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场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场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场知识点全面总结
1. 电场的概念
- 电场是指电荷在周围空间中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它具有电场强度和方向的特性。

- 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的大小。

- 电场的方向由正电荷受力方向确定。

2. 电场的计算方法
- 电场强度与电荷量呈正比,与距离的平方呈反比。

- 电场强度公式:E = k * Q / r^2,其中E为电场强度,Q为电荷量,r为距离,k为比例常数。

3. 静电力和电场强度
- 静电力指的是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与电荷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 静电力公式:F = k * q1 * q2 / r^2,其中F为静电力,q1和q2为电荷量,r为距离,k为比例常数。

- 电场强度与静电力的关系:电场强度E = F / Q,其中E为电场强度,F为电荷所受的静电力,Q为电荷量。

4. 电场线与电场图
- 电场线是描述电场强度方向的曲线,靠近正电荷电场线由内
指向外,靠近负电荷电场线由外指向内。

- 电场线越密集,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越疏松,电场强度越小。

- 电场图是电场线的图形表示,用于直观了解电荷分布对电场
的影响。

5. 高斯定理
- 高斯定理是描述电场的重要定理,指出任一闭合曲面上的电
场通量等于包围在该曲面内的电荷量的代数和与真空介电常数之积。

- 高斯定理公式:∮E * dA = Q / ε0,其中∮E * dA为电场通量,Q为闭合曲面内的电荷量,ε0为真空介电常数。

以上是关于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场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希望
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篇一】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拉力、压力等。

3. 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

4.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方向等。

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能量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 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或状态有关。

3.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4. 功和功率:功是力在物体上作用并使物体移动的结果,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热能的转移量。

2.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3. 热膨胀和热收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或长度的变化。

4. 热机:利用热能做功的机器,如内燃机、蒸汽机等。

四、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来传播。

2.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回声和共振: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共振是物体在特定频率下振动幅度增大的现象。

4. 声音的利用:如声纳、超声波检查等。

五、光学1. 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2. 平面镜和曲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曲面镜包括凹面镜和凸面镜,各有不同成像效果。

3.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

4. 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六、电学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

2. 电路基础: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一、物质的组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分子的直径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二、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三、内能1.内能(1)概念: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 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 从微观角度来说,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同一个物体, 温度升高, 它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 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的温度越低,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机械能是宏观的, 内能是微观的)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 比如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3篇)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3篇)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力学部分】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二)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025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2025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 内能①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②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温度变化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吸=cm(t-t0),Q放=cm(t0-t)。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 热机①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

②内燃机是最常见的一种热机,其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或柴油机通过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循环进行工作。

2. 热值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3. 热机的效率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摩擦起电两种电荷①相互摩擦的物体各自都可以带电。

②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③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④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⑤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⑥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⑦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⑧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易于导电。

2.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①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做电路。

②电路图是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示。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顺次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

④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并列连在一起再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通过研究物质的基本规律和现象来揭示自然界的本质。

下面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运动物体1.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2. 各种运动图象的特征: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3. 通过图象分析得到位移、速度、加速度。

4.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第二章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与性质:合力、分力、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平衡状态与力的平衡。

3.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的关系。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三章重力和密度1. 重力的概念和性质:万有引力、重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2. 浮力的概念和性质:浸泡法、推测浮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有关。

3.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密度的意义、计算公式、浮力与密度的关系。

第四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和能量的概念:功的计算公式、功率的概念。

2. 势能的概念和计算: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意义与计算公式。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意义和应用:重力劢能转换、势能损失的条件。

第五章电路与电阻1. 电荷和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大小、单位。

2. 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计算:电压的大小、计算公式,电阻的意义、计算公式。

3. 简单电路的连接方式:并联、串联。

4. 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电能与电功率1. 电能的概念和计算:电能的单位、计算公式。

