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膝关节松动术
针刀手法学
![针刀手法学](https://img.taocdn.com/s3/m/40bb1b2add36a32d73758115.png)
常用膝关节手法
• 二、膝关节下楼困难的手法
•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术者用手握住患侧髌骨, 将髌骨向内侧推扳,当髌骨不能继续向内侧移动 时,医生突然加大力度,将髌骨推向内侧。 • 然后将髌骨向上方推扳,当髌骨不能继续上移时, 术者突然加大力度,将髌骨推向上方。
常用膝关节手法
• 二、膝关节下楼困难的手法
常用膝关节手法
•三、膝关节的松动手法
•患者仰卧位,将髌骨向内、向外、向上、向下用具 有冲击力的推弹手法使髌骨能够向上、下、内、外 四个方向活动。然后将膝关节向下弹压(向床面方 向),必要时可让膝关节稍微过伸。 •在膝关节上缘的后方垫上枕头,使患侧足跟离床面 约10cm左右,此时一助手将患者大腿固定,医生 一只手压于患侧踝关节上方,将小腿向床面弹压 10余次。 •如果患者已能屈曲到90°左右,医生则将一前臂 压于膝关节下缘,一手握住患侧踝关节上缘,让患 者屈髋屈膝,医生一前臂将患侧膝关节压向患者腹 部方向,另一手同时将踝关节向患者大腿方向弹压, 让其尽量屈曲膝关节。
常用胸椎手法
• 一、胸椎后移位的复位手法
• 患者俯卧,医生右手掌根患椎棘突上,左手握住 自己右手的腕部,令病人吸气,当吸气到最大限 度时,术者掌根向前下方冲压,速度要快,1秒钟 左右,此时即可有震动感或弹响声,手法结束。
常用胸椎手法
• 二、T1仰旋移位复位手法
• 床沿放一薄枕,患者俯卧,下颌扣住薄枕,医生 一手挽住患者的下颌部,另一手挽住患者的后枕 部,1助手双手压住患者双肩,和医生作对抗牵 引,2助手用右手拇指压住患者T1棘突与T2棘突 之间,另一手扶持右手拇指,医生此时以患者的 下颌部为支点,使患者头部作向前的旋转运动, 当旋转达到最大限度后,医生突然加大力度,同 时2助手将患者T1棘突向前下方按压,此时会有 错动感,手法即告结束。
关节松动术晋级分类和手感
![关节松动术晋级分类和手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c8f5d1360cba1aa811dabb.png)
问:老王,每个级别,细说说吧,为何多出来一块(Stretch)?答:按照国外的观点,门诊患者首次选择1-2级手法,观察效果,根据2-24小时原则,选择晋级方案师将1-4级在美国称Mobilization,而牵伸称Manipulation。
翻译成汉语都是关节松动术但在美国Manipulation大概相当于我们所说的5级手法。
·指用短促、有力、小范围的暴力,撕开粘连的软组织,关节活动度增加5度左右· 1-4级手法在软组织限制范围内,而5级突破这个范围2-24小时原则是指2小时内可能出现局部肿胀不适,但24小时后不适症状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或好于治疗前治疗2-3次后,进行再次评定,效果差,从新检查,发现问题,制定方案。
效果好,晋级松动流程图见最下方。
sustain 维持、忍受R.P:relaxed position 放松体位imflammation 炎症oscillation 震荡glide 滑移问:震荡是指的手法吗?·大概相当于滑移·问:那么好,震动的幅度、频率是否有要求哪?·幅度按照手法分级标准,频率约1-2Hz·每次持续时间30-60秒·请问:松动的速度有何要求?·详细说明我的看法,疼痛症状和痉挛或挛缩,是不是操作时的速度有不同哪?· ***作时没什么差别。
可能疼痛和痉挛时频率低一点·问:另外松动技术提到运动终末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感觉啊?·答:我的理解:是否是操作者手用力下限,遇到很大的阻力,仿佛是碰到一个弹性物体·早期肌痉挛:(例)损伤后的保护性痉挛晚期肌痉挛:由于不稳定所致的痉挛关节囊硬:冻结肩因为关节囊周围的韧带、肌腱的是软组织,具有弹性的,可以这样理解吗王志红主任?··关节囊松弛:关节积液骨对骨:异位骨化空:急性肩峰下滑囊炎·以上为不正常的末端感觉·骨对骨:肘伸展软组织接触:屈膝软组织牵拉:手指伸直、踝背伸这是正常的末端感觉·问:那么,痉挛和挛缩的末端感觉是怎样的哪?平时就是这个很难从手感上评定出来,还请老王明示。
肩关节手法治疗(松动术)
![肩关节手法治疗(松动术)](https://img.taocdn.com/s3/m/531ce21226fff705cd170a04.png)
治疗师体位:作用力的手与 治疗平面成一条直线;另一 只手握持肘关节给予第1级牵 张力量
松动手法: 注意事项:外展外旋位位向
前推移肱骨头易脱位
向后滑动Posterior Glide
作用:改善肩关节屈曲和内旋IR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 松动手法:
向后滑动进阶
向前滑动
作用:改善伸直 患者体位:俯卧位 治疗师体位: 松动手法:
