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纤维素配制SOP
甲基纤维素溶液的配制方法
甲基纤维素溶液的配制方法
1.原料准备
甲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需要纤维素和溶剂。
选择的纤维素应具有一定
的纯度和适当的粒径分布,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典型的选择是甲基
纤维素,它可以在常规溶剂中溶解。
常用的溶剂有水、醇类(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甲苯、二甲基亚砜等。
2.纤维素的预处理
将纤维素浸泡在溶剂中,使其充分润湿和浸透。
可以选择常压浸泡、
真空浸泡或超声辅助浸泡等方法来加快纤维素的溶解速度。
在浸泡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以改善纤维素溶解的均匀性。
3.溶解反应
将经过预处理的纤维素转移到反应容器中,加热搅拌,使纤维素完全
溶解在溶剂中。
溶解反应的条件可以根据纤维素的特性和所选择的溶剂来
确定,一般常温下加热搅拌数小时即可溶解。
4.混合和调整
一旦纤维素完全溶解,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辅助剂和调整剂。
例如,可以添加增稠剂、抗结剂、光泽剂、分散剂等,以改善产品的性能。
5.过滤和纯化
为了去除悬浮物、颗粒和杂质,需要对溶液进行过滤和纯化。
可以使
用滤纸、滤膜或离心机等方法进行过滤,确保溶液清澈透明。
6.包装和储存
将纯化后的甲基纤维素溶液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并密封存放。
存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降低溶液的质量。
上述是甲基纤维素溶液的一般配制方法。
当然,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具体需求可能对配制方法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第1页共1页
目的:规范本岗位操作过程
适用范围: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配制
责任者:岗位操作工
1.程序
1.1准备工作
按制粒岗位SOP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1.2操作
1.2.1按生产指令配制规定量规定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折算公式如下: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总用量(用W表示)
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kg)=W×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浓度
纯化水用量(kg)=W-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
1.2.2按台称的使用SOP用干净的塑料袋准确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总量,先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少量冷纯化水的桶中,再加总重量1/5~1/3的热(80~90℃)纯化水桶中,必须让其充分分散与水化,然后在冷却条件下,不断搅拌,并加纯化水至总重量。
1.2.3已配制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应加盖存放,以免异物落入,并贴上注明有品名、重量、日期、操作者的桶签。
3. 及时做好记录。
4. 按岗位做好相关的结束工作。
5. 注意事项
5.1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必须在五天内使用,以免变质污染药品。
甲基纤维素溶液(2×,1.8%)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甲基纤维素溶液(2×,1.8%)
简介:
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等溶剂中几乎不溶,在热水中迅速分散、溶胀,降温后迅速溶解。
CAS 号为9004-67-5,平均分子量为1万~22万。
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高温时能凝胶,并且此凝胶能随温度的高低与溶液互相转变,具有优良的润湿性、分散性、粘接性、增稠性、乳化性等特性。
Leagene Methyl cellulose (2×,1.8%)经高压灭菌处理,加入少量于悬浮培养基中或按具体实验要求,增加培养基粘稠度。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一般工作浓度为1×。
注意事项:
1、 Methyl cellulose (2×,1.8%)为无菌溶液,请注意无菌操作。
2、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 6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 名称 CC0110 Storage Methyl cellulose (2×,1.8%) 500ml 4℃ 使用说明书 1份 编号 名称 CC0005 磷酸缓冲盐溶液(1×PBS,无钙镁) CZ0048 乐氏液 CZ0063
