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
椎管内麻醉操作技术规范
椎管内麻醉操作技术规范椎管内麻醉操作技术规范由于儿科病人合作程度差,一般情况下,小儿的椎管内麻醉应在完善的静脉复合麻醉(监测下镇静、镇痛)下施行,操作过程中,需有护士或麻醉助手协助患儿保持适当体位,需妥善连接监护仪器,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随时注意上呼吸道畅通情况,时刻警惕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发生。
【硬膜外阻滞】1.1 适应证:中下腹部、下肢、肛门会阴部位手术,上腹部手术推荐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必要时可性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1.2 禁忌证:1.2.1 绝对禁忌证:患儿及家属强烈拒绝、穿刺部位皮肤感染、严重脊柱解剖异常或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明显凝血功能异常、低血容量未纠正。
1.2.2 相对禁忌证:急腹症腹胀明显者、饱胃患儿、接受抗凝治疗者、其他体位摆放苦难者。
1.3 实施过程1.3.1 静脉复合麻醉诱导:推荐咪达唑仑0.05~0.1 mg/kg(以总量不超过2mg为宜)、长托宁0.1~0.2 mg/kg、舒芬太尼0.1~0.2 μg/kg(或芬太尼1~2μg/kg)、丙泊酚2~3 mg/kg依次静脉缓慢推注。
患儿入睡后摆放体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面罩吸入氧气。
1.3.2 打开无菌穿刺包,戴手套,用5%含碘消毒剂消毒皮肤3次,铺无菌巾。
1.3.3 用0.5~1%浓度的利多卡因溶液对皮肤至黄韧带全层局部麻醉。
1.3.4 行硬膜外穿刺,至针尖进入椎间隙,拔出针芯,接玻璃注射器进行压力试验。
1.3.5 针尖进入硬膜外隙,阻力消失,回吸无血液、脑脊液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置入深度以2~3cm为宜。
行负压试验。
1.3.6 妥善固定硬膜外导管,患儿取平卧位,依次给予试验剂量和首剂局部麻醉药。
1.3.7 术中严密监护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手术进行状态按时追加跟踪剂量。
手术结束后拔出硬膜外导管,仔细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导管尖端是否完整。
【骶管阻滞】2.1 适应证:下肢、肛门、会阴手术,部分3岁以内患儿的下腹部手术。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使脊神经根或脊神经产生传导阻滞,到达相应区域的麻醉效应称之。
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骶管阻滞一、禁忌症绝对禁忌症①患者拒绝或不合作者②穿刺部位感染③未纠正的低血容量④凝血功能异常⑤脊柱外或解剖结构异常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对禁忌症:①菌血症②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症)③应用小剂量肝素二、术前访视⑴术前评估与全麻病人相似,并根据病情确定适宜的区域麻醉方法。
⑵查体时应特别注意患者的背部,观察是否有畸形、外伤、感染等。
⑶追问患者是否有脊柱病病史,了解可能遇到的困难或疾病,还应记录既往的神经病变。
⑷追问异常出血史、用药史、过敏史。
⑸向患者讲解麻醉操作过程,说明麻醉的优、缺点;还应讲明术中可能需要另外加用镇静药和麻醉药,若阻滞失败或手术时间延长、手术超出预想范围,可能改用全身麻醉。
⑹术前用药:适量的镇静药、镇痛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与疼痛。
三、穿刺体位:穿刺有侧卧位及坐位,临床上主要采用侧卧位。
侧卧位:取左侧或右侧卧,双手抱膝,大腿贴近腹壁,头尽量向胸部屈曲,使腰背部向后形成弧形,棘突间隙张开,便于操作。
坐位:臀部与手术台边缘相齐,两足踏与凳上,双手置膝,头下垂,使腰背部向后弓出。
四、穿刺部位:穿刺点应根据手术部位选定,一般支配范围中央的相应棘突间隙:上肢:T3-4 下腹部:T12至L2 下肢:L3-4 会阴:L4-5五、穿刺方法:直入法:用左手拇指、食两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将穿刺针在棘突间隙中点与病人背部垂直进针针尖稍向头侧作缓慢刺入。
旁入法:于棘突间隙中点旁开1.5cm处做好局部浸润。
穿刺针于皮肤成75°角,进针方向对准棘突间孔刺入。
六、棘突间隙的体表解剖标志:颈部明显突出的棘突为颈下棘突两侧肩胛岗联线交于T3棘突两侧肩胛下角联线交于T7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联线交于L4棘突或L3-4棘突间隙六、麻醉前准备1.按照手术麻醉见准备工作常规准备吸引器、麻醉机、呼吸回路、全套气管插管工具以及抢救的应急药物,打开并检查穿刺包内的穿刺用品是否齐全。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程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程蛛网膜下腔阻滞是一种局麻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的操作,通过阻滞脊神经根来使得其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功能暂时消失,也被称为脊椎麻醉或腰麻。
该操作适用于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但对于休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压、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等病情不适合进行该操作。
老年及高龄、高血压、心脏病等病人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在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
患者需要在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同时进行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或安定10毫克。
此外,急救器具及药品也需要做好准备。
在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时,需要将患者取侧卧位,头前屈垫枕、背部贴近手术台边缘并与手术台平面垂直,双手抱膝,膝部贴腹和胸壁。
