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参考区间建立与验证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如何验证或建立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如何验证或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c1e4a7c7f705cc1755270968.png)
2
检验报告单:需要关注
1. 我们提供的参考区间、临界值或临床决定值 是否合适? 2. 最好能提供检验方法、试剂厂商的信息!
3
内容
•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1
• 临界值的验证和建立
2
4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参考文献 1.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Defining, Establishing, and Verifying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eline-Third Edition CLSI Document EP28-A3c (ISBN 1-56238-682-4).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940 West Valley Road, Suite 1400, Wayne, PA, 19087-1898, USA, 2010. 2.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WS/T 402-2012.
6. 特殊情况:若通过招募受试者来选择参考个体有困难,则 可从查体人群中选择临床诊断基本正常者作为参考个体。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13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标本采集、运输、检测和存储:按SOP操作。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4. 入选受试者:获取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身 高、体重、血压、心率、性别、吸烟,心电图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测指标等。入选受试者各项相关实验室指标无异 常,保留受试者体检结果。
生物参考区间建立与验证
![生物参考区间建立与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ba490c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d.png)
收集动物模型的生物标志物数据,并进行 必要的预处理和标准化。
统计分析
验证与应用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确 定动物模型中生物标志物的参考区间。
通过独立样本验证参考区间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最终将参考区间应用于药物研发、 疾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试验中。
03
生物参考区间验证方法
内部验证
80%
拆分样本法
推动标准化建设
制定统一的生物参考区间建立标准和规范,确保不 同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结果可比性和一致性。
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管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生物参考区间 的建立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和评估,确保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推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1 2 3
关注新技术发展
密切关注生物医学领域的新技术进展,如高通量 测序、蛋白质组学等,及时将其应用于生物参考 区间的建立和验证。
模型选择
在建立生物参考区间模型时,需 要选择合适的模型类型和参数设 置,以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 性。
模型验证
生物参考区间模型需要进行严格 的验证,包括内部验证和外部验 证,以确保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实 用性。
结果解释和应用挑战
结果解释
生物参考区间的结果解释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人 群特征、生理状态、疾病影响等,需要进行综合分 析和判断。
统计分析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 行分析,确定生物标志物的参 考区间。
验证与应用
通过独立样本验证参考区间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最终将参考 区间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科研中 。
基于疾病人群数据建立
选择特定疾病人群
针对特定疾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患者样本,确保 样本具有相似的疾病特征和病程。
统计分析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疾病 状态下生物标志物的参考区间。
最新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如何验证或建立教程文件
![最新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如何验证或建立教程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af7ed1a216147916112851.png)
≤2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Pass
≤2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Pass
20个结果
3个或4个结果 超出待验证区间
20个结果
≧3个结果 超出待验证区间
≥5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检查分析程序,参考 人群差异,自行建立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16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如何验 证或建立
检验报告单的比较:
A院检验科 B院检验科
2
检验报告单:需要关注
1. 我们提供的参考区间、临界值或临床决定值 是否合适? 2. 最好能提供检验方法、试剂厂商的信息!
3
内容
4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参考文献 1.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Defining, Establishing, and Verifying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eline-Third Edition CLSI Document EP28-A3c (ISBN 1-56238-682-4).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940 West Valley Road, Suite 1400, Wayne, PA, 19087-1898, USA, 2010. 2.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WS/T 402-2012.
差异。 2. 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方法为免疫散射比浊法,使用的试剂
主要为英国的The Binding Site试剂及德国的SIEMENS试 剂。
三种统计方法建立空腹血清胰岛素参考区间及临床验证
![三种统计方法建立空腹血清胰岛素参考区间及临床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6ff0b23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0.png)
三种统计方法建立空腹血清胰岛素参考区间及临床验证成 斐,陈永德,李延伟,孙 磊,朝浩鹏(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检验科,北京100102)DOI: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11.004收稿日期:2020 01 22;修回日期:2020 03 08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级课题基金(编号:WJYY2018 13)通讯作者:朝浩鹏。
E mail:chaohaopeng@126.com摘要:目的 采用三种统计方法建立空腹血清胰岛素的生物参考区间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严格标准,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进行体检的表观健康个体,采用RocheCobas8000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其空腹血清中胰岛素水平。
依据CLSIC28 A3中的非参法、对数(log)转换后非参数及参数法分别建立空腹血清胰岛素的参考区间。
选择初诊糖尿病个体用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试剂说明书参考区间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参考区间对其进行验证。
结果 共入选123例表观健康个体。
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无性别或年龄差异。
直接和对数转换(log)后非参数法得到参考区间为4.11~17.98μIU/mL;对数转换(log)后参数法得到参考区间为3.91~18.59μIU/mL。
共入选36例初诊的糖尿病患者,其中1型10例,2型26例。
非参法和log转换后非参法、log转换后参数法、试剂说明书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临床符合率(95%可信区间)分别为52.8%(36.5%~69.1%)、52.8%(36.5%~69.1%)、36.1%(20.4%~51.8%)和36.1%(20.4%~5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
结论 三种统计方法建立的空腹血清胰岛素参考区间基本一致,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更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与及时治疗。
