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综合设计方案[]
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编制
第1章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
一、 选择编程原点 从理论上讲编程原点选在零件上的任何一点都可 以,但实际上,为了换算尺寸尽可能简便,减少计算 误差,应选择一个合理的编程原点。
第1章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
2)编程坐标系
编程坐标系是编程人员根据零件图样及加工工艺等建立的 坐标系。 编程坐标系一般供编程使用,确定编程坐标系时不必考 虑工件毛坯在机床上的实际装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O2 即为编程坐标系原点。
第1章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
编程原点是根据加工零件图样及加工工艺要求选 定的编程坐标系的原点。
其中: X、Y、Z的值是指圆弧 插补的终点坐标值; I、J、K是指圆弧起点 到圆心的增量坐标, 与G90,G91无关; R为指定圆弧半径,当 圆弧的圆心角≤180o 时,R值为正,
G18 G02 X~ Z~ I~ K~ (R~) F~
G18 G03 X~ Z~ I~ K~ (R~) F~ YZ平面:
六、
圆弧插补指令-G02、G03
G02为按指定进给速度的顺时针圆弧插补。G03为按指定进 给速度的逆时针圆弧插补。 圆弧顺逆方向的判别:沿着不在圆弧平面内的坐标轴,由 正方向向负方向看,顺时针方向G02,逆时针方向G03,如下图 所示。
第1章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
程序格式: XY平面: G17 G02 X~ Y~ I~ J~ (R~) F~ G17 G03 X~ Y~ I~ J~ (R~) F~ ZX平面:
。
第1章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
标准机床坐标系中X、Y、Z坐标轴的相互关系用右手笛卡尔 直角坐标系决定: 1)伸出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并互为90°。则大拇指 代表X坐标,食指代表Y坐标,中指代表Z坐标。 2)大拇指的指向为X坐标的正方向,食指的指向为Y坐标的正方 向,中指的指向为Z坐标的正方向。 3)围绕X、Y、Z坐标旋转的旋转坐标分别用A、B、C表示,根据 右手螺旋定则,大拇指的指向为 X、Y、Z坐标中任意轴的正向, 则其余四指的旋转方向即为旋转坐标A、B、C的正向。
基座的数控技工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方案
基座的数控技工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广泛使用的一项技术。
数控加工技术在零件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数控机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探讨基座的数控技工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方案。
1. 零件加工工艺设计首先,这个加工过程的工艺设计需要从零件的特性、材料和加工要求入手。
在进行数控加工之前,需要设计一份详细的加工工艺流程,以确定加工路线、加工顺序、刀具选择、切削参数、工件固定方法、工装设计等信息。
基座是一种结构稳定、强度高的零件,通常需要进行精度加工。
加工过程中,需要测量检验每个工序的加工精度是否达到要求,确保零件质量符合标准。
因此,在工艺设计方案中应当充分考虑机床的精度、刀具的使用寿命、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以及测量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2. 数控加工工具的选择选取合适的数控加工工具对于保障工件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至关重要。
选材时首先要考虑刃物的硬度,要求刃物达到所加工材料的硬度标准,才能确保刀具的长期使用寿命;其次,需要考虑刃物的刀身结构,刃物与刀身的结合部分的质量对于刀具寿命和切削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
此外,在加工过程中应考虑选用优质的润滑油或切削液,以减少刀具磨损和材料损伤。
3. 加工技巧加工技巧在加工精度和效率的提高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机器振动,确保零件工作台的稳定性;同时,还要注意工件固定和夹紧方法,保证零件加工时的正确位置和角度。
在切削过程中,调整合适的刀具速度和进给速度,以确保刀具较好的切削质量和加工效率。
4. 质量检查数控加工的品质检验是一个极为严格的过程,一定要通过一些科学严谨的检测手段来检查零件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在加工过程中,应该使用相应的检测方法,检查加工过程中的切削深度、切削角度、切削力、加工表面区域等,确保零件的制造精度符合要求。
5. 结论基座的数控技工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方案,需要从零件特性、材料和加工要求入手;刀具的选择要考虑刃物的硬度和刀身结构等方面;加工技巧要尽可能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正确性;质量检查过程必须严格而详细,确保零件制造精度符合标准。
毕业设计 法兰盘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法兰盘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姓名 XXXX系部机械制造工程系专业数控技术目录摘要 (2)关键词 (3)1 绪论 (4)2 毕业设计任务 (5)2.1 设计任务与安排 (5)2.2 设计要求 (6)2.3涉及的主要知识 (6)3二维图 (6)4 三维图 (8)5 零件工艺分析 (10)5.1零件作用分析 (10)5.2 零件图纸的分析 (10)5.3 毛坯的选择 (11)5.4 基准的选择 (11)5.4.1 粗基准的选择 (11)5.4.2 精基准的选择 (11)5.5 制定工艺路线 (12)6 选择的设备 (12)6.1 机床的选择 (12)6.2 夹具的选择 (13)6.3 量具的选择 (13)7 切削用量的确定 (13)8 刀具选择 (14)9 数控加工工艺卡 (14)10手动编程 (14)11 数控仿真报告 (16)12 设计小结 (19)13参考文献 (20)14 附录附录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附录2数控机械加工工序卡片……………………………………………………………附录3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卡片…………………………………………………………附录4数控刀具卡片………………………………………………………………………法兰盘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摘要机械工业担负着国民经济各部门,转变为竞争力的商品,为,设应时常探索研究使产品设尽善尽美;法国认为:设计是工业的生命,要培养超一流设计大师,要大胆启用有才华和有实践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
数控技术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技术。
他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总之,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则是反应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实施方案
目录摘要2绪论3一、选择本课题地目地及意义3二、数控机床及数控技术地应用与发展3(一)数控机床地应用与发展3(二)数控技术地应用与发展4三、对课题任务地阐述4正文5一、零件图地加工工艺性分析5(一)对零件地分析及毛坯地选择5(二)设备地选择5(三)确定零件地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61.粗基准选择原则62.精基准选择原则63.定位基准7(四)装夹方式7(五)工艺过程71.工序与工步地划分72.工步地划分8(六)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81.零件加工必须遵守地安排原则82.进给路线9(七)选择刀具9(八)切削用量地选择101.背吃刀量地选择102.主轴转速地选择113.进给量地选取114.进给速度地选取11(九)编制工艺卡12编写程序13结论20参考文献21谢辞21附录22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地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地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地渗透形成地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地数字化装备,数控技术地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地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地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地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地扩大,对国计民生地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医疗、轻工等)地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地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要装备地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地大趋势.而数控加工技术是随着数控机床地产生、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地一种应用技术,是机械制造业人员长期从事数控加工时间地经验总结.数控加工技术就是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地方法.在数控加工中,利用工件地旋转运动和刀具地直线运动或者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地尺寸和形状,把毛坯加工成符合精度要求地零件.数控车削加工是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地旋转运动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地方法.车削适合加工回转类零件、内外圆锥面、端面、圆弧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地刀具主要是车刀.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地典型代表,在制造业地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如航天、汽车、精密机械等.总之,它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地全过程.已经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地加工手段.关键词:数控技术;车削加工;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一、选择本课题地目地及意义目地:通过这次设计可以使我们学会对相关学科中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同时使对本专业有较完整地、系统地认识,从而达到巩固、扩大、深化所学知识地目地,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以及培养科学地研究和创造能力.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用品地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对生产效率也有相应地提高.数控机床地出现实现了广大人们地这一愿望.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地质量、保证零件地精度,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地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地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对高品质、高品种、高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地技术保证.