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摘要: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1.溶解度曲线的定义2.溶解度曲线的重要性3.溶解度曲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二、溶解度曲线的类型和特点1.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液体的溶解度曲线3.气体的溶解度曲线4.各类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和区别三、溶解度表的定义和用途1.溶解度表的定义2.溶解度表的重要性3.溶解度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四、如何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1.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和趋势2.掌握溶解度表的数据和信息3.将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应用于实际问题正文: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理解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溶解度曲线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展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而溶解度表则是一种数据表格,列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
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溶解度曲线,也称为溶解度图,是一种将温度作为横坐标,溶解度作为纵坐标的曲线图。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以及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溶解度曲线对于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
二、溶解度曲线的类型和特点根据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溶解度曲线可以分为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液体的溶解度曲线和气体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常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的趋势,而液体的溶解度曲线则通常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气体的溶解度曲线则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会降低。
三、溶解度表的定义和用途溶解度表是一种数据表格,列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
溶解度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查找和获取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信息,为实际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溶解度表对于研究和分析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学、地质、环境等领域。
四、如何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要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首先需要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和趋势,以及溶解度表的数据和信息。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溶剂中单位温度下溶质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力等。
溶解度曲线则是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呈现的曲线,对于理解溶解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通常用“溶质在100克溶剂中溶解的克数”或“溶质在100毫升溶剂中溶解的克数”来表示。
溶解度的单位通常为克/100克或克/100 mL。
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极性、溶剂分子的大小与溶质分子的大小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决定溶解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溶解度越大。
2. 溶质的性质:溶质的极性、溶质分子的大小与溶剂分子的大小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溶质分子越小、极性越大,溶解度越大。
3. 温度: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但某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发生。
4. 压力: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较小。
但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情况下,压力的增加会导致溶解度的增大。
二、溶解度曲线与溶解度变化规律溶解度曲线是随温度变化而描绘的曲线图,用于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在溶解度曲线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一般来说,溶解度曲线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曲线:这种曲线表明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愈发有利,溶解度呈现上升趋势。
2.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曲线:这种曲线表明溶解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会导致溶解度的降低。
3. 温度对溶解度没有显著影响的曲线:这种曲线表明溶解过程与温度无关,溶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不变。
溶解度曲线对于理解溶解过程和溶解度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研究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溶解过程的热力学特征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工具,它们在研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行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并介绍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作用。
一、溶解度曲线的基本概念溶解度曲线,又称溶解度特性曲线,是一种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的曲线。
它反映了物质在固态与液态之间平衡关系的变化,是研究溶解度规律的重要工具。
二、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绘制溶解度曲线时,通常将温度作为横坐标,溶解度作为纵坐标。
在曲线中,每个数据点表示在特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通过这些数据点,可以观察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三、溶解度曲线在化学中的应用溶解度曲线在化学实验设计、生产工艺优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度规律,为实验和生产提供依据。
四、溶解度表的编制与作用溶解度表是一种列举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表格。
它可以为实验者提供有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数据,以便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
溶解度表在化学、化工、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五、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的关联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都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溶解度变化的重要工具。
溶解度曲线以图形方式直观地展示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而溶解度表则以数据形式提供了这些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往往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果。
六、如何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合适的实验温度,以实现目标物质的溶解或结晶。
