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的比较分析(一)说课材料
制造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
制造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制造企业的生命周期也面临着变革和挑战。
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战略、加强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制造企业的生命周期,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制造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分析1. 制造企业生命周期的定义制造企业生命周期指的是企业从成立到退出市场或被兼并收购期间的发展阶段。
制造企业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不同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生命周期特征和管理挑战。
2. 生命周期特征(1)初创期初创期是制造企业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研发创新产品或服务。
由于资源有限,初创期的企业往往人数不多、组织简单、市场份额不大,但必须迅速占领市场并确立其品牌。
(2)成长期在经历了初创期后,企业进入了成长期。
在这个阶段,企业逐渐拥有了自己的一套管理和运营模式,并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
成长期的企业一般规模得到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人员数量增多等特征。
(3)成熟期成熟期是企业较长的时间内最稳定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市场地位比较稳固,在市场中领先的企业组织、管理、专业能力都进一步提高。
成熟期的企业在维护现有市场及客户的同时,也瞄准了新市场,公司的成本管理和市场营销达到了相对成熟的状态。
(4)衰退期衰退期是市场动荡的时期。
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不再具备优势,市场份额逐渐萎缩,进退两难,生存环境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衰退期的企业需要进行深刻的战略转型,比如寻找新市场、改变管理模式、转型或兼并等,以重获竞争优势。
3. 管理挑战(1)初创期的管理挑战初创期的企业通常能以个人的才华和勇气获得成功,但随着企业的日益发展,需要设计更为规范的组织结构、招聘员工、制定明确的目标计划和投资预算,这些都需要更专业的管理人才。
(2)成长期的管理挑战在成长期的企业,各种流程和系统将逐渐被建立,但这些系统和流程很难一次性全部完成,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分析报告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发展的特点和挑战,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
本报告将分别讨论企业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特点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1. 企业创业期企业创业期是企业从无到有的阶段,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1 创业动力在创业期,创始人通常具有强烈的创业动力和个人目标,他们相信自己的创意和能力可以创造出一个成功的企业。
1.2 快速增长创业期往往带来了快速的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渐增加。
1.3 资金和资源限制尽管创业期带来了许多机会,但企业在这一阶段往往拥有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在运营和市场推广方面面临挑战。
1.4 管理风险创业期企业的管理风险较高,创始人需要不断试错和学习,并及时调整企业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针对创业期的特点和挑战,建议创始人:- 建立清晰的企业愿景和目标,并激励团队成员为之努力。
- 开展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客户和竞争对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策略。
- 寻找合适的创业投资和资源,以支持企业的快速增长。
- 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组织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2. 企业成长期企业成长期是企业快速增长和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2.1 市场份额扩大在成长期,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逐渐增加,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
2.2 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在成长期需要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2.3 需要更多资金和人力资源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企业需要寻找更多的投资和合作伙伴。
2.4 人员管理和组织调整企业在成长期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和激励,同时可能需要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
针对成长期的特点和挑战,建议企业管理者:- 持续进行市场研究和产品创新,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企业策略。
创业公司生命周期指标比较分析
创业公司生命周期指标比较分析在当今急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创业公司的生命周期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
从初始的构想到最终的企业成功,整个过程充满了各种挑战和机遇。
因此,对于创业公司生命周期指标的比较分析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创业公司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比较不同的指标,以帮助创业公司在不同阶段做出明智的决策。
第一阶段:构思期创业公司的构思期通常是指在正式成立公司之前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创业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确定自己的创意是否有商业可行性。