这不但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地目地,即实现了产品多样化、产品高质量、更新速度快地要求,同时推动了企业地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地生产效率.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地装备军,而数控加工在机械行业占有领头羊地地位,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地生产技术水平和所取得地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行业和数控行业中所能提供地机械装备地技术性能、指令和可靠性.因此数控加工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地重要标志.数控工艺规程地编制是直接指导产品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地工艺文件,它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效益、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地分析,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给出了对于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地方法,对于提高制造质量、实际生产具有一定地意义.二、数控机床及数控技术地应用与发展(一)数控机床地应用与发展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地发展世界机床已经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地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其代表机床之一.数控机床是制造业地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地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数控机床地发展也越来越快,数控机床也正朝着高性能、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我国近几年数控机床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地差距,主要表现在:可靠性差,外观质量差,产品开发周期长,应变能力差.为了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地差距,有关专家建议机床企业应在以下6个方面着力研究:1)加大力度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数控机床地无故障率;2)跟踪国际水平,使数控机床向高效高精方面发展;3)加大成套设计开发能力上求突破;4)发挥服务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5)多品种制造,满足不同层次地用户地需求;6)模块化设计,缩短开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数控机床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国内国际市场容量也越来越大,但竞争也会加剧,我们只有紧跟先进技术进步地大方向,并不断创新,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二)数控技术地应用与发展数控技术是数字程序控制数控机械实现自动工作地技术.它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较好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和复杂零件加工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问题.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地飞速发展,数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以及各类机电一体化设备上.同时,社会经济地飞速发展,对数控装置和数控机械要求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迅速地发展和提高.三、对课题任务地阐述(一)零件图地加工工艺性分析;(二)确定装夹方案;(三)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四)选择刀具;(五)切削用量地选择;(六)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卡;(七)编写数控加工程序.正文一、零件图地加工工艺性分析(一)对零件地分析及毛坯地选择该零件表面由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螺纹面、沟槽及内孔等表面组成.该零件地几何元素之间地关系表达地很清楚完整,其中多个直径和内孔地尺寸精度有较严格地要求,零件地表面部分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较高.例如:φ55002.0- 、φ002.051-、φ3502.0-地外圆面及φ30025.00+、φ20025.00+地内孔面、30±0.02、29±0.015地外圆面、圆弧面R1502.0-地精度,及它们地表面粗糙度也较高是umR a 6.1,φ55002.0-、φ002.051-、φ30025.00+、φ35002.0-地同轴度公差要求是φ0.02,零件地材料为45钢,调制处理26—36HRC ,材料地加工性能好.根据上述零件几何机构地分析及其技术分析,该零件应该选择地毛坯为φ58mm ×123mm ,在数控车床上按照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进行加工,粗加工时为保证精加工地表面粗糙度及加工精度,给精加工留余量0.25mm进行加工,根据基准统一及基准重合原则,在精加工地时候,以φ3002.00+地内孔面为基准,加工出零件地外部轮廓,按照“基准先行”地原则,则要先加工出φ30025.00+地端面.因为工件有一定地硬度要求,在进行粗加工之前,要将工件进行调制处理,使工件地硬度得到保证,以便加工出符合要求地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为保证φ55002.0-、φ002.051-、φ30025.00+、φ35002.0-地同轴度为φ0.02,应该尽量减少零件地装夹次数,为保证加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发现加工中地错误,应该在加工过程中插装安排检测等辅助工具,保证零件加工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错误,减少误操作时间,提高零件地加工效率.为了加工出合格地产品,就必须得认真地选择切削用量:切削速度Vc 、背吃刀量pa 、主轴转速n.(二)设备地选择据该零件地外形是轴类零件,比较适合在车床上加工,由于零件上既有切槽尺寸精度又有圆弧数值精度,在普通车床上是难以保证其技术要求.所以要想保证技术要求,只有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才能保证其加工地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机床我们选用CK6142车床,HNC数控系统.其参数如下表:表1 CK6142车床地主要技术参数参数型号CK6142(三)确定零件地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1.粗基准选择原则(1)为了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地位置要求,应选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2)合理分配各加工表面地余量,应选择毛坯外圆作粗基准.(3)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4)选择粗基准地表面应平整,没有浇口、冒口或飞边等缺陷.以便定位可靠.2.精基准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选择加工表面地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2)基准统一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原则.3.定位基准综合上述,粗、精基准选择原则,由于是轴类零件,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装夹定位,定位基准应选在零件地轴线上,以毛坯ф58mm地棒料地轴线和左端面作为定位基准.(四)装夹方式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一样也要全里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应力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地基准统一,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式加工方案,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地效能.装夹应尽可能一次装夹加工出全部或最多地加工表面.由零件图可分析,应先装夹毛坯ф35mm地棒料地一端,夹紧其78mm地长度加工内孔.然后将棒料卸下,装夹ф55mm地圆柱表面,加工另一端地沟槽及圆弧.这样两次装夹即可完成零件地所有加工表面,且能保证其加工精度要求.(五)工艺过程1.工序与工步地划分工序划分有三种方法:()1按零件地装夹定位方式划分;()2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3按所用地刀具划分工序.由于零件需要调头加工,如果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在调头加工前后各有一次粗加工和精加工,显得比较繁琐,所以不可取;如果按所用地刀具划分工序,刀具有五把,虽然不多,但是在调头加工前后至少要重复使用三把刀,而同一把刀地两次粗、精加工分别在调头加工前后,加工内容不连续,所以也不合理,不易划分工序;只有按零件地装夹定位方式划分工序比较符合该零件地加工工序,且能保证两次装夹地位置精度,每一次装夹为一道工序.表2加工工序:工序号 工序内容 设备1 车左端面;打中心孔;钻底孔;精车内孔 车床2 车右端面;车外圆;切槽;车圆弧;切槽 车床2.工步地划分因为每一把刀在粗加工地背吃刀量一致,在精加工中背吃刀量相同,不易划分工歩;这里选用加工不同地表面来划分工序就比较容易:()1车内孔地工步为::90°外圆车刀平左端面−→−mm 4φ中心钻打中心孔−→−90°外圆车刀车外圆002.055-φ−→−002.051-φ−→−mm 18φ麻花钻钻18φ内孔−→−90°硬质合金内孔车刀车025.0020+φ内孔−→−025.0030φ内孔−→−93°外圆端面机夹刀精车轮廓.()2车削螺纹、圆弧、切槽地工步:90°外圆车刀平右端面−→−60°硬质合金刀粗精车g M 6230-⨯螺纹−→−90°外圆车刀车外圆mm 35⨯−→−切槽刀切槽5mm −→−90°外圆车刀车外圆5mm −→−90°外圆车刀车圆弧002.015-R −→−90°外圆车刀车外圆5mm −→−90°外圆车刀车外圆9mm −→−切槽刀切槽11.1mm −→−90°外圆车刀车外圆9mm −→−93°圆端面机夹刀精车轮廓.(六)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1.零件加工必须遵守地安排原则(1)基面先行 工面基准为后刀面地加工提供基准面,所以应该先平左端面作为基准面; (2)先主后次 所加工地表面均为重要表面所以按照从左到有地顺序; (3)先粗后精 削去大部分地金属余量再进行成型切削,保证零件地尺寸要求和质量要求;()4先面后孔 工零件左端面,再加工零件内孔综上所述,加工顺序为:平左端面−→−粗车外圆−→−加工内孔−→−精车轮廓−→−粗精车螺纹−→−粗车外圆−→−切槽−→−车削圆弧−→−切槽−→−精车轮廓 2.进给路线编程时,为了保证被加工零件地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能达到工件图样地要求,精加工地进给路线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轮廓图顺序进行.其确定原则为:在保证加工质量地前提下,使加工程序具有最短地进给路线,即最短地空行程路线和切削进给路线,使数值计算简单,以减少编程工作量.综上所诉确定该零件地进给路线有两步如下图所示:(走刀路线图见附录)(七)选择刀具选择φ18mm 地高速钢麻花钻钻φ20025.00+地底孔,及φ4mm 地钻头钻零件地中心孔,选择90°硬质合金内孔车刀进行孔地精加工,粗车及其平端面选用90°硬质合金右偏刀,精车零件轮廓时选用93°外圆端面机夹刀,车螺纹选用60°硬质合金螺纹车刀,取刀尖角59°30`,取刀尖圆弧半径为0.15—0.2mm.