关键词:CLSIC28 A3; 空腹胰岛素; 参数法; 非参数法; 参考区间中图分类号:R392 33 文献标识码:ATheEstablishmentofFastingSerumInsulinReferenceIntervalbyThreeStatisticalMethodsandItsClinicalVerificationCHENGFei,CHENYongde,LIYanwei,SUNLei,CHAOHaopeng(LaboratoryDepartment,WangjingHospital,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102,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thefastingseruminsulin(FSI)referenceintervals(RI)usingdifferentstatisticalmethodsandtoverifyitsdiagnosticvalueindiabetesmellitus.MethodsThestudysubjectsforestablishingRIswereselectedbasedonquestionnairesandstrictcriteriafromphysicalexaminationcenterofWangjingHospital,ChinaAcadem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romOctober,2018toFebruary,2019.FSIconcentrationswereobtainedusingRochecobas8000.RIswereestablishedfollowingtheEP28 A3guideline.PatientswhowerediagnosedasDMwereenrolledtoverifythediagnosticvalueofFSIRIsfromourstudy,alsothereferenceintervalsbasedonreagentinstructionandtheNationalClinicalTestRegulationofOperation.ResultsAtotalof123individualswereselectedandusedtocalculatetherelevantRIs.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amongdifferentagesandbetweensexes.TheRIsforFSIwere4.11 17.98μIU/mLwhennonparametricmethodswereusedwhetherlogtransformationornot.TheRIsforFSIwere3.91 18.59μIU/mLwhenparametricmethods(logtransformed)wereused.Clinicalconcordancerateswere52.8%(36.5% 69.1%),52.8%(36.5% 69.1%),36.1%(20.4% 51.8%)and36.1%(20.4% 51.8%),respectively,fornonparametricmethodswhetherlogtransformationornot,andparametricmethods,7581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年11月第27卷第11期usingreagentinstructionandtheNationalClinicalTestRegulationofOperationin36patients.ConclusionTheRIsandclinicalconcordanceratesforFSIaresimilarwhen3differentstatisticalmethodareused.TheFSIRIdevelopedfromourstudyismoresuitabl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DMpatientstimely.Keywords:CLSIC28 A3; Fastingseruminsulin; Parametricmethod; Nonparametricmethod; Referenceinterval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疾病。
NCCLS-C28-A2(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
![NCCLS-C28-A2(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https://img.taocdn.com/s3/m/c4cfefb43186bceb19e8bb68.png)
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核准指南――第二版)1内容简介此指南是专为指导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仪器试剂制造商和临床检验工作者在定量实验检测中确定参考值和参考区间而制定的。
它包括在临床医学实验室中建立可靠的参考区间所用的方法步骤和推荐程序。
而该推荐程序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用最简便和最务实的方法去建立一个能保证足够可靠性和实用性的参考区3种方法。
无论你的诊断实验室规模大小,无论你是何种试剂生产商,倘若你想通过一项参考值研究来建立参考区间,你就必须遵循此文献提供的特定的指导方针和程序。
该文献包括了建立足够的和适当的决定参考区间的最低标准。
如果实验室规模太小且缺乏必要的资源去执行这一标准,按照稍后在文件中讨论的该议题程序,那么唯一可接受的替代方法就是,采用相同的或可比较的分析系统,对已经合适地确定的参考区间藉着调用的方法进行参考区间的验证后使用。
本文献从对某些术语定义的解释着手,因为术语对参考值的讨论是极其重要的。
所采用的术语均为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IFCC)的EPTRV分会提出建议,经过仔细探究后旨在形成更有系统和更明确的理论阐述。
此指南内容包括如何建立参考区间并且叙述了种种要素的特性,诸如用来实验的参考对象的选择程序,考虑分析前和分析中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估计有效参考区间的计算方法和要求,参考值的调用等等涉及这一议题的问题均将讨论到。
有关参考区间的描述和应用问题也有涉及,最后有一简单章节谈到如何检测一批重要的但并非主要的参考值话题。
2国际单位的使用(SI单位)虽然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通常认可使用国际单位(SI),但这些不能总是与国际理位一致。
分子的)浓度(3分会及●●●●注意:参●样品组的分布和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评估。
●参考限,n-:一个以描述为目的的并取自参考分布范围的值。
注意:常见的做法是确定一个参考限以便描述参考值级数。
假如所有参考值均大于或等于该值,它就是参考下限;而当所有参考值均小于或等于该值时,它就是参考上限。
免疫室定量项目方法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
![免疫室定量项目方法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b225af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b.png)
第一章免疫室定量项目方法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2对免疫室检测项目进行性能验证, 以保证所采用的相关试剂盒的分析性能能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范围适应于免疫室开展的所有检测项目。
4 操作程序4.1 验证前准备仪器设备的准备:4.1.1 根据免疫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程序, 验证前, 实验人员或请仪器厂家工程师对验证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 以确保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在最佳运行状态。
4.1.2 试剂的准备4.1.2.1 试剂盒的准备: 验证前, 确保足够用于验证的同批号试剂盒, 如可能, 可以再适当准备一些另一批号的试剂。
4.2 室内质控品的准备: 按照《免疫室定量项目室内质控管理程序》规定的室内质控品购买和制备方法进行准备。
4.3 免疫室定量项目的验证方法4.3.1 拟验证参数的确定4.3.2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或行业内(如CLIA´88)要求制定拟验证的性能参数。
免疫室定量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 精密度(批内、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干扰、不同方法和仪器间的比对等。
要求检测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 尽可能保证检测系统处于一个稳定状态。
4.3.3 批内精密度实验4.3.3.1 标本来源: 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
步骤: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 同批次内检测相同的20份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
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内变异系数CV(%):表1: 批内精密度检测结果记录4.3.4 批间精密度实验4.3.4.1 标本来源: 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室内质控标本。
步骤: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 将室内质控标本连续检测20天。
记录结果, 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间精密度CV(%):表2: 批间精密度检测结果记录表4.3.5 正确度验证实验4.3.6 免疫室对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涵盖的项目进行正确度验证, 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依据, 成绩在80%以上者即为验证通过。
西安地区健康孕妇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
![西安地区健康孕妇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dccbef9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66.png)
西安地区健康孕妇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促凝因子水平增高,抗凝物浓度降低等,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这属于正常生理过程,有利于产后机体恢复[1]O 既往报道,随着孕周增加,D-二聚体浓度会逐渐升高,其他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等变化不明显。
另一方面,D-二聚体(D-Dimer,DD)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反映体内血栓形成和高凝状态的有效指标。
孕期出现多种并发症和合并症时,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等情况时,D-二聚体浓度也会升高,是评价凝血异常的重要辅助手段。
因此,如何区分不同孕周期正常生理状态与疾病状态的D-二聚体浓度水平,是临床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既往我国个别地区曾报道不同孕周D-二聚体参考范围,但是不同地区、人群参考范围可能存在差异。
而陕西地区尚缺乏相关研究。
我院作为西安地区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有必要建立适用于西安地区的孕妇D-二聚体生物参考区间。
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分组: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招募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常规产检的123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相关临床信息。
纳入标准包括:按照C1.S1.EP28-A3c[2]关于参考区间的定义、建立及验证指南要求,纳入各期妇女至少120例,年龄>18岁且依从性较好,单胎。
排除标准包括:有不良孕产史(包括曾经有过自然流产、免疫性流产、稽留流产、胎停、死胎、胎儿畸形、胎儿发育不良)、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纤溶系统或者凝血功能的药物、有凝血方面病史或家族史、患有慢性疾病(包括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类疾病(包括乙肝、丙肝、艾滋、梅毒)或妊娠期合并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
