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六章 主生产计划
2、主生产计划(MPS)的特点
经营规划 销售与运营规划 主生产计划
1 、承上启下、从宏观计划 向微观计划过渡。
• 是把宏观计划转化为生产作业 和采购作业等微观作业计划的 工具
物料需求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
2 、是联系市场销售和生产 制造的桥梁 3 、切实可行,根据企业的 能力确定要做的事情
3、与MPS关系密切的几个概念
某物料的变化对其他物料产生重大影响,则该 物料要置于主生产计划的控制下。 某物料的变化对生产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则该 物料要置于主生产计划的控制下。 某物料计划是否需要改变必须由人来评估, 物料计划是否能够改变必须由人来评估,
(2)主生产计划对象要便于人的控制—根据产品结构 不同,MPS的对象应该选产品结构的“最狭窄处”,则 预测和计划的对象都较小,易控制且库存投资小。 金字塔结构:使用较多的原材料和半成品。 倒金字塔结构:由较少原材料形成 计时沙漏结构:产品由基本组件组合构成,基本组 件又由多种零件构成
由销售历史可知80选择电动驾驶盘生成模块化物料清单把手动排档自动排档机械驾驶盘电动驾驶盘等可选特征作为子项虚项模块化物料清单如次页图所示农用拖拉机公用件手动排挡025自动排挡075机械驾驶盘02电动驾驶盘08a13f28c41p24d12s36l40b88e10r38z75b62g53t65生成模块化物料清单生成模块化物料清单预测未来某月要售出100台农用拖拉机需要公用件100套需要以手工排挡为标识的零部件25套需要以自动排挡为标识的零部件75套需要以机械驾驶盘为标识的零部件20套需要以电动驾驶盘为标识的零部件80套生成最终产品的物料清单当接到客户订单时可通过模块化物料清单得到具体产品的物料清单
3个产品构成的产品族的生产规划 周 预测 生产规划量 总库存量 1 160 205 545 2 160 205 590 3 160 205 635 4 160 205 680 5 215 205 670 6 250 205 625
综合生产计划
企业类型 汽车制造业 钢铁公司 石油化工
农业 餐馆 剧院 零售
生产能力度量 (Measure of capacity)
可用资源
输出物
人工时间,机器时间
辆(台)/班
高炉的尺寸
吨/周
炼油厂的规模
加仑/天
耕地面积
吨/年
桌子数
进餐人数/天
座位数
上演场数/周
营业面积, 收款台
营业额/天
(二)生产能力的种类
不同层次计划的特点
战略层计划
战术层计划
作业层计划
计划期 计划的时间单位
空间范围 业,公司 高度综合
高 企业高层领导
资源获取
适中(一年) 短(月,旬,周)
适中(月,季) 短(日,班,时)
工厂
车间,工段
综合
详细
中
低
中层,部门领导 低层,车间领导
成本联系起来的模型
四、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
1. 产品品种指标 生产什么 品名、规格、型号、种类数等 2. 产品质量指标 一级品率、合格频率、废品率、返修率等 3. 产品产量指标 生产多少 4. 价值指标
(1)产值 (2)销售收入 (3)工业增加值
5. 出产期
五、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确定目标 (1)需求分析与预测、(2)资源分析、(3)能力分析
Plan
Do
Action
Check
一、企业计划的层次
企业计划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战略层计划涉及企业的经营领域、 产品方向、生产规模、投资、研发、 生产设施建设等。
战略层
战术层计划是确定在现有资源条 件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达到 的目标。包括综合生产计划、 销售计划、主生产计划等。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掌握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编制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生产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调度、监控与调整策略。
3. 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编制生产计划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生产控制方法,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有效调度、监控与调整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生产管理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生产管理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产计划与控制在企业节能减排、绿色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生产计划基本概念:讲解生产计划定义、分类及作用,分析生产计划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生产计划概述2. 生产计划编制方法:介绍生产计划编制的原则、程序和常用方法,如线性规划、网络计划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3. 生产控制策略:讲解生产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调度、监控与调整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生产控制策略4. 生产计划与控制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探讨生产计划与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应用5. 生产计划与控制软件:介绍常用的生产计划与控制软件,如ERP、MES 等,分析其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第六章综合生产计划
主讲内容:第一节计划概述第二节生产能力第三节生产总体计划的编制第四节MTS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五节MTO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一节生产计划概述一、生产运作计划概念根据需求预测和企业生产运作能力的限制,对生产系统的产出品种、数量、速度、时间、劳动力和设备的配置以及库存水平等问题预先进行的考虑和安排。
二、生产计划体系在一定规模的企业中,生产计划工作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计划所组成,构成生产计划体系。
