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及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当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当代文学知识点
答:中国当代文学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当代文学的分期:中国当代文学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包括建国前后的“十七年文学”、改革开放时期的“新时期文学”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世纪文学”。

2. 重要文学流派:在当代文学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学流派,包括“山药蛋派”、“荷花淀派”、“朦胧诗派”、“新写实主义”、“第三代诗歌”、“新生代诗歌”等。

这些流派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风格,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重要作家作品: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包括余华、莫言、贾平凹、铁凝、王安忆等,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同时,当代文学也有许多重要的作品,如《红高粱家族》、《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

4. 文学主题和风格:当代文学的主题涉及广泛,包括人性的探索、社会问题的揭示、历史文化反思等。

当代文学的风格也多种多样,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5.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当代文学与社会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同时,文学也对社会产生影响,通过文学作品传达思想和价值观,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6. 当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对于当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是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和评价,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风格和技巧,挖掘其深层意义和价值。

同时,通过研究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可以预测和引导未来文学的发展方向。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王利发形象。
答案要点: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一生都信奉改良主义,精明、干练、有处世经验。他善良而自私,热情而软弱,逆来顺受,到处作揖、四面应付,虽惨淡经营,但最终仍然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而死。利发的悲剧是对旧社会的有力控诉,也是对改良主义道路的彻底否定。
2.简述余华小说的特点。
1.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旨在指导和促进我国科学文化和文艺繁荣的方针。毛泽东指出,在文艺方面,“不同风格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艺术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自由讨论和艺术实践去解决。双百方针促进了文艺界思想的活跃和创作的解放,对纠正文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做法、文艺理论研究的教条主义和左倾实用主义倾向、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弊端和文艺领导组织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缺陷,起到了很好的纠偏作用。
答案要点:
(1)出自王蒙的《活动变人形》。
(2)描述倪吾诚的身世经历。
(3)悲剧原因:
a身处在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之中;
b畸形的文化人格(文化上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
(4)意义:已经失去了存在合理性的传统文化应当重新更新改造,西方现代文化在其东方化的过程中也应寻找恰当的结合点。
注意: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以上答案要点仅供参考。如果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并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2)对正义的坚守,对苦难的坚定承受,对自我理想人格的悲壮颂歌。
(3)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4)爱情诗。
3.简述建国初合作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答案要点:
(1)具有较强的政治功利性
(2)文本存在叙事裂缝;
(3)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融入了创作者诸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当代文学课后题精读所讲内容,改革开放前前九章,做笔记围绕课后题抄知识点名词解释四个二十分(作者,作品,人物,基本情节) 要全面,五十到一百字简答题四个四十分, 百来字,不要要有稍微的阐释论述题两个四十分, 要深入细微的阐释,同时详略得当。

引言1. 当代文学发展概况(基本轮廓),特征。

P5①新中国成立后27年(1949-1976),是当代文学的开拓和曲折发展时期。

基本轮廓是当代文学的“一体化”(或叫“一元化”)。

一体化包括:文学观念和创作思想“一体化”;创作队伍和作品规范“一体化”;文学传播“一体化”;文学阅读和审美趣味“一体化”。

②八十年代文学,是文学发生全面变革的阶段。

表现为文学的回归和人的回归。

首先是“文学的回归”。

其一,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否定了“文学为政治服务”。

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取代了“为政治服务”。

其二,在文学的功能层面,肯定了文学的审美功能的首要位置。

其三,在创造方法的层面上,否定了文革时期瞒和骗的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被称为现实主义的回归。

重新认识了五十年代以来的文艺思想斗争提出了从生活出发和真实性的文学主张。

其次,是“人的回归”。

全国范围内的思想解放运动肯定了人性、人道主义的合理价值,并澄清了五十年代以来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在文学史上的真实地位得以恢复。

③九十年代文学,是文学明显转型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商品化、多元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化的包装下,文学观念和审美观念逐步走向“多元化”;④新世纪文学(20XX年以来的中国文学),文学发生结构性嬗变。

一体化体制消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多元化体制不断发展,文学逐步从社会中心位置滑向边缘,文学发展多样化,文学形态多元共存。

第一章1.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文学体制有哪些基本特点。

①文学艺术已经真正成为列宁所说的“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齿轮和螺丝钉”,列入党的领导机构的重要议事日程。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库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库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库天京航海航船学院200_ - 200_ 学年第 _学期文学院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A 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本大题25空 ,每空1分,共25分)。

1、新时期文学初期,年七月召开的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2、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 ”和“ ”的结合。

3、建国初著名的文艺批判运动之一是对撰写的《红楼梦研究》及其他研究成果的批判。

4、《茶馆》生动而精练的描绘了三个时代,它们分别是、、,作者通过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将这三个时代联系了起来,这三个人物分别是、、。

