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糖尿病足溃疡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和血液循环受损,进而产生溃疡。
这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足溃疡是由于气血不畅、瘀阻络脉所致,因此采用外治法来治疗能够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本文将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进行详细介绍。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验证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0例,男女不限,年龄在40~70岁之间。
2. 分组情况: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外科治疗。
3.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包括中药外敷、针灸、艾灸等。
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外科治疗,包括清创、消毒、伤口包扎等。
4. 治疗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溃疡面积、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5. 安全性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
三、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和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面积显著减小,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疼痛缓解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
并且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安全性良好。
四、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改善病患的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中医外治法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重要手段之一。
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六、展望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已经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要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中医外治法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新进展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新进展摘要:糖尿病足为糖尿病并发症,足部感染可引起创面愈合困难,严重者出现骨质破坏、骨髓炎,截肢发生率高。
近年来,人们深入研究糖尿病足慢性溃疡,其治疗方式不断更新,包括创面敷料、清创术、高压氧疗、创面负压吸引术等,本文将重点分析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治疗方法;新进展;前言糖尿病足是以糖尿病为基础发生的足部感染,与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神经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表现为下肢皮肤化脓、破溃、疼痛等,严重者引起下肢坏疽、截肢,属于糖尿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1]。
研究数据表明,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数量增多,预后效果不佳,需重视治疗。
1.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治疗方法1.清创法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因受感染影响,需实施手术治疗,其目的为破坏病变、治疗病变,直到痊愈。
溃疡清除包括清除坏死组织、不重要组织,暴露流血与健康创面,常用治疗方式为锐器清创术,如手术切除手术、清创术。
清创术常用治疗方式为剪刀、手术刀[2]。
1.伤口敷料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在治疗时,选择理想伤口敷料具有重要意义,可保障伤口环境湿润,预防创面继发感染,吸收伤面渗出物,有助于组织再生。
当前,临床常见伤口敷料包括泡沫系列敷料、水凝胶系列敷料、透明敷料、藻酸盐系列敷料等。
(3)负压伤口治疗负压伤口疗法为糖尿病足慢性溃疡常用治疗方案。
在该方案治疗过程中,首先应当全面清除溃疡创面,将受感染与坏死组织切除,创面可见血供良好、健康组织;完成清创以后,彻底清洗伤口,采用真空辅助闭合装置系统进行治疗。
对于开放性创面,采用合适伤口敷料进行覆盖,一组吸管与伤口敷料连接。
敷料与周围皮肤黏附塑料膜,继而对伤口进行密封,使用标准负压(125mmHg),持续负压吸引。
若患者出血过多或感到疼痛,调整负压75-100mmHg[3]。
及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定期检查伤口,并实施清洗。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每2-3天需更换一次敷料。
1.高压氧疗高压氧疗为慢性创面常用辅助治疗方案,可促进创面愈合。
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作者:唐强,唐乾利来源:《右江医学》2022年第02期[专家介绍]唐乾利,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西重点学科(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广西肝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医学高层次领军人才(外科学),广西百色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A层次人才。
现任广西科协常委,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广西卫生法学会会长、党委书记,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兼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创疡与创面修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及10余家医学杂志副总编、常务编委等学术职务。
擅长于普外科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主要研究方向为胆石症防治、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先后主持1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0项,9项成果鉴定为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获专利授权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21项。
主编、参编专著15部,参编全国统编教材、规划教材16部(其中任副主编6部),发表专业论文3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
应邀在区内外200多家单位主讲专题讲座250余场次。
培养硕士生68名、博士生27名、博士后8名。
【摘要】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的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痛苦,目前,临床虽治疗方法繁多,但未脱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之藩篱。
笔者通过综述近年来上述治疗方法之进展,总结现有存在的问题,认为西医治疗应扩大适应证及人群,探索普适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干预措施,而中医药治疗DF历史悠久,制定统一辨证标准和规范,扩大临床研究样本量、延长研究周期,探索其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机制等是现今需要解决的难题。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而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加。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治疗难度大、疗效差,给病患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日益深入,探索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但目前对糖尿病足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疾病的病因依然不明确、诊断方法有待改善、治疗策略需要进一步优化等。
开展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深入探讨其病因、完善诊断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总结糖尿病足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并发症和预防措施,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管理策略。
通过对当前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为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未来在糖尿病足临床管理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促进疾病的防治工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社会经济负担。
2. 正文2.1 糖尿病足的病因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生主要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有关。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易造成周围神经受损,导致感觉减退或消失,从而使患者对足部疼痛、温度和压力等刺激缺乏感知能力,容易忽略细微的创伤。
高血糖还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微血管病变和动脉硬化,使足部血液循环受损,难以及时修复受伤处。
