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
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满足市场需求。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培养优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存在一定的困难。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已经逐渐增加。
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包括旅游管理、旅游策划与管理、酒店旅游管理等不同的方向。
这些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旅游企业和机构的管理人才,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一些旅游胜地和旅游重点地区也设立了旅游学院,专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专业设置的逐渐完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质量也在提高。
一些高校建立了旅游实验教学基地,提供实地考察、实习等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些高校还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展实际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需求量大,目前高校的供给仍然不足。
虽然专业设置已经逐渐增加,但是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仍然较为突出。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
一些高校缺乏与旅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无法提供实际项目实践的机会。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高等院校应增加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满足市场需求。
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实际项目合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的教师和专业人才。
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努力,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将得到更好的推进。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旅游管理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1. 专业设置日益完善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目前,我国的高校已经陆续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不仅在旅游专业学院,有关旅游管理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高校的重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专业发展空间。
2. 师资力量不断壮大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得到了相应的加强和改善。
众多旅游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们能够有效地传授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些高校还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支持和指导相关研究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资源和发展机会。
3. 实践教学得到加强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大特色。
高等院校通过与旅游企业和景区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管理技能和业务知识,为将来的从业做好准备。
二、存在的问题1. 专业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尽管我国高等院校已经陆续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目前的专业培养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
许多学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实际工作的深入了解和实际操作的培训。
这导致了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实际工作之中的种种挑战和需求。
尽管师资力量在不断加强,但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够均衡。
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专业发展。
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得到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实践教学的加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大特色,但是目前实践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有限,难以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实习和实训机会。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1. 引言1.1 旅游管理的重要性旅游管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旅游管理对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保障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旅游管理可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改善游客体验,增加游客满意度,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管理还可以加强旅游安全管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旅游业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旅游管理还可以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旅游管理也有助于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旅游管理不仅关乎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提升国家整体旅游形象和实力的重要保障。
我们迫切需要加强旅游管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现阶段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旅游业在当前阶段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一些热门景点人满为患,而一些潜力未被充分挖掘的地区却鲜有游客。
这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利用,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
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服务态度不好、景点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游客体验和形象。
旅游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一些景区存在安全隐患,游客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旅游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监管不力,导致管理措施执行效果不佳。
当前阶段旅游业面临着资源利用不均衡、服务品质不高、安全问题突出等诸多难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正文2.1 旅游管理现状分析当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旅游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游客投诉频繁,造成消费者信任度下降。
旅游安全管理不够完善,安全事故频发,严重损害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旅游管理中存在着管理粗放、信息不透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力。
旅游管理发展现状和趋势

旅游管理发展现状和趋势嘿,朋友们!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旅游管理这个超有趣的话题。
先来说说旅游管理的现状吧。
现在旅游业那可是相当火爆啊。
就像一场盛大的派对,世界各地的人都想挤进来玩一玩。
我有个朋友小李,他就是干旅游管理这行的。
他跟我说啊,现在旅游的人那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从国内的旅游景点来看,像北京的故宫、长城,那简直就是人山人海。
每逢节假日,故宫里的游客就像一群密密麻麻的小蚂蚁,在各个宫殿之间穿梭。
旅游管理的工作人员就得像超级英雄一样,维持秩序、保障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旅游管理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呢。
比如说旅游设施的改善。
以前啊,有些景区的厕所那叫一个脏、乱、差,现在可不一样了。
很多景区都有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厕所,这就像给景区的整体形象打了一针强心剂。
再说说住宿方面,各种特色民宿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我有次去云南旅游,住在一家白族风格的民宿里。
那民宿老板可热情了,就像自家亲戚一样。
他把白族的文化特色融入到民宿的每一个角落,从墙上的壁画到床上的被褥,都充满了民族风情。
这就是旅游管理中对住宿多样化管理的成果啊。
可是呢,旅游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旅游旺季的时候,交通就成了大问题。
我另一个朋友小王,他在旅游旺季去张家界旅游。
他跟我抱怨说,那路上堵得啊,车就像蜗牛一样慢慢爬。
这时候旅游管理部门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但是又很难一下子解决这么多车和人的交通疏导问题。
还有景区的环境压力也很大。
有些游客素质不高,随手乱扔垃圾。
这就好比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上乱涂乱画,让景区的美景大打折扣。
这时候旅游管理工作人员就得像清洁工一样,不停地清理垃圾,还要想办法教育游客保护环境。
那旅游管理未来的趋势会是怎样的呢?我觉得啊,智能化肯定是一个大趋势。
就像我们现在用智能手机控制家里的电器一样,未来的旅游管理也会充满智能化元素。
比如说智能导游系统,游客一到景区,戴上一个小小的设备,就像拥有了一个私人导游在耳边讲解。
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方向