2.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电功的计算公式、电功功率的计算公式。

第七章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弯折的基本规律:直线传播原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2. 反射的基本规律:入射角、反射角、反射定律。

3. 折射的基本规律:折射定律、折射率。

第八章光的色散与光的反射1. 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三原色理论。

2. 镜子的成像原理: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与磁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与磁知识点全面总结

⎪⎪⎪⎪⎩⎪⎪⎪⎪⎨⎧⎩⎨⎧⎩⎨⎧⎩⎨⎧软磁体(极易失磁)硬磁体(永磁体)按磁性的保持时间分人造磁体天然磁体(铁矿石)按磁体来源分蹄形磁体条形磁体按磁体形状分磁体的分类述三种三种方式常见见的磁体类别可按 20 电与磁第1节 磁现象 磁场一、磁现象1、磁性:若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我们就说该物体具有磁性..铁、钴、镍等物质称为磁性材料..具有磁性的物体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吸引磁性材料;非磁性材料不能被吸引;如磁体不能吸引铜、铝、纸、木材等;二是吸引磁性材料时;可不直接接触;如隔着薄木板;磁体也能吸住铁块..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任何一个磁体;无论其形状如何;都只有两个磁极;其中一个是南极S 极;另一个是北极N 极..磁极是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 知识拓展:自然界中不存在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磁体上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而且一个磁体也不能有多于两个的磁极..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将被测物体靠近铁屑;若能够吸引铁屑;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便没有磁性..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将被测物体用细线吊起;若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便没有磁性..③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将被测物体的一端分别靠近静止小磁针的两极;若发现有一段发生排斥现象;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若与小磁针的两极均表现为相互吸引;则说明该物体没有磁性..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若有A 、B 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已知一个有磁性;另一个没有磁性;区分它们的方法是:将A 的一端从B 的左端向右端滑动;若在滑动过程中发现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说明A 有磁性;若发现A 、B 间的作用力有大小变化;则说明B 有磁性..3磁体和带电体的对比磁体 带电体 能吸引磁性材料能吸引轻小物体有南、北极之分;磁极不能单独存在有正、负电荷之分;电荷能单独存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2软磁体和硬磁体:铁棒被磁化后;其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棒被磁化后;其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因为钢具有长期保持磁性的性质;所以永磁体常常用钢来制作..知识拓展:磁化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磁化的危害实例有:机械手表被磁化后走时不准;彩色电视机被磁化后色彩失真..此话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应用;如制作指南针..消磁:通过撞击、煅烧等手段使磁体失去磁性的过程..消磁可以看成是磁化的逆过程;是将磁体内部原来排列整齐有序的磁分子打乱;变得杂乱无章..注意:任何磁极靠近没有磁性的铁或钢制物体时总是互相吸引;这说明铁或钢制物体被磁化后靠近该磁极的那一端与该磁极一定是异名磁极..不是所有物体都能被磁化..例如磁体不能吸引铜、铝、玻璃等;这些物体不能被磁化..二、磁场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着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质;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叫做磁场..磁体两极磁场最强;中间磁场最弱;离磁体越远;磁场越弱..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3、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4、磁感线1概念: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2方向:磁感线是一些有方向的曲线;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一致;也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3理解磁感线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磁场是真实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特殊物质;而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分布情况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②磁感线是有方向的;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③磁感线分布的疏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体的两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在其两极处磁场最强..④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形成一条条闭合的曲线..⑤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我们画图时;因受纸面的限制;只画了一个平面内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⑥磁体周围的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会相交;因为磁场中任何一点的磁场方向只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如果某一点有两条磁感线相交;则该点就有两个磁场方向;这是不可能的..5、几种常见的磁感线分布三、地磁场1、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2、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整个地球类似一个巨大的条形磁体..小磁针之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3、磁偏角:地球这个巨大的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把它称为地磁的南极S和地磁的北极N;地磁的两极和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因此小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略有偏离;他们之间有一个偏差角度;我们称之为磁偏角..世界长最早准确记述磁偏角的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4、小磁针的工作原理:由于受地磁场的作用;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总是指向南方地磁北极;北极总是指向北方地磁南极..