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技术与课例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课例研究与教学改进-课堂观察的研究与技术(课件)

课例研究与教学改进-课堂观察的研究与技术(课件)
课例研究与教学改进-课 堂观察的研究与技术
本课件将探讨课例研究与教学改进的重要性,特别关注课堂观察的研究与技 术,包括研究方法、观察技巧、教学改进策略以及课件制作等方面内容。
研究方法
• 定性与定量研究比较 • 观察法的优缺点分析 • 反思式观察法的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察技巧
• 注意力的集中与注意的对象 • 记录方式与表现形式 • 观察角度与深度
总结与展望
• 课例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 观察与实践的结合 • 教师的角色与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进
• 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 基于观察结果的改进策略 • 行动研究的意义与实践
课件制作
• PPT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 PPT中图片、文字的运用 • PPT的呈现方式与效果
实例分析
• 案例一:小学数学课堂的观察与改进 • 案例二:高中地理课堂的观察与改进 • 案例三:大学英语课堂的观察与改进

有据可循,让音乐课堂更具实效——以《铁匠波尔卡》为例的课堂观察课例研究

有据可循,让音乐课堂更具实效——以《铁匠波尔卡》为例的课堂观察课例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课堂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听课和评课,这也是在我们平常的教研工作中占比最多的环节。

“课堂观察”,就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借助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数据,并依据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做出接近事实判断的一种研究方式。

《铁匠波尔卡》是育英小学向明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欣赏课,该课在2013年重庆市小学音乐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4年在全国湘版义教音乐美术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为了让我区教师分享此教学的设计理念,我们采取了课例研究的方式对这节课进行了课堂观察。

通过课前的观察工具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观察记录、课后的数据统计分析,让我们的课例研究目标更明确、教学行为更有依据。

二、研究过程第一步:确定观察点,设计观察工具《铁匠波尔卡》是一节三年级欣赏课。

在音乐欣赏课中,“感受与体验”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判断,而“自我感知”正是对应“学本式课堂”的自学环节。

因此,我们确定了“欣赏教学中感受与体验的有效性”为这次课例研究的观测点,据此设计了观察量表(表1、表2)。

表1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的节点与时间观察记录节点(环节)感受与体验时间占比(百分比)表2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的目标、形式及学生表现观察记录目标形式学生表现第二步:进行课堂观察,翔实记录教学过程共16位教师参与观察记录。

16人分成2组,组长带领组员人手一张观察量表进行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以对教学录像进行多次重复播放观察,以期让记录的数据尽量准确、客观。

第三步:统计数据,分析记录结果表1统计情况分析:整堂课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体验共用时15分钟,占比37.5%。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众所周知,聆听是欣赏课中最重要的手段,“感受与体验”则是引起听者情感共鸣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聆听而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音乐,进而去体验音乐,从而学会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

从时间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本课在时间安排上比较注重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体验,教学中精心设计,尽力做到调动学生一切感官去感受音乐的要素,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体验音乐。

第一次课例研究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定稿

第一次课例研究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定稿

以“引导自学”型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担当能力的研究——六年级数学《分数与整数相乘》第一轮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合肥屯溪路小学胡燕敏2012年10月18日2012年3月28日,北师大项目组的张东娇教授、马健生教授、高益民博士、余清臣博士、徐志勇博士和研究助手,以及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兄弟学校的领导来到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开展学校文化创建的专家工作日活动。

在众位专家和教育局领导的建议下,在征求学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选择“博雅教育”概括学校的文化特征及其实践。

落实和实现“博雅精神,儿童世界”这一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就是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求实、平等、担当的品质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我校一开始选定的主题为“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第一轮课例研究研讨活动,将主题进一步确定为“以引导自学型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担当能力的研究”。

课例研究成员我校接到包河区教育体育局的关于“课例研究”活动的通知后,校长和教导处主任积极讨论、制定课例研究活动计划,挑选授课老师、参加此次课例研究的数学课题组骨干老师14人以及语、音、体、美、课题组组长12人,同时聘请了包河区数学教研员隗智林老师,期望此次活动不但能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更有助于校内教研文化形成。

