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国演义》对史实的艺术处理
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叙事文学作品,它隽永耀眼,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它不仅是一部历史故事,更是一部浓郁的文学作品,充分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三国鼎立之争、孙权、曹操、刘备平决、诸葛亮定辽东等古代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宏大的情节布局,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着战国时代的激烈斗争。
它以精彩的叙事思维,精湛的语言笔触,气势磅礴的文学画卷神奇地饱含了古人思想文化的底蕴,弥漫着深邃的历史意味,这也是《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之所在。
首先,《三国演义》以战国时代的故事为背景,采取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叙事艺术的道德、生动、豪迈、丰富的表述,把各种古代文化融入其中,突出主题、形象、结构、机智和叙事手法,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大画卷,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古今读者的审美情趣,广受赞誉。
其二,作者疏通了史实,把主要英雄人物的生平与时代背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民族历史传承的文化圈子,极大地增添了《三国演义》的艺术意义,它不仅揭示了三国演义时期古代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而且还充分表达了古代社会一些尚未解决的社会问题。
此外,作者良好地运用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加上夸张的叙事手法,把几位代表性英雄与其他普通人物的人物形象、情绪、动作都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实现一幅繁荣的文艺画卷,展现无穷的魅力,充分挖掘出每一个英雄和普通人物的思想文化价值,从而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总之,《三国演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一部充满历史遗风与民族性情的史诗般的伟大文学作品,用朴实而生动的叙事手法,勾勒出时代衰盛浮沉、人权承继、军事沉浮、得失夺舍、兴毁衰衰死活的历史背景,奠定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基础,是中国文学百科全书之本,也是中国文艺复兴史上的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的叙事技巧、形象刻画、情节构造以及借古创新的艺术手法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提出了创新的高要求,用优美的笔触诠释了古代文化艺术之美,其艺术成就绝对值得称赞。
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与历史虚构
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与历史虚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广为流传的历史小说。
它以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豪杰的英勇事迹和智谋较量。
然而,作为一部小说,三国演义在史实与历史虚构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
首先,三国演义中的史实是基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存在。
小说中的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地位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确认。
小说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社会风貌,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三国时期历史的窗口。
然而,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虚构也是不可忽视的。
小说中的许多情节和对话并非完全依据历史记载,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作需要进行了艺术加工和虚构。
比如,小说中刘备与诸葛亮的相遇和结拜,以及后来的北伐和定南山等事件,都是作者根据历史片段和传闻进行了创作和拼凑。
这些虚构的情节和对话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乐趣,但也使小说与历史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另外,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与历史虚构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融合和交织的关系。
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却与历史事件和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小说中的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而小说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则是基于历史记载和后世研究的成果,虚实相间,既保留了历史真实性,又增加了小说的戏剧性和艺术性。
此外,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与历史虚构也受到了作者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小说的作者罗贯中生活在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在小说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观察。
因此,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和对话可能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和寄托,而非完全依据历史事实。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与历史虚构相互交织,既有基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描写,又有作者的想象和创造。
小说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现,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社会风貌,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的窗口。
关于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
关于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小说感兴社会之效,殆莫过于《三国演义》一书。
”语出清末民初黄人所撰小说小话》,说的是罗贯中小影响之大。