以下是几个关键指标:1.市场规模首先,创业公司需要确定目标市场的规模。
这可以通过市场研究来实现,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行为数据等手段来确定潜在市场规模。
目标市场规模越大,公司的潜在收益也就越大。
2.竞争对手创业公司也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数量和实力。
如果行业竞争对手过多,将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压力。
反之,如果实力较弱,则公司有机会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
3.初始投资在构思期,创业公司的初始投资通常是指资金来源和借入的资源。
初始投资的规模直接决定了公司在构思期能否顺利开展业务。
第二阶段:企业启动期成功完成构思期后,创业公司将进入企业启动期。
在这个阶段,公司将着手正式开展业务,并着手建立团队和供应链等基础设施。
以下是几个关键指标:1.市场占有率在企业启动期,创业公司需要努力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能够明确显示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和成功程度。
2.员工招聘在企业启动期,公司将开始招聘员工。
企业招聘的成功程度直接影响了团队的素质和文化,从而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力。
3.创意实施在企业启动期,公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实施构思期的创意。
如何通过实施最终目标来提高企业的成功率,是创业公司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阶段:成熟期企业在成熟期达到了公司经营历程中的关键阶段。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已经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可观的收入。
然而,企业在成熟期同样会面临各种能够影响公司收入和利润的挑战。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分析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成立到消亡所经历的各个阶段,通常可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和问题,了解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创业期创业期通常是企业成立后的前三到五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创业团队小、资金紧张、市场认可度低、成本管理不规范、技术核心不稳定等。
因此,创业期的主要任务是企业快速获得市场认可,打造公司品牌。
需要通过积累品牌声誉、建立核心技术优势、建立客户信任来克服种种困难。
二、成长期企业发展到成长期时,通常需要3-10年,企业的销售额和人员数量开始增长,财务指标也开始出现向上的趋势。
这时,企业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销售和营销体系、规范业务流程等。
同时,也需要保持创新意识,开拓新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经营的稳定性。
三、成熟期成熟期的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市场进入饱和状态、利润率下降、竞争加剧等。
此时,企业需要更多地关注市场营销和客户维护,提升公司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同时也需要在经营战略上进行调整和优化,包括精简产能、回归核心业务等,以保持竞争力。
四、衰退期衰退期是企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阶段,大部分企业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闭店关停的案例。
在衰退期,企业面临市场疲软、收入下滑、利润衰退和人员流失等各种问题。
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和路径、重新规划市场和业务等,以重振雄风或者保得最后一口气。
总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一条金科玉律。
企业要根据自身处于哪一个阶段,对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以确保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的发展。
企业发展生命周期发展和分析PPT(共30页)
腾讯公司的企业文化:
• 愿景: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 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 使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一样源源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为
人们带来便捷和愉悦; • 关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并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
产品和服务; • 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
态环境。
该阶段企业特点
• 腾讯公司近三年的财报为: • 2010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96.4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57.9%。 • 2011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84.9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45.0%。 • 2012年总收入为人民币438.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
净利润123.32亿元,同比增长24.8%。
• 企业正处于创业阶段,因此需要快速扩展市场,占领市场 份额;从而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应采取的人力资源战略和管理措施
• 为企业招牌和获取所需要的各种关键人才。对待优秀的员 工,应该以额外的奖金加以鼓励;
• 采取一切办法鼓励创业。因为创新工厂的目标就是帮助中 国青年创业,它会为中国青年创业提供平台和支持;
(完整版)浅议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及分析