糖尿病足的病因还包括足部感染、足部畸形、穿着不合适的鞋子、缺乏足部护理等因素。
糖尿病足溃烂的外科治疗和创面护理

糖尿病足溃烂的外科治疗和创面护理糖尿病足溃烂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组织坏死和感染。
外科治疗和创面护理对于这类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糖尿病足溃烂的外科治疗和创面护理进行详细阐述。
一、外科治疗1. 手术指征与选择针对不同程度的足溃烂,手术指征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感染无法通过非手术干预手段有效控制;- 出现组织坏死或广泛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出现骨髓脓肿或深层混合感染;- 伴有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显示的明显动脉供血减少。
在确定手术指征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 温和清创:用于轻度溃疡、非活动性感染或准备手术前的准备性清创,目的是去除坏死组织、感染物和附着的细菌。
- 局部病灶切除:对于较大而有限的溃疡或局部恶性肿瘤转移引起的分支坏死、波及深筋膜、肌腱或骨等情况,可以通过切除病变组织来改善足部局部血供和愈合。
- 残肢切断:对于存在广泛骨髓脓肿或深层混合感染以及无法保证有效造床治疗时,考虑进行残肢切断。
2. 术后处理与康复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伤口愈合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创面护理: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术后伤口清洁和更换敷料,在特殊情况下可使用适当的药物消毒剂。
同时要确保患者获得充足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
- 压力分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压力分散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确选择、合理使用足部压力分散装置,如敷料、鞋垫等,可以避免伤口承受过大的压力。
- 康复训练: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患者行走和减轻下肢负担至关重要。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锻炼、平衡训练等。
二、创面护理1. 清洁和消毒创面护理中最基本的环节就是清洁和消毒。
在清洁创面之前,应先洗手并戴好手套。
首先将温盐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用棉签轻轻擦拭伤口四周。
如果伤口上有血块或坏死组织残留,可用无菌镊子小心地去除。
消毒方面,要选择适当的药物消毒剂,并注意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糖尿病足病治疗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足病治疗现状及进展摘要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感染、足部畸形等多方因素影响的结果。
随着我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由于缺乏有效的血糖控制,糖尿病足患病率逐年增加。
现就糖尿病足病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进展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 CAO Ling,ZHANG Zhen-wen,ZHU Yan.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1,China【Abstract】Diabetic foot (DF)is one of the severe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and it is induced by multiple factors,such a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infection,and foot deformity. Morbidity of diabetic foot gradually increased along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effect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China. This paper provided a summary for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Key words】Diabetic foot;Treatment;ProgressDF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

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叙述了近年来糖尿病足治疗的多种途径及治疗进展,并指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是今后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综述Abstract:To describe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and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ways in recent years,it points out that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s the main direction for future clinical research.Key words:diabetic foot; treatment; review糖尿病足是中晚期DM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机会要高出15~40倍,在老年人中的危险性更高[1]。
在我国糖尿病人群中15%~18%的患者有足部并发症,截肢率高达20%~30%。
1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治疗糖尿病足从临床表现来看属于祖国医学“烂疔”、“脱囊”、“脱疽”等范畴。
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本虚多为阴、阳、气、血亏损;标实可分为寒凝筋脉、湿热内生、瘀血内阻、热毒炽盛等不同的证候。
1.1 中医内治中医内治讲究辨证分型分期论治,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特点,确立治疗原则,拟定治疗方案,针对性强,对提高疗效大有裨益。
赵氏[2]根据病情差异,辨证分为5种症型,并对症治疗:阴虚热盛证选用三消汤;气阴两虚证选玉泉丸加味;肝肾阴虚证选左归丸加减;阴阳两虚证选方为右归丸加减;湿热内蕴证选方为三仁汤加味。
结果:42例患者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总显效率达到86.49%。
奚九一[3]根据糖尿病足的常见分型、临床表现,将其主要分为二期辨证论治。
应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足研究进展

应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足研究进展2.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创伤骨科手外科 530000【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979-01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WHO1997年报告,全世界约有1.35亿糖尿病患者,预测到2025年上升到3亿。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病程达10年以上的,40%会有患糖尿病足的风险。
糖尿病足指的是因糖尿病神经病变,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痛、溃疡及坏疽等病变。
缺血、周围神经病变、细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足的三大因素,其中,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关键因素。
糖尿病足溃疡是临床治疗难题,创面常难以愈合,最终导致截肢的结局。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Dellon AL教授[1]倡导应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终止病情进展,防止截肢结局的发生,取得了糖尿病足治疗史上的突破性进展。
本文将糖尿病足神经松解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简要回顾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足历史。
1969年,法国的Bourrel P和Bourges M[6]两位学者应用胫后神经跗管神经松解术治疗麻风病的穿孔性跖肌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认为该治疗方法应用于其他周围神经病变也会有疗效。
1971年法国学者Rey A[3]应用胫后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足部穿孔性溃疡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Dellon AL教授倡导使用Dellon三重减压技术(位于膝部和足背部的腓神经松解术,位于踝管的胫神经松解术)可以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足,降低截肢率,解决了糖尿病足临床治疗难题。
2001年,国外的Tambwekar DS[2]报告广泛的胫后神经松解术可以改善存在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足部感觉。
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治疗进展

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治疗进展
刘家辰;白超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1
【摘要】糖尿病足溃疡是长期且管理不佳的糖尿病所常见的结果,足部溃疡的后果包括功能状态下降、感染、住院、下肢截肢和死亡,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经济负担。