5、“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 ”。

6、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年,共发表“随想”篇。

7、新时期初期重要的戏剧作品《陈毅市长》的作者是,该剧打破了传统的一人一事的戏剧结构,而成功地采用了一人多事的式结构。

8、的《小草在歌唱》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割断喉管,残杀于刑场的革命烈士张志新而作。

9、新时期初,成功地创作了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

10、在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 ”。

11、“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和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

二、搭配题,将下列人物出自的作品相关序号填在空格中。

(本题共11空,每空1分,共11分)A《绿化树》 B《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C《班主任》 D《创业史》 E《人到中年》 F《红旗谱》 G《林海雪原》 H《保卫延安》 I《红岩》 J《乔厂长上任记》 K《青春之歌》1、周大勇()2、朱老忠()3、林道静()4、马缨花()5、乔光朴()6、梁生宝()7、谢惠敏()8、陆文婷()9、林震()10、杨子荣() 11、许云峰()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三个崛起2、先锋精神3、市井小说二、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任选其一,共16分)1、《陈奂生上城》2、《受戒》3、《哦,香雪》4、《北方的河》三、赏析题(共20分)请赏析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四、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1、试分析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的精神心理内涵。

2、谈谈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中的主人公形象的文化批判意义。

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被称为新时期文学“三只报春的燕子”的是的《曙光》、的《班主任》、的《哥德巴赫猜想》。

2、“乡土小说”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有等。

3、“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等。

4、马原在他创作的顶峰时期先后创作了、、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

5、王蒙的小说创作运用了的写作技巧。

6、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有、、、、。

7、探索戏剧的代表作家是。

二、写出对应的作家:(每题1分,共10分)1、《一地鸡毛》 6、《我是少年酒坛子》、《山上的小屋》 7、《受戒》 23、《哦,香雪》 8、《白鹿原》4、《内陆高迥》 9、《爸爸爸》5、《你别无选择》 10、《北方的河》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三个崛起2、女性写作3、文化寻根小说四、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10分,任选其一)1、《妻妾成群》2、《邢老汉和狗的故事》2、《海的梦》 4、《风景》五、赏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共15分)1( 《远和近》 2。

《弧线》顾城鸟儿在疾风中你迅速转向一会看我一会看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葡萄藤因幻想你看云时很近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先锋小说家余华声称在创作观念中追求的是“真实”,但这并不是“被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而是“作家眼中的真实'.试分析其内涵,并谈谈你的个人理解。

2、试分析阿城的小说《棋王》的艺术魅力。

中国当代文学考试复习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考试复习整理

政治抒情诗:广义的说,50~70年代的大多数诗歌,都是“政治诗”:即题材上或视角上的政治化。

不过,仍存在着更确定模式的、被称作“政治抒情诗”的诗体。

政治抒情诗中,诗人往往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表达对当代重要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

这种评说和反应,是与主流意识形态同步的、统一的。

政治抒情诗在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

它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

讲求节奏分明、声韵铿锵。

多使用“楼梯式”的组织方式,富有鼓动性。

当代许多诗人都写过这种“政治抒情诗”,贺敬之和郭小川则被认为是这一类型诗歌的主要写作者。

《茶馆》主题:埋葬旧时代,暗示新社会的到来艺术特征:反描法、侧面透露法、人像展览、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第七章 80年代小说了解新时期的政治与文学意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冲击,以及文学思潮的开展方式、作家的基本情况,文学与市场的关系等。

第一节伤痕文学1、定义: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出现于1977年底,到78年形成一股创作潮流,它以文革为批判对象,揭露其在各个方面对人民造成的伤害,给人民留下了难以愈合的精神和身体的创伤。

由于描写的真实,通常被认为标志了现实主义的复归。

2、兴起的原因:①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为作家提供了素材。

②作家本人有切身的体验。

③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伤痕文学的兴起。

④读者的关注推动伤痕文学的发展。

3、伤痕文学反映了哪些伤痕?:①蒙冤受难。

阶级斗争造成了敌我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不分的局面,结果冤案如山,蒙冤者留下了深深的伤痛。

②命运悲剧。

文革期间,人的命运是非理性的、荒诞的。

③精神扭曲。

极左政治对社会生活的危害,很容易迫使人的思想、精神扭曲变异。

④个人崇拜。

文革期间,个人崇拜的盛行和恶性发展,严重伤害了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大量的悲剧。

4、经典文本分析:⑴刘新武《班主任》这篇作品的写作宗旨是要歌颂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老师,但读者却愿意把两个孩子当成主角,人们不仅从宋宝琦和谢慧敏身上看到“四人帮”的戕害,而且把它与鲁迅的《狂人日记》联系起来,认为从此开始了当代的新启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

