普及环境生态知识, 提高全 民族生态文化 基础。 树立尊重 自然规律, 珍惜 自然资源, 爱护生态环境, 与 自然和谐 相处的新 观念, 努力为建设生态城 市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根本保证。 7 结 语 . 城市园林 绿化作 为一个建设行业 的合理定位,应该是 :城市园 林 绿化 是实 现 城 市可 持续 发展 的一 项 重 要 的 基 础 设 施 。改 变 过 去 人 与 自然的对立关系为协 调的关 系, 改善人类 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 质量,是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 目的。在与城市经济发展 同步 进行的城 市环 境建设中,城 市园林 绿化建设也肩负着 光荣的使命, 应该作出其应 有的贡献 。 . 参考文献: … 王雅娟, 赵桂 芬, 刘绪军. 城市 园林��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文化•城市生态人居•城市生态经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作01城市生态环境总结词:高覆盖率详细描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应达到较高水平,一般要求在50%以上,有的城市甚至要求达到60%以上。

这表明城市中的绿地和绿化带得到了充分的规划和建设,能够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总结词全方位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详细描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不仅要求城市绿化覆盖率高,还要求在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做到全方位的规划和实施。

这包括对城市周边的山体、水体、植被等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在城市内部进行绿化、景观、建筑等方面的规划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结词环境治理与美化并重详细描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不仅要求对城市环境进行治理,还要求对城市进行美化。

这包括对城市中的污染源进行治理,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同时也要求对城市中的建筑、道路、绿化等方面进行规划和建设,使城市更加美观、宜居。

城市环境治理与美化02城市生态文化对城市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保护,维护其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保护原则制定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加强修缮维护,推动合理利用,鼓励社会参与,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保护措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发展方向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重点领域,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产业支持政策制定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加强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创新创造,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活动形式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包括艺术展览、文艺演出、文化讲座、民俗活动等,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

宣传推广加强城市文化的宣传推广,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宣传城市文化特色和品牌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一、城市绿化标准1. 绿地率:城市绿地面积应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

2.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应达到40%以上。

3. 绿化密度:每万人应拥有不少于0.4公顷的绿地。

4. 绿化品质:绿地应以乔木、灌木和草坪为主,搭配鲜花、水景等元素,形成丰富多样的绿色景观。

二、水体保护标准1. 河湖水体:城市内河湖水体应达到国家水质标准,水质达到Ⅲ类以上。

2. 河湖岸线绿化:河湖岸线应进行绿化,建设步道和休闲设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3. 湖泊保护:城市内湖泊应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持湖泊水质清澈,生态环境良好。

三、空气质量标准1. PM2.5浓度:空气中PM2.5浓度不应超过35微克/立方米。

2. 二氧化硫浓度: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不应超过50微克/立方米。

3. 一氧化碳浓度: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2毫克/立方米。

4. 臭氧浓度: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应超过160微克/立方米。

四、噪音控制标准1. 住宅区:住宅区内噪音水平不应超过55分贝。

2. 商业区:商业区内噪音水平不应超过60分贝。

3. 道路交通:道路交通噪音水平不应超过65分贝。

五、生态保护标准1. 自然保护区:城市周边应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

2. 生态修复:对于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应进行修复和恢复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

3. 生态农业: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六、景观建设标准1. 建筑景观:建筑物外立面应进行绿化和装饰,增加城市景观的美观性。

2. 道路景观:道路两侧应进行绿化和景观布置,形成美观的道路景观带。

3. 广场公园:城市广场和公园应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是什么

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是什么

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是什么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热岛效应等。

而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

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等活动都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还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从而净化空气。

例如,阔叶树木的叶片表面粗糙,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

一些植物如夹竹桃、银杏等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据研究表明,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 2 万至 6 万千克,吸收二氧化硫 60 千克。

因此,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可以显著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为居民创造一个清新、健康的呼吸环境。

其次,园林绿化有助于调节城市气候。

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等硬质表面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导致城市温度升高,形成热岛效应。

而树木和植被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

同时,树木的树冠可以遮挡阳光直射,减少地面热量的吸收。

在炎热的夏季,绿化良好的区域往往比没有绿化的区域温度低几度,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此外,绿化还可以减轻城市的风害。

树木和植被能够降低风速,阻挡风沙,减少风对城市的侵蚀和破坏。

再者,园林绿化能够减少噪音污染。

城市中的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和社会噪音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树木和植被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阻挡声音的传播。

树叶和树枝的不规则形状可以使声波发生散射和折射,从而削弱声音的强度。

例如,一条 40 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音 10 至 15 分贝。

在城市中合理规划和布局绿化区域,尤其是在道路两旁、居民区附近和工厂周围种植树木和植被,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另外,园林绿化能够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生态城市的园林绿化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展示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是人们文化素养和道德风尚的体现。

但随着城市化的日益扩展,城市周围的自然生境大量被高层建筑物和混凝土地面取代。

城区建筑容积率增大,形成“热岛效应”,造成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及人类远离自然产生的心理失衡等问
题突出。

本文将围绕生态城市的园林绿化进行讨论。

【关键字】生态城市园林绿化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园林绿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城市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

在生态城市各个要素中,自然因素既是基础因素,也是主导因素。

城市绿地作为自然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生态系统建设的基础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组成绿地系统的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二是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个不完整,不能完全实现自我稳定的系统,迫切需要城市绿地系统的参与,城市绿地系统的这一功能,同时也维持了城市生物的多样性,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

