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背景知识时,老师可以提问:“你们认为这首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实践教学法:通过集体唱、分组唱、合唱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教授乐曲的合唱部分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唱法和节奏。
2. 音乐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音乐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音乐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乐曲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乐曲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音乐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音乐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2. 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节奏、旋律等方面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例如,可以使用音乐制作软件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 互动平台:利用互动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4.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鼓励其对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与表达;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与分享,共同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辨识与欣赏,强调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旋律特点;
-分析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包括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的构成及其功能;
-对于曲式结构中的发展部,教师可对比主题原形与变化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变化手法;
-情感与文化内涵的教学难点,可以通过故事化讲解,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音乐情感;
-乐器音色辨识的难点,可以通过游戏或互动活动来加强,如听音辨乐器,提高学生的音色辨识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中的情感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主题辨识和和声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半音和声的运用,我会通过对比和声进行中的变化,以及其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情感表达相关的际问题,如“音乐如何影响你的情绪?”
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欣赏教材中“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内容。这一章节聚焦于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旨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交响乐中的旋律美、和声美及节奏美。具体内容包括:
1.了解德沃夏克及其《新世界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2人教新课标(2014秋)[模版]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2人教新课标(2014秋)[模版]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2人教新课标(2014秋)[模版]第一篇: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2人教新课标(2014秋)[模版][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音乐,使学生对欧洲交响乐产生兴趣,喜欢聆听德沃夏克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认识英国管,能辨听音色。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参与形式,带领学生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初步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及内容,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以及想像力。

3、通过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演唱《念故乡》,感受音乐作品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能对思念、热爱故乡的艺术作品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一、铺垫导学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能听懂音乐吗?音乐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演奏(演唱)技巧、不同的艺术处理等,能够传递出不同的内容,为我们留下不同的感受和记忆。

今天,这节欣赏课的音乐作品将为我们讲述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来聆听、感悟。

1、连连看:请同学们辨别几个片段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设计意图:开门见山“以听为主”,通过“辨别音色、模仿演奏姿势、探究、联想”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熟识“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两个主题及各乐器组的经典片段,为后面大段欣赏做铺垫;通过有目的、有梯度的加深学生对乐曲旋律的印象,帮助大篇幅的音乐作品“瘦身”,让学生感到亲切易接受,为交流对作品的感悟提供了充分的感知基础。

教学建议:每段音乐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聆听的次数。

(1)铜管组关于第一主题的片段。

师:铜管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大气、深远、恢宏……)铜管乐器属于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你还认识铜管组的哪些乐器?再听,大家可以自由地跟随视频模仿演奏。

(2)木管类的第二主题片段。

师:请你用一种线条来描述音乐,同学们会选择什么?为什么?音乐的什么特点给出了怎样的感觉?(旋律线的发展走向、情绪、气氛)是怎样的情绪或气氛?(激动、跳跃……)音乐中有哪些木管乐器在演奏?同学们可以任选其一进行模仿。

欣赏课《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

欣赏课《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

欣赏课《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
学设计
《自新大陆交响曲》是美国作曲家辛普森·莫里森创作的第五首交响曲,于1996年首演。

这首交响曲共有四乐章,第二乐章名为《生机勃勃》。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并对这首乐曲的音乐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准备:
•准备一份乐谱,方便学生跟随着乐曲的节奏跟唱。

•准备一份音乐解析的资料,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观看乐曲的演奏视频,让他们感受乐曲的氛
围。

2.让学生跟着乐曲的节奏唱出来,帮助他们感受乐曲的
节奏。

3.讲解乐曲的基本信息,包括作曲家、作品名称、乐章
名称等。

4.讲解乐曲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场、主体、结尾等部
分。

5.讲解乐曲的音乐特点,例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6.让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一. 教材分析《“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是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感强,富有情感。

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五线谱的基本知识,但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演绎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歌曲的美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自新大陆”第二乐章》这首歌曲的旋律复杂,情感丰富,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旋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歌曲的美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讨论法:分组讨论歌曲的节奏、旋律、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3.分析法:教师对歌曲的旋律、节奏、结构等进行详细分析。