外周血管系统的血运重建也是溃疡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针对糖尿病足血管病变已成熟的技术(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裸金属支架、覆膜支架、自体静脉搭桥手术、开放式深静脉动脉化)与新技术(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血栓动脉内膜切除术、改良球囊、经皮斑块切除术、血管内碎石术、经皮深静脉动脉化、生物可吸收支架)进行介绍,同时探求新的治疗方式,明确各个治疗方式之间的优越性及优缺点。
【总页数】13页(P42-54)
【作者】刘家辰;白超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血管外科中心血管甲状腺外科乌鲁木齐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下肢血管介入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并发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血管外科治疗进展
3.糖尿病足微血管病变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4.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足骨髓炎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足骨髓炎治疗新进展糖尿病足骨髓炎是指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导致的微循环障碍,使足部骨骼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
足骨髓炎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骨骼坏死。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糖尿病控制和外科手术,但这些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被提出,为糖尿病足骨髓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近年来糖尿病足骨髓炎的生物学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生物治疗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研制的药物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rhBMP)是一种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生物治疗药物,它能促进骨细胞增殖和骨组织再生,促进骨骼愈合。
研究表明,rhBMP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足骨髓炎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细胞治疗也在糖尿病足骨髓炎的治疗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细胞治疗是利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脂肪干细胞等修复受损组织或器官的治疗方法。
干细胞具有多能性,可以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并能够修复和再生受损组织。
研究发现,通过将脂肪干细胞引入足部,可以显著提升糖尿病足骨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组织修复,减轻疼痛,改善血液循环。
近年来光动力疗法也被用于糖尿病足骨髓炎的治疗。
光动力疗法是利用光敏剂和合适波长的激光光源在照射治疗区域,产生光化学反应,起到杀菌和减轻炎症的作用。
研究显示,光动力疗法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足骨髓炎患者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并改善疼痛和功能恢复。
基因治疗也是研究人员关注的一个方向。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向患者体内输入特定的基因片段或功能基因来修复或替代受损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前,糖尿病足骨髓炎的基因治疗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已取得了一些有希望的结果。
研究人员通过转染基因载体将FGF-2基因导入足部组织,成功促进了血管生成,改善了患者的血液供应,提高了组织修复能力。
《糖尿病足:内科与外科治疗》札记

《糖尿病足:内科与外科治疗》阅读笔记目录一、糖尿病足概述 (2)1.1 糖尿病的定义与影响 (3)1.2 糖尿病足的定义与分类 (4)1.3 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 (5)二、糖尿病足的内科治疗 (6)2.1 血糖控制与糖尿病足管理 (7)2.2 抗感染治疗 (8)2.3 改善微循环治疗 (9)2.4 神经病变治疗 (10)2.5 免疫调节治疗 (11)三、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 (12)3.1 外科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14)3.2 清创术与植皮术 (15)3.3 截肢术与假肢安装 (16)3.4 下肢动脉介入治疗 (18)3.5 微创手术与机器人辅助手术 (19)四、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与管理 (21)4.1 患者的教育与自我管理 (22)4.2 家庭护理与社区支持 (23)4.3 心理干预与社会支持 (24)4.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5)五、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26)5.1 健康教育与预防措施 (27)5.2 日常生活中的糖尿病足防护 (28)5.3 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技巧 (30)5.4 糖尿病足的急救与转诊流程 (31)六、案例分析 (32)6.1 糖尿病足内科治疗的成功案例 (33)6.2 糖尿病足外科治疗的成功案例 (34)6.3 糖尿病足综合治疗的成功案例 (35)一、糖尿病足概述糖尿病足是指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糖尿病患者足部神经、血管损伤以及感染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
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如患者的年龄、病程、血糖控制状况、合并症等。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糖尿病足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足的主要表现包括: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溃疡、骨髓炎、关节病变等。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严重的疼痛、感染甚至截肢。
对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控制血糖: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来降低血糖水平,减缓糖尿病足的发展速度。
预防感染: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局部或全身治疗,以防止感染扩散。
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治疗进展

经验交流31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治疗进展李明昱,赵维彦#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摘要:目的 查找国内外文献,搜集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修复方法,并分类总结,从而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主要由缺血、神经病变引起,治疗上以病因出发,根据发病机制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 针对糖尿病患者不同病变类型,制定不同治疗方案。
缺血型患者首先建立下肢血液循环,再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行创面修复术;神经病变型可直接针对创面进行清创,在1期或2期修复创面。
结论 PRP、VSD、人工真皮、干细胞等新技术从病因、发病机制出发,为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外科治疗糖尿病足病为2型糖尿病多种并发症之一,主要因血糖未得到长期有效控制,导致血管及神经器质性病变。
血管病变包括:动脉、小动脉粥样硬化,引发下肢软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感染或足趾坏死。
神经病变包括:1.下肢感觉减退,足部小创口未及时察觉;2.神经营养功能降低,导致肌肉萎缩;3.交感神经递质分泌减低,汗液分泌减少以致足部龟裂,最后发展为溃疡甚至慢性创面,迁延不愈[1]。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由糖尿病足溃疡导致截肢高达85%[2]。
因此要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足最常用的分类为Wagner 分类。
0级:皮肤无破损,但有发生溃疡风险;1级:皮肤有溃疡,但无感染;2级:深层、穿透性病灶,但无脓肿、无骨髓炎;3级:不仅有深层病灶,而且累及骨组织,或伴有脓肿;4级:足趾或局部组织坏疽;5级:全足坏疽,主要由下肢股、腘、胫、腓等主要动脉闭塞引起。
本文就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外科治疗进行讨论。
1常规治疗1.1 控制血糖范围在6.0~11.1mmol/L糖尿病足患者大多由于服药依从性差、胰岛素抵抗等,导致血糖控制较差,多需要多学科协作会诊。
1.2 抗感染术前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并联合使用针对厌氧菌的抗生素,例如甲硝唑。
糖尿病足及其整形外科治疗进展

Wa n r 级 的基础 是解 剖学 ,可 反映 溃疡 和坏疽 的严 重 程度 ,但 不 能反 映 糖 尿病 足 的 病 因学 ,为 ge分 了更好 地反 映糖 尿病 足的分 型与 病 因 ,美 国 TE AS大学 提 出糖 尿病 足分类 方 法 ] X 。从病 变 的严 重 程度
2 3 W a n r分 级 . ge
Wa n r 级 目前 国际上常 用 的分 级方 法 ,共 分 为 6级 。0级 :有 发 生 溃疡 高 危 险 因素 ,但 目前 无 ge分 溃疡 ;l :足 皮肤表 面溃 疡 ,临床 上 无感 染 ;2级 :较深 的穿 透性 溃 疡 ,常 伴有 软 组 织感 染 ,无 骨 髓 级 炎 和深 部脓肿 ;3级 :深 度 感 染 溃 疡 ,伴 有 骨 组 织 病 变 或 脓肿 ;4级 :局 限 性 坏 疽 ( 、足 跟 或 前 足 趾
3 1 内 科 系统 性 治 疗 .