对于肛门会阴部手术,也可以取坐位,如“鞍麻”。
穿刺点一般选择腰3-4或腰2-3,最高不得超过腰2-3,以免损伤脊髓。
在进行穿刺前需要先行皮肤消毒,并检查腰穿针与针芯是否匹配。
在所选择的穿刺点棘突间隙中点做局麻,注药后退针,用创可贴或敷料覆盖穿刺点,患者缓慢的改平卧位。
调节平面的方法是根据体位调节,针刺皮肤试痛后和观察运动神经麻痹情况来进行。
用重比重溶液时,病人头端越低,麻醉平面越高。
一般头低位不超过15度,麻醉平面上升至所需高度时,即将头端放平,注药后15分钟阻滞平面固定。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有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等。
选择穿刺点时,一般参考手术切口中点对应的脊神经节段。
例如,胸壁手术选择T4-5向头端置管,上腹部选择T8-10,下腹部选择T10-12向头端置管,下肢选择T12-L1向尾端置管或L2-L3向头端置管。
对于腹部和会阴手术,可选择T12-L1向头置管联合L4-L5向尾端置管。
在进行穿刺前,应仔细检查穿刺针和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并匹配。
穿刺方法有直入法和侧入法。
直入法中,先在穿刺点作皮丘及皮下浸润麻醉,然后换12号粗针破皮,双手持针,经棘上、棘间韧带进入黄韧带,取出针芯,接5ml玻璃注射器,内含生理盐水约1ml,然后缓慢推进,每次2mm左右,至针尖阻力消失,注入盐水无阻力,轻轻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根据需要向头(尾)置管,保留导管3~4cm,退针,包扎穿刺点。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可使用镇 痛药以缓解疼痛。
抗胆碱能药
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其他药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需要 使用其他药物,如降压药、降
糖药等。
03
操作步骤详解
体位选择与定位方法
体位选择
患者通常取侧卧位,头部尽量向胸部 弯曲,双手抱膝,使脊柱呈现最大的 弯曲度。
定位方法
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可 能引发穿刺部位或椎管内感染,表现为局 部红肿、疼痛、发热等。
硬膜外血肿
脑脊液漏
硬膜外穿刺或置管过程中损伤血管,可能 形成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导致截瘫等严 重后果。
硬脊膜穿破后,脑脊液可能从穿刺点漏出 ,导致头痛、恶心等低颅压症状。
预防措施建议
提高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技 巧,减少穿刺和置管过程中的
神经系统功能观察
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感 觉功能和反射功能,记录 任何异常表现。
伤口情况观察
检查手术部位是否有出血 、感染等异常情况,及时 进行处理。
疼痛管理策略部署
疼痛评估
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 的疼痛程度进行定期评估 ,以了解疼痛的性质和程 度。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 药物进行治疗。
麻醉药物选择及剂量
药物选择
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根据手术部位、时间以及患者 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以及手术部位和时间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局麻药的用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过量导致毒性反应。
02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首先,进行椎管内麻醉操作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并且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只有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医务人员才能够正确地选择药物和确定剂量,使其达到预期的麻醉效果。
在椎管内麻醉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部位的特殊情况、过敏史、药物使用史等。
这些评估的结果将有助于医务人员确定是否适合使用椎管内麻醉,并且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在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需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
使用器械和药品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并且在操作前戴好手套,确保操作过程无菌。
此外,在注射麻醉药物前,还需要将皮肤表面进行充分的消毒,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在选择麻醉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常用的椎管内麻醉药物包括局麻药和镇痛药。
局麻药主要用于麻醉手术部位,而镇痛药则用于减轻术后疼痛。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其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在进行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一般来说,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都是必要的。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不良反应的出现。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术后的护理中,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术后疼痛控制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疼痛控制的常用方法包括静脉镇痛药物和患者控制的镇痛泵,而神经功能恢复的观察则包括下肢肌力、感觉以及排尿等指标。