根据文献[3],将1236例健康孕妇孕周分成5组,分别是:W13周,253例;13+1~20周,243例;20+1~27周,241例;27+1~35周,249例;235+1周,250例。
血细胞参数个性化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
![血细胞参数个性化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42e2429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3.png)
血细胞参数个性化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岳波;刘曼娇;唐大海;贺嘉蕾;蒋梦洁;韦晓强;李丹杰;张尚珍【摘要】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d verify the personalized reference interval of blood cells.Methods The results of blood cells from 2 089 health subjects in 2014,2015 and 2016 were collected.The ratio of the later results to the previous results was defined as the fluctuation (λ).The ratio (λ1) of the results of 2015 to the results of 2014 was calculated and λ1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o establish the fluctuation reference interval (CIλ).The ratio (λ2) of the results of 2016 to the results of 2015 was calculated.λ2 was used to verify λ2.The personalized reference interval (CIp) was established by multiplying each result of 2015 and CIλ.CIp was verified by results of 2016.The ratio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CIp was calculated.The ratio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the reference interval (WS/T 405) was calculated.Results The values of CIλ were as follows:WBC (0.66 to1.53),L(0.67 to 1.51),M (0.50 to2.00),N(0.56 to 1.78),E(0.4 to 2.51),PLT(0.76 to 1.32),RBC(0.92 to 1.12),Hb(0.92 to 1.11),Hct(0.91 to 1.12),MCV(0.95 to 1.07),MCH(0.95 to 1.05)and MCHC(0.94 to 1.06).The validation tests of CIλ and CIp showed that both CIλ and CIp were suitable for this 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interval of professional criteria,the ratio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the CIp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criteria.Conclusion CIp for this laboratory was established and pared with traditional criteria,CIp should be more personalized and highly sensitive.%目的建立血细胞参数个性化参考区间并验证.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5、2016连续3年各项检查结果均正常的体检健康者,共2 089例,收集血常规结果.将体检者同一指标的后一次检测结果与前一次的比值定义为波动性(λ).计算2015年结果与2014年的比值(λ1),对λ1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建立波动性参考区间(CIλ);计算2016年结果与2015年的比值(λ2),用λ2对CIλ验证.将各体检者2015年血常规结果分别与CIλ的上、下限相乘,得出各体检者的个性化参考区间(CIp),用2016年的血常规结果对CIp验证;分别计算CIp和行业标准参考区间的上、下限比值.结果CIλ:白细胞计数(0.66 ~1.53)、淋巴细胞绝对值(0.67 ~1.51)、单核细胞绝对值(0.50 ~2.0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6 ~1.78)、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4 ~2.51)、血小板计数(0.76 ~1.32)、红细胞计数(0.92 ~1.12)、血红蛋白(0.92~1.11)、红细胞压积(0.91 ~1.12)、平均红细胞体积(0.95 ~1.0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0.95 ~ 1.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0.94 ~1.06);CIλ的验证试验表明CIλ适合该实验室;CIp的验证试验表明CIp 适合该实验室;与行业标准参考区间相比,CIp的上、下限比值更小.结论建立并验证了CIp;CIp较传统参考区间更敏感、个性化.【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7(035)002【总页数】4页(P107-110)【关键词】个性化医疗;血细胞;参考区间;波动性【作者】岳波;刘曼娇;唐大海;贺嘉蕾;蒋梦洁;韦晓强;李丹杰;张尚珍【作者单位】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2015年美国启动“精准医学计划”,引发各国密切关注和迅速跟进。
生物参考区间评审程序
![生物参考区间评审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1eca21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d.png)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审程序1目的规范各检验项目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的评审。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验科检验项目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的评审。
3职责3.1 各专业组组长带领本组人员负责评审本组检验项目的生物参考区间;3.2 检验科主任负责组织本检验科人员与临床医生共同进行评审工作;3.3 技术负责人批准评审后的生物参考区间。
4 定义和术语4.1 参考个体(reference individual)根据明确规定的选择(入组)标准,选择出参加实验的个体,通过检验可以得到相应的参考值。
通常情况下,“健康人”的标准是难以制定的,但可以制定不健康因素的排除标准。
4.2 参考人群(reference populations) 是参考个体所代表的群体,为数量未知的假设实体,可以只有一个成员(为自身或其他人做参考)。
4.3 参考标本组(reference sample group) 指选出代表参考人群的、适当数量的参考个体。
统计意义上,一定数量的参考个体是参考人群中的一个抽样组。
参考区间的建立过程是对参考标本组的具体研究。
4.4 参考值(reference value) 是对参考个体的某一特定被测量进行检测而得到的值。
对一个参考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得到的值为该个体的参考值,从参考标本组可以得到一组参考值。
参考值反应在健康状态下,人的解剖、生理和生化等机能指标数据的波动状态。
4.5 参考分布(reference distribution) 是指一组参考值的分布状态。
4.6 参考限(reference limit) 是从参考分布得到的界限值,用于描述部分参考值的位置,如小于或等于上限、大于或等于下限。
将参考值由小到大排列,对大多数分析物,可以参考值分布的2.5%为低限,以97.5%为高限。
当只有单侧参考限具临床意义时,可以确定5%或95%为参考限。
4.7 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 是在上、下参考限之间的参考值分布范围。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如何验证或建立课件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如何验证或建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8c2a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9.png)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的确定与发布
确定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01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确定参考区间
及临界值。
验证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02
通过实验或临床实践等方式,对确定的参考区间及临界值进行
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发布与更新
03
将确定的参考区间及临界值进行发布,并根据新的研究和临床
实践结果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
在选择统计方法时,应考虑其适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并避免使用那些可能产生偏差或误导的统计方法。同时,应遵循国 际和国内的相关指南和建议,以确保统计方法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血糖参考区间的建立
总结词
血糖参考区间的建立需要基于大量健康人群的血糖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正常范围。
详细描述
05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验证与 建立的注意事项
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是验证和建立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的重要前提。数据 应来自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的 检测系统,并且应定期进行校准和质 量控制检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VS
对于临床实验室,应采用经过批准的 试剂和仪器,并遵循相关操作程序, 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 ,实验室应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 划,以监测其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案例三:血常规指标参考区间的验证
总结词
血常规指标参考区间的验证需要基于大量健康人群的 血常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正常范围。
详细描述