中国当代文学资料王朔是当代文学新时期商业写作第一人,其作品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顽主》、《看 上去很美》。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共发表了 150篇作品。

“三个崛起”是谢觅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 起的诗群》。

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舵岁月》。

高行健的戏剧《野人》是一部多声部现代诗剧。

张洁的大雁系列散文包括《挖弄菜》、《拣麦穗》、《盯梢》等。

十七年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有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 的《创业史》等。

雷抒雁的《小草在唱歌》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残 害的革命烈士张志新所作。

邓友梅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是指:《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 皮》。

7、(1)北京一九七九年十月,第四次文代会(1979. 10. 30——1L 6)召开标志着新时期文学全 面解冻的重要事件。

此次会后“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政策确立了下来。

(2)新时期文学与Z 前文学相比较:① 文学功能:单一的政治宣谕一一政治、艺术、娱乐多元并存② 文学形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一一兼顾通俗、精英文学③ 文学内容:政治性强的重大题材一一事无巨细④ 艺术取向:写实纪实一一荒诞、变形、寓言、象征(1)新时期诗歌的作家作品① 现实主义诗歌③新生代诗歌海子一一《麦地》、《春天,十个海子》韩东一一《山民》、《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 梁小斌一一《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2)新时期诗歌有浪潮,即现实主义诗歌的复兴、朦胧诗的崛起、新生代诗歌的涌现。

① 现实主义诗歌的复兴,以“归来的诗人”为代表。

② 新生代诗歌是相对于朦胧诗而言的,包括寻根诗、先锋派诗歌和女性诗歌。

高等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的,第一部白话诗集是一的 O2. 1919年周作人提出的概念认为文学应忠实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现实”。

3.方鸿渐是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4.在第一个十年中的文学作品最能反映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

5.新月诗派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三美”,它们分别是、和。

二、名词解释:1>创造社2、乡土文学3、京派4、文学研究会5.《朝花夕拾》6、社会剖析派小说7、《骆驼祥子》8、《画梦录》9、朦胧诗三、简答: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新诗在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发展的历史轮廓2、论述《雷雨》的思想意义和繁漪的形象特征。

3、请联系作品具体故事情节,论述《围城》的文化意蕴4、《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几种类型?简要叙述他们的特征。

5、以《超人》为例,说明“爱的哲学”在冰心创作中的得失。

6、简要谈谈《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特色7、结合作品谈谈革命样板戏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L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2.请联系作品具体故事情节,论述《围城》的文化意蕴.论述《雷雨》的思想意义和繁漪的形象特征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鲁迅、狂人日记胡适、尝试集2、平民的文学3、围城4、叶圣陶5、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二、名词解释1、新文学社团。

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等。

认为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崇天才,重神会,受过艺术至上思潮的影响,故被成称为“为艺术派”。

2、20年代中期,一些侨寓城市的农村青年,以他们的见闻与体验写作农村生活的作品。

它上承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下启三四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家作品众多。

3、京派:四十年代以北京高校师生为主力组成的文学流派,其主张与海派相对立,追求乡土气息的审美风尚.4、新文学社团。

《中国当代文学》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中国当代文学》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1.出题教师负责制订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不够可另附页。
2.试卷评阅完后,此表随试卷装订在一起,由继续教育学院保管、存档。
3、朦胧诗:A.诗人抒情主体的回归和抒情主体的个性强化。B.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表现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注,对人的心灵和生命的尊重。C.显示诗歌“向内转”的重大变化,抒情直指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内心感受和体验。D.运用象征的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现实生活的模式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模式,使诗中的一系列形象获得多种解释的可能性。
2,简析舒婷诗歌的主要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确认,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张扬,构成了舒婷全部诗歌的核心思想。1)不注重对客体的描摹,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2)意象丰富,意境深远,诗情与哲理结合。3)有独特的忧伤感、痛苦感,以及对祖国、人民炽热深厚的爱。
三、论述题: (共2题,每题25分,共50 分)
1. 论述《茶馆》的艺术成就:1、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给人以希望,立足今天回顾过去。(5分)2、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5分)3、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口味。(5分)(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2)语言的幽默风格。(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5分)4、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5分)
3,简析王安忆小说的特色:以《长恨歌》为代表的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在语言上有两个特色:其一,大量使用判断句式;其二,人物对话全部使用没有冒号和引号的直接引语。王安忆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对小说语言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长恨歌》的语言艺术独具特色,从叙述化的语言、风格的统一性和塑造能力三方面分析《长恨歌》抽象化的语言艺术特色。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 5 分, 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名词解释1.新月派。

【新月派有成“新格律诗派”,指的是1923年成立于北京的新月社的一群诗人。

主要成员多是留学英美的文人。

深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著名成员有以诗歌创作的闻一多、徐志摩、陈梦家,理论创作的胡适、梁实秋等人。