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康复过程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在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无菌操作,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椎管内麻醉操作准则
椎管内麻醉操作准则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椎管内麻醉操作的准则和指导。
椎管内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技术,应严格遵守以下操作准则,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准备工作在进行椎管内麻醉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情况以及手术需求。
2. 检查设备和药物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 确认患者已禁食禁饮,并迅速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
4. 协调好手术室内的其他医疗人员并做好团队沟通。
5. 让患者了解和同意椎管内麻醉的风险与益处。
操作步骤以下是椎管内麻醉的一般操作步骤:1. 对患者进行局麻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
2. 确保麻醉器材和药物的无菌性和安全性。
3. 以正确姿势将针头插入椎管内。
4. 逐渐注入麻醉药物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效果。
5. 根据手术需要,适时补充麻醉药物并调整麻醉深度。
6. 手术结束后,逐渐撤退麻醉药物并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7. 确保患者的麻醉恢复安全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风险与注意事项进行椎管内麻醉时需要注意以下风险和注意事项:1. 在插入椎管内针头时,应特别小心以避免潜在的神经损伤或并发症。
2.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和儿童),需要更加谨慎并进行额外的评估。
3. 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等。
4. 麻醉药物的使用和剂量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进行调整。
5.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护理和监测。
总结椎管内麻醉操作准则旨在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在进行椎管内麻醉之前,需要充分准备,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同时,需要注意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以提供最佳的麻醉效果和患者护理。
临床麻醉学教案椎管内麻醉
临床麻醉学教案椎管内麻醉临床麻醉学教案:椎管内麻醉一、概述椎管内麻醉(spinal anesthesia)是一种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入腰椎下方的椎管内,使神经传导被阻断,从而达到麻醉效果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手术和分娩等临床场景中。
二、适应症1. 手术麻醉:适用于下肢、盆腔、腹部手术等需要局部麻醉的手术。
2. 分娩麻醉:适用于顺产或剖宫产的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缓解。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b.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和过敏史。
c.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让其取仰卧位,保持腰背部弯曲。
d. 皮肤消毒:用无菌溶液清洁并消毒注射部位。
2. 穿刺过程:a. 戴好无菌手套,取出椎管穿刺针,并将其与注射器连接。
b. 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定位,找到L3-L4或L4-L5的间隙。
c. 用右手持针,以15°-30°的角度向下斜刺入皮肤。
d. 当感觉到阻力减轻时,表明已进入椎管,停顿片刻确认无血液回流。
e. 缓慢注射麻醉药物,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3. 药物选择和剂量:a.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b. 剂量根据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手术部位等因素进行调整。
c. 注意遵循最大剂量限制,以避免药物中毒。
4. 观察和处理:a. 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b. 监测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是否完全丧失。
c. 如有异常情况出现,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结束和后续处理:a. 手术结束后,逐渐停止药物的注射,等待麻醉效果消退。
b. 帮助患者恢复平卧位,并观察其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
c. 提供适当的镇痛和护理措施,以减轻术后疼痛和不适。
四、注意事项1. 椎管内麻醉需要严格掌握穿刺技巧,以避免损伤神经或脊髓。
2. 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量使用。
3.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椎管内麻醉操作要求
椎管内麻醉操作要求
1. 操作前准备
- 椎管内麻醉操作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过敏史、用药史等。
- 确保操作室设备完整,无损坏或故障。
- 确保患者的同意并解释手术的风险和效果。
2. 器材准备