(一)按照时间分:按照计划期的长短,生产计划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1、长期计划长期计划又称远景规划。
计划期跨度:一般为3-5年,也可长达10年或更久。
内容:是企业在生产、技术、市场和财务等领域重大问题的规划,提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及其战略计划。
要求:进行环境分析。
2、中期计划中期计划也称年度生产计划。
中期计划包括两种:生产计划大纲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计划期:1-2年。
内容:规定企业在品种、质量、产值和产量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
生产计划大纲的指标体系1、产品品种2、产品产量3、产品质量4、产值指标产值指标: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
①商品产值:企业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外销的产品,半成品以及工业性劳务的价值。
包括:请选择。
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用订货者来料生产的产品的加工价值;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的价值;预定外销的半成品、备品的价值;自制工具、模具及其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的价值。
预计完成的工业性劳务的价值;√√√√②总产值: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工业生产工作总量的价值。
(即企业在计划期内全部工业性生产成果的价值)包括: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用订货者来料生产的产品的加工价值;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的价值;预定外销的半成品、备品的价值;自制工具、模具及其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的价值。
预计完成的工业性劳务的价值;√√√√√√√2004年,长虹工业总产值增速1月下降6.1%,2月增长3.2%,3月下降20.3%。
第六章 综合生产计划
第六章综合生产计划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计划的含义、生产计划层次,理解并掌握生产计划编制方法、生产能力的计量;理解非均匀策略的处理方式;了解生产大纲的确定,理解并掌握出产计划的编制。
内容结构:6.1概述6.2能力计划6.3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6.4生产大纲的制定6.5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本章重点:能力计划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出产计划的编制本章难点:✧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本章教学进度:4课时教学设计:课程导入-个人学习计划知识点引出-企业是否需要作计划?如何做?做哪些计划?如何调节能力 知识点讲解-能力计划、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出产计划的编制知识练习-学生选址评述知识拓展-鼓励探究式教学,延伸设计成果教学方法:✧教师讲授、辅以教学案例和练习主要讲授内容:第一节概述一、计划计划是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作出安排的活动。
战略层:战略层计划涉及产品发展方向,生产发展规模,技术发展水平,新生产设备的建造等战术层:战术层计划是确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达到的目标,如产量、品种、产值和利润作业层:作业层计划是确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二、生产计划(plan)生产什么产品—产品名称、零件名称生产多少—数量或重量;在哪里生产—部门、单位;要求什么时候完成—时间、交货期。
三、生产计划的层次包括综合生产计划、产品交付计划和产品出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一般译成主生产计划)。
四、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品种指标-品名、型号、规格、种类数产量指标-计划期内合格产品的数量质量指标-产品质量应达到的水平产值指标-货币表示的产量出产期-出产期限五、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及滚动式计划方法1、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2、滚动式计划的编制方法编制滚动式计划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编制灵活、有弹性的各种计划,使企业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持生产的稳定和均衡。
第6章 综合生产计划
(2)生产总体计划方案拟定 某品种计划期产量计算公式为:
计划期产量 = 计划期末库存+计划 期预计销量-计划期初库存
(3)生产总体计划的优化 ①产品品种指标的优化
②产品产量指标的优化
1)盈亏平衡分析法 盈亏平衡点分析模型是分析企
业产量、
销售收入
C
D
赢利区
总成本
6.3.1 综合生产计划的相关成本
综合生产计划相关的成本包括:
(1)基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和间接劳动 力成本,正常工资和加班工资。
(2)与产出率相关的成本。典型的这类成 本是与聘用、培训及解聘人员相关的成本, 还有增加班次导致的成本。
(3)库存成本。包括存储费用、保险费、 税收、损坏与折旧造成的费用。
划这三类不同的生产计划各有自己 不同的特点,这三类计划的主要特 点如表6.1所示。
表6.1 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的主要特点
分类 特点 计划层总任务
管理层次
长期计划 (战略层)
制定总目标,获取所需的 资源 高层
中期计划 (管理层)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满足 市场需求 中层
短期计划 (作业层)
就地配置生产能力, 执行厂级计划 基层
(4)延期交货成本。
6.3.2 综合生产计划的优化方法
1、试算法 试算法通过试算不同初选计划方案的成 本,从而确定成本最优的综合计划方案。 试算法一般通过绘制简单的表格或图形, 使计划者能够对于其需求和现有生产能力进 行直观比较。对各种初选计划方案一般都以 总成本作为评价依据。
JIT6[生产计划]
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编制