新月社主要致力于新诗和新戏剧的理论研究和创作,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带有鲜明的唯美主义倾向。

新月诗派的创作活动大致可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931年随中坚人物徐志摩的去世而逐渐衰落。

】2.新感觉派。

【3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海派文学的第二期,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主要受日本同名文学流派的影响(2分)。

代表人物有刘呐鸥、穆时英、施哲存等。

“新感觉派”是当时的左翼文人给他们戴上的(1分)。

新感觉派小说新在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打量上海都市,用一种新异的现代形式表达东方大都市城与人的神韵,突出运用意识流、心里分析和蒙太奇组接手法,强调感官印象、心理刺激】3.觉新。

【巴金《家》中的主要人物】4.《春蚕》。

【茅盾作品】5、“三突出”原则。

【A.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B.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C.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6、街头诗歌运动。

【1938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

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

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短而有力,节奏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

】7、《人的文学》。

【周作人1918年发表的一篇著名理论文章,是周作人对五四文学的突出贡献之一。

他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在文章中,周作人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必须以严肃认真的。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及复习要点5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及复习要点5

〔大二上〕◆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2〕“两结合”创作方法〔3〕政治抒情诗〔4〕民歌运动〔5〕山药蛋派〔6〕社会主义训练剧〔7〕主题先行论〔8〕根本任务论〔9〕“三突出”创作原则〔10〕样板戏〔11〕天安门诗歌运动〔12〕重放的鲜花〔13〕归来的诗人〔14〕模糊诗〔15〕生代诗歌〔16〕伤痕文学〔17〕反思文学〔18〕改革文学〔19〕寻根文学〔20〕中国式现代派小说〔21〕先锋小说〔22〕写实小说〔23〕学者散文〔文化散文〕〔24〕探究剧〔25〕京味剧二、论述思考题1评述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意义?2谈建国初期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红楼梦》争辩、胡风3 文艺思想的批判过程及阅历教训问题?4结合创作实例,试论十七年现实主义创作与时期现实主义创作的不同?5评述《保卫延安》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上的开创性意义?6分析《保卫延安》中周大勇的性格特征7分析小说《林海雪原》的传奇性特征?8分析《红旗谱》反映历史生活与探究民族文化的成就?9分析《红旗谱》中朱老忠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10评述小说《青春之歌》思想艺术方面的得与失?11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性格特点及进展过程?12比较分析峻青、王愿坚的军事题材短篇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13结合《百合花》论析茹志娟小说创作细腻动人的艺术风格?14论述《创业史》的史诗特点及艺术成就?15分析《创业史》中的人物形象梁生宝、梁三老汉的典型意义?16以《三里湾》为例,谈赵树理小说在民族化群众化上的奉献?17试论宗璞小说《红豆》的文学史意义及其中的江玫与齐虹这两个人物形象。

18评述述十七年诗歌进展的根本状况。

19如何评价“民歌运动”?20分析郭小川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1试分析郭小川诗歌《望星空》的独特意义?22比较分析贺敬之和郭小川诗歌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23评述闻捷诗歌集《天山牧歌》的思想艺术成就?24评述十七年散文进展的根本状况?25试分析杨朔散文的构造艺术特点?26试分析杨朔散文的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27分析秦牧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28论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29比较分析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蕴涵、艺术特色及缺失?30以《谁是最得意的人》为例,评述魏巍散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31简述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状况?32分析 1958 年到1962 年间历史剧热潮消灭的的缘由,它的代表作有哪些?33分析《龙须沟》中程疯子形象及意义?34评述话剧《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35分析《茶馆》中王利发、泰仲义、常四爷这三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36试分析老舍的话剧《茶馆》是如何处理时间与构造的?37简述《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的内容及反动实质?38论述四五诗歌产生的背景、内容及意义?39简述时期小说进展各阶段的根本状况?40评析刘心武小说《班主任》的思想价值?41论述王蒙的创作历程及小说创作的探究?42简述王蒙小说《春之声》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43以《绿化树》为例,评述张贤亮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44分析《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厂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45分析《黑骏马》的主题和艺术特色46如何理解《芙蓉镇》的乡土气息?47分析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48分析《人生》中高加林的性格特征?49简论陆文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50分析陆文婷这一学问分子的典型形象?51简述王安忆小说创作所经受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的创作特征?52试析莫言《红高粱》的意义及艺术特色53评述“寻根文学”消灭的意义及创作上的得失。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2、反思小说:3、寻根小说:4、知青小说:5、大墙文学:6、“现实主义冲击波”7、新写实小说:8、先锋小说:9、女性主义小说:10、归来诗人:11、朦胧诗:二、文学潮流分析(简答题)伤痕小说的主要特点;三、作品主题分析(简答题):《爸爸爸》的文化主题;四、人物形象分析(简答题)《绿化树》中的章永麟形象五、艺术特色分析(简答题):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六、综合问答(问答题):结合作品,分析《曾国藩》中的曾国藩形象;方方《风景》赏析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

