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综述在正文开始之前,请注意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动脉破裂出血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现在开始正文。
一、背景介绍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它通常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的小动脉破裂出血。
这种情况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
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综述非常有必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长期的高血压,这会导致脑内动脉的损伤和血管壁的脆性增加。
血压的升高会使动脉壁的纤维素增多,并使血管壁的弹性减弱,从而增加了动脉破裂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程度。
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
严重的出血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四、诊断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程度,并帮助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五、治疗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减少脑水肿等,而手术治疗则包括血凝塞栓、开颅术等。
六、并发症及预后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脑水肿、脑梗死、再出血等。
并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较高。
七、预防方法由于高血压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因,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非常重要。
这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锻炼、低盐低脂饮食等。
以上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综述,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的研究报告、临床指南和图片等。
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获取。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动脉破裂出血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高血压的病因和防控措施分析综述
饮酒对高血压的 影响:适量饮酒 有益,过量饮酒 有害
戒烟的方法:逐 步减少吸烟量, 寻找替代品,增 强意志力
限酒的方法:适 量饮酒,避免空 腹饮酒,选择低 度酒
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种类
利尿剂: 如氢氯噻 嗪、呋塞 米等,用 于减轻心 脏负荷, 降低血压
β-受体阻 滞剂:如 阿替洛尔、 美托洛尔 等,用于 减慢心率, 降低血压
保持良好 的饮食习 惯:定时 定量,不 暴饮暴食
适量运动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力量训练、 柔韧性训练等
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 度运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运动强度: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医 生建议进行适当调整
运动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注 意运动安全,如有不适及时停止并 寻求医生建议
掌握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和治 疗方法
学习如何监测和控制血压, 以及如何调整生活方式来降
低血压
坚持长期治疗和管理
添加标题
定期监测血压:每天 早晚各一次,记录血
压变化
添加标题
健康饮食:低盐、低 脂、低糖,多吃蔬菜
水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体重,避免肥胖
避免焦虑、紧张、抑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和 紧张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 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会放松,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 松技巧
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 乐等,以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 力
学习高血压相关知识
学习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和危 害
[2017高血压年会精萃] 陈歆liddle综合征病历报告与文献综述
[2017高血压年会精萃] 陈歆:Liddle综合征病历报告与文献综述9月21日,2017高血压年会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陈歆教授报告了两例Liddle综合征,并对此疾病进行了综述,本文对演讲内容做简要的介绍,以飨读者。
病例1患者,女性,22岁;主诉:发现血压升高7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7年前体检发现血压临界升高,SBP130+/? mmHg,三年前偶测血压140+/100 mmHg,未予重视;1个月前突感头晕、恶心,当地就诊测血压重度升高,190/120 mmHg,行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予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血压未达标,呈轻中度升高;就诊我科查血钾低(3.27 mmol/L),为进一步诊治而住院。
病程中无浮肿、血尿及泡沫尿;无夜尿增多;体重无明显变化。
家族史:一同胞患高血压。
月经:10岁初潮,规律。
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女性第二性征未见异常身高170cm,体重51kg,BMI 17.65 kg/m2,血压148/105mmHg,脉搏72bpm,双侧挠动脉搏动良好;颈动脉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未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脐上可闻及柔和的血管杂音,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存在。
实验室检查1 血尿常规正常,尿PH 6.0,尿白蛋白比肌酐(ACR)3.40。
2. 血生化:肌酐64 μmol/L,血钠140 mmol/L,钾3.27 mmol/L,氯105 mmol/L,HCO3 29.6 mmol/L,其它血生化正常。
3. 尿生化:尿钠109.0↓mmol/d,尿钾45.00 mmol/d、尿蛋白定量68mg/24h。
4. 炎症及免疫学检查:红细胞沉降率13 mm/h,Ig、相关抗体等正常。
5. 血气分析:PH 7.41,其它各指标正常。
6. 激素检查:性激素、甲状腺功能FT3、FT4、TSH 正常;血皮质醇9.19 μg/dl,尿皮质醇117.10 μg/d尿儿茶酚胺:E2.85 μg/d、NE 63.70 μg/d,DA 233.55 μg/d尿醛固酮:1.01↓ μg/d ( 尿量1000 ml)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高血压健康管理论文的文献综述范文
研究建议和展望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科学研究,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 推广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跨学科合作,提高健康管理效果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政策支持,提高健康管理的可持续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3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 现状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 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 城市地区患病率较高
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
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 肾病等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现状: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问题:缺乏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患者依从性差 现状: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问题:缺乏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患者健康知识不足
文献检索和筛选的方法
检索策略:使用关键词、主题词、作者等检索条件进行文献检索
数据库选择:选择适合研究领域的数据库,如PubMed、Web of Science等
文献筛选: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
文献质量评估: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确保文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文献整理:整理文献,按照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进行分类和归纳,为后续研究提供 基础。
06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 研究结果和结论