2.根据溶解度表,确定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实验操作提供数据支持。
3.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分析实验结果,判断实验条件是否合理,优化实验方案。
4.在环保、化工等领域,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进行工艺优化和废水处理。
总之,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是化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是研究物质在溶液中溶解的基本工具之一。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往往需要知道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便进行实验设计和参数计算。
因此,了解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的概念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变化所呈现出的曲线。
一般而言,溶解度曲线通常都是S型曲线,也称为饱和溶解度曲线。
它是由两个基本参数决定的,即最大可溶性和溶解过程的平衡常数。
最大可溶性表示在饱和状态下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最大量,通常用g/L或mol/L表示,而溶解过程的平衡常数则是指溶解物质的离解度和水合度之间的平衡状态。
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了溶解物质在饱和状态下的最大可溶性。
二、溶解度表溶解度表是指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通常是水)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通常以g/L或mol/L表示,常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溶解度表中的数据是根据实验测定得出的,因此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条件。
在实验中,一般都需要根据已知的溶解度数据计算出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或者根据溶解度表确定实验条件。
三、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最主要因素,通常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来得出溶解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2. 压力:在一定温度下,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很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3. 溶剂的选择:当某种物质在两种或多种溶剂中均可溶解时,其溶解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4. 溶质的性质: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其中包括溶质的分子大小、形状、电荷等因素。
5. 溶质的浓度:当溶质浓度很高时,由于所占体积较大,易形成颗粒,从而降低其溶解度。
此外,对于部分物质,它们在一定浓度下溶解度会出现略微的上升或下降。
四、应用1. 实验设计:在化学实验中,了解物质的溶解度对实验设计非常重要。
比如,确定实验中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帮助确定用多少样品进行实验,以及如何准确地测量物质的浓度。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a 30g 100g ×14 130g ×14
的饱和溶液中,
b 40g 100g ×13 140g ×13 C 30g 100g ×14 130g ×14
谁的溶解度大 所含水就少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b
.................. ..........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 40 50 60 70 80 90 100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 溶解度曲线
()
溶 解 度
200 190 180 170
D 50oC时,10gKNO3中加入20g水,充分溶解后
再降温到30oC,有KNO3固体析出
B、列表法中,判定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方法:看
低温时低的溶解度与相邻该物质高温的溶解度之间是否包含
另一物质高温是的溶解度,若包含则符合题意。
40oC时 KCL的溶解度为4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KCl
(5)稀释问题套入稀释公式:m浓液×P%浓= m稀液 ×P%稀
100g
20g 20g+100g
(100+50)g
X
X=11.1%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 ..........
1.将t1oC a、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oC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B.可溶物质
.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一般称为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的物质。这句
话是否正确? 错 (2)20℃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克, 难 所以碳酸钙是_________溶物质。 (3)20℃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所以食 易 盐属于_________溶物质。
硝 酸 钾
138g 度相同,都约为______。 小于 4、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 (填大于、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5、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 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
氯化钾
氯化铵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溶 解 度 (g) 甲 乙
甲
冰水
乙
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0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温度 C) (
D.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t1º C时,A 的溶解度
< B 的溶解度.(填< > 或=)
(2)A、B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温度 是 t2 º C。 (3)当A、B两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 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达到饱和的 是 A 物质的溶液。
第三节 物质的溶 解性
第二课时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欲将某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 溶液,可采取哪些方法?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么吗?不饱和溶液 一定是稀溶液?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实验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实验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单位体积的最大溶解量。
而溶解度曲线是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了解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对于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溶解过程以及溶液的性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
实验材料:1. 温度计2. 100毫升量筒3. 静态密闭容器4. 各种溶质和溶剂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容器和仪器,确保无杂质。
b. 确定所需溶质和溶剂的种类。
c. 按照所需温度范围,准备相应的温度计。
2. 实验前的计划:根据选定的溶质和溶剂,制定一系列不同温度的实验条件,以获得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操作:a. 在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使用温度计测量溶剂的初始温度。
b. 向容器中加入少量溶质,并搅拌溶液直到溶质彻底溶解。
c. 逐步增加溶质的质量,继续搅拌溶液,直到出现溶质无法完全溶解的情况。
d. 记录此时溶质的质量以及温度,并重新测量溶液的温度。
e.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达到所有实验温度。
4. 实验数据处理:将实验中记录的溶质的质量和温度数据整理为表格或图表。
根据此数据,可以绘制溶解度曲线,从而了解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注意事项:1. 溶剂和容器需要事先清洗,防止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溶质的质量需要逐步增加,以确定溶解度的极限。