- 椎管内麻醉手术所需的器材包括穿刺针、导管、局部麻醉药物、麻醉泵等。
- 确保所用器材的清洁、完整和有效。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器材进行消毒或灭菌。
3. 操作步骤
- 椎管内麻醉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术前准备包括随访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心电图监测等。
- 盗汗淋巴结麻醉后,使用消毒液清洗穿刺点,然后用消毒纱布进行消毒。
- 用穿刺针引导椎管内导管,确保针尖进入椎管。
- 引入麻醉药物,注意剂量和速度的控制,以避免麻醉过量或过快的发生。
- 椎管内麻醉操作尽量平稳,避免手术中的晃动或其他不必要的干扰。
- 结束操作后,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对操作点进行包扎和固定。
4. 注意事项
- 椎管内麻醉操作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 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反应,随时调整麻醉药物的使用。
- 椎管内麻醉操作需要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 在椎管内麻醉操作中,应注意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 椎管内麻醉操作后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以上是对椎管内麻醉操作要求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低血压
椎管内麻醉可能导致低血压,需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及时处理, 如调整患者体位、补液或使用升
压药物等。
呼吸抑制
麻醉药物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导致 呼吸抑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 要时给予辅助呼吸。
神经损伤
虽然罕见,但椎管内麻醉仍有可能 导致神经损伤,如发现异常应及时 处理并记录。
康复指导与建议
定义
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通过阻滞脊神经 根来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原理
椎管内麻醉通过局部麻醉药物作用于脊神经根,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达 到麻醉的效果。这种麻醉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对生理干扰较小等优 点。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椎管内麻醉适用于下腹部、盆腔、下肢等部位的手术,如剖宫产、疝修补术、下肢骨折手术等。同时,对于不能 耐受全身麻醉或存在全身麻醉禁忌症的患者,椎管内麻醉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THANKS
下腹部、盆腔、下肢手术;肛门及会 阴部手术;部分泌尿外科手术等。
禁忌症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柱畸形或病变 ;急性心力衰竭或冠心病发作;休克 ;穿刺部位感染或皮肤疾病等。
操作步骤与技巧
准备工作
患者准备(解释、体位、建立静脉通道等);物 品准备(消毒物品、穿刺包、局麻药等)。
穿刺与注药
消毒、铺巾后,用细针进行皮肤局部麻醉,再用 穿刺针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当穿刺针进入蛛网 膜下腔后,会有脑脊液流出。此时,缓慢注入局 麻药,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08
椎管内麻醉后管理与注意事项
麻醉后观察与记录
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 压、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 征,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 态。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程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程一、椎管内麻醉前准备1.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报告等,以便评估患者的适用性和确定麻醉方法。
2.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椎管内麻醉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风险、并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
3.预先安排椎管内麻醉所需的设备和药物,确保其完整、有效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安排资深的麻醉医生和专业的麻醉护士组成团队,并做好相应的互相配合和沟通的准备。
5.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并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
6.准备患者,包括洗净手术部位、消毒麻醉部位并遮盖好。
二、椎管内麻醉操作1.寻找合适的穿刺点,常见的有L3-4、L4-5和L5-S1等,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的情况选择。
2.用无菌皮针和消毒剂进行麻醉部位消毒,以减少感染风险。
3.使用无菌手套和巴氏穿刺针,进行椎管穿刺。
4. 当穿刺针经过椎间孔时,要感到一阻力突然消失,这时骨样感觉消失,抽回穿刺针1mm并换成有刻度的导管。
5.在确认穿刺针和导管的位置后,从导管中抽取稍许脑脊液,以确保导管位置正确。
6.在导管内注入局麻药,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流速,避免发生过度麻醉。
7.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随时调整麻醉药剂和流速。
