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4.1 复习笔记

一、魏晋南北朝的学校教育制度

1.国子学与太学并列

(1)完善太学管理制度

①完善了太学的考试制度。为了鼓励学生向心于儒学,魏初设计了一套“五经课试法”,并在太学推行。它把学校教育与文官考试任用结合起来,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控制能力,这在古代学校管理发展进程中是十分有意义的。

五经课试法把太学生分为两类:刚入学者为门人,类似今天的预科生或试读生;满两年试通一经才得称为弟子,取得正式太学生资格。它规定以通五经为太学教育的最高目标,年级越高,通经越多,所授官位也就越高。这一思路使太学教育管理目标更为具体化,按年分级递进的管理框架初现端倪。

②加强学生管理。为严肃太学纪律,意欲从两个方面加以整顿。其一,从纯洁太学生成分入手,使太学成为官僚子弟教育之所,以强化太学生对其身份的荣誉感,促使太学生能珍惜学习机会,进而达到努力向学的目的;其二,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2)增设国子学

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278年),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也是门阀士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

西晋时期创办国子学以突出贵族子弟的教育特权,使封建教育体制由单一格局发展成为太学与国子学并行的双轨制。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与庶族地主对立在教育上的反映。

2.南朝的专科学校

(1)魏晋南北朝,教育体制冲破了“独尊儒术”的樊篱,先后涌现了史学、文学、律学、书学、医学、算学、玄学、道学等专科教育学校。尽管当时专科教育在形式、内容、规模上都还未形成完备的制度,开办的时间也不长,但确实形成了多学科教育的格局,对隋唐专科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魏晋南北朝专科教育的发展:

①魏晋之际,产生了魏明帝创办的崇文馆和律学,西晋的书学。但这时专科教育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②南朝时期,专科教育发展比较有名的是宋文帝办的儒、玄、史、文四馆,宋明帝办的总明观,梁武帝办的五馆。

四馆与研究经术的儒学并列,这是学制上的一大改革,也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变化。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开设医学,这是中国古代医学专科学校的开端。

(3)从总体看,魏晋南北朝专科教育在中国古代专科教育发展进程中处于初始阶段,很不完善。

①从学校开办时间来看,所有专科教育机构都存在得不长久,并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固定的体制。

②魏晋南北朝专科教育大多是由朝廷职能部门主办,其施教对象主要以在职官吏为多。这一做法对办学的多渠道和学科的多样化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初始性质明显。

③魏晋南北朝专科教育的机构集研究和教学为一体,许多学科的教育首先是由研究的需

要而引发的。

④无论是从当时专科教育机构的设置,还是从学官的品秩来看,魏晋南北朝专科教育的地位远远低于儒学教育。

所以,魏晋南北朝专科教育发展缓慢,固然与封建社会专科教育还处于初始阶段有关,也与当时整个学校制度还不发达,学校教育很不正常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所导致。

3.北朝的郡国学校

北朝地方官学比南朝发达,主要表现在统治者对郡国设学的重视和地方学校学制的完备。但从教学内容看,南朝经学受玄学影响较深,注重义理之学,而北朝经学基本上承继了汉学传统,谨守章句训诂,注重名物制度的考证,虽然佛、道很盛,然始终未能超过儒学,在非儒学教育的兴办方面不及南朝发达。

4.私学与家庭教育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衰颓,但私人讲学之风并未稍减,家庭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私学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儒聚徒讲学,学生数十数百甚至几千人屡见不鲜;玄学家也和经学家一样教授门徒,弟子也常有数百人,有的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科技教育也是当时私学的重要内容;出现了妇女讲学。

(2)梁武帝时周兴嗣的撰写《千字文》,是以识字教育为主兼有思想教育与常识教育的综合性课本。自隋代开始,《千字文》一直流行到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最久的蒙学课本之一。

(3)宗族和家庭教育在这个时期有所发展。家族的学术传授在当时很普遍,许多儒学

家、玄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是通过这种形式培养起来的。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这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

1.九品中正制的产生

三国时期,曹操的用人政策是“唯才是举”。为贯彻这一政策,曹操在各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官,专门负责选拔人才,查考士庶人物,将人物评为九品,这时九品中正制事实上已经产生。到魏文帝曹丕执政时,该制度开始被作为选士法正式实施,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

2.具体程序

各州置大中正,郡设小中正,由司徒选择“贤有识鉴”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其原籍的郡中正或州大中正,负责选拔人才。其程序如下:

(1)品第人物

中正官直接或派人察访本地士人的言行表现及道德才能情况,即了解士人的“行状”,或称“状”,并作出行状评语。此外,中正官还要察访本地士人的家世,即察“品”。根据士人的行状和家世,中正官将士人分成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故称九品。

(2)按品授官

中正将品第士人的有关材料造成表册,逐级上报,最后呈吏部待用。这就为被选者积累了系统的档案资料,可谓中国人事档案制度之绪。吏部根据中正所定的品级授官。通常是品第越高,官职越大。

(3)清定品级

吏部对所定品级还负有“清定”之责,即中正官所定品级,并非一成不变,一般是三年一清定,依其行状再给予升降。

3.评价

(1)积极作用

①九品中正制是选士制度的革新,是察举制的发展。

②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实施,使选士制度向“综核名实”前进了一大步。

③九品中正制的清定制度,有助于士人进取和仕宦者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2)消极影响

九品中正制是以中正为核心的选士制度,中正官是否中正是能否选拔贤才的关键。自魏末晋初起,世家大族势力几乎把持了所有的中正之职,原本德才、家世并重的九品中正制演变成以家世出身为品评士人惟一标准的贵族化制度。在这种情形下,九品中正制不仅影响了知识分子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得选士任官上出现了“三难”,即人物难知、爱憎难防、情伪难明。

三、嵇康的玄学教育思想

1.嵇康与玄学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的主要社会思潮,也是当时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为士大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南北朝时,佛教以玄学语言阐述佛理,玄学家也有以谈佛理见长者,说明玄学的兴起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变革有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