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第2课时 可能性2 (教案)先学后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定性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试验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

三、教学准备纸盒,红色棋子,蓝色棋子,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回顾感知,导入新课1.回顾感知。

(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1)演示提问:教师出示一个空纸盒,放入5个红色棋子。

如果请你从纸盒中摸出一个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

(2)演示提问:教师在纸盒中再放入一个蓝色棋子。

如果再请你从纸盒中摸出一个棋子,这次会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

(3)猜一猜,摸出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的可能性会不会是一样大的?2.揭示课题。

(1)揭示:摸出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的可能性是不是一样大呢?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这节课就用试验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测,继续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2)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此回顾感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既紧密联系上节课学习过的可能性的有关知识,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自然过渡的问题情境。

(二)小组合作,探究验证1.准备材料,明确要求。

(1)介绍试验材料。

①教师出示试验材料学具。

(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②教师介绍试验材料: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纸盒,纸盒里装有数量不等的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

(纸盒里面的棋子是4红1蓝,或5红1蓝,或6红1蓝,或7红1蓝,或7红2蓝。

)(2)明确试验要求。

(PPT课件演示。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可能性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可能性

标题: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可能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对事件的可能性作出判断。

2. 使学生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能运用列举法、画图法等方法求出事件的可能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事件的可能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2. 求可能性的方法3. 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可能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事件的可能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事件的可能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是指事件发生的机会大小。

(2)求可能性的方法① 列举法:通过列举事件的所有可能结果,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② 画图法:通过画树状图或列表图,展示事件的所有可能结果,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可能性引导学生用分数、小数、百分数等数学语言表达事件的可能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求出事件的可能性,并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4. 巩固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求可能性的方法和数学语言表达可能性的技巧。

6. 课后作业布置与可能性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求可能性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反思1. 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事件可能性的能力。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可能性2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可能性2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可能性2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分析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2. 可能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可能性计算方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分析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找一找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七、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可能性22. 板书内容:(1)可能性的计算方法(2)可能性的应用(3)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可能性计算方法”。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可能性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可能性计算方法的重要性可能性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含教学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含教学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可能性(1)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发生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学习与积累知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

生:棋子。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2.师揭题: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

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

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哪种节目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

(以抽到跳舞为例)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2课时)》集体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2课时)》集体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2课时)》集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能性(第2课时)》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比较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材内容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可能性、概率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可能性、概率的概念,掌握比较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比较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事件的可能性。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规律。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卡片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抛硬币游戏。

让学生观察硬币的正反面,引发学生对可能性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可能性、概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事件,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比较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二)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二)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概念2.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3. 可能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可能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 讲解可能性概念结合实例,讲解可能性的定义,使学生明确可能性是表示某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

3. 讲解可能性计算方法(1)讲解利用公式计算可能性的方法:可能性 = 满足条件的情况数÷ 总情况数。

(2)通过例题,演示计算可能性的步骤。

4. 练习可能性计算(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应用可能性知识(1)讲解可能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彩票、抽奖等。

(2)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可能性知识,强调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布置拓展任务,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有关可能性的题目。

2. 结合实际生活,思考可能性知识的应用,写一篇小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可能性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可能性知识。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可能性计算方法”。

这个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涉及到可能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知识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个重点细节。

一、可能性计算方法的详细说明1. 可能性的定义可能性是表示某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第2课时 可能性》(2)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第2课时 可能性》(2)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第2课时可能性》(2)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第4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比较事件的可能性。

本课时(2)的内容是在第1课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影响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因素,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概率的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可能性的问题,如玩游戏时的输赢、抽奖活动等。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概率的概念理解起来较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比较事件的可能性。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概率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比较事件的可能性。

2.难点:理解概率的概念,感受概率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可能性的大小,理解概率的意义。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可能性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准备概率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3.准备骰子、卡片等教具,用于课堂上的操作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如:抛硬币、抽奖活动等。

提问:这些事件的可能性大小是如何表现的?2.呈现(10分钟)介绍概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2)》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2)》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2)》人教版教学内容《可能性(2)》这一单元将继续深入探讨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通过数学方法来描述和计算可能性。