且不赘述它对明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和清君臣的影响;只看清末“西人之我国者,稍解中文即争《三国演义》;偶与论及中国英传记则津津乐道者,必此书也。
或看今人由此阐发出领导艺术人才学、谋略学等范畴及在国内上八十四集《三国演义》电连续剧而引起的讨论热,见它的魅力方兴未艾。
但是历史义小说毕竟不是历史本身,们必须把握历史与文学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
因为它是一部历演义小说,它是以西晋史学家陈寿著的《三国志》作底本写成的通俗艺读物。
本文分析明代文论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中所体现关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看法。
一般而言,探《三国演义》的真实与虚构问题首先得弄清小说采用的材即历史资料,是否信;小说作者对他所描写历史人物是否做到了“不虚美、不恶”,不含有较大的偏见。
显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较为客观地评论小说家发历史材料、探索历史背景、描写历事件和艺术地再现历史人形象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又有哪些不足,甚至重大的失误。
而历来研者往往更多的是拘泥于细枝节,单从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从而作出简单判断,研究小说术再现历史人物及历史发真实风貌的功能方面则稍欠缺。
当然还是有些文论家卓见识,能够理解作者罗中是如何运用辩证方法,适当地采用些虚构的情节来强作品的艺术性,而又能使这虚构的情节与历史的真人真事不出现太大的矛盾突。
从而使读者能够从思想上进特定的三国时代氛围,并尚友古人”,和小说中自己爱的人物产生共鸣。
这才是备洞见识力的文论家超越世俗浅之处。
罗贯《三国志通俗演义》参陈寿的《三国志》及裴之的注文,也借鉴《后汉书》《晋书》中若干纪传并旁采《世说新语》《搜神记《三国志平话》等古籍。
时也取材于《资治通鉴,而胡三省的注解更有助于者理解三国人物与历史事的前因后果。
这就小说作者按时问顺序编三国的历史小说提供了鉴。
谈《三国演义》对史实的艺术处理
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小说,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其对史实的虚化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艺术形象的塑造和对历史事件虚实结合的描写。
作者根据史实,民间传说、国史等结合自己的虚构和想象,塑造出了一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人物形象。
使之脱离于历史真实而站在艺术的舞台上,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
关键字:《三国演义》历史小说史实虚化历史真实艺术真实我国古代对于小说与历史的认识常常纠缠不清。
其小说与真实历史有着紧密联系,有的作品与史传野史很难区别,也有的小说是从历史故事演变而来;此外,我国民族素重历史,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的史学家常常从历史学的角度上看待和批评小说,而小说家为了抬高小说的地位又往往将小说归于史部之中。
这种纠缠,在既写历史又为小说的《三国》一类作品中反映得更加突出。
《三国》是传信?还是贵虚?究竟如何处理这对实与虚的矛盾?这就成为研究者对《三国》讨论得最热烈的一个问题.《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小说成就最高的一部。
本书是罗贯中根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遗闻轶事、小说讲史等丰富资料创作成功的,是在戏曲、平话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加工、丰富、提高的。
早在唐代李义山的《骄儿》诗里已有关于当时参军戏演三国故事的记载,至宋则有专讲三国的民间艺人。
到了元代更有全以演述三国故事为内容的《三国志平话》出现。
罗贯中吸收了群众艺术的营养,又考据国史,尽量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把纷乱的三国历史按年代、时间、人物有层次地组织起来,写成这部巨著。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后,便出现了许多考据和评论。
有肯定的,也有责难的。
指责最多的,即所谓违背正史,虚构故事。
或责其“好为绚染,以诬古人”,为了艺术的“绚染”,以致给古人栽赃抹黑。
现在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作为传奇的历史小说,其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史实的虚化。
史实虚化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形象的超人化,由此形成历史——传奇小说传奇性的另一重要标志。
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虚构历史小说的研究分析
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虚构历史小说的研究分析在了解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虚构历史小说的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作为文学作品,它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融入了作者自身的艺术构想和虚构元素。
因此,在研究《三国演义》时,我们需要同时关注其中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历史真实与虚构的辨析《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斗争和英雄们的传奇故事。
然而,虽然小说所描写的历史事件基本与史实相符,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虚构和艺术处理。
首先,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和事件经过了艺术加工,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著名的赤壁之战,在历史上是刘备、孙权联合击败曹操,而在小说中则出现了周瑜的火攻策略,使得故事更具戏剧性。
其次,小说中的一些情节也是虚构的,例如刘备取益州的过程、吴国孙权让位给刘备等。
这些情节的虚构并不影响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反而弥补了历史资料的不足,使得故事更加完整。
因此,我们在研究《三国演义》时需要明确其中的历史真实和虚构,并加以区分和分析。
二、历史真实的价值与意义虽然《三国演义》是一部虚构的历史小说,但其中仍包含了许多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这部小说了解到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和英雄人物的事迹。
首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基本符合历史记载,如刘备忠诚仁德,曹操威武果断等。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
其次,《三国演义》还反映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局势、文化风貌等方面的内容,使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背景。
比如小说中对三国时期的战争策略、文化交流等加以描写,使得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小说来了解当时社会的变迁和历史事件的发展。