第2节电生磁一、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实验:电和磁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实验探究现象分析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磁场的作用;进一步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断电后;小磁针又回到原位断电后;导线中没有电流;导线周围的磁场消失;说明导线周围的磁场是有电流产生改变导线中通入电流的方向;小磁针发生反向偏转电流方向改变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磁场方向发生了改变;进一步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注意:①试验中;导线应放在小磁针上方并且两者平行;若两者垂直;通电时小磁针不会偏转..②采用“触接”的方式给导线通电..③用电源短路的形式可以在导线中获得较大的电流;使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更强些;小磁针偏转更明显;但要注意闭合电路的时间一定要短;否则会烧坏电源..④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把小磁针放在通电导线附近;通过小磁针的偏转来反映磁场的存在;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了叫做转换法..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知识拓展:电流的磁效应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首先发现的..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奥斯特实验是世界上第一个揭示电和磁有联系的实验..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就做成了一个螺线管;也叫线圈..给螺线管通电后;各圈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就会产生较强的磁场..2、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①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外部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②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注意:实验中;为使磁场加强;可以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大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2、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环绕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取绕向不同的螺线管;依次设计并进行实验:向螺线管内通入不同方向的电流;用小磁针验证它的N 、S 极;实验现象如下表:3、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其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两端与条形磁体一样有两个磁极..在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感线从通电螺线管的N 极出来回到S 极;在通电螺线管的内部;磁感线从S 极到N 极;若改变电路方向;通电螺线管的N 极和S 极对调..三、安培定则 1、安培定则N极.. 电源的正负极;画出螺线管的绕线①决定通电螺线管两端极性的根本因素是通电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而不是通电螺线管上导线的绕法和电源的正负极的接法..当两个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环绕方向一致时;这两个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就相同..②四指的环绕方向必须是通电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③N极和S极一定在通电螺线管的两端..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辨析条形磁体通电螺线管相同点磁场在两端有N极和S极磁性具有吸铁性、指南性、磁化性;两极磁性最强不通电磁场磁极不变N极和S极随螺线管中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磁性磁性不变只有通电时才具有磁性;且磁性随电流的大小而变化1已知电流方向来确定通电螺线管的N、S极①现在螺线管上标明导线中的电流方向..②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③拇指所指的那端为N极..2已知磁极位置来确定电流的方向;①先用右手握住螺线管;拇指指向N极..②四指的指向就是电流的方向..③按照四指所指的方向在螺线管上标出电流方向3已知电流方向和磁极来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绕线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电磁铁1、构造:内部插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做电磁铁..铁芯被磁化后的磁场与螺线管的磁场叠加;是电磁铁的磁性增强..2、特点:当有电流通过时;它会有较强的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3、工作原理: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4、电磁铁磁性极性的判断:由于电磁铁是插有铁芯的螺线管;所以电磁铁的磁性极性与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是一致的;可运用安培定则来判定..二、电磁铁的磁性1、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提出问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电流的大小以及螺线管的线圈匝数有关..设计实验: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无法看见;但磁性强的磁体对磁性物质的作用力大;故可以通过吸引铁钉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2由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电流大小及匝数的多少都有关系;故探究式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试验:①用一根导线在一枚铁钉上缠绕几匝制作一个电磁铁..②将制作的电磁铁、滑动变阻器及电流表、开关、电源连入电路中.. ③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观察电磁铁吸引铁钉的数目有什么变化..甲乙④将两个线圈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观察两个电磁铁吸引铁钉的数目有什么不同..⑤整理好实验器材..⑥归纳分析:甲图所示实验中;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吸引的铁钉的数目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乙图所示实验中;线圈匝数多的B电磁铁吸引铁钉的数目多;说明B电磁铁的磁性比A电磁铁的磁性强..实验结论:匝数一定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注意: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应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2、电磁铁的优点1可以通过电流的通断来控制其磁性的有无..2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改变其磁性的极性..3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或匝数的多少来控制其磁性的强弱..注意:电磁铁的铁芯用软铁而不能用钢:电磁铁要求其磁性随着通入电流的大小而发生显着变化;而且还通过电流的通断来控制磁性的有无..软铁容易被磁化;磁性也很容易消失;而钢被磁化后磁性不易消失而成为永久磁铁;所以电磁铁的铁芯用软铁而不用钢..常用的电磁铁大都做成“U”形;使它的两个磁极能同时吸引物体;吸引力会更强..3、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电磁铁可以直接对铁质物质有力的作用..