3. 实验时需保持溶液的搅拌,以促进溶质与溶剂的混合和溶质的溶解过程。
4. 实验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溶质的质量和温度,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实验,我们可以获得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例如在药物制剂中,了解药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指导其制备工艺;在环境科学领域,了解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有助于研究水体中的气体交换过程。
因此,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实验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通过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关系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关系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它是描述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
溶解度曲线则是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从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的特点以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压力和溶质浓度。
首先,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溶质分子的动能增大,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促进溶质分子进入溶剂中。
但是,对于某些溶质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反而会减小,这是由于溶质分子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会使溶解过程的熵变增大,从而导致溶解度的减小。
其次,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
只有在气体溶解度较高的情况下,压力的变化才会对溶解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气体溶解度较高时,增大压力会使溶质分子更容易进入溶剂中,从而增加溶解度。
最后,溶质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溶质浓度越高,溶解度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溶质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增加溶质分子进入溶剂中的倾向。
二、溶解度曲线的特点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一般情况下,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溶解度曲线的斜率代表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速率。
斜率越大,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快,反之则越慢。
其次,溶解度曲线在某些温度点上可能会出现突变。
这是因为在某些特定的温度下,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导致溶解度发生突变。
最后,溶解度曲线在不同的溶剂中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这是由于不同的溶剂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从而影响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解度曲线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用于溶解度的预测和计算。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解读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解读溶解度是指单位质量的溶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通常以克/100克溶剂(g/100g)或克/升溶液(g/L)表示。
溶解度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溶解过程的理解以及反应速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温度、压力和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其中最显著的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导致溶质分子更容易克服吸引力和相互作用力,从而更容易融入溶剂中。
另一方面,在低温下,溶剂分子的平均动能降低,相互作用力增强,溶质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与温度相比,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通常较小,尤其是对于固体溶质和液体溶剂的溶解过程。
但是,对于气体溶质和液体溶剂的情况下,压力的增大可以显著提高溶解度。
这是因为根据亨利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其压力成正比。
增加压力可以增加溶质分子通过液体表面进入溶液的机会,从而提高溶解度。
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时,溶解度通常较高。
相反,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时,溶解度则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相互作用力较强可以促使溶质分子在溶剂中更好地分散,并与溶剂分子形成较为稳定的溶液结构。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进行解读。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度随溶剂质量或摩尔分数变化的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形态可以根据溶剂的类型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溶解度曲线包括饱和溶解度曲线、过饱和溶解度曲线和不饱和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解度曲线描述了在给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度随溶剂质量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
在曲线上各点的坐标表示了溶剂中存在的溶质的最大可能质量。
曲线的形状通常呈正向斜率,即溶质溶解度随溶剂质量增加而增加,直到达到饱和状态。
此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无法再进一步增加。
高三复习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硫酸钾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度及溶解度曲线
[考纲知识整合]P10 1.固体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_1_0_0_g_溶__剂__ (通常是水)里达到_饱__和__状_态___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2)外因:①溶剂的影响(如 NaCl 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汽油)。 相似相溶 ②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_增__大___,少数物质却相反, 如 Ca(OH)2。
2.气体的溶解度 (1)表示方法: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 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 1 体积水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 1∶x。
气体
NH3
溶解度(水) 1∶700
HCl 1∶500
SO2 1∶40
CO2 1∶1
(2)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温度升高,溶解度_减__小__;压强增大,溶解度__增__大_。
“冬天捞碱”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冬天温度低,碳酸钠溶解度减小,所以 结晶析出。
“夏天晒盐”—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夏天温度高水份蒸发,所以结晶析出。
观察下图,思考:
溶
1、如何从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
解 度
方法:蒸发结晶
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 蒸发结晶法
/ g
NaCl
操作: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溶剂中可以溶解的最大溶质的量。