三、虚构历史小说的艺术魅力《三国演义》作为一部虚构历史小说,它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故事的连贯性。
还原历史离不开想像和虚构——论《三国演义》对史实的处理
说毕竟是特殊形态的小说 , 它描写 的是历史题材 , 而历史题
收 稿 日期 :2 O —0 — 2 O9 3 O
基金项 目:湖南省 “ 十五”重点学科 :湘潭 师范学 院 “ 中国古 代文学 ”项 目, “ 湘教 通 (0 3 20 )3号” ;湖南省普
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地 :湖南科技大学 “ 中国古 代文学与社 会文化研究基 地” 项 目, “ 湘教通 ( 04 20 )
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 史, 又为读者提供 了一种 比史书更为形象、 生动 , 更具活 力的历史。 关键 词 :三 国演 义》 《 国志》 史实 ; 《 ;三 ; 想像 ; 虚构 ; 还原历 史
中 图 分 类 号 : 0 . 1 1 74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3 9(0 9 O O 1 0 1 7 4 6 2 0 ) 5一 1 2— 5
尽管绝大部分历史演义作家都是些饱学之士但他们却不愿意像史家那样简单直白地还原历史他们有自己的历史观和政治理想对历史人物有自己的爱憎褒贬他们要用自己的艺术思维艺术眼光去评判历史认识历史还要借助艺术想像和艺术虚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所进行的历史活动描绘出这些历史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以及心理情感并尽可能地再现当时的场景气氛
及宋元时期 的小说 、 杂剧 。《 国演义》 了还原历 史, 三 为 或根据他 书的记载对《 三国志》 以纠正 ; 因《 国志》 加 或 三 的记 载不合 情理 , 而采用他说 ; 因《 或 三国志》 的记载过 于简略 , 而依据情 理加 以补 充、 富; 因《 国志》 丰 或 三 的记载 事实不清 , 依据 相关 文献加以推演。正是 因为小说不 受《 国志》 三 的局限 , 于和善 于运 用想像 和虚构 , 敢 通过对 史 实的选择、 工、 加 改造 , 因而既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广为人知。
本文将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来探讨《三国演义》的魅力。
一、思想内容1. 忠诚与反腐倡廉《三国演义》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为代表,弘扬了忠诚的精神。
刘备忠于国家,始终追求统一天下的理想;关羽一心一意为主公尽忠职守;张飞则为朝廷辅佐立下赫赫战功。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官场的腐败现象,如贾诩、张让等人的丑恶嘴脸,通过对比,凸显了忠诚与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2. 英雄主义与悲剧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诸多英雄形象,如曹操、刘备、孙权等,展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这些英雄人物给人们以无穷的勇气和力量,催生了许多经典场景,如赤壁之战、长坂坡等,这些英雄事迹经久不衰、广为流传。
此外,一些悲剧人物如貂蝉、诸葛亮,更增加了小说的触动力和吸引力。
3. 战术智谋与智勇双全《三国演义》展示了多样化的战术智谋和智勇双全的形象,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诸葛亮。
他智谋过人,巧妙运用木牛流马、借东风等手段,帮助刘备取得了多次胜利;而且他有着远见卓识般的眼光,对周围局势洞察一目了然。
通过对于智谋的描写,小说激发了读者的智慧和洞察力。
二、艺术成就1. 角色形象丰满生动《三国演义》中的角色形象十分丰满生动,人物性格各异,性情鲜明。
刘备仁德仁义,正直而君子;曹操威严而聪明,头脑精明,对政治有着高超的把握力;孙权深思熟虑,善于观察形势。
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形象,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
2. 情节紧凑有力《三国演义》的情节紧凑有力,引人入胜。
每个章节都设计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通过矛盾的冲突、战争的较量、英雄的事迹等各个方面,吸引了读者的关注。
故事的连续性和紧凑性让人无法释怀,深深地将人拉入故事的情节中。
3. 叙事方式生动鲜活《三国演义》采用了生动鲜活的叙事方式,通过对史实与虚构的巧妙结合,给人带来一种虚实交融的感觉。
作者以恢弘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个动人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感受到了那个战乱年代的沧桑与壮美。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赏析《三国演义》赏析在创作上,《三国演义》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小说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三国演义》赏析,欢迎阅读。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
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
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
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
例如小说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
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小说的虚构而已。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
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
“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
《三国演义》的历史与虚构
《三国演义》的历史与虚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展现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政治斗争、军事冲突和人性悲欢。
然而,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虚构元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就《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进行探讨,揭示其中的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
《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原大地陷入了连年战乱之中,各路豪强割据一方,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小说以黄巾起义为开端,通过描写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对抗和人性百态。
作者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充分利用了史书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将这些真实的历史素材融入到小说情节之中,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有历史感和真实性。