主要应用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刹车装置和许多自动控制装置上..2电磁铁的另一个应用是产生强磁场..现代技术上很多地方需要的强磁场都是由电磁铁提供的;如磁悬浮列车、电动机、发电机、磁疗设备、测量仪器等;特别是研究微观粒子用的加速器..在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着磁体;磁悬浮列车用的磁铁大多数是通有强电流的电磁铁;控制电流的方向使车厢和铁轨磁极相对;由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列车能够在铁轨上方几厘米的高度上飞驰;避免了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突破列车以往的速度极限..三、电磁继电器1、结构: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电磁铁A、衔铁B、弹簧C、动触点D和静触点E等组成..其电路包括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低压控制电路由电磁铁、低压电源和开关组成;高压工作电路由用电器、高压电源和电磁继电器的触电组成..2、实质: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3、工作原理:当闭合低压控制电路的开关;有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具有磁性;把衔铁吸下;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高压工作电路闭合;有较大的电流通过电动机;电动机工作;断开低压控制电路的开关;电磁铁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开;切断工作电路..4、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低压控制电路电磁继电器高压工作电路开关通、断→弱电流有、无→电磁铁磁性有、无→衔铁动作吸、放→动、静触强电流通、断→用电器工作是、否点通、断→低压控制电路有自动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自动控制主要通过光控制、温度控制、水位控制等来实现;而高压工作电路又有电铃报警、彩色灯显示、电动机工作等几种情形..5、电磁继电器的应用:①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通过控制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的控制高电压、强电流工作电路的通断;使人们远离高压的危险..②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使人远离高温、有毒等环境;实现远距离控制..③在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中接入对温度、压力或光照敏感的元件;利用这些元件操纵控制电路的通断;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或光的自动控制..如电铃、防盗报警、防汛报警、温度自动控制、空气开关自动控制、漏电保护器等..第4节电动机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1、提出问题: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是否受理的作用如果受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或假设: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力的方向可能与磁场的方向、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有关..3、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①:按照图所示装置;用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把一根直导线ab支起来;并且让指导线位于蹄形磁体两极之间的磁场中;接通电源;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直导线ab向左运动..实验分析:ab开始运动;说明ab通电后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实验②:保持N极、S极位置不变;改变通过ab的电流方向;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直导线ab向右运动..实验分析:ab中电流方向改变;ab的运动方向也该变;表明电流方向改变后;ab受力方向也改变了;说明ab受力方向与ab中的电流方向有关..实验③:保持ab中的电流方向与实验①中相同;把磁体的两个磁极对调;让磁感线方向与原来方向相反;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直导线ab向右运动..实验分析:改变磁感线方向;ab运动方向也改变;说明ab受力方向与磁感线方向有关..实验④:同时改变ab的电流方向和对调磁体的两个磁极;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直导线ab向左运动..实验分析: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时直导线向左运动;说明当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同时反向时;ab受力方向不变..知识拓展:1磁场为什么会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我们知道磁体周围有磁场;电流周围也存在着磁场;我们可以把通电导线看成一个磁体;当通电导线靠近磁体时;他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磁场而发声..因此;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其实质也是磁体和磁体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作用..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与磁感线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当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时;通电导线不受力;当通电导线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时;受力最大..3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时;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注意:1实验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时;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显实力的存在;即通过导线ab在导轨上发生了运动来说明导线ab受到了力的作用..2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是“力”而不是“运动”;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但不一定会运动;所以要想办法增大导线运动的灵敏度;尽量选用轻质、光滑的直导线;减小导线与金属轨道间的摩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采用“滚动法”;也可以采用“悬吊法”..3在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5、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实验探究:把线圈放在磁场里;给线圈通电后;观察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转过一个角度;但不能持续转动..实验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力而转动;但不能持续转动..二、电动机的基本构造1、电动机的基本构造:电动机由能够转动的线圈和固定不动的磁体组成..在电动机里;能够转动的部分叫做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做定子..电动机工作时;转子在定子中飞快的转动..2、探究通电螺线管在磁场中会怎样运动..探究实验:如图所示;把一个线圈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线圈;观察发生的现象..探究发现:接通电源;会看到线圈开始转动;但是不能连续转动;在图乙所示位置左右摆几下;最后停在图乙所示位置..