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轨电车设计标准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有轨电车作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具有环保、节能、通行效率高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者和市民的关注。
为了确保城市有轨电车工程的安全运营和正常使用,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一些参考内容。
一、线路设计标准:1. 线路设计应符合当地交通规划,确保线路覆盖城市重要节点、居民区和商业中心等重要区域。
2. 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交通需求,包括人流、物流等,优化交通通行能力,确保交通的顺畅。
3. 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线路设计应合理设置站点,站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远,以方便乘客乘坐。
二、车辆设计标准:1. 车辆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包括车辆尺寸、载客量、安全性能等。
2. 车辆设计应充分考虑乘客的舒适度,包括座椅布局、空调设备等,以提高乘客的满意度。
3. 车辆设计应充分考虑快速上下客需求,包括设立多个车门、设备乘客导向标志等。
4. 车辆设计应兼顾无障碍乘坐的需求,包括设置轮椅通道、扶手和扶手高度等。
三、设备设计标准:1. 信号设备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确保车辆运营的安全和顺畅。
2. 供电设备设计应符合城市用电标准,确保供电安全可靠。
3. 通信设备设计应符合通信行业标准,以保证通信质量和联络能力。
4. 车辆站台和站点设备设计应充分考虑乘客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包括站台高度、指示牌设置、自动售票机等。
四、安全设计标准:1. 有轨电车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确保工程施工和运营安全。
2. 设计应充分考虑防滑、抗冲击、防火等安全措施,以保护乘客和周边环境安全。
3. 设计应充分考虑应急疏散通道和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
4. 设计应充分考虑人车分流、交叉点安全措施等交通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是确保有轨电车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营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
该标准应综合考虑线路、车辆、设备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以提供安全、高效的城市有轨电车系统给市民使用。
《城市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编制标准》解读

《城市有轨电车线⽹规划编制标准》解读今天⼩编为⼤家吐⾎解读⼀本规范它填补了国内有轨电车规划设计标准的空⽩它就是~~~《城市有轨电车线⽹规划编制标准》!!⽽且是上海城建院主编哦~《城市有轨电车线⽹规划编制标准》(DG/TJ 08-2196-2016)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交通委主编于2016年7⽉1⽇开始施⾏是国内第⼀本有轨电车规划设计标准现代有轨电车作为⼀种新型绿⾊的公共交通⽅式,近年来受到⼴泛欢迎和好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91个城市提出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意向或规划有轨电车线⽹,总计约 565 条线路,规划⾥程达 10378 公⾥,发展势头迅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城建院经⼴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国内外有轨电车规划实施的经验,结合上海地区实际情况,并在⼴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包括城市有轨电车线⽹规划的编制内容、⽅法、基本原则及技术要求,最终编制完成了《城市有轨电车线⽹规划编制标准》。
国内现代有轨电车规划情况1要点解读有轨电车(tramway):指车辆⾏驶在主要敷设于路⾯的轨道上,依靠司机瞭望驾驶,按道路公交模式组织运营的公共交通系统。
规定了有轨电车三个⽅⾯特征:1 轨道主要以地⾯敷设为主,经济适⽤。
2 依靠司机瞭望驾驶降低对运营设备的要求。
3 按道路公交模式组织运营,⽹络化运营。
复线系数(overlap factor):反映有轨电车⽹络化运营组织程度的指标,指有轨电车运营线路规模与线⽹规模之⽐。
复线系数是不⼩于1. 0 的值。
复线系数越低,表明⽹络化运营组织程度越低。
运送速度(travelling speed,km/h):有轨电车⾏驶线路长度与通过该线路所需总时间(含停站时间)之⽐,也称旅⾏速度国内现代有轨电车运送速度情况专⽤路权(segregated tramway):在规定时间内只允许有轨电车通⾏的专⽤通道。
专⽤路权是综合了时间与空间范围通⾏路权的规定,包括在道路路段上通过物理隔离的专⽤车道,以及在交叉⼝通过信号控制规定的有轨电车绿灯时间内,禁⽌其他交通⽅式进⼊的通道。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是确保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有关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一些要点。
一、线路设计标准:1.轨道线路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避免冲突点和拥堵状况。
2.线路设置应考虑各交通枢纽的接驳便捷性,提高通行效率。
3.设计线路应考虑人流密集地区和相关公共设施,以满足市民乘坐需求。
4.设计线路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历史遗址的保护。
二、车辆设计标准:1.有轨电车车厢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以保证乘客的健康和舒适。
2.车辆应具备防滑防跳装置,以确保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的行车安全。
3.车辆应具备紧急制动和紧急疏散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4.车轮、钢轨等车辆零部件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三、设施和设备设计标准:1.轨道电力设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确保供电质量和安全。