8.根据手术的特点和病情的变化,调整麻醉的水平和深度,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三、椎管内麻醉后处理1.术后监护,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2.记录患者术后的相关情况,包括手术过程、用药情况和术后观察结果。
3.处理并记录椎管内麻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头痛、感染和神经损伤等。
4.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麻醉效果,制定相应的术后镇痛计划,并按时给予镇痛药物。
5.定期复查患者的麻醉部位,观察是否有血肿、红肿和渗液等异常情况。
6.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以上是关于椎管内麻醉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安全措施。
同时,椎管内麻醉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椎管内麻醉操作要求
椎管内麻醉操作要求椎管内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操作技术,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有必要遵循以下操作要求:1.术前准备: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过敏史和手术准备情况等。
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手术室和设备的安全性,包括检查椎管内麻醉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操作环境:手术室准备:确保手术室内有适当的照明和消毒措施,并保持操作环境整洁。
患者体位:将患者放置在适当的体位,以便进行操作。
3.麻醉药物选择: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椎管内注射。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身体质量和药物敏感性,确定合适的剂量,并严格按照指示进行注射。
4.操作技术:消毒程序:在进行椎管内麻醉之前,必须对操作区域进行充分的消毒,以防止感染。
引导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准确地引导穿刺针或导丝,以确保准确地进入椎管内腔。
针头选择:根据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针头类型,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5.监测和护理:患者监测:在椎管内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呼吸等。
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6.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和处理:并发症预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并发症处理: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进行合适的处理,包括止血、应急处理和及时报告。
以上是椎管内麻醉操作的基本要求,操作人员在进行椎管内麻醉时应严格遵循标准操作流程,并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操作前的准备、药物选择、技术操作、监测护理和并发症处理都是确保椎管内麻醉成功的关键步骤。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操作应根据医疗专业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
一、蛛网膜下隙阻滞
(五)麻醉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1,头痛:多在麻醉作用消失后24小时内出现,在术后2一3天最为剧烈, 多在7一14天消失。其发生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脑脊液 经穿刺孔外漏或软脊膜受到刺激使脑脊液吸收增加,脑脊液压力降低所 致。因此,选用细穿刺针、减少脑脊液外漏,输入或摄入足够的液体以 及脊麻后嘱病人去枕平卧是预防头痛的根本方法。 发现头痛则应持续平卧位,腹部应用加压腹带,硬脊膜外腔注射中分子 右旋糖酣 30ml,或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30-40ml。应用肾上腺皮质 激素亦有一定疗效。还可口服烟酞胺(nicotinamide)lOOmg,每日3次, 以增加脑脊液的生成。 2.尿游留:主要是支配膀恍的散神经恢复较晚所致,也可由下腹部手术 刺激膀恍、会阴及肛门手术后疼痛所造成。病人术后不习惯于在床上卧 位排尿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可改变体位,鼓励病人自行排尿,下腹部 热敷也有一定的作用。尿游留一般多在术后1一2天恢复。游留时间过长, 上述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导尿。此外亦可用针灸进行治疗。
一、蛛网膜下隙阻滞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1)盆腔手术,如阑尾切除术、疵修补术、膀恍手术、 子宫及附件手术等。 (2)肛门及会阴手术,如痔切除术、肛屡切除术等, 选用鞍区麻醉更为合理。 (3)下肢手术,如骨折或脱白复位术、截肢术等。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椎管内麻醉是通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使脊神经根或脊神经产生传导阻滞,达到相应区域的麻醉效应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骶管阻滞。
在进行椎管内麻醉时,需要注意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包括患者拒绝或不合作者、穿刺部位感染、未纠正的低血容量、凝血功能异常、脊柱外伤或解剖结构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相对禁忌证包括菌血症、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应用小剂量肝素等。
在术前访视中,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或疾病。
