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登健康赏心亭

合集下载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栏杆一作:阑干)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一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

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腐败,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

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在长空远飞离群。

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之景而归。

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令人佩服。

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

译文二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羞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思考
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找出一些富有表
现力的动词, 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
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 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艺术特色
“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 郁。” ——《白雨斋诗话》
① 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 ②化用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 沉而含蓄。
③采用白描、反衬的手法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
形象。
上片写出了怎样的意象和怎样的意境? 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显得 江天 空寂苍凉,赏心悦目
思考
山景 落日 断鸿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 愁恨。 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 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 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
浩渺壮阔 气势雄浑 苍茫悲凉
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
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
上片小结
景色: 江天、山 景、落日、断鸿 动作:看、拍、喻 白描
思考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 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 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张翰 —念鱼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桓温 —叹时光流逝
归纳总结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 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 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 文为词”的特色。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 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 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 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的满腹辛酸,自身倍受冷遇, 长期辗转
下僚 , 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便喷涌而 出。 词 的上片即景抒情。 从赏心亭所见 美景想到沦陷区的 山川在“ 献愁供恨” , 而 自己 的一 腔报 国忠 心 却无 人 理 会 , 只
非纯客观之景 ,而是有 “ 我”之景。映 入词人眼帘的是群 山迤逦、水天相接 、 秋色无边 的壮丽之景, 但此时的词人却 无丝毫闲情雅趣 , 这种雄浑壮观的景象 在 他 眼 里 只 是在 “ 愁 供 恨 ” 联 系 当 献 。 时南宋小朝廷风雨飘摇的时局和词人 自 身流年 空度 、 志不得伸的窘境 ,不难想 象 ,这 里 的 “ ” 既 是 在为 国 事艰 险 、 愁 社 稷 危 难 而 担 忧 , 也 是 为 自身 岁 月 蹉 跎、报 国无 门、壮志难酬而忧愁;这里 的 恨”既有对暴戾恣睢的金国入侵者 的 仇恨 , 有 对 昏庸 无 能 的 南宋 统 治 者 也 的怨 以及对祸 国殃 民的投 降派的恨。 “ 限”二字给上面原本壮美的景物 愁” 染上 了浓重的悲凉色彩 , 从而定下 了全 词 “ 悲壮”的感情基调, 接下来的 “ 日楼头 ,断鸿声里” 落 愈见 词 人 心 情 之 悲凉 。“ ” 写 日之 迟 落 暮 ,“ ”写雁 之 孤 单 。两句 明是 写 景 , 断 实 是写 己。写 自己的青春 年华 白自流 逝 ,写 自己 的孤 独 、被冷 落 。词 人 很 想 知道, 那沦 于 金 人 之 手 的半 壁 河 山何 时 能够收复? 自己这 “ 江南游子”何时才 能回乡?浓浓的故国之思汹涌而出。把 “ 吴钩看 了” 词人手抚宝剑, , 浮想联翩 , 思 绪似 乎 回到 了 “ 岁 旌旗 拥 万 夫 , 壮 锦 { 詹突骑渡江初”(鹧鸪天》 马作 的卢 《 )“ 飞 快 , 弓如 霹 雳 弦 惊 ” (破 阵子 》 那 《 ) 段冲锋 陷阵、驰骋疆场的战斗岁月。然 而,现实是 “ 无人会,登 临意” ,英雄 无用武之地,令人无 比伤感、悲愤 。这 种愁闷悲壮与当年 “ 金戈铁 马, 气吞万 里如虎” 的豪迈雄壮 形成 了巨大 的反 差。结尾两句与上面的 “ 献愁供恨”相 呼应 ,使悲愤之情达到极致。 词 的下片借 典抒怀。词人连续 用 典,通过古人古事来抒发情怀,表达 自 己的报国雄心。“ 休说鲈鱼堪脍”一句, 反用张季鹰见秋风起想起家乡鲈鱼脍而 辞 官 东 归 的典 故 , 写 自己 虽 然 倍 遭 冷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课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课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文一、原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二、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 - 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但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建康通判任上。

当时辛弃疾南归已经八九年了,他空有抗金复国的壮志,但却不被南宋朝廷重用,只能在地方上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官职。

他登上建康赏心亭,极目远望,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和愁苦之情。

四、词句解析。

1.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赏析:开篇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江水无际的壮阔秋景图。

楚天点明地域,清秋点明季节,“千里”“无际”极言视野之开阔。

江水向天边流去,更烘托出一种苍茫辽远的意境,奠定了全词雄浑而又略带悲凉的感情基调。

2.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 赏析:“遥岑”即远山。

词人将远处的山峰比喻为美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这是一种移情入景的写法。

本来秀丽的山峰,在词人眼中却仿佛在“献愁供恨”,这是因为词人心中怀着家国之愁,看到的景物也都带上了愁恨的色彩。

3.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赏析:“落日”“断鸿”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