谢谢
作用:
治疗开始,采用持续第一级; 控制疼痛,采用第一或第二级振
动 改善ROM,采用持续第三级
病人体位 治疗者位置: 松动手法;以内侧手用力(作
用力垂直于关节窝平面)将肱 骨向外侧移动
尾端滑动Caudal glide
作用:改善外展ABD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腋下手给予
第1级的牵张;另一只手的 拇指指蹼置于肩峰远端 松动手法:
治疗平面:尺骨鹰嘴窝 内,与尺骨长轴呈约 45°
治疗平面:尺骨鹰嘴 窝内,与尺骨长轴呈 约45°
分离牵引,力永远与尺 骨长轴成45°,与肱尺 关节角度无关
分离牵引Distraction
作用:测试及治疗开始时采用 持续2级;控制疼痛采用振动1 或2级;改善ROM用持续3级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双手环保尺骨近
休息位:前臂旋后10° 治疗平面:桡骨关节面
与桡骨长轴平行
近侧尺桡关节背侧/掌侧滑动
思考:近侧尺桡关节背侧/掌侧滑动分别改善的是 前臂的哪一种旋转?
肘关节屈曲70°,前臂旋后35°
远侧尺桡关节背侧/掌侧滑动
思考:远侧尺桡关节背侧/掌侧滑动分别改善的是 前臂的哪一种旋转?
前臂旋后10°
作用:当屈曲接近 90°时,改善向后 滑动范围和水平内 收
运动疗法实训手册-项目2:关节松动术
![运动疗法实训手册-项目2:关节松动术](https://img.taocdn.com/s3/m/2372f79a910ef12d2bf9e750.png)
实训项目二:关节松动术一、实训内容周围关节松动术二、目的和要求1.掌握周围关节松动术的操作方法、关节松动术的等级2.熟悉关节松动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了解关节松动术的实施步骤三、实训器材PT床等四、实训形式分组(每组2人)练习五、实训步骤1.教师选择一名学生做模特,示教具体的康复治疗及训练方法,学生观摩2.学生分组操作,每2名学生为一组,一名做模特,另外一名做治疗师,练习具体的康复治疗及训练方法上肢关节(1)上肢带关节松动术:盂肱关节①关节牵引: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使用靠近治疗部位的手,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置于患者腋下的顶端,另一只手握住肱骨外侧面。
以在腋下的手用力,,将肱骨向外侧移动。
②尾端滑动:患者体位同上。
治疗师一只手置于患者腋下,提供1级的关节牵张,另一只手的拇指指蹼置于肩峰远端。
上位的手将肱骨向下滑动,或用替换手法,即治疗师双手握住患者的手臂,利用身体后倾的力量将手臂向尾端牵拉。
③向后滑动:患者体位同上。
治疗师背向患者,站在患者的躯干与上肢之间,将其上肢靠在治疗师躯干上作为支撑。
以侧边手握住患者肱骨远端,上位手置于关节前缘远端,该手为作用力手。
治疗师移动上肢将肱骨头向后滑动。
④向前滑动:患者俯卧位,上肢放松,垂出床边,由治疗师大腿支撑。
治疗师面对治疗床头,治疗师的外侧手将患者手臂固定于治疗师的腿部,为患者的肩部提供1级牵张,另一只手尺侧远置于肩峰远端,给予松动力量。
作用力方向朝向前并且稍向内侧,以免肱骨向前半脱位。
(2)肘关节及前臂:①肱尺关节a. 关节牵引:患者仰卧位,肘关节伸出治疗床边缘,肘关节放松,手腕搭在治疗师肩部。
治疗师双手交叉环抱尺骨近端掌面。
与骨干呈45°角的力量对尺骨近端施力。
b.远端滑动:患者和治疗师体位同上。
治疗师先以双手环抱方式牵张关节,然后再沿着尺骨长轴牵引。
②肱桡关节a.关节牵引:患者仰卧位或坐位,手臂放于治疗床上。
治疗师站在患者前臂尺侧。
上侧手固定肱骨,下侧手的大鱼际部及其余四指握住桡骨远端。
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a16b79371fe910ef12df895.png)
一、肩部关节
(一) 构成: 1.盂肱关节、 2.肩锁关节、 3.胸锁关节、 4.肩胛胸壁关节。
(二 ) 盂 肱 关 节
球窝关节(多轴关节) 生理运动 1.前屈、后伸、 2.内收、外展、 3.旋转。 附属运动:1.分离、 2.长轴牵引、 3.挤压、 4. 滑动。
(三 ) 手
法
①分离牵引; ②长轴牵引; ③向头侧滑动; ④前屈向足侧滑动—增加肩前屈活动范围; ⑤外展向足侧滑动—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 ⑥前后向滑动—增加肩前屈和内旋活动范围; ⑦后前向滑动—增加肩后伸和外旋活动范围; ⑧侧方滑动,增加肩水平内收活动范围?
1. 关节的生理运动
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
动,如关节的屈、伸、内收、外 展、旋转等运动,可以主动完成, 也可以被动完成,手法操作时即 由治疗者被动完成。
2. 关节的附属运动
