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月迹》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月迹 贾平凹》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月迹 贾平凹》阅读练习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1a2303c561252d380eb6ea7.png)
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月迹贾平凹》阅读练习及答案语文阅读题是很多中考生头疼的题型,现在一些地区的2018年中考语文阅读考试题已经出炉,为了帮助大家提高阅读题答题水平,下面为大家带来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月迹贾平凹》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月迹贾平凹①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②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很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③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④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⑤是树,孩子。
奶奶说。
⑥什么树呢?⑦桂树。
⑧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乎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⑨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⑩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
奶奶说。
嫦娥是谁?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月迹-选段》(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月迹-选段》(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f698ac80eb6294dc886c61.png)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阅读《月迹》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432.上文主要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33.选段开始说“我们越发觉得奇了”,末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请分别写出“奇”和“满足”的具体含义。
434.同样都是小孩子,我和弟弟妹妹们对于月亮的认识完全相同吗?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435.材料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材料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出塞》)材料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请你结合以上一首诗或词,说说古人和课文作者对月的理解有何不同。
月迹贾平凹阅读答案
![月迹贾平凹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fbce595acfa1c7aa00ccd9.png)
月迹贾平凹阅读答案【篇一:初中语文《月迹》课文解读】t>通过近期河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河北教师资格考试时间与考试科目,河北教师资格考试一般一年进行两次,上半年1月报名,3月考试;下半年9月报名,11月考试。
河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河北教师资格笔试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
初中语文《月迹》课文解读一、教材解读(一)课文简说《月迹》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
本课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
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沙滩议月;寻月的过程描写得也趣味盎然,尤其是那些洋溢着孩子们稚气未脱的语言与朦胧幼稚的审美标准读来回味无穷,加上神话传说穿插其中,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美妙意境。
展现了美丽的月色,赞扬了孩子美好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
同时,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文章脉络以及语句解析1.对字词的理解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问题:①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着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这是为什么?②孩童们寻月过程中见到了哪些景象?③寻月过程中又体现了孩童们怎样的心理变化轨迹?⑤文中“奶奶”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点拨:①不满足——在孩子的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后来在寻月过程中寻找到了“月亮”,寻找到了“美”,终于觉得“满足”了。
②寻月所见:中堂里,镜中望月,月儿由圆而亏,终无踪迹。
——院中望月,月光“玉玉”,“银银”,月亮既大且圆,里面清清晰晰有什么东西,原来是桂树,并知道还有嫦娥。
贾平凹《月迹》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
![贾平凹《月迹》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https://img.taocdn.com/s3/m/6700f4eaf61fb7360b4c65e2.png)
贾平凹《月迹》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六、现代文阅读(18~22小题,共15分)①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②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很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③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④“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⑤“是树,孩子。
”奶奶说。
⑥“什么树呢?”⑦“桂树。
”⑧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乎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⑨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⑩“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⑪“谁?”我们都吃惊了。
⑫“嫦娥。
”奶奶说。
⑬“嫦娥是谁?”⑭“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我想。
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⑮“有三妹漂亮吗?”⑯“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月迹练习含答案
![月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bcd9334b73f242336c5fd8.png)
《月迹》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满盈()(2)倏()忽(3)袅()袅(4)依偎() (5)粗糙() (6)面面相觑()(7)铁锨()2. 下列加粗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 倏忽(shū) 颤动(chàn) 袅袅(liǎo)B. 铁锨(xiān) 嫉妒(jì) 玉砌(qì)C. 盈余(yíng) 屏气(bǐng) 缠绕(chán)D. 掬沙(jū) 清晰(xī) 粗糙(cào)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窗帘踪迹发稍骨朵儿B. 羡暮酥酥葡萄面面相觑C. 灿烂磁盆沙滩相依相偎D. 疑心甜酒印章无边无际4. 文学常识填空。
《月迹》的作者是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地名)人。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各题。
月到中秋一竿烟雨①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②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
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③天渐渐黑下来。
牛和羊都陆续从田间被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工了。
漫长的秋收时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红薯。