首先,收集一定数量健康人群的血常规数据,这些数 据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然后,对 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均值、标准差等统计 量。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确定血常规指标的正常范围 。最后,将建立的参考区间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收 集数据并更新参考区间。同时,应注意不同年龄、性 别和种族的差异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sdLDL-C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与验证
![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sdLDL-C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与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ea089f9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2.png)
㊃8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㊃论著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4.01.002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s d L D L-C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与验证*刘凤珍,郭凤霞,毋小玉,魏晓霞,崔发财ә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03摘要:目的采用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并建立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 d L D L-C)活性值参考区间,并进行验证㊂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特需中心体检健康的785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性别和年龄(18~<30岁㊁30~<40岁㊁40~<50岁㊁50~<60岁和ȡ60岁)进行分组㊂采用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采用K o l m o g o r o v-S m i r n o v(K-S)法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采用双侧95%C I进行s d L D L-C活性值参考区间上下限的设定㊂另收集10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样本进行参考区间验证,当比率值(R)ȡ90%,判断验证通过㊂结果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s d L D L-C活性值呈正态分布,男性为(0.700ʃ0.151)mm o l/L,女性为(0.670ʃ0.137)mm o l/L,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㊂女性各年龄组间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各年龄组间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18~<30岁组㊁30~<40岁组和40~< 50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60岁组与ȡ60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将男性合并为18~<50岁组和ȡ50岁组㊂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参考区间为女性(18~80岁)0.400~0.938mm o l/L㊁男性(18~<50岁)0.440~1.004mm o l/L㊁男性(ȡ50岁)0.368~0.976mm o l/L㊂100例体检健康者的比率值为0.98,新建立的参考区间验证通过㊂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和验证了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参考区间,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评估以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㊂关键词: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区间;表观健康人群;验证;郑州中图法分类号:R-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4)01-0008-04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a n d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o f s d L D L-C a c t i v i t y v a l u e b i o l o g i c a l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a m o n ga p p a r e n t l y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i n Z h e n g z h o u a r e a*L I U F e n g z h e n,G U O F e n g x i a,WU X i a o y u,WE I X i a o x i a,C U I F a c a iә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H e n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P e o p l e's H o s p i t a l,Z h e n g z h o u,H e n a n45000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d e t e c t s e r u m s m a l l d e n s e l o w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c h o l e s t e r o l(s d L D L-C)b y p e r-o x i d a s e m e t h o d a m o n g t h e a p p a r e n t l y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i n Z h e n g z h o u a r e a t o e s t a b l i s h i t s a c t i v i t y v a l u e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a n d t o c o n d u c t t h e v e r i f i c a t i o n.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785h e a l t h y a d u l t s b y p h y s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i n t h e S p e c i a l N e e d s C e n t e r o f t h i s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u n e2019t o J u n e2020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s t u d y s u b j e c t s a n d g r o u p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s e x a n d a g e(18-<30y e a r s o l d,30-<40y e a r s o l d,40-<50y e a r s o l d,50-<60y e a r s o l d a n dȡ60y e a r s o l d).T h e a c t i v i t y v a l u e o f s e r u m s d L D L-C w a s d e t e c t e d b y t h e p e r o x i d a s e m e t h o d.T h e K o l m o g o r o v-S m i r n o v(K-S)t e s t w a s u s e d t o c o n d u c t t h e n o r m a l i t y t e s t o f t h e d a t a i n e a c h g r o u p,a n d t h e u p-p e r a n d l o w e r l i m i t s o f s d L D L-C a c t i v i t y v a l u e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 w e r e s e t w i t h b i l a t e r a l95%c o n f i d e n c e i n-t e r v a l s(C I).T h e o t h e r100s e r u m s a m p l e s f r o m h e a l t h y p h y s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s u b j e c t s 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t o c o n-d u c t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v e r i f i c a t i o n.W h e n t h e r a t i o v a l u e(R)ȡ90%,t h e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w a s j u d g e d t o b e p a s s e d.R e s u l t s T h e s e r u m s d L D L-C a c t i v i t y v a l u e s a m o n g t h e a p p a r e n t l y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i n Z h e n g z h o u a r e a s h o w e d t h e n o r m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h i c h w a s(0.700ʃ0.151)mm o l/L f o r m a l e s a n d(0.670ʃ0.137)mm o l/L f o r f e m a l e s,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m a l e s a n d f e m a l e s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1).T h e r e w a s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s d L D L-C a c t i v i t y v a l u e s i n f e m a l e s a m o n g t h e v a r i e d a g e g r o u p s(P>0.05), w h i l e w h i c h i n m a l e s h a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s a m o n g t h e v a r i e d a g e g r o u p s(P<0.05).F u r t h e