关节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运 动,是关节在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内完成的运 动,是关节发挥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一 般不能主动完成,需要其他人或对侧肢体帮助才 能完成。 是西方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操作手法.
3. 增 加 本 体 反 馈 :
本体感受器位于关节、关节囊和肌
腱内,传入神经将关节感受器接受 到的冲动传入到中枢神经,增加位 臵觉和运动觉。目前认为,关节松 动可以提供下列感觉信息:关节的 静止位臵和运动速度及其变化,关 节运动的方向,肌肉张力及其变化。
五、临 床 应 用
(1)适应证:
任何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包 括: a.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 b.可逆性ROM↓, c.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d.功能性关节制动。
(一) 手
运动疗法重点
![运动疗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8d2ca82b160b4e777fcfbd.png)
一.名词解释1.运动疗法: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主要应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因素)称之为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节松动术: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的一门康复治疗技术。
3.协调训练:是指恢复平稳、准确、高效的运动能力的锻炼方法,即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以及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促进随意运动的控制能力。
4.肌力指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5.肌肉耐力:指有关肌肉持续进行某项特定任务(作业)的能力,其大小可以用从开始收缩直到出现疲劳时已收缩了的总次数或所经历的时间来衡量。
6.平衡能力: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的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即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的支持面时,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重新返回到稳定的支持面内,这种能力就称为平衡能力。
二.非名词解释制动制动对机体的影响(一)消极:(1)心血管血容量减少,心率增加,每搏量下降,血流速度减慢,血栓形成,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到直立位)。
(2)呼吸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通气效率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增加(3)肌肉骨骼1.肌代谢障碍:在制动的最初几个小时内,肌蛋白的合成速度便开始下降。
2.肌萎缩制动可造成废用性肌萎缩,以神经性瘫痪引起的肌萎缩最为明显。
肌萎缩速度为非线性的,即制动早期肌萎缩最快,呈指数下降趋势。
快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超过慢肌纤维。
伸肌萎缩的程度要重于屈肌。
3.肌力下降由于肌萎缩、支配肌运动的神经兴奋性下降、运动单元募集减少等因素,导致肌力下降。
肌力下降的速度要比肌萎缩的速度快。
肌力下降和神经功能障碍又是造成步态不稳和运动协调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4.肌性挛缩制动会导致肌膜的胶原纤维发生改变,使肌膜硬化、弹性下降。
由于肌膜的限制作用,将会使整块肌丧失其伸展性,造成肌性挛缩。
5.骨代谢异常骨钙负平衡,骨密度降低(4)内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雄激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分泌增高心钠素早期升高,后期下降;胰岛素和前胰岛素C肽分泌增高(二)积极影响:1.有助于减轻局部损伤的疼痛和肿胀,保证损伤组织的自然修复过程。