精车轮廓选用93度外圆端面机夹刀.所选刀具及其加工表面如下图所示.表三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产品名称或代号 典型数控车工艺实例零件名称 典型轴 零件图号 Axis-01 序号刀具号刀具规格名称数量加工表面尺寸1T010190度硬质合金右偏刀1粗车轮廓L=90~240h=10~50b=10~50h 1=10~502T020293度处圆端面机夹刀1精车处轮廓L=90~240h=10~50b=10~50h 1=10~503T030360度硬质合金处螺纹车刀1粗精车螺纹L=90~240h=10~50b=10~32h 1=10~504T040490度硬质合金内孔车刀1车φ025.0030 地内孔L=125~355 h=8~32b=8~32l=40~1605T0505切槽车刀2切11.1mm 和5mm 地两个槽L=90~240h=10~50 b=10~32h 1=10~506T0606φ18mm 地麻花钻2钻φ18地底孔螺旋角β=30度锋角2Kr=118度后角α=12度横刃斜角ψ=40~60度7T0707φ4mm 中心钻1钻φ4mm 中心孔螺旋角β=27度锋角2Kr=118度后角α=16度横刃斜角ψ=40~60度编制审核批准共1页第1页(八)切削用量地选择要遵循粗加工转速要低,精加工转速要高地基本原则.加工材料—45钢,σb =200Mpa 工件尺寸—坯件D=58mm,车削后d=55mm ,加工长度=118mm ,加工后地要求—车削后零件地便面粗糙度为Ra1.6μm 和Ra3.2μm ,同轴度为φ0.02μm.车床—ck6142,粗加工时用三爪卡盘自定心装夹,精加工用软爪.1. 背吃刀量地选择 选择背吃刀量pa :背吃刀量是根据粗、精加工要求、已知地加工余量及加工系统刚性和机床功率来确定.粗加工:为提高生产效率,在刀具强度、加工系统刚性允许条件下,尽量一次切除余量即:pa =A (A 为工件半径方向余量)若余量多,表面粗糙一平、有硬皮等,可将加工余量分二次切除即:p a1=(32~43)A ;pa 2=(31~41)A工件加工余量3mm ,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次走到粗加工余量取2.5mm ,由于加工余量只有2.5mm ,故可一次走到完成.精加工余量为pa =(55.5-55)/2=0.25mm,由表3查得选取刀杆尺寸B ×H=16mm ×25mm 刀片厚度为4.5mm.粗车毛坯,可以选择YT15硬质合金车刀.2.主轴转速地选择车直线和圆弧轮廓时查表取粗车地切削速度min /90m Vc ,精车地切削速度min /120m Vc .而主轴转速根据毛坯直径计算,并结合车床说明书选取:粗车时,取主轴转速min /500r n =;精车时,取主轴转速min /700r n =.车螺纹时取主轴转速min /320r n =,钻中心孔时,主轴转速min /800r n =;钻底孔时,主轴转速min /500r n =.3.进给量地选取在粗车碳素钢材料时根据附表9,刀杆地尺寸为16×25mm 、a p =2.5mm ,及工件地直径为55mm ,f=0.5mm-0.7mm/r .4.进给速度地选取粗车时,选择r mm f /5.0=,精车时,取r mm f /2.0=,计算得:粗车进给速度min /250mm vf =;精车进给速度min /140mm vf =.车螺纹地进给量等于螺纹螺距,即r mm f /2=.表五 切削用量表(九)编制工艺卡将个工序、工序内容、所用刀具和切削用量填入数控加工工序卡中,如下表所示.表六 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单位名称产品名称或代号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典型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实例典型轴 Axis-001 工序号 程序编号 夹具名称 使用设备 车间 01 Latheprg-001 三爪卡盘与活顶尖 CK6142/1000数控中心 工步号工步内容刀具号 刀具规格/mm主轴转速/(r/min)进给速度/(mm/min)背吃刀量/mm备注1 平端面 T0101 25×25 500 手动2 钻中心孔 T0707 φ4 800 手动 3钻φ20025.00+底孔T0606φ18500手动4精车φ20025.00+内孔T040425×257001400.25自动5 粗车螺纹轮廓 T0101 25×25 500 250 3 自动6 粗精车螺纹 T0303 25×25 300 600 0.1 自动 7粗车轮廓T010125×255002503自动8 精车轮廓T0202 25×25 700 350 0.25 自动9 切槽T0505 25×25 300 600 3 自动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共1页第1页编写程序一、孔加工程序%001N010 G92 G90 X60 Z0 ;设立工件坐标系、定义对刀点地位置N020 M03 S500 ;主轴以500r/min正转N030 G00 X100 Z100 T0404;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换4号刀、调4号刀补N040 G00 X0 Z0 ;精加工孔地起始点N050 G01 X30 Z10 ;精车φ30025.0+内孔N060 X20 Z18.66 ;精车内孔圆锥N070 X20 Z30 ;精车φ20025.0+内孔N080 G00 X100 Z100 T04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4号刀补N090 M05 ;主轴停转N100 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二、螺纹加工程序%002N010 G92 G90 X60 Z0 ;设立工件坐标系、定义对刀点地位置N020 M03 S500 F250 ;主轴以500r/min正转,进给量250r/minN030 G00 X100 Z100 T04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4号刀补N040 M06 T0101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换1号刀、调1号刀补N050 G00 X65 Z5 ;退刀,离开工件N060 G71 U3 R1.5 P070 Q090 X0.5 Z0.25;粗车螺纹廓循环,粗加工余量3mm,退刀量均为1.5mmN070 G00 X0 Z0 ;粗加工螺纹起始点N080 G01 X30 ;倒角1 ×45°N090 W15 ;粗加工φ30外圆N100 X65 ;退刀,离开工件N110 G00 X100 Z100 T01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1号刀补N120 M06 T0303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换3号刀、调3号刀补N130 S300 F600 ;主轴以300r/min正转,进给量600r/minN140 G00 X35 Z5 ;精加工螺纹起始点N150 G82 X29.1 Z-14 F2 ;第一次循环切螺纹,切深0.9mmN160 X28.5 Z-14 F2 ;第二次循环切螺纹,切深0.6mmN170 X27.9 Z-14 F2 ;第三次循环切螺纹,切深0.6mmN180 X27.5 Z-14 F2 ;第四次循环切螺纹,切深0.4mmN190 X27.4 Z-14 F2 ;第五次循环切螺纹,切深0.1mmN200 G01 X65 ;退刀,离开工件N210 G00 X100 Z100 T03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3号刀补N220 M05 ;主轴停转N230 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三、粗精车轮廓程序%003N010 G92 G90 X60 Z0 ;设立工件坐标系、定义对刀点地位置N020 M03 S500 F250 ;主轴以500r/min正转,进给量250r/minN030 G00 X100 Z100 T03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3号刀补N040 M06 T0101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换1号刀、调1号刀补N050 G00 X65 Z5 ;粗车轮廓起始点N060 G71 U3 R1.5 P110 Q160 X0.5 Z0.25;粗车轮廓循环,粗加工余量3mm,退刀量均为1.5mmN070 G00 X100 Z100 T001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1号刀补N080 M06 T0202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换2号刀、调2号刀补N090 S700 F350 ;主轴以700r/min正转,进给量350r/minN100 G00 X65 Z5 ;精加工起始点N110 G01 X35 W5 ;精加工第一外圆φ35002.0-N120 G02 X35 W19 R15 ;精加工圆弧R15N130 G01 X35 W5 ;精加工第二外圆φ35002.0-N140 X55 W8.9 ;精加工第一外圆φ55002.0-N150 W9 ;精加工第二外圆φ55002.0-N160 G01 X51 W40 ;精加工外圆φ51002.0-N170 G00 X65 ;退刀,离开工件N180 Z49 ;第二次切槽起始点N190 G01 X35 F10 ;切槽,进给10mm/minN200 G04 P2 ;槽底暂停2sN210 G00 X65 ;退刀,离开工件N220 Z98 ;第二次切槽起始点N230 G01 X24 F10 ;切槽,进给10mm/minN240 G04 P2 ;槽底暂停2sN250 G00 X65 ;退刀,离开工件N260 X100 Z100 T02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2号刀补N270 M05 ;主轴停转N280 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四、数控仿真系统控制面板地切换车床零件测量放置零件坐标点测剖面图测量华中数控世纪星机床面板操作华中数控车床G指令表结论本文就典型轴类零件地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作了较详细地分析与阐述.此次设计主要涉及地技术问题有零件地加工工艺性分析、零件地装夹、工艺路线地制订、工序与工步地划分、刀具地选择、切削用量地确定以及车削加工程序地编写.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零件地同轴度误差Φ0.02、表面粗糙度Ra3.2如何保证,以及孔地加工方法地合理选择等技术难题.我们通过减少装夹次数,从左到右地加工方法有效保证了同轴度地精度要求,合理选择粗、精加工地切削用量参数,尽量减少进给量使得表面粗糙度得到了保证,采用先钻孔再扩孔地方法解决了孔加工地问题.但是,设计中仍然有不足地地方,例如编程误差地解决问题.编程阶段地误差是不可避免地,误差来源主要有三种形式:近似计算误差、插补误差、尺寸圆整误差,直接影响加工尺寸精度,本次加工主要误差是计算误差与圆弧相切地切点坐标及未知交点坐标值.我们是经过笔算获得地数值,存在着较大地误差.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笔算误差,可以在AutoCAD上按其尺寸精度绘出零件图,再利用“工具” ─→“查询” ─→“点坐标”捕捉各圆弧切点坐标,其精度达到0.001级,这样能有效地将误差控制在(0.1~0.2)倍地零件公差值内.参考文献[1] 陆剑中、周志明主编.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何伟主编.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 冯志刚主编.数控编程疑难解答.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 (美)斯密德著,罗学科等译.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艾兴肖诗纲主编.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 王先奎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吴拓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刘光启赵海霞主编.机械制造算图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谢辞通过四周地毕业设计,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学以致用”.这段时间里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遇到问题一起分析,找出问题地关键所在,使我们有问题能及时提出来,找到解决问题地方法,如果实在不懂地就请教老师.在设计中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学到地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地方法,同时也体会到了组员地团队合作精神、学习钻研精神对顺利完成此设计地重要.饮其流时思其源,成吾学时念吾师.能够顺利完成本次设计,首先要感谢我地父母,是他们让我有了求学地机会,其次要感谢学校三年来对我地精心培养,使我能顺利完成学业.