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

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

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

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

(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4、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流派。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主题和流派,并总结出复习要点。

一、重要作家1. 鲁迅(1881-1936):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他以尖锐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2. 钱钟书(1910-1998):钱钟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主题涉及家庭、婚姻等。

他的代表作品《围城》通过幽默的笔调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3. 巴金(1904-2005):巴金以揭示农民问题和社会不公正为主题,被誉为“生活写实派”的代表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家》、《春》等。

4. 老舍(1899-1966):老舍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闻名。

他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5. 阿来(1957-):阿来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主题涉及藏族文化和西藏问题。

他的代表作品《尘埃落定》、《云南虫谷》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主要主题1. 社会批判:中国当代文学经常关注社会现象问题,批判社会黑暗面和不公正现象。

作家们用文字揭示社会问题,并通过文学作品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2. 历史记忆:中国当代文学也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性,通过回顾历史事件和人物,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

3. 人生哲理:许多当代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探讨人生哲理,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生死、爱情等问题。

他们通过文学表达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流派特点1. 现代主义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流派强调个人主义和精神内省,注重语言形式和实验性的敘事结构。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杨绛等。

2. 农民文学:农民文学是以农民生活和问题为中心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包括刘庸、杨显惠等。

这种文学探讨农民的命运和他们面临的困境。

3. 女性文学:女性文学关注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探讨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的问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汉语言本科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汉语言本科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一.选择题1. 1950年,赵树理为配合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的颁布,赶写了短篇小说(《登记》)。

2. “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林海雪原》)。

3. 老舍在1949年之后共创作了23部戏剧作品,不包括(《四世同堂》)。

4. 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不包括(《甘蔗林一青纱帐》)。

5. 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创作的(刘绍棠)。

6. 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同性恋的赞美态度的(《私人生活》)。

7. 下列属于余华的“世俗化叙事”作品的是(《许三观卖血记》)。

8. 《狗日的粮食》的作者是(刘恒)。

9. 《谁是最可爱的人》《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等“通讯化”的作者是是(魏巍)。

10. 金庸武侠小说的处女作是(《书剑恩仇录》)。

11. 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同时也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是(周立波)。

12. 王蒙以“意识流”手法描写主人公钟亦成15岁投身革命的中篇小说是(《布礼》)。

13. 以北京烤鸭的美食文化为题材,反映商业文化百味俱全的深层结构和人生苍凉无奈的辛酸况味的话剧是(《天下第一楼》)。

14. 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草木篇》)等。

15. 受到拉美文学影响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的作者是(阎连科)。

16. 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是(《玫瑰门》)。

17. 余华仿武侠小说的作品是(《鲜血梅花》)。

18. 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的作家是(王小波)。

19. 被评论者认为,坚持“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正统”观念从而限制了其创作成就的武侠小说家是(梁羽生)。

20. 余光中60年代的主要诗集不包括(《槟榔树》)。

1.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胡适)。

2. 应修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同属于文学社团(湖畔诗社)。

当代文学复习题

当代文学复习题

当代文学复习题《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978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刊物《今天》,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2.在短篇小说《死》里,最惊心动魄的是作家陈村与老翻译家傅雷的亡灵,在假想中的对话与争论。

3.冰心的《谈生命》,凝聚着她晚年的生命,可以看作是她近一个世纪生命历程的总结。

4.《干校六记》描写的是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在“文革”中下放劳动改造的事情。

5.艾青被打成右派20年后,以一首小诗《鱼化石》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生涯上的一个新的高峰期。

7.《芙蓉镇》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8.《哦,香雪》写一个名叫台儿沟的偏僻小山村,被火车从沉睡中惊醒的故事。

9.最能体现高晓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系列作品。

10.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我是谁》。

11.汪曾祺将苏北高邮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

12.1985年,韩少功的《文学的“根” 》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

13.“新写实小说”名称的正式确立,是《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

14.方方的《风景》和池莉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

15.1986年,莫言的《红高粱》和张炜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

古华长篇小说《芙蓉镇》和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是80年代反思文学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1.张贤亮有九部著名中篇小说的总标题是()。

A.《初吻》 B.《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C.《绿化树》 D.《男人的一半是女人》2.长篇小说《芙蓉镇》中因政治运动而成为罪人和牺牲品的女主人公是()。

A.黎桂桂 B.胡玉音C.秦书田 D.谷燕山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提纲).doc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提纲).doc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第一次文代会确定以《》为新屮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2.第二次文代会把()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

