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e17c8f3b3567ec112d8a7a.png)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目录第1课聚聚散散 (2)第2课点的魅力 (4)第3课“五谷”作画 (6)第4课主体与背景 (9)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 (11)第6课色彩的渐变 (14)第7课色彩的情感 (16)第8课我画的动漫形象 (20)第9课对称的美 (23)第10课那一刻的我 (26)第11课走进春天 (30)第12课平凡的美 (32)第13课吹塑纸版画 (34)第14课藏书票 (36)第15课设计文化衫 (38)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 (42)第17课会游的玩具 (45)第18课电脑美术---笔刷画画 (47)第19课光的魅力 (49)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51)第1课聚聚散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欣赏导入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二.游戏体验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
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部编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套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ea07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6.png)
部编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套教案教案一:描绘植物目标通过研究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描述不同种类的植物外观和特征;- 使用不同绘画材料描绘植物;- 表达对植物的感受和喜好。
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了解: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并描述它们的外观和特征。
3. 演示:教师展示使用不同绘画材料描绘植物的技巧和方法。
4. 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使用合适的绘画材料描绘自己喜欢的植物。
5.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他们对植物的感受和喜好。
6. 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
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口头表达和参与度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描绘植物的技能和知识。
教案二:绘制风景目标通过研究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观察自然景物,并描绘它们的外观和特征;- 使用不同绘画材料绘制风景;- 表达对风景的感受和审美。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一段美丽的风景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兴趣。
2. 了解: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自然景物,并描述它们的外观和特征。
3. 演示:教师展示使用不同绘画材料绘制风景的技巧和方法。
4. 实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并使用合适的绘画材料进行绘制。
5.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他们对风景的感受和审美。
6. 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
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口头表达和参与度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绘制风景的技能和知识。
教案三:创作动物形象目标通过研究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观察动物的形态和特征;- 创作独特的动物形象;- 使用不同绘画材料表达动物形象。
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形象图片,引发学生对动物创作的兴趣。
2. 了解: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并描述它们的形态和特征。
3.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独特的动物形象,并使用合适的绘画材料进行表达。
4.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创作动物形象的灵感和想法。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811528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e.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物体的形态变化和变形的原因,研究绘画中的变形技巧。
2、技能目标:掌握绘画中的变形技巧,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变化。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尝试。
教学重点:通过研究绘画中的变形技巧,让学生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掌握绘画中的变形技巧,能够巧妙地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张图片。
2、学生描述图片:这是一张画着一只猫的图片,但是猫的形态有些奇怪。
3、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猫的形态会变形?有哪些原因导致猫的形态变化?二、探索新知1、老师讲解物体的形态变化和变形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
2、老师示范绘画中的变形技巧,并让学生跟随练。
3、学生练变形技巧,尝试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变化。
4、老师提供不同的物体图片,让学生尝试用变形技巧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变化。
5、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讨论。
三、巩固练1、老师出示一些物体图片,让学生尝试用变形技巧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变化。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讨论。
3、老师提供一些绘画题目,让学生尝试用变形技巧表现出题目要求的物体形态。
四、总结评价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老师进行评价和点评。
3、布置下节课的作业。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化表现手法。
通过观察和发现,学生可以提升观察和思维的品质,发现想象和个性化创造的能力,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筋、巧创造的研究惯与生活态度,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是透过变形现象,寻找变形的规律和特点,教学难点是通过对事物整体外形变化的关注,创造独特的新形象。
教具准备包括课件、凸面镜、不锈钢勺子、画好变形后脸部线条的作业纸和相框,学具准备包括彩色作业纸和2B铅笔。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70492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4.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篇)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课题:漂来漂去的小岛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学生用白色泡沫板材料制作作品,体验白色泡沫材料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尝试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重难点:1、如何利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
2、创作。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泡沫板、彩纸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教师通过图片或口头描述岛屿的特点,以及岛屿上的动植物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的联想。
二、发展阶段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畅谈作品的构思和设想。
2、作品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
3、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形状,风格的小岛。
也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激发学生创作愿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完成的作品,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评比。
三、收拾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教学具准备:橡皮泥(纸薪土)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介绍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略)二、新授: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
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回答(略)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略)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学生表演,教师画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6.欣赏范作。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教案(优秀7篇)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38e2f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d.png)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教案(优秀7篇)篇一: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2、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建议课时:1~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教学思路: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
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
)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
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