改良台氏液(Tyrode's solution) DH0006
苏木素伊红(HE)染色液 NR0003
Lezol(总RNA 提取试剂) PW0053
Western 抗体洗脱液(碱性) TC0713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GOD-POD 比色法)。
甲基纤维素
高分子化合物
01 基本信息
03 质量指标 05 溶解方法
目录
02 理化性质 04 应用 06 实验室分析
07 用途
09 配伍禁忌
目录
08 稳定性和贮藏条件 010 常用量及最用量:
甲基纤维素是一种非离子纤维素醚,它是通过醚化在纤维素中引入甲基而制成的。
基本信息
甲基纤维素是一种纤维素甲基醚。白色或浅黄或浅灰色小颗粒、纤丝状或粉末。无臭无味,其中约27%~32% 的羟基以甲氧基的形式存在。不同级别的甲基纤维素具有不同的聚合度,其范围为50~1000;而其分子量(平均 数)的范围在10000~220000Da之间,其取代度被定义为甲氧基的平均数,甲氧基则连接于链上的每一个葡萄糖酐 单元。
视密度:0.30-0.70g/cm3,密度约1.3g/cm3。
工业上甲基纤维素的理论取代度DS为1.5~2.0,松散密度0.35~0.55g/cm3。
质量指标
外观:灰白色纤维状至粉米状 凝胶温度(2%水溶液):50~55℃ 甲氧基含量:26%~33% 水不溶物:≤2.0% 取代度(DS):1.3~2.0 水分:≤5.0% 黏度(20℃,2%水溶液):15~4000mPa·s
酸碱度 取该品1.0g,加水100mL溶解后,依法测定(附录Ⅵ H),pH值应为4.0~8.0。 黏度 取该品适量,按干燥品计算,加90℃的水制成2.0%(g/g)的溶液,充分搅拌约10分钟。置冰浴中冷却,冷 却过程中继续搅拌,再保持40分钟,调节重量,搅拌均匀,在20℃±0.1℃,以旋转式黏度计测定(附录Ⅵ G第 二法),标示黏度小于或等于100mPa.s者,黏度应为标示黏度的80.0%~120.0%,标示黏度大于100mPa.s者,黏 度应为标示黏度的75.0%~140.0%。 干燥失重 取该品,在105℃干燥2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5.0%(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取该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1.0%。
甲基纤维素制备方法
甲基纤维素制备方法
宝子,今天咱来唠唠甲基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哈。
甲基纤维素呢,它的制备可有点小讲究。
一般来说哈,它是从纤维素这个原料开始折腾的。
纤维素这东西,在大自然里到处都有,像木材啊、棉花啊这些里面都有不少纤维素呢。
先得把纤维素弄成那种比较容易反应的状态。
这就好比把一个很顽固的家伙,先给它松松筋骨。
然后呢,就开始引入甲基这个小集团啦。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纤维素这个“小脸蛋”化个妆,把甲基这个“小装饰”给它贴上去。
具体的化学反应呢,会用到一些化学试剂,像是碱啊什么的。
碱在这个过程里就像是个小助手,帮着纤维素把自己的结构打开一点,好让甲基能够顺利地结合上去。
这个反应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就像小火炖汤一样,得慢慢熬着。
在制备的时候啊,温度也很关键哦。
温度要是不合适,就像你做饭火候不对一样,做出来的甲基纤维素可能就不是那个味儿啦。
温度得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里,这样反应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得到质量好的甲基纤维素。
而且呢,反应过程中的搅拌也不能少。
这就好比你做蛋糕的时候得搅拌面糊一样,搅拌能让反应更均匀,让每个纤维素分子都有机会和甲基结合。
要是不搅拌,可能有的地方甲基结合得多,有的地方结合得少,那做出来的甲基纤维素就不均匀啦。
还有哦,反应完了之后,还得把那些多余的东西去掉,就像你做完菜得把菜洗干净,把那些调料渣子去掉一样。
把多余的化学试剂、杂质啥的都弄掉,这样得到的甲基纤维素才纯净。
总之呢,甲基纤维素的制备虽然有点复杂,但是只要掌握好这些小窍门,就能够做出质量不错的甲基纤维素啦。
宝子,你是不是对这个有点小兴趣啦 。
甲基纤维素人造血干祖细胞半固体培养基说明书
甲基纤维素人造血干/祖细胞半固体培养基说明书StemCult HU663英文名称:Human Methylcellulose Complete Medium Containing Cytokines货号:0663产品规格:100ml/瓶产品成份:1%甲基纤维素、IMDM、FBS、BSA、L-Glutamine,2-ME、rhSCF、rhIL-3、rhGM-CSF。
保存运输:-20℃,保存2年;4℃,保存1个月。
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外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可向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分化。
本产品为造血干/祖细胞体外生长和分化提供了最合适的培养基和半固体支持物,适合粒/巨噬细胞系集落(CFU-GM、CFU-G、CFU-M)的生长。