① 基础治 疗 :首先做 好 基础性 治疗包 括 血糖 ,血脂 ,血 压控制 等 等 。积极 控 制 血糖 ,纠 正高 血 压 、
高 血脂 低蛋 白血症 ,加 强 营养支持 ,提 高机 体免疫 力 ,限制 活动 ,减少 体质 量 负荷 ,抬高 患肢 ,以利 于 下 肢血 液 回流 。②改善 血液循 环 :血管 病变 是糖 尿病 足 的病理 基 础 之一 ,所 以改 善 血液 循 环极 其 重 要 。
者 ;②足 部部 分组 织坏疽 者 ,坏疽 且伴 有感染 者 ;③足 部麻木 ,皮 肤发 凉 ,活动后 有疼 痛感 、间歇性 跋 行 ,并伴 有 明显 的静息痛 ,下 肢血 管造影 显示 动脉 节段 性闭 塞 ,有 明确 的流人 道及 流 出道 者 。另 外选 择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临床路径(2023版)

教育的对象为患者及其亲属、有关医务人员和社工;并考虑社会因素与卫生保健,教会患者和家属适当的 敷料交换方法、认识和报告(恶化)感染症状和体征(发热、局部创面条件的改变)方法、或处理高/低血糖的 方法等。选择合适鞋具,甚至使用拐杖、轮椅或其他矫正装置让足部承重区域减压。治疗胼胝、足部真菌 感染、足疣状突起、水疱和趾甲畸形等足溃疡前兆病变。
(二)治疗措施
中度、重度感染或深部组织感染的治疗:
首先,初期经验性抗生素方案需要根据可能的致病微生物来确定 ①急性感染或未使用过抗生素的创面,致病原多为革兰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 GPB),又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应选择窄谱的抗GPC抗生素;
(二)治疗措施
中度、重度感染或深部组织感染的治疗:
重症感染的患者、中型或大型手术围手术期的患者,以及合并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口服降糖药物的禁忌, 立即停止有禁忌的口服降糖药物,改为胰岛素皮下注射。
(二)治疗措施
(3)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停止吸烟。 老年或危重症患者血压放宽至140/90 mmHg(1 mmHg=0.133 kPa)。 根据年龄和有无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使用相应强度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 参照10年ASCVD事件风险超过10%标准,若无禁忌,应该每日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或氯吡格雷75 mg。 合并心功能不全时,给予吸氧、镇静、扩血管和利尿等治疗, 必要时立即转诊至心脏科或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如果是夏科足,还需要评估关节被破坏的程度和实施有效制动措施[如不可拆卸式全接触石膏(total contacting cast, TCC)、其他过踝装置安装等可实施方式]。 在高危足(如畸形趾、足内翻和夏科足等)或足溃疡非活动期,通过骨性重建术和(或)软组织重建术使患者足部异常力学 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必要时修复创面,以达到患肢功能性行走的目的。 另外,需要长期院外治疗的患者,可以采取专科医院、社区医疗单位以及家庭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清创、敷料交 换和支具(含负压装置)更换等问题。
糖尿病足局部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㊃专题㊃基金项目: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计划拔尖项目(16Q N P 041)通信作者:王爱红,E m a i l :136********@139.c o m糖尿病足局部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武钰翔1,姜玉峰2a ,王爱红2b ,许樟荣2b(1.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306医院临床学院,北京100101;2.解放军306医院a .创面中心;b .内分泌科,北京100101) 摘 要:糖尿病足病抗感染是目前糖尿病足病治疗的难题之一,合并感染的足病创面不仅会延长创面愈合时间,而且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㊂单纯的全身抗生素治疗并不能解决所有足病患者感染的问题,目前局部清创㊁抗菌敷料㊁局部抗生素应用等局部的抗感染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本文就上述局部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㊂关键词:糖尿病足;抗感染药,局部中图分类号:R 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8)02-0100-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8.02.003R e s e a r c h p r o gr e s s i n l o c a l a n t i -i n f e c t i o n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W uY u x i a n g 1,J i a n g Y u f e n g 2a ,W a n g A i h o n g 2b ,X uZ h a n g r o n g2b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306t h H o s p i t a l o f P L A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C o l l e g e o fA n h u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00101,C h i n a ;2a .W o u n dC e n t e r ;2b .D e p a r t m e n t o f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306H o s p i t a l o f P L A ,B e i j i n g 10010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W a n g A i h o n g ,E m a i l :136********@139.c o m A B S T R A C T :A n t i -i n f e c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i s o n e o f t h e c h a l l e n g e s i n t h e f i e l d .I n f e c t i o n 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w i l l n o t o n l yp r o l o n g w o u n dh e a l i n g t i m e ,b u ta l s o m a y l e a dt oa m p u t a t i o n ,e v e nc a nt h r e a t e nl i f e .O n l y s ys t e m i c a n t i b i o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d o e sn o t s o l v e a l l t h e p r o b l e m s o f f o o t i n f e c t i o n .S o m e l o c a l a n t i -i n f e c t i o na d j u v a n t t h e r a p i e s s u c h a s t h e l o c a l d e b r i d e m e n t ,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d r e s s i n g ,t o p i c a l a n t i b i o t i c s ,h a v ec e r t a i n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e f f e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 r e v i e wt h e c u r r e n t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t h e l o c a l a n t i -i n f e c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K E Y W O R D S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a n t i -i n f e c t i v e a g e n t s ,l o c al 王爱红,女,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㊂长期从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尤其是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方面㊂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足病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秘书;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㊂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通讯编委,D i a b e t e sC a r e 中文版编委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的升高,2013年我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10.9%[1],糖尿病足病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糖尿病患者非创伤截肢的主要原因[2]㊂12%~25%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会发展成糖尿病足[3],其中20%的足病患者需要截肢[4]㊂糖尿病足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公认的发病原因包括神经病变㊁血管病变以及感染㊂感染既是诱导糖尿病足病发生的原因,也是糖尿病足病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因素㊂约有70%的糖尿病足患者会发生感染[5],相较于未感染的足病患者,糖尿病足病患者合并创面感染的截肢率增加了154.5倍[6]㊂由此可见,糖尿病足病患者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性㊂糖尿病足病传统的抗感染治疗主要是全身的抗生素使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糖尿病足病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尤其是局部的辅助治疗手段,显示较好疗效㊂我们将介绍目前研究较多的具有局部抗菌作用的辅助治疗措施㊂1 局部清创清创是促进足病创面愈合的重要治疗措施[7]㊂目前可用清创方式包括外科清创㊁机械清创㊁酶学清创㊁生物清创(蛆虫)等㊂传统外科清创包括麻醉后的手术清创和床旁的保守锐器清创㊂作为糖尿病足病最重要的清创手段,外科清创不仅可以去除浅表创面的感染坏死组织,同时对窦道及深部死腔也能有效的处理,起到减压引流的效果㊂及时的清创既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也能够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8]㊂而生物清创(蛆虫)是指利用无菌的丝光绿蝇的幼虫清除糖尿病足病患者创面的感染坏死组㊃001㊃‘临床荟萃“ 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F e b r u a r y 5,2018,V o l 33,N o .