(2)生物多样性的保障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其价值体现为:直接价值,人类
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中,得到了所需的全部的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重要作用;间接价值,表现在生态功能方面。

而城市绿地系统,作为生物多样性的载体和媒介,由于是人工生态系统,受到了人类的精心保护,在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的今天,成为生物多样性的最后堡垒。

(3)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生态效益;通过植物所构成的景观和游憩空间所产生高质量的生活效益;通过创造减灾条件、提供避灾场所产生的城市安全效益;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旅游发展所产生的多种经济效益,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除绿地以外的其它因子所不能提供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这一特性使之成为城市弥足珍贵的城市生态资源。

二、建设生态城市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生态园林建设仅仅是城区的绿化建设。

城区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绿化面积,建筑高密度的分布使城区空间具有封闭性,因此城区绿化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的效益很低。

2、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方案规划的构思和立意上,而城市决策者为了追求政绩,需要时间短、见效快的绿地景观,导致重景观,轻生态,“一次成型”的绿化模式被广泛应用。

3、绿地生物量和空间占有率低。

众所周知,相同面积上的乔木
产生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灌木和草坪等产生的生态效益,一棵70 年的树和一棵7 年的树,它们的生态功能是70:l。

但是我国绝大多数的绿化用地被生态效益低的草地所占用。

4、相对于乔木来说,草坪的生态效益就很低。

现在草坪的养护基本上停留在修剪阶段,而且面临着修剪过勤的问题。

草地可以滞留粉尘,净化空气,其表面有吸附力,可以吸附粉尘,吸附力的大小和草地的高度有关。

修剪过勤,其吸附能力就大大降低,不利于环境改善。

同时剪短的草地水分因阳光照射而大量蒸发,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5、城市的人工环境改变了自然,同时也改变了植物的生存条件,城市建筑工程。

人流活动及公共交通使土壤密实度显著增高,通透性差,土壤ph 值过高,微生物少,有机物合成、分解和养分循环能力较低,氮、磷含量较少。

甚至在有些地区土壤污染严重。

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行道树的生长,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将行道树周围的裸露地块铺上铁篦子,起保护作用,但铁篦子对树木生长没有任何益处,而有机覆盖物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机地表覆盖物被誉为“最环保、最经济、最友好”的新型城市地表覆盖物,其生产工艺简单,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个低消耗、高效益的产业。

但是现在城市绿地的地表覆盖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有机地表覆盖物很少应用。

三、创建生态城市中的园林绿化的具体做法
1、生态设计规划思想的先行
传统的规划设计一般是以人的各种需求为前提,满足的是人的生
理、安全、社交及自尊的需求。

生态规划设计则更多地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发展。

将传统的规划设计手法与生态规划设计结合起来,在满足近期城市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及引进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一种要求更高的设计方法。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哲理应该受到传统哲学思想的支配,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人和自然是不能分割的整体,提倡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我们应该把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观念融入城市园林的设计中去。

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他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哲理与现代生态学观点是内在统一的。

2、注重植物造型、搭配的协调
植物的搭配设计首先要强调观赏性,提高城市景观视觉效果,要具有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作用,做到美化环境与生态保护。

栽种本地植物可以体现地方特色,引入外地树种则能呈现异域风情,丰富了本地植物的资源,呈现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绿化植物要以本地植物为主,配置上重视园林景观的多样性。

原产于热带的植物引进后抗寒差,冬天容易死去,再美丽也只能是昙花—现。

要依据当地自然植被中的群落种类,使建设的人工群落中各植物的数量比例合理,各品种的栽植密度更科学,形成由乔木为主,乔、灌、草、藤相结合的生态体系。

3、注重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瑗彩叶树种的合理搭配
要注重常绿树种、落叶树种及彩叶树种的合理搭配。

在城市景观
中季节性的景观表现在植被的季相变化上,它能让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风景的生命轮回。

色彩的搭配合理,季相变化明显是园林绿化发展的大趋势。

有的植物在叶子落光后树干所呈现的姿态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景观。

植物的一叶知秋,是自然生命轮回的体现。

我们要尽力创造出丰富的季相景观。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色彩应该向彩色景观转变,在绿化树种中加大彩叶树种的比例,以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园林景观。

4、园林绿化以乔木为主,空间上提高生态效益
当前我国城市绿化用地紧缺,提高城市生态效益的最好方法就是种植乔木,乡土树种是首选,比如泡桐,杨树,适应地域广,值得我们大力提倡。

此外还要大力提倡垂直绿化及屋顶绿化。

在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中,我们应选具有浅根性、耐贫瘠、耐干旱、耐水湿、对阳光有高度适应性等特点的植物。

比较常用的有地锦、牵牛、山养麦、紫藤、美国凌霄、蝇子草、过路黄等。

5、绿化建设和养护工程并重
绿化建设和养护并重,巩固园林绿化。

绿地建设完成,也就意味着养护工程的开始。

养护工程是绿地建设的后续工作。

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亚伟浅谈经济欠发达县市如何创建园林城市[期刊论
文]-上海农业科技2008(6)
[2] 刘莎莎生态城市与园林绿化[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
[3] 胡雷珠.丁林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
[4] 章昌炳.殷辉.杨海军依托自然生态优势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信阳市创建国家园林市综述[期刊论文]-中州建设2011(8) [5] 刘志明.陆增祥.孟好军.安金玲生态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论文]-防护林科技200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