溶解度通常用溶质在单位溶剂中的摩尔或质量浓度来表示,单位常用mol/L或g/L。
溶解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和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其中,温度是溶解度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
随着温度的升高,大部分固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会增加,而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则会减小。
这是由于高温会增加溶质与溶剂之间的分子热运动,从而有利于克服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溶质更容易溶解。
相反,低温下,热运动减弱,溶剂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导致溶质溶解度减小。
除了温度,压力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
对于气体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随着压力的增加,气体溶质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由于增加压力会使气体溶质分子更加密集,更容易与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增加溶解度。
而固体或液体溶质的溶解度对压力影响较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溶剂选择也会对溶解度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溶剂有着不同的溶解度能力,这主要与溶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性质和极性相关。
相似的化学性质或极性的溶质和溶剂更容易彼此相互作用,从而溶解度较高。
此外,溶剂的溶解度也会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可能与溶质的影响程度不完全相同。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得到溶解度曲线的形状。
溶解度曲线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显热型和隐热型。
显热型溶解度曲线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加,形成一个正斜率的曲线。
这是由于溶解过程是放热的,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热运动,从而有利于溶质溶解。
隐热型溶解度曲线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减小,形成一个负斜率的曲线。
这是由于溶解过程是吸热的,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热运动,导致溶质分子逃逸出溶液,从而减小溶解度。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我们可以推断溶解过程中是否有热效应。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斜率,我们还可以判断溶解度对温度的敏感程度。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1. 引言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是研究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性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的概念、应用以及其相关实验方法。
2.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描述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变化规律。
通常,我们会固定一种物质作为溶质,将其逐渐加入到一定量的溶剂中,并测量其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浓度。
通过将测得的饱和浓度与相应温度进行绘制,就得到了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1 曲线形态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变化规律,可以得到以下几种常见的曲线形态:•升高型:随着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性增强。
•下降型:随着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性减弱。
•不变型:温度的变化对物质的溶解性几乎没有影响。
2.2 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温度和压力。
•温度: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溶质分子吸收热能增多,分子间距离增大,从而使溶质易于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溶解度增加。
•压力: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相较于温度来说较小。
但某些物质在高压下会出现明显的溶解度变化。
3. 溶解度表溶解度表是一种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浓度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表格。
它提供了各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通常是常见温度)的溶解性信息。
3.1 表格内容典型的溶解度表包含以下信息:•物质名称:列出所研究物质的名称。
•温度范围:列出测量或记录的温度范围。
•溶解度值:列出物质在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浓度。
3.2 制作方法制作溶解度表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并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一般的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一定量的溶剂,并加热至所需温度。
2.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直到达到饱和状态。
3.记录所添加的溶质量以及所得到的饱和浓度。
4.重复以上实验步骤,直到覆盖所需温度范围。
5.将测得的数据整理并制作成表格。
4. 应用与意义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美版】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 美版】
【例题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t1℃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B. t2℃时,将50 g甲加入50 g水中,可得到100 g溶液 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D. t1℃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 美版】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 美版】
3.溶解度曲线 (1)含义。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②曲线的走向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平缓,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
度变化影响较小;曲线越陡,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越大。 ③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还可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
(3)溶液不一定无色,常见的有色溶液有:蓝色的CuCl2、CuSO4溶液;浅绿色的FeCl2、FeSO4 溶液;黄色的FeCl3、Fe2(SO4)3溶液;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等。
(4)不同物质去污原理不同,如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是溶解作用。 (5)溶液一定属于混合物,而水、乙醇属于纯净物,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 美版】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共20张PPT)【完 美版】
【例题4】(双选)时,将等质量的分别加入到各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恢复到,现 象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 甲中加入的固体是 KNO3 B. 甲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C. 将甲、乙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一定有固体剩余 D. 若将甲、乙的温度从升高到,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1. 引言溶解度是指单位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平衡时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研究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制作相应的溶解度表,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特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2. 溶解度曲线2.1 溶解度与温度关系物质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和能量,使得分子间距离增大,从而有利于固体分子逃离晶格并进入溶液中。