2.各车站应具备便捷的进出站通道、舒适的乘客候车区和合理设置的出入口,以提高乘客的体验感。
3.轨道电车车站设置应考虑残疾人士的需求,如设置无障碍设施和便利设施。
4.车站设施应具备合理的排污和清洗设备,以保证车站的清洁环境。
四、安全管理标准:1.轨道电车系统应设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道口闸门、信号灯等,以确保乘客和行人的安全。
2.车辆应配备完善的安全监控设备,以方便监测和管理运行情况。
3.系统应具备灾难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灾害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五、运维管理标准:1.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车辆维护和保养体系,确保车辆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设备和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修,以确保正常运行状态。
3.厂家和运营单位应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以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
以上仅为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一些要点,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落实将为城市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行提供必要保障,并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方式。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穗府办〔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穗府办〔2024〕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30日附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2021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广州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结合广州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域,规划期为2023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本规划在轨道、民航、港口、邮政等方面吸纳了国家、省及我市有关职能部门编制的交通相关最新规划成果,重点深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与运输服务融合等任务,明确我市规划期内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和主骨架布局,着力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形势要求第三节运输需求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扩能提效,推进高水平综合立体交通布局第一节编织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二节构筑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三节打造多层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第四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第四章融通全球,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第二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第三节构建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第四节建设韧性高效的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第五章引领湾区,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第一节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第二节构建外联内畅的道路网第三节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第四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升级第六章统筹融合,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第二节加快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第三节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第七章守正创新,实现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增强安全韧性水平第二节提供便捷舒适服务第三节加快绿色集约转型第四节推进经济高效发展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广州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设计

交通科技与管理55规划与管理0 引言黄埔区有轨电车1号线(长岭居-萝岗)工程起全线约14.3 km,全线共20座车站,是广州黄埔区首条有轨电车线路。
本工程车辆采用100%低地板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配置9 500 F 超级电容+钛酸锂电池作为牵引动力源,无需接触网,车辆利用运营停站时间对超级电容进行快速充电,车辆离开充电区域后超级电容释放电能,保证车辆能在下一次停站充电之前安全、可靠地运行。
图1 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1 车辆主要技术特点(1)车辆采用车载9 500 F 双电层超级电容及钛酸锂电池方案。
其中超级电容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其属物理储能,安全可靠、免维护,充放电时间达秒级,能承受上万安培的短路电流及超过一百万次的充放电循环寿命。
本项目正常情况下,车辆依靠三套并联的超级电容储能电源供电牵引,当车辆越站不充电、红绿灯路口长时间等待或遇大长坡道等工况时,锂电池为双电层超级电容补充能量实现增程。