然而,《三国演义》并非一部严格按照史实来创作的历史纪实作品,其中也融入了大量的虚构元素。
在小说中,作者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趣味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删减、改编和虚构。
例如,小说中的一些著名场景如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空城计等,虽然在史书中有所记载,但作者在描述时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得情节更加曲折离奇。
同时,小说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周瑜、貂蝉等,虽然基于历史原型,但在小说中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个性和情感,使得他们更加生动立体。
虚构元素的加入,使得《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富有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的文学作品。
通过虚构的手法,作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三国世界,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想象的乐趣。
同时,虚构元素也为故事增添了悬念和戏剧性,使得整个情节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欲罢不能。
尽管《三国演义》中存在大量的虚构元素,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赋予了历史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三分史实,七分虚构的结够艺术
三分史实,七分虚构的结够艺术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很好地处理了历史小说中,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问题。
“七实三虚”符合《三国演义》的实际,代表了历史小说的特征。
所谓“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因为它毕竟是“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自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这段三国纷争就基本符合历史记载,书中的三大战役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事,作品中的人物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可以说正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则是指作者基于一定的思想观念和美学理想,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断,并辅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在主旨明确的前提下裁剪适当,“七分实事”不难做到,而“三分虚构”则相对困难。
如何使作品既不影响基本史实,又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确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明清时期的许多历史小说,要么写得太实,成为通俗化的历史;要么太虚,与神魔小说、英雄传奇小说难以区分。
“全实则死,全虚则诞”。
只有像罗贯中《三国演义》这样,虚实结合,处理得当,才能成为艺术精品。
略论罗贯中对史实与虚构的艺术处理
略论罗贯中对史实与虚构的艺术处理
石麟
【期刊名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0)1
【摘要】《三国演义》中,哪些人物形象和情节单元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还有哪些是半真半假的?这是一个饶有意味而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其中,最难办的是作品中那些对照历史事实或通俗文学作品而言真真假假、半真半假的人物和故事,这方面的情况异常复杂。
然而,《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取材、剪裁甚至叙事描写、塑造人物方面的出类拔萃的艺术水平恰恰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而且,其艺术水平又是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和方法得以实现的。
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排比、分析、总结这些艺术手段和方法。
大体而言,这些艺术手法最常见的至少有八种,此处重点讨论其中的张冠李戴、夸张渲染、捕风捉影三种处理方式。
【总页数】8页(P11-18)
【作者】石麟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3
【相关文献】
1.史实与虚构:《末代皇帝》的历史艺术化处理
2.史实与艺术虚构的异同——三国题材影视剧兵器道具设计特点研究
3.《三国演义》并非“七实三虚”──兼谈罗贯
中处理虚实的艺术性4.还原历史离不开想像和虚构——论《三国演义》对史实的处理5.史实与虚构之间——论关汉卿对历史题材的处理和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国演义鉴赏
三国演义鉴赏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的确,无数三国英雄已失去久矣。
《三国演义》展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一部宏伟的历史剧,作者罗贯中凭借其深厚的思想文化道德修为,依据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及元代的《三国志》等生动形象的将繁复的三国历史以古代的白话文小说的形式浓缩于66万字间。
下面我将就几个方面来简单点评一下这部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所谓《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如此。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有虚构的部分。
但虚构,使用的也是艺术手法进行虚构的,而不是随便就那段历史来虚构的。
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关羽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等都是艺术虚构的,为的就是塑造关羽的“勇”,为其铺垫用的,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
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人物经过加工来的,这其中就有被神化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当然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
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
那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呢?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
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
