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精品导学案

16 大自然的语言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习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资料链接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积累字词,整体把握。

自主学习1.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①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②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③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等。

④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准确、简练、平实、生动等⑤你认为阅读说明文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读准字音。

翩.然piān 簌.簌sù连翘.qiáo萌.生méng草长莺.飞yīng孕.育yùn载.途 zài 农谚.yàn竺.可桢.zhúzhēn 销声匿.迹nì3.解释词义。

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悬殊:相差很远。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

载途:满路、遍地。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年年如是:每一年都像这样。

八年级上16.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案

八年级上16.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案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准确而生动的语言。

3、学会观察事物,热爱身边美好的一切。

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作品;(学生自主展示)2、字词听写;(全班必做)合作讨论(每组设计一幅结构示意图)3、文章结构;共同展示(每组必做,小组评比)4、最美的用词;5、最准确的表达;6、最有条理的安排;走进自然(每组3个机会)7、“年年岁岁花相似”,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往往不是很关注。

秋天来了,又去了,对于我们来说,秋天是什么呢?除了树叶黄了,庄稼丰收了,我们还发现了什么?春天的小鸟哪去了,天空还一样么,知了还在叫么......用心去体会身边的变化,写下对秋天的感受!课堂检测1、说明文的顺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文的方法有哪些?、、、、、等。

3、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⑴簌簌()匿迹()农谚()翩然()⑵yùn()育méng()发róng()化海táng()4、解释词语:①翩然:②孕育:③销声匿迹:④载途:.5、《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6、⑴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果实的时期。

⑵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的物候知识。

⑶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避免。

⑷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⑸物候学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

A、养育丰盈可以要求记录B、培育丰厚可能适宜记载C、生长许多能够影响记载D、孕育丰富可能适应记录是()7、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⑴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2、快速阅读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揣摩说明语言。

4、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学习方法:“五步教学法”(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步:课前预习(一)“三读”课文“一读”:大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字词:“二读”:默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在精彩段落前用红笔标上“△”;在精美句子下用红笔画上波浪线;疑难词句旁标上“?”“三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轻重、快慢、语调”(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小组分工完成)(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5)、理解文章脉络,列出文章提纲(三)疑点问题归纳预习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请将这些问题记下来。

(至少3个)第二步:交流讨论1、课前请6个小组在后墙黑板上板书“字词积累”和5个“预习题”结论。

2、课前各小组检查小组成员预习情况,组长填写预习自评分。

3、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各组员的预习结论4、评价黑板上展示的预习题结论第三步:精彩品读小组内交流“二读”课文中,发现的精彩文段或精彩语句;点评预习中发现的写作或表达上的亮点。

w第四步:质疑解难1、小组内讨论预习和上几环节中发现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提请全班讨论解决。

2、对同学发言、老师点拔及教辅资料上的观点产生疑问的可以大胆质疑。

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文中的某个段落或者某个角度提出2-3个问题,考考其他小组;指导说明:请各小组快速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小组互换问题,快速讨论找到最佳答案,然后各小组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后者不要重复问题,但可以补充或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第五步:当堂检测(-)课本知识填空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_ 、__ 、___ 、____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16 大自然的语言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16 大自然的语言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16 大自然的语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6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科学知识。

2.理清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学习重难点】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学会快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二)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学习流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竺可桢萌发()翩然()孕育()销声匿迹()风雪载途簌簌草长莺飞周而复始衰草连天2、了解作者3、思考下面问题,理清全文思路。

划分段落层次(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4、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体裁)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意义。

5、相关知识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6、理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1、)本文按什么顺序说明?(2、)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7、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或作用。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叨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学会筛选信息并概括要点。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生动优美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学会筛选信息并概括要点。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生动优美的特点。

【知识链接】说明文的基本知识1、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叫做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叫做事理说明文。

2、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一般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几种类型。

3、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4、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一、课前预习(一)基础巩固1、给下列字注音孕.( )育农谚.()翩.()然草长.()莺飞销声匿.()迹2、解释下列词语次第周而复始(二)整体感知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3、读了《大自然的语言》后,我们知道了预示天气变化,预示季节交替,鱼鳞上的圆圈可以推测鱼儿的。

【家长签字】(温馨提示:请家长写清楚孩子预习时读了几遍课文,请签上姓名)二、课堂研讨1、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标划于课本并交流。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2、小组合作做交流展示本课的语言有什么特点?3、在科学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还具有生动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6 大自然的语言》赛课导学案_19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6 大自然的语言》赛课导学案_19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知识目标:了解物候知识。

培养学生快速检索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教法:本课采用了激发兴趣法、指导归纳法、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辅助电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走入文本,感悟生活。

(一)激趣导课导语:桃花绽放,荷花婀娜,枫叶渐红,白雪纷飞。

大自然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时又传递着怎样的信息,今天我们拉继续学习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来了解物候知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的使用完全把学生带进了风景如画的四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复习提问要求学生熟悉课文,动手收集资料,主动参与课堂,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三)整体感知速读全文,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理清文章的结构。