“落日”象征着南宋朝廷的衰败,“断鸿”则象征着漂泊的自己。

“江南游子”点明自己的身份,远离故乡,漂泊在江南。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诗歌鉴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诗歌鉴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诗歌鉴赏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赏析该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篇因此而生动。

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

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

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

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的建康赏心亭、自然景色与情感抒发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的建康赏心亭、自然景色与情感抒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建康赏心亭、自然景色与情感抒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作者南归之初,寓情于景,登建康(今江苏南京)赏心亭所作。

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其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感慨。

上片由景及情,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开头两句写景,既点明了季节,又渲染了苍茫悲凉的气氛。

“献愁供恨”两句点明“愁”“恨”实为“山”“水”,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沦陷的痛惜之情。

前五句作者运用移情于物、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远望所见到的山势、复叠的水势,将山水写得有知有情,使全词更增气势。

下片借典抒情,抒发了作者立志收复失地、报国无门的悲愤与苦闷。

就全词而言,作者通过写景和联想,表达了对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抒发了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无成的苦闷心情。

总的来说,《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一首借景抒情、抒发豪情壮志与苦闷心情的佳作。

通过描写建康赏心亭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作者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和苦闷心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 情之景,很有层次。借景抒情。 下片则是直接言志。这里还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 (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 的鲈鱼,便弃官回乡。“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 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 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 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 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 故。表达了作者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 情与慰藉的情感
译文: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 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 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 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 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 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 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 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 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 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 雄失意的眼泪!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水龙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主要描述了诗人登上建康赏心亭后所看到的美景和心情。

诗中以“登”建康赏心亭为背景,通过描述亭上的景色、诗人的心境,将一幅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美丽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中通过“水满江南”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水满江南,意味着江南的江水丰盈,生态环境优越。

这一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厚意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诗中的“建康赏心亭”,一座历史悠久的名胜古址,是白居易登上这里后所看到美景的见证。

亭内描绘了许多古代建筑和园林美景,如“红墙黄瓦”、“绿水环绕”,以及“鸟语花香”等,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热爱。

诗中的“登建康赏心亭”这一描写,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美景的渴望。

通过登上这个亭子,诗人可以将美景摄入眼底,并将其与内心深处的情感联系起来,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豁达和自信。

白居易的《水龙吟》通过描绘建康赏心亭上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建康赏心亭登高欣赏美景的情景,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逝去的事物的思念之情。

下面将为您带来该词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钗头凤斜却羞见,野蛮王孙恣情非。

神仙偷入凡人境,世事如棋牌九骰。

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首先以“落魄江湖载酒行”描写了作者的行踪,给人一种游历江湖的形象。

接着,作者以“楚腰纤细掌中轻”表达了对楚女子的赞美,以青春美丽的形象衬托出忧郁的江湖身世。

接下来的两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道出了作者对过去高昌迷离青楼生涯的思念。

十年短暂的经历在作者的记忆中却成为了一场长久的梦,同时青楼的名声也带着一丝薄幸。

词的下半部分,“钗头凤斜却羞见,野蛮王孙恣情非”,描绘了作者登上赏心亭后遇见另一位女子,这位女子在礼仪上可能没有楚女子那般规矩,表现出一种野蛮的气息。

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感到有些羞涩。

最后两句“神仙偷入凡人境,世事如棋牌九骰”,以超脱的角度反思了世事的无常。

神仙偷渡凡人的境界,生活中的种种似乎就像是一场棋牌游戏,各种巧合和起伏已经让人难以分辨真相。

辛弃疾以婉转细腻的词语,描绘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通过读者的阅读与体会,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凄凉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情感表达,成为辛弃疾不朽的作品之一。

《水龙吟等健康赏心亭》

《水龙吟等健康赏心亭》

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
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
用典
下片:
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叹时光流逝
02
用典 — 为国为民
正面
反面
05
下片小结
深 层 鉴 赏
请选取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一段品味赏析文字。100字左右。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目录

高唱大江东去,

铁板铜琶继东坡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断鸿哀鸣 营造了一种苍凉、空阔的意境。 增添江南游子的愁怨 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 江天 无边无际 空寂苍凉 山景 满怀愁恨 落日 愁苦悲凉
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百科名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地一片清秋,水光连接天边,秋色一望无际。