学生将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应用概率的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生将学习区分哪些事件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2. 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学生将学会如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可能性,例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3. 应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通过实例了解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抽奖、游戏等。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基本概念,能够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可能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涉及可能性问题时。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于:1. 事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区分:学生需要理解并能够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2. 可能性大小的计算:对于给定的事件,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计算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用PPT- 硬币- 骰子- 抽奖箱或类似的教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游戏或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计算可能性。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应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1. 《可能性(2)》2. 重点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3. 计算方法:如何计算事件的可能性4. 实例:具体的计算例子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1. 基础练习:计算给定事件的可能性。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2课时 可能性(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2课时  可能性(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2课时可能性(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及求法。

2. 可能性的大小比较。

3. 可能性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求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并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游戏或实例引入可能性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抛硬币游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

2. 探究新知(1)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一个袋子里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2)可能性的大小比较通过实例让学生比较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进行比较。

例如:一个袋子里有4个红球和6个蓝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和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哪个大?3. 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5个蓝球,任意摸出两个球,摸出两个同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可能性的概念、求法以及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找一找可能性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与分享中提高数学素养。

3.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总计:约1000字注:本教案为简化版,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 可能性(二)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 可能性(二) -人教新课标

《可能性》(二)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的思想,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观察、试验、合作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P45~46例2可能性的大小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盒子、彩色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摸球游戏导入任选一个盒子摸球,摸到黄球获胜。

①②③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通过复习,回顾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3、导出课题:今天我们来探究不确定事件中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板书课题:可能性)二、实验探究,深入体验探究不确定现象中可能性的大小1、猜测① ②任意摸球多次,猜一猜①号盒可能是什么结果?② 号盒呢? 学生猜测。

2、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1)、明确本次实验目的和活动要求:实验目的:从①②号盒中任意摸球20次,探究红球、黄球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活动要求:①、前后座位两排座位为一组,组长负责组织摸球,保证摸球的随机性。

每小组派一人负责记录。

②、统计数据,分析红球、黄球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③、汇报实验结果。

(2)分组实验:两个小组的同学进行①号盒探究实验;另两个小组的同学进行②号盒探究实验。

(3)各个小组分析数据、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4)小组汇报,讨论交流,体验不确定事件的特点。

交流:①号盒摸出红球的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小。

②号盒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两种不同结论:一种认为摸出红球、黄球的可能性相等;一种认为摸出红球黄球的可能性不相等,从而引发探讨思考。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可能性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可能性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可能性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可能性。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是4.2可能性。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事件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够运用实验来探究事件的可能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事件的可能性。

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能够运用实验来验证自己对事件可能性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我准备了红球、白球、箱子、抽奖箱等教具,以及记录数据的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游戏,让孩子们体验到事件的不确定性,引发他们对可能性的兴趣。

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讲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让孩子们理解这部分的理论知识。

4. 分享: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发现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事件的可能性。

5. 练习:我给出几个实例,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事件的可能性。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你理解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个事件的可能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事件的可能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通过实验来探究事件的可能性,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我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更多有关可能性的知识,例如,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刚才分享的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可能性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事件的可能性,孩子们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4.2 可能性例2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4.2 可能性例2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4.2 可能性例2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的同步教案,主要围绕“可能性”这一数学概念进行深入讲解。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可能性的能力。

3. 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可能性的概念理解,特别是对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2.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如何从数量上表示不确定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演示文稿,用于展示例题和图示。

2.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可能性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可能性的定义,并通过图示和例题加深理解。

3. 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用实例来说明可能性,并尝试计算简单的可能性问题。

4. 深化:通过难度逐渐增加的练习题,让学生掌握计算可能性的方法。

5.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将采用清晰的结构,分栏列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定义、计算方法、例题和课后练习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计算给定事件的可能性。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可能性计算。

3. 挑战练习:设计实验或调查,收集数据并计算可能性。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着重考虑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可能性这一数学概念。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旨在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教学难点在以上教案设计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2)》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2)》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对事件的可能性作出合理的判断。

2. 使学生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能运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可能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求法2. 运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可能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求法,运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可能性。

2. 教学难点:求可能性的方法,理解并运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可能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求法。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求可能性的方法。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可能性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事件的可能性。

