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对点复习4.4.2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对点复习4.4.2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下列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为红色
B.硝酸能与FeO反应,只表现氧化性
C.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
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镁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二氧化硫、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有关Cu、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稀硝酸被还原为NO2
B.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
C.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D.由上述实验可知:Cu在常温下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4.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会产生大量白雾,下列关于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③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④盐酸具有挥发性
⑤盐酸具有还原性⑥气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⑤
5.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脱水性)
6.在解题时要特别警惕隐形的硝酸,这是潜在的“强氧化性”条件。
以下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
A.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会变成棕黄色
B.Fe2+、H+、K+、
NO-四种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3
C.某溶液加入足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含有2
SO-
4
D.与铝反应产生H2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或强碱性,若为强酸性溶液一定没
有大量的
NO-
3
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浓硫酸、浓硝酸与铝不反应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8.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投入足量的下列四种酸中: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稀硫酸;④稀硝酸(必要时可加热),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9.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50mL10mol/L硝酸(①)中,待其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2L(②),所得溶液能够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③),该溶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数据表明,硝酸是浓硝酸,因此Fe已经钝化
B.②中数据表明,生成的气体中只有NO2
C.③中现象表明,硝酸一定有剩余
D.④中现象表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10.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
B.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吸水性和脱水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 (脱水性)
1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浓HNO3与Cu反应的微型实验。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挤压塑料瓶使浓HNO3进入干燥管就可引发反应
B.将装置口向上提起就可停止反应
C.蘸碱液的棉花可起到吸收NO2的作用
D.该装置适用于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实验
12.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 mol·L-1和2 mol·L-1,取10 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
A.0.224 L
B.0.448 L
C.0.672 L
D.0.896 L
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②检验亚硫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是否变质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钡溶液来检验
③锌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得到氢气
④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稍酸不能氧化Fe2+
⑤浓硫酸滴到纸张上,纸张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等于5
A.①③④
B.①②
C.①
D.①
②⑤⑥
14.通常状况下能共存,且都可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
A.H2、O2、N2
B.O2、NO、NO2
C.H2、H2S、NH3
D.NH3、HCl、NO2
15.将35 g 锌粉与少量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共收集到混合气体11. 2 L(标准状况),则剩余锌粉的质量为( )
A.1.0 g
B.2.0 g
C.2.5 g
D.3.5 g
16.下列现象和用途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浓硫酸作干燥剂
B.浓硫酸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
C.浓硫酸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D.浓硫酸在常温下使Fe 、Al 钝化
17.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2244()
Na 2Na SO Cl+H SO +2HCl ∆↑浓 B.23242422()
Na SO +H SO Na SO +SO +H O ∆↑浓 C.24222C+2H SO CO +2SO H )O (+2↑↑∆浓 D.2424322()()2FeO+4H SO Fe SO +SO 4H O ↑+∆浓
18.在某100mL 混合液中,HNO 3和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 -1
和0.1mol·L -1。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 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设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则所得溶液中的Cu 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0.15mol·L -1