动态关节松动术(MWM)PPT课件
![动态关节松动术(MWM)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c13a898bd63186bcebbc55.png)
41
踝关节
背屈角度受限 - 患者前屈时可适当自行调整一点膝部的方向。 - 当患者屈曲时,配合下压髋部维持皮带与踝部
的良好接触。
42
远端胫腓关节和踝关节内翻扭伤
踝关节扭伤必须考虑远端胫腓关节。 - 内翻受限:把腓骨往背侧滑动,使踝关节无痛
-锁骨远端及(或)近端下后方复位。
13
肩带
一般错位的四种情况: 1.肩带上抬(肩胛骨外侧端上抬) 2.肩胛骨旋转(下角往外侧移动) 3.肩胛骨往胸廓外侧位移 4.有明显的翼状肩
14
肩带
肩膀完全屈曲、疼痛及角度丧失,且对肩关节 的“MWM”无反应:
-将肩胛骨外侧端往下推(矫正上抬及旋转),并向胸
原则:内侧痛就内侧滑动,外侧痛就外侧滑动。 MWM用在增加屈曲比伸直的情况多,屈曲受 限多为运动伤害,或是侧韧带扭伤
34
膝关节
滑动:
35
膝关节
针对膝关节因长时间固定导致的屈曲受限手法: - 胫骨粗隆向后滑动 - 患者屈膝角度至少要有80°才尝 试。 - 注意病人的参与和角度的控制。
36
膝关节
内翻全范围。
43
内翻扭伤的贴布固定
内翻扭伤时若不合并骨折,应在受伤后尽快让 腓骨复位,在受伤48小时内冰敷,另外加上贴 布固定,48小时候去除贴布,确保不刺激皮肤。
44
足部
内翻时内侧缘疼痛 -第一跖骨的基部错位
45
足部
内翻时内侧缘疼痛 -贴布固定
46
足部
横足弓下前跖骨痛 - 脚趾屈伸,第3跖骨头部疼痛。
可持续使用贴扎。 也可以给与其他的治疗方法。 如果找到适应症时,可将MWM当成是评估的一部分。
关节松动实训报告
![关节松动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3caa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1.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已成为许多人群的常见问题。
为了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掌握关节松动技术成为康复治疗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使学员熟练掌握关节松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康复治疗水平。
二、实训目的1. 理解关节松动技术的概念、作用和适应症。
2. 掌握关节松动技术的基本手法和操作步骤。
3. 熟悉关节松动技术的分级和临床应用。
4. 培养学员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一)理论部分1. 关节松动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临床应用。
2. 关节松动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关节松动技术的基本手法:长轴牵引、分离牵引、滑动、滚动、摆动等。
4. 关节松动技术的分级:0级、1级、2级、3级、4级。
5. 关节松动技术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处理。
(二)实践操作部分1. 肩关节松动技术:肩关节分离牵引、长轴牵引、滑动、滚动、摆动等。
2. 肘关节松动技术:肘关节分离牵引、长轴牵引、滑动、滚动、摆动等。
3. 腕关节松动技术:腕关节分离牵引、长轴牵引、滑动、滚动、摆动等。
4. 髋关节松动技术:髋关节分离牵引、长轴牵引、滑动、滚动、摆动等。
5. 膝关节松动技术:膝关节分离牵引、长轴牵引、滑动、滚动、摆动等。
四、实训过程(一)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观看等方式,使学员对关节松动技术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实践操作1. 实训教师现场示范关节松动技术的操作方法,学员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2. 学员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实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3. 学员进行模拟病人操作,实训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员们基本掌握了关节松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熟练运用关节松动技术进行临床治疗。