以氯化钠(NaCl)为例,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以下是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温度(℃)溶解度(g/100g水)0 35.710 38.220 40.730 43.340 45.82.2 溶解度与压力关系对于大部分固体物质来说,压力对其溶解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但是对于气体溶解在液体中的情况,溶解度与压力成正比关系,即亨利定律。
亨利定律可以用来描述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以二氧化碳(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例,以下是二氧化碳在不同压力下的溶解度数据:压力(atm)溶解度(g/100g水)1 0.0392 0.0793 0.1184 0.1575 0.1973. 溶解度表溶解度表是一种将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数据整理并呈现的表格。
通过查阅溶解度表,可以了解某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最大溶解量。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温度(℃)溶解度(g/100g水)0 35.710 38.220 40.730 43.340 45.8通过这个溶解度表,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例如,在0℃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7g/100g水,而在40℃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加到了45.8g/100g水。
4. 应用4.1 溶解过程控制通过研究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可以控制物质的溶解过程。
根据所需的溶液浓度和温度条件,可以确定需要加入的物质量,并且通过调整温度来控制物质的最终溶解量。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液能够溶解的最大量溶质的性质。
溶解度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来表示,该曲线展示了溶质在不同温度下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1. 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物质的量。
溶解度受温度、溶剂性质、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
温度升高对于固体溶解度而言通常是有利的,但对于气体来说则相反。
2. 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和绘制方法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溶质在单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曲线。
绘制溶解度曲线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测定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使用图表工具将温度和溶解度的关系表示出来。
3. 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和解读溶解度曲线可以展示出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 水溶液中的一些溶解度曲线是正斜率曲线,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加;- 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曲线是水平的,即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某些溶质的溶解度曲线是倒U型曲线,即溶解度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达到一定温度后再逐渐降低。
4. 重点溶解度曲线的实例分析以下是几个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实例分析:- 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溶解度曲线是正斜率曲线;- 硝酸钙水溶液的溶解度曲线是倒U型曲线;- 汞的溶解度曲线是正斜率曲线。
5. 应用和意义溶解度曲线对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条件来调节溶解度,从而实现产品的最优化制备。
此外,溶解度曲线还能帮助科学家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深入研究物质的溶解动力学规律。
总结: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是研究溶液中溶质溶解现象的重要概念。
溶解度曲线能够展示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对于控制溶解度以及了解溶解过程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溶解度曲线来调节溶解度以实现特定的需求。
同时,溶解度曲线也为科学家研究溶解动力学提供了重要依据,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教学目的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2、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3、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4、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教学内容一、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1)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2)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例一】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糖水的溶质是水D.医用生理盐水是溶液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此并不是说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因此A是错误的;饱和溶液并不一定是浓溶液,但是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故B错误;糖水是蔗糖与水的混合物,根据溶质、溶剂的判定方法,糖水中的溶质是蔗糖,因此C错误。
因此叙述正确的是D。
[小试牛刀]1.下列不属于溶液的是A.浓盐酸B.蔗糖水C.白酒D.冰水混合物2.有些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
这种物质可能是A.明矾B.食盐C.硫酸铜D.熟石灰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例二】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物质X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Y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析:A的说法不正确,该溶液不能再溶解X,但未溶解Y,对Y而言,该溶液是不饱和的,能继续溶解Y.B的说法不正确,如微溶于水的Ca(OH)2,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C的说法不正确,易溶于水的物质如NaCl、KNO3等,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但是浓溶液.D的说法正确,改变温度、改变溶剂或溶质的质量,可以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因此叙述正确的是D。
7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龙文教育精品课程辅导讲义讲义编号辅导科目:化学年级:初三课题第七讲: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授课时间: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固体溶解度基本概念与要素,会与气体溶解度区分,并掌握溶解度中的特例2.掌握溶解度曲线,并会利用溶解度曲线做题教学重点1.固体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教学难点 1.气体溶解度与氢氧化钙教学内容一、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概念:关键点: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
注意:1、100g仅是溶剂的质量。
2、四个关键点必须同时存在3、溶解度只和温度、什么溶剂溶质有关,与溶剂的量无关。
4、单位:固体是g。