浅议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及分析一、企业生命周期的含义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是多层次、多角度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企业生命周期不是简单的时间序列;二是企业生命周期的表象是非常复杂的,一般性的规律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企业。
不同的行业,企业生命周期的特点也不一样;三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企业生命周期变化的频率不断加快,因而研究的手段、方法、工具都需要不断改进。
基于此,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企业生命周期方法是通过描述企业存续时间及存续时间内各个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反映企业发展过程,诊断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指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进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及其特点生理学家把人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生长发育期、成长期和老年期。
企业之所以被称为“生命”是由于它与生物体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新陈代谢、自复制、突变性等。
因此,企业生命周期与生物生命周期也有着相似之处,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把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初生期。
初生期是企业创立和诞生的时期,相当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期。
这一阶段的企业具有活力,充满创新、冒险、创业精神。
创业者能够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企业凝聚力较强,但生存能力比较弱,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资本实力不足;产品刚进入市场试销,尚未被顾客所接受,表现为销售额缓慢增长;生产批量很小,试制费用很大,因而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用户对产品不熟悉和不了解,需要大量的促销活动,造成销售费用较高;产品在市场上一般没有同行竞争;产品刚进入市场,由于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较高,企业在财务上往往表现为亏损。
实际上,企业在初生期的死亡比率是非常高的,正如医学家所说:“胚胎在最初三个月时很容易受损……胚胎娩出时,也容易受到伤害。
新生儿时期是很危险的……”因此,企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成长,而是生存。
只有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才能为将来的成长创造机会和希望。
企业生命周期讲义
企业生命周期【本讲重点】认识企业生命周期成长期的现象与管理要点老化期的现象与管理要点诊断与对策【自检】请回答下面小问题,检测一下你的类比能力:1.你觉得企业是不是跟人和动物一样,会长大、成熟和老化?2.你觉得企业是不是一定要经历衰老呢?3.你认为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是应该采取不一样的管理方式?上述的每个问题回答“是”可得1分,回答“不是”得0分。
你的分数合计为()评价()如果你得到的是3分,说明你的类比能力很强。
如果你得了0分,看来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得到中间分数的你,也请多多加油!认识企业生命周期企业也有生老病死企业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婴儿期和成熟期,也有所谓的生老病死。
但是,企业的生老病死又不完全和人一样。
企业是一种组织,它的生老病死不受时间的控制,不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一定要衰老。
相对人来说,企业的生老病死有一定的自主性。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的是企业也有生老病死,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弹性与控制力企业的成长与衰退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
一个叫做弹性,另一个叫做控制力。
这两个因素控制着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
图2-1 企业的弹性与控制力1.企业的弹性企业的弹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小。
企业成立之初的弹性很大,整个组织随时都在应变,虽然此时的组织结构还没成型,也没有规章制度。
当企业渐趋成熟的时候,它的制度、规章、组织层次、控制系统就会越来越严谨,这时候企业的弹性反而会变得很小。
所以一般来说,企业的弹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小。
2.企业的控制力企业的控制力是一个有起有落的过程。
正如人一样,婴孩时期没有什么控制力,想哭就哭。
伴随着成长的脚步,企业自我控制的力量会慢慢地增强。
老的时候,控制力也随之老化,最后走向衰亡。
企业的弹性和控制力会有一个交叉点,这个交叉点是弹性和控制力获得平衡的点,也就是企业拥有最佳竞争力的时期。
企业生命力的要素:PAEI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四个主要动力。
企业生命周期的比较分析
作者: 谭力文;夏清华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商学院430072
出版物刊名: 财贸经济
页码: 41-44页
主题词: 企业生命周期;经营周期;企业成长;民营企业;国有企业
摘要:许多研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论著已注意到了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和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短的事实,这实际上就是关于企业成长的寿命长度与生命质量的问题。
