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精神训练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队精神训练的原理探讨
1.团队精神培养的一些心理学效应
【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
1897年,特里普里特(N.Triplett)在《美国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目的在于“考察他人在场和竞争”对个人行为影响的实验报告。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的路程。第一种情境是单独骑;第二种情境是让同伴跑步伴同;第三种情境是与其他骑车人竞赛。结果表明,在单独骑时,平均时速为24英里;有人跑步伴同时,平均时速为31英里;在竞赛的情况下,平均时速为32.5英里。这个报告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极大的兴趣。之后,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进行了一系列这方面的实验。结果证实,一个人单独做一项工作往往不如一群人一起做同样的工作效率高。也就是说,个体在群体中活动有增质增量的倾向。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1967年,扎琼克和卡特莱尔(R.Zajonc&N.Cottrell)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被试在独自一人和群体一起两种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表。配对单词有两类:一类由同义词组成,学习起来非常容易;另一类由无关单词组成,非常难以学习。结果表明,在容易的工作中,群体背景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而在困难的无关单词配对的工作上,效果正好相反,群体背景带来了社会干扰,成绩反而不如一人独自完成的情况。
扎琼克对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干扰作用提出共同的原因解释。他认为,他人在场可以提高人的一般动机水平,而动机水平的提高会加强优势反应。对于简单而熟悉的行为,正确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会加强这种反应,从而提高了行为效率;而个人在完成复杂、困难、生疏的任务时,不正确的反应占优势,
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的结果是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妨碍任务的完成,所以有阻抑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活动的内容、工作的性质以及个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利用群体情境的社会助长作用,避免阻抑作用,从而提高活动效翠。
【群体去个性化】
1970年,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有趣的电击实验。他以女大学生为被试者,实验要求被试对隔壁一个女大学生进行电击,不需要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完全是为了科学实验的需要。通过镜子被试们可看到那个被自己电击的女大学生。实际上被电击的女大学生是心理学家的助手,并没有受到电击,但当被试按下电钮时,她假装大喊大叫、流泪求饶,像真的被电击一样。
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穿上了带头罩的白大褂,每个人只露出两只眼睛,因而彼此间互不认识,实验者请她们实施电击时也不叫她们的名字,整个实验在昏暗中进行。这种情境,津巴多称为“去个性化”。
第二组被试则都穿着平常的服装,每个人胸前都挂着一张名片。在实验时,实验者也都很有礼貌地叫被试的名字,房间里的照明也很好,使被试者问互相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一情境,称为“个性化”。
津巴多预言,在按电钮时,去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将比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表现出较少的约束。
结果证实了他的预言。去个性化小组比个性化小组按电钮的次数多,而且时间长。
更有意思的是津巴多在另一次实验前安排被试们听一段录音,内客是津巴多与两位将被“电击”的女大学生的谈话,这个谈话主要是要表明她们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其中一个十分可爱、乐于助人,而另一个则很自私自利、让人厌恶。
同样在去个性化和个性化两种情境中让被试实施电击,结果非常有趣。
在去个性化条件下,不管面对的是可爱的还是令人讨厌的人,被试都去按电钮。
这一实验证明,当群体中的个人和其他成员穿着打扮一样、互不介绍、不暴露姓名、置身于半黑暗环境时,就会使个人隐藏其个性,感到自己是个匿名者,此时的个人融化于群体之中,把自己的行为看成是群体的行为,从而减少以至丧失了对其行为后果的责任感,不再约束自己,使违反和破坏社会准则的行为大大增加。
【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极化假设指出,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倾向。而个人在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也会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这种群体决策极端化的倾向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叫冒险偏移,另一种叫谨慎偏移。
群体极化具有双重的意义,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能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从消极的一面看,它会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群体极化似乎很容易在一个具有强烈群体意识的群体内产生,其成员对群体意见常作出比实际情况更一致和极端的错误决定。
【从众效应】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
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当某个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的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也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2.团队精神训练的心理学原理与方法相结合的分析
所谓团队精神,就是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集体意识,显现了团队所有成员的工作心理状态和士气,是团队成员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体现,是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