找出相关的说明方法。

(本环节意在通过竞赛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1~3)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4~5)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6~10)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11~12)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四)赏析课文1、默读课文,理清顺序。

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如有疑问可以质疑,教师适当点拨、评价、总结归纳。

(本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多媒体的资源共享使学生快速掌握重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1)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1) 新人教版

16 大自然的语言班级八年姓名授课时间授课类型单一课授课节次 2【学习目标】1. (1)识记文学常识。

扫清文字障碍,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自主、合作探究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难点】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学习过一、复习导入:(2分钟)学法指导程】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

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10分钟)1、复习提问:①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②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哪些?2、作者介绍: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三、释疑点拨:(10分钟)(一)朗读课文,回答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二)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四、训练提升:(13分钟)1、重点字词: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翩然销声匿迹草长莺飞风雪载途农谚簌簌孕育萌发倾听思考提问学生回答抢答快速思考作答小组讨论研究明确问题答案2、识多音字: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系觉()()()()落()翘()()3、辨易混字: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衰()榆()哀()偷()衷()愉()4、析近义词:解释下列近义词,分析他们的不同点,并运用近义词填空。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3.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学习难点: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

学习内容及流程:一、【课前自主学习】独立预习,课前完成1、了解作者2、读一读、写一写、练一练。

连翘()——翘()起衰()草连天——鬓毛衰()落()叶——丢三落()四——落()枕观()测——玄妙观()差()异——差()遣——差()错——参()差二、【课堂合作探究】细读课文,小组学习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5):第三部分(6-10):第四部分(11-12):2、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思考一:本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思考二: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三、课堂练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

……几千年来,……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4.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5.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6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课文顺序。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色,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养成注重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说明文文意理解与概括法】①了解大意,确定说明对象。

②留意各段的段首段尾句。

③标记重要词句。

④审读题干,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⑤在答题范围内概括。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田野金黄,落叶纷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诉说着冬天的故事。

鱼鳞上的圆圈告诉我们它的年龄,三叶虫的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浩瀚的海洋。

其实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翩.然(piān) 孕.育(yùn) 销声匿.迹(nì) 农谚.(yàn) 簌.簌(sù)萌.发(méng) 风雪载.途(zài) 短促.(cù) 连翘.(qiáo)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新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课题:大自然的语言课型新知预展课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认读生字、生词。

2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快速筛选信息。

3说出文章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学习重点1.快速概括课文要点(用文中的话或者自己的话)2 赏析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助读资料:竺可桢(1890.3.7—1974.2.7),浙江人。

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他的代表作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中国气候区域论》、《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物候学》(1963,与宛敏渭合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72)。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1请同学标注段落序号后朗读课文,解释下列生字词。

萌发: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zài ):周而复始:草长莺飞:文本分析,合作探究:1、A本文给我们介绍了物候和物候学知识,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条理清楚地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物候知识吗?(80字左右)导入:问题预设:1、这几部分内容顺序能否调换?(有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2、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这几个因素顺序能否调换?B、你能归结出把事理介绍清楚的方法吗?2、本文是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却不深奥,而是趣味盎然。

作者把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课文中也有一些生动地句子,请你结合第一、二段来分析。

3、古诗词中不仅有美景,还包含丰富的大自然的语言,你能中找一些句子来和大家分享吗?(如描写四季的、写节气的、体现文章中影响物候来临因素的等)示例:(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的西湖莲叶满湖,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贴水映日,显出与众不同的艳红。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大自然的语言班级姓名日期【目标定向】知识目标: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走入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询大自然的奥秘。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课文朗读。

初步感知文意。

2.学习字词。

连翘()——翘()起衰()草连天——鬓毛衰()落()叶——丢三落()四——落()枕观()测——玄妙观()差()异——差()遣——差()错——参()差3.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5):第三部分(6-10):第四部分(11-12):三、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案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时间主备审核班级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况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

知识链接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

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

课前导读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簌簌()匿迹()农谚()翩然()yùn( )育 méng( )发 róng( )化海táng( )2、解释词语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载途:3、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自主学习一、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结构层次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二、研读课文,理解文章说明顺序1、重点阅读6-10段,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2、说明顺序:三、语言品析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的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次第”是什么意思?请用他造个句子。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他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3、哪些词语体现出大自然以它独特的语言在提醒我们要干什么事了?4、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5、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词语;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物候现象。

3.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4.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2.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学法指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而“大自然的语言”是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的。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2、走进作者: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

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

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3、相关资料: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