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方向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旅游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旅游业在刺激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传播文化价值以及推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管理专业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文将探讨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旅游管理专业现状1. 行业规模与增长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
据统计,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和出境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2. 行业结构与特点旅游业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区、餐饮等。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体验要求的提高,旅游业逐渐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在线旅游预订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或移动端预订旅行服务。
3. 行业问题与挑战尽管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上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大同小异,缺乏创新。
其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最后,环境承载力压力加大,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三、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方向1. 智慧旅游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旅游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的旅游服务。
同时,智慧旅游还可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2. 绿色旅游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绿色旅游将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推广绿色旅游理念,促进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和循环旅游的发展,降低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绿色旅游还可以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3. 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文化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旅游管理专业也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热门专业之一。
我国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也随之兴起,并得到了广大学生和社会的青睐。
本文将对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该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概况旅游管理专业是以旅游业为背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学、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等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我国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通常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涵盖了旅游规划、旅游经济、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也逐渐兴起。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数量已经不少,而且涵盖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
2. 师资队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高,一些知名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授和专家。
一些从业多年的旅游业界人士也会受邀来校任教,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包括理论课程,还会注重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
学生将会学习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景区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文化等相关内容,通过实习和实训课程提高实践能力。
4. 实习就业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就业情况较好。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不断扩大,很多旅游企业和景区都愿意接纳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同时一些大型酒店、旅行社等机构也对该专业的毕业生青睐有加。
三、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1. 与产业深度融合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未来,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将更加重视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2. 强化国际化教育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旅游业也更加注重国际化发展。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旅游教育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设意义重大,在分析研究旅游管理专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路径势在必行。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国家的富强程度日益提高,旅游业发展增速迅猛,已成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市场前景潜力无限。
世界旅游中心已经在向中国转移,旅游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人才是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当务之急。
与时俱进,根据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变化,推进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现状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入境旅游和国际旅游开始起步,需要大量具备外语沟通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一些外国语系开始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水准和当时的境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往往要求相关人员具备管理、营销、规划策划以及财务处理能力。
办学单位的类别也增多,历史文化学院、环境规划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院系分别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纷纷开展旅游管理专业。
经过多年发展,从我国旅游教育的层次结构看,我国已经形成了由硕士、本科、专科和职高组成的高低搭配,规模和结构基本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已经非常普遍。
二、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旅游相关院校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在旅游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也开始注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旅游专业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目标规划、课程体系调整以及毕业生质量等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一)培养目标不清晰,服务技能和管理技能实习课较少,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
目前许多旅游院校对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没有进行具体周祥的调研,直接导致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模糊,按照惯性开展教学工作。
浅谈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

【论文关键词】专业竞争现状对策【论文摘要】文章在市场调研及网络资料收集基础上,对重庆市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中,重庆七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专业发展方向的细化,专业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专业依托背景与专业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差异化发展定位,认知度提高,专业需求和教师个人研究统一的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是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方向,其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培养旅游业急需,具备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旅游业管理部门、星级饭店、大中型旅行社、名胜景区、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旅游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法规、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等。
重庆市设置本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较多。
据统计,重庆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学生人数约为5000~10000人。
学校类型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两种。