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乐于接受。
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
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道光年间的统治者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姓名:学号:专业: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属文学作品。
小说以白浅易懂的的文言文叙述了东汉末年蜀国、魏国、吴国的建立和灭亡。
它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总体上的特色是,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比较好地处理了取材历史和虚构想象的关系,做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巨著。
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以其对小说体裁的历史性开拓、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宏大严密的总体结构、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通过描写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使之成为中国最脍炙人口的小说。
对中华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塑造、情节组织、战争描写、文本结构、语言运用、虚实衔接等诸多方面来剖析《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三国演义》、艺术成就《三国演义》是我国产生较早,影响较大的一部著名长篇历史小说。
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
小说描写了东汉未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艺术创作上也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
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一、人物塑造《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显著特点,就是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
作者为表现人物形象,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求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
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
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它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
它的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见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它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它最擅长于描写战争,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即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的较量上。
它所描写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都表现了战争中优势与劣势可以互相转化,关键在于指挥人员是否明于知己,又明于知彼,以及有无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
各次战争既有其特点,作品的写法也随之变化,或实写,或虚写,或正面写,或侧面写。
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是战争的辅助手段,而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却由此表现得有张有弛,疾徐相间,具有旋律节奏,富于诗情画意。
在人物塑造上,《三国演义》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到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表现其思想性格,并且注意略貌取神,不单纯追求细节的逼真。
它往往借助人物自身的言行或通过周围环境来把人物的思想性格加以夸张渲染。
曹操奸诈,一举一动都好像隐伏着阴谋诡计。
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上天真而莽撞的色彩。
鲁肃忠厚老实,考虑问题总是那么单纯善良。
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是那么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威震当阳桥”等故事,都没有多少细腻的工笔描绘,只是通过粗线条的勾勒、环境气氛的渲染,来取得传神的艺术效果,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一个写法特点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同人物的环境经历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往往人物一出场就定型化。
论者也有认为这是该书缺点。
但对这个问题研究者尚有不同看法。
而且这些缺点并不影响《三国演义》的巨大成就,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论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
论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问题。
本文将试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论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篇1一、《三国演义》的虚实相间《三国演义》的虚实相间,是指在作品中融合了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元素,以达到更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具体来说,它采用了“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处理方式,即在主要框架、人物和事件上,以历史真实为依据,而在细节描绘和人物塑造上,则加入了民间传说和作者的虚构想象。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三国演义》既能够体现历史的真实性,又能够充分发挥艺术的创造力。
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作者通过虚构的元素,增强了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的鲜明性,使得作品更具有文学魅力和艺术价值。
二、《三国演义》的写作技法在实现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的基础上,《三国演义》采用了多种写作技法,以达到更高的艺术表现力。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种:1. 巧于构思作者在作品中巧妙地构思了情节的起伏和人物的命运,使得故事情节紧凑、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深刻。