还应向患者讲解麻醉操作过程,说明麻醉的优、缺点,以及术中可能需要另外加用镇静药和麻醉药,若阻滞失败或手术时间延长、手术超出预想范围,可能改用全身麻醉。
在进行椎管内麻醉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体位和穿刺部位。
常用的穿刺体位是侧卧位,穿刺部位应根据手术部位选定。
穿刺方法包括直入法和旁入法,需要注意棘突间隙的体表解剖标志。
在麻醉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吸引器、麻醉机、呼吸回路、全套气管插管用具以及抢救的应急药物,打开并检查穿刺包内穿刺用品是否齐全。
患者入室后与患者亲切交谈,了解医嘱执行情况、睡眠质量,消除其顾虑和紧张。
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后进行椎管内穿刺。
硬膜外阻滞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下面介绍其穿刺步骤和注意事项。
穿刺步骤:1.患者摆好穿刺体位,确定穿刺点。
2.无菌操作,进行皮肤消毒。
3.用利多卡因逐层浸润皮内、皮下和棘间韧带。
4.破皮针进针,依次进入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5.确认进入硬膜外腔,导管进入3~5厘米,拔出破皮针。
6.注入局麻药,测试麻醉平面。
7.根据患者病理状态和手术部位确定用药总量,慢速注入。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每次操作前回抽,确保导管位于硬膜外间隙。
3.手术完毕后拔除导管时应轻柔操作,避免暴力拔出。
蛛网膜下腔阻滞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其穿刺路径为皮肤→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
椎管内麻醉常规
椎管内麻醉常规椎管内麻醉分为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和骶管阻滞。
一、蛛网膜下腔阻滞,临床上亦称腰麻或脊麻1、适应证会阴、直肠肛门、下肢及下腹部手术,一般手术时间<3小时。
2、禁忌症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禁忌症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病人拒绝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穿刺部位有炎症脊柱外伤骨折难以纠正的低血容量穿刺有困难脊柱解剖异常无法放置操作体位颅内高压不合作或手术时间难出凝血功能异常3、术前访视除常规外,重点检查穿刺部位,并估计是否穿刺会遇到困难。
4、穿刺术分为正中法和旁正中法,穿刺点为L3-4或L2-3,目前常用布比卡因7.5-15mg稀释至3-5ml注入。
5、影响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的因素⑴药物用量⑵药液比重⑶病人体位⑷局麻药弥散性与穿透性⑸穿刺部位⑹注射容积与速率⑺穿刺针斜口的方向⑻病人的特点如老人、产妇、肥胖者及腹内压增高等6、麻醉管理⑴穿刺前先开放静脉。
⑵阻滞平面低于T10可称安全,即使心肺功能不全病人亦可选用。
⑶准确测定纪录上界阻滞平面,注意平面“固定”后再扩散。
如鞍麻采用重比重液,手术取头低位,平面会逐步向上扩散。
⑷血压下降与病人情况及阻滞平面呈正相关,高血压和血容量不足的病人更易发生。
平面超过T4易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⑸呼吸抑制多发生在高平面阻滞,应立即面罩给氧,必要时静脉注射镇静药后作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
⑹恶心呕吐常见原因有麻醉平面过高造成低血压、迷走神经亢进或手术操作牵拉腹腔内脏等,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⑺手术结束测阻滞平面是否开始消退,平面消退至T8方可送回病房。
送病人回病房时应注意血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并及时随访感觉与运动完全消退时间。
⑻如穿刺过程中反复出现异感或脑脊液回抽不畅应放弃蛛网膜下腔阻滞。
10、术后并发症术后头痛头痛发生与穿刺针穿破硬脊膜和蛛网膜,脑脊液流失有关。
⑴头痛发生与硬膜穿破后遗留的孔径大小,脑脊液流失的多少有关。
⑵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⑶尽量选用旁正中进针,使硬膜与蛛网膜针孔不在同一垂直线,利于相互覆盖,封住穿刺孔。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定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定本文档旨在规范椎管内麻醉操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操作规定的要点:1. 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椎管内麻醉适用于下列病情:- 需要针对特定部位进行麻醉的手术;- 需要短期或长期麻醉效果的疼痛治疗;- 其他特定医疗情况下需要使用椎管内麻醉的情况。
2. 椎管内麻醉的禁忌症椎管内麻醉的禁忌症包括下列情况:- 凝血功能异常或抗凝治疗的患者;- 严重感染或脑脊液感染病例;- 血压不稳定的患者;- 出现麻醉药物过敏的患者;- 存在椎管畸形或狭窄的患者。
3. 麻醉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椎管内麻醉操作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准备必要的麻醉设备和药物;-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凝血功能等;- 确保患者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4. 麻醉操作的步骤进行椎管内麻醉操作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患者采取适当体位,保证操作舒适和安全;2. 患者局部无痛麻醉;3. 椎管内腔穿刺,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针具;4. 抽取脑脊液以确保穿刺成功;5. 注射合适的麻醉药物以达到预期的麻醉效果;6.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剂量;7. 操作完成后,给予适当的康复护理。