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
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活,像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
④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
在蓝色的天空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移动。
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冒出来。
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
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机里还播放着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
⑤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
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个排场。
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
月迹贾平凹阅读答案
![月迹贾平凹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fbce595acfa1c7aa00ccd9.png)
月迹贾平凹阅读答案【篇一:初中语文《月迹》课文解读】t>通过近期河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河北教师资格考试时间与考试科目,河北教师资格考试一般一年进行两次,上半年1月报名,3月考试;下半年9月报名,11月考试。
河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河北教师资格笔试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
初中语文《月迹》课文解读一、教材解读(一)课文简说《月迹》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
本课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
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沙滩议月;寻月的过程描写得也趣味盎然,尤其是那些洋溢着孩子们稚气未脱的语言与朦胧幼稚的审美标准读来回味无穷,加上神话传说穿插其中,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美妙意境。
展现了美丽的月色,赞扬了孩子美好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
同时,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文章脉络以及语句解析1.对字词的理解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问题:①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着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这是为什么?②孩童们寻月过程中见到了哪些景象?③寻月过程中又体现了孩童们怎样的心理变化轨迹?⑤文中“奶奶”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点拨:①不满足——在孩子的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后来在寻月过程中寻找到了“月亮”,寻找到了“美”,终于觉得“满足”了。
②寻月所见:中堂里,镜中望月,月儿由圆而亏,终无踪迹。
——院中望月,月光“玉玉”,“银银”,月亮既大且圆,里面清清晰晰有什么东西,原来是桂树,并知道还有嫦娥。
月迹阅读答案
![月迹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254f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b.png)
月迹阅读答案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月迹阅读答案(共含11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月迹》阅读答案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月迹》阅读题小题1:上文主要写了两件事,请简要概括它们的主要内容。
(2分)小题2:选段开始说“我们越发觉得奇了”,末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请分别写出“奇”和“满足”的具体含义。
(4分)小题3:结合选段有关描写,体会“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这个句子的含义(4分)小题4:“大家都觉得满足了,……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此时,如果“我”做了一个梦,我会梦见什么呢?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发挥合理想像,描述梦境的内容。
(3分)篇2:月迹阅读答案①奶奶说:②“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月迹》同步训练题及答案-优秀范文
![《月迹》同步训练题及答案-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30ae7258f5f61fb636668a.png)
《月迹》同步训练题及答案-工作总结范文篇一:【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月迹》阅读练习(含答案)第二单元七、《月迹》【片段阅读】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举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的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弯,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弯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迹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映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奶奶说,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如果问你“月亮是个什么”,你怎么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文章结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反映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文章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举例说说文中哪些地方用了拟人的手法,哪些地方用了想象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月迹课后题答案
![月迹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5b49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2.png)
月迹课后题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读后感、观后感、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月迹课后题答案月迹课后题答案《月迹》这些散文意韵之深远,恰似“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令人“欲辩已忘言”。
2024年高考语文阅读之贾平凹散文专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阅读之贾平凹散文专练(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7555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8.png)
2024年高考语文贾平凹散文专练贾平凹作品:《延安街市记》《棣花》《通渭人家》《进山东》《白浪街》《月迹》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延安街市记贾平凹街市在城东关,窄窄的,那么一条南低北高的坡儿上;说是街市,其实就是河堤,一个极不讲究的地方。
延河在这里掉头向东去了,街市也便弯成个弓样;一边临着河,几十米下,水是深极深极的,一边是货棚店舍,仄仄斜斜,买卖人搭起的,小得可怜,出进都要低头。
棚舍门前,差不多设有小桌矮凳;白日摆出来,夜里收回去。
小商小贩的什物摊子,地点是不固定的,谁来得早,谁便坐了好处;常常天不明就有人占地了,或是用绳在堤栏杆上绷出一个半圆,或是搬来几个石头垒成一个模样。
街面不大宽阔,坡度又陡,卖醋人北头跌了跤,醋水可以一直流到南头;①若是雨天,从河滩看上去,尽是人的光腿;从延河桥头看下去,满是浮动着的草帽。
在陕北的高原上,出奇地有这么个街市,便觉得活泼又新鲜,情思很有些撩拨人的了。
街市开得很早,天亮的时候,赶市的就陆陆续续来了。
才下过一场雨,山川河谷有了灵气,草木绿得深,有了黑青,生出一种呈蓝的气霭。
东川里河畔,原是做机场用的,如今机场迁移了,还留下条道路来,人们喜欢的是那水泥道两边的小路,草萋萋的,一尺来高,夹出的路面平而干净无尘,蚂蚱常常从脚下溅起,逗人情性,走十里八里,脚腿不会打硬了。
一入街市,人便不可细辨了,暖和的太阳照着他们,满脸浮着油汗。
他们都是匆匆的,即使闲逛的人,也要紧迫起来,似乎那是一个竞争者的世界,人的最大的乐趣和最起码的本能就是拥挤。