二、指导原则 1、科学性 2、严肃性 3、应变性 三、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1、产品品种指标 生产什么 品名、规格、型号、种类数等 2、产品质量指标 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各种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 标准。 一级率、合格品率、废品率、返修率、成品交检合格率 (一次交检合格率、二次交检合格率)等 3、产品产量指标 生产多少 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符合质 量标准的工业产品(合格品)的实物量和工业性劳务的数量。 4、产值指标 (1)商品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或工业性 劳务的价值 包括:①最终产品、准备出售的半成品。 ②来料加工的加工价值。 ③工业性作业或劳务的价值。
(二)步骤
1.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 2.思想、组织和资料的准备 3.计算核定 从基层做起,自下而上的进行 (1)设备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2)生产线和工段的生产能力 (3)车间的生产能力 (4)企业的生产能力
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
(三)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
1.单台设备及流水线生产能力的计算和确定 (1)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 M0=T效 / t (t — 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或者 M0=T效×p (p— 单位时间产量定额) (2)流水线的生产能力 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的结果 2.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 M1=M0×S (S — 设备组的设备数量) 3.工段的生产能力的计算 工段生产能力的计算在设备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工 段往往要包括几个设备组,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又往往不相等, 这就要进行综合平衡工作。 4.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 包括两个方面:①各基本生产车间能力的平衡; ②基本生产车间与 福辅助生产车间及生产服务部门之间的能力平衡。
第六章 生产计划
第六章 制造资源计划与企业资源(生产计划与控制)
例:设某产品的成本为100元,保管费用为1%,订 货费用为100元,未来各期的净需求量如表6-1所示。 试按照最小成本法批量规则计算每次订货数量。
未来各期的净需求量
周期 净需求量 1 35 2 10 3 0 4 25 5 20 6 0 7 30 8 10 9 30 10 40 11 0 12 20
产品结构树 是以树状图形式描述产品结构。通常为了 方便计算物料需求量,要求树状图按照最 低层级规则(lower level coding)绘制,即 将构成产品的各种物料按其隶属关系分为 不同的层级,这样,上、下层级的物料为 母子项关系。
物料表 产品结构树能直观地描述产品内各种物料 的结构关系,但其图形方式不便于计算机 处理。物料表是用表格形式表示构成产品 的各种物料的结构关系。 物料表包括多级物料表和单级物料表。多 级物料表为矩阵式表格,由于存在数据冗 余,需占用较多的空间。此外,对物料项 进行修改时,需要重新编制新的表格。为 了避免这些缺点,可将其拆分为单级物料 表。
60
60
60
60
60
0
400 400
400
C
总需求量
可用库存量40 净需求量 计划交货量 计划投入量 1560 40 40 40
1600
0 1560 1560
MRP计划表(续)
项目 周期 4 30 5 30 6 7 8 0 9 10 11
D
总需求量
可用库存量30 净需求量 计划交货量
1560
0 1530 1530
用户 订货
销售 预测
主生产计划MPS
库存管理IM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清单BOM
能力需求计划
生产计划人员培训教程
生产计划人员培训教程第一章:生产计划基础知识1.1 生产计划的定义生产计划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和生产排程,确保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同时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
生产计划包括长期生产计划、中期生产计划和短期生产计划。
1.2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生产计划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
它能够有效安排生产资源,避免生产过剩或废品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持产品质量,稳定市场供应,提高企业竞争力。
1.3 生产计划的目标生产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平衡,确保生产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同时尽可能减少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1.4 生产计划的基本原则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精确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
1.5 生产计划的类型生产计划可以分为基于预测的生产计划和基于需求的生产计划。
预测生产计划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制定生产计划;需求生产计划是根据客户订单或实际销售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第二章:生产计划的制定流程2.1 生产计划的目标设定制定生产计划的第一步是明确生产目标,包括生产数量、产能利用率、交货期限等。
2.2 生产需求的分析分析市场需求、库存状况、销售订单等,确定实际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和类型。
2.3 生产能力的分析评估生产设备的能力、人力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情况,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