六、实训总结本次关节松动实训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实训过程中的几点体会:1. 关节松动技术是康复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https://img.taocdn.com/s3/m/6dacc317a216147917112892.png)
关节松动技术农文恒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主要内容•概述•基本概念•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操作程序•四肢大关节及脊柱关节松动技术概述•关节松动技术(joint mobilization)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用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的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手法操作技术。
•是运动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病人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
与我国传统医学手法的区别一•在理论体系、手法操作中两者均有较大的区别。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推拿又称按摩,两者所指相同。
–但在西方治疗技术中,推拿术与按摩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与我国传统医学手法的区别二1.西方按摩术(massage)是指作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一些手法操作,其手法比较简单,主要有揉法、推法、叩击法、震颤法。
临床应用:常用来治疗软组织损伤,如烧伤后的皮肤瘢痕、肌腱移植或缝合术后的组织粘连和瘢痕等。
2.西方推拿术或徒手操作术(manipulation)是指作用于脊柱及四肢关节的一种快速、小范围的手法操作,多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趁病人不注意而突然发力。
一般分为快速推拿术和麻醉下推拿术2类。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四肢关节脱位后的复位等。
与我国传统医学手法的区别三•关节松动技术在广义上可以归入推拿术的范畴,但在实施时其操作手法的速度比推拿术要慢。
•20多年来,国外关节松动技术发展很快,临床应用广,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体系,与按摩术、推拿术一起共同构成了治疗骨科疾患的三大基本操作技术。
•由于澳大利亚的麦特兰德(Maitland)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贡献很大,故此也有将其称为“麦特兰德手法”或“澳式手法”。
一、基本概念关节松动技术(joint mobilization):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属于被动运动范畴,在实施时其操作手法的速度比推拿术(manipulation)要慢,具体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
关节松动术-肘关节(配图)
![关节松动术-肘关节(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b44d15e8d0d233d4b04e693f.png)
(二)附属运动
➢ 关节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之内,不能主动完成,需要由 其他人帮助(被动运动)才能完成的运动,是关节发挥正常功 能不可缺少的运动。
➢ 主要包括:滚动、滑动、轴旋转、挤压、牵拉、分离等运动。
例如:脊柱关节的分离,相邻椎体发生前后移位、旋转。
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的关系
➢ 当关节因疼痛、僵硬而限制了活动
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均受到影响
➢ 生理运动恢复后,如果关节仍有疼痛或僵硬, 可能附属运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在改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 附属运动的改善,可以促进生理运动的改善
1、滚动
➢ 构成关节的两骨接触面发生接触点不断变化的成角运动。两骨表面 形状可以不一致。