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
用铅笔画底稿。
用刀刻出横的或竖的小口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
用纸条上下穿编。
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工纸的反面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用23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用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b656b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1.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用2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1课题:漂来漂去的小岛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学生用白色泡沫板材料制作作品,体验白色泡沫材料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尝试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重难点:1、如何利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
2、创作。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泡沫板、彩纸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教师通过图片或口头描述岛屿的特点,以及岛屿上的动植物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的联想。
二、发展阶段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畅谈作品的构思和设想。
2、作品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
3、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形状,风格的小岛。
也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激发学生创作愿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完成的作品,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评比。
三、收拾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19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本册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
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
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
同时,每课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fc2f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f.png)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针对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 第一单元:立体造型艺术2. 第二单元:水墨画3. 第三单元:版画4. 第四单元:色彩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欣赏能力,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版画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教学设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理解立体造型艺术的基本概念并进行实践操作。
2. 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版画的认识和创作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1. 解释立体造型艺术的抽象概念。
2. 教学如何运用水墨画技巧进行创作。
3. 引导学生理解版画的概念和创作过程。
4.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色彩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示范教学: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各种艺术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互动探究: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各种艺术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并提供及时反馈,采用以下评估方法和反馈方式:1.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鼓励优点并指出问题。
2. 学生表现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测验和问答:通过作业、测验和课堂问答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和器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准备以下教学资源和器材:1. 教材: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材。
新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设计(新版完整)
![新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设计(新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b1faf0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e.png)
新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设计(新版完整)新人教版小学4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设计(新版完整)目标本文档旨在为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提供全册教案设计,帮助教师有条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增强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和欣赏能力教学重点- 学生注意力的引导和集中- 手工操作的指导- 艺术作品的解读和欣赏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放飞梦想- 知识点:风筝的制作与飞翔的原理- 教学活动:学生制作风筝并进行飞行比赛- 考察重点: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和创造力,风筝的飞行情况观察与分析能力第二单元:花开富贵- 知识点:花的形状、颜色及花卉的绘画技巧-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花卉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考察重点: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对花的形象表达的能力第三单元:金秋收获- 知识点:秋天的果实及相关的绘画技巧-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秋天的果实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考察重点: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对果实形象表达的能力第四单元:拼贴的艺术- 知识点:拼贴的基本技法和材料运用- 教学活动:学生使用不同材料进行拼贴创作- 考察重点: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对拼贴作品的审美评价能力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作品的评价-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的评价-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解读能力的评价教学参考资料- 《新人教版小学4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相关艺术作品图片资料结束语本教案设计旨在为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提供一份完整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组织与教学,并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
希望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让他们在美术领域取得进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a3a80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d.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全册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全册教学进度周次内容第一周聚聚散散第二周小圆点的魅力黑与白第三周主体与背景第四周冰川与晚霞第五周画嗅觉第六周卡通画第七周双胞胎第八周藏书票第九周我和我的小伙伴第十周那一刻的我第十一周愉快的春游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第十三周千变万化的帽子第十四周飘来飘去的小岛第十五周迷宫电脑美术第十六周会游的玩具第十七周光的`魅力第十八周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第1课聚聚散散教材分析: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e0207dddccda38376bafe5.png)
弯折:肢体的动作变化。
三.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快速制作一个快乐的人物动势.
学生介绍 自己的作品,教师根据出现的问题指导。
2.再次欣赏不同先前的范作作品(幻灯)开启新的创作思路:材料不同(延伸到课下);动势不同;装饰不同;学生作品(幻灯)。
3 .进步创编加工自己的作品,给作品创建一个好听的名字,或者合作创编情节。
6.像这样的生动形象还有很多,再出示范作与(幻灯)书中作品。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材料吗?你还知道那些线形材料(幻灯)
7.分析线形作品与真实的人物动作
联系——动势相同
区别:
作品运用艺术手法:(幻灯)简化、夸张、想象概括形象。
作品制作方法:(幻灯)师结合范作讲解分析:
拧:关节部位的连接,紧扣。
缠绕:用于肢体造型部分借助手指或笔等缠绕圆柱体。
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
(材料相同:紫沙泥。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学生回答(略)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
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作业设计:
板 书:
教学反思:
第六课.巧用对称形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设计对称的花纹,并设计出美观的对称形装饰生活,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与审美能力。
(幻灯)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么?