B .0.225mol·L -1
C .0.35mol·L -1
D .0.45mol·L -1
19.用20mL 18.4mol/L的浓硫酸与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过滤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加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2-
SO的浓度为3.18mol/L,则此时溶
4
液中
Cu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
A.0.50mol/L
B.0.75mol/L
C.1.00mol/L
D.3.18mol/L
20.以下关于铜跟浓、稀HNO3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mol浓HNO3被还原转移2mol电子
B.Cu与浓HNO3反应比与稀HNO3反应剧烈
C.Cu与浓、稀HNO3反应都不需加热
D.生成等量的Cu(NO3)2,消耗浓HNO3的量多
21.如图是制取、净化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
利用该装置进行如表所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2.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 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FeO
B.23Fe O
C.4FeSO
D.34Fe O
23.9.7g Cu 和Zn 的合金与足量的稀HNO 3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 气体,其
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将溶液稀释为1L,测得溶液的
c (H +)=0.1mol·L -1,此时溶液中3NO 的浓度为( )
A.0.3mol·L -1
B.0.4mol·L -1
C.0.2mol·L -1
D.0.6mol·L -1
24.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2).若铜片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
(4).若将12.8 g 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后,共产生气体5.6 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气体中不含N 2O 4)。
25.下列事实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浓硝酸应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
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银片溶于热的稀硝酸。
硝酸具有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石灰石和稀硝酸混合反应制取CO 2。
硝酸具有__________;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实验室用浓硫酸和NaNO3固体共热的方法制取HNO3。
硝酸具有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红热的木炭投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浓硝酸具有
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6.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木炭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探究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
设计装置如图(忽略装置中空气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好仪器后,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
(2).装置A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开始反应前,用N2将装置B、C、D中的空气排净,开始反应后推测B 中可以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装置D中除生成NaNO2外,还有另一种固态物质Y,Y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为了不产生Y物质,可把装置C改为__________(填试剂和仪器名称)。
(5).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6).装置E中试剂X可以是( )
A.稀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稀硝酸
D.水
27.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的铝铁合金与100mL很
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OH-的能力最弱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B与A的差值为________mol.
(3)原混合物中铝粉与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B点对应的沉淀量为________mol,C点对应的溶液体积为
________mL.
(5)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
(6)写出铝与该浓度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
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止
水夹K并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的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_(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圆底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 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圆底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
_____(填字母)。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HCO3溶液
29.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的黑色(单质)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这种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作用会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是