做课教师情况:课程内容介绍: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

前后知识点链接等: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

2012年10月11日下午2点-5点进行了第一次课例研究活动,唐胜兰老师上课,课后每位老师依次汇报观察结果、隗智林老师、张东娇教授和陈罡校长点评。

现将第一轮课堂观察与诊断汇报如下:一、分项诊断报告(一)教师教学行为1、课堂教学程序表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清晰,对“引导自学”课型五环节把握到位。

教学实践课例研究(3篇)

教学实践课例研究(3篇)

第1篇一、研究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小学语文《秋天的雨》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设计《秋天的雨》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雨,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以下是本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伞、洒、洒落”等10个生字,会写“阴、晴、阴天”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感悟,体会作者描绘秋天的雨的细腻情感。

(2)学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描绘秋天的雨的细腻情感。

2. 教学难点:(1)学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秋天的美丽。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秋天有哪些特点吗?引出课题《秋天的雨》。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认识生字。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地方,与同桌交流。

3. 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描绘秋天的雨的细腻情感。

(2)教师提问: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秋天的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5. 总结全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丽。

6. 布置作业(1)背诵第2自然段。

(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课例研究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课例研究

㈥反思式观课
教师成为观察自己课堂的主人。这种课例 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带来进行的 ,由授课 教师自己反复观看 ,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 剖析。
三、课例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应努力将研讨建立在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领上 。 每个人都要明确在每次活动中的具体任务,要积
极而主动地分担起参研者的责任 。 应努力做到精研,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研”
课例研究与教案
课例研究也不是教案。教案是具体一堂课 的教学方案,是由具有特定教育思想的教 师制定的、面对特定的学生、在特定的时 代环境里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教案的意 义是发生在一定范畴里的,包括具体的时 间、范围,特定的区域、人群等。教案是 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完成的。
课例研究与教学反思
课例研究也不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 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 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 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 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 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 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 提高教学水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反思 是发生在课堂教学之后。
常用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的概念: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是 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 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 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 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
明确比较目的,选定比较主题 广泛搜集、整理资料 对材料的比较分析 通过理论与实践论证得出比较结论,并论
形式
调研型听课 交流型听课 帮教型听课 学习型听课
邀请式听课的好处
邀请式听课,多了教师的主动性,少了公 开课的功利性。邀请式听课,既给教师提 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又减少指定公开课 的压力。上邀请课让人感觉更随意些,轻松 些,真实些.所以老师们比较喜欢. 你可以展 示你在教学教育工作中的某个亮点,让大 家共同分享。也可以把教学工作中的困惑 提出来,让大家一起帮你解决,共同改进

如何进行课例研究(五篇模版)

如何进行课例研究(五篇模版)

如何进行课例研究(五篇模版)第一篇:如何进行课例研究如何进行课例研究课例研究1、课例研究概述(1)课例研究的概念课例是一个实际的、典型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策的再现和描述。

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

课例研究,简单理解,就是以典型的课堂教学作为例证所进行的研究。

它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分析和提炼等过程,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研究。

课例研究从本质上说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一种方式。

课例研究既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课例研究追求的是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

(2)课例研究的特点①课例研究的性质状态:课例研究是一种改善教学行为的实践性研究。

课例研究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研究。

②研究内容:课例研究以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③研究过程:课例研究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提高的研究过程。

④研究的主体:教师是课例研究的主体。

(3)课例研究的意义①课例研究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有效途径②课例研究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③课例研究是提升常规教研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措施课例研究有研究的主题教学研究(公开课)主题不明确;或泛化严格意义上的选课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着眼于研究的探讨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反思,强调行为跟进选课随意,或从评课出发选课写教案着眼于评课的讨论缺少显性化的实践反思往往是低水平重复④课例研究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4)课例研究兴起的背景①国外课例研究的兴起日本小学数学和科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课例研究”以提高教学水准。

②我国课例研究的来胧去脉80年代初,华东师范大学编过《优秀师课堂教学实录》, 优秀教师教学实录开始流行。

后来出现了一系列其它课堂教学实录集。

学习优秀教师的一些上课方法,吸取他们的经验。

80年代前期教案集,由有经验的教师将上得比较成功的课的教案拿出来,供大家模仿、学习。

课堂研究观察报告

课堂研究观察报告

篇一:姓名:某某某课堂观察报告一、观察背景时间:某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上午第二节课地点:体育学院篮球馆学科:篮球课题:双手胸前传球执教老师:某某某观察者:某某某二、课前准备〔一〕了解授课内容篮球运动双手胸前传接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以学生开展为本,重在提高学生体能素质和体育技能,力求在加强根底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强调向多样化简约化灵活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开展,增加适应中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开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根底,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对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从知识、技能、技巧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的学习。