(幻灯)与体育明星感受胜利的喜悦;优美的舞蹈让人赏心悦目;搞笑艺术让人轻松愉快。请同学们依据图片引起的思路模仿自己喜爱的人物动势。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动势表情,学生模仿。
5.领操员做体操表演,然后定格观察,教师选择合适的角度,运用一条线材不剪断快速演示人物制作方法,边讲解边演示。强调技法运用部分。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最新7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673c2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7.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最新7篇)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制作一立体的迷宫。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课前准备:课前应要求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的硬纸盒。
教学过程:一、玩迷宫:每组发一个老师制作的迷宫,进行“看谁先把玻璃珠滚出来”的游戏竞赛。
提问:刚才玩的迷宫和平时玩的'一样吗?你像不想利用废旧物品自己做一个迷宫?二、设计迷宫:分析教材上的几个图例,引导学生分析这分别是对峙和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和装饰才做成的。
示范如何将一个纸盒进行改造。
基本的做法是:用硬纸片剪制成各种长短不一的长条,采用粘贴的方法,制作成一个纸立体迷宫。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创造出样式新颖的迷宫。
三、制作迷宫:作业形式,可以由学生单人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作一立体迷宫。
四、展示评价:教学评价:是否会利用纸盒设计一个立体的迷宫。
作品能否体现独特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执教时间:6月5日——6月7日札记:我让孩子们用鞋盒子盖来制作迷宫。
先设计好进口和出口,再设计好一条通畅的道路然后在通途的周围设计上用来混淆视觉的道路。
在道路周围还可以设计上陷阱等等,让我们的作品既有观赏性,又具有娱乐性。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掌握超级小雪软件中的印章工具,并使用印章工具设计花布。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美术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3、使用计算机画图,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计算机应用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用超级小雪画图中的印章工具设计花布。
难点:图案构成有变化且和谐美观。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
1.师问:看了这些花布有什么感觉?2.我们怎样又快又好地画出漂亮的花布来呢?3.师示范:打开超级小雪一选定印章工具,新建印章印出花布。
4.学生学习操作工具,试画。
5.我们来看看几位同学的尝试作业,你会用印章工具了吗?6.教师设计指导。
(三)学生作画。
1.作画要求:用超级小雪画图的印章工具,设计一块有创意的花布,想想可用在哪里,记着存盘。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3篇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fc1b3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3.png)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3篇【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娃娃都各有不同的服饰特点;2、能妙用材料和剪、撕纸方法粘贴成“民族娃娃”。
过程与方法:1、在资料交流中感知各民族的不同服饰和风土人情民族娃娃;2、在对比欣赏中,学会找不同服饰特点,体验不同审美情趣;3、在尝试中了解撕纸方法和粘贴方法民族娃娃;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2、欣赏各民族的审美趣味;3、能与同学合作。
【教学重点】能用纸材和剪、民族娃娃撕纸贴画的方法,创作有民族特点的民族娃娃。
【教学难点】妙用纸材和抓住不同民族特色,表现色彩对比鲜明、动态生动的民族娃娃。
【教学时间】第12周【教学准备】范作【教学内容】民族娃娃【教学过程】一、探究活动1:为什么课文中“56个民族,56朵花”?交流:1、自己收集的资料中,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2、你认为服饰美在哪里?(造型独特、色彩强烈、装饰性强)二、探究活动2:撕纸的方法和拼贴的方法。
游戏:1、看谁“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撕得最美?2、尝试用力撕,轻柔地撕,感受不同力度撕出的效果。
3、试一试对称撕。
游戏:把撕出来的形状组合拼成一个可爱的娃娃。
1、把刚才大家尝试“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时撕出来的“点、线、面”的纸材形状,组合拼成一个可爱的娃娃。
2、先贴什么,后贴什么?是“进行块面剪贴”还是“进行撕点粘贴”?3、试一试,把点拼成娃娃的形状。
4、说一说有什么困难。
三、探究活动3:创作有特色的民族娃娃。
动脑:1、在图片中选一个服饰风格明显的少数民族图片作参考。
2、思考什么动作才生动、有趣?3、选择色彩底板纸。
(冷暖对比、明暗对比)4、选择块面纸粘贴,还是撕点拼贴?动手:1、小组分工,如分工负责撕“点”、“撕线“、撕“形”,并按形状色彩分类放好。
2、合作或个人进行拼图与粘贴。
四、探究活动:哪个撕纸拼贴的民族娃娃最美?评价点:1、色彩妙用;2、形象生动;3、有民族特色。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be6c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6.png)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色彩- 教学目标:-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学会用简单的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欣赏能力。
-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2. 常见的基本色彩分类及其特点;3. 利用红、黄、蓝等基本色进行创作。
- 教学步骤:1. 呈现不同颜色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颜色的特点,介绍基本色彩的分类;3. 给每位学生发放颜料,让他们用纸板或画纸尝试混合基本色彩;4.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不同色彩的表达效果;5. 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进行创作。
- 教学反思:- 学生对色彩的分类和基本概念理解较好;-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展现了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部分学生对颜色的混合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
第二课:掌握画线基本技巧- 教学目标:- 研究使用直线、曲线等基本线条进行绘画;- 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了解线条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 教学内容:1. 直线、曲线等基本线条的介绍;2. 不同线条表达的感觉和效果;3. 绘制线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 教学步骤:1. 通过展示不同线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2. 分类介绍不同种类的线条及其表达效果;3. 让学生用铅笔或绘画工具尝试绘制各种直线和曲线;4.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5. 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线条技巧进行创作。