在此,特别要感谢我们地设计指导老师刘明生,他为我们地设计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心血.本次设计是在我们设计小组地共同努力下完成地,在此向与我一起参与设计地其他同学表示感谢.在设计过程中还借鉴了其他学者、前辈地有关技术资料,学校地图书馆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地参考资料,同窗地学友、舍友也对我们地设计提出了许多宝贵地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致谢.附录附表七断削槽宽度进给量f/mm×r 1背吃刀量a p/mm断削槽宽L b n低碳钢、中碳钢合金钢、工具钢0.3—0.5 0.3—0.5 0.3—0.6 1—32—53—63.2—3.53.5—4.04.5—5.02.8—3.03.0—3.23.2—3.5附表八硬质合金工件材料刀具材料楔角后角主偏角刃倾角副偏角副后角刀尖圆弧半径低碳钢(A3)YT5YT1520 —30° 5 —10°45—90°0—5° 6 —10°6—8°0.2—1°中碳钢45钢正火YT5YT1515 —20° 5 — 8°45—90°-5—5° 6 —10°4—6°0.2—1°中碳钢45钢调制YT15YT3010 —15° 5 — 8°45—90°-5—5° 6 —10°4—5°0.2—1°合金钢40Gr正火YT5YT1514 —20° 6 — 8°45—90°-5—0° 6 —10°4—5°0.2—1°合金钢40调制YT15YT3010 —14° 5 — 8°45—90°-5—0° 6 —10°4—5°0.2—1°钢锻件45钢40Gr YT5YT1510 —14° 5 —7°45—90°-5—0° 6 —10°4—6°1—1.5°不锈钢YG6YA615 —30° 6 —8°45—90°-5—0° 6 —10°6—7°0.2—1°淬火钢YT20YA6-5—-15°8—12°45—75°-5—-15°6—8°6—8°1—2附表九 (粗加工)硬质合金车刀粗车外圆地进给量工件材料车刀刀杆尺寸B×H/(mm×mm)工件尺寸d/mm背吃刀量a p/mm≤3 >3—5 >5—8 >8—12 12进给量f/(mm.×1r)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16×252040601004000.3—0.40.4—0.50.5—0.70.6—0.90.8—1.2—0.3—0.40.4—0.60.5—0.70.7—1.0——0.3—0.50.5—0.60.6—0.8———0.4—0.50.5—0.6—————20×3025×252040601006000.3—0.40.4—0.50.6—0.70.8—1.01.2—1.4—0.3—0.40.5—0.70.7—0.91.0—1.2——0.4—0.60.5—0.70.8—1.0———0.4—0.70.6—0.9————0.4—0.6注:1.加工断续表面及有冲击加工时,表内地进给量应该乘以系数k=0.75—0.85.2.加工耐热钢及其合金时,不采用大于1.0mm/r地进给量;3.加工淬硬钢时,表面进给量应乘以k=0.8(当材料硬度为44—56HRC时)及k=0.5(当材料硬度为57—62HRC时).附表十 (精加工)不同表面粗糙度和刀尖圆弧半径时地进给量f(单位:mm/r)0.4 —0.27 0.25 0.22 0.20 0.15 0.100.8 0.51 0.43 0.37 0.32 0.28 0.22 0.131.2 0.69 0.56 0.49 0.41 0.36 0.29 0.18 1.6 0.88 0.68 0.57 0.47 0.39 0.31 0.20附表十一按加工条件、加工材料刃倾角选用值应用范围精车钢,车细长轴精车有色金属粗车钢和灰铸铁粗车余量不均匀钢断续车削钢、灰铸铁带冲击切削淬硬钢大刃倾刀具薄切削λs值0°~+5°+5°~+10°0°~-5°-5°~-10°-10°~-15°-10°~-45°-45°~-75°附表十二硬质合金刀具加工不同材料前角γ0参考值工件材料碳钢σ b (Gpa) 正火40Cr调质40Cr不锈钢高锰钢高强度钢高温合金钛合金≤0.558 ≤0.784 ≤0.98前角γ015°~20°18°~15°10°13°~18°10°~15°12°~25°3°~-5°-4°~-6°5°~10°5°~15°附表十三不同材料车刀刀杆尺寸和圆弧半径地进给量加工材料车刀刀杆尺寸B × H(mm×mm)工件直径(mm)切削深度a p(mm×mm)≤3 >3~5 >5~8 >8~12 12以上进给量f(mm/r)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16×25 20 0.3~0.4 - -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16×25 40 0.4~0.5 0.3~0.4 -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16×25 60 0.5~0.7 0.4~0.6 0.3~0.5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16×25 100 0.6~0.9 0.5~0.7 0.5~0.6 0.4~0.5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16×25 400 0.8~1.2 0.7~1.0 0.6~0.8 0.5~0.6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0×30 25×25 20 0.3~0.4 - -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0×30 25×25 40 0.4~0.5 0.3~0.4 -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0×30 25×25 60 0.6~0.7 0.5~0.7 0.4~0.6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0×30 25×25 100 0.8~1.0 0.7~0.9 0.5~0.7 0.4~0.7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0×30 25×25 600 1.2~1.4 1.0~1.2 0.8~1.0 0.6~0.9 0.4~0.6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5×40 60 0.6~0.9 0.5~0.8 0.4~0.7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5×40 100 0.8~1.2 0.7~1.1 0.6~0.9 0.5~0.8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5×40 1000 1.2~1.5 1.1~1.5 0.9~1.2 0.8~1.0 0.7~0.8。
复杂数控加工零件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
复杂数控加工零件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复杂数控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更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文将探讨复杂数控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
一、加工工艺1、前期准备在开始加工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图纸、材料和机床。
根据零件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机床,并确保机床的精度和性能满足加工需求。
2、装夹定位装夹定位是数控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稳定性,需要选择合适的装夹方式和定位基准。
同时,需要考虑到装夹操作的简便性和效率。
3、切削路径规划切削路径规划是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决定了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切削速度。
合理的切削路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减小刀具磨损和避免过切。
4、切削参数选择切削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加工效率和零件质量。
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刀具的类型和切削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如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等。
二、程序设计1、选择编程语言数控程序通常由G代码和M代码组成。
G代码控制机床的移动,M代码控制机床的功能。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如CAM软件或者手工编程。
2、坐标系设定在编程过程中,需要设定工件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
通过坐标系的设定,可以确定工件的位置和机床的运动轨迹。
3、切削参数设定在编程过程中,需要根据切削路径和材料性质等因素,设定合理的切削参数,如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等。
4、程序调试与优化完成程序编写后,需要进行程序调试和优化。
通过模拟加工过程,检查程序是否存在错误或者冲突。
如果存在错误或者冲突,需要进行修正和优化。
同时,也可以通过优化程序来提高加工效率或者减小刀具磨损。
三、总结复杂数控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为了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需要深入了解数控加工技术和编程原理。
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水平,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程序编制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程序编制轴类零件是机械制造中常见的零件类型,其外观形态特征是一条导向的长轴,其与其他机械部件的连接必须要求较高的配合精度和表面质量。
数控加工是一种精度高、效率高、重复性好的加工方式,因此在轴类零件的加工中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将就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程序编制进行详细介绍。
一、零件设计和加工前准备在加工轴类零件之前,必须对零件进行设计,包括轴的直径、长度以及与其他机械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
同时还要对原材料进行选取和检验,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根据零件图纸,制作加工工艺流程图,并确定加工工序、工具的选择和切削参数等。
为保证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选择合适的加工中心、夹具和辅助装置来进行加工准备。
二、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核心,其目的是根据零件图纸和加工工艺流程图,编出机床能够识别的G代码和M 代码,控制数控机床按照预定的加工路径和工艺参数进行加工。
在轴类零件的数控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加工方式:轴类零件表面质量要求高,因此需采用多道次切削的方式,以减小一次切削的切削量,提高表面光洁度和精度。
2.合理选择切削工具:根据轴类零件的材质和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包括刀具形状、切削刃数和硬度等.3.合理选择切入和切出方式:切削前后,机床的运动速度要慢,以免对工件表面形成切削痕迹。
4.合理选择切削参数:根据轴类零件的材质、切削类型和工艺要求等,合理选取切削速度、进给量、切深等切削参数。
5.确保程序正确性:数控编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程序检查和验证,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在加工过程中,还需进行数控系统的监测和调整,以保证加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数控加工过程数控加工过程是指根据数控编程的G代码和M代码,控制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过程。