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国外学者大多将之与企业的经营周期或商业周期结合起来,分析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决定因素,然而其结合不一定与我国的企业周期特征产生的原因相吻合。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并试图说明企业健康持续成长的内在动力与外部条件。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决策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决策分析1. 企业生命周期的定义与特点企业生命周期指企业从创立到消亡的全过程,通常包括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具体如下:1)创业期在创业期,企业通常是由创始人或创业团队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研发和市场测试。
这个阶段的企业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业务结构不明确、管理混乱、经营风险大、资金匮乏等。
2)成长期成长期是企业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实现盈利、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企业具有以下特征:占领市场、增加竞争优势,提高生产效率,管理体系逐渐完善,风险控制更加稳健。
3)成熟期成熟期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逐渐稳定,开始向规模效益转变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企业具有以下特点:市场份额稳定、高效益、管理规范,品牌知名度较高,创新能力逐渐减弱。
4)衰退期衰退期是企业进入衰退状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企业通常出现经营状况下滑、市场份额减少、盈利持续下降等问题。
企业需要通过调整战略、进行规范管理等方式,扭转局面。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企业方向,往往会面临企业破产、停业等严重后果。
2. 企业生命周期的决策分析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下面探讨不同阶段的决策分析。
1)创业期在创业期,企业需要针对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规划市场策略,包括品牌推广、市场拓展、价格策略等。
企业创始人需要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市场方案,并积极发掘资本,确保企业运转良好。
2)成长期在成长期,企业需要加强管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收入增长。
品牌建设、售后服务、合作伙伴的培养等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需要注重人才引进,形成专业人才团队,完善组织管理和文化,促进企业优发展。
3)成熟期在成熟期,企业需要注重产品/服务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开发新的市场,维护老用户的口碑,通过合作伙伴或战略并购等方式,拓展新的领域。
微观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生命周期分析
微观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生命周期分析第一章:简介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在成立、发展、壮大、衰落和消亡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
微观经济学视角下,企业生命周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企业家和投资者来说,了解这些阶段对于制定发展战略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微观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探讨它们的特点和相关的经济学理论。
第二章:成立阶段成立阶段也称为孵化期,是企业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是初创阶段,创始人需要制定初始计划、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定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等等。
这个阶段通常需要一些初始资本来启动运营。
成立阶段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关键,一些企业能够越过这一阶段并成为成功的企业,另一些则不能。
第三章:成长阶段一旦企业度过成立阶段并成功进入市场,那么它将进入成长阶段。
这个阶段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企业通常会扩大运营规模,扩大产品或服务线,增加员工数量等等。
企业还可能会开始寻求外部融资来支持它的发展。
在经济学理论中,成长阶段通常与学习曲线理论相关。
学习曲线理论指出,随着经验的积累,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效率来提高生产能力。
第四章:成熟阶段企业生命周期的第三个阶段是成熟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但它的运营和管理方面变得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
此外,企业还将开始调整其业务和运营,以适应市场变化。
在经济学理论中,成熟阶段通常与规模经济学理论相关。
规模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更大规模的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
第五章:下降阶段在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企业进入了下降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存在负面的成长,销售额和利润开始下降。
企业还可能面临来自大型企业和新兴企业的竞争压力。
在经济学理论中,下降阶段通常与竞争形态理论相关。
竞争形态理论认为,企业会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和竞争,因此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来保持竞争力。
第六章:消亡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消亡阶段。
企业生命周期与组织差异分析
Solutions Manage, Lead
What Is Good Management
f
Quality of Management=
1 quality of decisions
2 efficiency of implementation
Good decisions; implemented fast
So What Is a Good Decision
Good Decision Input
Good Result Output