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织㊂20世纪30年代生物清创在美国开始用于慢性感染伤口[9],随着抗生素的出现生物清创逐渐被人们忽视㊂近年来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导致抗生素的疗效不尽如人意㊂当再次回顾以往的治疗措施时发现生物清创除了清除创面的缺血坏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功能,特别是对于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效果㊂生物清创之所以具有抗感染的功效,主要是其蛆虫可以吞噬细菌,通过其消化道杀死细菌㊂同时蛆虫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抗感染成分,包括尿素㊁苯乙酸㊁胰酶㊁蛋白酶㊁抗菌肽等㊂其中分泌的碱性物质提高创面环境的p H值,可以直接抑制㊁杀死细菌,另一种重要的抑菌成分抗菌肽则是利用其附着细菌胞膜的功能,穿透胞膜,引起大量水溶性物质外渗,达到抗菌作用[10]㊂此外,蛆虫的分泌物还具有分解细菌生物膜的功能,可以提高抗生素治疗效果㊂生物清创在发挥其抗菌作用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蛆虫爬行刺激创面的愈合㊂目前已有文献报道相比于对照组,生物清创清除创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时间更短(12.0ʃ2.5天v s16.1ʃ3.8天,P=0.004),创面愈合时间更短(26.4ʃ12.6天v s39.6ʃ13.4天,P=0.042)[11]㊂生物清创虽然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清创方式,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糖尿病足创面,特别是下肢缺血和靠近大血管的糖尿病足病创面应慎用[12]㊂2抗菌敷料敷料是指用于覆盖保护创面的材料,传统的敷料包括纱布㊁棉球等㊂传统敷料缺乏抗菌性,并不适用糖尿病足感染创面㊂目前能够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新型敷料有很多,其中具有抗菌作用的包括银离子敷料㊁蜂蜜㊁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等㊂2.1银离子敷料主要是利用了银离子抗菌性㊂目前关于银离子的抗菌机制主要有以下观点:①绝大多数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都带负电,银离子带正电,银离子更容易与细菌相结合,破坏细胞壁的重要成分肽聚糖,从而击穿细胞壁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保护,导致细菌胞体渗透性显著增加,最后造成细菌死亡;②细菌作为单细胞生物,细菌的代谢主要依靠体内的代谢酶,当细菌摄取银离子时,银离子可以和代谢酶上的巯基结合,从而抑制代谢酶活性导致细菌死亡;③进入细胞内的银离子通过干扰细菌的核酸合成,破坏细菌的呼吸系统㊁代谢系统㊁物质运输系统等,在细菌死亡裂解后,细菌内的银离子还可以重新释放,继续发挥抗菌作用[13-14]㊂银离子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㊁绿脓杆菌等细菌有效[15]㊂T s a n g等[16]研究发现使用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溃疡减小面积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97.45%v s76.91%,P<0.01),虽然两组细菌减少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细菌种类减少率存在明显差异㊂目前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银离子敷料多为缓释敷料,能够达到长时间抗菌效果㊂但银离子敷料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已有学者报道了银离子对皮肤中成纤维细胞有毒性,这对糖尿病足病创面的愈合不利[17]㊂2.2蜂蜜敷料蜂蜜敷料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中显示,蜂蜜敷料不仅能够提供湿润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内皮祖细胞动员,加速血管生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18],同时蜂蜜还具有抗菌作用㊂目前认为蜂蜜抗菌的主要机制是:①蜂蜜含糖量高,细菌微生物很难在蜂蜜的高渗透压环境下生存;②蜂蜜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酸,p H值通常在4以下,这样的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生长,甚至可以杀灭细菌;③蜂蜜中含有大量抗菌活性成分,包括过氧化氢㊁甲基乙二醛㊁植物源多酚类㊁溶菌酶等[19]㊂郭春兰等[20]研究发现使用蜂蜜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患者创面第14㊁21天的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常规的敷料治疗[22%(62.86%)v s8%(22.86%),P=0.012; 35%(100%)v s19%(54.29%),P<0.01],同时创面愈合率高于常规敷料组(59.18ʃ14.63%v s 25.36ʃ10.73%,P=0.013)㊂但由于蜂蜜天然形成,成分复杂,相关机制仍需大量的研究㊂2.3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 u t o l o g o u s p l a t e l e t-r i c hg e l,A P G) A P G的概念是在1997年由W h i t m a n 等[21]首次提出,主要为血液离心后获得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加入凝血酶㊁氯化钙等制得的凝胶㊂A P G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促生长方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 P G不仅能够提供各种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㊂关于A P G的抑菌作用研究发现:①A P G内所含白细胞浓度是自体血液的2倍,高浓度的白细胞有利于抗菌;②A P G内所含血小板是正常血液的5~7倍,血小板所含抑菌肽和趋化因子,可以直接抑制㊁杀死细菌或通过白细胞的募集抑制细菌的生长[22-23]㊂杨阎峙等[24]研究发现健康志愿者的A P G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24小时内A P G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优于对照组㊂目前关于A P G抑菌作用还缺乏高质量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证据,具体的抑菌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探究㊂3局部抗生素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血管缺血是足溃疡感染的重要原因,远端肢体的血运障碍常导致患者抵御外㊃101㊃‘临床荟萃“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5,2018,V o l33,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界感染的屏障遭到破坏㊂近年来研究发现足病溃疡感染患者的创面常伴有细菌生物膜,形成生物膜中的细菌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和抵抗机体自身防御的能力[25]㊂这些特点导致全身使用抗生素时,溃疡的部位局部很难达到有效药物浓度,需要长时间的大剂量的抗生素来控制感染[26]㊂而糖尿病足病患者常伴发多器官的病变,长时间大剂量抗生素使用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㊂相较于全身抗生素治疗,局部抗生素能够很好地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同时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㊂局部抗生素目前已在骨科㊁眼科㊁耳鼻喉㊁皮肤科等多个临床领域得到应用,在糖尿病足病方面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27]㊂目前有关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的局部用药的研究主要有抗生素溶液湿敷和抗生素凝胶两种,早期的局部抗生素主要是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将抗生素溶解于生理盐水后湿敷于溃疡,直接提高了创面局部的药物浓度,相较于只进行基础治疗的患者,局部抗生素湿敷的患者溃疡愈合率更高(85.71%v s35.29%,P <0.01)[28]㊂随着技术的革新,现阶段局部抗生素的载药方式主要是凝胶载药,这样既可以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同时还可以达到缓释的效果,使创面局部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有效药物浓度㊂目前国内有研究显示局部应用抗生素溃疡表面的细菌阳性率更低,创面的面积缩小更快(4.81ʃ1.52c m2v s5.95ʃ1.80c m2,P<0.05)[29]㊂局部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例如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容易导致溃疡表面产生耐药菌株,这些都给抗生素的局部应用带来困难[30]㊂糖尿病足病的治疗过程中,预防感染及抗感染是重中之重㊂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局部抗菌辅助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视㊂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局部抗菌治疗,可能会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㊂但由于技术受限,一些局部辅助治疗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 W a n g L,G a o P,Z h a n g M,e ta l.P r e v a l e n c ea n d e t h n i cp a t t e r n o fd i a b e t e sa n d p r e d i a b e t e si n C h i n ai n2013[J].J AMA,2017,317(24):2515-2523.