最红火的是那些卖菜者:白菜洗得无泥,黄瓜却带着蒂巴,洋芋是奇特的,大如瓷碗小,小如拳头大,一律紫色。
②买卖起来,价钱是不必多议,称都翘得高高的,末了再添上一点,要么三个辣子,要么两根青葱,临走,不是买者感激,偏是卖主道声“谢谢”。
叫卖声不绝的,要数那卖葵花子的,卖甜瓜的。
延安的葵花子大而饱满,炒得焦脆;常言卖啥不吃啥,卖葵花子的却自个嗑一颗在嘴里了,喊一声叫卖出来。
《月迹》阅读题及答案
![《月迹》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f448e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a.png)
《月迹》阅读题及答案《月迹》阅读题及答案《月迹》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举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的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弯,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弯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阅读题:1.细读选段,谈谈你对下面几句话的理解。
(1)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2)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2.文章结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反映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文章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3.请问作者描写月亮是从什么角度结合什么事物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1) 生活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月迹》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月迹》同步训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8b51eafc4ffe473268abd3.png)
《月迹》同步训练题及答案篇一:【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月迹》阅读练习(含答案) 第二单元七、《月迹》【片段阅读】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举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的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觉察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弯,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弯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芒,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迹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映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奶奶说,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如果问你“月亮是个什么〞,你怎么答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文章结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反映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文章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举例说说文中哪些地方用了拟人的手法,哪些地方用了想象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月迹》阅读题及答案[月迹阅读题答案]
![《月迹》阅读题及答案[月迹阅读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8b81ab336c1eb91b375de4.png)
《月迹》阅读题及答案[月迹阅读题答案]1、解题。
(1、指月儿在孩子们心中美好的印迹2、月儿的变化过程3、寻月就是寻找美好的过程。
)2、关于线索。
(1、地点分:屋子中=院子中=沙滩上2、情感分:失望=争执嫉妒=满足3、事情发展分:盼月儿=寻月儿=议月儿)3、月儿象征什么?(美好的生活、希望、幸福、安宁、梦想等)4、寻月象征什么?(1、寻找美好希望的过程2、欣赏美好皎洁月色的一种自然美的体验)5、开头不满足,为什么结尾却满足了?(不满足:小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心中有无数为什么,总想探究一番2、寻月就是寻找美好和希望,找到了月亮,就是拥有了美好和希望,内心踏实、满足了;抒发了儿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
)6、主题。
(1、抒发了儿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2、具有童心童趣,孩子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心愿;争强好胜;和睦而纯洁。
)7、为什么说月儿是我们盖在天上的一枚印章?(1、印章泛指图章,证明拥有此物,且对此负责2、既然月儿是印章,那么天空就是一张白纸,纸上的作品由我们完成,为我们所拥有,我就成了天空的主人,月儿属于每个人3、天空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4、天空代表人世间的’一切,说明我们只要有对生活美好的期盼,我们就会拥有一切,那个月儿,即希望,是我们为人生奋斗的凭证4、小孩子拥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8、你可以从哪儿找到月儿?(1、酒杯中、天上、眼睛里、沙滩上2、说明月儿无处不在,希望也无处不在3、写作层次分明,充满诗情画意般的美感(文章对月儿的描绘))9、孩子们争月的意义?(1、具有童心童趣,丰富的想象力2、孩子们好奇、要强3、都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
)10、关于文中的奶奶形象。
(1、知道呵护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和童真2、是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们探索自然,探索外部世界3、以一个巧妙的方法解决了孩子们的小纠纷4、个人热爱生活,童心未泯,以恰当的手段把孩子们的内心诱导到更高的境界。
贾平凹《月迹》阅读训练及答案
![贾平凹《月迹》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c9bb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5.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月迹贾平凹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缺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
”奶奶说。
“什么树呢?”“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
”奶奶说。
“嫦娥是谁?”“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我想。
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月迹 贾平凹》阅读练习及答案_0.doc
![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月迹 贾平凹》阅读练习及答案_0.doc](https://img.taocdn.com/s3/m/249ec3f40029bd64783e2ca7.png)
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月迹贾平凹》阅读练习及答案很多中考生在阅读题上总是丢分,想要提高阅读题分数必须多做历年中考阅读题,现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已经对外公布,下面为大家带来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月迹贾平凹》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月迹贾平凹①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②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很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③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④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⑤是树,孩子。
奶奶说。
⑥什么树呢?⑦桂树。
⑧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乎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⑨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⑩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
奶奶说。