研究结果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 以控制血压水平
饮食和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 压控制有积极作用
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对高血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研究结论
高血压健康管理对降低血压有显 著效果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管 理,以保持血压稳定
高血压病论文
中医、哈萨克医治疗巴斯萨黑那(高血压病)1258例刘静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内科新疆阿勒泰市836500摘要:【目的】:根据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高血压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论述,以期为临床诊治高血压病和生活发面提供有益帮助。
【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和搜集相关文献以及根据中医、哈萨克药学理论,采用以中医药为要本,结合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民族传统医药的方法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据有临床1258例治疗,通过运用中哈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
效果收获奇特,治愈率很好,治疗过后对身体的伤害也很少,身体的好转也快。
经过治疗巴斯萨黑那(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控制达到理想标准,并明显的降低了中风的发生率。
【结论】:结果表明运用中哈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病有很好效果,这样更有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方法的深层次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辨证论治刺络放血一、综述: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高血压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高血压病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
高血压病越来越复杂性,单纯性地用中医和用哈医不能解决高血压病的复杂性病变。
伴随中、哈医结合治疗的盛行,人们越来越关注其治疗效果,更加喜欢运用中哈结合治疗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治疗,如果能配合中医的辩证施治,采用中哈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则可以逐步减轻高血压的病情,大大减少并发症,从而切实提高此类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1.1在中医方面,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一般认为高血压病因多系先天禀赋常复因后天身活起居失宜(如饮食,情志失调)引起阴阳失衡而发病。
高血压病涉及损害的脏器主要是肝肾及心肌病,与冲任肾气肾衰及脾有密切关系,而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例如1肝风内动长期精神紧张或情绪低落或忧思郁怒,使肝气郁滞,久郁化火,肝阴暗耗,肝风内动肝阳上亢而出现头痛,便秘,心烦更特征。
2 肝肾阴虚肾阴不足导致肝阴不足反之也可肝肾阴亏不能敛气,阳气上亢上冲于面而出现头晕,头痛。
2015高血压防治英文综述
高血压防治的现状及对策思考Hypertension is one of the key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It already affects one billion people worldwide, leading to heart attacks and strokes.[1]Lim SS, Vos T, Flaxman AD, Danaei G, et al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attributable to 67 risk factors and risk factor clusters in 21 regions, 1990-2010 :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Lancet.2012 ; 380 (9859) : 2224-60[2]Hackam DG,Khan NA,Hemmelgarn BR,et al.The 2010 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part 2———therapy[J].Can J Cardiol,2010,26( 5) : 249-58.Researchers have estimated that raised blood pressure currently kills nine million people every year. Over the period 2011-2025, the cumulative lost output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ssociated with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s projected to be US$ 7.28 trillion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World Economic Forum. From Burden to “Best Buys”: Reduc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1(http ://www.who.int/nmh/publications/best_buys_summary). The annual loss of approximately US$ 500 billion due to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mounts to approximately 4%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for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luding hypertension accounts for nearly half of the cost .[5]The Global Economic Burden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orld Economic Forum and the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2011.据统计,2012年中国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为1435.29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12.24%;其中,心血管病752.50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6.42%;脑血管病682.79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5.82%。
高血压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
高血压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的普及,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这种疾病给全球的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高血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概述近年来关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根据一项综合分析研究的结果显示,高血压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饮食、肥胖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此外,高血压还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和肾衰竭等密切相关。
近年来,高血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病理生理学、遗传学、干预治疗和预防措施。
关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体内钠钾平衡紊乱是高血压的关键机制之一。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还发现高血压与皮质醇水平的异常升高有关。
遗传学研究表明,高血压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这一结论得到了大量的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支持。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家族的样本收集和基因编码的分析,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多个与高血压相关的基因,如ACE、ADRA1A、AGT和NPPA等。
在干预治疗方面,降压药物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限制盐摄入、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等。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降压药物如ARB和ACEI等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显示出良好的降压效果。
除了干预治疗,高血压的预防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研究表明,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例如,减少钠盐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适当控制体重和规律锻炼等都是降低高血压风险的重要手段。