(P) rovide (A) dminister (E) ntrepreneur (I) ntegrate
Functional Systematize
Proactive Organic
誰不該做
如何避免去做 I
CAPI 和權勢範圍
a
ap
p
capi
ia
ip
i
權力範圍
CAPI「綜效權勢團隊」觀念
Coalesced Authority ; Power ;and Influence
職權authority就是制定決策的法定權力 權力Power是給予或不給予期望報酬的能
力 影響力Influence是不用職權和權力而讓
管 顧客 顧客 顧客 顧客 顧客 資本
追求期 嬰兒期 學步期 青春期 壯年期 穩定期 貴族期 官僚 官僚期 死亡
成長
老化
企業生命週期各階段的比較三 轉型
3 從現金轉為政治 積極目標與消極目標的轉移
目標的轉移 積 極 目 標
消極目標
嬰 兒 期 現金
注意力集中在內鬥;對外部的客戶反而不屑一顧
《企业生命周期》课件
定义与特点
添加 标题
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创立到消亡的过 程,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 期四个阶段。
添加 标题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需要 企业采取不同的战略和措施来应对。
添加 标题
初创期:企业刚刚成立,需要快速成长和 扩张,面临的挑战包括资金短缺、市场开 拓等。
添加 标题
成长期: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 份额,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面 临的挑战包括人才流失、市场竞争等。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建立良好的 客户关系和 品牌形象
成长期管理策略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 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市场风险
成熟期管理策略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 变化
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 力
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
成熟期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强调 创新、团队协作 和持续改进
员工培训:注重 员工技能提升和 职业发展
企业文化活动: 举办各种文化活 动,增强员工凝 聚力
社会责任:积极 参与社会公益活 动,提升企业形 象
衰退期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衰退期,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文化的转变:在衰退期,企业文化需要从追求利润转向追求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的传承:在衰退期,企业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以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创新:在衰退期,企业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策略:聚焦核 心业务,快速 迭代,持续创
*-企业生命周期
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生命周期,企业也不例外。
企业生命周期如同一双无形的巨手,始终左右着企业发展的轨迹。
一、周期特征一般来说,企业生命周期变化规律是以12年为周期的长程循环。
它由4个不同阶段的小周期组成,每个小周期为3年。
如果再往下分,一年12个月可分为4个微周期,每个微周期为3个月。
该规律的行业特征不太明显,适用于各种行业,甚至大部分商业现象。
由于不同的企业存在着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生命周期体现不同的变化特征。
尽管它们有共同的规律,但在4个不同周期阶段变化各异,各自的发展轨迹也不同。
这些不同的变化特征归纳为如下三种变化:(一)普通型周期运行顺序:上升期(3年)→高峰期(3年)→平稳期(3年)→低潮期(3年)。
普通型变化最为常见,60%左右的企业属于这种变化。
它的4个小周期的运行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
属于普通型变化的企业,即使经营业绩平平,但只要在低潮期不出现大的投资失误,一般都能比较顺利地通过4个小周期的循环。
(二)起落型周期运行顺序:上升期(3年)→高峰期(3年)→低潮期(3年)→平稳期(3年)。
起落型变化比较复杂,不易掌握,属于盛极而衰,大起大落之类型。
这类变化企业的比例约占20%。
它的运行轨迹在周期转换过程中突发剧变,直接从高峰落入低谷。
处于这个周期阶段的企业,经营者一般都会被眼前的辉煌所迷惑,错误估计形势,拼命扩大投资规律,准备大干一场。
殊不知这种投资决策的失误,结果导致前功尽弃,甚至全军复没。
(三)晦暗型周期运行顺序:下落期(3年)→低潮期(3年)→高峰期(3年)→平稳期(3年)。
名曰晦暗,隐含韬晦之意。
这类变化的企业与上述两类变化相比,运转周期中减少一个上升期,多出一个下落期。
这就表明在12年4个小周期的循环中,这类企业可供发展的机会少了3年,而不景气的阶段多出3年。
这类企业的比例约占20%。
一个正常运作的企业,如果处于不景气的低迷状态中达6年之久,不光众人士气低落,企业决策者也面临严峻的考验。
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与发展策略
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与发展策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生命周期的长度也在不断变短。
如今,企业的成功与否更加取决于其能否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必要的变革。
因此,了解企业生命周期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对于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
生命周期阶段的分析企业生命周期通常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消亡期。
创业期:在此阶段,企业通常由少数人投资并运作。
这个过程中,企业的风险很高,资金来源也有限。
如果企业成功,则打开了通往成长期的大门。
成长期: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并加大生产规模。
此时,企业将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客户,并集中于实现业务的最大化。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注重公司文化、产品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成熟期:企业已经发展趋于稳定,开始追求寻找市场新领域,并提高业务效率。