- 教学反思:- 学生对基本线条的掌握较好;-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部分学生对曲线的绘制还需加强练。
...(继续编写其他课程内容)...总结: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共包括多节课程,主要内容涵盖色彩认识、线条绘制、造型创作等方面。
通过这些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引导他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完善,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6d1f6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d.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春天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自然景物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绘春天的景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春天的自然景物特点2. 彩泥造型表现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
2. 讲解:讲解春天的自然景物特点,如花草树木、气候变化等。
3. 示范:教师用彩泥示范制作春天的景象。
4. 学生创作:学生运用彩泥制作春天的景象。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二课:我和祖国共成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祖国的发展变化。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内容1. 祖国的发展变化2. 绘画表现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祖国的发展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
2. 讲解:讲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强调祖国的伟大。
3. 示范:教师用绘画示范表现祖国的发展变化。
4. 学生创作:学生运用绘画表现祖国的发展变化。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三课:美丽的服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地域的服饰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手工制作服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服饰特点2. 手工制作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不同民族、地域的服饰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服饰特点。
2. 讲解:讲解各种服饰的特点,如款式、颜色、材质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服饰的方法。
4. 学生制作:学生运用手工制作自己喜欢的服饰。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四课:色彩的搭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色彩的搭配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2. 色彩的搭配技巧3. 绘画创作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色彩搭配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cd7b2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8.png)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有关年历的知识,学习简单的年历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认识年历的艺术特点,年历的作用及组成部分。
学习设计、绘制年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想象、协作学习和动手能力,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难点:年历的设计和制作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小组合作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历、自制年历学具:彩色绘图颜料、彩纸、剪刀、胶水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 (5分钟)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这时候有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从我们每个人身边永远逝去,大家说说是什么?(生:时间)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都在感叹时间的珍贵和一去不复返,同学们能说出一些关于时间的名言名句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在人类早期只能通过太阳的升降,四季的变化等来辨别时间,现在人们呢?比如说大家都喜欢过“六.一”节吧,谁知道今年“六.一”是星期几?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年历)3、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及用途。
(教师展示旧年历)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旧年历,看看它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有什么用途?(它可以帮助我们查找节假日、生日、农历等,方便人们计划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4、那好,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新的知识。
我们每个同学家里的年历几乎都是买的,父母单位发的或者朋友送的,我们能不能自己亲手设计制作一本年历呢?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亲手做年历。
课件出示课题: 做年历二、讲授新课: (12分钟)时光不能倒流,但我们可以从旧的年历上学到新的知识。
我们先看看(出示两幅不同主题、不同表现方法的挂历,让学生观察、讨论、发言,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小结)(一) 年历上一般有些什么内容?1. 月份、日期表:(1)为什么有些日期是用不同颜色标注?(用不同颜色表明节假日,休息日)(2)时间表上还有一些什么内容?(24个节气)2. 图像:观察两副年历,看看每副年历的图像有什么共同点?( 1)、主题统一:如:风景、花卉、动物、人物等。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19365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44.png)
第1课聚聚散散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嬉戏、试验等驾驭颜色的喷及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育学生动手动脑的实力。