用途:定量分析研究人骨髓、动员外周血、脐带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的细胞产物、及CD34+中的造血干/祖细胞;定量分析研究提取或冷冻保存中的干细胞的质量;体外扩增的造血干/祖细胞定量检测研究;定量分析研究长期培养起始细胞;研究分析造血功能异常病人造血干/祖细胞的造血能力。
一、分装:1、将-20℃保存的StemCult放置于4℃冰箱过夜溶化(或者于室温中溶化)。
2、强烈震荡1-2分钟,充分混匀。
3、静置30分钟,去除气泡。
4、用吸管(注意甲基纤维素粘稠,应选用粗口径,以免吸取困难)吸取StemCult,分装于10ml试管中,保存于-20℃冰箱,可长期使用。
二、实验操作方法:Ficoll-Paque法提取有核细胞1、取骨髓、脐带血,ACD或肝素抗凝,IMDM 完全培养液(IMDM加10%新生牛血清)加倍稀释。
2、取10ml试管,加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Paque比重1.077)3ml。
3、将经加倍稀释的骨髓或脐带血小心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上,注意不要破坏界面。
4、离心2000rpm/分,20分钟,细胞分层,下层为红细胞,中间层是白膜,富含白细胞,上层是血清。
5、用细长玻璃吸管,小心吸取白膜层(注意不要破坏白膜层),放置于另外一支10ml试管中。
空斑实验
问:我准备做病毒空斑实验,不知到怎样配置甲基纤维素覆盖培养液,敬请各位指教答:1、我是这么做的:24孔板VERO,HSV11)24孔板预板2)24h后,弃培养液,用hanks液洗1次3)接种病毒液0.1ml/孔4)放入37度5%CO2培养箱1h,期间每15min慢摇一次,使病毒充分吸附5)加入1%甲基纤维素(1ml/)孔覆盖培养基,放入37度5%CO2培养箱继续培养6)3天后,吸弃培养基7)加入5%甲醛1ml/孔固定4min,弃甲醛,加入结晶紫0.8ml/孔染色20min8)自来水缓缓冲洗染液,计算孔斑数2、我的老师做空斑试验也是用甲基纤维素,不过浓度是2%,配置方法是:甲基纤维素:3克溶于150ml 蒸馏水中,最终浓度为2%;染色用的碘液:25g溶于500ml95%的乙醇中。
最终浓度为5%做出的效果很好。
不过甲基纤维素要提前很长时间配置,大约2周,高压后放入冰箱,使用前无菌操作加入培养液,混匀放入冰箱,过一天后再拿出,使劲摇匀,使纤维素达到一种匀质的状态,静置至起泡完全消失后使用。
染色可以用中性红0.1%(w/v)温箱孵育2-3小时,若是6孔板每孔加1ml;倾倒后即可计数。
问:“1%甲基纤维素(1ml/)孔覆盖培养基,放入37度5%CO2培养箱继续培养”是指把1%甲基纤维素直接加入已放好培养基的孔里,还是甲基纤维素和培养基混好再加入细胞中?配方比例是什么?甲基纤维素要提前很长时间配置,大约2周为什么?什么时候可以计数了?以什么为标准呢?答:1、1%甲基纤维素(1ml/)孔覆盖培养基应是指按1ml/孔的量加甲基纤维素覆盖培养基。
甲基纤维素覆盖培养基应该就是指Viscous medium,它是一种专门培养基。
简单的说就是在普通细胞培养液里面添加了甲基纤维素来提供粘性,甲基纤维素应非营养物质。
因甲基纤维素难溶,所以要先配并灭菌好甲基纤维素溶液。
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往其中补加其他培养基所需成分,注意MEM 配的是10×的,这样要加的MEM 溶液体积就少的多。
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
1、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化学纯)废棉布1、将30% ~ 40%的NaOH 加入碱醚化釜中, 加入10 mL 无水乙醇及少量尿素, 搅匀, 加入5 g 碎棉绒, 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30~ 35 , 反应1~ 2 h 后, 滴加一定量的氯乙酸乙醇溶液, 于40~ 45 恒温反应0.5h, 后升温到70 恒温反应1~ 2 h。
将制备出的物质取样检查, 应全部溶于水并呈透明状。
2、洗涤、干燥取出羧甲基纤维素粗品, 用盐酸将其中和至pH= 7, 用80%的乙醇溶液按照浴比1 : 4 在40~ 45 的恒温水浴中不间断搅拌洗涤10 min, 共洗3 次, 并将洗涤用过的乙醇回收。
将洗好的产物离心脱醇后放入烘箱内, 在105 下烘燥2 h。
烘干后的羧甲基纤维素为纤维状小颗粒, 无臭、无味。
3、羧甲基纤维素的鉴定按照国家药品标准WS- 10001- ( HD- 0486) - 2002, 将羧甲基纤维素制备成乳胶体溶液。
取30 mL溶液滴加3 mL 盐酸后产生白色沉淀; 取一定体积溶液加入等量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所制备的产物为羧甲基纤维素。
4、制备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的优化条件为: 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浴比为1 :3; 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30%; 氯乙酸乙醇质量分数为30% ; 碱化温度为35~ 40 , 碱化时间为2h; 醚化初期温度为40~ 45 , 后期温度为70 , 醚化时间为2 h。
得到羧甲基纤维素的的粘度值为9326mPa ! s。