________(填名称),实验室经常用________溶液进行吸收,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填序号)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4).将实验(2)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可以看到品红溶液________,加热后_________。
(5).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填写两种能鉴别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强酸,并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浓硝酸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A错误;硝酸能将Fe2+氧化为
Fe3+,表现强氧化性,同时生成硝酸盐,表现酸性,B错误;硝酸能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其分解放出的NO2又溶于硝酸,D正确。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A.③中发生3Cu+8HNO3=3Cu(NO3)2+2NO↑+4H2O,生成硝酸铜溶液为蓝色,试管口NO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但硝酸被还原生成NO,故A错误;
B.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
+4H2SO4=4CuSO4+2NO↑+4H2O,故B正确;
2
C.③中加稀硫酸,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应,而硝酸的氧化性强,故C错误;
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可以和稀硝酸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B
解析: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会有白雾产生,说明加入的浓硫酸吸水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加快了HCl的挥发,因此该实验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盐酸具有挥发性,且气态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该实验现象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氧化性及盐酸的还原性无关。
5.答案:B
解析:A项体现浓H2SO4的吸水性;C项体现浓H2SO4的脱水性;D项体现浓H2SO4的吸水性。
6.答案:C
解析:加入足量Ba(NO3)2、HCl,沉淀不溶解,可能为2
SO 。
3
7.答案:C
解析:铝在浓H2SO4、浓H2NO3常温下钝化,在铝表面生成Al2O3膜,阻止内部Al进一步反应。
8.答案:B
解析:分别发生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与稀H2SO4不反应,Cu质量相同,利用方程式可知产生气体体积在相同状况下大小顺序为②>①>④>③。
9.答案:D
解析:A项错误,题给硝酸虽较浓,但并没有使铁钝化,发生反应产生了大量氮的氧化物;B项错误,生成的气体可能为NO2或NO和NO2的混合物;C项错误,因Fe3+也有强氧化性,能与KI反应生成I2,使淀粉变蓝,所以硝酸可
能有剩余也可能反应完全;D 项正确,Fe 2+具有较强还原性,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10.答案:B
解析: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的质量增大,体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A 错误;
皮肤组织属于有机物,且含有水分,故浓硫酸对皮肤具有强烈腐蚀性体现的是吸水性和脱水性,B 正确;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时有海绵状的炭生成,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C 错误; 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D 错误。
11.答案:D
解析:挤压塑料瓶使浓HNO 3进入干燥管与铜接触,可以引发反应,A 正确; 将装置口向上提起使铜与浓HNO 3分离,可使反应停止,B 正确; NO 2是酸性气体,可被碱液吸收,C 正确;
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够进行,而该装置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装置,D 错误, 12.答案:C
解析:10 mL 混合酸中含有:n (H +)=0.01 L ×4 mol •L -1×2+0.01 L ×2
mol •L -1=0.1 mol ,n (3NO -)=0.01 L ×2 mol •L -1=0.02 mol ,设3NO -
完全反应
需要H +的物质的量为x ,则由于铁过量,发生反应
3Fe+23NO -+8H +=3Fe 2++2NO ↑+4H 2O ,则:
3Fe+23NO -+8H +=3Fe 2++2NO ↑+4H 2O
2 8
0.02 mol x
x=0.02 mol×8/2=0.08 mol,小于0.1 mol,故H+有剩余,则反应生成的NO 为0.02 mol,反应后剩余n(H+)=0.1 mol-0.08 mol =0.02 mol,则
Fe + 2H+=Fe2++H2↑
0.02 mol 0.01 mol
所以n(NO)+n(H2)=0.02 mol+0.01 mol=0.03 mol,V(NO)+V(H2)=0.03 mol × 22.4 L•mol-1=0.672 L。
13.答案:C
解析:①浓硝酸易分解,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①正确;②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亚硫酸钠氧化生成硫酸钠,因此检验亚硫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是否变质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钡溶液来检验是错误的,②不正确;③稀硝酸是氧化性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因此锌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得到氢气是错误的,③不正确;④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是由于过量的铁将生成的铁离子还原生成了亚铁离子,并不是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硝酸与铁反应直接氧化生成铁离子,④不正确;⑤浓硫酸滴到纸张上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⑤不正确;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小于5.6,⑥不正确,答案选C。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C
解析:Zn与浓硫酸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
+2H2O,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浓硫酸变为稀硫酸,这时发生反应:Zn+H2SO4(稀)=ZnSO4+H2↑。
反应产生的气体为SO2、H2的混合物,二者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2)+n(SO2)=11.2 L/22.4 L•mol-1=0.5 mol;根
据方程式可知反应消耗Zn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产生的S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相等,则反应消耗Zn的物质的量是0.5 mol,消耗Zn的质量是m(Zn)=nM(Zn)=0.5 mol×66g•mol-1=32.5 g,所以反应后剩余Zn的质量为35 g-32.5 g=2.5 g。
16.答案:B
解析:A. 浓硫酸和氯气不反应,浓硫酸作氯气的干燥剂而体现吸水性,故A错误;