2、通过观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高校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育学生的观赏实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教具打算: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赏导入1、让学生观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老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觉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这里有作品观赏,请大家观赏后小组探讨:“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三、嬉戏体验1、老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探讨沟通。
3、老师引导学生思索,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沟通,老师引导学生观赏课本范例。
师生共同探讨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沟通体验第二节一、师生沟通:1、老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及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驾驭。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及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展评价。
二、布置作业,老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老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第2课小圆点的魅力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上一课的持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视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其中的微妙。
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更,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觉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觉圆点的几种根本形态:圆面、圆圈;发觉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根本变更:通过对教材创建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觉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建美。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5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22c36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a.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文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5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一一、课时:1课时。
二、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几种气味。
2、培养学生关注、创造、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
3、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轻松,体验过程的愉快,创作的个性化。
2、学生能以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闻到气味的感受。
五、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1、同学们,在我们教室里有样东西,我们却看不到它,你们猜猜是什么?(空气)2、对啊!在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充满着空气,闻一闻,什么味道?(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一下(拿出空气清新剂喷一喷)我们再来闻一闻,现在你闻到了什么味道?(2)闻到这股香味,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觉吗?:想不到闻到空气中的香味后会有这么奇妙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气味到底有多么奇妙!(二)发展阶段。
1、刚刚闻到香味的这种感觉,你能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1):可以画下来。
(2)用语言说出来,你能试一试吗?(3)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写下来。
(4)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闻到气味时的表情也很丰富的。
谁来试一试?今天我们主要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受。
揭示课题——画嗅觉2、老师闻到这股香味,已经把这种感觉画下来了。
同桌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空气中的香味的?:这张作品表达了老师闻到香味后愉快的。
心情体验。
3、除了点和线条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呢?我们来欣赏一位同学的作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香味的呢?学生交流(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色彩中感受到快乐的体验)4、大师们也有许多表现香味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5、同学们,你们从生活中找到了哪些味道?打开瓶子让大家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指导。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d6664eb84ae45c3b358ce6.png)
难点
关键
重点: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
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
具
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时间
旁批
一、导入
启发同学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石材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3、金、银
舞马衔杯银壶。唐,公元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锤击成型,两半焊接。壶作成皮囊壶的形状,小圆口,覆莲形盖,弧形提梁,扁圆腹,圈足。此壶不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携带的皮囊壶形,而且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腹两面各模冲出一匹舞马。舞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长鬃披散,马尾上翘,颈系绶带,向上飘举,口衔金杯。
提问:你发现蝴蝶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深入观察研究,发现了蝴蝶的结构、外形、花纹、色彩,都是对称的。
教师:观察研究蝴蝶对称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观察这只具
有对称特点的蝴蝶,看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
学生: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
教师:这就是对称的美。
3、制作一只蝴蝶:
1、选一张彩色纸对折后依折线处画出半只蝴蝶纹样。
三、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