➢ 不论关节表面凹凸程度如何,滚动方向总是与成角骨运动方向一致。 ➢ 功能正常的关节不产生单纯的滚动,一定伴随滑动和轴旋转。
组织阻力 解剖极限
➢ I级:使关节内压迫状态缓解分离的力,关节面尚未被牵开的力度。 ➢ II级:关节周围组织松弛,由于结缔组织的紧张,当运动停止时,
治疗者可以感到有一种使关节分离或滑动的力。 ➢ III级:分离的力或滑动的力超过限制关节活动的紧张感,治疗者
3、轴旋转
➢ 指移动骨在静止骨表面绕旋转轴转动,此运动常与滑动和滚 动一起进行。
➢ 关节面上进行的运动是滚动、滑动和轴旋转的组合运动。 ➢ 进行关节松动手法时,关节运动中滑动对恢复关节间隙、改
善关节活动度有效。 ➢ 滚动往往导致关节受压而不单独使用。
4、挤压
➢ 使关节腔内骨与骨之间的间隙变小的力。 ➢ 挤压的特点:
间接连接
关节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关节囊:纤维膜、滑膜 关节腔
➢ 解剖结构: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关 节面是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一个略凸,叫关节头,另 一个略凹,叫关节窝。
关节松动技术下肢
![关节松动技术下肢](https://img.taocdn.com/s3/m/45431ad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d.png)
03
脊柱关节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等,通过松动术可以改善脊柱的活动范围,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关节松动技术的操作方法
03
关节松动技术的操作流程
对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肌肉紧张程度等进行评估。
评估
制定治疗方案
实施治疗
疗效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的关节、治疗的次数、治疗的强度等。
案例二
患者为踝关节扭伤后功能障碍,接受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后,疼痛减轻,ROM增加,恢复正常行走和运动能力。
关节松动技术效果评估的案例分析
总结与展望
06
治疗效果
关节松动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节松动技术的总结
定义
关节松动技术是一种针对关节功能障碍,特别是针对关节疼痛和僵硬的治疗方法。
历史
关节松动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物理治疗师派翠西亚·卡普拉和理查德·卡普拉最先提出。
应用范围
关节松动技术主要应用于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和运动损伤等领域,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活动能力。
技术创新
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
融合多种治疗方法
远程治疗和线上指导
关节松动技术的展望
01
02
03
04
按照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关节松动技术的实施。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关节松动技术的操作技巧
熟练掌握下肢的解剖结构,特别是关节的构造和功能。
熟悉解剖结构
在操作过程中,手法要轻柔、稳定、准确,避免粗暴或过度用力。
手法轻柔
在实施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步增加治疗的强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08e4439dd3383c4ba4cd281.png)
(二)基本手法
1)摆动:骨的杠杆样运动叫摆动。关节的摆动 包括屈、伸、内收、外展、旋转,即通常所说 的生理运动。摆动时要固定关节近端,关节远 端作往返运动。摆动必须在关节活动范围达到 正常的60%时才可应用。如果没有达到这一 范围,应先改善附属运动。
2)滚动:构成关节的两骨接触面发生接触点不断 变化的成角运动。
■方法: 治疗师位于患者肩外侧,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做长轴牵 引,内侧手握住肱骨近端并向前推动肱骨。
5.松动肩胛胸壁关节
病人体位:健侧卧位, 屈肘
治疗师:上方手放于 肩峰控制动作方向, 下方手从上臂下穿过, 固定肩胛骨内侧缘和 下角,可藉提起的肩 胛下角,或是推动肩 峰来松动肩胛骨。
肘关节