2.4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和需求分析,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生产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协商确定。
将生产计划转化为生产排程,并监督执行,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实际情况。
第三章:生产计划的关键指标3.1 生产计划的关键指标生产计划的关键指标包括生产周期、生产成本、库存周转率、生产效率等。
3.2 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指的是从订单接收到产品完成交付的时间。
合理的生产周期能够保证客户及时收到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
3.3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等。
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生产成本,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第六章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
(2)总产值: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完成的以货币计算的
生产活动总成果的数量。主要内容包括:
A. 本企业计划期内的全部商品产值; B. 外单位来料加工的材料价值; C.企业的在制品、自制工具等期初期末结存量差额价值。
(3)净产值:是企业在计划期内通过生产活动新创 造的价值。
总 产 值
商 品 产 值
企业产品中新创造的价值
例题、反复实验法
某公司将预测的市场需求转化为生产需 求,如下表所示,该产品每件需20小时 加工,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招收工人需 各种费用每人300元,裁减一名工人需 200元,假定生产中无废品和返工,为了 应付需求波动,有1000件产品为安全库 存,单位维持库存费用为每月6元,设每 年的需求类型相同。现比较不同策略的 费用。
中(月、 季) 分厂
综合
细(工作日、班 次) 车间、班组
详细
管理层次
特点 不确定性
企业高层领 导 设计资源获 取 高
中层、部 门领导 资源利用
中
低层、车间领导
日常活动处理 低
2 生产计划的概念、层次及特征
2.1 生产计划的概念
生产计划是一种战术性计划,它以产品和物
料作为计划的对象,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
维持1000件安全库存的费用 1000*6*12=72000(元) 总费用:128000+72000=200000
服务业的综合计划的特点
第四节
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
1 产品出产计划的概念 产品出产计划是把企业全年的生产任务按品种、 规格和数量,具体地按季、按月进行合理安排。
2 编制产品出产计划的要求 (1)各种产品的出产日期和数量,要尽可能符合订货合同规定; (2)多品种生产的企业,要进行产品品种的合理搭配; (3)要使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供应时间和数量与产品生产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六章: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400
1,800 450 1,850
450
1,500 375 1,425
375
1,100 275 1,000
275
900 225 850
225
1,100 275 1,150
275
1,600 400 1,725
计划任务
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5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三种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 Aggregate Planning 主生产计划计划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 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 相关需求 月 具体产品生 产数量
计划层次
战略计划
长期(5年以上)
战术计划 营销计划 •目标市场 •竞争重点 •利润 •新产品 运作计划 •生产速率 •产品品种 •产品数量 •产品质量 财务计划 •资金筹集 •资金运用 •现金流 •预算 工程计划 •R&D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中期(1年) 短期(月、周、日、班)
短期计划
作业计划 采购计划
数学模型法
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18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试算法案例-为CJ公司制定下6个月的生产计划
需求与工作天 月份 需求预测 工作天 一月 1,800 22 二月 1,500 19 三月 1,100 21 四月 900 21 五月 1,100 22 六月 1,600 20 总计 8000件 125天
生产计划PPT课件
编制生产进度计划
根据企业资源条件和生产工艺流程, 编制详细的生产进度计划,安排各环 节的生产任务量和时间节点。
调整与优化
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和市场变化, 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确
保计划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02 生产计划制定依据
CHAPTER
市场预测
01
02
03
预测方法
采用定量和定性预测方法, 如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 析、专家意见等,对市场 趋势进行预测。
风险应对
制定应对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对生产计划的影 响,如建立应急预案、储备原材料等。
05 生产计划的效果评估与改进
CHAPTER
生产计划的效果评估
01
02
03
04
生产计划完成率
评估实际完成的生产任务与计 划生产任务的匹配度,反映生
产计划的执行效果。
生产效率
通过比较实际生产时间和计划 生产时间,评估生产效率,反
式,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检测标准,
确保产品质量。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 时调整生产计划,增强
生产计划的灵活性。
提高生产计划执行力的方法