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5313908bd64783e09122bb1.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春节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所体验到“春节”的并结合自己所经历过的“春节”,来引导学生大胆创作绘画。
2、技能目标:描述过春节的相关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发现身边事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目标:从不同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过春节的气氛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教学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
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曲子,思考你听过这首曲子没有?在哪里听过的?倾听歌曲《春节序曲》。
2、同学们听过之后,想到没有你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吗?小组讨论讨论。
3、小组讨论过程。
4、发表讨论结果二、探索新知1、每年的什么时候是“春节”?学生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
农历正月初一。
除夕之夜是农历12月30日。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过春节的?学生回答:吃年饭、放鞭炮、看春节晚会、压岁钱等。
3、欣赏图片。
4、老师提问问题:欣赏过图片,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过春节吗?知道春节指的是我国农历什么时候吗?小组之间讨论。
得出结论:农历正月初一。
5、出示PPT把看到的记下来,看谁看的最仔细。
①在刚才的小动画里你都看到了主要介绍出了春节的哪些活动?扫除、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年画、爆竹。
②播放课件(出示课件里主要介绍的几项活动项目)。
③除此之外,你在PPT里还看到了什么呢?花灯笼,吃团圆饭、看春晚节目、舞龙舞狮、逛庙会等等。
6、教师播放课件(指出在课件中出示的画面,让学生更深刻理解)。
师:既然学生看到了这么多画面,那你们想不想用手中的画笔把自己对春节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给描绘出来呢?7、学生绘画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鸢尾花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陶冶情操。
2、技能:学会欣赏的方法。
3、情感:了解画家的绘画语言,体会画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画家的艺术生平介绍。
教学难点作品的分析,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新课课题:鸢尾花解释鸢字的读音和解释。
2、学生先观察画面的内容,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二、新授1、画家的生平介绍。
看书P32,自读。
出示画家的自画像作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鸢尾花的作品分析生读书、欣赏,讨论。
说说自己从文字中得到哪些信息。
谈谈自己看到作品后的感受,色彩上有什么特别的冲击力。
资料:1889年5月画布,油彩,71厘米X93厘米,美国马利布•保罗—盖提博物馆教师操作课件:本幅画是梵高到圣雷米之后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
画中色彩丰富,线条细致而多变,1.左边的白花与最左方的浅蓝花相呼应。
2.中间的绿叶将聚散得益的花朵上下分开,即起到了稳定画面的效果,又使蓝花富有动感。
3.在和谐的蓝花绿叶间点缀黄色,又在绿叶下方的土地上安排红褐色,使画面的色彩对比更加明亮,富有韵律般的视觉美感。
画家细心安排花朵位置,引导观者视线。
整个画面充满律动及和谐之感其浅蓝色的花朵与淡淡的叶子在轻盈的微风中摇曳,洋溢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息。
画面构图平稳,花叶的聚散得宜,将花朵上下分开,即使画面稳定,又使兰花富有动感。
操作课件,放大,引导学生发现每朵花中用到的颜色过渡。
3、梵高其他作品简介(看书第十六课:画家凡-高)星月夜向日葵阿尔的吊桥等。
4、学生欣赏凡高的作品,小组讨论欣赏作品的感受。
三、探究感悟:1、老师特别喜欢梵高的这幅画,今天,我把自己临摹的作品带来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出示砂纸画——鸢尾花),梵高的《鸢尾花》是在油画布上画的,而我的这幅画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吗?——砂纸画的。
2、油画棒色彩很鲜艳,在砂纸上画花一定别有一番韵味,想不想看看?为了让大家更近距离的感受一下砂纸上的花,我给每一个组一幅砂纸画的鸢尾花,你们想得到吗?那好,现在带着几个问题欣赏这份礼物。
摸一摸你手中的砂纸画,什么感觉?画面上都用了什么样的颜色?3.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示范如何用油画棒在砂纸上表现点、线、面,并简单的画一幅鸢尾花。
看完后,请小组讨论一下:画砂纸画需要哪几个步骤。
(生回答问题)板书:构图、涂色(尽量使用过渡色)四、实践创作:1、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用砂纸画一画鸢尾花?美丽的“百花园”就要百花齐放啦,它靠大家的勤劳和智慧实现百花盛开的场景。
在这个“百花园”里还将有十位“百花奖”的诞生,还有精美的礼品赠送,你们有信心争取吗?那好,同学们兴趣这么浓厚,老师将要送给大家第二件礼物:砂纸。
请小组长为大家分发砂纸。
马上行动。
2、学生创作,师辅导。
五、作品赏析:百花园盛开着一朵朵娇艳的花,这都是大家辛苦换来的结果,下面,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做评委,评选出十位“百花奖”获得者,赠送礼品,掌声祝贺他们。
课题 2 植物写生教学内容:通过欣赏响图片及对自然界中植物的观察分析,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特征、花的角度变化、叶子的穿插等,学习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花、叶的朝向,以及如何用疏密不同的线表现植物。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对各种植物的描写,培养学生深入观察,提高他们用线表现的方法。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
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
同时,通过查询有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盆栽植物、勾线笔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观察植物的前后关系进行大胆的表现。
难点线条的繁简、疏密变化。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1.课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姿态。
板书课题:植物写生。
2.解题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君子兰)学习画中线条的粗细变化。
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深入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3.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着重讲他们的不同处理手法。
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
学生讨论。
学生欣赏学生欣赏了解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三、完成作业学生仔细观察,并用铅笔起小稿,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仔细观察,完成写生第二节一、组织教学稳定做好上课准备。