企业需要注重保护品牌形象,并发展新的收入来源。
衰退期: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不再具有领导地位。
企业需要自我反思并寻求市场机会变革。
企业需要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寻找定位,以提高业务之绩。
消亡期:企业无法再面对市场的竞争,销售收入开始下降,并逐渐变得不收缩,逐渐停产。
发展策略企业需要对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
在创业期,企业可能面临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当等诸多挑战。
因此,企业需要注重开拓市场和资金来源,针对当下的短缺而做出相对应的省钱策略。
成长期是企业最具动力和增长的时期,而在这个阶段,企业应该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并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放大产品创新与市场互动。
在注重品牌形象及注重管理能力下,企业也需深入理解前所未见的市场机会,以便为下一阶段做好预判。
在成熟期,企业要寻找新事业的收入来源。
这样,企业将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盈利更多收益。
企业应该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进一步开发市场。
在衰退期,企业应该注重实行市场新机制,彻底改变萎缩的状况。
例如,企业可以重新定位市场定位,以及与科技密切合作,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注重人才的培养等。
现金流量表(结合企业生命周期)详析说课讲解
现金流量表(结合企业生命周期)详析一、三大流量单析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初创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合计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合计的差额,其中前者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及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后者包括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以及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企业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为正数。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数,则表明企业经营活动的创现能力强,净利润质量高,应收账款管理好。
反之,则表明企业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的现金不足以支付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现金支出。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除了应当满足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现金流出外,还应当能够补偿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以及支付利息和现金股利。
这是由于仅依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使用后的处置收入无法使全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购置成本得到补偿,而且无形资产的价值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仅依靠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支付银行借款和应付债券的利息以及所要分派的现金股利,势必将会使企业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中,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因此,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获现能力强弱时,不能只关注其现金净流量金额是否为正数,还应结合财务报表附注分析当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能否补偿当期经营性非流动资产的折旧和摊销,以及能否满足当期支付利息和分派现金股利的需求。
以某上市公司为例,本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81769190.91元,上年为712674098.11元,本年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额为82837340.33元,无形资产摊销额为12655913.30元,利息净支出为-14321203.90元,应付现金股利为78594605.20元。
从上述数据可见,该公司本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了69095092.80元,本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不仅能够满足经营活动支出的现金需求,而且还能够弥补非付现长期资产的损耗并满足分派现金股利的需求,经营活动的创现能力较强。
第一讲-企业生命周期及行业生命周期
长久稳定的员工忠诚
忠诚靠摆平利益、员工执股、管理的深化
第二节
行业经济特征分析
行业经济特征分析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行业生命周期是行业演进的动态过程。同任何事物一样,每一行业都有自己产生和衰退 的过程。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1、形成期。形成期是指某一行业刚出现的阶段。在此阶段,有较多的中小企业出现, 因企业刚建立或刚生产某种产品,忙于发展各自的技术能力而不能全力投入竞争,所以竞争 压力较小。研究开发产品和工程技术是这个阶段的重要职能,在营销上则着重广告宣传,增 进顾客对产品的了解。 2、成长期。进入成长期,行业的产品已较完善,顾客对产品已有认识,市场迅速扩大, 企业的顾客额和利润迅速增长。同时,有不少后续企业参加近来,行业的规模扩大,竞争日 趋激烈,那些不成功的企业已开始退出。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成为 关键性职能。 3、成熟期。进入成熟期后,一方面行业的市场已趋于饱和,销售额已难以增长,在阶 段的后期甚至会开始下降;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竞争异常激烈,合并、兼并大量出现,许多小 企业又退出,于是行业由分散走向集中,往往只留下少量的大企业。产品成本和市场营销有 效性成为企业的关键因素。 4、衰退期。到了衰退期,市场萎缩,行业规模也缩小,留下的企业越来越少,竞争依 然很残酷。这一阶段的行业就是所谓的“夕阳行业”,可能延续一段较长的时间,也可能迅 速消失。