甲:线圈受到的力使它顺时针转动乙:线圈由于惯性会越过平衡位置丙:线圈受到的力使它逆时针转动的作用力方向相反..ab受到向上的力;cd边收到向下的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于是就使线圈开始运动..当转到图乙所示位置时;线圈受到的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这一位置称为线圈的平衡位置..但由于惯性线圈会越过平衡位置转到图丙所示位置;此时;ab边受到向上的力;cd边收到向下的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能使线圈继续顺时针转动;反而要使线圈反向转动;使其在回到图乙所示位置..原因剖析:线圈不能连续转动;是因为线圈越过了平衡位置以后;受到的力要阻碍它的转动..要使线圈连续转动起来;必须使线圈越过平衡位置时;即使改变线圈中两边的受力方向..解决方案:①线圈越过平衡位置后停止对线圈供电;让线圈靠惯性转过后半周;这样线圈的转动不平稳;动力弱..②在线圈转动的后半期;设法改变电流的方向;使线圈在后半周也获得同方向转动的动力;线圈会平稳、有力的转动下去;实际的电动机是通过换向器来实现这一目的的..3、换向器1构造:如图所示;换向器由两个铜半环E、F组成;两个铜半环与线圈相连接;可随线圈一起转动..A和B是电刷;他们分别跟两个彼此绝缘的铜半环接触;使电源和线圈组成闭合电路..2作用:每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通入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起来..注意:理解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时这个位置是线圈得平衡位置;两电刷刚好接触两半环间的剧院部分;线圈由于惯性;还能稍微再转过一些..而线圈稍微转过一定角度后;两半环接触的电刷就调换了;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也随之改变;从而保证了线圈能不停的转动下去..4、直流电动机1定义:利用直流电源供电的电动机叫直流电动机..2原理: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它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构造:直流电动机主要由磁体、线圈、换向器和电刷等构成..4工作过程:如下表所示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过程5直流电动机的转向与转速的调节:若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只要改变电流的方向或磁感线的方向即可..若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只要改变电流的大小或磁场的强弱即可..知识拓展:1构造:实际的电动机为了转动平稳;转子有许多组线圈组成;并均匀的镶嵌在圆柱铁芯上;定子由机壳和磁体或用电磁铁产生更强的磁场组成;两个电刷用石墨和铜粉压制而成..2电动机的优点:①电动机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②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3电动机的应用:在家庭中;电动机被广泛应用在电风扇、洗衣机等用电器中;在工农业中;电动机应用也极为广泛;如工厂中的各种各样的机床;在交通运输中吗;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也都是用电动机提供动力的..知识拓展:扬声器是怎样发声的1作用: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2构造:由永久磁体、线圈、锥形纸盆等构成..3原理: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工作的..当线圈中通过如图所示的电流时;线圈受到磁体的作用向左运动;当线圈中通过相反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受到磁体的作用向右运动..由于通过线圈的电流是交变电流;它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电流的方向影响纸盆运动的方向;电流的大小影响纸盆振动的幅度;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随电流变化的声音..第5节磁生电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场里的导线能够产生电流探究过程: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导线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如图所示;进行如下操作;注意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①让导线在磁场中静止;电流表指针不动;说明无电流产生..②让导线在磁场中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与磁感线平行;电流表指针不动;说明无电流产生..③让导线在磁场中沿水平方向里外运动与ab方向平行;电流表指针不动;说明无电流产生..④让导线在磁场中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切割磁感线;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⑤断开导线a端与电流表相连的导线;重复步骤④中操作;电流表指针不动;说明无电流产生..探究归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知识拓展: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最先发现的;法拉第由电能生磁想到磁能否生电;这属于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方法之一..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导线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②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注意:1产生感应电流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电路不闭合;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压;不会产生感应电流..2所谓切割磁感线;类似于切菜;垂直切割或斜着切割都可以..这就是说;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磁感线成一定的角度;而不是与磁感线平行;否则无法切割磁感线..3“切割磁感线运动”指的是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磁场不运动导体运动时;导体能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导体不运动磁场运动时;导体也能切割磁感线;同样能产生感应电流..3、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九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doc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九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doc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常考点1.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不同的情况表现为不同的力)第二节内能常考点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及体积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1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1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注意:%1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1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1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1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常考点1、比热容: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总结(最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总结(最全)