3.1951年开展的对电影《》的讨论,是新屮国成立以后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4•对《》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是新屮国成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5.胡风文艺思想的主体是强调作家的“(严和表现描写对象的“精神奴役的创伤”。

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简称为“()”方针。

7.1957年下半年,文艺界以批判丁玲、陈企霞等,揭开了文艺界()的序幕。

8.1962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社论,指出文艺的服务对象,应由为工农兵服务,扩展到“()”。

9.1965年11月10 H,姚文元在《文汇报》发表《》,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0.林彪委托江青于1966年2月2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形成了《》。

11・《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通常被简称为气)”。

12.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被称做蛤蟆滩的“()”。

13•“为朋友两肋插刀”和“出水才看两腿泥”是()的口头禅。

14.《青春之歌》是一部()小说。

15.1958年3月22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指出耍注意搜集民歌,并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

16.五、六十年代,诗歌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流派,一种是属于人民大众的进步的诗风,是主流;一种是属丁•()的反动的诗风,是逆流。

17.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你是否述记得六十年代一首著名的诗歌《雷锋之歌》, 它的作者是()。

18.第一次戏曲变革发生在1949年至()年间。

19•被称为“远东戏剧的奇迹”的剧木是《》。

20. 1959年,杨朔明确地提出了()的艺术主张。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前面的括号里(10分;1×10)()1、台湾诗坛上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的是()A.郑愁予B.洛夫C.余光中D.杨牧()2、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出自()。

A.《一代人》B.《感觉》C.《远和近》D.《昨天,像黑色的蛇》()3、白先勇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

A、《台北人》B、《纽约客》C、《孽子》D、《玉卿嫂》()4、高行健的戏剧()明显受到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影响。

A、《野人》B、《车站》C、《觉得信号》D、《彼岸》()5、小说()是新时期军事文学创作领域的第一次突破。

A、《红高粱》B、《高山下的花环》C、《射天狼》D、《西线轶事》()6、《话说陶然亭》、《那五》、《烟壶》等市井小说是()创作的。

A、邓友梅B、冯骥才C、陆文夫D、高晓声()7、“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是谌容的小说()中创造的人物。

A、《减去十岁》B、《人到老年》C、《万年青》D、《人到中年》()8、《燕山夜话》的作者是:()。

A、邓拓B、夏衍C、唐弢D、吴晗()9、不属于蛤蟆滩“三大能人”的是:()。

A、郭世富B、姚士杰C、郭振山D、高增福()10、朱老忠是()的一个人物形象。

A、《红日》B、《红岩》C、《红旗谱》D、《铁道游击队》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空白处(10分;1×10)1、“双百方针”全称为-------------------------,它是毛泽东于----------年提出来的。

2、徐迟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塑造了科学家------------的形象,掀起了一股“科学家热”。

3、池莉的“人生三部曲”是指---------------------、-----------------------------和《太阳出世》三篇小说。

4、1954年----------------的《龙虎斗京华》开启了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成考复习资料《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2.山药蛋派3.伤痕文学二、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2.简述北岛诗歌的创作内容。

3.简述建国初合作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三、分析题请结合倪吾诚的身世经历,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结合作品,论述改革文学的创作情况。

1答案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旨在指导和促进我国科学文化和文艺繁荣的方针。

毛泽东指出,在文艺方面,“不同风格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艺术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自由讨论和艺术实践去解决。

双百方针促进了文艺界思想的活跃和创作的解放,对纠正文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做法、文艺理论研究的教条主义和左倾实用主义倾向、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弊端和文艺领导组织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缺陷,起到了很好的纠偏作用。

2.“山药蛋派”:是在赵树理创作风格的影响下,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

主要成员包括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

其特点是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注重文学的社会效应,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民族化、大众化的写作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乡土气息以及幽默的轻喜剧风格。

3.伤痕文学: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思想倾向是揭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文革”给人民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

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其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有十分明显的局限,如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二、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答案要点:双百方针颁布后,在文学“干预生活”的倾向中,出现了突破既有的“工、农、兵”三种剧本模式、忠实于生活的独有形态的话剧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提要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提要

《中国当代文学》重难点绪论学习要求: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中国当代文学的两个主要传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要点:中国当代文学开始的时间;开放性与整体性。

两个传统:启蒙文化传统(“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战争文化传统(解放区文学传统)。

中国当代文学四个阶段的时间划分和主要依据、主要特点。

第一编1949-1965年的中国文学第1章1949-1965年文学运动概述学习要求:了解第一次文代会;1949-1965年间的文艺思想论争;“双百方针”和1962年的广州会议和大连会议;中共中央对文艺政策的调整。

要点:第一次文代会的全称和召开时间;被排除在大会外的主要作家。

批判《红楼梦研究》和镇压“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主要原因。

“双百”方针的主要成果。

“反右”运动的开始时间;对“双百”方针的曲解。

“广州会议”和“大连会议”。

第2章土地之歌学习要求:了解以赵树理、柳青、李凖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的一般特点。