本研究选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三峡学院旅游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发展进行分析并找到发展对策。
一研究方法介绍一个专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从依托背景、师资队伍、学生认知、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任何专业都依托其所在学校或学科而存在。
学校性质和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
文科类院校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较为规范和有条理性;综合性院校则二者兼备,交叉度较高。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旅游业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在高等院校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发展现状在中国高等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起步较早,目前已经有众多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
这些高校往往具备一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很多高等院校也在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些高校还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战经验和就业机会。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国内的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与国外的知名大学合作,开设国际化的旅游管理专业,向学生提供更加国际化的教育和培养。
这种合作项目为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影响了其就业竞争力。
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滞后和不合理的情况,不能满足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虽然国内的一些高校与国外的知名大学合作开设国际化的旅游管理专业,但目前的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一些合作项目更多地偏向于引进国外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而忽视了对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培养。
这也导致了一些学生在面对国际旅游市场时缺乏应对能力,影响了其职业发展。
三、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旅游业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旅游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旅游管理的现状以及一些可能的解决措施。
旅游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很多旅游景点和目的地开始面临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一些景点由于过度开发和管理不善,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2.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由于旅游行业的迅速扩张,一些地方的旅游服务业务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导游不尽职尽责,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给游客带来不便和不满。
3.旅游价格不透明和不合理:旅游产品的价格往往不透明,存在不合理的打包和定价。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假宣传和隐瞒费用,对游客进行欺诈,给游客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环境管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和保护,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制定严格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政策,限制过度开发。
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倡导可持续旅游发展。
2.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从业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素质,加强礼仪和语言能力培训,提供优质的服务。
政府和旅游公司应加强监管,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对服务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处罚。
3.推进旅游价格透明化和合理化: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旅游价格监管政策,建立旅游价格信息发布平台,提供旅游产品价格和内容的透明度,使得游客能够清楚了解旅游产品的真实价格和内容。
鼓励旅游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并加强对不合理价格和虚假宣传的处罚力度。
还可以加强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执法,打击旅游黑导游和欺诈行为,提高游客的权益保护意识。
加强旅游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旅游管理面临着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和旅游价格不透明和不合理等问题。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管理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以下是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一、旅游管理的现状:1. 建设管理不到位:部分旅游景区缺乏专业的规划和设计,管理混乱,环境脏乱差,游客体验差。
2. 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单一旅游项目较多,缺乏差异化的旅游产品,无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3. 旅游品质不高:部分旅游景区服务不规范,导游素质参差不齐,服务品质难以保证,影响游客的满意度。
4. 营销手段单一:传统的宣传手段无法吸引更多游客,缺乏创新的营销方式和宣传策略。
5. 开放程度不够:部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无法充分利用国际旅游市场。
二、旅游管理的解决措施:1. 加强景区规划和管理:完善景区规划,规范景区管理,提高景区的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鼓励旅游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养生旅游、文化旅游等新的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3. 提高旅游服务品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加强监管,提高服务品质。
4. 创新营销手段: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工具,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活动,提高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
5. 加强国际旅游市场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提高旅游市场的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三、结语:旅游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凭一篇文章无法详尽地描述所有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希望以上提到的现状及解决措施可以为旅游管理者提供一些启示,推动旅游管理的改进和发展,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开设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学科门类很多,包括旅游经济管理类、旅游饭店特种经营管理类、旅游规划与管理类、旅游地理管理类、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类、旅游交通管理类等。
各种类别的旅游管理专业涵盖范围不同,但都是从管理学的角度理解和探究旅游现象,旨在培养旅游管理专家和服务型旅游人才,助力我国旅游业的新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以培养旅游行业管理和服务类人才为主要目标,在专业设置和实际教育教学中着重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可以开设包括旅游经济管理、饭店管理、旅游行政管理、旅游规划管理、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等方面的多个学科课程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虽然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与服务实际需要有一定的差距,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相对脱节,需要加强协调和融合,使专业教育更贴近实践需求。
其次,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方法和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实践创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最后,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也面临着发展落后等问题。
三、未来展望和发展方向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
未来,旅游管理专业将继续开展深入探究研究,拓展教育和服务领域。
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与实际需求的协调和融合,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旅游行业服务的协同发展;重视学科交叉和综合性人才培养,加强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协同育人能力,促进学科的交叉发展;创新教学方法和科研体系,引入更先进的课程和研究方法,开展创新性教学方案与实践,打造旅游管理教育的最佳品牌。