5. 麻醉操作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感染风险;- 注意穿刺点的选择和技术,避免损伤神经组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注意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避免药物过量或过敏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麻醉管理计划。
以上是椎管内麻醉操作规定的主要内容,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可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
请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遵循本规定,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注意:本文档所述的操作规定适用于一般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指导进行调整和补充。
*。
椎管内麻醉操作指南
椎管内麻醉操作指南简介椎管内麻醉是一种通过在脊髓腰段或胸段进行注射来实现麻醉效果的方法,通常用于手术、产科分娩等领域。
本指南旨在提供椎管内麻醉操作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或分娩过程中的安全与成功。
操作要点1. 确保手术前已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并对麻醉的风险进行说明。
2. 治疗前的准备:患者采用侧卧位,用无菌酒精消毒,固定好患者的头、手和脚。
3. 找准穿刺点:麻醉穿刺点通常在腰骶部和胸段,可以通过X 线、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位置。
4. 麻醉药物选择:常用的椎管内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需要根据患者情况、手术类型、药物剂量等因素进行选择。
5. 操作过程:将针头沿着椎管进入腰骶部或胸段,逐渐推进至腰池或硬膜外腔,判断是否有脑脊液流出,注射正确剂量的麻醉药物,待麻醉开始发挥作用后,缓慢抽出针头。
6. 麻醉效果监控:手术或分娩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麻醉效果监控,了解麻醉深度、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监护措施。
7. 操作后的注意事项:手术或分娩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判断麻醉效果是否完全消失,如有意识障碍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注意事项1. 椎管内麻醉是一种高风险的操作,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2. 操作前应对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
3.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杜绝操作失误和感染等风险。
4. 操作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
5. 如遇到不可控制的意外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并采取应急措施。
椎管内麻醉操作涉及到患者的身体安全和手术或分娩的成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以上是本指南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仅作为参考,具体操作应结合患者情况和手术类型等综合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
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使脊神经根或脊神经产生传导阻滞,到达相应区域的麻醉效应称之。
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骶管阻滞
一、禁忌症绝对禁忌症
①患者拒绝或不合作者②穿刺部位感染③未纠正的低血容量④凝血功能异常⑤脊柱
外或解剖结构异常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相对禁忌症:①菌血症②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症)③应用小剂量肝素
二、术前访视
⑴术前评估与全麻病人相似,并根据病情确定适宜的区域麻醉方法。
⑵查体时应特别注意患者的背部,观察是否有畸形、外伤、感染等。
⑶追问患者是否有脊柱病病史,了解可能遇到的困难或疾病,还应记录既往的神经病变。
⑷追问异常出血史、用药史、过敏史。
⑸向患者讲解麻醉操作过程,说明麻醉的优、缺点;还应讲明术中可能需要另外加用镇静药和麻醉药,若阻滞失败或手术时间延长、手术超出预想范围,可能改用全身麻醉。
⑹术前用药:适量的镇静药、镇痛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与疼痛。
三、穿刺体位:
穿刺有侧卧位及坐位,临床上主要采用侧卧位。
侧卧位:取左侧或右侧卧,双手抱膝,大腿贴近腹壁,头尽量向胸部屈曲,使腰背部向后形成弧形,棘突间隙张开,便于操作。
坐位:臀部与手术台边缘相齐,两足踏与凳上,双手置膝,头下垂,使腰背部向后弓出。
四、穿刺部位:
穿刺点应根据手术部位选定,一般支配范围中央的相应棘突间隙:
上肢:T3-4 下腹部:T12至L2 下肢:L3-4 会阴:L4-5
五、穿刺方法:
直入法:用左手拇指、食两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将穿刺针在棘突间隙中点与病人背部垂直进针针尖稍向头侧作缓慢刺入。
旁入法:于棘突间隙中点旁开1.5cm处做好局部浸润。
穿刺针于皮肤成75°角,进针方向对准棘突间孔刺入。
六、棘突间隙的体表解剖标志:
颈部明显突出的棘突为颈下棘突
两侧肩胛岗联线交于T3棘突
两侧肩胛下角联线交于T7棘突
两侧髂嵴最高点联线交于L4棘突或L3-4棘突间隙
六、麻醉前准备
1.按照手术麻醉见准备工作常规准备吸引器、麻醉机、呼吸回路、全套气管插管工具以及
抢救的应急药物,打开并检查穿刺包内的穿刺用品是否齐全。
2.患者入室后与患者亲切交谈,了解医嘱执行情况、睡眠质量,消除其顾虑和紧张。
3.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开始麻醉记录。
4.建立静脉通路后进行椎管内穿刺。
七、硬膜外阻滞
(一)穿刺步骤:
1.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共同协助患者摆好穿刺体位。