2.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的技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根底。

过程与方法1.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剧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篮筐2.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开展学生跑、跳、投等根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队协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观察方法与内容〔一〕课前准备笔1支、观察表1份、-〔二〕观察位置的选择某某级社体某某班共有某某名同学,上课地点在宽敞的篮球馆,所以我坐在篮球场边上休息区位置进行观察。

主要观察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的思路和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参与实践情况等等。

〔三〕观察过程及教学内容上课前:观察者和老师于上课前到达篮球馆。

预备铃响后,体委整队好老师开始上课讲解本节课的上课内容,然后体委带队做准备活动。

“课堂观察技术与课例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技术与课例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技术与课例研究方法”有幸聆听了徐教授的“课堂观察技术与课例研究方法”视频讲座。

整场报告历时2个多小时,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入手,对课堂观察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周教授的报告理念先进、体系完整、可操作性强、案例丰富,使我们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课堂教学观察技术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徐教授从观点、理论和方法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比较,辅以丰富的案例说明,信息量大,专业水平高,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校本教研以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启示作用,使老师们获益匪浅。

一、对照课例研究的方法,发现了过去教学研究存在的不足。

正如徐老师讲的过去的听评课只是凭经验找出这节课的优点、缺点,不能做到用更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一节课,而且由于过去的评课活动面向全体教师,课非常多评完了就完了,很少能再进行一步地研究改进,因此使得这样的听评课活动起到的作用不大。

而真正的一节课例研究是要经过反复实践,讨论,思考,反思,从中才能找到问题所在,并真正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对照具体案例的分析,学到许多相关的理论知识。

1、为什么做课例研究徐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解释:似乎很熟悉,却也挺陌生。

我们有认识,但可能模糊。

很常见,偏偏视而见。

2、什么是课例“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讲述课堂教学背后进行研究的故事”。

“课例”要以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还要具有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

3、课例与教案、课堂实录、案例的区别教案是教师上课前预设的文本计划,而课例是一个实际发生的教学实例,这是根本的不同。

但课例在“讲述故事”时有可能运用教案来说明为何这样授课的思路和想法。

课堂实录是对实际发生的课堂进行逐字逐句地录制并记录为文本,从它当中我们不能直接看出为何这样教学的思路和想法,如果看出了也只是推测。

课例是教育案例的一种,而教育案例又是案例中的一类。

对课例定义的窄化,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和教师一起聚焦于课堂教学研究,而非一般的教育问题(如班主任处理学生作弊).4、课例有哪些要素(1)、主题与背景课例研究并不追求通过一节课试图解决很多个问题,而是追求通过一个课例认识一个小的研究问题——这就是研究的主题,“小”才有可能“深”。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

27
❖ 常用记录方式3——等级记录方式 示例
➢ 示例1:教师的班级态度观察等级记录表
非常肯定 多数时候肯定 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偶尔否定 非常否定
5
4
3
2
1
➢ 示例2:学生的班级体验状态观察等级记录表
全班都觉得 大多数学生 大约半数人 少数学生
极其愉快 显得愉快
显得愉快
显得愉快
5
4
3
2
全班都觉得 很不愉快
❖ 与平时进行的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特点的日常观察相比,科学观察研究方法 具有如下自身特点:
➢ 1. 计划性: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有安排。 ➢ 2. 客观性:忠实观察,如实、准确、清晰记录。 ➢ 3. 能动性:自觉运用理论、制定计划工具,处理分析结果,得出观察结论。
5
二、观察研究法的优势与局限
❖ 优势: ➢ 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观察结果具有真实性,有效降低主观偏见; ➢ 观察者——可以实现对观察对象的直接观察,并获得观察结果。 ❖ 局限: ➢ 只能观察当前对象,对于过去和未来现象无能为力; ➢ 往往观察到表面现象,难以深入,难以确定因果关系与规律性 ➢ 有时比其他研究方法更费时费力。
时间单元 1 2 3 4 5 6 7
……
非投入学生数 5 8 3 2 6 10 7
……
投入学生数 50-5 50-8 50-3 50-2 50-6 50-10 50-7 ……
24
❖ 常用记录方式2——“描述记录方式” (定性观察记录)常见类 型:
(1)实地笔记(田野笔记,field notes) ➢ 以文字形式详细记录观察者在对较大主题的观察中的所看、所听、所想、所感的信息。
6
三、观察研究的类别