要点:农村题材的主要作家作品。

赵树理的《登记》与《小二黑结婚》;处于两难境地中的赵树理。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李凖的《不能走那条路》。

两大流派:启蒙主义和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

周立波笔下的人物与沈从文笔下人物的关系。

学习要求:掌握李凖的《李双双小传》的局限以及李凖创作的变化趋势。

要点:李凖的《李双双小传》与电影《李双双》的对比。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1)赵树理的《“锻炼锻炼”》与“山药蛋派”的艺术特征。

要点:赵树理“细节的现实主义”与《“锻炼锻炼”》的三次冲突及其意义;采用“锻炼锻炼”作标题的初衷;“小腿疼”、“吃不饱”和杨小四的形象。

《李双双小传》与《“锻炼锻炼”》对待现实生活的不同态度。

“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

“山药蛋派”的生活、基础和文学基础。

第3章战火中的诗情学习要求:了解以杜鹏程、吴强、曲波等为代表的现代战争题材小说的一般要点;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的开创意义;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与战争场面中的个人化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2)“两结合”创作方法(3)政治抒情诗(4)新民歌运动(5)山药蛋派(6)社会主义教育剧(7)主题先行论(8)根本任务论(9)“三突出”创作原则(10)样板戏(11)天安门诗歌运动(12)重放的鲜花(13)归来的诗人(14)朦胧诗(15)新生代诗歌(16)伤痕文学(17)反思文学(18)改革文学(19)寻根文学(20)中国式现代派小说(21)先锋小说(22)新写实小说(23)学者散文(文化散文)(24)探索剧(25)京味剧二、论述思考题1评述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意义?2谈建国初期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红楼梦》研究、胡风3文艺思想的批判过程及经验教训问题?4结合创作实例,试论十七年现实主义创作与新时期现实主义创作的不同?5评述《保卫延安》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上的开创性意义?6分析《保卫延安》中周大勇的性格特征7分析小说《林海雪原》的传奇性特征?8分析《红旗谱》反映历史生活与探索民族文化的成就?9分析《红旗谱》中朱老忠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10评述小说《青春之歌》思想艺术方面的得与失?11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性格特点及发展过程?12比较分析峻青、王愿坚的军事题材短篇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13结合《百合花》论析茹志娟小说创作细腻动人的艺术风格?14论述《创业史》的史诗特点及艺术成就?15分析《创业史》中的人物形象梁生宝、梁三老汉的典型意义?16以《三里湾》为例,谈赵树理小说在民族化大众化上的贡献?17试论宗璞小说《红豆》的文学史意义及其中的江玫与齐虹这两个人物形象。

18评述述十七年诗歌发展的基本状况。

19如何评价“新民歌运动”?20分析郭小川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1试分析郭小川诗歌《望星空》的独特意义?22比较分析贺敬之和郭小川诗歌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23评述闻捷诗歌集《天山牧歌》的思想艺术成就?24评述十七年散文发展的基本情况?25试分析杨朔散文的结构艺术特点?26试分析杨朔散文的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27分析秦牧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28论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29比较分析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蕴涵、艺术特色及缺失?30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评述魏巍散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31简述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情况?32分析1958年到1962年间历史剧热潮出现的的原因,它的代表作有哪些?33分析《龙须沟》中程疯子形象及意义?34评述话剧《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35分析《茶馆》中王利发、泰仲义、常四爷这三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36试分析老舍的话剧《茶馆》是如何处理时间与结构的?37简述《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的内容及反动实质?38论述四五诗歌产生的背景、内容及意义?39简述新时期小说发展各阶段的基本情况?40评析刘心武小说《班主任》的思想价值?41论述王蒙的创作历程及小说创作的新探索?42简述王蒙小说《春之声》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43以《绿化树》为例,评述张贤亮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44分析《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厂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45分析《黑骏马》的主题和艺术特色46如何理解《芙蓉镇》的乡土气息?47分析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48分析《人生》中高加林的性格特征?49简论陆文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50分析陆文婷这一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51简述王安忆小说创作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的创作特征?52试析莫言《红高粱》的意义及艺术特色53评述“寻根文学”出现的意义及创作上的得失。

54《高山下花环》对军旅文学的超越是什么?55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池莉小说的艺术特点?56以作品为例,谈“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57试述新时期艾青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58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59论述舒婷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60简述韩东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61简述“后新潮诗”的探索意义及其局限性?62分析贾平凹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63简述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色?64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又是什么?65徐迟的报告文学有哪些特点?66试分析沙叶新戏剧思想特色?2006 -2007 学年第二学期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4)试卷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