在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加工平稳:轴类零件加工时需要注意加工平稳,尽量减少零件表面划痕和毛刺等缺陷,以提高表面质量和精度。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数控车床摘要一、数控机床1、数控机床的概述2、数控机床的组成3、数控机床的特点二、数控加工技术1、数控加工技术简介2、数控加工的特点3、数控加工的技术进展4、数控加工工艺三、各部分零件工艺分析1、金属材料的分析2、各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及工艺分析四、要紧零件的参数设置及加工路径分析1、概述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关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车削是最差不多、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
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
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随着数控技术的进展,数控机床不仅在宇航、造船、军工等领域广泛使用,而且也进入了汽车、机床等民用机械制造行业。
目前,在机械行业中,单件、小批量的生产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机械产品的精度和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因此,一般机床越来越难以满足加工周密零件的需要。
同时,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数控机床的价格在不断下降,因此,数控机床在机械行业中的使用已专门普遍。
一、数控机床1、数控机床的概述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同传统机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技术密集行的产品和技术。
数控机床是一种用电子运算机和专用电子运算装置操纵的高效自动化机床。
要紧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立式机床装夹零件方便,但切屑排除较慢;卧式装夹零件不是专门方便,但排屑性能好,散热快。
数控机床是依照机械加工工艺的要求,使电子运算机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信息处理与操纵,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较好的解决了复杂、周密、多品种、中小批量机械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通用、灵活、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
同时,数控技术又是柔性制造系统(FMS)、运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LMS)的技术基础之一,是机电一体化高新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盖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数控程序的编制毕业设计
端盖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数控程序的编制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端盖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数控程序的编制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班级机自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制订加工工艺规程,也是数控机床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走刀路线、刀具尺寸以及机床的运动过程。
因此,是编程人员对数控机床的性能、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具有指导性的工艺文件。
数控机床加工的程序是数控机床的指令性文件。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不仅要包括零件的工艺过程,而且还要包括切削用量的选择、运动方式、刀具系统、切削规范以及工件的装夹方法。
工艺规程定得合理与否,对程序编制、机床的加工效率和零件的加工精度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应遵循一般的工艺原则并结合数控机床的特点认真而详细地制订数控加工工艺。
本设计结合一具体零件进行了零件图分析,加工设备、刀具、工装的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等参数的选择,制订了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根据所选择机床的指令系统编写了零件的加工程序。
关键词:数控加工、数控技术、数控程序Pick to: develop with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s the core of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world each developed countries to accel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hanc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national status of important ways. Nc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of the main task is to make processing procedure, also be CNC processing preparation before. Procedure is a regulation parts, walk knife route, size and machine tool of the movement process. Therefore, it is of CNC programming personnel of performance, the manufacture process and operation method it is instructive process documents. Nc machining program is of CNC prescriptive document. CNC machining program should not only including part of the process, but also include of cutting parameter selection, movement way, cutting tool system, cutting norms and clamping workpiece method. Technological procedures set reasonable or not, for programming, machine tools machining efficiency and parts of machining accuracy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Therefore,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general process of CNC characteristics carefully and clearly stated nc machining process. This design combined with a specific parts parts diagram analysis, processing equipment, tool, tooling choice, cutting speed, feed, optimizing th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quantity of back choice, formulate the parts CNC processing technology,According to the choice of machine instruction system wrote parts processing program.Keywords: nc machining, CNC technology, nc program目录摘要:- 2 -目录- 4 -第一章绪论- 6 -1.1 课题的提出- 6 -1.2 课题的主要内容- 7 -1.3 课题的构思- 7 -1.4 本人要完成的工作量- 7 -第二章端盖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8 -2.1 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8 -. 零件外形和特点分析- 8 -. 精度分析- 9 -.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9 -2.2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 9 -. 选择定位基准- 9 -. 确定数控加工方法- 9 -. 划分加工阶段- 10 -. 划分加工工序- 10 -. 确定加工顺序- 10 -2.3. 确定毛坯类型及工序尺寸及公差- 11 -2.4. 确定总加工余量与毛坯尺寸- 13 -2.5. 确定工件装夹与定位方案- 13 -2.6. 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 14 -2.7. 制定数控加工工艺卡- 16 -2.8. 刀具的选择和刀具卡的制定- 16 -. 数控铣刀- 16 -. 钻头- 17 -. 中心钻- 17 -.铰刀- 18 -2.9 .数控加工程序说明- 18 -2.10. 数控加工仿真图(见附表三)- 18 -第三章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第一章绪论毕业设计是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旨在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设计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语言的逻辑组织能力。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图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图【毕业设计】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图一.课题介绍1.目的通过两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我把握了必然的大体知识,毕业设计是对我前两年专业知识的综合也是一次回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操作中来如此更能强化我对专业知识更深一步的明白得。
(1)数控加工与编程毕业设计是数控专业教学体系中组成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份。
(2)是运用数控原理、数控工艺、数控编程、专业软件等专业知识和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的一次综合实训练习。
(3)对教学打算和课程设计的一次总结。
2.任务(1)确信加工方式的选择与加工方案(2)确信零件的安装与夹具的选择(3)工步与工序的划分(4)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信(5)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信(6)加工线路的确信(7)编程误差及其操纵(8)通过编程及加工出知足题目所要求精度的零件3.拟重点解决的问题(1)零件的装夹(2)刀具的对刀(3)工艺线路的制订(4)工序与工步的划分(5)刀具的选择(6)切削用量的确信(7)车削加工程序的编写(8)机床的熟练操作二.要紧内容1.要紧技术指标(1)以小批量生产条件编程。
(2)不准用砂布及锉刀等修饰表面③。
(3)未注倒角采纳×45o。
(4)未注公差尺寸按 GB1804-M。
2.设计方案、设计方式、设计手腕(1)设计方案直接用三爪卡盘装夹,加工螺纹一端,再调头加工圆弧一端. ①装夹工件右端约40 mm 处,用90硬质合金外圆车刀手动平端面1mm,再换右端面外圆车刀用G71指令加工至фE×10mm,再换切槽刀切槽5×,然后换螺纹刀加工螺纹。
②将工件调头用铁皮将切槽处包住装夹该处, 先用车刀手动平端面约18mm,再用外圆车刀G71指令加工至5×点。
(注:设计方案的具体装夹图见开题报告。
)(2)设计方式①先对图纸进行分析确信该零件适合在哪类型的数控机床上加工比较合理②再依照我两年来所学的专为业知识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③最后编写加工程序并对它进行校验④校验无误后即可进行数控自动加工。