“课例研究八步法”实施方案

“课例研究八步法”实施方案

“课例研究八步法”实施方案作者:彭世梅窦杰然来源:《教育观察·中旬》2014年第06期\[摘要\]教学中的诸多环节若不能联动,教学就缺乏高效益。

“课例研究八步法”将备课研究、说课研究、课堂观察、评课研究、磨课研究、案例研究、专题研讨和学习创新八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相互衔接,相互推动,系统完善研究流程,整体构建课例研究模式,逐渐解决研训活动中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课例研究;整体;系统\[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7-0033-03\[作者简介\]彭士梅(1969—),女,山东潍坊人,山东潍坊市临朐县北苑中学教师,中学一级;窦杰然(1969—),男,山东潍坊人,山东潍坊市临朐县北苑中学教师,中学高级。

一、背景分析课堂教学涉及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业务学习、课题研究等诸多环节,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课堂教学虽是一位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但抓课堂必须树立全面的课堂教学观。

因为单纯抓课堂教学已经很难解决课堂高效的问题,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效果,仅仅用课堂教学这一“火车头”来牵引教学工作,已有些吃力。

教学中的诸多环节若不能联动,不能把教学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教学就缺乏高效益。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应把教学看成一个全面的系统来研究,教学的各环节只有形成有机统一的“动车组”,通过各环节齐动,增大运动合力,才能承载广大师生在高效课堂的轨道上高速前进,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改变只教不研、重教轻研、研而不深、研而不透的局面,解决研训活动低层次重复、高投入低产出、教师专业发展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课例研究八步法”的目标“课例研究八步法”要实现研训模式的转变,创新课例研究的路子,做到边教边学边研究,改变过去那种高耗低效、形式单一、机械重复、随意性强的课例研究方式,使研训活动深入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课例研究八步法”是校本研训向纵深发展的一项系统研究,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需要具备较为精深的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技术应用

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技术应用

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技术应用第一篇: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技术应用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技术应用一、专题学习目标通过本专题学习,帮助广大老师:1、反思日常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课堂观察技术对于改善日常教学研究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客观理解其优势和不足。

2、在了解常见的一些课堂观察技术或方法的基础上,掌握课堂观察技术中记录、诊断、评价三个层面中每个层面1-2种技巧。

3、理解课例研究中应用课堂观察技术的准备步骤,并能够根据课例研究的需要,设计1-2种课堂观察的技巧,并把它们运用到今后的课例研究实践过程。

二、专题学习步骤和要求1、学习《应用课堂观察技术于日常教研的意义》视频课程;2、学习《一些应用于日常教研的课堂观察技术》视频课程;3、学习《分课例研究中应用课堂观察技术的流程和反思日常教研中课堂观察技术的定位》视频课程4、学习《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技术》PPT;5、完成专题作业:假定你所在课例研究组(备课组或教研组),想要研究“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请设计一份该课例研究中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即填表内容):(1)课例研究组成员如何分工,能够记录全班若干个学生合作小组中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能汇总全班若干个学生合作小组的记录结果?(2)课例研究组中每位分工做记录的人,需要统一使用哪些符号、办法,可以记录并反映出学生的小组合作状态?(3)记录后汇总的结果,如何反映出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性?6、至少浏览一位老师的《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设计表》,做出评论或提出修改意见。

三、相关资源《对课例研究的再认识》、《对课堂观察的回顾、反思与建构》。

第二篇:课堂观察技术课堂观察技术,帮助教师科学地、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并真实地、客观地认识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它是促进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技能研讨1语言、2板书图示、3教态、4课件运用、5资源运用、6课堂提问等技能的合理性语言表达方面徐腾杰:刚刚开始上课由于紧张语言比较含糊不清,语言平直无趣缺乏节奏、情感。