原 料 供 应
生 产 加 工
成 品 储 运
市 场 营 销
售 后 服 务
主体活动
组织结构、运作程序、群体行为
企业文化氛围的健康
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思想
企业心路历程的控制
由老板、管理者、全体员工构成的心理状态
各阶段常见的基本问题
企业生命周期的比较分析(一)
企业生命周期的比较分析(一)一、企业生命周用与经营周期的一般理论及其决定因素美国管理思想家伊查克·麦迪思把企业生命周期形象地比作人的成长与老化,把企业生命周期细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每个阶段的特点都非常鲜明.从理论上讲,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目的不是要说明企业成长的阶段性,而是要揭示出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进而说明如何改善企业的生命周期。
早期研究认为,企业生命周期与产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经营周期密切相关。
产业生命周期受技术进步、技术替代以及宏观产业政策的影响,因此,一国的消费者收入、就业水平、税收政策、未来通胀预期、利率、货币政策以及国内国际政府贸易政策等都可能是具体的影响因素。
但后来的研究证实,将企业生命周期波动的原因归因于外在因素属于外因决定(shock -based)理论,其隐含的理论前提假设是企业生命周期应该是稳定的,只有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才会发生波动。
但这一理论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比如利率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在美国没有得到实证支持。
相反,最新的研究结论支持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经营周期,而经营周期的变化方向基本上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
所不同的是企业经营周期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行为在扩张与收缩、繁荣与萧条之间的循环或替代选择,当循环圈越大或增长繁荣期越长时,企业生命周期也就越长.而我们通常认为生命周期是不可逆的,更不可能循环,所以,研究企业经营周期更具有实际意义,或者说,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必须研究企业经营周期.早期理论认为,企业经营周期具有从扩张到收缩或从萧条走向增长繁荣的自我维持、自我平衡的功能,即繁荣—-收缩——繁荣,类似于钟摆的运动一样。
到20世纪20~30年代,受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经营周期只有受到外在可见的或不可观察的因素如利率、汇率、生产力等共同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波动,所以,这种理论认为企业经营周期的变化只是一种随机或概率现象,类似于波浪的运动,不是必然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生命周期的比较分析(一) 一、企业生命周用与经营周期的一般理论及其决定因素美国管理思想家伊查克麦迪思把企业生命周期形象地比作人的成长与老化,把企业生命周期细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每个阶段的特点都非常鲜明。
从理论上讲,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目的不是要说明企业成长的阶段性,而是要揭示出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进而说明如何改善企业的生命周期。
早期研究认为,企业生命周期与产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经营周期密切相关。
产业生命周期受技术进步、技术替代以及宏观产业政策的影响,因此,一国的消费者收入、就业水平、税收政策、未来通胀预期、利率、货币政策以及国内国际政府贸易政策等都可能是具体的影响因素。
但后来的研究证实,将企业生命周期波动的原因归因于外在因素属于外因决定(shock—based)理论,其隐含的理论前提假设是企业生命周期应该是稳定的,只有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才会发生波动。
但这一理论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比如利率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在美国没有得到实证支持。
相反,最新的研究结论支持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经营周期,而经营周期的变化方向基本上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
所不同的是企业经营周期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行为在扩张与收缩、繁荣与萧条之间的循环或替代选择,当循环圈越大或增长繁荣期越长时,企业生命周期也就越长。
而我们通常认为生命周期是不可逆的,更不可能循环,所以,研究企业经营周期更具有实际意义,或者说,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必须研究企业经营周期。
早期理论认为,企业经营周期具有从扩张到收缩或从萧条走向增长繁荣的自我维持、自我平衡的功能,即繁荣——收缩——繁荣,类似于
钟摆的运动一样。
到20世纪20〜30年代,受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经营周期只有受到外在可见的或不可观察的因素如利率、汇率、生产力等共同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波动,所以,这种理论认为企业经营周期的变化只是一种随机或概率现象,类似于波浪的运动,不是必然规律。
到了60 年代,西方理论界重新修正了外在因素引起波动的理论,提出了“索洛剩余”(SOlowResidua)l 概念。
这一理论是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obertSolow的增长理论发展而来。
劳动生产率模型认为在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单位工人的产生)与单位工人资本正相关。
实际劳动生产率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差额就叫作“索洛剩余”。
剩余理论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出这一剩余大约是偏离劳动生产率模型预测值的1/4,正是它导致了企业经营周期的波动。
这一理论的先进性在60〜70 年代得到大量的实证支持。