4.实践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五线谱、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示和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五线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旋律和节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旋律、情感等方面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德沃夏克及其作品《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基本信息,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学生需掌握德沃夏克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了解《自新大陆》的创作背景。
-强调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情感表达、旋律变化和和声创新等特点。
(2)学习第二乐章的主要旋律、节奏和和声,能准确演唱或演奏。
但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稍显拘谨。为了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最后,我认为音乐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知识掌握,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们学会欣赏美、创造美,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真谛。我会继续努力,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们喜欢的乐园。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2023秋)》六年级上音乐教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识交响乐《自新大陆》及其作者德沃夏克,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学习第二乐章的主要旋律,掌握其节奏、和声及情感表达;分析音乐结构,理解音乐中的故事情节;进行音乐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提高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强化音乐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通过学习《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使学生能够感受乐曲的情感变化,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运用音乐语言进行表达与创作,提升个人音乐素养;了解德沃夏克及其创作背景,认识到音乐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价值,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从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课件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课件
• 它常被用来表现忧伤或平静, 也能吹出田园风光,成富于诗 意的表情乐段。
作品解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由英国管演奏的主 题曾被填写为歌曲,得到广泛的流传。
这是弦乐一种演奏技法,震音奏法,这种演奏方式 让人有一种震荡感,正表现出作曲家心中激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对故 乡的思念之情。
“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完整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
要求: 1.注意各主题主要用何种乐器演奏; 2.记录乐曲的结构; 3.感受乐曲表达的情感。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1841-1904)是19 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 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代表作
《e小调第九交响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 舞曲》、歌剧《水仙女》等。
音乐主题主要采用了黑人民歌的音调旋律,富于歌唱 性,朴实优美,情深意浓。
请大家听老师给大家的音乐片段,判断 以下分别是由什么乐器组的乐器来演奏的。
1.音乐片段一 2.音乐片段二 3.音乐片段三 4.音乐片段四
主奏乐器——英国管
• 是双簧管乐器的一种。比双簧 管的音域低五度,音色比双簧 管浓郁而苍凉比较含蓄内在, 听起来如泣如诉。
作品背景
《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 院长时所作。
他来到纽约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脑海里就翻腾着许多 新奇、鲜明的印象;他特别关心美国被压迫的黑人和印第 安人的生活和命运;他独处异国,十分思念自己的祖国和 家乡,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部著名的四个乐章的《自新大 陆交响曲》。
作品风格

【精品课件】 人教版音乐六上 1-4“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课件

【精品课件】 人教版音乐六上 1-4“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课件

作品介绍
“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乐谱
“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乐谱
整体感知
你可以把这首歌划分成几个部分便于理解吗?
英国管
英国管(English Horn)是双簧管乐器的一种。又称 中音双簧族乐器,即F调双簧管、中音双簧管,比双簧 管的音域低五度,音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比较含 蓄内在,听起来如泣如诉。它常被用来表现忧伤或平 静,也能吹出田园风光,成富于诗意的表情乐段,如 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Ⅲ"牧歌",柏辽兹的 《罗马狂欢节》的开始部分,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 响曲》第二乐章主题和西贝柳斯的交响诗《图奥内拉 的天鹅》都是以英国管来演奏。
课下任务
搜集有关交响乐的知识,加以积累。
课堂小结
这是德沃夏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 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 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 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 家的误解。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 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 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味。
• 交响曲一般按照四乐章的奏鸣曲式套曲形式写作。但有乐章数多于或少于四个的交响曲, 例如近现代的交响曲也有一个或五个、六个、七个乐章组成。此外,有些交响曲还带有 合唱或独唱的人声演唱。
走进作者
•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语: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1841年9 月8日-1904年5月1日),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 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作者
• 德沃夏克的主要作品有《第九交响曲》【全名《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 交响曲》】,为作者受邀到美国期间所作)《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 《第4交响曲》《第7交响曲》《狂欢节序曲》《奥赛罗序曲》《胡教徒序 曲》《随想谐谑曲》《幽默曲》(又称《诙谐曲》)《斯拉夫舞曲》歌剧 《水仙女》《阿米达》,以及交响诗《水妖》《午时女妖》《金纺车》 《野鸽》等等。

小学音乐“自新大陆”第二乐章课件

小学音乐“自新大陆”第二乐章课件
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 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 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乐趣的慢板主题, 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 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 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事实上,也正因 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赢得全世 界人民的由衷爱好。
第一主题
这是作曲家怀念遥远祖国的愁思。其旋律浑厚优美,富有歌唱性, 深得人们的爱好。以后曾被改编为各种独奏曲,也被填上歌词而成为独 唱曲或合唱曲。也有人曾把这个曲调误认为是一首古老的美国民歌。
第二主题
在弦乐器的演奏下,这一主题有了变化发展,情绪显 得有些激动。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 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 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 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 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 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 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 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 德沃板
乐章中最动人的一个”。其中的音乐形 象同诗人朗费罗的叙事诗《海华沙之歌》 中的第二十章“饥荒”有联系,诗中的 海华沙是印第安人的一位民族英雄,他 的妻子敏妮海哈在饥饿中死去,人们在 阴森森的密林里为她掘好坟墓,与她的 遗体告别。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二乐章
《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 任纽约音院院长时所作。新大陆原指南 北美洲大陆,作者在这里指美国。他一 踏上美国国土,来到纽约这个新兴的工 业城市,脑海里就翻腾着许多新奇、鲜 明的印象;他特别关心美国被压迫的黑 人和印第安人的生活和命运;他独处异 国,十分思念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百感 交集,写下了这部著名的四个乐章的 《自新大陆交响曲》。