课堂观察的问题与方法

课堂观察的问题与方法

比较还是内在的观点?
“我们往往把未成熟状态 当作知识的缺乏,把生长当作 填补未成熟的人和成熟的人之 间的空缺的东西,这种倾向是 由于用比较的观点看待儿童期, 而不是用内在的观点看待儿童 期。”(杜威)
时间的学习/阅读教学/外语的学习/充 满手工的课堂
成长的智慧
生命的热情 丰富的内心 基于自然禀 赋的专业能 力 ……
几分钟后,各组都做完了煤油实验。老师问:“你们刚才的想法对吗?” 全班异口同声道:“错了,液体的颜色不影影响热胀冷缩。”这堂课,经过一波三折,似乎 快要成功了。 “今天学习了液体的热胀冷缩。下面做道题,看看掌握得如何。”老师说:“这是一道是非 判断题,题目为:酱油、菜油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还是错?”老师问道。 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错!”老师愣住了,片刻后方问道:“难道酱油和菜油不是液体?” “是液体,但酱油和菜油是可以吃的。”一些学生说。“酱油有色素。”有几个学生说。 “菜油烧不着,所以不会热胀冷缩。”另一些学生则说。 “刚才做过实验,酒精、煤油会不会热胀冷缩?”老师问。“会!”学生们说。 “现在,酱油、菜油会不会遇热就膨胀,遇冷就收缩?”老师又问道。“不会”,学生们肯 定地说。 “这只是你们的猜测”,老师苦笑着说,“实际上,是会的。” “啊!’,学生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 下课了,罗吉老师心情沉重地走出了教室。下面就要评课了,不知听课的专家和领导 会说些什么!
课堂观察:问题与方法
一、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课堂观察
技术与精神
陈丹青:黄金分 割与美
1.问题还是方法?
研究的基 本精神是为了 解决问题,方 法只是跟随问 题的工具
荒诞与严肃 “我不是潘金莲” 不能做教师的人
课例:
师: “我们很熟悉的东西,其实我们并不一定很了解。”罗吉老师说, “如,水, 天天喝,天天用,对它的一些性质我们仍没注意到。 不信,请看下面的实验。”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二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二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已经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本文将围绕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展开,以课堂观察为例,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

在进行课例研究前,教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

这有助于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如何提高课堂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方面展开研究。

在确定研究目的后,教师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充足的依据。

在选择好研究方法后,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课例研究的资料。

例如,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等,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教学理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课堂、与同事交流、和学生沟通等方式,不断积累第一手资料。

在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后,教师要根据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在撰写报告时,教师需要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身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了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的问题。

通过确定研究目的、选择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等步骤,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专业发展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课例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

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当然,本文所提供的课例研究方法只是其中的一种,不同的教师和研究目的可能还需要采用其他的研究方法。

因此,广大教师在进行课例研究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

课例研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它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023年《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2023年《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2023年《课堂观察》心得体会2023年《课堂观察》心得体会1假期中,我学习了课堂观察一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课堂观察是一门大学问,是需要教师的专业精神与相当的专业水平的`。

通过学习让我对课堂观察有了初步的'认识。

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课相比,我认为传统听课关注的是全面的整体的课堂,而课堂观察则把观察的视角缩小,从点中看全面。

也可以说课堂观察是在传统听课的基础上把听课目标更细致化,更明确化。

以前我在听课中,在一堂课上,一个听课老师既要观察老师的一言一行,又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这样对于听课老师来说确实很难观察得细致、全面。

课堂观察则是通过集体合作,分清各小组听课目标,在此基础上更明确地把握听课重点,甚至有时会通过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得到有力的数据证明,从而更加客观地进行评论。

通过某个细节,某个特定的角度,观察课堂,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课堂观察,它有明确的目标性,计划性,组织相当严密。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把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个阶段,课堂观察也是一种团队合作,它由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

课堂观察让我们听课、评课者消除了很多疑虑,因为它所关注的问题不再是对教师的评价,不再是为教师的教学划分等级,它指向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课堂观察的过程是合作体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