2. 新课导入:讲解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求法。

a. 事件的可能性: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指该事件在所有可能事件中发生的概率。

b. 求事件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求一个事件的可能性。

i. 直接计算法:当事件的可能性可以直接计算时,可以使用直接计算法。

ii. 概率公式法:当事件的可能性无法直接计算时,可以使用概率公式法。

3. 运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可能性。

a. 分数表示可能性:将事件的可能性表示为分数,分子为事件发生的次数,分母为所有可能事件的总次数。

b. 百分数表示可能性:将事件的可能性表示为百分数,即将分数乘以100%。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求解。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求法,并能运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可能性。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 可能性(二)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 可能性(二) -人教新课标

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 判断事件的可能性3. 概率的基本概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概率的基本概念,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可能性。

2. 探究新知(1)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如:太阳从东方升起、掷骰子等。

(2)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如:抛硬币、抽奖活动等。

(3)概率的基本概念介绍概率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3. 实践应用(1)课堂练习出示一些判断事件可能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请部分学生分享解题思路。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中奖的可能性?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4.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判断事件可能性的方法。

同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并判断其可能性。

2. 请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六、板书设计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 判断事件的可能性3. 概率的基本概念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判断事件可能性的方法。

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2)》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2)》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2)》数学教案第4单元可能性第2课时可能性(2)【教学内容】:教材P45~46例2、例3及练习十一第5、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在有多种结果的事件中,比较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盒子、彩色棋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1)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①太阳( )从东边落下。

②明天( )考试。

③冬天( )会下雪。

④掷一枚硬币( )正面朝上。

(2)盒子里有3个红棋子和1个黄棋子,任意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棋子?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是红棋子也可能是黄棋子,因为盒子里面既有红色棋子也有黄色棋子。

质疑:你觉得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可能会说,最有可能摸到红色棋子,因为盒子里红棋子比黄棋子多。

2.导出课题:看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二、互动新授1.体验可能性有大有小。

出示教材第45页例2情境图。

(1)引导:在盒子里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任意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蓝色。

)(2)(继续出示情境图做实验部分)有一个小组做了一次实验,他们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同学们观察他们摸完20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摸出红色的多,蓝色的少。

)(3)追问:这说明了什么?(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比较大,蓝棋子的可能性小。

)(4)质疑: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红色。

第四单元4.2《可能性例2》(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4.2《可能性例2》(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可能性例2》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第四单元:可能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及其在事件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可能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可能性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可能性相关的教具,如骰子、扑克牌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骰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骰子的特点。

2.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掷这个骰子,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二、探究可能性(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骰子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学习可能性计算方法(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即:所求情况数÷ 总情况数。

2. 学生运用该方法计算骰子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

3. 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核对答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不均匀的骰子,让学生说出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

2. 教师提问:如何计算这个不均匀骰子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二、探究不均匀骰子的可能性(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不均匀骰子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学习不均匀骰子可能性计算方法(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不均匀骰子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即:所求情况数× 该情况发生的概率。

2. 学生运用该方法计算不均匀骰子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

3. 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核对答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不均匀骰子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可能性(第2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可能性(第2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解方程(1)-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1. 方程的概念和识别。

2. 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方程的识别。

2. 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性质,如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

2. 提问:如果我们在等式中加入未知数,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引入方程的概念,告诉学生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 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并识别方程。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方程,即找到未知数的值。

三、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10分钟)1. 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2. 通过示例,演示解方程的过程,并强调每一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3. 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解方程的练习。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2. 引导学生注意检查答案,确保解方程的正确性。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提问:解方程有什么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解方程的方法。

2.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要求和解题步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识别方程,然后通过讲解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技巧。

通过巩固练习和作业布置,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解方程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解方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2《可能性例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2《可能性例2》教学设计

4.2《可能性例2》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4页例2、练习十一5.7.8题。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反复试验、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四、活动设计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来自群力兆麟小学的张明琦老师。

很高兴和同学们上一节数学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第四单元可能性例2及相应的练习。

这节数学课同学们要通过反复试验、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学习数学要具有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上课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个跟画面上相似的纸盒、4个红色跳棋和1个蓝色跳棋,笔、纸、彩笔,同学们快去做准备吧!(30秒音乐)准备好了学具,明确了学习目标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吧!1.回顾感知,导入新课这位同学在玩摸棋子的游戏,盒子中有4粒红色棋子,请你说一说他从纸盒里摸出的棋子,是什么颜色?你能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吗?是的,他从盒子里摸出的棋子一定是红色。