不少美国经济学家证实“索洛剩余”极大地影响了产出的波动。
其波动的幅度与战后美国的经营周期非常相似,而且,这些研究也加强了经营周期理论与微观经济原理之间的联系,将影响因素由几个减少到一个,其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一些理论和模型难以确定究竟是哪种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周期,但可通过索洛剩余和劳动生产率模型,找出影响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的增加以及技术进步的联合作用。
从企业自身来讲,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的投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经营周期乃至企业生命周期的关键因素。
企业的融资能力、投资与管理决定能力、企业的规模、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等都是这两大因素的具体体现。
二、我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生命周期分析本文所分析的民营企业是指在家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并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典型民营企业,不包括非国有或公有的外资企业或国家控股的混合企业。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有关于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话题。
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民谚,欧洲有“三代人木屐传木屐”的传说,南美有“做生意的老子,花花公子的儿子,要饭的孙子”的讽喻。
事实上,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在欧洲是24 年,这大致与经营者的创立年限相同。
只有33%的家族企业传到第二代,其中只有2/3 的企业走完了第二代,而只有13%的企业走完了第三代。
尽管以上这些统计数据说明了家族企业持续经营的脆弱性,但却不具有普遍性。
当今美国90%的公司,包括一些大的跨国公司都是由家族经营,约有42%的大企业由一个家族控制。
例如,德国保时捷汽车公司60%的股份由家族成员控制,美国杜邦公司家族控制持续了几代人至今仍具有跨国竞争的实力。
事实上,家族企业是引导英国走出衰退的力量。
相比而言,我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就显得那么弱小?从企业自身来分析,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一直受到批评。
比如,民营企业在第三次创业的过程中道路艰难,一方面要面临如何从传统的家族制向现代家族制转变,这其中人的转变比制度的转变更为困难,而这又是由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决定的,体现为管理者不能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管理者和员工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机制,企业家创新能力递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家族文化本能地限制外来人才的使用,对外来员工的不信任和缺乏激励,所以民营企业的文化不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它不利于激发企业和员工的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中国的民营企业在第三次创业过程中,恰逢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尽管我国的民营企业从一开始就是在缺乏保护甚至是在歧视的环境下长大的,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竞
争力,但他们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并不很完善和发达的大环境下成长的,有历史的机遇。
所以,客观地讲,我国的民营企业远没有经历过像早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而又残酷的大范围的激烈竞争的时代,直到现在,大多数民营企业还缺乏国际竞争的经验。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民营企业还处在幼稚期或成长期,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这两个阶段是最容易遭遇挫折或失败的,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做短期项目,缺乏长期目标和长期投资能力,或者将短期资金用在长期项目上,不注意资本运用和资本结构;经营管理缺乏计划和目标;投机意识强,风险意识差。
所以,一遇到复杂情况或困难时缺乏应变策略和抗风险能力。
然而,如果与国有企业相比,我们会发现一些外部因素也制约了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国家的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方面。
第一,民营企业融资难这是不争的事实。
银行信贷余额80%左右投向国有企业,而且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的贷款担保。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直接影响了其投资能力。
第二,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有产业行业限制,比如公共基础部门、铁路、航空、电信、媒体部门等,所以,民营企业要进入国有垄断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会面临许多不利或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总免不了拾遗补缺或在夹缝中生存的境遇。
第三,国家在投资、证券收益和企业所得税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不能完全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第四,对民营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方面也缺乏保障,高级管理者缺乏社会地位,优秀人才难以在民营企业中久留与民营企业缺乏对员工的长期稳定的激励制度有关。
相比而言,国有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则好得多,制度的优越性多年来一直在向国有企业倾斜,尽管在改革的浪潮中国有企业经受了考验和困难,但从社会安定角度出发,解决几千家国有企业员工
的吃饭问题仍然是稳定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