非生物现象,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

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和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6《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6《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16《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方法总结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借助工具书,查阅字词,积累字词
提出问题会锻炼自己的思维
阅读课文
筛选信息
圈点勾画
1、反复阅读课文,了解物候和物候学等相关科学知识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3、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北极 星是盏指路灯,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参考同步学习P125
二、品读大自然朗读第一自然段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主要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相关语句
3、你认为本段中那些词用的形象生动
4、举例说 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5、重新给课文换个标题,看看有什么效果(和原标题比较)
三、我 来说一说能说说我们身边的物候现象吗
四、补充二十四节气歌,你能说出 这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吗?
1.理清课文的思路.
2.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
竺可桢
课时
第二课时
设计者
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方法总结
精度有利于学生发现信息
发现更重要
课外知识可以填补知识空白
一、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探究写作技巧
课前预习:
1、积累字词给加粗的字加拼音
竺可桢萌发融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学习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初步概况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自主预习案]1、走进作者: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2、给加点的字注音。

翩然(:::):::孕育(:::)::农::::谚(:::)::簌::::簌(:::)萌发(:::):::连翘(:::)::风雪载途(:::)::销声匿迹(:::)3、词语解释。

【翩然】:::::::::::::::::::::::::【簌簌】:::::::::::::::::::::【载途】:::::::::::::::::::::::::【孕育】:::::::::::::::::::::【萌发】:::::::::::::::::::::::::【荣枯】::::::::::::::【周而复始】:::::::::::::::::::::【销声匿迹】::::::::::::::::::::::::::::::::::::::::::::::::::: [课内探究案]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找一找初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4、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5、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6、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7、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二)想一想8、:再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找出上面所选知识对应段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三)品一品9、齐读第一自然段,学习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的时间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沉睡、苏醒,冰雪融化、草木萌发、次第开放,翩然,簌簌,渐渐变黄,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0、快速阅读2-3自然段,说说每段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说明的?第2自然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悟一悟11、:精读课文6~10段,思考并讨论: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思一思12、: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1)文章首先介绍:___________,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______________,接着说明__________:,最后说明_____________:。

(2)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_________顺序、:______________:::顺序、____________:::顺序。

本文用的是什么说明顺序,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然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那文章题目为什么还要用这一比喻意义引出呢,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议一议13、:本文运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仔细阅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说说它们的作用。

14、研究本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谨、)找出相应的句子。

三、拓展延伸15、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吗?你知道多少谚语?说来听听.::16、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应物候知识,课后习题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17、考考你。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写的是几月的景象?你的根据是什么?18、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

示例: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训练水的语言:郭治:水是会“说话”的。

听听水的声音,可以判断水的状况。

你不妨试一试:把满满的一瓶水倒出来,听!水在噗噗作响,它在告诉你:“我出来啦!”用墨水瓶、暖水瓶做这个实验,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这个原理很简单,因为水流出来的时候,空气要从瓶口挤过去,那一个个气泡钻出水面时,会因为压力变小而猛一下子膨胀,发出冲击,水就这样“说话”了。

:把水壶放在火炉上,当水壶发出叫声的时候,水还没有开。

等水真正沸腾的时候,叫声不是那样响了。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壶里的声息为什么能报告壶里的情况呢?: 坐在火炉上的水壶,壶底的水最先热起来,于是那里就产生了气泡。

这些气泡很热,也很轻,便在浮力的作用下,升到了上边的冷水层。

热气泡在冷水中放出了大量的热,它的温度降了下来,好像泄了气的皮球,抵挡不住水的压力,就被水给压破了。

气泡破裂时发出响声,水壶便“鸣”叫了起来。

水在沸腾的时候,气泡一个接一个地钻出水面冲到空气里,很少有在水里破裂的,这时水的声音就变成“哗啦”“哗啦”了。

: 人被烫着会喊叫,水挨烫时也要“尖叫”呢!把几滴冷水滴在火红的炉盖上,听!它咝咝地尖叫了。

烧水做饭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种声音。

:水当然没有知觉,它挨烫时的“尖叫”是由于它在急速地变成汽。

炉盖或红煤球的温度都很高,水滴到上面马上变成了水蒸气,一滴水要变为汽,体积大约要膨胀1500倍,这一涨,就像小炸弹爆炸,发出了声音。

:你会判断壶里的水开不开吗?:提一壶冷水,向地面上倒一点,你听到的是清脆的噼啪声;提一壶开水,同样向地面上倒一点,听!它发出了低沉的波波声。

为什么冷水和开水声调不同呢?这跟水的温度有关系,当水温在100℃左右时,水不断地变成汽,开水四周包围着这层汽,好像裹着一层线毯,落到地上声调也就低沉多了,冷水落到地面上,没有气垫的缓冲作用,声音也就变得清脆了。

这正像掉在地面上的钢球发出清脆的声音,掉在棉被上的钢球只会发出一点儿声响一样。

:水的奇言妙语可多啦,你能自己做些实验,研究一下吗?: 1.这是一篇_______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顺序,语言______________。

:2.为了生动地说明水有各式各样的语言,很多地方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第2段画线句是为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文章说明了水在三种情况下的语言: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怎样才能判断出壶里的水是否是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