(本大题25空 ,每空1分,共25分)1、1979年10月,在北京的召开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2、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和“”的结合。

3、建国初著名的文艺批判运动之一是对撰写的《红楼梦研究》及其他研究成果的批判。

4、《茶馆》生动而精练的描绘了三个时代,它们分别是、、,作者通过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将这三个时代联系了起来,这三个人物分别是、、。

5、伤痕小说是因的小说《伤痕》而得名,它的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的《》。

6、文化寻根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的《小鲍庄》、的《棋王》、的《爸爸爸》等。

7、新时期初期重要的戏剧作品《陈毅市长》的作者是,该剧结构上打破了一人一事的传统结构形式,采用了一人多事的散文体,这种结构作者将之称作为结构。

8、的《小草在歌唱》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割断喉管,残杀于刑场的革命烈士张志新而作。

9、新时期初,成功地创作了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

10、在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

11、“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和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

二、搭配题,将下列人物出自的作品相关序号填在空格中。

(本题共11空,每空1分,共11分)A《绿化树》 B《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C《班主任》 D《创业史》 E《人到中年》 F《红旗谱》 G《林海雪原》 H《保卫延安》 I《红岩》 J《乔厂长上任记》 K《登记》1、周大勇2、朱老忠3、小飞蛾4、马缨花5、乔光朴6、梁生宝7、谢惠敏8、陆文婷9、林震 10、杨子荣 11、许云峰三、名词解释。

(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政治抒情诗2、新生代诗歌3、文化散文四、简答题。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什么是“三突出”原则,简析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2、简析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色。

3、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4、简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结合具体作品,评述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2、结合具体作品,评述“陈奂生系列”小说的思想艺术性。

2006 - 2007 学年第二学期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4)试卷 B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本大题24空 ,每空1分,共24分)1、1956年全国工作的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为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解放科学文化生产力,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

2、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和“”的结合。

3、建国初文艺批判运动之一是对撰写的《红楼梦研究》及其他研究成果的批判。

4、《茶馆》生动而精炼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它们分别是、、,作者通过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将这三个时代联系了起来,这三个人物分别是王利发、、。

5、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开辟《随想录》专栏,共发表了篇作品。

《》。

《》、6、王朔是当代文学新时期商业写作第一人,请写出其三部作品的名称《》、7、的《小草在歌唱》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割断喉管,残杀于刑场的革命烈士张志新而作。

8、新时期初,成功地创作了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

9、在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

《》、《》。

《》、10、请写出“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中四部作品的名称《》、二、搭配题,将下列文学作品作者的序号填在相关的空格中。

(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A 余秋雨 B李准 C张贤亮 D杨绛 E徐迟F 王朔 G巴金 H路遥 I苏童 J莫言1、《歌德巴赫猜想》()2、《平凡的世界》()3、《妻妾成群》()4、《绿化树》()5、《李双双小传》()6、《红高粱》()7、《干校六记》() 8、《随想录》() 9、《动物凶猛》()10、《文化苦旅》()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第四种剧本”2、伤痕文学3、《纪要》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林道静的成长之路及其典型意义。

2、分析老舍话剧《茶馆》的主题。

3、简析刘心武小说《班主任》中的谢惠敏形象。

4、简析闻捷诗歌的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陈奂生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2、结合作品,论述贾平凹小说创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4)》试卷A 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评分标准:(1)每格1分,共25分;(2)凡人名、书名中有错字均扣分。

参考答案:1、第四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2、“革命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3、俞平伯4、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末、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爆发前的国民党统治时期,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5、卢新华,班主任6、王安忆、阿城、韩少功7、沙叶新、冰糖葫芦式8、雷抒雁9、徐迟、哥德巴赫猜想10、赵树理、山药蛋派11、《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沙家浜》二、搭配题,将下列人物所出自的作品相关序号填在空格中。

评分标准:每格1分,共11分;参考答案:三、名词解释。

评分标准:(1)每题4分,共12分;(2)各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的知识点平均给分;(3)语言表达不顺,酌情扣分。

参考答案:1、政治抒情诗:出现于五十年代,盛行于六十年代的诗歌创作。

这类诗歌将诗与政治时事紧密结合,偏重于壮志豪情的书写和战斗精神的表现。

代表人物有郭小川、贺敬之。

2、新生代诗歌: 朦胧诗后出现的新的诗歌创作潮流。

新生代诗歌大体有三种诗歌创作走向:“寻根诗”把诗歌推向民族的文化历史,试图在“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的古文化境界中找回人们的“生命冲动”与“英雄精神”;“先锋派”诗作则把诗歌拉回到当代人的生活现象与实际存在中来;“女性诗歌”是那种“回到和深入女性自身”,表达她们基于独特的生命体验所获具的人性深度的诗歌。

3、文化散文:“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出现是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

这些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了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