未来的高血压研究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探索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次,基因组关联研究对高血压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或将继续深入研究高血压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此外,高血压的预防和干预治疗策略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研究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高血压综述论文
【关键字】论文高血压的的特征及其预防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和人们生活压力的逐年增大,以往在我们的一贯印象中只属于老年人群体的一些疾病也出现了病患年轻化的趋势。
高血压便是其中的一种。
因此,如何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也逐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了解高血压的病理特征和临床症状对于研究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的作用自然显得愈发重要。
关键词:高血压特征预防理论部分——高血压的定义及其特征一、高血压的医学定义和致病原因所谓高血压,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体内血压异常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
当一般人的舒张血压高于90mmHg,收缩血压高于140mmHg时即可判定出现高血压症状。
通常情况下,如果长期神经紧张或者情绪激动的人,其大脑内的高级神经皮层活动就会产生障碍,继而诱发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血管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障碍,从而全身小动脉痉挛,产生动脉压增高而产生头晕、心悸、耳鸣、昏厥等临床患病特征。
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通过医学界对高血压多年的研究发现,诱发高血压症状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几点:一、遗传因素:多组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征。
若父母均出生于有高血压病史的家庭,则他们的子女未来患上高血压的几率可达75%以上。
2、环境因素:现代人因环境因素患高血压的案例呈逐年上升态势。
通过对多个因环境因素产生的病例的调查,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可致病因素:1、饮食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带油腻的食物(如大鱼大肉,油脂调料等)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有很多时候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另外,过多的烟酒应酬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导火线之一。
2、精神因素:现代人长期为工作和家庭奔波。
长时间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
心脑血管的日常负荷早已超过健康水平,极易诱发。
c运动因素:生活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缺乏运动,光吃不练,体重超标。
d药物因素:现代人过分依赖药物,特别是部分年轻人为解决一些难言之隐,过分依赖计生类药物。
患高血压的几率既然也就越来越高。
高血压护理综述范文(实用)2024
高血压护理综述引言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的健康。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进行有效的高血压护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血压护理进行综述,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护理建议。
正文内容:一、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1.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持续性的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的状态。
2.高血压的诊断: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多次测量血压,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和家族病史进行综合评估。
二、高血压的分级和分类1.高血压的分级: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被分为三个等级:正常、正常高值和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危害和并发症1.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2.高血压对其他器官的危害:高血压还会影响肾脏、眼部和周围血管等器官的功能,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四、高血压的护理原则1.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包括降压药的选择、用药剂量的调整和药物的合理搭配等。
2.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的管理同样重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的控制和体育锻炼等。
3.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高血压患者,定期随访和监测血压是必不可少的,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五、高血压的护理措施1.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2.饮食调节: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限制高胆固醇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3.控制体重:体重过重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适当控制体重有助于稳定血压。
4.减少烟酒摄入:过量饮酒和吸烟会损害血管和心脏功能,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减少烟酒的摄入。
5.应对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引起血压飙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患者需要学会应对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总结: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情况综述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情况综述【摘要】高血压作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常见危险因素,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很容易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在高血压病的临床中尚无彻底根治法,主要以降压药物进行血压的控制,但是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影响其身体健康。
现如今随着中医理论研究的深入,关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研究也随之增多。
本次研究笔者就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情况实施综述,望可为今后高血压中医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研究;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作为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造成脑卒中、慢性肾脏疾病、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致残、致死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对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可造成严重的而影响[1]。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造成高血压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2]。
目前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常用降压策略有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药物治疗,其中中医药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该治疗法是基于整体辨证、多靶点和多环节调节威胁紊乱情况、个体论治等,采用相应的中医药实施治疗,以稳定患者血压[3]。
本次研究笔者就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高血压发病原因研究高血压发生的病因病机如下:第一,气机。
现代医学表示,血压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比如心率、动脉壁弹性、心脏每搏输血量、血管容积以及循环血容量等,而中医理论认为气机为气的运动表现形式,其中气能够统摄血液,故对血压具有调节作用,有文献报道表示,气机失常容易使血压出现异常变化,比较常见的有气逆、气虚以及气滞等[4]。
第二,脾失运化以及肝失疏泄。
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被纳入到头痛以及眩晕等范畴内,如果患者饮食不合理且不科学,或者饮酒过度,则容易使脾胃受伤,导致水谷不可正常运化,继而引起眩晕。