r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r e w a s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a m o n g t h e a g e g r o u p s o f18-<30y e a r s o l d, 30-<40y e a r s o l d a n d40-<50y e a r s o l d(P>0.05),a n d b e t w e e n t h e a g e g r o u p s o f50-<60y e a r s o l d a n dȡ60y e a r s o l d(P>0.05),t h e r e f o r e,t h e m a l e s w e r e c o m b i n e d i n t o t h e18-<50y e a r s o l d g r o u p a n dȡ*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02199)㊂作者简介:刘凤珍,女,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化检验及肿瘤早期诊断相关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c u i f a c a i1@163.c o m㊂50y e a r s o l d g r o u p.T h e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o f s e r u m s d L D L-C a c t i v i t y v a l u e i n a p p a r e n t l y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i n Z h e n g z h o u a r e a w e r e0.400-0.938mm o l/L f o r f e m a l e s(18-80y e a r s o l d),0.440-1.004mm o l/L f o r m a l e s (18-<50y e a r s o l d),0.368-0.976mm o l/L f o r m a l e s(ȡ50y e a r s o l d).T h e R v a l u e o f100h e a l t h y a d u l t s i n p h y s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w a s0.98a n d t h e n e w l y e s t a b l i s h e d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o f s e r u m s d L D L-C p a s s e d t h e v e r i-f i c a t i o n.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 o f s e r u m s d L D L-C a c t i v i t y v a l u e s a m o n g t h e a p p a r e n t l y h e a l t h y a d u l t s i n Z h e n g z h o u a r e a a r e p r e l i m i n a r i l y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n d v e r i f i e d,w h i c h p r o v i d e s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b a s i s f o r t h e r i s k a s s e s s m e n t,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 o n s e t.K e y w o r d s:s m a l l d e n s e l o w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c h o l e s t e r o l;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a p p a r e n t l y h e a l t h y a-d u l t s;v a l i d a t i o n;Z h e n g z h o u冠心病(C H D)是世界范围内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C H 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1]㊂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 d L D L-C)属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C)亚型,它与低密度脂蛋白(L D L)受体亲和力低且不易被降解代谢,在循环系统中停留时间长且易被氧化,因此更易渗入动脉血管壁堆积并介导泡沫细胞的形成[2],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㊂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体内高s d L D L-C水平与C H D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且s d L D L-C检测的敏感性高于传统的L D L-C检测[3-4]㊂s d L D L-C检测方法众多,不同试剂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存在差异,参考区间的不适用将会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影响㊂截至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陆续更新㊁发布了10个部分的‘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行业标准,但s d L D L-C参考区间尚未包含在内㊂为此,本研究拟采用过氧化物酶法检测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并初步建立和验证适合本地区的参考区间㊂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特需中心体检健康的785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1,用于建立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参考区间,其中男性18~<30岁70例,30~<40岁74例,40~< 50岁64例,50~<60岁84例,ȡ60岁77例;女性18~<30岁87例,30~<40岁94例,40~<50岁97例,50~<60岁78例,ȡ60岁60例㊂将其按照性别和年龄(18~<30岁㊁30~<40岁㊁40~<50岁㊁50~<60岁和ȡ60岁)进行分组㊂另选取2022年8月在本院特需中心体检健康的100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2,用于验证新建立的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参考区间㊂纳入标准:健康人群分布覆盖郑州市六区六县且居住1年以上,血压正常,体质量指数(B M I) 18.5~<23.9k g/c m2,血常规㊁尿常规㊁血脂和血糖均正常,胸部X线片或胸部C T㊁心电图及B超检查均正常㊂排除标准:有吸烟史㊁饮酒史㊁糖尿病史㊁家族遗传病史和慢性病史,既往或目前患心脑血管疾病㊁肾脏疾病㊁内分泌系统疾病㊁消化系统疾病㊁代谢和营养性疾病㊁风湿性疾病㊂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号:(2020)伦审第76号]㊂1.2仪器与试剂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检测试剂盒及配套校准品和质控品均购自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A B B O T T A R C H I T E C T 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㊂1.3方法1.3.1标本采集及检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8 h外周静脉血3m L于含分离胶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2h内离心(2980ˑg,5m i n)并分离血清,保存于-80ħ超低温冰箱㊂样本检测前应确保检测系统处于在控状态,采用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健康体检者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㊂1.3.2参考区间的建立和验证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N C C L S)C28-A2文件‘医学实验室参考区间的定义㊁建立和确认“[5]进行参考区间的建立,收集研究对象1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数据,采用狄克逊(D i x o n)检验法剔除离群值,对有效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并计算95%C I㊂根据W S/T402-2012文件‘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6]进行参考区间验证,检测研究对象2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以新建参考区间内样本数与总样本数比值为比率值(R),Rȡ0.90判定参考区间验证合格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性检验采用K o l m o g o r o v-S m i r n o v(K-S)法,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ʃ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㊂若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正态分布法建立s d L D L-C活性值的参考区间,以xʃ1.96s作为参考区间的上下限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正态性检验 K-S法检验结果显示,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服从正态分布(P>0.05),进一步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后,各组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也均服从正态分布(P>0.05)㊂2.2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的性别及年龄组间比较男性表观健康人群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显著高于女性(P<0.01),提示需按照性别设置参考区间㊂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各年龄组间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男性各年龄组间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男性18~<50岁各㊃9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年龄组间s d L D L-C活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ȡ50岁各年龄组s d L D L-C 活性值(P<0.05),提示男性需按照18~<50岁和ȡ50岁设置参考区间㊂见表1㊂表1不同年龄的表观健康成年人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比较(xʃs,mm o l/L)性别年龄(岁)n s d L D