2、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废纸)化学纯;原料的精制:将清杂的废纸粉碎后, 按1:3( 质量比) 的比例加入3% NaOH 水溶液打浆, 在80~ 90 时蒸煮2~ 3 h, 洗涤过滤后,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漂白, 过滤即得到反应原料。
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在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瓶中, 加入10. 0 g 精制的原料, 加入120 mL 的85% 乙醇水溶液, 混合均匀后加入9. 0 g 氢氧化钠,在35 下恒温搅拌反应90 min, 制得碱性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
1、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化学纯)废棉布1、将30% ~ 40%的NaOH 加入碱醚化釜中, 加入10 mL 无水乙醇及少量尿素, 搅匀, 加入5 g 碎棉绒, 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30~ 35 , 反应1~ 2 h 后, 滴加一定量的氯乙酸乙醇溶液, 于40~ 45 恒温反应0.5h, 后升温到70 恒温反应1~ 2 h。
将制备出的物质取样检查, 应全部溶于水并呈透明状。
2、洗涤、干燥取出羧甲基纤维素粗品, 用盐酸将其中和至pH= 7, 用80%的乙醇溶液按照浴比1 : 4 在40~ 45 的恒温水浴中不间断搅拌洗涤10 min, 共洗3 次, 并将洗涤用过的乙醇回收。
将洗好的产物离心脱醇后放入烘箱内, 在105 下烘燥2 h。
烘干后的羧甲基纤维素为纤维状小颗粒, 无臭、无味。
3、羧甲基纤维素的鉴定按照国家药品标准WS- 10001- ( HD- 0486) - 2002, 将羧甲基纤维素制备成乳胶体溶液。
取30 mL溶液滴加3 mL 盐酸后产生白色沉淀; 取一定体积溶液加入等量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所制备的产物为羧甲基纤维素。
4、制备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的优化条件为: 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浴比为1 :3; 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30%; 氯乙酸乙醇质量分数为30% ; 碱化温度为35~ 40 , 碱化时间为2h; 醚化初期温度为40~ 45 , 后期温度为70 , 醚化时间为2 h。
得到羧甲基纤维素的的粘度值为9326mPa ! s。
2、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废纸)化学纯;原料的精制:将清杂的废纸粉碎后, 按1:3( 质量比) 的比例加入3% NaOH 水溶液打浆, 在80~ 90 时蒸煮2~ 3 h, 洗涤过滤后,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漂白, 过滤即得到反应原料。
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在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瓶中, 加入10. 0 g 精制的原料, 加入120 mL 的85% 乙醇水溶液, 混合均匀后加入9. 0 g 氢氧化钠,在35 下恒温搅拌反应90 min, 制得碱性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配制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步骤:
一、准备用体
1. 准备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
2. 准备蒸馏水或纯净水;
二、开始配制溶液
1. 把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放入一个容器中;
2. 加入足够的冷水,搅拌均匀,直至粉末完全溶解,这样就可以获得2%的溶液;
3. 继续加入蒸馏水或纯净水,直至溶液总体积提高10倍,如此可以得到0.2%的溶液;
4. 过滤溶液并把它调节至pH=7(中性值),这时,配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就完成了。
三、注意事项
1. 在搅拌羧甲基纤维素钠时,因为它容易产生气泡,所以应该使用木棒或双面管加以搅拌;
2. 溶液容器要求洁净,并且应定期清洗;
3. 过滤溶液后,应立即用盖子密封,以防止受潮、受污染;
4. 要时刻检查溶液的PH值,确保它稳定在7(中性)的范围内;
5. 配制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通常只能保存24小时,如果需要长期使用,需要冷冻保存;
6.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具有腐蚀性,应尽量避免与服装、皮革等接触。
甲基(乙基)纤维素的制备及应用
• (3)成膜的性能。乙基纤维素制成胶乳分散体,乙基纤维素胶 乳是一种水性包衣材料 ,可用于缓释、控释薄膜包衣 ,以取代有机 溶媒在薄膜包衣中的应用。 • (4)乙基纤维素膜理化性和抗菌性制作抗菌膜。以魔芋葡甘聚 糖和乙基纤维素为基材,添加五倍子提取物制备可食性抗菌膜。