生理运动
90°,屈肘,前臂自然下 垂。 ■方法:内侧手握住肱骨近 端并向外分离,外侧手垂 直向下推动肱骨
(7)后向前滑动
■方法一(用于关节疼痛明显者) ■适应症:增加后伸、外旋 ■病人:
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屈肘, 前臂旋前放于胸前
■方法: 双手拇指推动肱骨头向前滑动
(7)后向前滑动
■方法二(用于关节僵硬) ■适应症:增加后伸、外旋 ■病人:俯卧;患肢休息位,以PT
1级 2级 3级
4级
组织阻力 解剖极限
Ⅰ、Ⅱ级—疼痛 Ⅲ—疼痛+关节僵硬 Ⅳ—粘连,挛缩 此手法分级可用于关节的附属运动和生理运动。 附属运动:Ⅰ—Ⅳ均可用。 生理运动:ROM>正常60%才可应用,多用Ⅲ—Ⅳ级,极
少用Ⅰ级。
(三)操作程序
1.患者体位 2.治疗师位置 3.治疗前评估 4.手法应用技巧:治疗平面 5.治疗反应
1.患者的体位
一般为坐位或者仰卧位,患者感到舒适、放松并充分 暴露治疗部位。
肘膝关节松动术PPT课件
![肘膝关节松动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8712e73c1ec5da51e2703b.png)
编辑版ppt
14
髌股关节
1向远端滑动:扩大髌 骨、屈膝活动度
患者仰卧位、伸直膝 关节
治疗师一手张开虎口 卡在髌骨上缘,另一 手辅助加压
手法:将髌骨向尾端 滑动,平行于股骨
编辑版ppt
15
2内外侧滑动:增大髌骨活动度 患者仰卧、伸膝
治疗师双手拇指、四指分别置于髌骨的内 外侧
手法:将髌骨向内侧、外侧滑动
编辑版ppt
16
3近端胫腓关节:改善腓骨头的活动度,腓 骨头复位
患者侧卧,健在下、屈曲,患在上、伸展
治疗师站于患者身后,一手固定胫骨,另 一手掌根放在腓骨头后方,手指向前环握 腓骨头
手法:治疗师的手掌根部对腓骨头后侧给 予向前外侧的推力
编辑版ppt
17
4远端胫腓关节前后滑动:扩大踝背屈角度 患者仰卧/俯卧,足踝部露出床沿
编辑版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膝关节:
胫股关节 髌股关节 近端胫腓关节
编辑版ppt
11
胫股关节
1关节牵引(长轴牵引): 控制疼痛、一般性活动
患者坐位/俯卧位,从膝 关节休息位开始
治疗师双手抓住患者小腿 下端
手法:沿着胫骨长轴牵拉, 分离关节面。
编辑版ppt
12
2向后滑动:扩大屈膝 角度
患者仰卧,腿部平放床 面
治疗师站于前臂尺侧,上手 固定肱骨,下侧手握住桡 骨远端。
手法:将桡骨向远端牵拉。
编辑版ppt
6
2桡骨的背侧/掌侧滑动: 目的:增加伸肘、屈肘活 动度。
患者仰卧或坐位,伸肘、 前臂旋后
治疗师内侧手固定肱骨, 外侧手的手掌放在桡骨头 的掌面,手指置于桡骨头 的背侧。
手法:用手掌将桡骨头向 背侧推,或用手指将其向 掌侧推。
关节松动技术幻灯片ppt课件92页PPT
![关节松动技术幻灯片ppt课件9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195ba72b160b4e777fcf34.png)
关节松弛肢位:70°屈曲,35°旋后。 关节紧张肢位:5°旋后位。 体位:坐位,前臂放在治疗台面上,
关节处于最大松弛位。
桡尺近侧关节向屈侧滑动
一手固定肱骨远端和肘关节,另一 手拇指与示指握桡骨头和伸肌群的 隆起部,将桡骨头向屈侧滑动。
适应证: 旋后受限
桡腕关节
关节面形状:桡骨为凹面,近侧列 腕骨为凸面。
关节的副运动(2) (accessorry movement)
副运动是患者本身不能控制 的运动,也称为关节囊内运动。 一般分为构成运动(component motion)和关节间隙运动(Joint play)两种。
构成运动
- 构成运动是随着主动运动而产生关 节囊内的运动。
- 肩关节外旋运动时,肱骨头向前方 滑动
关节放松肢位:从中立位轻度尺偏。 关节紧张肢位:尺偏位伸展。 体位:坐位。
桡腕关节分离手法
治疗者一手固定尺桡关节远端背侧,另 一手握近侧列腕骨背侧并向远端牵引使 之与桡骨分离。
适应证: 腕关节活动受限
腕关节伸展受限,向屈侧滑动,屈曲受 限,向背侧滑动;桡偏受限,向尺侧滑 动;尺偏受限向桡侧滑动。向屈侧滑动 时,前臂旋前,向背侧动时前臂旋后(掌 心朝上),向桡侧或尺侧滑动时,前臂呈 中立位。
- 膝关节伸展时,胫骨出现向前方的 滑动和外旋的运动。
关节间歇运动
关节间隙运动是关节在放 松体位时出现的一种关节囊内的 运动,是患者不能随意控制的运 动。
关节松动技术实验
![关节松动技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d9f7dde50e2524de5187e83.png)
背侧:伸直 掌侧:屈曲
病人:
仰/坐
肩外展,屈肘,旋后
PT:
内侧手固定肱骨; 外侧手抓住桡骨掌面,掌 侧或者背侧推动
(3)桡骨向掌侧/背侧滑动
适应症:
背侧:伸直 掌侧:屈曲
病人: 仰/坐
肩外展,屈肘,旋后
PT:
内侧手固定肱骨; 外侧手抓住桡骨掌面,掌侧或者背侧推动
(4)侧方摆动:自学 侧方摆动: 侧方摆动
治疗平面: 治疗平面:
位于??