L-C女18~804160.670ʃ0.13718~<30870.641ʃ0.13430~<40940.681ʃ0.13540~<50970.674ʃ0.13050~<60780.686ʃ0.138ȡ60600.663ʃ0.155F1.445P0.218男18~893690.700ʃ0.151ә18~<30700.702ʃ0.177*#30~<40740.732ʃ0.119*#40~<50640.743ʃ0.126*#50~<60840.682ʃ0.158ȡ60770.661ʃ0.152F3.894P0.004注:与18~80岁女性比较,әP<0.01;与50~<60岁男性比较,*P<0.05;与ȡ60岁男性比较,#P<0.05㊂2.3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参考区间的建立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服从正态分布,选取正态分布图双侧95%C I(xʃ1.96s)作为参考区间的上限和下限㊂参考区间为女性(18~80岁)0.400~0.938m m o l/L,男性(18~<50岁)0.440~1.004m m o l/L,男性(ȡ50岁)0.368~0.976m m o l/L㊂2.4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参考区间的验证100例健康人群中,有98例的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在新建立参考区间内,有2例超出参考区间,R=0.98> 0.90,参考区间验证合格㊂3讨论L D L-C是临床用于预防C H D高风险人群发病的首选干预指标[7],然而近年研究报道,部分C H D患者发病前L D L-C水平未见异常,另有部分C H D高风险人群通过饮食或药物治疗降低体内L D L-C水平后,C H D事件发生风险仍未降低[8-9]㊂因此,单纯的L D L-C检测并不能完全反映C H D患者真实的血脂水平㊂s d L D L-C属于L D L-C亚型,多项研究显示s d L D L-C水平与C H D发病风险密切相关[10-12],其作为预测和评估C H D发病风险的指标比L D L-C更敏感,已被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列入新发现的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㊂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已经开展了s d L D L-C检测,过氧化物酶法具有操作简便㊁检测时间短㊁易于大批量样本检测等优点,已成为常用的检测方法,然而基于该方法的各试剂厂家提供的s d L D L-C参考区间存在差异,且厂家建立参考区间时纳入的研究对象受地域限制,不具有代表性㊂为了更好地发挥s d L D L-C的临床应用价值,建立适合本地区的s d L D L-C参考区间尤为重要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在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中呈正态分布,男性整体高于女性,女性不同年龄段间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18~<50岁的3个年龄组间s d L D L-C活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ȡ50岁各年龄组s d L D L-C活性值,提示男性需按照18~<50岁和ȡ50岁分段设置参考区间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参考区间,并参考W S/T402-2012文件进行了参考区间的验证㊂我国目前已建立s d L D L-C活性值参考区间的地区有成都[13]㊁兰州[14]和呼和浩特[15],其研究结果均表明s d L D L-C活性值在人群中的分布具有性别差异,男性整体均值高于女性,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㊂然而s d L D L-C活性值在表观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在各年龄段间的差异性表现与上述地区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地域㊁气候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有关,后续笔者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同时本研究结果也有待得到本地区其他医疗机构的验证㊂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立和验证了郑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s d L D L-C活性值参考区间,有助于筛查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便于临床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㊂参考文献[1]L U X,L I U Z,C U I Q,e t a l.A p o l y g e n i c r i s k s c o r e i m-p r o v e s r i s k 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 i s e a s e:a l a r g e-s c a l e p r o s p e c t i v e C h i n e s e c o h o r t s t u d y[J].E u rH e a r t J,2022,43(18):1702-1711.[2]台润东,黄淑田,马娇婷,等.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1):1841-1843.[3]I S H I I J,K A S H I W A B A R A K,O Z A K I Y,e t a l.S m a l l d e n s el o w-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c h o l e s t e r o l a n d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r i s k i n s t a t i n-t r e a t e d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 i s e a s e[J].J A t h-e r o s c l e r T h r o m b,2022,29(10):1458-1474.[4]庞晓彬.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J/C 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8(7):66-67.[5]N a t i o n a l C o mm i t t e e f o r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S t a n d a r d s.H o w t o d e f i n e a n d d e t e r m i n e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 i n t h e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a p p r o v ed g u i de l i n e:C28-A2[S].W a y n e,P A,U S A:N C C L S,2000.(下转第15页)㊃0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4]F L O R I O W,MO R I C I P,G H E L A R D I E,e t a l.R e c e n t a d-v a n c e s i n t h e m i c r o b i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b l o o d s t r e a m i n-f e c t i o n s[J].C r i t R e v M i c r o b i o l,2018,44(3):351-370.[5]S O N G Y,G Y A R MA T I P.O p t i m i z e d d e t e c t i o n o f b a c t e r i ai n b l o o d s t r e a m i n f e c t i o n s[J].P L o S O n e,2019,14(6): e0219086.[6]E V A N S L,R HO D E S A,A L HA Z Z A N I W,e t a l.S u r v i-v i n g s e p s i s c a m p a i g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m a n a g e-m e n t o f s e p s i s a n d s e p t i c s h o c k2021[J].I n t e n s C a r e M e d,2021,47(11):1181-1247.[7]L O O N E N A J,D E J A G E R C P,T O S S E R AM S J,e t a l.B i o m a r k e r s a n d m o l e c u l a r a n a l y s i s t o i m p r o v e b l o o d-s t r e a m i n f e c t i o n d i a g n o s t i c s i n a n e m e r g e n c y c a r e u n i t [J].P L o S O n e,2014,9(1):e87315.[8]包相华,刘文文,邹茹,等.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及其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12):1795-1799.[9]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危重病专科分会.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40(8):457-475.[10]HAMA D E B,HU A N G D T.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w h e r e a r e w en o w[J].C r i t C a r e C l i n,2020,36(1):23-40. [11]X U H G,T I A N M,P A N S Y.C l i n i c a l u t i l i t y o f p r o c a l c i-t o n i n a n d i t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w i t h p a t h o g e n i c 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 s [J].C r i t R e v C l i n L a b S c i,2022,59(2):93-111. [12]陈凤萍,刘玲,赵友云.降钙素原在革兰阴性菌感染败血症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9):1112-1115.[13]Z HA N G Y,L A M,S U N J,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a n dp r o g n o s t i c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c-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b a c t e r i a l b l o o d s t r e a m i n-f e c t i o n[J].C o m p u t M a t h M e t h o d s M e d,2022,2022:6989229.