如果在盒子中再放一粒蓝色的棋子,这位同学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呢?他可能摸出红色棋子,也可能摸出蓝色棋子。

请你大胆猜一猜他最有可能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呢?同学们都猜是摸到红色棋子的可能性大,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就需要我们亲自去做做摸棋子的试验。

2.动手实验、探究验证(1)准备材料,明确要求首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我们准备好的纸盒、4个红色跳棋、1个蓝色跳棋,将准备好的蓝色棋子和红色棋子放入盒子中,摇动盒子,摇匀棋子后任意摸出一粒棋子,摸的时候不能偷看。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

3. 可能性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索和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 采用案例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1)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够识别和描述。

(2)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可能性的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本教案遵循了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可能性(2)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页例2,46页例3,“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第5~11题。

教学目标: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对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推测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且会比较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学具:(学生6人为小组)每组准备例2、例3中的纸盒和8颗红棋子、2颗蓝棋子每组准备扑克牌(1红桃、5黑桃)、1角硬币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可能性”(板书课题)
过渡语: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30秒)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对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推测
师:能顺利达标的请举手。

生:(举手)
过渡语: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5页的例 2 。

思考:
1.根据题意,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2.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4分钟后检测,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
四、探索新知
1.教学例2。

(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

(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记录次数
活动汇报。

小结:摸出的红色球多一些。

(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
小组内说一说
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球,几个黄球?
(3)开袋子验证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

2.练习
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3.小结:事件的可能性与事物的数量有关,数量多的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少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自主探索】
1.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操作学具盒
实验1:将4颗红棋子、1颗蓝棋子放入学具盒,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学具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引导:怎样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设计一个统计表,参照教科书第46页的例3。

)(2)全班交流各小组记录结果。

(3)小结:取出红棋子的次数要多些,换句话说也就是取出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

(4)讨论:取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
2.进一步证实,总结规律。

(1)提出猜想
老师展示6张牌:5张黑桃、1张红桃,然后洗牌,从中抽出一张,问:这张牌是黑桃的可能性大还是红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让学生进行猜想。


(2)实验证明
这仅仅是同学们的一种猜想,还需要大家用实验来证明它。

实验2:组内同学分好工,其中一个人负责洗牌,另一个同学负责记录。

(3)汇报实验结果。

(4)引导小结
从这些实验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因为黑桃在总数中占得多一些,所以取出黑桃的可能性要大些。


3.看书学习例3。

引导:从上往下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他们摸完20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

)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红色)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红色呢?(不一定)
通过刚才摸牌和例3中的摸棋子,从中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当各种事物的数量相等时,摸到的可能性也相等。


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抽奖,买彩票。

4.迁移类推
(1)设疑:假如当数量相同时,可能性的大小又是怎样的呢?(让学生猜想)(2)验证猜想
游戏:猜正反面。

教师掷一次硬币,让学生猜哪面朝上。

(既可能是正面又可能是反面。


哪面朝上的可能性大些呢?(差不多)
小结:当事物的数量相等时,它们发生的可能性也相等。

当两种物品数量不同时,数量越多,抽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越小。

当数量相同时,可能性是差不多的。

(板书:数量多,可能性大;数量相等,可能性差不多。


五、巩固练习
1.练习: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6题,第9题。

实验:向纸盒中加入4颗红棋子、1颗蓝棋子,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学具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1)学生说说摸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2)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3)实践、记录、统计。

(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
小结:红球的数量多,摸出的可能性大。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学生讨论完成①小题只要涂的红色格、蓝色格和黄色格一样多就正确,②涂出的蓝色最多,红色最少就可以。

六、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总结:知道了可能性有大有小,它与数量等因素有关,事件的可能性与事物的数量有关,数量多的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少的可能性要小一些,当各种事物的数量相等时,找到的可能性也相等。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中第7、8题;
课外作业:《学习巩固》对应练习。

个性化设计:
1.利用做游戏的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

2.强调:可能性的大小与个体数量的多少有关,个体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可能性就越小。

3.拓展:统计结果中记录的次数越多,证明被摸到的可能性越大,数量就越多。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