(2)高压直接给空调机组供电,减少了高压到辅助逆变器的转换损耗,能效比高,同时可根据车内热负荷变化自动控制压缩机的转速,实现制冷量的无级调节,不仅能够减小客室温度波动,增加乘客的舒适度,而且可以有效节约能源。
(3)转向架采用独立车轮技术,可以实现整列车低且平的地板面。
2 车辆总体方案2.1 车辆编组形式图2 车辆编组示意图车辆采用模块化编组方式,其中包含4个基本功能模块,每个模块设置1台转向架,各模块之间采用铰接装置和贯通道连接成一列完整的车。
列车的编组方式如图2。
2.2 主要尺寸表1列车长度36 590 mm 车辆宽度 2 650 mm 车辆高度 3 600 mm 客室地板面高度350 mm 车钩高度475 mm 客室内乘客站立区高度≥2 050 mm车门5对/侧车门净宽度 1 300 mm 车门净高度 2 050 mm 转向架轴距 1 800 mm 轮径600 mm/520 mm2.3 载客量表2工况坐席总人数空载00满座7272定员72308超员723642.4 主要性能表3运行速度70 km/h 设计结构速度80 km/h启动加速度(0 km/h~35 km/h)≥1 m/s 2平均加速度(0 km/h~70 km/h)≥0.6 m/s 2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70 km/h~0 km/h)≥1.1 m/s²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2.3 m/s²3 车辆主要系统3.1 转向架车辆转向架采用纵向耦合转向架,车辆配置有3台动力转向架和1台非动力转向架;转向架采用了独立车轮结构,从而实现车辆100%低地板;每个转向架安装了2套驱动单元,整体为斜对称布置,电机和齿轮箱连接在一起,整体弹性安装在构架上。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城市有轨电车工程的设计,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有轨电车线路、车辆和设施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布置、站点设计、车辆选型、设备配套等方面。
2. 线路布置2.1 线路规划在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中,线路规划是首要任务。
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情况,确定线路的走向和站点布置。
线路规划应考虑运营效率、乘客需求、交通连接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2.2 线路走向设计线路走向设计应考虑最短路径、道路容量、交通流量和轨道交通优先等原则。
设计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地形地势,确保线路的通行安全和运营效率。
2.3 站点设计站点设计应符合乘客需求和运营要求。
站点位置应选择合适的交通节点和人流聚集地,确保便利的乘车和换乘条件。
设计应考虑无障碍设施、安全设施和乘客舒适度等因素。
3. 车辆设计3.1 车辆选型车辆选型应根据线路特点、运营需求和乘客量进行综合考虑。
选择适合城市有轨电车工程的车辆类型,考虑车辆的舒适性、能源消耗和环保性能。
3.2 车辆外观设计车辆外观设计应符合城市形象和品牌形象,采用现代化、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
同时,应考虑乘客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3.3 车辆内部设计车辆内部设计应满足乘客的需求和舒适性要求。
合理的座椅布局、通风系统、照明设备和安全设施等都应考虑在内。
4. 设备配套4.1 信号控制设备信号控制设备是城市有轨电车工程的核心设备之一。
合理配置信号灯、道岔和轨道电路等设备,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运营。
4.2 供电设备供电设备应能够满足城市有轨电车工程的需求。
合理配置供电设备,确保车辆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3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城市有轨电车工程的重要设备之一。
建立完善的通信系统,确保线路运营的顺畅和安全。
5. 施工和验收5.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规模进行合理安排。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考虑施工期间的交通管制和安全保障。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城市有轨电车(Light Rail Transit,简称LRT)工程设计标准是指根据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要求,制定出适用于有轨电车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供参考:1. 轨道设计标准:包括轨道几何设计、轨道线路选择和设计、轨道道床设计等。
轨道几何设计需要满足列车运行的要求,包括最小曲线半径、坡度和超高等方面的规定。
轨道线路选择和设计需要考虑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流量和居民出行需求等因素。
轨道道床设计需要考虑路基结构、排水设计和材料选用等方面的要求。
2. 轨道与车辆界面标准:包括轨道与车辆轮轨间通道清晰标志、无障碍设施设计、特殊结构与洞口设计等。
轨道与车辆轮轨间通道清晰标志的设置需要确保列车和乘客的安全以及操作人员的工作便利。
无障碍设施设计需要考虑轮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乘车需求,确保他们能够方便、安全地使用有轨电车系统。
特殊结构与洞口设计需要满足有轨电车系统对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要求,例如:设计安装信号和通讯设备,防止与其他设施的干扰。
3. 乘客站点和站台设计标准:包括乘客站台长度、宽度和高度标准、站台设施配置、乘客安全保障等。
乘客站台长度、宽度和高度标准需要满足乘客站立、候车和上下车的需求。
站台设施配置需要考虑乘客的方便和舒适度,包括座椅、立柱、候车亭、自动售票机等设施。
乘客安全保障需要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包括站台边缘标线、防护栏杆、广播设备、CCTV监控等。
4. 信号与通信设计标准:包括信号灯、通信系统和列车调度系统等。
信号灯需要确保有轨电车的交通流畅和安全,包括:红灯、绿灯和黄灯的设置,安全距离和速度控制等。
通信系统需要确保乘客和操作人员之间的良好通讯,包括广播、对讲和公告系统等。
列车调度系统需要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和时刻表的准确性,包括车站站场的规划和设备的安装。
5. 供电与牵引设计标准:包括供电系统和牵引系统的设计和配置。
广州 有轨电车设计标准

广州有轨电车设计标准
广州有轨电车设计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有轨电车安全、舒适、