5、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性质、溶剂性质;(外因)温度。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固体的溶解度越大。
6、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温度是20℃,并且溶剂的质量是100g。
附注:在20℃下,溶解度小于0.01g,被称为难溶或不溶;溶解度介于0.01~1g 之间,被称为微溶;溶解度介于1~10g之间,被称为可溶;溶解度大于10g,被称为易溶。
(2)气体溶解度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体积。
注意:气体的溶解度没有单位。
影响因素:温度、压强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现象解释:(1)汽水瓶盖,大量气泡冒出。
原因:(2)喝汽水后会打嗝。
原因:(3)鱼池中水泵把水抽向空中。
原因:(4)不能用煮沸过的凉水养鱼。
原因:二.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横坐标:纵坐标:表示的意义:注意:1、曲线上任意个点的意义:2、曲线上交点的意义:3、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应用:(1)混合物分离提纯(2)比较不同物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大小,同一物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大小。
(3)配制饱和溶液。
(2)结晶的方法:1、蒸发溶剂:适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
2、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应用:分离混合物,如氯化钠和硝酸钾。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前言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遇到溶解度的问题。
溶解度是指在给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量,通常以质量为单位表示。
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压力、溶质浓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更好地了解溶解度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不同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溶质浓度的变化关系所绘制的曲线。
溶解度曲线通常用来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1.1 实验方法制作溶解度曲线的实验通常需要选择一个溶质和一个溶剂,并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实验中,可以取一定质量的溶质加入溶剂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然后测定溶解液的浓度。
通过多次实验,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1.2 曲线形状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溶质在溶剂中的性质。
一般而言,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曲线呈现上升趋势;•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呈现下降趋势;•若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非常小,曲线呈现平直趋势。
二、溶解度表溶解度表是根据实验数据编制的,按照一定方式列出了不同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
通过溶解度表,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
2.1 表格结构通常,溶解度表的表格结构如下:温度(摄氏度)溶质1的溶解度(g/100mL)溶质2的溶解度(g/100mL)溶质3的溶解度(g/100mL)0 10.5 20.2 5.810 12.3 18.9 5.220 14.1 17.5 4.630 16.0 16.1 4.040 17.8 14.6 3.450 19.6 13.2 2.82.2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1.在同一温度下,溶质1的溶解度大于溶质2和溶质3的溶解度;2.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3.不同溶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异很大。
三、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以外,溶解度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解析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解析在化学中,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是溶质与溶剂相互作用力和温度的函数,常用摩尔溶解度(单位为mol/L)或质量溶解度(单位为g/L)来表示。
溶解度的大小对于许多化学和物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溶解度定义及影响因素溶解度指的是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其定义可表示为溶解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解度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因素:1. 温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分子内能增加,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减弱,溶解度相应增加。
2. 压力:溶质在溶解过程中对压力变化不敏感,因此溶剂中气体溶解度通常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3. 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溶解度较高。
相反,如果相互作用力较弱,溶解度较低。
4. 溶剂的性质:不同溶剂的极性和极性大小不同,对溶质溶解度有重要影响。
通常来说,极性溶剂能够溶解极性分子。
二、溶解度曲线及其解析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随溶质质量或摩尔数的增加而变化的曲线。
通过研究溶解度曲线可以了解溶解度与溶质浓度之间的关系,揭示溶解度曲线背后的化学和物理规律。
一般来说,溶解度曲线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饱和溶液:当溶质溶解到一定程度后,溶液中存在了极限的最大溶解度,这时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其溶质浓度。
在溶解度曲线中,饱和溶液通常呈现出水平直线的趋势,即溶解度不随溶质浓度而变化。
2. 不饱和溶液:当溶质溶解度小于其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度时,溶液被称为不饱和溶液。
在溶解度曲线中,不饱和溶液的趋势是随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超过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3. 过饱和溶液:当溶质溶解度超过其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度时,溶液被称为过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的溶质浓度通常通过提高溶剂温度或减少溶质溶解时的晶体核形成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20º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 36.0克,则氯化钠在20ºC时的溶解度为36.0 克( 对 )
例2.
溶解度/g
1、20℃时,A的溶解 80 度是_____1_0_克___ 2、 70
A
10g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难_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A )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表格法
例:KCl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1.0 34.0 37.0 40.0 42.6 温度/℃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45.5 48.3 51.1 54.0 56.7
应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溶解能力,应控制的条件有:
同温 等量的同种溶剂 达到饱和状态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质量来比较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四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 状态:饱和状态(最多)
水
100
标准:100克溶剂 单位:克
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C可能表示哪种物质:__C__a_(_O_H__)_2_或__C__O_2_等__气_ 体
谢 谢 大 家 !