加强沟通协作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 作,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安 排工作时间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
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协调性和均衡性,实现高效、 低成本的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
01
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和均衡性
生产计划能够合理安排各生产环节的任务量和时间节点,确保各环节之
第六章生产作业计划
多品种混合流水线节拍的计算
一、 大量流水生产组织
2 .按生产对象的数目:单品种流水线和多品种流水线 单品种流水线:又称不变流水线,是指流水线上只固定生产一种制品。要求制品的 数量足够大,以保证流水线上的设备有足够的负荷 多品种流水线:将结构、工艺相似的两种以上制品,统一组织到一条流水线上生产。
3、按产品的轮换方式:可变流水线、成组流水线和混合流水线 可变流水线:集中轮番地生产固定在流水线上的几个对象,当某一制品的批制造 任务完成后,相应地调整设备和工艺装备,然后再开始另一种制品的生产。
率应符合节拍要求. 粗略节拍流水线: 各个工序的加工时间与节拍相差很大,为充分地利用人力、物力,只要
求流水线每经过一个合理的时间间隔,生产等量的制品,而每道工序并不按节拍进行 生产。
5 .按机械化程度:手工流水线、机械化流水线和自动线
(1)单一品种流水线节拍的确定
● 概念:流水线上连续投入或出产两个制品的时间间隔
工序单件 作业时间
2 5
8
2 2 4
7
3 2 3
1 2 3
工作地单件 作业时间
7 8 8 7 8
6
工作地空闲 时间
8–7=1 8–8=0 8–8=0 8–7=1 8–8=0
8–6=2
一、大量流水生产组织
3.计算装配流水线负荷系数
Ki = Si / Sei =5.5/6=0.92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三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生产计划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计划的有序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涉及生产计划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生产计划管理的目标是按照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行性。
第四条生产计划管理应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生产计划管理应与其他管理制度相互配合,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
第二章生产计划的编制第六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和生产能力进行合理安排。
第七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周期、过程能力和仓储条件等因素。
第八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条件下降低操作成本和提高效益。
第九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定期进行,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与市场部门和供应链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计划的一致性和协同作用。
第三章生产计划的执行第十一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按照计划的要求完成生产任务。
第十二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遵循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
第十三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及时调整,确保计划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四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与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确保物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顺利出货。
第十五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建立相关的绩效评估机制,对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四章生产计划的监督与评估第十六条生产计划的监督应由专门的生产计划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七条生产计划的监督应定期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八条生产计划的监督应与生产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计划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
第十九条生产计划的评估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第二十条生产计划的评估应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下一阶段的计划编制提供参考。
第五章生产计划的调整与优化第二十一条生产计划的调整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资源的变动进行灵活调整。
第六章--生产运作计划与控制PPT课件
2024/10/14
9
年度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产品品种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 产量指标 产值指标 又包括:
➢商品产值 ➢总产值 ➢净产值
2024/10/14
10
年度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产品品种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产量指标 产品产值指标
2024/10/14
26
生产提前期
定义:指制品在各工艺阶段出产或投产日期比成品出产日 期应提前的时间。生产提前期又分为出产提前期和投产提 前期。