固定: 固定:
布带或者助手将骨盆固定于治疗床上
(1)向足端滑动
适应症:
缓解疼痛 增加整体活动性
病人:
仰卧, 仰卧,皮带环绕躯干 髋关节休息位, 髋关节休息位,伸膝
PT:
皮带环绕踝足部, 皮带环绕踝足部,利用体重 踝部近端牵引 注意:膝关节障碍时不可使用 注意: 本手法
3.近端桡尺关节: 近端桡尺关节: 近端桡尺关节
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 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尺 骨桡切迹 生理运动
桡骨围绕尺骨旋转; 桡骨围绕尺骨旋转; 各90 °
附属运动
尺骨相对桡骨 的前后滑动
髋关节
凹凸: 凹凸:
髋臼: 髋臼:凹面 股骨头: 股骨头:凸面
静息位: 静息位:
髋关节屈曲30°、外展30°,略微外旋
治疗平面: 治疗平面:
位于盂窝; 位于盂窝; 随肩胛骨而移动
固定: 固定:
皮带或者助理的协助, 皮带或者助理的协助,固定肩胛骨
(1)关节牵引 )
•适应症: 适应症: 适应症 •开始治疗; 开始治疗; 开始治疗 •缓解疼痛; 缓解疼痛; 缓解疼痛 •增加肩关节活动度 增加肩关节活动度 •病人:上肢休息位 病人: 病人 •治疗师:站于病人躯干和外展上 治疗师: 治疗师 肢之间,以腋下的手用力( 肢之间,以腋下的手用力(作用 力垂直于关节窝平面) 力垂直于关节窝平面)将肱骨向 外侧边移动。 外侧边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远端滑动:增加屈肘角 度 体位均同1 手法:先以双手环抱方式 牵张关节,然后再沿着尺 骨长轴牵引。
二、肱桡关节
休息位,伸肘、前臂旋后。 治疗师一手固定肱骨。 1关节牵引:扩大桡骨活动 度 患者仰卧/坐位,手臂放于 治疗床上。 治疗师站于前臂尺侧,上手 固定肱骨,下侧手握住桡 骨远端。 手法:将桡骨向远端牵拉。
2桡骨的背侧/掌侧滑动: 目的:增加伸肘、屈肘活 动度。 患者仰卧或坐位,伸肘、 前臂旋后
治疗师内侧手固定肱骨, 外侧手的手掌放在桡骨头 的掌面,手指置于桡骨头 的背侧。
手法:用手掌将桡骨头向 背侧推,或用手指将其向 掌侧推。
3关节挤压:治疗肘关节 半脱位 患者仰卧或坐位 治疗师一手鱼际与患者大 鱼际相扣,另一手固定患 者的肱骨及尺骨近端 手法:由大鱼际部施力, 沿桡骨长轴推,同时前臂 旋后。
膝关节:
胫股关节 髌股关节 近端胫腓关节
胫股关节
1关节牵引(长轴牵引): 控制疼痛、一般性活动 患者坐位/俯卧位,从膝 关节休息位开始 治疗师双手抓住患者小腿 下端 手法:沿着胫骨长轴牵拉, 分离关节面。
2向后滑动:扩大屈膝 角度
患者仰卧,腿部平放床 面
治疗师坐在床上,以大 腿固定患者足部,双手 抓住胫骨,拇指在前, 四指在腘窝 手法:治疗师上肢伸直, 将身体前倾,以拇指将 胫骨向后推
3向前滑动:改善伸膝 患者俯卧,膝关节休息
治疗师远端手抓住胫骨 远端,近端手掌面放在 胫骨近端的后侧面 手法:通过放在胫骨近 端的手,给予向前的推 动力
髌股关节
1向远端滑动:扩大髌 骨、屈膝活动度
患者仰卧位、伸直膝 关节 治疗师一手张开虎口 卡在髌骨上缘,另一 手辅助加压 手法:将髌骨向尾端 滑动,平行于股骨
手法:治疗师的手掌根部对腓骨头后侧给 予向前外侧的推力
4远端胫腓关节前后滑动:扩大踝背屈角度 患者仰卧/俯卧,足踝部露出床沿
治疗师站于床尾,一手拇指放在胫骨上方, 四指放在胫骨下方,另一手的掌根部放在 外踝上,手指在其下方 仰卧时,对腓骨给予向后的推力;俯卧时, 对腓骨给予向前的推力
三、桡尺关节
1近端桡尺关节:增加旋前 旋后角度 患者坐/仰卧位,屈肘70°, 前臂旋后35° 治疗师内侧手环绕前臂固 定尺骨,另一手手掌环绕 桡骨头,手指在掌侧,手 掌在背侧 手法:以手掌将桡骨头向 掌侧推(扩大旋后),或其 余四指向背侧拉(扩大旋 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远端桡尺关节 :增加 旋前旋后角度 患者坐位,手臂置于治 疗床上,休息位,前臂 旋后10° 治疗师一手拇指及大鱼 际置于尺骨远端的掌面, 其余四指置于背面以固 定尺骨远端。另一手以 相同手法握住桡骨远端 手法:将远端桡骨向背 侧滑动(扩大旋后)/向 掌侧滑动(扩大旋前)
2内外侧滑动:增大髌骨活动度 患者仰卧、伸膝
治疗师双手拇指、四指分别置于髌骨的内 外侧 手法:将髌骨向内侧、外侧滑动
3近端胫腓关节:改善腓骨头的活动度,腓 骨头复位 患者侧卧,健在下、屈曲,患在上、伸展 治疗师站于患者身后,一手固定胫骨,另 一手掌根放在腓骨头后方,手指向前环握 腓骨头
关节松动术
肘关节
肱尺关节 肱桡关节 桡尺关节
一、肱尺关节
休息位:肘关节屈曲70°, 前臂旋后10°,肱骨固 定。 1关节牵引:增加屈伸度 患者仰卧,肘关节伸出床 沿,放松。 治疗师双手环抱尺骨近端 掌面。 手法:与骨干呈45°角对 尺骨近端施力。
2牵引进级:体位均同1
松动手法:无论肘关节处于何种角度,作 用力方向与尺骨均呈45°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