综合来看,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旅游管理专业将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加强与实际需求的协调与融合,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实践创新,进一步发挥旅游管理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旅游管理是指协调和组织旅游活动的一系列专业工作,包括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行程安排、旅游线路规划、旅游营销推广等方面。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管理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加以解决。
一、旅游管理现状(一)行业规范化不足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正当的经营行为。
一些无资质、无证照的小旅行社和私人导游乱收费,给消费者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由于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不到位,一些旅游从业人员不注重服务质量,甚至存在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给消费者造成了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
(三)旅游营销模式单一传统旅游营销模式主要是通过旅游中介机构销售旅游产品,这种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民宿、体验式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正在不断涌现,旅游营销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
(一)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促进规范化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监管,规范市场的竞争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对违规从业者的处罚力度,形成良好的旅游营商环境。
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严格执行旅游产品质量标准,切实让消费者享受到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加强对旅游产品和线路的设计,精准把握旅游市场需求,开发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技术手段,拓展旅游营销渠道,开展多元化、定制化旅游服务,提高旅游营销效果。
三、结语旅游管理行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
国家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和政策,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消费者需要保持理性消费和监督力度。
只有通过种种努力,才能让旅游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旅管专业分析总结报告

旅管专业分析总结报告一、引言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民众福利的重要途径。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服务于旅游行业的专业学科,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本文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总结与建议。
二、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1.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较为普遍,涵盖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与政策、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包括学术型培养与专业型培养相结合的模式,以及与旅游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等。
2. 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与调整。
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的结合,通过实地考察、企业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水平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基本上具备较高的学历和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实践经验和科研水平方面还有待提高。
一些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引进更多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教师,以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三、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1. 专业结构优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结构也需不断优化和调整。
如加强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以适应旅游业的需求与发展趋势。
2. 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旅游业也逐渐步入数字化时代。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掌握新时代下的旅游管理工具与方法,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3. 服务质量与品牌建设面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专注于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已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关注的重点。
专业学生需要注重提升自身服务意识与质量,加强服务技能的培养,推动旅游品牌建设与提升。
四、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建议1. 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旅游管理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旅游业是一种重要的产业,它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旅游业的生产和消费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旅游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旅游业的现状:1. 旅游营销缺乏系统性。
目前,国内很多旅游企业在推广自己的产品时,往往没有进行充分的规划和策划,缺乏战略性,对市场的分析和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2. 旅游设施不足。
虽然国内的旅游设施不断增加,但是往往以数量为主,质量相对较差。
很多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如厕所、餐厅等基础设施缺乏,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
3. 旅游环境脏乱差。
一些旅游景点因为管理不善,整洁度不高,存在着垃圾随处可见、公共厕所脏乱差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出游体验。
解决措施:1. 建立系统性的旅游营销策划。
旅游企业需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明确的市场营销策略,在不同的渠道上进行推广。
同时,应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反馈,及时进行调整。
2. 提高旅游设施的质量。
企业应该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加强旅游设施的升级和改造力度,保障游客的基本需求。
此外,加强对旅游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持设施的良好状态,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3. 加强环境管理。
景区应加强环境管理,统一景区管理规划,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质量,建立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景区内设立垃圾垃圾箱,加强垃圾处理工作,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综上所述,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企业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管理,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做好市场调研和运作,保证产品竞争力和市场知名度。
在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下,相信旅游业会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旅游业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产业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包括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旅游市场乱象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分析旅游管理的现状,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旅游管理的现状1.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热门景点和度假区的旅游资源逐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甚至有部分景点面临失去原有的风貌和特色。
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旅游市场乱象在旅游市场上,一些旅行社存在价格欺诈、服务质量低劣、安全隐患等问题,给游客出行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和不便。
一些景点和景区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合理的门票价格、景区内秩序混乱等。
3. 旅游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预订住宿和交通等方面存在困难,经常会遇到价格不透明、虚假宣传等问题。
二、解决措施1.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为了防止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渡利用,应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严格限制对一些脆弱生态环境的开发。
2. 完善旅游市场监管加强对旅行社、景点和景区的监管,严格打击价格欺诈、服务质量低劣、安全隐患等行为。
建立健全的投诉举报制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旅游市场的秩序和规范。