例如,在“空城计”一段中,作者将这一情节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使之成为两个一般情节之间的点睛之笔,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和艺术魅力。
2. 采用传说作者大胆地采用了民间传说,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含量。
例如,“桃园三结义”、“借东风”、“孔明吊丧”等情节,都是出自民间传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和巧妙安排,使得作品更具有传奇色彩和艺术魅力。
3. 改变史实在人物和时间的细节描绘上,作者有时会对历史真实进行一定的改变,以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
例如,“关羽单刀赴会”这一情节,虽然与历史真实有所偏差,但却符合作品拥刘反曹的倾向,突出了关羽的用武凛然气概。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具有丰富思想内容和卓越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
它以壮阔的历史背景为胶着,展现了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纷争与智谋,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动荡,形塑了许多深具思想内涵的人物形象。
同时,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精心构建的剧情和瑰丽的艺术描写,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本文将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展开对《三国演义》的探讨。
一、思想内容《三国演义》融汇历史与文学,以描写三国时代为主要内容,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和叙述战争斗争,点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内容。
首先,作者在作品中突出了人物的英勇、智慧与品质。
例如,刘备被描述为仁德之君,曹操被描绘为权谋之雄,孙权则展现出了灵活变通的智慧。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栩栩如生,更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传递了作者对正直、勇敢和智慧的崇尚。
这种塑造方式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何为英雄与君子的品质。
其次,作品中对权力和政治的探讨也引发了广泛的思考。
三国时代正是战争纷争的时期,权谋斗争是无处不在的。
作者通过刻画人物之间的明争暗斗,深刻揭示了权力之险恶、政治之复杂。
这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启示作用,提醒人们要认清权力的利害,珍惜和建立诚信、公正的政治环境。
最后,作品中还融入了对友情、忠诚和家国情怀的表达。
例如,赵云对刘备的忠心耿耿、关羽的忠义、张飞对家国的忠诚等,无不表现出作者对于友情和忠诚的肯定。
这也成为《三国演义》的独特魅力之一,引发了读者对于价值观和人性的思索。
二、艺术成就《三国演义》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其成为一部具有丰富层次和深度的文学作品。
首先,作品中的叙事手法独具匠心。
作者以史为鉴又以小说为基础,将历史人物和史实与虚构的故事情节相结合,通过连串的精彩事件和剧情转折,使整个故事情节紧凑有致,让读者欲罢不能。
同时,作者还采用了大量的对话和描写,让读者亲身感受人物的思想与情感,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三国演义所谓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三国演义》所谓“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据说是清代学者章学诚对《三国演义》的评价用了“七分史实,三分虚构”这个断语,后来评论者多赞同此说。
以致很多热心的历史、文学爱好者甚至研究专家寻找其“七分史实”是哪些,其“三分虚构”又是哪些。
这是很荒唐的。
《三国演义》是一部精心构思的小说,不是还原真相的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掌故文化都是似是而非的,是一部百分之百的文学作品,不是历史书,不但不是七分历史,连三分也没有。
《三国演义》的叙事自成体系,完全不是一个历史知识的传承体系,而是一个文学作品的形成体系。
《三国演义》由民间传说—评书词话—戏曲曲艺—小说故事这样的文学体系发展而来,最终由罗贯中等将这个体系进行了一番颇为接近历史的改造,定格于《三国志通俗演义》。
这个发展、形成过程完全文学的,不是历史的。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也不是真实历史人物的再现,而完全是文学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等人,无论行实、资历、性格、观念,都与真实人物存在很大的距离。
另外,在描写、叙事方法上,《三国演义》还有很多“巧安排”。
所谓“巧安排”,有二:一是巧妙地将野史、传闻融入正史,其中很多内容早已被证明是“莫须有”的故事;二是一些可能真实的历史事实却被进行了一番大手术,或张冠李戴、或移花接木。
这样,小说中的人物,与真实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就更大了。
《三国演义》中写了很多战争场景、政治场面、文化风物、建筑器物、历史掌故等等,这些场景和文化,未必是汉代历史和文化的再现,很可能是唐宋元各时代的一个大杂烩。
尤其战争场面的描述,大半源于戏剧文学而不是历史叙述,是文学的,不是历史的。
总之,《三国演义》不过是借用了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运用了丰富的历史素材,编撰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学故事,既非真实的历史,也非真实的人物,而是自成体系的故事面貌和生动鲜活的小说角色。
不要把小说当历史看,正如不要把历史当小说看。
“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之说,容易混淆历史与文学的界限。
从历史真实性角度析三国演义三国志异同
添加 标题
《三国演义》在描述历史事件时,加入了许 多虚构和夸张的元素,而《三国志》则更加 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
添加 标题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背景更多地服务于小 说的情节和人物塑造,而《三国志》则更加 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添加 标题
《三国演义》在描述历史背景时,有时会忽 略或修改历史事实,以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 而《三国志》则更加尊重历史事实。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塑造方式更加多样化,包括描写、叙述、刻画等手法,而《三国志》中 的人物塑造方式则相对较为单一。
事件描述的异同
《三国演义》中的事件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强调文学性,而《三国志》 则更加注重历史事实的记录。