“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学习《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基本旋律;•学习曲子中的基本节奏和和声;•理解曲子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学习和呈现曲子的演奏效果。

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的理解及其对音乐的指导作用;•整合节奏和和声的技巧;•实现曲子的正确演奏效果。

教学内容1. 音乐教学课程的导入1.老师先示范一遍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让学生先大致听听这首曲子,熟悉一下曲调和基本节奏。

2.老师让学生自由发挥,利用“口哨、鼓掌、拍手”等方式配合曲子的节奏。

2. 音乐教学课程的主体部分1.教学《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乐曲原唱;2.约定每个乐器的名字,并让学生感受到乐器所对应的音乐元素,如钢琴对应旋律,节奏器对应节奏,打击乐器对应和声;3.指导学生分组,按照不同的乐器角色进行分组练习;4.手把手的指导学生如何演奏正确的节奏,并指导学生逐步合成和声,并给学生合成的和声进行评价,并及时纠正。

3. 音乐教学课程的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曲子中表现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2.教师号召学生,集中精力,大声演奏出自新大陆的完整曲子,展示学生所学的乐曲效果;3.课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知识;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以做为主、以听为辅”教学方法;3.学生合作式学习。

教学手段1.示范性演奏;2.音乐教具、指挥棒、乐器;3.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及时评价,纠正学生错误的演奏方式;2.让学生展示拍打、演唱等的表现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3.鼓励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建议1.学生一开始可能难以理解曲子的整体结构和情感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图像等方式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感受到音乐中的基本元素和文化内涵。

最新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课件 1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共17页

最新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课件 1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共17页
最新人教版音乐六级上册课件 1自新大 陆第二乐章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五线谱)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五线谱)课件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 “自新大陆”第 二乐章的五线谱, 包括旋律、节奏、 和声等方面的知 识。
学生需要掌握五 线谱的基本知识, 能够识别音符、 休止符等音乐元 素。
学生需要理解 “自新大陆”第 二乐章的音乐风 格和情感表达, 能够通过演奏或 演唱来表达音乐 情感。
学生需要完成课 后练习,巩固所 学知识,提高音 乐素养。
比较:比较不同 音乐作品的异同 ,分析其特点和 魅力
联想:结合自己 的生活经历和情 感,联想音乐的 意境和情感表达
音乐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音乐可以提升个 人的审美能力
音乐可以帮助人 们缓解压力,放 松心情
音乐可以激发人 们的创造力和想 象力
音乐可以增强人 们的团队协作能 力和社交能力
总结与作业布置
乐曲意境:描绘了 德沃夏克对美国新 大陆的向往和憧憬
情感表达:通过旋 律、节奏、和声等 音乐元素,表达了 对自由、和平、美 好的追求和向往
音乐欣赏:引导学 生感受乐曲的意境 和情感,提高音乐 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的方法与技巧
聆听:认真倾听 音乐,感受音乐 的旋律、节奏、 和声等元素
思考:思考音乐 的情感表达,理 解音乐的主题和 内涵
作业布置与要求
完成五线谱的抄写,并标注音名和唱名 练习演奏第二乐章,注意节奏和音准 思考第二乐章的主题和情感,写出自己的感受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好相关材料和乐器
THANK YOU
汇报人:
音程的种 类:大音 程、小音 程、纯音 程、增音 程、减音 程等
音程的性 质:协和 音程、不 协和音程、 完全协和 音程、不 完全协和 音程等
乐谱解读与演示
乐谱分段解读
第一段:主题陈述,旋律优美,节奏平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自新大陆”
第二乐章》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对欧洲交响音乐产生兴趣,喜欢聆听德沃夏克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2、感受音乐情绪,初步了解此音乐的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知道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时学习过《彼得与狼》一课,对交响乐队以及铜管组,木管组及弦乐组有所了解,在聆听交响乐有一定的基础,故在本课中稍加引导,即可听出各个乐器组所表达的内涵。

3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听、唱、奏、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聆听合唱《念故乡》
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由谁作曲?是哪一部著名的交响曲的主题?
2【讲授】学唱歌曲《念故乡》
1.简介:《念故乡》由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作曲,选自其著名的《自新大陆交响曲》。

《自新大陆交响曲》在美国纽约首演一举成功,轰动美国,从此名扬世界,其中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更为人们喜爱。

德沃夏克的学生将这首曲子填词成独唱《回家去》,风行美国,流传全世界。

在我国被译作《念故乡》。

2.聆听范唱,感受歌曲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

3、全体学生视唱旋律,注意附点音符的正确演唱。

4、唱词。

注意唱出歌曲力度的变化。

理解、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思念故乡、痛恨侵略者、愿为民族解放献身的情感。

3【导入】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