?嫦娥是谁??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月迹》阅读问题及答案
![《月迹》阅读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e975cca2161479161128b0.png)
《月迹》阅读问题及答案篇一:月迹笔记答案月迹笔记1、作者:贾平凹贾平凹(wāo) :陕西丹凤人,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
2、月亮的别称: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3、填写相关的古代诗句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常健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4、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款款(kuǎn )满盈(yíng )屏b?ng气面面相觑qù 倏shū忽袅袅(niǎoniǎo) 玉砌(qì)嫉妒(jídù) 酥酥(sū) 掬(jū) 粗糙(cāo) 相依相偎(wēi)5. 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人物:奶奶、我和弟妹;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6.寻月过程:(1)、中堂里镜中望月(2)、院中望月寻月(3)、院外河中月(4)、瞳中见月。
7、文章段略化分:第一部分:(开头到“你们快去寻月呢”);写月亮匆匆来去。
第二部分:(从“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写寻月过程。
第三部分:(从“我们坐在海滩上”――最后);写海滩议月 8、找一些词替换下面斜体字,比较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跑出门去,他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答:“玉玉的”、“银银的”,符合孩童的视觉心理感受,既有形象,又有色彩。
9、阅读课文第18-26段,然后做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杯中饮月。
(2)、“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月迹的阅读附答案
![月迹的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833a7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2.png)
月迹的阅读附答案月迹的阅读附答案阅读《月迹》选段,完成小题。
(7分)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小题1:从上文对这群孩子“饮月”、“寻月”过程的描述中,你体会到了这些孩子们怎样的童心?(2分)小题2:“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2分)小题3:《月迹》和《童年的朋友》,都刻画了“祖母(奶奶)”的形象,请结合选文内容比较:这两位“祖母”的人物形象,有何异同?(3分)参考答案:小题1:有好奇心、求知欲、有丰富的想象力;有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小题1:“生活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小题1:相同点:都爱孩子(都对孩子有着积极的影响)1分;不同点:“外祖母”对“我”平等、尊重,是个朋友式的长辈;“奶奶”对“我们”引导、激励,让“我们”的心灵不断升华,是个“导师式”的长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现代文阅读(18~22小题,共15分)
月迹
贾平凹
①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②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很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
③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④“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⑤“是树,孩子。
”奶奶说。
⑥“什么树呢?”
⑦“桂树。
”
⑧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乎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⑨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⑩“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
⑪“谁?”我们都吃惊了。
⑫“嫦娥。
”奶奶说。
⑬“嫦娥是谁?”
⑭“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我想。
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⑮“有三妹漂亮吗?”
⑯“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
⑰三妹就乐了:
⑱“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⑲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
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⑳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
㉑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㉒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㉓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㉔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
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㉕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㉖“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㉗“月亮是个女子。
”妹妹说。
㉘我同意他们的话。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㉙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答案】这篇文章写的是几个山村孩子在中秋夜寻找月亮活动,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
美好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作答时要扣住“简洁的语言”这一要求,字数不可太多,用语要简练。
本题围绕月亮写了很多事,但其主线是清晰的,就是寻找月亮。
所以就好概括了。
19.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子。
(3分)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渐升渐圆的过程,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析】赏析句子是常见的题型,关键在于要选好赏析的角度,是从修辞方面、还是从词语的运用上等,选好角度是关键。
本题明显从修辞角度较容易分析。
20.文章写月亮里有桂树、嫦娥,这一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案】增添文章的奇幻色彩,使文章更有情致;是美好事物神秘事物的象征,是引起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缘由,客观上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解析】文章中的人物、事物各有作用,有的起着理顺线索的作用,有的起着增加文章的内涵与情趣的作用,有的烘托其它人物或事物的作用,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本题中的“桂树”“嫦娥”代表着美好事物,是吸引孩子的事物,也是孩子们追求的目标,因而它们的作用便从增加情趣、推动情节去考虑。
21.文章里,月亮蕴含了深刻的含义,你认为有哪些?(3分)
【答案】月亮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希望、幸福、安宁、梦想等。
【解析】本题考查常用意象所代替的意义,本文中月亮是美好事物的代表,但各人对月亮的爱好程度不同,情感倾向也不同,个人的心中的美好事物也不一样,因而月亮就有了更多的涵义。
22.文章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3分)
【答案】示例一:人生要不断地“寻月”,寻月就是寻找美好和希望,找到了月亮,就是拥有了美好和希望,内心就踏实满足了;
示例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保持憧憬就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
示例三:在追求美好事物的时候,人们要保持纯洁之心,和睦相处,每个人都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事物。
【解析】文章的教化作用就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不同理解上,理解不同,得到的道理也就有所区别,本文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考虑,但学生只要回答一条就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