《三国演义》在描述事件时加入了大量虚构和夸张的元素,以增加故事 的趣味性,而《三国志》则更加注重历史的准确性。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三国志》是史家之绝唱,文学价值极高 两部作品在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两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对历史研究的贡献
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
推动历史学的发展和进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叙事风格:《三国演义》采用小说化的叙事风格,而《三国志》则更加严 谨。
对读者的影响和启示
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 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 和文化。
引发读者对历史真实性和文学创作 的思考,提高对历史和文学的鉴赏 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比较分 析,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小 说的创作和文学价值。
两部作品在历史背景的描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了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不同之处。
三国演义处理史实与虚构的主要方法
三国演义处理史实与虚构的主要方法说实话三国演义处理史实与虚构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就感觉这小说里史实和虚构像是混在一起的大杂烩,要分清可不容易。
我先试了个笨方法,那就是看书的时候,一遇到感觉是大事的情节,就去查史书对照。
比如说曹操刺杀董卓这个情节,看着可惊险刺激了。
我去翻《三国志》啥的,发现压根儿就没这事儿。
我就想啊,这作者这么写,肯定是为了凸显曹操这个人物的性格,勇敢、有野心啥的。
这就是一种处理方法,把虚构的情节加到历史人物身上,来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我还犯过一个错呢,有时候只看一两种史书就下结论,后来才知道得多参考几本,因为有些史书也可能存在误差或者偏见。
还有一个发现,就是关于战争描述方面的。
像赤壁之战,这可是三国里的重头戏。
三国志里对这场战争有记载,但三国演义里描写得那叫一个详细又精彩,加了好多虚构的情节,像草船借箭啊,借东风啊。
这使得战争更有戏剧性。
我觉得这是把史实当骨架,然后用虚构的情节去丰富这个骨架,把整个战争场面描述得跟一幅绚丽的画卷似的。
这个过程中,作者好像按照史实安排好了大致的胜负趋势,但在具体环节上用虚构去填充。
我又看了关于诸葛亮的部分,发现这其中史实和虚构也挺复杂的。
诸葛亮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但是三国演义里有些事迹被神化了,像空城计。
我想啊,这大概是因为作者敬重诸葛亮的才智,就通过虚构这些情节来把他塑造成智慧的化身。
这就是一种根据人物的形象在历史基础上进行虚构升华的方法。
我觉得呢,要想弄清楚三国演义里史实和虚构的处理,就得多看书,多比较。
要是拿不准某个情节到底是史实还是虚构,就像我前面说的查史书是个基本操作。
而且对待不同的情节要分开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情节偏离史实可能是为了推动故事发展,有些可能是为了美化或者丑化人物。
就这么不停地研究,慢慢地就能摸出点门道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小说,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其对史实的虚化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艺术形象的塑造和对历史事件虚实结合的描写。
作者根据史实,民间传说、国史等结合自己的虚构和想象,塑造出了一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人物形象。
使之脱离于历史真实而站在艺术的舞台上,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
关键字:《三国演义》历史小说史实虚化历史真实艺术真实我国古代对于小说与历史的认识常常纠缠不清。
其小说与真实历史有着紧密联系,有的作品与史传野史很难区别,也有的小说是从历史故事演变而来;此外,我国民族素重历史,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的史学家常常从历史学的角度上看待和批评小说,而小说家为了抬高小说的地位又往往将小说归于史部之中。
这种纠缠,在既写历史又为小说的《三国》一类作品中反映得更加突出。
《三国》是传信?还是贵虚?究竟如何处理这对实与虚的矛盾?这就成为研究者对《三国》讨论得最热烈的一个问题.《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小说成就最高的一部。
本书是罗贯中根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遗闻轶事、小说讲史等丰富资料创作成功的,是在戏曲、平话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加工、丰富、提高的。
早在唐代李义山的《骄儿》诗里已有关于当时参军戏演三国故事的记载,至宋则有专讲三国的民间艺人。
到了元代更有全以演述三国故事为内容的《三国志平话》出现。
罗贯中吸收了群众艺术的营养,又考据国史,尽量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把纷乱的三国历史按年代、时间、人物有层次地组织起来,写成这部巨著。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后,便出现了许多考据和评论。
有肯定的,也有责难的。
指责最多的,即所谓违背正史,虚构故事。
或责其“好为绚染,以诬古人”,为了艺术的“绚染”,以致给古人栽赃抹黑。
现在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作为传奇的历史小说,其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史实的虚化。
史实虚化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形象的超人化,由此形成历史——传奇小说传奇性的另一重要标志。
历史——传奇小说取材于历史,主要是演述历代“兴废争战之事”,反映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重大政治、军事斗争,必然以勋名事业的英雄为其主要人物,描写他们的奇情侠气、逸韵英风,表现他们的英雄本色。
英雄乃人中之杰。
现实中的英雄,本具奇特与崇高之美。
他们一身之美德勇武,献身于名标青史的伟业,历代人民出于对他们的热爱,广泛地传扬他们的事迹,加之民间艺人与进步作家的进一步理想化,故而其形象比生活更高、更典型、更完美、也更奇特。
这样的英雄形象,既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又超越于现实生活;既含有生命中常人的因素,又超越于常人;既有客观生活的现实性,又有主观理想的幻想性,是经过虚化处理的性格完美、精神崇高、才能卓异、奇雄壮伟的一种超人。
他们的道德品质,无与伦比;武功智慧,绝伦超群;都非常人所及,都高于现实人格的极值,都闪烁着光彩夺目的传奇美。
例如,三国英雄刘备之仁、关羽之义、诸葛亮之忠、张飞之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就誉为高不可及的典范;除了圣君贤相、英雄豪杰外,历史——传奇小说中的某些反派人物,也同样具有“超人”性质,同样是在现实基础上经过集中、夸大的超越于现实的传奇形象。
其中,品格卑下心灵丑恶的,如曹操等,都是奸恶品质的集大成者,从反面意义上说,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一种范本。
本领非凡、勇武过人的,则如吕布,亦可谓超群绝伦,尽管缺乏崇高的精神品质而不能像正面人物那样闪光,但就异于常人而言,亦为超人形象之一种。
《三国演义》的传奇性,还表现在对历史素材的处理上,是史实的大量虚化。