3.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优秀旅游从业人员,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 加强旅游信息公开建立健全的旅游信息公开平台,为游客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旅游信息。
推动建立旅游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旅游信息的监管,杜绝虚假宣传和不良信息的存在。
5. 引导游客文明出行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文明出行,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生态环境。
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和引导,规范旅游秩序,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
论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论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一.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应用性、专业特性要求实践实验体系的完备。
实验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体系构成、实验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实验人员配置等。
在实验师资配备上,一般院校无专业实习实验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担任实习员,这会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影响教师开设实习环节的积极性。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中,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断专业定位的重要指标,一般可以通过专业描述和授予学位体现。
课程设置是否匹配专业定位,课程开出先后顺序是否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与专业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标之一。
同时社会对一个专业的认知了解程度将影响其专业方向选择,认知模糊或认知度较低则要求专业在发展时必须进行改进或调整。
这些在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都得以体现。
二. 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师资背景与专业匹配协调度不高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中,旅游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仅有很少部分的高校选择设立在管理学背景下,很多的院校的教师师资大都具有地理学或中文学科背景,虽然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内容,但旅游专业思维毕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学的时空思维,中文文学的想象发散思维。
(二)各院校专业定位特色度不够,同质化现象突出,与市场接轨性不高按现代市场竞争理论,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寻求差异化定位,以求立于不败之地。
有些院校进行了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化发展;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传统的旅游管理大专业下的传统方向(酒店和旅行社)。
另外,很多高校在进行专业拓展时考虑市场变动需求不够,主要是旅游行业发展变动趋势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方面,会议会展和专题旅游方向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三)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根据前面分析,在知晓度上,高校间存在较大差异度,导致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存在较大偏好度。
专业就业率上总体偏低,说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
专业就业流失率较高说明专业市场吸引度不高,这与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不相匹配。
谈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谈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现在我国的高校都设有旅游管理方面课程,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的毕业生,在高校的教育中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为旅游行业填补人才紧缺的状况,然而,在目前的状态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与旅游行业的人才发展需要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阐述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结对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对策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专业性、高应用性就必须要求实验体系本身就很完备,也就是说实验实践最主要的表现在于实验室的实验基地、实验人员等的配置是完善的,那么在师资的配备上有很多的院校是没有专业的实习教师,大多数都是任课的老师当做实习员,但是这样的情况下会增加任教老师的负担的,直接的影响着老师对实习环节开课的积极性的,然而在整个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中,对本专业能够准确定位、是否有特色化等就是旅游管理专业定位最主要判定的指标,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专业的描述、授予本专业的学位来体现的一、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相对来讲师资背景和专业匹配的方面协调度不够:1、现在在教育部的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在整个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上来说应该是管理学方面的,然而大多数的院校在选择设立管理学科的背景下,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院校的教学师资都是关于地理学科和中文学科的背景的老师,虽然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上开拓旅游研究,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旅游管理的专业毕竟和地理专业的时空思维是有差别的。
2、大多数的高校对此专业的定位、特色度不够,同时与市场的接轨性有待提高。
现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理论方面来讲的话,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想要发展,是必须寻求差异定位的,只有这样的话才能使这个专业永远的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目前的大多高校在此专业方向上虽然进行差异化的发展,其实都是在传统的旅游专业下的方向,另一方面呢,大多数的院校在在进行专业拓展时对市场变动方面的需求考虑的不够透彻,其中主要的就是关于旅游行业发展的变动趋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两大方面,并没有对会议会展、专题旅游方向引起重视。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1. 引言1.1 旅游管理的重要性旅游管理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涵盖了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运营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旅游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管理有助于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管理有助于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
在旅游活动中,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就会对目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
通过管理来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旅游管理有助于提升游客体验。
通过优质的管理服务,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旅游体验,增强他们的满意度,提高再次选择该目的地的意愿。
旅游管理不仅是旅游业的发展保障,也是旅游资源保护和游客体验提升的重要手段。
加强旅游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1.2 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和破坏;2.旅游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导致旅游市场秩序混乱,存在黑导游、黑车等现象;3.旅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无法保障,游客体验不佳;4.旅游信息不透明,价格虚高、低价游陷阱等问题频发;5.旅游景区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6.旅游管理人员素质和培训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7.旅游管理技术滞后,无法满足现代旅游需求和管理要求;8.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市场竞争激烈,中小旅行社生存压力大。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损害了游客的权益和体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旅游管理的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培训管理人员,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实现旅游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字数:215】2. 正文2.1 提升旅游管理水平的建议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旅游管理的数字化进程,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建立健全的旅游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规范指导和监督。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游业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充满潜力和机遇的产业。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管理的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已经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探讨旅游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管理的现状1. 游客数量快速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