车削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车削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前言 (3)摘要 (4)第一章数控加工慨述 (6)一、数控车床原理介绍及发展 (6)二、数控车床加工的优越性 (6)第二章数控加工零件图纸 (8)一、零件图纸 (8)二、图纸分析 (8)第三章制定工艺方案 (9)一、确定加工内容及加工设备 (9)二、工序与装夹方式 (9)三、进给路线的确定 (11)四、切削用量的选择 (14)五、刀具的选择 (16)第四章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18)一、零件基点、节点的计算 (18)二、编程误差及其控制 (18)三、加工程序的编制 (19)第五章零件的加工 (23)一、零件加工模拟运行 (23)二、零件加工 (23)三、精度检查 (23)小结 (24)致谢词 (25)参考文献 (26)前言本次毕业设计是学院为了提高学生的数控技术及相关技能等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毕业设计和完成毕业论文也是学院对毕业生生毕业资格的审核条件,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本次设计是在指导老师倪祥明老师精心指导下和同学的共同协作下完成的。
数控技术是数字程序控制数控机械实现自动工作的技术。
它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较好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和复杂零件加工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问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以及各类机电一体化设备上。
同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数控装置和数控机械要求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数控加工和编程毕业设计是数控专业教学体系中构成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毕业设计使我们学会了对相关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同时使对本专业有较完整的、系统的认识,从而达到巩固、扩大、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培养和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科学的研究和创造能力。
数控技术不断的发展,数控技术很快会普极中国工业基地,成为工业发展的标志,数控技术的成熟也是当代科技发展的标志,所以数控技术也是国家经济的体现,中国经济正加快向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典型数控铣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
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典型数控铣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班级机电姓名学号 0441 指导教师日期 2011年9月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典型数控铣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设计要求:第一:熟悉数控铣床结构及加工性能第二:零件图的分析及确定加工内容第三:AUTO CAD图形的绘制第四:三维图形的绘制第五:选定加工设备第六:切削用量及刀具选择、装夹第七: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第八:编写程序,完成加工操作设计进度要求:第一周搜集资料和前期准备工作第二周零件的工艺分析第三周零件的尺寸计算第四周整个零件工艺尺寸的计算部分第五周校核、修改、成文和定稿第六周电子稿的输入和排版第七周毕业答辩指导教师(签名):摘要质量优、性能好、效率高、能耗低、价格廉的机械产品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迫切需要的,伴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产品设计是决定产品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数控加工效率高、质量好、加工精度高,数控技术是与机床的自动控制密切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如今数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石油精炼、造纸、钢铁生产等工艺流程控制及其他各个方面。
近代大工业生产中,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自动化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的重要措施。
数控机床的诞生,较好解决了精密复杂多品种单件或小批量机械零件加工自动化的问题。
为了能充分发挥、利用数控机床的各种功能,使数控机床能安全、可靠、高效的工作,在这里选择了一件最适宜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的零件作为设计,并严格按照毕业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刀具及切削参数的选择、工件装夹方式与数控夹具的选择、程序编制中的数字计算、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等。
本设计主要介绍数控加工技术概述、数控加工的铣削基础、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加工工艺文件、数控加工的工具系统、数控加工夹具、典型形状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数控铣削的加工工艺。
由于本课题所选的零件属于板类零件,二维加工,而且内、外轮廓的几何要素都是由直线和圆弧组成的,故采用手工编程方式即可完成全部数控编程任务。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教改计划)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属于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培养数控技术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学问和专业技能。
2、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同学具备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和工艺分析、数控编程与操作的能力,并把握相应的数控编程学问。
(2)技能目标本课程以数控车削零件加工为核心,以国家社会与劳动部颁发的中级数控车工考核要求为依据,并将要求贯通到各个教学情境中,同学完成本课程学习达到数控加工中级工要求。
(3)职业素质通过各情境的训练,培养同学相应的办法能力、社会能力、互相交流和团队配合的能力。
3、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情境教学课程。
同学通过情境资讯、分析和实施,理解和把握数控车削相关理论学问,培养同学动手能力。
4、课程设计思路为便于教学并让同学把握最基本、最典型零件的加工,本课程挑选了数控车常见典型零件,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以实现情境教学的目标。
教学环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情境分析。
针对每个教学情境,分析情境所应用的实际环境、情境教学的目的、情境所涉及的学问和应把握的能力。
2、课堂理论讲解。
结合情境,利用情境(实物、情境或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情境涉及的理论学问。
理论学问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不求学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原理的有用性。
3、课堂仿照操作。
每个情境应当有同学的仿照操作,让同学体验和把握,使教、学、练有机结合。
4、同学课内实践。
按照课堂所教内容和情境要求,设计类似情境,让同学练习。
5、综合情境实训。
在每个教学情境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情境所涉及的学问和技能的综合情境,让同学自立完成情境要求。
二、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教学设计1、课程内容设与学时分配2、学习情境教学设计(每个学习情境单独一张表)三、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以及组织详细支配方式等,假如是多位老师同时指导,还须说明老师分工支配)四、教学办法和手段多媒体讲授理论学问;仿真软件练习把握数控机床操作面板及基本指令加工;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练习把握基本能力。
数控加工工艺大作业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doc
目录1.零件图工艺分析2设备选择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5刀具的选择6确定切削用量7填写数控加工工艺文件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图1.零件图工艺分析零件车削工艺分析如图1-1所示,零件材料处理为:45钢,下面对该零件进行数控车削工艺分析。
零件如图:图1-1 零件图1.1数控加工工艺基本特点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机床是自动进行加工,因而有如下特点:①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内容复杂,加工的精度高,加工的表面质量高,加工的内容较丰富。
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编制要复杂些。
这是因为数控机床加工存在对刀、换刀以及退刀等特点,这都无一例外的变成程序内容,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在编程前我们一定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如图1-1我要对该零件进行精度分析,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理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
该零件由螺纹、圆柱、圆锥、圆弧等表面组成。
可控制球面形状精度、30°的锥度等要求。
经上面的分析,我可以采用以下工艺措施:(1)为便于装夹,为了保证工件的定位准确、稳定,夹紧方面可靠,支撑面积较大,零件的左端是最大直径圆柱ф85mm,中段的圆柱ф80mm。
右端是螺纹,应先装夹毛坯加工出左端圆弧及圆柱ф85mm、ф80mm调头装夹ф80mm的圆柱加工右端螺纹、圆柱及锥面,毛坯选ф85×350mm。
1.2设备选择根据该零件的外形是轴类零件,只有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才能保证其加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我选择在本校的数控机床HNC-CK6140加工该零件。
1.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1.3.1粗基准选择原则(1)为了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应选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2)合理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应选择毛坯外圆作粗基准。
结合子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设计
(2)对指定工序进行工装夹具设计
加工工序的工装夹具设计。
零件图纸见附图。
2、技术指标
(1)结合子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设计
技术指标见图纸。
(2)摇臂坐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工装夹具设计。
3.