九年级物理笔记十年经验,倾心整理目录第十三章内能 (2)1.分子热运动 (2)2.内能 (3)3. 比热容C (4)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6)1.热机 (6)2、热机的效率η (7)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9)1、两种电荷 (9)2、电流和电路 (10)3、串联和并联 (11)4、电流的测量 (11)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2)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13)1.电压(U) (13)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4)3.电阻(R) (14)4、变阻器 (15)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7)2.欧姆定律 (18)3、电阻的测量 (18)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9)第十八章电功率 (21)1、电能 (21)2. 电功率(P) (22)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3)4.焦耳定律 (2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26)1、家庭电路 (26)2、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27)第二十章电与磁 (28)3、电磁铁 (30)4、电动机 (30)5、磁生电 (3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2)第十三章内能1.分子热运动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看成球形,分子直径大约10-10m演示: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

二氧化氮是密度很大的气体。

过一段时间上下两个瓶子均变成是淡红棕色气体。

液体扩散实验:开使水的下方注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是一种密度很大的溶液。

经过一段时间,界面模糊,最终两种溶液会混合。

固体扩散: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合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看到他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存在空隙。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

第十八章 电功率一、电能和电功1、电能和电功(1)电能的来源:电能产生的过程,就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发电机和电池就是实现这种转化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能电池太阳能太阳能电池化学能铅蓄电池化学能锂电池化学能干电池发电机核能核能发电内能火力发电机械能水力发电机械能风力发电→⎪⎪⎪⎪⎪⎪⎪⎭⎪⎪⎪⎪⎪⎪⎪⎬⎫⎪⎪⎪⎭⎪⎪⎪⎬⎫−−−→−−−−→−−−−→−−−−→−⎪⎪⎪⎭⎪⎪⎪⎬⎫−−→−−−→−−−−→−−−−→− 光能、声能、内能电视机内能电热器机械能、内能电动机光能、内能电灯电能→→→→→→→→ (2)电能的利用(如图所示).(3)电能的计算.①计量工具:电能表(如图所示).②电能表的作用: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③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电能表读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用电器在这一段时间内的用电度数,单位:(度)h kW ⋅.④电能表上各参数所表示的物理意义:“220V ”表示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 的电路中使用;“10(20)A ”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是10A ,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50 Z H ”表示这个电能表在频率为50Z H 的交流电路中使用;“3000)(h kW r ⋅/”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h kW ⋅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0r .⑤计算电能公式:【按读数计算】前面读数后面读数n n W -=.例如:家中电能表在月初的读数是03247,月末的读数是03362,则这个月家中的用电量为:度5.115.117.3242.336=⋅=⋅-⋅=h kW h kW h kW W .【按圈数计算】J Nn h kW N n W 6106.3⨯⨯=⋅=. 例如:家中电能表标有“3000)(h kW r ⋅/”,一段时间后转盘转了600r (转),这段时间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J J h kW h kW W 56102.7106.32.02.03000600⨯=⨯⨯=⋅=⋅=例如:家中电能表标有“3000)(h kW r ⋅/”,一段时间后用电器消耗了6h kW ⋅的电能,用电器转盘转过的圈数是:r h kW r h kW n 18000/30006=⋅⨯⋅=.2、电功(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用字母W 表示.(2)国际单位:焦尔(J );常用单位:千瓦时(h kW ⋅),就是日常生活中说的“度”. (3)单位换算:J h kW 6106.311⨯=⋅=度(4)电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消耗多少电能),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多少其他形式的能.(5)电功的定义公式:UIt W =(适用于所有电路或用电器,各物理量都用国际单位).