[2] L e wE J,M i l l sJ L,A r m s t r o n g D G.T h ed e t e r i o r a t i n g D F U:p r i o r i t i s i n g r i s k f a c t o r s t o a v o i d a m p u t a t i o n[J].W o u n dC a r e,2015,24(5S u p p l2):31-37.[3]S i n g hN,A r m s t r o n g D G,L i p s k y B A.P r e v e n t i n g f o o tu l c e r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d i a b e t e s[J].J AMA,2005,293:217-228.[4] G u p t aS K,P a n d aS,S u r y a K S.T h ee t i o p a t h o g e n e s i so ft h ed i a be t i cf o o t:a nu n r e l e n t i ng e p i d e m i c[J].I n t JL o w E x t r e mW o u n d s,2010,9(3):127-131.[5]班绎娟,冉兴无,杨川,等.中国部分省市糖尿病足病临床资料和住院费用等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99-503.[6] L a v e r y L A,A r m s t r o n g D G,W u n d e r l i c h R P,e ta l.R i s kf a c t o r sf o rf o o ti n f e c t i o n si ni n d i v i d u a l s w i t h d i a b e t e s[J].D i a b e t e sC a r e,2006,29(6):1288-1293.[7]S t e p h e n-H a y n e sJ,T h o m p s o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t m e t h o d so fw o u n dd e b r i d e m e n t[J].B r JC o mm u n i t y N u r s,2007,12(6): S6,S8-10,S12-14,S16.[8]姜玉峰,许樟荣,付小兵.糖尿病足创面修复过程中清创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1):13-15.[9] B a e rW.T h ec l a s s i c: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c h r o n i co s t e o m y e l i t i sw i t h t h em a g g o t(l a r v ao f t h eb l o wf l y)[J].C l i nO r t h o p R e l a tR e s,1931,469(4):920-944.[10] G l i n e lK,J o n a s AM,J o u e n n e T,e ta l.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a n da n t i f o u l i n g p o l y m e rb r u s h e s i nc o r p o r a t i n g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p e p t i d e[J].B i o c o n j u g C h e m,2009,20(1):71-77.[11] W a n g S Y,W a n g J N,L vD C,e t a l.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b i o-d e b r i d e m e n t e f f e c t o f m a g g o t t h e r a p y f o r t r e a t m e n t o fc h r o n i c a l l y i n f e c t ed le s i o n s[J].O r t h o p S u r g,2010,2(3):201-206.[12] R i c h a r d s o n M.T h eb e n e f i t so f l a r v a l t h e r a p y i n w o u n dc a r e[J].N u r sS t a n d,2004,19(7):70,72,74p a s s i m. [13] L a r aHH,G a r z a-T r e v iñoE N,I x t e p a n-T u r r e n tL,e t a l.S i l v e r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a r e b r o a d-s p e c t r u m b a c t e r i c i d a l a n d v i r u c i d a lc o m p o u nd s[J].N a n o b i o te c h n o l o g y,2011,9:30.[14] T s a n g K K,K w o n g E W,W o o K Y,e t a l.T h e a n t i-i n f l a mm a t o r y a n d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a c t i o no fn a n o c r y s t a l l i n es i l v e ra n dm a n u k a h o n e y o n t h em o l e c u l a r a l t e r n a t i o n o f d i ab e t ic f o o tu l c e r: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J].E v i d B a s e dC o m p l e m e n tA l t e r n a tM e d,2015,2015:218283.[15] A m i nRM,M o h a m e d M B,R a m a d a n MA,e ta l.R a p i da n ds e n s i t i v e m i c r o p l a t e a s s a y f o r s c r e e n i n g t h ee f f e c to f s i l v e r a n dg o l d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o n b a c t e r i a[J].N a n o m e d i c i n e(L o n d),2009,4(6):637-643.[16] T s a n g K K,K w o n g E W,T oT S,e ta l.A p i l o t 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d s t u d y o f n a n o c r y s t a l l i ne s i l v e r,m a n u k ah o n e y,a n dc o n v e n t i o n a ld re s s i n g i nh e a l i n g d i a b e t i cf o o tu l c e r[J].E v i dB a s e dC o m p l e m e n tA l t e r n a tM e d,2017,2017:5294890.[17] Z o uS B,Y o o n WY,H a n S K,e ta l.C y t o t o x i c i t y o fs i l v e rd re s s i n g so nd i a b e t i cf i b r o b l a s t s[J].I n t W o u n dJ,2013,10(3):306-312.[18]李岚,陆祖谦,李翔,等.蜂蜜治疗糖尿病创面与内皮祖细胞的动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2):6006-6009.[19] M a n d a lM D,M a n d a lS.H o n e y:i t s m e d i c i n a l p r o p e r t y a n da n t ib ac t e r i a l a c t i v i t y[J].A s i a nP a cJT r o p B i o m e d,2011,1(2):154-160.(下转第110页)㊃201㊃‘临床荟萃“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5,2018,V o l33,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7]许樟荣.成就与差距-我国糖尿病足病专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现状之思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0-442. [8]祁少海.第六版 I D F糖尿病地图 对中国糖尿病足诊治的预警和提示[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2):9-11.[9] B o u l t o nA J,A r m s t r o n g D G,A l b e r tS F,e ta l.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f o o t e x a m i n a t i o na n d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ar e p o r to ft h et a s kf o r c e o f t h e f o o t c a r e i n t e r e s tg r o u p o f th eA m e ri c a nD i a b e t e sA s s o c i a t i o n,w i t he n d o r s e m e n t b y t h eA m e r i c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o fC l i n i c a lE n d o c r i n o l o g i s t s[J].D i a b e t e s C a r e,2008,31(8):1679-1685.