1.改装后机床总体布局设计,纵、横向改装的设计,电器布置设计;
2.工艺分析、编制工艺、进行计算、编写程序。
2014年1月1日—
2014年2月20日
1.根据改装设计要求,应用较新的理论知识确定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合理选择步进电动机、滚珠丝杆,出纵、横向改装装配图,以及电器布置图,使之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基本工作量要求
1)设计说明书1份;(50页以上)
2)工装夹具装配图1张,零件图2张;
3)机械加工工艺卡2套;
4)数控零件加工工序单1份;
5)数控加工工序卡片1份;
6)零件图2张;
毕业设计的工作量要求:(见下表)
资料名称
幅面
数量
备注
工艺卡片
A4
不规定
程序单
A4
不规定
零件图
标准图幅
2张
装配图
A1
1张
夹具零件图
(4)编制加工程序:产品的加工,并不一定每道工序都是在数控机床上完成,根据工艺流程在哪道工序上采用什么数控机床加工进行程序编制,写出工序程序单。
(5) 设计计算:针对工艺编制尺寸链,编程数据处理,夹具定位,误差分析,量具尺寸等所需要的理论计算。
零件图纸见附图。
课题二:摇臂坐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工装夹具设计
技术指标见图纸
数控车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
数控车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作者:————————————————————————————————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题目: 数控车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姓名: 李胜胜学院: 工学院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09机电一体化学号:指导教徐秀英职称: 讲师师:20 年月日成人教育学院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摘要:本次设计主要是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具体零件图的加工,首先对数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根据零件图进行数控加工分析。
第一,根据本零件材料的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选用刀具及刀柄和零件的轮廓特点确定需要7把刀具分别为外圆粗车刀、外圆精车刀、外切槽刀、外螺纹刀、内镗孔刀、内切槽刀.第二,针对零件图图形进行编制程序,此零件为轴类零件,外轮廓由直线、圆弧和螺纹组成,零件的里面要镗出一个锥孔,在加工过程中,工件需要调头钻孔再镗孔,第三,早钻孔对刀时要先回参考点,要以孔中心作为对刀点,刀具的位置要以此来找正,使刀位点与换刀点重合.关键字:刀具的确定、走刀路线的选择、刀具的对刀点、工件的定位。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CNC machin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specific parts diagram, a brief introduction, the first CNC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CNC machining parts diagram analysis. First, according to the parts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 operations,the cutting parameters 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 selection of tools and tool holders and parts of the outli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ven tools to determine the need for cylindrical rough turning tool,Finish Turning Tool, external grooving knife external thread cutter,within boring knife, cut inside slot knife。
数控车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
2013 届毕业设计 系 别:信息与工程系专业名称: 数 控 技 术 姓 名:学 号: 20100204012 班 级: 10 数 控 技 术 指导教师:2012 年 12 月 20 日Min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数控车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摘要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
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轴类零件,工艺分析,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目录一引言 (1)二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2)(一)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2)(二)数控车床的概述 (3)(三)分析加工对象 (6)(四)夹具和刀具的选择 (7)三零件工艺过程卡设计 (8)(一)数控加工步骤、工艺特点及内容 (8)(二)加工工序的划分 (9)(三)编制工艺过程卡 (10)(四)切削用量的确定 (10)(五)编制加工工序卡 (11)四数控车削编程及仿真 (12)(一)刀具加工进给路线的确定 (12)(二)本零件加工所用刀具 (13)(三)编程基础 (14)(四)斯沃数控仿真 (21)结束语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附录 (34)数控车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李汪洋一、引言为了在激烈的巿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工业发达国家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并提出了各式各样全新的制造模式。
铣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典型铣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此零件为一平面槽形零件,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零件图纸,找出所需的数据,确定零件形状;然后确定加工的装夹方案,设计合理的夹具;接着就是根据分析图纸所得的数据,以及装夹的方法,编写加工工艺路线及设定铣削参数与铣削用量;最后就是根据前面的分析,编写加工程序,进行零件加工。
关键词:工艺路线切削用量数控编程1 零件图 (5)1.1 零件图的分析 (6)1.2 技术要求分析 (6)2 设备的选择 (6)3 工件的装夹 (7)3.1 毛坯的选择 (7)3.2 零件的装夹 (7)4 工艺路线 (7)4.1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4.2 加工阶段的划分 (8)4.3 加工顺序的安排 (8)4.4 工序的集中和分散 (9)5 合理的选择刀具 (10)5.1 刀具的选择原则 (10)5.2 数控铣削刀具的选择 (10)6 切削用量的选择 (11)6.1 切削用量的具体参数 (12)6.2 切削用量的选取 (13)7 拟定数控加工工艺卡 (14)8 数控编程 (14)8.1 数控编程的分类 (14)8.2 加工程序清单 (14)9 走刀路线图 (21)设计总结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附录 (25)典型铣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前言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
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特别是在通用微机数控领域,以PC平台为基础的国产数控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是,我国在数控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商品化进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情况尤为突出。
在新世纪到来时,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数控领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整体上全面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是数控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厂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铝合金薄板零件的典型数控加工工艺方案
铝合金薄板零件的典型数控加工工艺方案摘要:在货车产品制造中,常用铝合金薄板来加工各类基板、盖板、底板等零件,且零件的型号种类多。
铝合金薄板材料的铣削加工非常容易,但是解决零件加工后的变形问题是难点。
影响加工后变形的因素很多,与零件的材质、结构、加工方式等都有直接关系,导致零件加工变形的主要原因有:不恰当的夹紧力、过于集中的内应力、不合理铣削传递的应力和切削散热不充分等等。
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验证,总结了一套适合于铝合金薄板材料的零件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方案。
关键词:铝合金薄板;零件;数控加工1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图1位货车某产品底板零件,材料为7A04,外形尺寸为505 mm×370 mm, 最厚处为10 mm, 最薄处为2 mm, 平面度要求控制在0.15 mm以内,属于典型的薄板零件。
如何控制铣削过程中和加工之后的零件变形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图1某底板零件示意图2 减少加工变形的工艺措施2.1 减少薄板毛坯变形的措施铝合金薄板材料一般是整张规格为1 220 mm×2 440 mm的铝板,下料时绝不能用剪板机裁剪下料,这样会使毛坯边缘产生弯曲变形,产生较大应力,给零件加工变形埋下了隐患。
可以使用激光切割机、线切割机或者大型数控铣床下料,能够避免毛坯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和变形。
2.2 降低零件铣削内应力的措施铣削加工时为了尽可能减少铣削应力和热量的产生,选择直径Ф6以下铣刀加工,切削转速在8 000 r/min以上,切深在 0.1 mm~0.3 mm, 切宽为刀具直径的50%。
采用高速切削的方式,这样零件在加工中变形量会大幅度地降低。
根据材料切削原理,刀具铣削过程中会产生和传递应力。
对于较大毛坯,由于切削余量大,应先粗铣去掉毛坯多余部分,给零件各尺寸均匀留下2 mm以上余量。
零件粗铣完成后应进行时效去应力处理,可选用自然时效、热处理时效和振动时效三种方法进行时效处理。
采用自然时效时将零件水平放置48 h; 采用热处理时效时将零件加热到100 ℃后保持2 h; 采用振动时效时将零件振动8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一: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综合设计班级:07数控技术02指导老师:魏华一、设计目的:数控编程设计是在完成了《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等课程的学习并进行实习后,进行的一个重要教案环节。
通过设计,一方面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工艺分析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
通过此次设计,学生可以在以下各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练地运用已学过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相应的实践知识,掌握从零件图开始到正确地编制加工程序的整个步骤、方法。