我向远山望去,山都皱着眉,恍如在向我倾述着无穷怨恨。

面对着落日,我一个人独立楼头,听着南飞鸿雁来来往往的声音。

目录••展开概况【作品名称】·登建康赏心亭[1]【创作年代】【作者姓名】【作品文体】水龙吟登建康①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②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jì)③。

落日楼头,断鸿④声里,游子。

把⑤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⑥,忧愁风雨,!倩⑦何人唤取,红巾翠袖⑧,揾⑨英雄泪?[1]①建康:今江苏。

②遥岑(cén):远山。

③玉簪螺髻(jì):玉簪,碧玉簪。

螺髻螺旋盘结的发髻。

皆形容远山秀美。

④断鸿:失群的孤雁。

⑤吴钩:指一种弯形的剑,相传吴王命国中做金钩,有人杀掉自己两子,以血涂钩,铸成双钩献给吴王。

后代指利剑.⑥流年:流逝的光阴。

⑦倩:请托。

⑧红巾翠袖:代指女子。

⑨揾(wèn):擦拭。

辽阔的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季更一望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发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利剑,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此刻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买田地房产的,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

可惜光阴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忧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姬,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

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滔滔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

“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愁闷。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阅读答案附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阅读答案附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④,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注释]①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②“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

③断鸿:失群孤雁。

④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2)简要分析词中划线句的表现手法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怀。

(3分)[参考答案](1)用比喻,将远山比作玉簪和螺髻,写出山的多姿。

(1分)借景抒情,借“献愁供恨”的远山抒发作者的忧愁和怨恨。

(1分)(2)借用典故,(1分)表明作者不肯去追求享受,决心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奋斗到底。

(2分)【问题】1.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2.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

这首词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

(4分)2.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4分)【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词人一生自诩有报国济世之才略,并执著地追求人生理想,因此其词中时常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沉闷抑郁和悲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幺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点评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

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鉴赏】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

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完整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完整版

“登临意”之二: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
——
利,求一田心为问国舍的:衷买情地置屋。 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 典故2: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 欢结交英雄。许汜与陈登相见时谈论的是“求田问舍” 这些琐屑之事),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 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 忘怀国事,本应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 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 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
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此
人忧愁和愤恨。

—移情及物
第三层: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叹国破家亡、怨壮志难酬
落日:比喻国势衰微的南宋王朝。
断鸿:失群的孤雁,比喻作者飘零的身世。
江南游子:一般指远离家乡,在外地生活的 人。这里指代作者自己。
《水龙吟》上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登高远望
秋:容“多情自古伤离别 Nhomakorabea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水—: 柳永《雨霖铃》
““万问里君悲能秋有几常多作愁客,,恰百似年一—江多—春病杜水独向甫登东《台流登。。高””》
——李
煜《虞美人》

楚:泛指长

江中下游一

带,战国时

这里曾属楚

国。
—决不消极面世的心意
脍:把鱼肉切细。 西风:代指深秋时令。 归未:回去没有?
典故1: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 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很感叹地说:“人应该活得潇洒舒适 怎么能为了使自己显声扬名而远离家乡在外地做官。”毅然 辞去官职,返回家乡。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水龙吟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水龙吟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水龙吟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将领和词人,他的诗词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极高,被誉为“辛词”。

以下是辛弃疾最出名的十首诗词中的《水龙吟》:
《水龙吟》是辛弃疾的一首名词,也是他最出名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江湖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该作品如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共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辛词中最出名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在词中,作者通过对江湖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壮志未酬的渴望。

同时,作者也通过“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和无法归乡的痛苦。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辛词中的佳作。

除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等作品也是辛词中的佳作。

这些作品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江永正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 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 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 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 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⒈了解辛弃疾,感受其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 ⒉理解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的艺术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和重点: ⒈深刻理解词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⒉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典故的内涵。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 南宋爱国词人,词集《稼轩长 短句》。其词多表达自己内心 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词风 豪放,和苏轼合称“苏辛”。
楚天 江水
借 景 远山 抒 情 落日
断鸿

气势阔大、 作
展示磊落的
胸襟和抱负
情感
看 抑郁和孤独Βιβλιοθήκη 忧愁和愤恨之情和报国
拍 无门壮志难
南宋国 势衰颓
无 酬的悲愤

飘零的身世 会
孤寂的心境
张翰 :弃官归乡 反 例
许汜:谋取私利
用 典
刘备 :雄才大略

例 桓温 :叹时光流逝
有家难回的乡思, 以及对金人、对南 宋朝廷的激愤
不屑、不愿
赞赏,功业有成
忧惧国事飘摇,时 光流逝,北伐无期
表达自己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 恢复中原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无奈与遗憾。
小结: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辛弃 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执著 于人生理想的追求,所以他的词时 时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沉郁、悲愤和 愁苦。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