二、继续完成作业结合上次作业完成情况,请学生谈: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你发现了他们有哪些特征?1、说一说,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要强调用线时,注意线条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
以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学生作画三、作品展示1、小组自评。
2、全班互评。
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
小组选拔较好的作业。
课题3、巧用对称形教学内容:用大量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理性地感受对称的美感。
启发学生广泛的设计思路。
设计出美观的对称装饰花纹。
2课时教学目标显性目标知道对称美与生活的联系,了解对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
学习对称式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作品。
隐性目标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如何巧用对称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是本课的重点。
为了使学生能够制作出优美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应用,巧妙地选材设计,装点生活。
用大量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理性地感受对称的美感。
启发学生广泛的设计思路。
设计出美观的对称装饰花纹。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哪里有对称式的,以及在自然和生活中的体现。
了解他们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对称形作品。
难点:对称美的构成方式、造型的新颖美观。
教具: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课件。
教法:谈话法问题法、指导法、交流法、实践法、演示法、评价法、总结法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1.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它包含了很多奇妙的美的法则。
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大自然学习。
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小小设计家,首先老师带领大家到大自然里去找一找,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比比哪个小朋友有一双亮眼睛。
教师示范:进入课件的美的法则。
2.“找一找”栏目,是大森林里的景色,移动鼠标看看谁先找到关于美的法则。
出示课题。
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 度左右完全重合。
比如蝴蝶的身体,左右两边是对应重复的,这种特点,我们把它称为是对称的。
问题:1、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对称形的图案?学生讨论:对称形——用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组成:主体部分、装饰部分。
(启发学生创新设计。
注意造型对称式图案的美感)。
2、说一说对称式的样子。
3、是怎样对称的?4、分析结构。
以一个作品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主体部分思考: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装饰部分思考: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三、指导学生看书。
四、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观看作品。
观看资料,交流活动。
观看作品交流思考内容。
第二节一、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
分析了解制作过程。
装饰部分——使用对称形的美感。
学生看书: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对称形,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二、实践操作1、确定制作方案。
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进行设计。
2、教师辅导要点:主体形象设计美观:体现对称式美,创新使用材料。
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
(演示)三、展示作品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展示出来。
进行互相评价作品。
板书设计:巧用对称形对称:轴对称利用对称形:装饰制作:书签中心对称美化贺卡笔筒……课题4、放学了教学内容:通过观察、记忆,表现放学后一些有特色的活动情节,体验集体活动的情趣,从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这幅创作画,使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生到的知识去表现放学后行走地路上的同学和路上所发生的事件,从而构成的一幅完整的《放学了》的创作画。
同时使学生学到速写的方法,明了速写在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会以速写为基本素材,把它扩展为有意义的创作画。
隐性目标通过创作此幅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
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
通过观察、记忆表现放学后一些有特色的活动情节,体验集体活动的情趣,从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
《放学了》是以人物动态为主要内容的创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讲一些浅显的人体结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对人体的结构和动作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人体在活动时肢体动作规律教学重难点:重点启发同学用发散型思维,在天天可见的放学路队这一平凡事物中,寻找出有意义的绘画内容。
难点人物速写,教师除讲解外还要进行当场示范。
教具:学生的优秀作品(做成课件)、铅笔、彩笔、油画棒教法:表演法、欣赏法、观察法、引导法、观察分析法、实践法、讲述法、演示法、展示法、讨论法、辅导法、总结法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动作表演。
1.教师请五位学生背好书包,上讲台表演,生回答。
教师出示课题:放学了欣赏(课件出示优秀作品)学生观察,从人物动态、环境上进行讨论交流。
2.说说本校放学时的情景。
遇到过哪些让你难以忘记的事情?启发、引导1>、你在放学的路上,碰其他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2>、在放学时,同学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问题。
3.欣赏书上作品。
学生观察回答欣赏分析人物动态、表情、等特征,为下一步作画打基础。
三、实践操作教师讲解本次创作的要求:绘画单个人物素材。
介绍绘画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
要注意人物的比例关系及动态的表达,线条的运用。
四、学生操作。
五、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1、教师对本课的绘画情况作一简要的概述。
2、教师对学生在构图上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以便下节课创作的顺利。
第二节一、展示、讲解上节作业中的问题。
二、教师讲解本次创作的要求:主要是以人物绘画为基本素材,然后对所画的内容进行扩展进行创作。
三、介绍组织画面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