结语
• 纤维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纤维素衍生物之一的甲基(乙基)纤维素,一般应 用是以纤维素醚类的形式被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有着广阔的前景。
乙基纤维素的制备
• (1)原料的准备 • (i)将 每 批 精 制钝 化 的 棉 短 绒 进行疏 松或 粉碎,称 量后 干 燥至 含水3% ~ 4% 备 用。 • (i i) 将 片状 的 固 体氢 氧 化 钠 放 置于 碱溶 解槽 中,加 入 清水,其 量 相 当 于 碱 量。碱 液 用 间 接蒸汽 预 热 至110摄氏度,加 速溶解 ( 必要 时 用 泵 将 碱液 不 断 循环 ),用 比 重法 测定 碱液 中 氢 氧 化 钠 的 含 量 ( 应为 4 7.5% ~4 9.5 %),然后 将 碱 液倒至计量槽中 备 用。 • (i i i) 醚 化剂 混 合 液 由 5 0% ~ 6 0 % 的 氛 乙 烷 和 4 0% ~4 4%的 苯 或 甲 苯所组成 • (2)纤维素 的 制 备 • ( 3 ) 碱 纤 维 案的 成 熟 • ( 4 ) 醚 化反 应。醚 化反应以 碱 纤 维素 与 醚 化 剂 在高压 醚 化 器 中进 行 加 压 反 应,醚 化 时 的 加料 程 序 是 在 加 料 口 装入 碱 纤 维 素和 麟 片 状 氢 氧化 钠,然后关闭加料 口,将 所需重量 的 醚 化 剂 混合 物( 氯 乙 烷 和 甲 苯或苯混 合物 ),由 计 量 糟加 入 醚 化 器 中,将 醚 化 器密封后开始 用 夹 套蒸汽 加热。 • (5)乙 基 纤 维素 沉 析 • (6)乙 基 纤 维 素的 清 洗
羧甲基纤维素工艺操作规程
羧甲基纤维素工艺操作规程1. 引言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可降解的高聚物,在医药、食品、纺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本工艺操作规程以规范羧甲基纤维素的生产操作。
2. 设备准备2.1 羧甲基纤维素生产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2 所需材料和试剂应具备相关的合格证书,并按照规定储存。
2.3 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3. 操作步骤3.1 原料准备 3.1.1 准备所需的羧甲基纤维素原料,确保质量合格。
3.1.2 按照配比要求准确称量原料,并进行记实。
3.1.3 将称量好的原料转移到配料容器中,进行充分混合。
3.2 反应操作 3.2.1 打开反应釜的进料阀门,将配料容器中的原料缓慢输送入反应釜。
3.2.2 根据工艺要求,开始加热反应釜并保持一定的温度。
3.2.3 在反应釜内加入反应催化剂,并进行充分搅拌。
3.2.4 控制反应时间,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反应时间的控制。
3.3 过滤操作 3.3.1 当反应完成后,关闭进料阀门,并打开出料阀门。
3.3.2 将反应产物通过过滤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并得到羧甲基纤维素固体。
3.3.3 过滤固液得到的羧甲基纤维素固体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
3.3.4 将洗涤后的固体进行干燥,得到最终的羧甲基纤维素产物。
4. 安全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工作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4.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勿擅自更改操作方法。
4.3 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与相关人员联系。
5. 废弃物处理5.1 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储存。
5.2 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环保要求,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6. 质量控制6.1 在操作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质量的检验、产品质量的检测等。
6.2 对于不合格的原料和产品,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记录。
7. 文档修改和审查7.1 本工艺操作规程的修改应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查和批准。
甲基纤维素检验记录
称取本品g,置重量为g的已恒重的称量瓶中,在105℃干燥小时,称重为g,计算:
—————————————×100%= %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加硝酸ml,蒸干,放冷;加盐
酸ml,蒸干后加水ml,加酚酞指示液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再加醋酸缓冲液(PH3.5)ml,微热使溶解后,移置比色管中,加水稀释成ml,摇匀,备用。