便捷、高效地运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
广州有轨电车设
计标准的执行对象是所有有轨电车相关项目的设计单位,建造单位和
监理单位以及使用单位。
广州有轨电车的设计标准主要包括有轨电车线路设计标准、有轨
电车车辆设计标准、有轨电车站点设计标准、有轨电车信号设计标准、有轨电车供电设计标准等几个方面。
在线路设计标准方面,必须根据
广州市的规划需求进行合理布局,满足站点间距和站点宽度等要求,
以保证有轨电车的正常运行。
在车辆设计标准方面,必须保证车辆的
车体尺寸、乘客座位数、安全设备等满足规定要求,以确保车辆的安
全性和乘客的舒适度。
在站点设计标准方面,必须考虑乘客上下车的
货物量、站台高度等因素,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和出行的便捷。
在信号
设计标准方面,必须考虑到信号灯的颜色、位置等要素,以确保有轨
电车运行的安全性。
在供电设计标准方面,必须考虑电力负荷、电缆
截面积等因素,以确保有轨电车线路的平稳供电。
总之,广州有轨电车设计标准是一个科学、严谨、系统的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化的设计,可以提高有轨电车的安全性、舒适度和可靠性,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标题:深度解析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引言有轨电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标准的制定对于城市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cjjt 295-2019《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是我国针对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的权威标准,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要点和内涵。
一、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背景和意义在当前城市交通建设中,有轨电车作为一种环保、舒适、高效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城市有轨电车线路、车辆、设备等方面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的出台,不仅可以提升城市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率,还能够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二、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1. 车辆设计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了有轨电车车辆的设计要求,包括车辆的车体结构、内部布局、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方面的规定。
在车辆设计中,要考虑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的特点和运行环境。
2. 线路设计标准的第二部分主要对有轨电车线路的设计做出规定,包括线路的纵、横断面设计、道岔设计、站点设置、线路设备等内容。
在线路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市容、交通、环保等因素,合理配置线路资源,确保有轨电车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3. 设备设计标准还对城市有轨电车的设备设计做出了详细规定,包括牵引供电设备、通信信号设备、车站设备等方面。
设备设计的合理性对于有轨电车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标准对于设备的选用、安装、维护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三、对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专业的文章写手,我对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是,该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城市有轨电车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技术规范标准)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市政规划篇)

目次第一节术语 (1)第二节道路系统及交通设施 (2)2.1道路系统 (2)2.2城市轨道交通 (9)2.3机场、铁路、港口(码头) (14)2.4站场工程 (15)2.5道路广场竖向标高 (18)2.6其它 (18)第三节市政管线设施 (23)3.1 管线综合 (23)3.2 给水工程 (33)3.3 电力工程 (37)3.4 通信工程 (44)3.5 热力工程 (50)3.6 燃气(料)工程 (51)3.7 污水工程 (55)第四节城市防灾 (61)4.1 城市防洪排涝 (61)4.2 城市消防 (64)4.3 城市抗震 (66)4.4 城市人防工程 (66)第五节市政环卫设施 (68)5.1城市垃圾收集与处理 (68)5.2公厕 (69)第一节术语第一节术语1.1输水干管输水干管是指由供水厂将自来水输送到各需水压段,联接配水干管的管道。
公称口径DN800或以上口径的管道为输水干管。
1.2配水干管配水干管是指在各需水压段,将输水干管送来的自来水转输到各用水地段、用水地点,用以联接配水支管的管道。
公称口径DN400、DN600的管道为配水干管使用。
1.3配水支管配水支管是指在各用水地段,将配水干管转输的自来水供给用户的管道。
公称口径DN300或以下口径的管道为配水支管使用。
1.4城市排水量城市污水量(包括城市综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量的总称。
1.5电缆终端场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连接设施的用地。
1.6公变房10kv公用配电房用房。
1.7专变房10kv客户专用配电房用房。
1.8移动通信网利用无线信道为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和固定点用户之间提供直接链路构成通信的网路。
移动通信网由移动交换机、基站、和移动台组成。
移动交换机控制若干个基站,它与公众网相连并完成号码分析、路由选择、信道指配等多种控制功能。
1.9河涌维护地带河涌维护地带是指按城市规划要求进行河涌养护和维修作业的规划控制地带。
1.10河涌规划控制蓝线河涌规划控制蓝线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包含河涌过流断面、堤岸、河涌维护带和景观绿化带的规划控制线。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桥梁