2.根据手术部位确定穿刺点,摸好间隙于穿刺点用指甲轻轻压个痕迹。
3.穿戴无菌手套(注意无菌原则),抽取穿刺所需要的药品和生理盐水等,将穿刺用品摆放整齐。
4.选用恰当的消毒液进行大面积皮肤消毒,谨防消毒液沾染穿刺用具,以避免潜在神经毒性作用。
5.抽取5ml1%利多卡因,于穿刺点做皮内、皮下和脊间韧带逐层浸润。
6.破皮针破皮。
7.用左手拇指、示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将硬膜外针在棘突间隙中点与病人背部垂直进针。
依次进入脊上韧带、脊间韧带、黄韧带。
穿刺时仔细体会针尖阻力变化。
8.确定进入硬膜外腔后,测量硬膜腔指皮肤的距离,导管进入硬膜外腔3-5cm。
然后边拔针边固定导管,直至将针退出皮肤。
9.拔针过程中不要随意改变针尖的斜口方向,以防割断导管。
10. 拔出针后,调整导管的长度,接上连接器和注射器回抽无血或脑脊液,注入少许生理盐水无阻力后固定导管。
(二)椎管内穿刺途径:
皮肤→皮下→脊上韧带→脊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
(三)穿刺成功的指征:
(1)突破感和阻力检测(阻力消失法)
(2)负压现象
(3)其他辅助实验
1、气泡外溢
2、回抽试验
3、正压气囊试验
4、毛细血管波动
5、插管试验
6、试验用药
(四)注如试验量:
穿刺成功后经穿刺针(单次硬膜外阻滞)或导管(连续硬膜外阻滞)注入3-4ml局麻药(含肾上腺素1:2000000)。
若意外进入血管,由于肾上腺素作用,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此时应选择其他间隙重新置管。
若意外进入蛛网膜下腔,则很快出现脊神经阻滞征象,应停止给药,控制阻滞平面,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确保病人安全。
(五)测试麻醉平面:
5分钟后,一针刺法或凉的酒精棉签测定皮肤感觉平面(单次硬膜外阻滞可在给完用药量后再测试平面),以确定麻醉平面。
(六)注入局麻药
根据患者的病理状态及手术部位决定用药总量。
注药时速度要慢,每隔3-4分注入3-5ml,也可一次性注入预定量。
(七)注意事项
1、麻醉穿刺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每次操作或给药前均应回抽,确保硬膜外导管(穿刺针)位于硬膜外间隙。
3、手术完毕后除术后硬膜外镇痛外均应拔除硬膜外导管,切记暴力拔出,遇到拔出困难时,应重新摆回穿刺体位轻柔拔出。
九、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常规
适应症
下腹部、盆腔、会阴及下肢手术。
禁忌症
1、败血症或穿刺部位局部有感染
2、脊柱畸形或脊柱局部肿瘤
3、严重出血或休克
4、严重呼吸功能不全
5、严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6、重度贫血
7、病人不能配合或拒绝者
8、出血倾向或抗凝治疗中
9、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0、腹内巨大肿瘤及腹水者
麻醉准备:
(1)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g肌肉注射(或口服安定10mg),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
(2)麻醉用品:准备腰椎穿成针,5ml注射器及针头,2ml注射器及针头,手套一副。
洞巾一块,以及皮肤消毒用品和麻醉药等,上述用品均应灭菌处理。
(1)患者体位:一般侧卧位或坐位(鞍区麻醉)。
头后部垫枕,后背部需与床面垂直、与床沿靠齐,以便操作。
尽量把腰部向后弯曲,以利于穿刺。
(2)穿刺部位与消毒范围:选择L2-3或L3-4间隙进行穿刺,穿刺前需严格消毒皮肤,消毒范围自肩胛下角至第2骶椎,两侧至腋后线,消毒后铺洞巾。
(3)穿刺技术:
①直入法:在欲穿刺的两棘突之间以0.5%-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溶液注入皮丘及皮下
浸润麻醉,腰椎穿刺刺入方向应保持水品,针尖稍向头侧,缓缓刺入并从阻力变化体会层次,当突破黄韧带时阻力突然消失,即所谓“落空感”。
继续进针可将硬脊膜及蛛网膜一并穿破,并进入蛛网膜下腔。
②侧入法:在棘突间隙中点外1.5cm处注入局麻皮丘,层次针经皮丘向中线倾斜,约与
匍匐成75°角,对准脊间孔方向刺入,突破黄韧带及硬脊膜而到达蛛网膜下腔。
见脑脊液流出将腰麻液在10-30内注入,把穿刺针同注射器一起拔出。
(4)麻醉平面的调节:麻醉平面的调节是将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后,在极短时间
内,使麻醉平面局限在手术所需要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患者过多的生理紊乱。
麻醉平面的调节必须综合考虑麻醉用药剂量、比重、穿刺部位、穿刺时体位、
注药时针尖斜口的方向、注药时间以及注药后体位的变化和保持体位的时间等
因素间相互制约关系。
麻醉结束时应记录上因素,以便不断总结提高。
十、腰-硬联合阻滞
1、穿刺准备和穿刺步骤同硬膜外阻滞。
2、穿刺点应在L2以下,常选用L2-
3、L3-4或L4-5间隙。
3、当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取脊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内向前推进,至出现穿破硬膜的落空感。
拔出脊麻针芯,见脑脊液顺畅流出,即可证实。
4、将脊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然后拔出脊麻针,按标准方法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导管。
5、给药后,10-15min内每60-90s测量一次血压,注意观察脉搏和呼吸。
确定麻醉平面。
6、随手术时间延长可经硬膜外导管继续给药。
给药注意事项同硬膜外阻滞。
十一、骶管阻滞
1、骶管阻滞是经骶裂孔穿刺,将局麻药于骶管腔以阻滞骶脊神经。
2、穿刺体位:侧卧位:腰背部尽量向后弓曲,双膝曲向腹部
俯卧位:髋部需垫厚枕以抬高骨盆,暴露骶部
3、骶裂孔和骶角时骶管穿刺点的重要解剖标志,其定位方法:,摸清尾骨尖,延中线
向头方向摸至4cm处(成人),可触及一个有弹性的凹陷,即为骶裂孔,在孔旁的两侧可触及到蚕豆的骨性隆起,为骶角。
量骶角联线的中点,即为穿刺点。
4、准备工作同硬膜外阻滞。
5、穿刺方法:于骶裂孔中心做皮内小丘,将穿刺针垂直刺进皮肤,当刺到骶尾韧带时
有哦弹韧感觉,稍做进针有阻力消失感觉。
此时将针干向尾侧方向倒倾,与皮肤呈30-45°角顺势推进2cm,即可到达骶管腔。
接上注射器回抽五脑脊液,注射生理盐水和空气无阻力,注射试验计量,观察血压、心率、氧饱和度。
待测量麻醉平面后分次或一次注入有效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