计算方法: 装配车间出产提前期 = 0 某车间出产提前期 = 后车间投产提前期 + 车间之间的保 险期 +(本车间生产间隔期 -后车间生产间隔期) 某车间投产提前期 = 本车间出产提前期 + 本车间生产周 期
2024/10/14
38
累计编号法
就是将预先制定的提前期转化为提前量, 确定各车间计划期应达到的投入和出产 的累计数,减去计划期前已投入和出产 的累计数,求得车间计划期应完成的投 入和出产数。
累计数是指年初或从开始生产该种产品 所计算的累计数。
为基准,往前推移(n-1)×ti+1作为零件在i+1 工序的开始加工时间。
2024/10/14
33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续)
n=4 t1=8分钟
t2=4分钟
m
m1
T平顺 n ti (n 1) min(t j ,t j1)
i1
j 1
t3=10分钟 t4=6分钟
m
m1
T平顺 n ti (n 1) min(t j ,t j1)
2024/10/14
20
第六章 主生产计划
经营规划
是企业的总目标,是各计划层次的依据 在企业高层领导的主持下会同销售、市
场、技术、生产、物料、财务等各部门 负责人,共同制定 执行过程中有新的情况,下层计划只有 反馈信息的义务,而无变更经营规划的 权利
销售和运作规划
目标:
连接企业的经营和战略计划过程与详 细计划和执行过程
管理企业中所有其它计划,包括主生 产计划和的它的所有支持计划
➢ 计算机可以通过某些规则对这些规划进行评 估并给出建议,但作决定的责任在人,制定 和执行是高层告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销售规划包括:
计划需求和实际订货信息——提供早期的预警机制 按承诺的发货日期列出的客户订单信息
生产规划部分包括:
计划生产率 过去时区,计划生产率与实际生产率的比较
提供有关的信息评估和管理关于产品族的库存 和未交付的客户订单
6.1 主生产计划
什么是主生产计划 编制主生产计划的目的 主生产计划的逻辑模型 主生产计划的计算过程 主生产计划的平衡调整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原则
6.1.1 什么是主生产计划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
预先建立的一份计划,由主生产计划员负 责维护。
主生产计划是驱动MRP的一整套计划数据, 它反映出企业打算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 产以及生产多少。
主生产计划必须考虑客户订单和预测、未 完成订单、可用物料的数量、现有能力、 管理方针和目标等等。
6.1.1 什么是主生产计划
容易混淆的概念
销售预测:从供需关系来说,销售预测描述的 是需求信息,而主生产计划描述供应信息
6.1.4 主生产计划的平衡调整过程
根据所定的需求时界与计划时界,运行MPS时: ➢需求时界之前的计划是不可改变的 ➢需求时界与计划时界之间的计划可以由计划员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6章 生产作业计划
二、作业计划与排序 作业排序不是作业计划。作业排序是确定工件在机器上的加工顺序,而作业计 划,不仅包括确定工件的加工顺序,而且还包括确定机器加工每个工件的开始时间 和完成时间。可见,作业计划包含着作业排序。 作业计划的关键是要解决各台机器上工件加工顺序的问题, 三、作业排序 (一) 作业排序的分类 ①劳动力作业排序, ②生产作业排序, 另外按照机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可以分为单台机器的排序问题和多台机器的排 序问题。对于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按照工件加工的路线特征,还可以分。 另按照工件到达车间的状态不同,可以分成静态排序问题和动态排序问题。 按特定目标函数的性质不同,也可划分不同的排序问题。 某些现实特定的情况会影响作业排序的复杂程度:①一种情况是设备数有限, 人员无限。②还有一种情况,即人员数有限,设备数无限, 常用的人员调度规则有 4 点:①把人员优先安排到已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工作 地;②把人员优先分配到等待工作数量最多的工作地;③把人员优先分配到有最大 标准工作量的工作地;④把人员优先分配到有最早需要完工的工作地。
该中心的输出工作,否则,一定使工作中心发生
积压,反过来使上游的提前期加大—早排队
13
工作中心
生产经营中的一个区域,在此,零部件得 到集中加工处理
由相似的或顺序的机器组成
学校:计算中心,试验楼等
14
活动排序方式
1. 前向排序? 2. 后项排序? 3. 最佳绩效排序(资源约束下的排序)
15
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一)单件小批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1.单件小批生产的特点和生产流程 单件小批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品种多而复杂,产量少而很少重复生产。多数 是根据订货合同和用户的临时需求而进行的一次性生产,而且生产周期 都比较长。 所以,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保证交货期;第 二,保证企业生产车间之间相互衔接。 2.单件小批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单件小批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主要是生产周期法。具体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合同规定的交货期,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相关技术,为每一 项订货编制生产周期进度表。它是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主要期量标准; 第二步,根据合同规定的交货期限和生产周期进度表,为每一项订货编制 一份订货生产说明书,详细规定该产品在某一车间投入和出产的时间, 订货生产说明书的格式如下表7-2所示; 第三步,根据订货生产说明书,编制月度作业计划初稿。 第四步,进行分车间、科室进行任务与能力的平衡。
ERP 第6章 主生产计划
参数设置不当,造成资源利用不合理。
《ERP原理与应用》— 第六章 主生产计划
26
4.5 主生产计划稳定性
计划“发神经”,朝三暮四,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原因:
优先级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没有遵守MRP的时界规则要求,计划变动随意性太大 生产工艺不够合理,无效作业过多,提前期过长。
销售计划
MPS方案
RCCP清单
关键能力平衡
NO
YES
MPS确认
《ERP原理与应用》— 第六章 主生产计划
18
6.4 MPS计算流程
开始 订单、预测、时区、 系统设置
毛需求计算
已投入的计划
计划接收量计算
现可用库存量、安 全库存量
预计可用库存计算 净需求量计算
净需求大于0
NO
?