[10] B u sS A,v a nN e t t e nJ J,L a v e r y L A,e t a l.I WG D F g u i d a n c eo n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o f f o o t u l c e r s i n a t-r i s k p a t i e n t sw i t h d i a b e t e s[J].D i a b e t e sM e t a bR e sR e v,2016,32(S u p p l1):S16-24.[11]俞彩琴.英国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与某区管理现状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368-369.[12] B e r r y R M,R a l e i g hE D.D i a b e t i c f o o t c a r e i n a l o n g t e r mf a c i l i t y[J].JG e r o n t o lN u r s,2004,30(4):8-13.[13]解怡洁,张姣,周昕,等.糖尿病足溃疡疼痛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12):1329-1330.[14] F l e c kC A.M a n a g i n g w o u n d p a i n:t o d a y a n d i nt h e f u t u r e[J].A d vS k i n W o u n dC a r e,2007,20(3):138-145.[15]d e R o n d M E,d e W i t R,v a n D a m F S,e t a l.A p a i nm o n i t o r i n g p r o g r a m f o rn u r s e s:e f f e c t so n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a s s e s s m e n ta n dd o c u m e n t a t i o no f p a t i e n t s p a i n[J].JP a i nS y m p t o m M a n a g e,2000,20(6):424-439.[16] A t t i n g e rC E,H o a n g H,S t e i n b e r g J,e ta l.H o wt o m a k eah o s p i t a l-b a s e dw o u n d c e n t e r f i n a n c i a l l y v i a b l e:t h e g e o r g e t o w nU n i v e r s i l y H o s p i t a lm o d e l[J].G y n e c o lO n c o l,2008,11(1): S92-S97.[17]吕键.论深化医改进程中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6):1-3.[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卫办发[2015]3号)[S]. [19]袁加俊,赵列宾,陆旋.分级诊疗与慢性病优化管理实证研究[J].中国医院,2015,19(9):36-39.[20]许樟荣.关于‘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关于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动脉病变的诊断㊁预后和处治临床指南“的解读[J].糖尿病临床,2015,9(8):401-403.[21]许樟荣.多学科合作㊁专业化处治,预防为主,加强糖尿病足病防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6):321-323. [22]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病分会.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251-258. [23]许樟荣,冉兴无.糖尿病足病规范化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2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25]王琼,孙雪,黄宵.公立医院 医疗联合体 改革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8A):57-60.收稿日期:2018-02-06编辑:﹏﹏﹏﹏﹏﹏﹏﹏﹏﹏﹏﹏﹏﹏﹏﹏﹏﹏﹏﹏﹏﹏﹏﹏﹏﹏﹏﹏﹏﹏﹏﹏﹏﹏﹏﹏﹏﹏﹏﹏﹏﹏﹏﹏﹏﹏﹏﹏﹏﹏张卫国(上接第102页)[20]郭春兰,付向阳.蜂蜜敷料局部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3,25(7):977-980.[21] W h i t m a n D H,B e r r y R L,G r e e n D M.P l a t e l e t g e l:a na u t o l o g o u s a l t e r n a t i v et of ib r i n g l u e w i t ha p p l ic a t i o n s i no r a la n dm a x i l l o f a c i a l s u r g e r y[J].O r a lM a x i l l o f a cS u r g,1997,55(11):1294-1299.[22] M o o j e nD J F,E v e r t sP A,S c h u r e R M,e ta l.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a c t i v i t y o f p l a t e l e t-l e u k o c y t e g e l a g a i n s t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a u r e u s[J].O r t h o p R e s,2008,26(3):404-410.[23] B i e l e c k iT M,G a z d z i kT S,A r e n d t J,e t a l.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e f f e c to fa u t o l o-g o u s p l a t e l e t g e le n r i c h e d w i t h g r o w t hf a c t o r sa n do t h e r a c t i v e s u b s t a n c e s:a n i nv i t r o s t u d y[J].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B r),2007,89(3):417-420.[24]杨阎峙,刘衡川,冉兴无,等.健康志愿者自体富血小板凝胶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5):571-576.[25]徐元玲,蒋琪霞,王建东.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82-1386. [26]关小宏,杨彩哲,吴石白.糖尿病足感染的特点与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237-4239.[27] L a p o l l aW J,L e v e n d e rMM,D a v i s S A,e t a l.T o p i c a l a n t i b i o t i ct r e n d s f r o m1993t o2007:u s eo f t o p i c a la n t i b i o t i c s f o rn o n-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i n d i c a t i o n s[J].D e r m a t o l S u r g,2011,37(10):1427-1433.[28]甘华葵,丁燕.抗生素局部湿敷包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03,18(4):552.[29]朱晓晴,丁敏,徐俊,等.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局部应用抗生素的疗效[J].临床荟萃,2016,31(12):1302-1307. [30]姜玉峰,王玉珍,许樟荣.抗生素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局部的利与弊[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12):958-960.收稿日期:2018-02-05编辑:武峪峰㊃011㊃‘临床荟萃“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5,2018,V o l33,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糖尿病足的病因分析及治疗进展

糖尿病足的病因分析及治疗进展2协爱栋安中医院上海市 201900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本文旨在对糖尿病足的病因进行分析,并综述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对糖尿病足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结果显示,高血糖、神经病变、动脉病变及感染等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
治疗方面,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和控制是基础,结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干预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足的发展,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干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对足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密切相关,糖尿病足的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1]。
因此,对糖尿病足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糖尿病足的病因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系统的了解,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糖尿病足的定义和流行病学(一)糖尿病足的定义和分类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的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并进行性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导致足部受累的病症。