有学者表示,高血压的发生和肝脏疏泄功能受损、情志不调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情志失调容易使机体肝脏疏泻功能受影响,导致肝气不舒以及气郁结化火,导致阴津受损和阴虚阳亢,继而引起眩晕,该病机是造成高血压发生最主要的。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4600字》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目录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 (1)一、国内外用药进展 (2)二、临床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2)1. 利尿药 (2)3. 钙通道阻滞药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 (4)5. AT1受体阻断药 (4)6. 中枢性降压药 (5)7. 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5)8. 神经节阻断药 (5)10.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6)11. 钾通道开放药 (6)12. 肾素抑制药 (7)三、总结 (7)高血压通常泛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增高降低程度变化为主要特征(其中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以及机体的功能或其他各种器质性损伤而同时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不仅仅是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疾病,也是直接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主要的一个具有危险性和影响力的因素。
与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和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相关[1]。
而抗高血压药物则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治疗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促进病情好转。
大多数高血压的具体原因不明,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少数原因可被查出,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有脑卒中、肾衰竭、心力衰竭、冠心病等。
且其中的各种并发症大多可能会导致严重死亡或严重致残。
总体来说,高血压疾病患者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合理预防治疗,其平均寿命会较正常人群至少缩短15~20年。
一、国内外用药进展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国内外临床主要是通过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中有将近7成是联合用药。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所联合发表的《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噻嗪类利尿药和钙通道阻滞剂是大多数临床医生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的首选[2]。
而欧洲近年来将单片复方制剂(SPC)推荐为联合治疗药物的首选,这种SPC主要是有两种药物组成,但仅限于RAS抑制剂和CCB或利尿剂----最近被推荐为首选的联合治疗药物,并且正在开发更多样化、低成本的SPC。
抗高血压药物药理学综述.doc
抗高血压药物药理综述生工1201班林超霸1202140112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本文就当下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研究和其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药理学正文:一、抗高血压药的作用部位及分类目前已知许多神经体液因素参与血压的调节,例如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内皮L-精氨酸-NO途径、血管舒缓肽-激肽-前列腺素系统、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例子浓度等。
通过不同抗高血压药物影响神经体液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1.1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如可乐定、α-甲基多巴。
1.2神经节阻断药:如美加明、阿方那特。
1.3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药:如利血平、肌乙啶。
1.4α-受体阻断药:如哌唑嗪。
1.5血管扩张药:如肼苯哒嗪、地巴唑、长压定、硝普钠。
1.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如琉甲丙脯酸。
1.7利尿降压药:双氢克尿隆。
1.8Ca2十阻断剂:如异搏定。
二、常见抗高血压药药理及临床介绍2.1利尿剂利尿剂除具有利尿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可但用于轻度高血压,也可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治疗中、高度高血压。
其机制是通过排钠利尿,使得有效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而降压,长期用药由于血管壁扩血管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生成增多,且对缩血管物质反应性降低,使得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下降。
用于临床20多年,经长期临床试验对其有了新的认识,至今仍列WHO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之中。
上世纪70年代几组大剂量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发现大剂量使用噻嗪类,可引起糖、血脂、尿酸及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等代谢上的副作用,故而逐渐被冷落。
80年代后,欧美诸大临床试验如SHEP、STOP、MRC等通过应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发现它比大剂量更明显降低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的发生、逆转左室肥厚,且对糖、脂肪、电解质代射无不良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综述作者:李英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它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后者是由其它疾病如肾脏、内分泌、颅内病变等所引起的一种证候,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前者称高血压病,是一种全身慢性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头痛”“眩晕”、“眩晕”、“肝阳”等范畴,并与“心悸”、“胸痹”、“中风”等有一定关系。
发病原因为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加之长期精神紧张、忧思恼怒或过嗜酒辣肥厚,而致心肝阳亢或肝肾阴虚,两者互为因果,并可发生化火、动风、生痰等病理变化。
一般早期偏于阳亢为多;中期多属阴虚阳亢,虚实错杂;后期多见阴虚,甚则阴伤及以阳虚为主。
长期服用中西医降压药,仍是目前防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临床证明,一些中药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对改善高血压病症状、治疗并发症有一定独特疗效。
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
肝阳易升,肝火易冲。
肾为一身阴液之根,肝有赖肾水以滋养,故发病与肝肾关系密切。
主要病因:①情志所伤,长期恼怒忧思,导致肝郁气滞,损伤肝阴,下劫肾阴,阴不制阳,肝阳上亢。
②内伤虚损,可导致肾精不足,阴阳失调,心肾不交,下不制上,头昏视物模糊。
③饮食失节,起居失常。
嗜食甘肥可致痰湿内生,运化无力,体胖脉络受阻,或嗜酒嗜烟,劳逸失度,导致眩晕发作。
④体质因素,是指先天与后天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整体生理功能及特性。
⑤瘀血内阻,络脉不通血流受阻而致血压升。
总之,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责之“阴阳失调,气血紊乱,心肾不交”等。
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一般认为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①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
由于某些因素引起强烈的、长期的刺激导致神经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形成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使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摘要】: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综合性疾病,亦属常见慢性病,其主要特征为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是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老年性高血压以血压波动大为主要表现,若治疗不及时,任由疾病发展,可严重损伤机体靶器官,有着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严重危及居民身心健康。
目前,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利尿剂、CCB、ACEI/ARB、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
鉴于此,本文就近年来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老年性高血压;治疗;进展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导致老年性高血压问题逐渐加重。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9%。