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系统(试验段)正线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桥梁)编制:复核:审批: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新型有轨电车正线轨道工程项目经理1 / 43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3.1 一般规定 (4)3.2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 (6)3.3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8)4 桩基础 (9)4.1 一般规定 (9)4.2 钢围堰 (10)4.3 桩基承台 (12)5 墩台 (14)5.1 一般规定 (14)5.2 墩台 (14)5.3 台后填土、锥体及其他 (18)6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20)6.1 一般规定 (20)6.2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制作 (21)6.3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制作 (27)7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 (30)7.1 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 (30)8 支座 (38)8.1 一般规定 (38)8.2 支座安装 (38)9 明桥面和桥梁附属设施 (40)9.1 一般规定 (40)9.3 附属设施 (41)1 总则1.0.1 为了加强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160 km/h及以下的客货列车共线运行的新建、改建标准轨距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对于其他铁路的桥涵工程,以及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其施工质量的验收应另行制订补充标准。
1.0.3 施工单位作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应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等各方应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对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1.0.4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应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合理利用资源,并做到文明安全施工。
1.0.5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检测工作取得的质量数据应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状况,所用方法和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

1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嘉兴市市域范围,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70km/h 、采用钢轮钢轨制式的有本标准规定了有轨电车的客流与交通流量预测、运营组织、车辆、限界、线路、轨道、勘察、路基、桥梁、车站、给排水及消防、供电、通信、调度管理、交通信号、售检票、调度中心、车辆基地、交通安全、环境设计和节能环保等内容。
轨电车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GB 3096GB 574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576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电力机车防火和消防措施的规程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电能质量 GB/T 6771GB 10070GB 12348GB/T 14549公用电网谐波 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 14892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51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1铁道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57地铁设计规范GB 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307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T 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1234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GB 5055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GB/T 50783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 50909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3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JGJ 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106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T 170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TB/T 3138 机车车辆阻燃材料技术条件 TB 10001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 10002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 10092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09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TB 