(6)电功的推导公式:t R U Rt I W 22==(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二、电功率1、物理意义: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电功与时间之比,叫电功率.3、国际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关系:W kW 3101=.4、电功率公式(1)电功率定义公式:UI tW P ==(适用于所有电路). (2)电功率推导公式:RU R I P 22==(适用于纯电阻电路).(3)电功率变形公式:⎪⎩⎪⎨⎧==⇒=P W t Pt W t W P ⎪⎪⎩⎪⎪⎨⎧==⇒=U P I I P U UI P (适用于所有电路).⎪⎪⎩⎪⎪⎨⎧==⇒=⇒=222I PR R P I R P I R I P ⎪⎩⎪⎨⎧==⇒=⇒=P U R PR U PR U R U P 222(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总功率n P P P P +++= 21(适用于所有电路).5、额定电压和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3)实际电压、额定电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关系.①当额实额实时,P P U U ==用电器正常工作(如灯正常发光).②当额实额实时,P P U U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如灯光暗淡).③当额实额实时,P P U U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如灯光较亮),甚至会损坏用电器.6、“1千瓦时”的来历J s W h kW 6106.3360010001⨯=⨯=⋅三、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目的】学习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加以比较.【实验原理】UI P =【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设计并进行实验】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置于最大阻值处.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发光情况.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发光情况.④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2倍,记录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发光情况.⑤整理好实验器材.【数据记录与处理】用公式UI P =计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与论证】①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后,发现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越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发光越亮.可见,小灯泡的亮度直接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②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只有在不高于额定电压时,才处于安全使用状态.③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多个,额定功率只有一个.【实验结论】①当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小灯泡正常发光.②当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小灯泡发光较暗.③当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小灯泡发光较亮.四、电学物理量的比例关系(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实验序号电压/V 电流/A 电功率/W 小灯泡亮度 12.5 0.3 0.75 正常 22.0 0.24 0.48 较暗 33.0 0.36 1.08 较亮1、串联电路或电流相等的电路.21RR===212121U U W W P P 21212121212122112121221121212211R R U U P P W W P P W W t P W t P W U U P P I U P I U P R R U U IR U IR U ===⇒⎪⎪⎪⎪⎭⎪⎪⎪⎪⎬⎫=⇒⎭⎬⎫===⇒⎭⎬⎫===⇒⎭⎬⎫==⇒推导过程 2、并联电路或电压相等的电路.12R R I I W W P P ===21212112212121212122112121221112212211R R I I P P W W P P W W t P W t P W I I P P UI P UI P R R I I R U I R U I ===⇒⎪⎪⎪⎪⎪⎪⎪⎭⎪⎪⎪⎪⎪⎪⎪⎬⎫=⇒⎭⎬⎫===⇒⎭⎬⎫===⇒⎪⎪⎭⎪⎪⎬⎫==⇒推导过程 四、焦耳定律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2、探究实验: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跟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以及通电时间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一: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操作: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将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现象及分析:右侧U 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变化大于左侧U 