[14]陈曦,崔丽丽,张然,等.C反应蛋白检测与应用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8):1139-1142. [15]K UM A R A S A M Y C,S A B A R I M U R U G A N S,M A D U R A N-T A K A M R M,e t a l.P r o g n o s t i c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b l o o d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i o m a r k e r s N L R,P L R,a n d L M R i n c a n c e r:a p r o t o-c o l f o r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M e d i c i n e, 2019,98(24):e14834.[16]J I A N G J,L I U R,Y U X,e t a l.T h e n e u t r o p h i l-l y m p h o c y t ec o u n t r a t i o a s ad i a g n o s t i c m a r ke rf o r b a c t e r a e m i a:a s y s-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A m J E m e rg M e d, 2019,37(8):1482-1489.[17]刘霞,陈慧敏,朱文俊,等.血清P C T㊁C R P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辅助诊断血流感染的临床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32(16):2416-2419.[18]孙天文,杨柯.血清P C T㊁C R P及N L R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血流感染诊断中应用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23, 30(1):101-102.(收稿日期:2023-06-20修回日期:2023-10-16)(上接第10页)[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W S/T402-2012[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7]MA C H F,B A I G E N T C,C A T A P A N O A L,e t a l.2019E S C/E A S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d y s l i p i d a e-m i a s:l i p i d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t o r e d u c e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r i s k[J].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2020,41(1):111-188.[8]R O C HA V Z,S A N T O S R D.B a s e l i n e L D L-C l e v e l s a n d r i s k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e v e n t s:i s t h e r e a n y r o o m f o r q u e s-t i o n s[J].I n t J C a r d i o l,2019,286:166-167.[9]沙琬婧,柳雨亭,瞿惠燕,等.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在冠心病中西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6):2768-2770.[10]HO O G E V E E N R C,G A U B A T Z J W,S U N W,e t a l.S m a l l d e n s e l o w-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c h o l e s t e r o l c o n c e n-t r a t i o n s p r e d i c t r i s k f o r c o r o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t h e A t h-e r o s c l e r o s i s R i s k I n C o mm u n i t i e s(A R I C)s t u d y[J].A r-t e r i o s c l e r T h r o m b V a s c B i o l,2014,34(5):1069-1077.[11]H I G A S H I O K A M,S A K A T A S,HO N D A T,e t a l.S m a l ld e n s e l o w-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c h o l e s t e r o l a n d t h e r i s k o f c o r o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i n a j a p a n e s e c o mm u n i t y[J].JA t h e r o s c l e r T h r o m b,2020,27(7):669-682.[12]Q I Y,L I U J,WA N G W,e t a l.H i g h s d L D L c h o l e s t e r o lc a n b e u s ed t o re c l a s s if y i n d i v i d u a l s w i t h l o w c a r d i o v a s c u-l a r r i s k f o r e a r l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f i n d i ng s f r o m th e C hi n e s e m u l t i-p r o v i n c i a l c o h o r t s t u d y[J].J A t h e r o s c l e r T h r o m b, 2020,27(7):695-710.[13]李静,全晖,曾志荣,等.成都地区表观健康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区间建立[J].检验医学,2021,36(6):609-614.[14]吴燕,何津春,朱槿宏,等.兰州市健康人群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3):1619-1621.[15]王美英,韩艳秋.酶法检测呼和浩特地区蒙汉人群血清s d L D L-C水平的调查[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2):195-198.(收稿日期:2023-04-11修回日期:2023-10-30)㊃5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
生化分析系统方法学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
![生化分析系统方法学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2e3e2d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f.png)
生化分析系统方法学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对生免组检测项目进行性能验证,以保证所采用的相关试剂盒的分析性能能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和实验室的质量目标。
2.范围适用于生免组引进的检测系统,包括1.首次引入的检测系统2.引入的新项目3.修改原有检测系统或检测项目的检测参数4.仪器更换了涉及检测的部件。
3.验证前准备3.1仪器设备的准备:根据生免组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程序, 验证前,实验人员或请仪器厂家工程师对验证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以确保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2试剂的准备3.2.1试剂盒的准备:验证前,确保足够用于验证的同批号试剂盒,如可能,可以再适当准备一些另一批号的试剂。
3.2.1室内质控品的准备:按照《生化定量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规定的室内质控品购买和制备方法进行准备。
4.拟验证参数的确定按照ISO15189要求,生化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测量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生物学参考区间、可报告区间等。
要求检测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尽可能保证检测系统处于一个稳定状态。
5.精密度实验5.1标本来源:两个浓度水平的质控品。
5.2验证周期5.2.1每个检测项目开展时验证一次。
5.2.2新装机时验证一次。
5.2.3设备更换检测部件重复性不能满足要求或更换检测系统时验证一次。
5.3验证方法5.3.1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连续五天,每天做一批,每批每个水平4次重复测定,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
5.3.2 如果因为质量控制程序或操作问题判断一批失控,应剔除数据,并增加并执行一个分析批,剔除量小于综总测量数据的5%。
5.3.3正常使用每日质控品。
5.3.4按照厂家的操作说明进行校准。
5.3.5有效数据处理:见下表。
5.5结果判断结果判读:以批内变异系数<1/4TEa允许范围为最大允许偏移值;批间变异系数<1/3TEa允许范围为最大允许偏移值。
临床生物化学参考范围行业标准解读
![临床生物化学参考范围行业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34adc30e2bd960590c677c1.png)
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服务人群验证或评估
分析质量:不正确度、不精密度
精密度评估:分析两个水平质控物,每日测定1批,重复测定4次,测定5d
正确度验证:分析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正确度验证。
精密度和正确度满足WS/T403的有关要求。
实验室管理体系:如ISO15189、CAP、《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要求对引用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
wst404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分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实验诊断学实验室自行建立目前临床实验室参考区间来源建立我国通用的参考区间势在必行参考区间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成年人群20岁79岁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参考区间行业标准参考区间应用原则临床实验室间共享共同参考区间的基础也是医疗机构间结果互认的基础服务人群验证或评估分析质量
卫生部临床检验行业标准解读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分 为 8 个部分:
第 1 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 移酶、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 第2部分:血清总蛋白、白蛋白; 第 3 部分:血清钾、钠、氯; 第 4 部分: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第 5 部分:血清尿素、肌酐; 第 6 部分:血清总钙、无机磷、镁、铁; 第 7 部分: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 第 8 部分:血清淀粉酶。 本部分为 WS/T 404 的第 4 部分。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