作业: P41 第8和10题
钠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ºC时,
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 硝
酸钠的的质量分数(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例1:判断 1、在20ºC时,100克水中溶解了23克食盐, 则食盐在20ºC时的溶解度为23克。( 错 )
2、在20ºC时,100克溶液中含有溶质23克, 则该物质20ºC时的溶解度为23克。( 错 )
(1)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 ___饱__和__溶__液____。 (2)20℃时从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蒸发掉100g水,析出氯化钠 晶体的质量为___3_6_g____。 (3) 2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液、水、溶质的质量比为 __1_3_6_:__1_0_0_:__3_6__。
2.溶解度曲线
思考
溶解度/g
80 从溶解度曲线中的 70
A
信息?
60
50
(1)某物质在某一温 40
B
度下的溶解度(点) 30
20
C
(2)某物质在不同温
度下的溶解度不同 (点)
10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溶解度/g
(3)曲线的交点表示这
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
80
70 60
A
溶解度相同(交点)
60℃ABC的溶解度由 60
大到小的顺序是
50
__A_>__C__>__B__
40
3、温度升高,溶解 30
B
度下降的物质是
20
C
______C____
10 P
4、P点的意义是 _40_℃__时_A_和__B的__溶_解__度相等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溶解度/g
5 、当温度_>_4__0_℃__时,A 80
溶解度: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常用溶 解度表示
下列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能力相同?
硝酸钾 氯化钠
不行
10 ℃ 第一方案 40 ℃ 应同一温度
这样行吗?
氯化钠
硝酸钾
不行
20 ℃
第二方案
20 ℃
一杯水
一盆水
应溶剂的量相同
这样行吗?
1克氯化钠
1克硝酸钾
不行
20 ℃时
20克水中
第三方案
1克NaCl和1克KNO3都溶解了,能说明 NaCl 、 KNO3 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克
水100克
够了,我饱了
讨论:40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含义是什么?
分析: 温度 400c
溶质 质量
40g
溶剂 质量 100g
饱和溶 液质量
140g
答:40ºC时,氯化钾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 质量为40克。
或:在40ºC时,氯化钾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40克。
例、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常温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要使它变成不饱和溶
液而又保持其溶剂的质量不变,可采用的方法
是 升高温度
。
练习
10、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的溶解度曲线。 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 晒盐,冬天捞碱”。请解释原因:
“夏天晒盐”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天温度高水 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 “冬天捞碱” 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冬天温度低,碳 酸钠易结晶析出。
三.气体溶解度 1.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 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五要素:
(1)、压强为101kPa(2)、一定温度 (3)、1体积水 (4)、达到饱和 (5)、气体的体积
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 (1)打开汽水盖时,汽 水喷出来。说明什么?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 会打嗝。这说明什么?
(3)烧开水时,水还未沸 腾为什么就有气泡冒出?
3.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气体本身性质、溶剂性质. 外因:温度、压强. (1)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2)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夏天,阵雨来临之前,鱼塘里的鱼常出 现“浮头”现象,闷热天气鱼会跳起来, 你知道为什么吗?假如你承包了这个鱼
的溶解度 大于B的溶解 70
度。当温度____ < 40 ℃ 60
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 50
解度。
40
6、把温度从20℃升高 30 到80℃,饱和溶液可能 20
变为不饱和的是_A__.B_, 10
可能有晶体析出的是
__C___
0
A
B C
20 40 60 80 100
温度/℃
5.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
溶质
溶剂
溶液
36g
100g
136g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固体本身性质、溶剂性质
外因:温度 注:固体溶解度与溶剂量多少无关,一般来讲, 温度不变则固体溶解度就不变.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溶解度/g >10g >1g
(20℃)
难溶
微溶
<1g 可溶
<0.01g 易溶
01g
1g
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
为什么要向鱼缸 为什么要把水喷
中通空气?
向空中?
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氧气 溶解的量。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如图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硝酸钾中含有少量
的氯化钠,要提纯氯化钠,
采取的方法为
。
(2)氯化钠中含有少量
的硝酸钾,要提纯硝酸钾,
采取的方法为
。
(3)90ºC时硝酸钾和硝酸
50
40 (4)曲线越陡,该 30
B
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 20
C
响越大(线)
10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图9-13 熟石灰的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图9-12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1): 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KCl.KNO3.NH4NO3 (陡升型) (2): 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 NaCl (缓升型) (3):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如Ca(OH)2 和所有气体(下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