老年人易合并多种临床疾病,并发症较多,其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血压波动性大,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及餐后低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相对常见。
老年性高血压不仅会引起患者血压水平升高,还会诱发相关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当前临床尚未阐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致病机制,所以其治疗尚无根治性措施。
因此,积极开展降血压治疗不容小觑。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以下。
对于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降压的目标值为﹤150/90mmHg。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同时应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在能耐受降压治疗的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应避免过快降压[1]。
因此,老年性高血压治疗方案的制定已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本文就老年性高血压治疗进展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1老年性高血压的诊断要点1.1老年性高血压的定义WHO(2006年)建议,世界各国应根据各自社会经济学背景,规定老年人的年龄切点,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以≥65岁人群为老年人的年龄界限,而发展中国家则为≥60岁[2]。
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研究综述
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研究综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被称为“健康杀手”。
中医药在高
血压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医药在高
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中医传统理论,例如“肝
主疏泄,肝阳上亢易致高血压”等。
据统计,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
率约为80%,且对高血压相关病症,如头痛、眩晕、失眠等有较好的
调节作用。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气
功等,这些方法在调节血压、改善微循环、减少动脉硬化等方面均有
积极作用。
在临床研究方面,一些研究表明,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较高。
比如丹参益心丸、天王血压丸等复方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
此外,针灸治疗高血压也备受关注,如“内关”、“风池”等穴位针刺对高血压有明显疗效。
气功练习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通过调整呼吸、集中精神等方式来缓解高血压症状,并具有辅助
药物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虽然中
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但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表明了
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临床研究可以
进一步验证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高血压综述总结范文
摘要:高血压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流行病学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慢性病,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众多,患病率逐年上升。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7亿,占总人口的18.8%。
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城市高于农村。
二、病因高血压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遗传因素:家族史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2. 不良生活方式: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血压升高。
3. 内分泌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高血压。
4. 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也可导致血压升高。
三、临床表现高血压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以下临床表现:1. 头痛、头晕、耳鸣、眼花等。
2. 心悸、胸闷、气促等。
3. 面部潮红、手脚发麻、视力模糊等。
四、诊断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测量结果,一般采用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五、治疗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高血压患者,如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等,可考虑手术治疗。
六、预防高血压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健康生活方式:提倡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
2. 定期体检: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高血压患者。
3. 早期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及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H型高血压的中医进展
H型高血压的中医进展近年来,H型高血压的患者人数不停的递增,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两者的协同作用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了。
本文试从中医的角度来阐述H 型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辨证分型与治疗进展。
标签:H型高血压;病因;综述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超过10 μmol/L 定义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原发性高血压伴HHcy被定义为H 型高血压。
近年来,我国人民饮食方式的改变,以及生存环境的改变,使得我国H型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呈递增的方式。
在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1]中指出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伴有HHcy已占用75%,H型高血压不仅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还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故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的重要措施。
现从以下方面对H型高血压进行综述。
1 病因病机中医学虽无H型高血压这一病名,但通过其临床症状,属于“眩晕”、“胸痹”等病证范围。
在《内经》中有诸多关于眩晕的描述,例如《灵枢·海论》中记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懈怠安卧。
”提出髓海不足,脑失所养是导致了眩晕发病的原因。
《景岳全书》中张景岳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无虚不作眩”的重要理论。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云“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
”第一次提出了“无痰不作眩”的重要病因病机,为后世医家运用化痰药物治疗眩晕病奠定了基础。
其病因病机复杂,主要为虚实两端。
虚多见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实多见于痰湿雍盛、血瘀阻滞、肝阳上亢。
其病位在头窍,其发病主要与肝、脾、肾等密切相关。
较多医学家指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精微物质缺乏两方面,发病机制主要为痰瘀交阻、气血阴阳失调,病性属本虚标实。
(1)先天禀赋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脑为髓海,肾主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肾精充盈,髓海充养;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则发眩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病的综述摘要: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另外,血液中缺乏负离子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因此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
国内外高血压的现状:发达国家重视血压测量的规范。