10025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35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 10075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 TB 10106 CJJ 11 CJJ 37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JJ 69 CJJ 75 CJJ 152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 166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CJJ 169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T 417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J J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P CJJ/T***—****备案号J**** —****都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ity Tram engineering201*—**—** 公布201*—**—0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都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ity Tram engineeringCJJ/T***—****J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1* 年* 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 北京前言依照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打算(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体会,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要紧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运行组织;4车辆;5限界;6线路;7轨道;8路基;9桥涵;10车站建筑;11车站结构;12通风空调;13给水与排水;14供电;15通信;16信号;17售检票;18操纵中心;19车辆基地。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治理,由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说明。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成都市通锦路3号;邮政编码:610031)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市公交集团电车公司大连市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本规范要紧起草人员:张海波陈晓英于松伟梁莉霞罗世培毛励良向红于腾宋孚强漆尔富卢桂英王浩川高任生李琳王建王锋王仕春王铁克杨宝峰于立波曾向荣赵文光魏永幸任强张继菁张喜正朱祖华王建陈永江毛小琦周健韩连祥李可意沈品海张涛喻智宏张霞阮素华肖珊张荫张开波高山本标规范要紧审查人员:目次1总则 02术语 (2)3运行组织 (4)3.1一样规定 (4)3.2运行组织 (4)3.3运营治理 (5)4车辆 (6)4.1一样规定 (6)4.2安全设施 (7)4.3车辆与其它系统 (8)5限界 (9)5.1一样规定 (9)5.2限界差不多参数 (9)5.3建筑限界 (9)6线路 (13)6.1一样规定 (13)6.2线路平面设计 (14)6.3线路纵断面设计 (15)6.4车站配线 (17)7轨道 (20)7.1一样规定 (20)7.2差不多技术参数 (20)7.3钢轨及配件 (21)7.5无砟轨道 (23)7.6道岔 (24)7.7无缝线路 (25)7.8减振降噪 (26)7.9轨道安全设备 (26)7.10轨道附属设备及其它 (27)8路基 (28)8.1一样规定 (28)8.2要紧技术标准 (28)8.3路堤 (30)8.4路堑 (30)8.5路基加固防护 (31)8.6路基防排水 (32)8.7其他 (32)9桥涵 (33)9.1一样规定 (33)9.2荷载 (35)9.3结构设计 (39)9.4构造要求 (40)10车站建筑 (42)10.1设计原则 (42)10.2车站总平面布局 (43)10.3车站建筑 (43)10.4车站要紧服务设施 (47)10.5车站环境与节能设计 (50)12通风空调 (53)13给水与排水 (54)13.1一样规定 (54)13.2给水 (54)13.3排水 (55)14供电 (57)14.1一样规定 (57)14.2外部电源 (58)14.3中压供电网络 (60)14.4牵引变电所 (60)14.5牵引网 (63)14.6电力监控(SCADA)系统 (66)14.7杂散电流腐蚀防护与接地系统 (69)14.8电缆 (70)14.9供电车间 (72)15通信 (73)15.1一样规定 (73)15.2全球定位系统 (73)15.3自动语音报站系统 (74)15.4车载电视监视系统 (74)15.5车载移动电视 (74)16信号 (76)16.1一样规定 (76)16.2正线联锁系统 (77)16.3道口信号操纵系统 (77)17售检票 (79)17.1一样规定 (79)17.2中心治理系统 (79)17.3充值点终端 (80)17.4数据采集终端 (80)17.5车载刷卡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珠有轨电车介绍-上传

海珠有轨电车介绍一、海珠有轨电车线路概况海珠有轨电车线路全长约7.7米,均为地面线,共设置10座车站。
海珠有轨电车西起于于2013年开通,2014年竣工。
线路起于珠江南侧广州塔,沿阅江路北侧敷设,往东止于万胜围站。
二、线路相关指标(一)线路站间距线路平均站间距为0.784公里,最大站间距1.2公里,为琶洲塔站至会展东路区间,最小站间距为0.535公里,为广州塔东站至广州塔站区间。
海珠有轨电车路线示意(高德地图)(二)线路运营速度线路最高运营速度为70公里/时,平均运行速度10-15公里/时。
(三)线路列车编组线路采用三动一拖(即三辆动车、一辆拖车)四模块编组,车辆长度约36.5米,最大载客量为368人。
海珠有轨电车(四)线路车辆基地海珠有轨电车停车场选址于猎德大桥与珠江帝景之间的磨碟沙公园里,停车场占用公园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6847平方米,约占公园30%的面积。
海珠有轨电车停车场三、线路特点(一)轨道类型海珠有轨电车采用槽型钢轨,轨道嵌入道路内。
海珠有轨电车轨道(二)线路站台形式海珠有轨电车站台均为开放式站台,侧式站,月台位于线路两侧。
没有划分收费区和免费区,也没有设置闸机,乘客在月台通过自助售票机买票,上车后会有工作人员实施抽检。
站台和自助售票机(三)站台信息服务停靠站内通过电子LED屏,实时显示列车到站时间。
站台LED屏(四)行人安全措施站台两端设置信号灯,用于提醒行人列车即将到达,注意安全。