YES
计划产出量计算
提前期、成品率
需求时界
计划时界
计划期
时区 时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跨度
总装提前期
累计提前期 (加工/采购)
累计提前期以外
需求依据
合同
合同与预测取舍
• 二者之大值 •仅合同
• 二者之和
•仅预测
预测
定单状况
计划变动 难易
计划变动 审批权
临时需求
下达
难、代价极大
厂长 临时需求小于 可供销售量
• 时间是连续、无限延绵的 • 看多远?—≈总提前期 • 预见性
《ERP原理与应用》— 第六章 主生产计划
11
6.3 计划的时间三要素
时段 时段就是时间段落、间隔或时间跨度,划分时段只是为了 说明在各个时间跨度内的计划量、产出量、需求量,以固 定时间段的间隔汇总计划量、产出量、需求量,便于对比 计划,从而可以区分出计划需求的优先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多品种成批生产的设备组生产能力 代表产品法:
例:某设备组共有加工设备18台,加工 甲、乙、丙、丁四种产品,计划产量分别 为:1000、900、1800、400台,各产品单 件加工时间分别为:10、30、20、25台时, 两班制生产,设备停修率为10%,试计算 该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解:以丙产品为代表,设备组生产能力计算如 下:
二、 生产能力分类 1、正常生产能力:
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经济效益最佳时的生 产能力(最优能力)。
2、最大生产生产能力:在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或 为赶工满足紧急交货期的情况下,能够达到 的最大生产能力。
3、最优生产能力
费 用
最佳能力
产量
4、短期需求生产能力:针对当前的需要而考虑的生 产能力(现有能力、设计能力)。
平衡是指积极的平衡措施,积极平衡是指 对薄弱环节要采取措施,提高其适应计划水平的 程度。
2、计划指标间的平衡 1)产量指标与利润指标间的平衡 用盈亏平衡分析法确定产品盈亏平衡点产销量。 再结合销售收入与产销量的关系,确定各种产品 最佳产销量水平。
费
S=PQ
用
VQ
F
Q0
Q
S=销售收入; F=年固定费用; V=单位产品变动费;
(1) 商品产值。以价值型式表示在计划期内出产的
可供销售的产品产量和工业性劳务数量。(用现行 价计算).
商品产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外
销半成品价值+来料加工的加工价值+对外承做 的工业性劳务价值
(2)总产值。以价值型式表示的计划期内应当完成
的工作总量(用不变价计算)。
总产值=商品产值+(期末在制品价值-期初 在制品价值)+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
例:某设备组共有16台设备,两班制生产,
时间损失率为10%,生产A、B、C、D四种产
品,年计划产量分别为:NA=750、NB=600、 NC=1200、ND=450,各产品单件工时分别为: ta=20台时, tb=25台时, tc=10台时, td=40
台时。用假想产品法求生产能力。
折算成用各真实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5、长期需求生产能力:与未来市场需求相适 应,为满足市场未来一段较长时期的需要 而设计和拥有的生产能力。
➢6、最优长期生产能力
费 用
产量
三、生产能力决策
1、长期生产能力决策
设某企业拟生产某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长期 预测,未来10年的可能销售情况如下表(1),预 计每件单价40 元,现提出四个生产能力方案, 各方案对应的费用参数如表(2):
(1) 粗能力计划(RCCP- Rough-Cut Capacity Planning)
粗能力计划对应于主生产进度计划,用于核
实MPS的可行性;他只证实MPS所需的一些主要
资源和能力是否具备。
(2) 能力需求计划(CRP-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
能力需求计划对应于物料需求计划,用于核
Q=年产销量;
年总成本:C = F+VQ
年利润额: E=S-C=PQ-F-VQ=Q(P-V)-F;
盈亏平衡点产销量:Q0=F/(P-V)
费
C(Q)
用
S(Q)
Q01
Q**
Q02
Q
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价格将发生变化,一般 情况下,为使产销量增加,价格将同步降低,当 价格低于一定水平时,随着产销量的提高,销售 收入将开始下降,因而出现两个盈亏平衡点。最 优的产销量在两盈亏平衡点的中间。
车间生产能力综合平衡:
能 力
01
02
03
04
05
设备租
调整生产能力的方法:
加班加点; 增加人员、设备; 提高工作效率; 更改工艺路线(负荷转移); 增加外协处理等。
调整生产负荷的方法:
修改计划; 调整批量; 推迟交货期; 撤消订单; 交叉作业等。
第四节 产品投入/出产进度计划
MA=3456*(750/3000)=864; MB=3456*(600/3000)=691; MC=3456*(1200/3000)=1382; MD=3456*(450/3000)=518;
3、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
车间生产能力取决于各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但各设备组能力是不相等的,这就需要对 车间内各设备组之间进行生产能力的平衡。 对瓶颈设备组进行负荷转移、加班加点等 方法处理,使车间能力最终达到合理的水 平。
是关于详细需求的计划和报告,是MRP的具体 化,用于指导日常的生产和采购活动。生产控制 (Production activity control) 进行每天工作现场活 动的具体进度安排和控制,采购计划涉及到对具 体采购项目的计划与控制。
三、生产计划的平衡