B. 浓硫酸将蔗糖中H、O元素以2: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故B正确;
C. 浓硫酸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浓硫酸体现吸水性,故C 错误;
D. 浓硫酸使Fe、Al钝化,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B.
17.答案:D
解析:A、B项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浓硫酸只表现出酸性;C项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浓硫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D项中有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另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浓硫酸在反应中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18.答案:B
解析:由于Cu与稀HNO3反应而不与稀H2SO4反应,所以很容易出现以下错误的解题思路:
由题意,n(HNO3)=0.1L×0.4mol•L-1=0.04mol,
1
1.92()0.0364g n Cu mol g mol
-=
=⋅,
由()()3322 3 83Cu + 8HNO =3Cu N
0.03mol O +2NO 4H O 0.04mol
↑+稀
可知,与0.04mol HNO 3恰好反应的Cu 为0.015mol ,生成的Cu 2+为0.015mol(剩余的Cu 为0.015mol).所以120.015()0.150.1c C mol mol L u L
+-==⋅,答案
为A 。
但以上解析是错误的,这是因为Cu 与HNO 3反应生成了硝酸盐,而溶液中
还存在由H 2SO 4提供的H +,因此,3H NO +-
、会继续将Cu 氧化直至Cu 耗完或3
H NO +-
、中的一种离子耗完。
(对“Cu+HNO 3+H 2SO 4”型的计算应以离子方程式为依据。
)正确的解题思路如下:
在溶液中,”n(3NO -
)=0.04mol ,n(H +)=0.06mol,n(Cu)=0.03mol,
+2+-32NO O
3 8 203Cu + .03mol 0 8H + 2=3Cu +2NO +4.08mol 0.02m H ol
↑
经分析可知,Cu 和3NO -过量,H +完全反应,由H +的物质的量计算得
n(Cu 2+)=0.0225mol,c(Cu 2+)=0.225mol •L -1。
19.答案:A
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所得溶液为
4CuSO 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反应前-124(H SO )18.4mol L 0.020L 0.368mol n =⋅⨯=,
反应后2--14(SO ) 3.18mol L 0.100L 0.318mol n =⋅⨯=;因此减少的2-4SO 的物质的量
2-42(SO )(SO )0.368mol 0.318mol 0.050mol n n ==-=。
由反应
24422Cu+2H SO ()
CuSO +SO +2H O ∆
↑浓可知,42(CuSO )(SO )0.050mol n n ==,则
-140.050mol
(CuSO )0.50mol L 0.100L
c =
=⋅。
20.答案:A
解析:1mol 浓HNO 3被还原生成1mol NO 2,转移1mol 电子, A 错误;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Cu 与浓HNO 3反应比与稀HNO 3反应剧烈,B 正确;
Cu 与浓、稀HNO 3反应都不需要加热,C 正确;
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 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判断生成等量的Cu(NO 3)2,消耗浓HNO 3的量多,D 正确。
21.答案:A
解析: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的氨气会与浓硫酸反应;Cu 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反应;Cu 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 气体会被装置中的空气氧化。
22.答案:A
解析:FeO 、4FeSO 及34Fe O (可写成23Fe O FeO ⋅)与稀硝酸反应时均为铁元素被氧化,且氧化产物均为3+Fe ,还原产物均为NO 。
等质量的还原剂与稀硝酸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越多,放出NO 的物质的量越多,由FeO 、4FeSO 及34Fe O 的化学式及铁元素的化合价可看出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参与反应时,FeO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最多。
23Fe O 与稀硝酸反应时无NO 气体放出。
23.答案:B
解析:n(NO)=0.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1mol×3=0.3mol,n (Cu+Zn)=0.3mol÷2=0.15mol,n[Cu(NO 3)2]+n[Zn(NO 3)2
]=0.15mol,其中所含n(3NO -
)=0.3mol,溶液的c(HNO 3)=c(H +)=0.1mol·L -1,其中含n(3NO -)=0.1mol,溶液中3NO -的总浓度为0.4mol·L -1。
24.答案:(1).Cu+4HNO 3(浓)= Cu(NO 3)2+2NO 2↑+2H 2O ;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2).3CO+8HNO 3(稀)= 3Cu(NO 3)2+2NO↑+4H 2O
(3). 加入稀硫酸后,硫酸提供的H +与溶液中的NO 3-相当于形成了稀硝酸,故铜继续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4.0.65mol
解析:铜跟浓硝酸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故反应最后阶段发生的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铜过量时,反应后的溶液中有Cu 、Cu 2+、NO 3-,加入稀硫酸后,硫酸提供的H+与溶液中的NO 3-共存,相当于形成了稀硝酸,故铜又继续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