站台两端信号灯四、海珠有轨电车功能分析从线路走向来看,海珠有轨电车沿线没有较为集中的人流集聚点(小区和商业中心),没有承担通勤功能,客流效益注定不会太好。
但是海珠有轨电车沿珠江南侧敷设,乘坐海珠有轨电车可以很好的一览珠江风景,美景尽收眼底,乘坐人群以观光游客为主,对于观光游客而言,可以获得较好的乘坐体验,因此海珠有轨电车整条线路的定位主要是观光功能,服务游客游览珠江景点,同时与若干地铁站形成换乘,接入广州地铁系统,实现广州处处可达,提高了海珠有轨电车对于游客的可达性。
有轨电车标准

有轨电车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是确保有轨电车的设计、制造、运营和维护能够达到一定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的技术要求和指导性文件。
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执行和效果对于保障乘客和运营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营效率和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有轨电车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一、有轨电车标准的制定有轨电车标准的制定通常是由国家标准化机构、有轨电车行业协会以及相关专业技术机构共同参与的。
制定有轨电车标准通常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动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有轨电车标准的需求调研,了解有轨电车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2.制定草案: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起草编委会编制有轨电车标准的草案,包括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等内容。
3.专家评审:将草案提交给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汇集各方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4.公示征求意见:将修订后的标准草案进行公示和征求意见,接受各方的反馈和意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5.发布正式版本:经过多轮修改和完善后,有轨电车标准最终由国家标准化机构发布,并正式实施。
二、有轨电车标准的执行有轨电车标准的执行是确保有轨电车制造商、运营商和维护人员在相关领域遵循标准规范的重要途径。
有轨电车标准的执行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检查:相关部门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检查有轨电车制造商是否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制造和交付,检查运营商和维护单位是否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运营和维护。
2.认证审核:有轨电车制造商通常需要经过国家认证机构的审核,获得相关产品的认证证书,证明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才能上市销售。
3.培训教育:相关机构组织有轨电车行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相关的标准规范。
4.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有轨电车标准的行为,相关部门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以确保有轨电车行业的规范运行。
广州 有轨电车设计标准

广州有轨电车设计标准广州市有轨电车设计标准1. 引言广州市有轨电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有轨电车的安全、舒适、高效运行,规范有轨电车的设计和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2. 车辆设计(1)车体尺寸:长度不超过45米,宽度不超过2.65米,高度不超过4.2米。
(2)车辆容量:设计允许乘客站立的车辆总人数不低于200人,座位数不低于60个。
(3)车辆门数:车辆长度在15米以下的,每侧最少应有2个门,长度在15米以上的,每侧应有3个或3个以上的门。
(4)车厢布局:优先考虑单向车厢,车内设置空调系统、紧急通话装置、灭火器等安全设施,并配备乘客信息显示屏幕、音响广播设施、垃圾箱等舒适设施。
(5)车辆外观:符合广州市城市风貌和市政道路条件,车身颜色应与城市公交车保持一致。
3. 站台及设施设计(1)站台标高:标高应略低于车门的地面高度,以保障旅客上下车的安全。
(2)站台长度:站台长度应保障一列车停靠,不宜过长,以节省占用土地资源。
(3)站点距离:同一线路的两个站点间距应控制在500米以内。
(4)站点设施:根据场站规模和客流量,设施应包括广告牌、乘客庇护设施、空调候车室、自助售票机、残疾人专用设施等。
4. 轨道及供电设计(1)轨道类型:设备优质钢轨,符合轨道界面和轮轨配合要求,保证车轮轨迹稳定,轮轨磨损小。
(2)轨道铺设:应铺设在市政道路的中央或专用通道,与其他交通工具保持一定间隔,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和畅通。
(3)供电系统:采用直流750V供电,配合电缆线路穿越公共区域时应留足保护距离。
5. 安全保障设计(1)防护措施:轨道应设有栏杆或其他防护措施,防止乘客误入轨道。
(2)信号系统:应依据铁道部规定,设置信号系统,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3)紧急救援:对于车站设施、车辆设施和信号系统等,应设有紧急救援措施,确保旅客和车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得到帮助。
该标准适用于广州市有轨电车建设,其中细节设计等详细内容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供电设计

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供电设计一.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线路概述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线路西起番禺区的广州新客站,向东南行进穿越番禺区的钟村,之后转向东北,经过番禺区的汉溪、新造与化龙,再穿越珠江之后,止于黄埔区的大沙地,预留远期延伸至萝岗中心区的条件。
线路全长约28.312km,均为地下线路,共设14座车站,其中换乘站5座,其线路如下图1所示。