⑴.三国时代,群雄并起,人才辈出,诸葛亮就是传统文化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在"赤壁大战"中,诸葛亮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他那超人的智慧。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论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又说他"可谓治识之良才,管、萧之匹亚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则把他写成一个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全才。
他首先是位战略家,其智慧表现在能根据形势正确地制定战略方针。
如未出茅庐,就确定了"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以图中原也"(第三十八回)的三分战略;征南之役,确定了"攻心"战略;北伐中原,有鉴于魏国的实力,则采取稳定局势、平定后方、逐步打击敌人的方针。
在战术的运用上更是灵活多变,有鬼神莫测之机。
从出山到病逝五丈原,一共二十七个春秋,中间经历了无数刺的艰难险阻,数以百计的战斗,凭他的忠心和智慧,在很多情况下,以寡敌众,以少胜多,变劣势为优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博望烧屯,初试锋芒,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
赤壁之战,诸葛亮大显身手,只身前往江东,舌战群儒,以犀利的辞锋,尽挫江东群英;"智激孙权"、"智激周瑜",使东吴集团下决心建立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又巧调鲁肃,使他为其所用,避过了周瑜一次又一次的谋害。
书中写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草船借箭"、"借东风"、"安居平五路"以及制造"木牛流马"、死前布置的锦囊妙计等等,都是在极力表现他的"智"。
经过作者的极力渲染,诸葛亮就成了"智慧"的化身。
⑵. 曹操首先是一个军事人物。
在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卓有成就的文学家。
在东汉末年那个群雄争霸、战乱频繁的年代,他南征北战,荡灭群雄,统一了北方;他首先采取屯田政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中原得到了安宁,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但作为一个封时代的政治家,曹操也有不少恶德、恶行,最突出的就是具有奸诈、残暴的性格特点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臣"之举,因而在信奉"实录"精神的古代史学家笔下,曹操形象就已出现了分裂。
在最早记载曹操事迹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陈寿对曹操作了这样的评价:汉末,天下大乱,群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周,强盛莫敌。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幼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奸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基本特点,"奸"与"雄"的矛盾统一也是曹操形象复杂性的具体表现。
从全书总的倾向来看,作者对曹操的态度是有褒有贬,但贬多于褒,作者着力突出的是他的"奸"。
作品中的曹操形象,带有千余年来各种文化的印迹,又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美学理想,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观念、历史观念和爱憎态度,因而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⑶.一说到周瑜,人们便会想到"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这类字眼,这多半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
《三国演义》里的周瑜,英武、潇洒、才干非凡,但气量非常狭小。
赤壁大战时,大敌当前,周瑜一方面指挥与曹操作战,另一方面还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地谋害"见识胜吾十倍"的诸葛亮,当然他的计谋全被诸葛亮识破,无一得逞。
直到最后诸葛亮借来东风,大决战就要开始,周瑜要做的第一件事却是急唤丁奉、徐盛,命二人分走水路旱路,"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
"未调各路破曹之兵,先调两路人马去杀诸葛亮,不过诸葛亮早料到他这一手,预先让赵云来及时接应,安然离去。
历史中的周瑜决非气量狭隘之辈,恰恰相反,历史中说他"性度恢廓"也就是胸襟广阔。
他处理和程普的关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程普早年就追随孙坚,攻城野战,立过功,受过伤,年纪又最大,是东吴一员老资格的战将,武将中他差不多是头号元老,当时人们都尊称他为"程公"。
他见周瑜年纪轻轻,职位却比他高,心里既看不上,又有几分不服,于是经常凌辱凌辱周瑜。
但周瑜折节容下,始终不与他计较。
最后程普终于也折服于周瑜的才能与气量,对人夸赞说:"和周公谨交往,就好象饮了美酒,不知不觉间就会陶醉。
"就是根据这一历史事实,《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虚构了这样一个情节:周瑜总领江东军马破曹,程普不服,周瑜升帐时,自己托病不出,令长子程咨代往。
程咨回来描述了一下周瑜调兵情况,程普大惊:"吾数欺周郎懦弱,不足为将;今能如此,真将才也!我如何不服!"于是亲自到行营谢罪。
但这一情节似乎更强调周瑜用兵才能,而不是突出他的气量,而且他只是赤壁大战前的一个小插曲,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还有历史上蒋干游说江东,未能说动周瑜,回来向曹操复命,大赞周瑜有雅量高致。
刘备到京口来借荆州,曾对孙权谈起周瑜,说周瑜气量广大。
又据《三国志·吴书·周瑜》引注《吴录》刘备曾向周瑜要求借兵两千,一同攻打驻江陵的曹仁,周瑜果真借兵两千给刘备,这也不是心胸狭窄的人能够做到的。
可以肯定的是,宋代人还十分敬仰周瑜。
比如北宋大文豪苏轼那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道:"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热情歌颂了周瑜这位指挥如意,儒雅倜傥的英雄。
再有南宋的洪迈的《容斋随笔》,说到自古以来统兵将帅,很少有不自是甚高、嫉妒超过自己的人的,但"孙吴四英将"既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不是这样的人,周瑜极力推荐鲁肃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但在《三国演义》里所写的周瑜经过出色的艺术加工,才大量小的周瑜作为一种艺术典型,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甚至清代一些学富五车、熟读经史的大学者、大诗人也会不自觉地受他的影响。
不一样的历史人物,不一样的艺术地位,美化与丑化,出现了两个极端。
在美化与丑化之间,对于每一个人物形象,或褒或贬,或扬或抑,都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及美学理想。
每一个场景,即使虚构,作者也会将其纳入一个合情合理的环境框架之中,并为之设计好每一个细节。
精彩的场面描写惊心动魄,往往令读者忘记初衷跟随作者思路一路读下去并为之吸引且心甘情愿信以为真。
至此虚构的情节就在文学作品中获得了真实的生命力。
对历史科学而言,它是不真实的;对文学艺术来说,它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