大量的游客涌入旅游景点,导致景区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
2.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一些景区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导致旅游资源的质量急剧下降。
3. 旅游管理不完善一些景区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管理手段不够灵活,导致景区管理不善,服务水平不高,游客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4. 旅游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亟待升级我国在旅游产业的发展初期,主要依靠景区门票和商品销售进行经营,而且大多数景区的经营者并没有形成终身利益的观念,成为景区的短线利益者,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1. 制定相关旅游管理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建立景区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旅游行为,提高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2. 加强旅游产业的管理完善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引导旅游企业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增加投资和技术支持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 积极推进旅游环境建设通过投入资金、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旅游区的环境设施,丰富景区的服务功能,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有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4. 培育和推广绿色旅游理念倡导游客绿色出行、文明旅游,引导游客文明畅游,提倡游客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随意破坏环境和旅游资源。
5. 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完善景区管理体制,提高景区运营管理水平,加强人员培训、适度推进景区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景区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
【论文关键词】专业竞争现状对策
【论文摘要】文章在市场调研及网络资料收集基础上,对重庆市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中,重庆七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专业发展方向的细化,专业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专业依托背景与专业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差异化发展定位,认知度提高,专业需求和教师个人研究统一的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是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方向,其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培养旅游业急需,具备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旅游业管理部门、星级饭店、大中型旅行社、名胜景区、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旅游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法规、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等。
重庆市设置本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较多。
据统计,重庆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学生人数约为5000~10000人。
学校类型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两种。
本研究选
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三峡学院旅游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发展进行分析并找到发展对策。
一研究方法介绍
一个专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从依托背景、师资队伍、学生认知、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专业都依托其所在学校或学科而存在。
学校性质和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
文科类院校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较为规范和有条理性;综合性院校则二者兼备,交叉度较高。
学科背景对专业发展竞争也有较大影响,我国旅游管理所开办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类:一是地理学科背景,其空间思维能力较强,适合旅游规划总体设计,这部分比重最大,约为40%多;二是管理学科背景,其突出宏观管理理念应用,具有较高的宏观管理能力;三是历史学学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质提高上具有优势。
2.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基于对相同专业市场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和社会对专
业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
它决定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和学生将来的专业就业竞争力。
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专业定位基础上的课程合理安排设计,主要体现为课程开出的先后顺序、课程群性质合理划分及配置等。
3.师资队伍
专业发展和竞争实力关键在于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学历背景、研究方向最好与专业方向有机统一;其职称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实力,同时也将影响到专业竞争优势。
4.实验体系
专业竞争必须考虑实验体系因素。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在重视基本理论基础上更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专业个性,实验体系中的师资配置、仪器设备、实践体系等都直接关系到专业培育人才的合格与否。
5.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社会对本专业的认知认同度。
社会认知度高低将决定和影响专业招生效果和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择,同时也是检验专业所在院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上资料收集,按照前面专业发展分析路径,我们将重庆市内七所高校相近专业各要素进行态势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专业所依托学科背景和学校背景,其影响到学生对
其认知度和专业竞争地位。
据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学校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权点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有的是无硕士授予权的普通院校。
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也有较大区别,总体看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管理学学科背景,如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一类是依托地理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一类是依托文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工商大学依托思想政治专业和中文专业,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系设置在人文学院下。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也是反映一个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通过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师资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标来综合体现。
七所高校本专业师资竞争态势:在职称结构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级职称比重分别为58%、16.9%、47%、46%、51%、54%、40%,具有较大的差异。
究其原因较复杂。
在研究方向上,就专业接近程度上,地理学和管理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接近度最高,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专业接近度存在一定问题。
在科研获奖上,西南大学最靠前,重庆师范大学次之。
在学历结构上,七所院校中,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稍为落后,但总体结构较为合理。
3.实验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应用性、专业特性要求实践实验体系的完备。
实验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体系构成、实验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实验人员配置等。
七校实验体系如下:在实验师资配备上,三所院校
无专业实习实验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担任实习员,这会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影响教师开设实习环节的积极性。
在实习基地和实习体系建设上,西南大学明显落后其他院校,这可能是该专业不太受学校重视所致。
在实验仪器和设备上,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重庆三峡学院较为滞后,可能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训练只要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器材设备所致,也有可能是专业定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