二.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牵引变电所供电设计1.牵引变电所设计原则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7)知,牵引变电所的设置因考虑一下原则:1)满足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方式要求,其中包括双牵引整流机组双边供电、单牵引整流机组双边供电、大双边供电、双牵引机组单边供电2)满足牵引网电压损失允许值要求,其是影响牵引变电所数量的关键因素。
2. 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牵引变电所布点方法及初步布点1)牵引变电所布点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知,七号线各站名及间距如下表1所示。
表1 站名及间距站名站间距(km)大洲车辆段2.83 ―广州新客站1.309 石壁东站 1.52小站间距1.070km ,为官堂至金坑区间,各车站间的站间距相差较大,本文初步采用以线路中间车站设牵引变电所为基点进行布点,即指在广州七号线一期工程中,初在汉溪长隆站和鹤庄站设牵引变电站,然后根据牵引网最大电压损失允许值向线路两端延伸,完成整条线路牵引变电所的布点。
2)广州七号线牵引变电所初步布置采用单位指标法,由资料知广州七号线采用1500V 架空接触网方式,且一期工程为广州新客站至新造段,线路全长约18.2km ,牵引变电所平均间距为2.50km ,则设该条线路上牵引变电所数量:18.21182.5n L n L =+=+=结合布点方法,先将广州一期线路牵引变电所设置如下:3. 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牵引变电所供电计算由查阅资料知,牵引网电压损失和走行轨对地电位是牵引变所设计必须遵从的两个设计原则,本文严格按照此设计原则对初步设置的牵引变电所进行牵引变电所的供电计算。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是指为了规范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保护环境等因素制定的标准。
以下是关于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的一些参考内容:一、基本要求:1. 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城市规划要求;2. 考虑与其他交通系统的衔接和协调;3. 考虑城市用地规划、环境保护要求等;4. 考虑电车线网的完整性、连通性和可扩展性。
二、线路布局:1. 根据城市交通需求和人流分布,确定电车线路的起点、终点、中途站点等;2. 考虑电车线路的长度、速度、曲线半径和坡度等;3. 安排合理的车站位置,保证车站间距和车站容量满足运输需求。
三、轨道平面布置:1. 考虑公交优先措施,合理确定电车专用车道、公共停车场、电车站点和非电车车道等布置;2. 确定电车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如汽车、自行车等)的衔接和交叉点的位置和安全措施;3. 考虑路灯、路标、交通信号灯等设施的设置,保证电车安全行驶。
四、线路工程设计:1. 根据线路布局和地形条件,进行线路工程设计,包括土建工程和桥梁隧道设计等;2. 考虑电车线路的车辆限界和最小水平曲线半径,保证电车的安全和舒适性;3. 考虑沉降、振动和噪音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减震和隔音。
五、车辆选型和站点设计:1. 根据电车线路特点和运输需求,选用适合的电车车辆类型和规格;2. 考虑站台长度和宽度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站台尺寸和设计;3. 设计安全、舒适的上下车设施,便于乘客进出电车。
六、供电系统设计:1. 根据电车运行需求,设计合理的供电系统,包括架空线、接触网等;2. 考虑供电能力和线路安全,分段供电和保护装置的设置;3. 考虑临近建筑物和设施的保护和防雷措施。
七、信号与通信系统设计:1. 设计合理的信号灯、道岔和轨道区段控制系统;2. 设计有效的通信系统,包括站内通讯、调度通讯等。
综上所述,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对于电车线路的布局、线路工程、供电系统、车辆选型和站点设计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电车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有轨电车设计规范

有轨电车设计规范篇一: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公交场站设计规范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有轨电车设计标准
广州有轨电车是指在广州市内运行的载客水平有轨电车系统。
作为中
国第三大城市,广州有着庞大的人口和交通需求,因此城市交通规划部门
制定了一系列有轨电车设计标准,以确保有轨电车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营。
以下是广州有轨电车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1. 轨道设计标准:广州有轨电车采用标准轨距为1435mm,轨道采用
钢轨铺设,通过梁式支座固定在混凝土基座上。
轨道设计包括路基结构、
轨道布置和交叉口设计等方面,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车辆设计标准:广州有轨电车采用低地板设计,便于乘客上下车,
并配备了无障碍设施,如坡道和扶手等。
车辆外观设计时尊重城市形象,
采用现代化的造型和色彩,以提升城市形象。
3.车站设计标准:广州有轨电车车站设计时考虑到通行流量和乘客舒
适度,车站入口宽敞,设置了候车亭、车票自动售卖机、安全栏杆等设施。
车站设置的位置和距离要考虑到城市道路布局和乘客需求。
4.通信信号标准:广州有轨电车采用封闭系统运行,需要有专门的通
信信号系统来控制车辆运行,确保车辆安全和互不干扰。
通信信号标准包
括信号灯、标志牌、调度系统等,以确保车辆安全与高效的运行。
5.供电系统标准:广州有轨电车采用架空电力供应系统,通过架空电
缆为车辆提供电力。
供电系统标准包括电缆敷设规范、电缆保护装置设计等,以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安全设施标准:广州有轨电车安全设施标准包括轮胎防滑装置、紧
急制动系统、灭火设备等,以确保乘客和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7.环境保护标准:广州有轨电车设计标准还包括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要求车辆使用低噪音、低污染的动力系统,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以上设计标准,广州有轨电车能够在城市中高效、安全地运营,
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
同时,这些标准也体现了城市规划
部门对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视与关心,推动了城市交通的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