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大地质问题研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重大地质问题研讨

1、基础地质

我省涉及的基础地质问题较多,尤以秦岭-大别造山带突出。如:绿岩带是否存在,大别山岩群的物质组成、沉积环境、形成时代,红安岩群、武当岩群层序、构造环境,基性-超基性岩的时代及大地构造属性,花岗岩成因类型及与成矿的关系,造山带的构造阶段及构造单元划分等。

近年来,通过区调及一些科研机构的研究,我省基础地质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其中比较突出的同位素年代的研究,一批高精度的锆石年龄表明,原划为中元古代或青白口纪武当岩群为南华纪,在原红安岩群分布区识别出武当岩群的物质及年龄。但在基础地质方面获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也感到一些基本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武当岩群层序是三分还是二分,沉积岩组和火山岩组的上下以及构造环境是裂陷或岛弧等。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确为我们的研究增加了许多困难。我觉得在涉及到地层及构造方面,由于砾岩层大多反映了岩相古地理的变化甚至是构造环境的变迁,应特别重视不同时代砾岩层及其接触界面的研究(如砾岩的物质组成、形成时代、构造属性,接触界面的整合、平行不整合还是角度不整合)。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以下几套砾岩层需引起关注:——大磊山隆起花岗质片麻岩与火山-沉积变质岩间的砾岩;

——大洪山地区花山群与打鼓石群间的洪山砾岩;

——神农架地区宝石砾岩(大窝坑组)和大岩坪组中的砾岩层;

——荆襄磷矿扬坡杂岩与陡山沱组间的砾岩层;

——随南地区武当岩群沉积岩组中含砾层;

——武当地区耀岭河底部的砾岩层;

——随南地区雷公尖组底部的砾岩层;

——郧西地区泥盆纪地层底部的砾岩层等。

2、矿产地质

(1)成矿流体与成岩熔浆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常把赋存在岩体中的矿床简单的理解为岩浆热液矿床,但我省及邻区一些内生金属矿床常具有以下特点:

——矿化常发生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或岩体中的断裂及裂隙中,成矿大多晚于寄主岩体;

——成矿流体与成岩熔浆具有不的来源,成矿流体来源深而成岩熔浆来源浅;

——赋矿岩体与无矿岩体有用组份含量、矿物岩石及地球化学等特征并无本质的区别;

——矿床的规模与岩体的体积不成正比,大的岩基成矿差,而小岩体(0.01-1km2)成矿好,往往是小岩体成大矿。

上述现象表明,成矿流体与成岩熔浆似为不同的独立系统。因此,成矿流体与成岩熔浆关系的研究,不仅在成矿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指导找矿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燕山晚期-喜山期成矿

燕山晚期-喜山期成矿在我省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喜山期成矿。我省许多内生金属矿床的研究表明,燕山晚期-喜山期成矿在我省具有普遍意义。如程潮矿浆贯入型铁,荆当盆地产于上白垩统中的铜多金属矿,犁木岭产于北东向断裂中的钼矿,烈马咀受近南北向节理控制的钼矿等。初步认为鄂东南地区铜铁金大规模的聚集,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斑岩型、构造热液型钼铜多金属矿,中生代沉积盆地中构造热液型铜多金属矿,以及湘西-鄂西成矿带沉积改造型铅锌矿中的改造阶段矿化等均可能与此期成矿事件有关。此外,燕山晚期-喜山期构造岩浆活动还对先期火山沉积建造中成矿物质淬取、近东西向古亚洲构造域及北西-北西西向特提斯构造域的迁就与改造,造成成矿物质来源早、定位晚的成矿特点和“近东西-北西向成带,北北东-北东向成行”的区域矿化分布格局。因此,可以认为燕山晚期-

喜山期是我省贵多金属成矿的爆发期。

3、成矿区划

成矿区带是矿产地相对集中分布的区域;是在现有资料水平条件下,认识到的成矿作用最强、最具找矿潜力的成矿地质单元;是矿产预测工作圈定预测远景区和找矿靶区、估算矿产资源潜力的有利空间范围;是矿产勘查工作中,获取新的普查基地机率较高、投入矿产勘查和发现潜在矿床的最佳区域;是地质找矿工作中,实施“由面到点”,“点面结合”战略部署的有效途径。因此,成矿区(带)一直受到决策者和广大地质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因此,成矿区带是成矿区划的重要内容。但我省成矿区带划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省内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名称及界线不尽一致;

——省内与国家确定的成矿区带有较大差异;

——若干重要成矿区带界线长期悬而未决;

——成矿区带划分中成矿时代及成矿作用体现不够,突出表现为将不同成矿时代、不同成矿作用形成的矿产划入相同成矿单元中,导致找矿方向不明,找矿目标不清。

4、找矿方法

近年来我省的找矿工作可以说基本上是在吃老本,如何挖掘新的找矿信息,开拓新的找矿区域,发现新的找矿靶区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化探是目前公认的寻找贵、多金属矿,尤其是地表或近地表浅部热液型矿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于二十世纪70-80年代开展的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我省的地质找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渐暴露出原化探资料难以满足目前地质找矿需要。

总结全省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与矿产(上表矿区)的关系,以金异常及相关矿产为例,可以概括为以下4种情况,即:

——“有异常有矿”,如黄陵背斜金矿、蛇屋山金矿等;

——“有异常无矿”,如竹溪泉溪、陨西上店子等地;

——“无异常有矿”,如银洞沟银金矿、黑龙潭-卸甲沟金矿等;

——“无异常无矿”,全省大部分地区。

上述情况表明:目前的找矿方法存在局限性,有必要调整工作方法,挖掘新的找矿信息;既要重视各种方法揭示的找矿信息,同时又不能囿于现有的找矿信息。根据地调院的实际,结合以往找矿经验,建议近期开展全省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水系沉积物与土壤测量和同种方法采样密度、物质、层位、粒度等对比试验研究,了解不同地球化学景观条件、不同化探方法既能有效发现异常,又经济合理的样品控制密度,查明不同地球化学景观条件成矿元素富集物质、层位及粒度,为挖掘新的找矿信息提供依据。然后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开展覆盖区及隐(盲)矿化探找矿方法试验(活态金属量测量、地气测量等)。

黄国平

2014/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