寻求在需求和能力之间的平衡。尽可能地满足 需求,又尽量充分地利用能力,保证计划的可行 性和有效性。在编制各种计划时,要确定相应的 能力需求。
Fe*S=77760(台时)
为进行任务与能力间的平衡,还需将计划 产量任务按劳动量比例关系折算成以代表产 品表示的产量任务。折算系数:
计算以代表产品表示的计划产量任务: 计算设备祖负荷率
假想产品法: 当加工对象为单件小批多品种条件下,由于 生产对象多为一次性生产,因而不容易确定 代表产品,此时,可采用假想产品法确定设 备组生产能力。 假想产品的单件工时:
(3) 净产值。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从工业总
产值中扣除各种物料消耗以后的余额。 净产值=工业总产值-全部物资消耗价值 或: =工资+税金+利润+企业经营费
二、生产计划指标的平衡
1、计划任务与生产可能性的平衡。 任务与能力平衡; 任务与劳动力平衡; 任务与物资供应平衡;
任务与外协件的平衡; 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
比较各生产能力方案可见,采用一般
技术方案,最优生产能力为20000件。此时
的收益期望值10 万在所有方案中最大。故
该方案为最优。
2、设备组生产能力的核算 ① 单一产品生产下的设备组生产能力:
S=设备组内的设备数; Fe= 计划期单台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 t=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如:M=24000*6/20=7200(台/年)
二、生产计划的内容和形式: (1)总量生产计划 (APP-Aggregate Production
planning)--年度生产计划
规定一年左右时间内各月对生产总量(产值、 综合产量单位)的需求,主要作用是寻求各 月的人力水平、工作时间、库存水平、以 及外协数量的最佳组合。
(2)主生产计划(MPS-Master Production
年产30000件能力,一般技术水平下,年销量只有 20000件时:40×20000-30000×19-30万=-7万 若年销量达到30000件时: 40×30000-30000×19-30万=-33万
①一般技术水平条件下的收益表
需求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期望值
方案
0.2 0.4 0.3 0.1
长期计划:企业的战略性计划。包括: 长期生产能力、厂址选择、设施布置、产品发 展计划、作业系统设计等。
生产计划是根据一定时期的市场需求、 考虑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和资源供应条件,进行 综合平衡的结果。
生产计划关系到顾客的满足程度、企业营 销计划和财务计划的实现、是企业物资采购、 人力资源、成本计划的重要依据。计划是否科 学,决定了企业资源的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影 响到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第六章 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
第一节 生产计划概述 一、生产计划体系 生产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生产目标,对未来一定
时期内的生产作业活动和各项资源的使用作出的 统筹安排。 狭义生产计划概念:是指生产系统的运行计划, 计划规定了一定时期内生产或提供产品或服务的 品种、质量、产量和进度,是进行生产作业活动 的纲领和依据。
10000件 -42 -42 -42 -42 -42
20000件 -46 -6
-6
-6
-14
30000件 -46 -6
34
34 2*
40000件 -66 -26 14 54 -14
方案计算结果可知,采用一般技术方
案,最大收益期望值在生产能力为年产
20000件时(10万); 采用中等技术方案,最 优能力为年产30000件(7万);采用先进技术 方案,最优生产能力为30000件(2万)。
实MRP是否可行,对每个加工中心的能力进行细
致的计算,并与其可用能力进行比较,他对RCCP
的不充分性予以补充。
第二节 生产计划指标及其确定
一、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1、产品品种指标。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品种数。 2、产品质量指标。计划期内各种产品应达到的质
量标准(包括: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反映 生产过程质量的指标)。 3、产品产量指标。计划期内应生产的各种产品的 实物数量。 4、产值指标。用货币量表示的计划任务量。
2、质量水平和利润指标间的平衡
费 用
C(V)
S(V)
V01
V**
V02
质量水平
第三节 生产能力
一、生产能力的概念
是指生产系统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
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所能生
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产量。
在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常指生 产系统在一定时期内能提供用于生产的工 (台)时数。
Scheduling)—出产进度计划
主生产计划确定具体产品在半年左右时 间内各周的出产量,其计划期限为6至8周。 (3)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分解MPS中的最终产品或项目,确定产品 各级零部件制造或采购的数量、时间以及完 工日期。
(4)投入/产出计划(作业计划)与控制
广义生产计划:指包括生产系统的建立和运 行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