它旨在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观察跟传统的听课评课不同的还在于,它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课堂观察中,教师不只是在观察,其实是在通过观察而参与研究,所以“当看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情景,自然会联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形,从他人的成功或者失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即时生发基于自身教学理解和实践的教学假设:如果我来教,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在观察他人的同时,实际上在对照自己,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或者找到共同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促成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专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观察技术与课例研究方法
狮子口小学常联军
有幸聆听了周教授的“课堂观察技术与课例研究方法”视频讲座。

整场报告历时2个多小时,周卫研究员从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入手,对课堂观察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周教授的报告理念先进、体系完整、可操作性强、案例丰富,使我们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课堂教学观察技术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周教授从观点、理论和方法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比较,辅以丰富的案例说明,信息量大,专业水平高,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校本教研以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启示作用,使老师们获益匪浅。

一、对照课例研究的方法,发现了过去教学研究存在的不足。

正如周老师讲的过去的听评课只是凭经验找出这节课的优点、缺点,不能做到用更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一节课,而且由于过去的评课活动面向全体教师,课非常多评完了就完了,很少能再进行一步地研究改进,因此使得这样的听评课活动起到的作用不大。

而真正的一节课例研究是要经过反复实践,讨论,思考,反思,从中才能找到问题所在,并真正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对照具体案例的分析,学到许多相关的理论知识。

1、为什么做课例研究
周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解释:
似乎很熟悉,却也挺陌生。

我们有认识,但可能模糊。

很常见,偏偏视而见。

2、什么是课例
“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讲述课堂教学背后进行研究的故事”。

“课例”要以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还要具有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

3、课例与教案、课堂实录、案例的区别
教案是教师上课前预设的文本计划,而课例是一个实际发生的教学实例,这是根本的不同。

但课例在“讲述故事”时有可能运用教案来说明为何这样授课的思路和想法。

课堂实录是对实际发生的课堂进行逐字逐句地录制并记录为文本,从它当中我们不能直接看出为何这样教学的思路和想法,如果看出了也只是推测。

课例是教育案例的一种,而教育案例又是案例中的一类。

对课例定义的窄化,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和教师一起聚焦于课堂教学研究,而非一般的教育问题(如班主任处理学生作弊).
4、课例有哪些要素
(1)、主题与背景
课例研究并不追求通过一节课试图解决很多个问题,而是追求通过一个课例认识一个小的研究问题——这就是研究的主题,“小”才有可能“深”。

主题从哪里来、为何选择这个主题研究?这就需要交代该课例产生的背景。

例如,背景中可以交代主题是来自教学中常见的困惑、来自教学中常见的困扰难点、来自课改中的核心理念的践行等。

(2)、情境与描述
课例的载体是学科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情境的描述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不等同于把大篇的课堂实录直接摆进课例报告里。

其情节可以经适当的调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现讨论的焦点问起。

(3)、问题与讨论
课例反映的是教学改进的过程,因此在课例描述中必然包含着提出的问题,以及由问题引发的后续讨论。

让读者知道“好课”的过程是怎样的。

对于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加以筛选和梳理,最好问题的线索能够环环相扣,这样对读者更具吸引力,而且可以引发深入思考和讨论。

(4)、诠释与研究
对课例本身加以解读,赋予它更高一层的普遍意义,就需要对课例作出诠释、增加一些研究的成分。

对课例的诠释实际上就是交代对于课例研究中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和处理的、包括课堂教学为何如此改进等的原因,也就是要讲出课堂教学“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的理由,使读者明白这“背后的故事”。

5、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很多经验教师和优秀教师经历过不少“磨课”的过程,在头脑中有一些精彩的课堂教学实例。

如果能够把它们进行理性梳理和加工,凝炼出一个焦点主题,并赋予一定的背景意义,很可能就形成了一个课例。

如何把这样的教学经验转化为一个课例呢?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重点确认以什么主题开展研究?选择哪节课作为研究载体?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课堂观察,围绕主题收集数据
第三阶段:思路梳理通过对关键事情的发生前景进行描述或对关键事情发生之后系列决策和过程描述。

第四阶段:撰写提炼写好初稿后,首先可以用课例的几个要素来衡量,看看是否具备课例的基本条件,缺什么补什么,累赘的可以删去。

赋予意义考虑所写课例的类型,修改标题,突出课例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听周卫老师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他将引领我走上课例研究的科研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