按本实验室操作程序采集、处理、分析样品
患者准备:采血前三天保持正常生活习惯、 不过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采血前一天 晚餐后至第二天上午采血前禁食,禁食时 间8-14h 采血:坐位,自肘前静脉采血
1 2
3
处理:及时分离血清,检查并剔除溶血、黄疸、乳糜标本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如何验证或建立 PPT
![参考区间及临界值 如何验证或建立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ee9555b52ea551811a68749.png)
参考区间: CNAS认可的要求
1. 实验室应规定生物参考区间或临床决定值,将此规定的依据 文件化,并通知用户。
2. 当特定的生物参考区间或决定值不再适用服务的人群时,应 进行适宜的改变并通知用户。
3. 如果改变检验程序或检验前程序,实验室应评审相关的参考 区间和临床决定值(适用时)。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数据分析:验证
≤2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Pass
≤2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Pass
20个结果
3个或4个结果 超出待验证区间
20个结果
≧3个结果 超出待验证区间
≥5个结果超出 待验证区间
检查分析程序,参考 人群差异,自行建立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17
前期准备工作: 1. 新仪器新项目:仪器校准、人员培训、熟悉仪器操作; 2. 对检验程序进行验证:包括精密度、正确度、定量限、
分析测量范围、干扰等; 3. 制定参考区间验证方案和计划; 4. 提交伦理审查申请。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11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数据分析: 首先检查看有无离群值,即最大值和次大值或次小
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是否超过1/3极差,如有离群值,须先 去除离群值,再选择参考个体,补齐20例(验证)或120 例(建立),且无离群值。
《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
16
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参考区间:CAP认可的要求
儿童AST、LDH、CK、α-HBDH、CK-MB项目生物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探讨
![儿童AST、LDH、CK、α-HBDH、CK-MB项目生物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80c782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3.png)
儿童AST、LDH、CK、α-HBDH、CK-MB项目生物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探讨甘立新;韩刚;吴远江;郑建华;杨慧蓉;周剑楠【摘要】生物参考区间是解释、分析检验结果的依据和尺度[1].临床检验对象是患者,由于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等原因引起的差异,不同个体的生物参考区间也有差异.另外,在一些医院实验室对同一检测项目使用多套检测系统,由于检验方法的差异,也会导致结果的不一致;或同一检测方法,仪器试剂不同,检验结果也会产生差异.根据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一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实验室必须慎重建立自己的生物参考区间,并定期评审.【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1(029)006【总页数】2页(P663-664)【关键词】参考区间;儿童;心肌酶【作者】甘立新;韩刚;吴远江;郑建华;杨慧蓉;周剑楠【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妇幼保健院,湖北咸宁437100;湖北省秭归县中医医院,湖北秭归443600;湖北省秭归县中医医院,湖北秭归443600;湖北省秭归县中医医院,湖北秭归443600;湖北省秭归县中医医院,湖北秭归443600;湖北省秭归县中医医院,湖北秭归443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2生物参考区间是解释、分析检验结果的依据和尺度[1]。
临床检验对象是患者,由于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等原因引起的差异,不同个体的生物参考区间也有差异。
另外,在一些医院实验室对同一检测项目使用多套检测系统,由于检验方法的差异,也会导致结果的不一致;或同一检测方法,仪器试剂不同,检验结果也会产生差异。
根据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实验室必须慎重建立自己的生物参考区间,并定期评审。
本文采用NCCLS C28-42推荐方法,对心肌酶五项指标 AST、LDH、CK、α-HBDH、CK-MB 的生物参考区间的适用性进行验证。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健康参考个体40名来源于体检中心幼儿入园或入学体检的健康儿童,健康参考个体的具体条件:(1)没有任何影响检测结果的生理指标;(2)未服用药物或进行饮食治疗;(3)发育、精神正常,无心血管、肺、肾和肝、胆、胰等器质性疾患;(4)3个月内无输血和手术史;1个月内未患任何疾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采集
环境 时间 体位 标本类型 技术
标本处理
运输 凝块 血清/血浆分离 储存 据检测时间
Yo二u、r参To考p区ic间建G立o的e意s 义Here
• 参考区间是临床检验结果的评价标准,可帮助临床医师做
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 参照体外诊断试剂厂家提供的数据或文献报道,而这些数
据多来源于其他国家二三十年前参考区间或小样本局部地 区人群或数据库参考区间的研究结果
•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生活环境、饮食、遗传背景、经
• 参考分布 ( reference distribution ) 参考值的分布。 注:参考人群的推想分布可用参考样本组的参考分布及合适的统计 方法进行试验;参考人群推想分布的参数可用参考样本组的参考分 布及合适的统计方法来估计。
• 参考限 ( reference limit ) 一个来自参考分布用于分类目的的值。 注:参考限通常是使规定部分的参考值分别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的 下侧或上侧限值,参考限将参考值分类;参考值可能与其他类型的 决定限不同。
济存在差异,生物学变异等存在决定不同国家和地区需建 立符合本地人群特征的参考区间
• 方法学和检测技术不断更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许多项
目参考区间不再适用
Yo三u、r参To考p区ic间的G建o立e方s 法Here
• 2008 CLIS C28-A3文件《How to define and determine
对参考个体健康状况评估进行详细记录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便于他人再次评估,且为其他实验室进行参考区间的转 移和验证时提供参考依据
Yo三u、r参T考op区i间c的G建o立e方s法Here
参考人群选择——调查问卷
年龄 性别 民族 联系方式 职业环境 睡眠 锻炼 饮食
吸烟、饮酒 药物使用情况 维生素摄入情况 近期住院、手术 近期输血、献血 病史、家族史 过敏史 针对女性的特殊问题
标本采集
分析前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标本类型
标本检测
性能验证、分析中质量控制
统计分析
离群值、建立参考区间、判断分组
参考区间验证
临床可接受
Yo三u、r参T考op区i间c的G建o立e方s法Here
参考人群募集
• 参考人群来源:城市、农村、体检中心;性别比例;年龄分布 • 样本量:每个组别至少120人,2倍于目标人群
• 医学绝对水平
You一r、To参p考i区c间G的o概e念s Here
• 参考个体 ( reference individuals ) 按明确标准选择的用作检验对象的个体。 注:通常是符合特定标准的健康个体。
• 参考人群 ( reference population ) 由所有参考个体所组成的群体。 注:通常参考人群的个体数是未知的,因此参考人群是一个推 想的实体。
Yo三u、r参T考op区i间c的G建o立e方s法Here
参考人群选择——实验室检查
• 尿检:正常 • 免疫学排除:HBsAg、HCV-Ab、HIV-Ab • 生化学排除:血糖、血脂等
Yo三u、r参T考op区i间c的G建o立e方s法Here
标本采集——分析前质量控制
个体准备
饮食 空腹时间 药物、烟、酒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elines》
• 2012 我国常用生化、血液项目参考区间建立和验证相关行
业标准起草
Yo三u、r参T考op区i间c的G建o立e方s法Here
参考人群募集 参考人群选择募集人群来源分布 知情同意:告知、自愿 筛选标准:问卷、体检、实验室
• 抽样方法:多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
城市、农村社区:分层(经济状况和卫生条件)
逐级随机抽取下一级(区、县)
体检中心:分层(职业)
单位
街道、乡 社区、村
个体(性别/年龄比例)
Yo三u、r参T考op区i间c的G建o立e方s法Here
参考人群选择
• 何谓健康?相对、难定义 • 主观感觉? • 潜在/亚临床疾病 • 界定方法:疾病?健康生活方式?自 我感觉(农村)?影像学(脂肪肝)?
• 参考样本组 ( reference sample group ) 从参考人群中选择的用以代表参考人群的足够数量的个体。
• 参考值 ( reference values ) 通过对参考个体某一特定量进行观察或测量而得到的值(检验结果)。 注:参考值从参考样本组中获得。
You一r 、To参p考ic区间G的o概e念s Here
Yo三u、r参T考op区i间c的G建o立e方s法Here
参考人群选择——体格检查
• BMI、腰围、臀围 • 血压 • 全身全系统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心肺腹查体,
口腔、甲状腺、淋巴结、四肢、脊柱、关节等
• 问诊:症状、病史
Yo三u、r参T考op区i间c的G建o立e方s法Here
参考人群选择——排除标准
You一r、To参p考i区c间G的o概e念s Here
参考个体 参考人群 参考样本组
参考值 参考分布
参考限 参考区间
Comprise a From which is selected a On which are determined On which is observed a From which are calculated That may define
急慢性感染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 烧伤和肌肉创伤 心脏病、高血压 慢性肾病 糖尿病 肝胆管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
甲亢或甲减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吸烟量饮酒量 2周内服用药物 肥胖:BMI≥28 怀孕或产后不足1年 6个月内做过手术 4个月内献血或输血
生物参考区间的 建立和验证
Yo一ur、T参o考p区ic间G的o概e念s Here
• 正常值 • 参考范围 • Expected values • 参考区间 (reference intervals)
两参考限之间包括两参考限的区间。 注:参考区间是指从参考下限到参考上限的值的区间,通常 是参考分布中间95%区间,在某些情况下只有一个参考限具 有临床意义,通常是参考上限,这时的参考区间可以是0到参 考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