其主要特点是感觉异常、动力异常和血液供应不足,容易出现足部溃疡、感染和坏疽等严重并发症[2]。
根据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的不同,糖尿病足可分为5个级别:1.0级:无感觉缺失,但可能存在神经病变的迹象;2.1级:感觉缺失,但无明显皮肤破损;3.2级:浅表溃疡或骨/关节感染;4.3级:深部感染,炎症累及关节、骨骼或深部软组织;5.4级:严重感染或坏疽,可能导致指、趾或部分足的切断。
(二)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糖尿病足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成为造成糖尿病患者疾病负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亿人患有糖尿病,而糖尿病足患者约占2-5%。
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的开题报告

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的开题报告
糖尿病足是一组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神经、血管功能损害所导致的综合症。
该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糖尿病足潰瘍和感染,其发病率逐年升高。
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包括传统治疗、手术治疗和新型治疗方法。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主要用于控制血糖、
改善血液循环和预防感染。
2.外科手术:如植皮手术、肠道吻合术等手术,主要用于治疗
严重的糖尿病足潰瘍和感染。
3.物理治疗:如采用磁场疗法、电刺激疗法等物理疗法,可以
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来治疗糖尿病足。
然而,这些传统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外科手术需要更长的康复时间,物理治疗的效果有限,不能根治糖尿病足。
目前,新型治疗方法的发展为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下是一些新型治疗方法的简介:
1.干细胞治疗:通过移植自体干细胞,可以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2.生物修复材料:如生物膜和生物支架等,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提高糖尿病足治愈率。
3.智能医疗技术:如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互联网技术,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和管理方案。
综上所述,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新型治疗方法的发展为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有效和创新的治疗方法的发展,以便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糖尿病足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D I1 . 87 c aji n 17 -4 02 1 .4 0 3 O :03 7 / m ..s . 6 39 5 .0 0 .0 s 1
3 .保 护 性温度 觉— — 局部 皮 肤 凉 热 感 觉 检 查 :
1.7 。单 中心研 究 6 94 % 0岁 以上 糖尿 病 患 者群 下 肢 动脉病 变 的 比例为 3 .6 L 。北 京 地 区多 中心 研 53% 4 ]
1 .肌 电 图检 查 : 要 影 响 感 觉 神 经 , 运 动 神 主 但
经也 常 受损 , 现 为传 导速 度 减 慢 。 肌 电 图可 以明 表
有效 的治疗决 定预 后 , 因此 我们 必须 重视 。 糖 尿病 足 的诊 断 ( ) 一 神经 病 变的诊 断
一
最近 几年 , 国 不少 学者 对 糖 尿 病 足 进 行 了比 我 较 系统 的研 究 。管 珩 等 完 成 的 多 中心 资 料 显 示
、
5 0岁 以 上 糖 尿 病 患 者 群 下 肢 动 脉 病 变 的 比 例 为
中华损 伤 与修 复杂 志 ( 电子版 )01年第 6卷第 4期 Ol l g k a dWon bl ( m Ei 21 i J i lvia n ht a rn ud} Ⅱf1 o 6 o4
・5 ・
.
专 家 述 评 .
随着人 们 生 活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 尿 病 的发 病 糖
和 动脉 中层硬 化 。前者 所 引起 的缺 血 是 由于 动脉 狭 窄和 阻塞 ; 有研 究表 明 : 糖尿 病 患者发 生动脉 硬 化 的
率 也越 来 越 高 。 目前 我 国糖 尿 病 患 者 已经 接 近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糖尿病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因其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性质,糖尿病足也渐渐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糖尿病足指的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的足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等因素,引起的足部组织坏死、溃疡、甚至截肢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糖尿病足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治疗也成为了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糖尿病足的治疗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常常需要外科介入治疗。
外科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主要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这里我们将着重介绍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足部局部治疗
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局部治疗始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目前,外科治疗中局部治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溃疡的清创处理
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溃疡需要进行清创处理,以利于伤口愈合,并预防伤口感染。
目前常用的清创方式有以下几种。
a. 机械清创
机械清创主要包括用纱布或者医用海绵等材料清洗伤口,去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清创效果有时欠佳,且不可避免地会刺激伤口,增加疼痛。
因此,现在多数情况下不采用单纯的机械清创方式。
b. 胶州疗法
胶州疗法一种采用医用胶水对伤口进行清创的治疗方法。
胶州疗法具有清创彻底、快速愈合、疼痛缓解等优点,还能够在伤口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能够减轻伤口对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但是由于使用胶水会影响术后伤口处的外观美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
c. 莫兰维兹流动清创系统
莫兰维兹流动清创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伤口清创方法,其主要组成部分为一种特殊的伤口负压敷料和一台搭载动态负压发生器的设备。
该系统可动态调整伤口内部的负压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并最大限度地减轻术后疼痛。
莫兰维兹流动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应用较多,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其设备的高昂价格和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2. 修复足底压力分布
足底溃疡和足部脱落的一大原因是受到了足底压力分布的不均衡承受。
从而导致足底
组织缺血缺氧,从而造成组织坏死。
因此,在足部溃疡的治疗中,需要重视足底压力分布
的修复。
待译
3. 安置软组织移植器
在糖尿病足外科治疗中,安置软组织移植器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过将自体或异体的
软组织植入足部糖尿病溃疡处,能够有效帮助溃疡患处恢复、预防愈后畸形等。
常见的软
组织移植器有以下几种。
a. 皮片植皮
皮片植皮适用于较小的溃疡表面,其治疗方法就是把受损的皮肤切除,然后植皮于受
损区域。
这种治疗方法成功率较高,而且植皮后的位置一般不会变形,因此在治疗糖尿病
足时应该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岛状皮瓣植皮适用于较大的溃疡表面,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填补患处的缺损,从而防止瘢痕形成。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大面积地修复患处皮肤,具有良好的疗效,不过需
要技术和经验较高的医生才能操作。
c. 自体或异体皮肤复合材料
自体或异体皮肤复合材料适用于一些比较特殊的病例,如面积过大、位置过深、形态
过于复杂等情况下。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会先行取出患者体内的皮肤组织,并与其他材料
进行复合,最终将复合材料植入患处。
这种方法成功率较高,不过也存在一些手术风险因素。
4. 听骨切除手术
在糖尿病足治疗过程中,听骨切除手术也是一个常见的治疗手段。
听骨切除手术是一
项小型手术,需要用到局部麻醉和一些简单的手术工具。
通过切除患者足部外露的听骨,
可以有效减少足底压力,加速患处愈合。
不过在选择手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
治疗需要等多方面因素。
总而言之,在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中,通过局部治疗、修复足底压力分布、安置软组
织移植器、听骨切除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预防甚至逆转剩余的患
处病情。
当然,这些治疗方法都需要专业的医生立体呼吸技术和丰富的医疗经验,这也为
临床医生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