①—————————————×100%= %
②—————————————×100%= %
平均值:%合格/不合格
微生物检验
细菌总数个/g
霉菌总数个/g
致病菌检出
复核人:日期:
(3)取本品1%的水溶液适量,倒在玻璃板上,俟水分蒸发后,形成
。
酸碱度:
称取本品g,加水ml,溶解后在型号为的仪器上测得PH为。
粘度
称取本品,加90℃的水制成2%(g/g)的溶液(按干燥品计算),充分搅拌约10分钟。置冰浴中冷却。冷却过程中继续搅拌,再保持40分钟,调节重量,搅拌均匀,在20℃±0.1℃以旋转式粘度计测定(附录VIG第二法),结果为。
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1ml=1μg)ml,置B瓶中,加盐酸ml与水21ml,照上法“置A瓶中加”起,依法操作,供试品生成的砷斑标准砷斑。
含量
精密称取干燥的本品①g、②g,置烧瓶中,加熔融的苯酚ml与氢碘酸ml,连接好装置,在两个接受容器中分别加入醋酸钾的冰醋酸溶液ml与ml,再各加溴ml。通过支管将氮气缓缓通入烧瓶,加热使温度在30分钟左右升至135--140℃,在此温度下反应1—2小时,然后拆除装置,将两只接受器的内容物倾入250ml碘量瓶(内盛25%醋酸钠溶液5ml)中,并用水淋洗使总体积约为125ml,加入甲酸0.3ml,转动碘瓶至溴的颜色消失,再加入甲酸0.6ml密塞摇匀,使过量的溴完全消失,放置1~2分钟,加入碘化钾1.0g与稀硫酸5ml,用F值为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消耗体积①ml,②ml;每1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0.5172mg的甲氧基。同时依法操作,记录空白消耗体积ml,计算:
羟丙甲基纤维素sop
羟丙甲纤维素检验操作程序1.目的:建立一个羟丙甲纤维素检验操作程序。
2.范围:质监部QC室3.责任:检验人员应按此程序进行检验。
4.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5.程序内容:5.1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
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中几乎不溶;在冷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
5.1.1.操作方法:目测,鼻闻,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
5.1.2溶解性5.1.2.1仪器设备电子天平;带刻度的试管(规格:50ml)5.1.2.2试剂无水乙醇;乙醚;丙酮;5.1.2.3操作方法称取0.001g供试品于3支分别装有1~10ml的无水乙醇,乙醚,丙酮的50ml试管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如仍有目视可见的溶质颗粒时,即视为不完全溶解。
5.1.2.4结果评价本品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中几乎不溶。
5.2鉴别5.2.1鉴别一5.2.1.1仪器设备一般实验仪器;5.2.1.2试剂0.035%蒽酮的硫酸溶液:取蒽酮0.035g,加硫酸溶解至100ml,即得。
5.2.1.3操作方法取本品1g,加热水100ml,不断搅拌,在冰浴中冷却,成粘性液体;取2ml置试管中,沿管壁缓缓加0.035%蒽酮的硫酸溶液1ml,放置5分钟,观察结果。
5.2.1.4结果评价观察在两液界面处应显蓝绿色环。
5.2.2鉴别二5.2.2.1仪器设备一般实验仪器;玻璃板;5.2.2.2试剂同鉴别一项下5.2.2.3操作方法取上述项下的粘性液体适量,倾注在玻璃板上,待水分蒸发后,观察结果。
5.2.2.4结果评价应形成一层有韧性的薄膜。
5.3检查5.3.1酸碱度5.3.1.1仪器设备一般实验仪器;精密pH计;电子天平。
5.3.1.2试剂纯化水;磷酸盐标准缓冲液(袋装)(pH6.18):剪开塑料袋,将粉末倒入250ml 容量瓶中,再用少量无CO2的纯化水将塑料袋内壁冲洗干净,(洗液并入容量瓶内)溶解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规范甲基纤维素配制
2. 范围
乙型脑炎抗体测定时复盖物的配制
3. 职责
3.1.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
3.2. 质量管理部检验人员:负责本规程的操作。
3.3. 总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批。
4. 定义
无
5. 引用标准
无。
6. 材料
6.1. 仪器设备
振荡培养箱、分析天平
6.2. 器械、用具
无
7. 流程图
无
8. 内容
8.1. 配制:
8.1.1. 甲基纤维素的制备:
甲基纤维素 1.5g
双蒸水 76ml
放入37℃振荡培养箱36到48小时,完全溶解后121℃15min灭菌。
8.1.2. 1.5%甲基纤维素培养液的制备:
上述液体冷却后加入如下:
10×MEM 10ml
乙脑抗体阴性血清 5 ml
谷氨酰胺 2 ml
双抗(青霉素+链霉素) 4 ml
碳酸氢钠 3 ml
配好后混匀,放4℃保存备用。
9. 注意事项
9.1.试剂要用分析纯级以上
9.2.各种试剂的有效期
10. 附录及派生记录
无
11. 相关文件
无
12. 修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