无论5.6L 气体全部是NO 2,还是NO 2和NO 的混合气体,根据硝酸在反应中的作用可知,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表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表现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即()()3HNO 2Cu n n =+n (混合气体) 1
12.8g 5.6L
20.65mol 64mol 22.4L mol g -=
⨯+=⋅⋅ 25.答案:(1).不稳定性(或见光易分解的性质);4HNO 3 4NO 2↑+O 2↑+2H 2O
(2).强氧化性和酸性; 3Ag+4HNO 3(稀) 3AgNO 3+NO↑+2H 2O
(3).酸性; CaCO 3+2H +
Ca 2++CO 2↑+H 2O
(4).挥发性 H 2SO 4(浓)+NaNO 3(固) NaHSO 4+HNO 3↑
(5).强氧化性; C+4HNO 3(浓)
4NO 2↑ +CO 2↑+2H 2O
解析:硝酸被还原时体现了硝酸的强氧化性,在产物中有硝酸盐生成时体现了硝酸的酸性
26.答案:(1).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2).C+4HNO 3(浓)CO 2↑+4NO 2↑+2H 2O
(3).铜片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蓝,产生无色气泡; 除去NO 中混有的CO 2
(4).NaOH;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5).5NO 2-+2MnO 4-+6H +5NO 3- +2Mn 2++3H 2O (6).B
解析:(1).组装好仪器后,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2). 装置A 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 3(浓)CO 2↑+4NO 2↑+2H 2O
(3).根据装置图可知,装置A 中产生的NO 2在B 中与水反应生成 HNO 3和NO,其中HNO 3与铜反应,故装置B 中铜片溶解,溶液变蓝,产生气泡;由于装置A 中还产生了CO 2,故在通入装置D 之前应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将NO 中混有的CO 2除去。
(4).由于N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进入装置D 时会带入水蒸气,水蒸气会与Na 2O 2反应生成NaOH 和O 2,故生成的固体物质应该还有NaOH;若要避免生成NaOH,应该除去水蒸气,则改进方法为用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装置C 。
(5).在酸性溶液中,NO 2-可将MnO 4-还原为Mn 2+,NO 2-被氧化生成 NO 3-,离子方程式为:5NO 2-+2MnO 4-+6H +5NO 3- +2Mn 2++3H 2O 。
(6).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剩余的NO,防止污染空气,B 项正确。
27.答案:(1)+4NH (2) 0.008 (3)1:3 (4)0.032;7 (5)1.48
(6)8Al +30H ++33NO =8Al 3++3+4NH +9H 2O
解析:
28.答案:(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碱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试剂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d;
(4).①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被消耗,逐渐变稀,而铜不和稀硫酸反应②a、d;<B
解析:(1).Cu可与浓硫酸发生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因为SO2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入大气中,故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碱性溶液,吸收剩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3).余热使反应继续进行时,生成的多余气体可贮存于B,排出的液体进入长颈漏斗,为减少SO2的溶解,B内应为饱和NaHSO3溶液。
(4).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被不断消耗,且反应生成水,使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当变为稀硫酸时,反应将会停止,因为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可向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加入铁粉或NaHCO3溶液,若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确有余酸。
29.答案:(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将NO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B
解析:(1).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装置⑤是收集NO,装置⑥中盛放
NaOH溶液吸收NO2,因为要验证稀硝酸不能氧化NO,所以装置③中应盛放稀硝酸。
(2).由于装置中残存的空气能氧化NO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硝酸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也需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止反应产生的NO气体逸出。
(3).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H2O。
(4).装置②中盛放蒸馏水,使NO2与H2O反应生成NO。
(5).NO通过稀硝酸溶液后,若无红棕色NO2产生,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硝酸装置的液面上方没有颜色变化即可说明之。
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硝酸,若浓硝酸能氧化NO则装置④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30.答案:(1).C; (2).二氧化
硫;NaOH;C+2H2SO42SO2↑+CO2↑+2H2O;SO2+2NaOH=Na2SO3+H2O;
(3).CD; (4).褪色;恢复红色; (5).不能;溴水、酸性KMnO4溶液(或品红溶液,任意两种均可)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