2、提高编程能力。
学生通过设计训练,能够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工艺,编制出既经济又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数控程序。
3、学会使用各类设计手册及图表资料。
查找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类资料的名称及出处,并能做到正确熟练运用。
二、设计条件:1、零件图如图所示:2、技术要求如下:<1)、以中批量生产条件编程。
<2)、不准用砂布及锉刀等修饰表面。
<3)、未注倒角1×45o,锐角倒钝0.2×45°。
<4)、未注公差尺寸按 GB1804-M。
<5)、端面允许打中心孔。
<6)、毛坯尺寸:<φ55×150)。
<7)、材料:45#,调质处理HRC 26~36三.设计具体要求:1.编制工艺过程卡;2.计算编程尺寸;3.画出加工路线图;4.画出刀具调整图;5.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6.编制加工工序卡;7.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8、设计说明书和零件图四、设计内容及步骤: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1)、分析技术要求零件技术要求主要指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粗糙度及材料和热处理等。
要分析主要和关键技术要求有哪些?加工难度如何?是否适合数控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好不好?2)、分析结构工艺性结构工艺性是指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等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要分析其结构是否合理?夹紧是否方便可靠?有无统一基准以便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尽量多的表面?2、编程尺寸的确定编程尺寸理论上应为该尺寸的误差分散中心。
一般可先采用平均尺寸,最后根据试切结果修正。
决不可简单地直接采用名义尺寸、基本尺寸来编程。
1)将基本尺寸核算成平均尺寸。
2)将尺寸标注改编成集中坐标式标注。
集中坐标标注法采用同一标注基准或直接给出尺寸的坐标值。
这种标注方法即方便编程,又利于设计基准,测量基准和编程原点的统一,是符合数控加工特点的优选标注法。
3)计算各节点的坐标尺寸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关系按一定数学方法<如三角、几何等)计算编程所需要的有关节点的坐标值。
也可以利用绘图软件的坐标查询功能,采集各节点坐标。
3、毛坯选择主要根据零件的力学性能、零件形状尺寸,批量大小等选择。
常用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型材<棒料、板材等)、焊接件等。
4、工艺过程设计1)选择定位基准:正确地选择定位基准,有利于保证精度,合理安排加工顺序。
车削基准一般是外圆、轴端、中心孔等;铣削基准一般是基准平面、定位孔等。
2)、选择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选择主要根据被加工表面的类别和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选择,可查阅有关工艺手册。
常用加工方法有:外圆——车、精细车、磨、研磨、超精加工等;内孔——钻、扩、铰、镗、拉、磨、光整加工等;平面——铣、刨、车、磨、拉、研、刮削等;曲面——数控铣、线切割等;3)、确定加工顺序一般按“先粗后精”、“基准先行”、“先面后孔”、“先主后次”、适当集中等原则,安排好各表面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辅助工序的先后次序。
4)、确定走刀路线走刀路线是刀具从起刀点开始,直至结束返回的路径。
为方便编程,应画好重要工序的工序简图,画上走刀路线轨迹。
5、选择机床、工艺装备等1)选择机床主要根据工件尺寸大小、精度高低来选择。
即大工件选大机床,小工件选小机床;高精度工件选择精密机床,一般精度工件选择普遍机床。
机床类型根据工件形状选择:如轴类等回转工件可选车床;平面、沟槽、型腔、孔类可选铣床;需多次频繁换刀可选加工中心等。
2)、选择工艺装备主要包括夹具、刀具、量具的选择。
单件小批生产尽量选择通用夹具,如卡盘、顶尖、平口钳,回转台等;数控机床适宜使用组合夹具。
除各种普通通用刀具外,数控机床优先选择各种机夹可转位刀具,必要时可采用高生产率的专用刀具和复合刀具。
量具一般选择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
批量大时可采用各种量规等高效专用检具。
6、确定切削用量切削用量是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背吃刀具和进给量三要素。
要在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机床、刀具的能力,使切削加工既快又省。
切削用量选择原则是:粗加工时求省时,精加工时保质量。
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结合经验选定。
7、填写工艺文件1)、工序卡片按加工顺序将各工序、工步的加工内容、所用刀具、切削用量等填写工序卡片。
2)、刀具卡刀具卡中包括刀具编号、刀具结构、刀片型号材料等。
3)、加工进给路线图将走刀路线用规定的线条表达出来,既方便编程又能防止刀具与工件、夹具碰撞。
常用来说明较为复杂的工序。
8、编制加工程序单根据工序卡、刀具卡、走刀路线图,按规范的格式要求,编写出加工程序。
9、编写设计说明书在完成上述工作的过程中或之后,将有关内容编写成册。
四、成绩考核设计成绩根据平时工作态度、工艺分析水平、程序编写水平、图纸卡片质量、独立工作能力、模拟通过情况、答辩能力等综合评定。
设计成绩分四级:优、良、及格、不及格。
五、参考资料1、《数控编程与加工》2、《机械制造基础》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4、《机械制图》课题一: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综合设计班级:07数控技术02指导老师:魏华一、设计目的:数控编程设计是在完成了《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等课程的学习并进行实习后,进行的一个重要教案环节。
通过设计,一方面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工艺分析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
通过此次设计,学生可以在以下各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练地运用已学过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相应的实践知识,掌握从零件图开始到正确地编制加工程序的整个步骤、方法。
2、提高编程能力。
学生通过设计训练,能够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工艺,编制出既经济又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数控程序。
3、学会使用各类设计手册及图表资料。
查找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类资料的名称及出处,并能做到正确熟练运用。
二、设计条件:1、零件图如图所示:2、技术要求如下:<1)、以中批量生产条件编程。
<2)、不准用砂布及锉刀等修饰表面。
<3)、未注倒角1×45o,锐角倒钝0.2×45°。
<4)、未注公差尺寸按 GB1804-M。
<5)、端面允许打中心孔。
<6)、毛坯尺寸:<φ55×150)。
<7)、材料:45#,调质处理HRC 26~36三.设计具体要求:1.编制工艺过程卡;2.计算编程尺寸;3.画出加工路线图;4.画出刀具调整图;5.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6.编制加工工序卡;7.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8、设计说明书和零件图四、设计内容及步骤: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1)、分析技术要求零件技术要求主要指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粗糙度及材料和热处理等。
要分析主要和关键技术要求有哪些?加工难度如何?是否适合数控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好不好?2)、分析结构工艺性结构工艺性是指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等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要分析其结构是否合理?夹紧是否方便可靠?有无统一基准以便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尽量多的表面?2、编程尺寸的确定编程尺寸理论上应为该尺寸的误差分散中心。
一般可先采用平均尺寸,最后根据试切结果修正。
决不可简单地直接采用名义尺寸、基本尺寸来编程。
1)将基本尺寸核算成平均尺寸。
2)将尺寸标注改编成集中坐标式标注。
集中坐标标注法采用同一标注基准或直接给出尺寸的坐标值。
这种标注方法即方便编程,又利于设计基准,测量基准和编程原点的统一,是符合数控加工特点的优选标注法。
3)计算各节点的坐标尺寸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关系按一定数学方法<如三角、几何等)计算编程所需要的有关节点的坐标值。
也可以利用绘图软件的坐标查询功能,采集各节点坐标。
3、毛坯选择主要根据零件的力学性能、零件形状尺寸,批量大小等选择。
常用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型材<棒料、板材等)、焊接件等。
4、工艺过程设计1)选择定位基准:正确地选择定位基准,有利于保证精度,合理安排加工顺序。
车削基准一般是外圆、轴端、中心孔等;铣削基准一般是基准平面、定位孔等。
2)、选择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选择主要根据被加工表面的类别和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选择,可查阅有关工艺手册。
常用加工方法有:外圆——车、精细车、磨、研磨、超精加工等;内孔——钻、扩、铰、镗、拉、磨、光整加工等;平面——铣、刨、车、磨、拉、研、刮削等;曲面——数控铣、线切割等;3)、确定加工顺序一般按“先粗后精”、“基准先行”、“先面后孔”、“先主后次”、适当集中等原则,安排好各表面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辅助工序的先后次序。
4)、确定走刀路线走刀路线是刀具从起刀点开始,直至结束返回的路径。
为方便编程,应画好重要工序的工序简图,画上走刀路线轨迹。
5、选择机床、工艺装备等1)选择机床主要根据工件尺寸大小、精度高低来选择。
即大工件选大机床,小工件选小机床;高精度工件选择精密机床,一般精度工件选择普遍机床。
机床类型根据工件形状选择:如轴类等回转工件可选车床;平面、沟槽、型腔、孔类可选铣床;需多次频繁换刀可选加工中心等。
2)、选择工艺装备主要包括夹具、刀具、量具的选择。
单件小批生产尽量选择通用夹具,如卡盘、顶尖、平口钳,回转台等;数控机床适宜使用组合夹具。
除各种普通通用刀具外,数控机床优先选择各种机夹可转位刀具,必要时可采用高生产率的专用刀具和复合刀具。
量具一般选择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
批量大时可采用各种量规等高效专用检具。
6、确定切削用量切削用量是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背吃刀具和进给量三要素。
要在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机床、刀具的能力,使切削加工既快又省。
切削用量选择原则是:粗加工时求省时,精加工时保质量。
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结合经验选定。
7、填写工艺文件1)、工序卡片按加工顺序将各工序、工步的加工内容、所用刀具、切削用量等填写工序卡片。
2)、刀具卡刀具卡中包括刀具编号、刀具结构、刀片型号材料等。
3)、加工进给路线图将走刀路线用规定的线条表达出来,既方便编程又能防止刀具与工件、夹具碰撞。
常用来说明较为复杂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