欧洲血压测量建议(JHypertens2003,21:821)和美国血压测量建议(Hypertens2005,45:142)对血压测量的规范发挥重要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重视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2005年Cuspidi报道意大利6家医院855例门诊高血压病人规律地进行家庭自测血压达75%,其中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占54%,腕式血压计19%,水银血压计或气压式血压计占23%。
中国医师协会2005年调查北京和上海门诊高血压患者3812例,每天自测血压的占6、8%,每月自测血压一次的41、7%,仅在头晕,头疼时自测血压占40、9%。
2007年5月至10月,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和阜外医院调查北京部分功能社区9900例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占30%。
自测血压不能全面推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血压计问题,医生认识和病人认识等均有关。
一项匈牙利医生调查分析,由于医生的认识而未开展自测血压的原因是:许多血压计未认证或不准确占74、9%,耽心病人被“血压”数值“迷住”占54、5%,多数病人未被适当培训占40、7%,耽心病人任意记录血压数值占11、9%。
我国现有高血压2亿人,高血压控制率小于10%,其中原因之一是病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仅凭感觉用药。
相当多的农民从未测过血压,仅到医院就诊时才发现高血压,甚至发生了脑出血才发现高血压。
(一)高血压类型及易患人群(1)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95mmHg;1 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 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 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注: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等级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编辑本段易患人群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2、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
3、过分摄取盐分者;4、过度饮酒者;5、孤独者,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6、过度食用油腻食物者编辑本段发病原因1、习惯因素遗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
科学研究表明,环境中缺乏负离子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
3、其他:(1)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2)避孕药。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5)饮食: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编辑本段发病机制(二)高血压形成原理(2)我们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理,我把心脏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系统。
中医认为高血压形成原理是:血管内皮组织代谢不稳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成血压的升高。
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
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
另一种因素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
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
由于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可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引起血压的增高。
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循环中液体容量增加。
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三)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3)1、冠心病: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2、脑血管病:包含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
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
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病人会立即昏迷,倾倒在地,所以俗称中风。
3、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
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影响生命安全。
4、高血压脑病: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
由于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
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
5、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
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损伤会加重高血压病。
一般到高血压的中、后期,肾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时会出现多尿和夜尿增多现象。
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慢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
6、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
高血压危象发生时,会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的症状。
(四)高血压的治疗方案(4)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但是血压计和降压护腕也应不离身。
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并使用降压护腕,以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调节血压的措施有许多,比如医疗器械、饮食、情绪等都对高血压的病情具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医疗器械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是尤为重要的,其中降压护腕的降压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需要高血压患者积极运用。
降压护腕在平时对任何发病阶段的高血压患者都是适用的。
降压护腕对防治高血压有特别明显的作用,任何高血压患者都可以使用。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配合中药入茶饮护理,如番秋草,对血压血脂血糖都有不错的调节功效。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苯巴比妥等。
药物疗法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血压调节功能较差,并常合并哮喘、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应避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可选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常用双氢克尿噻12.5~25mg,1日1次,或硝苯吡啶5~10mg,1日3次,对大多数患者有效。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及肾素水平一般较高些,且合并症少,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美多心安或氨酰心安50~100mg,1日1次,或巯甲丙脯酸12.5~25mg,1日3次。
中药治疗见效慢,但是适合中老年人长期的治疗。
展望: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危险性不可小觑。
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有血压的升高,而血压的升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致使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
据了解,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其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我国约70%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事件发病/死亡率的相对风险随血压升高而显著增加。
然而,一些医患往往只单纯注重降压达标,缺乏对于心血管总体风险采取管理,其结果是患者虽然持续服用降压药物,病情却继续加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等情况的发生。
“目前医生和患者对高血压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认知仍较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控制率也不高,2009年中国门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对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31.3%。
”胡大一教授表示,“在治疗过程中,医师不但要注意患者降压,同时要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和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