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变化,说明右侧容器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结论:在通电时间和电流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电阻的阻值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探究实验二: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操作: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丝均是5Ω,在右侧容器的外部并联一个5Ω的电阻,此时通过左侧容器中电阻丝的电流大于通过右侧容器中电阻丝的电流,接通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现象及分析:左侧U 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变化大于右侧U 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变化,说明左侧容器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结论:在通电时间和电阻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探究实验三: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通电时间的关系操作:将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在通电过程中,只观察与左侧(或右侧)容器相通的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情况.现象及分析:随着通电时间的增加,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逐渐变大,说明通电时间越长,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结论:在电流和电阻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实验结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3.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2)定义公式:Rt I Q 2=(适用于所有电路)(3)推导公式:Rt U UIt W Q 2===(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4)总电热:n Q Q Q Q +++= 21(适用于任何电路) 4、电功、电热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电功是指消耗的电能;电热是指转化为内能的那部分电能.(2)联系:①对于纯电阻电路W Q =;②对于非纯电阻电路W Q <5、电热的利与弊(1)电热的利用(电热器):电热器的主要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电热的优点:清洁卫生、无环境污染、热效率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2)电热的防止:电热会使用电器温度过高影响用电器的工作、使用寿命甚至损坏用电器;电脑、电视、电动机等许多用电器上都有散热设备,就是为了防止电热的破坏;电视有散热窗,电脑有散热风扇,电动机有散热片.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一、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1)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闸刀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插座、导线等.如图所示.(2)安装顺序:进户线入户后首先接到电能表上,从电能表出来后接到总开关(空气开关)上,总开关的后面接保险装置,然后连接电灯(用电器)及插座.可用下面流程图来表示:(3)各组成部分的作用:①进户线:连接户外供电电路的电线.②电能表:用来测量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③总开关:起到控制整个家庭电路通断的作用(当家庭电路发生故障时,必须断开总开关,这时室内全部电路与外面的输电线分离,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④保险装置:常见的保险装置有熔丝、空气开关等.a熔丝:俗称“保险丝”,是简易保险装置装在保险盒内,当电流过大时,熔丝会熔化,切断电路,对用电器起到保护作用.b空气开关:安装在电能表后,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自动断开,切断电路,俗称“跳闸”.⑤各种用电器和插座: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能,插座可以方便地连接可移动的用电器.2、火线和零线(1)火线和零线:家庭电路中进户的输电线有两条,一条叫做端线,俗称“火线”,另一条叫做零线.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在正常情况下,零线在入户之前已经和大地相连,故零线与地之间无电压,火线与地之间有220 V的电压.(2)试电笔:①作用:辨别火线和零线;检查电气设备的外壳是否带电.②构造:试电笔有钢笔式和螺丝刀式两种,其构造如图所示,其主要构造有金属笔尖、电阻、氖管和金属笔卡(金属帽).③使用方法:用手接触金属笔卡(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若氖管发光,说明被测导线是火线;若氖管不发光,说明被测导线是零线.注意使用时绝对不能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接触笔尖.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1)插座的作用及安装作用种类安装接线两孔插座、三孔插座. 并联在家庭电路中连接家用电器,给可移动的家用电器供电.(2)三线插头:把三线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除把用电器并联接入电路外,还通过上面的脚和孔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即使用电器内部火线绝缘皮破损后导致用电器金属外壳带电,由于接地线的短路作用,人接触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3)漏电保护器在新建的楼房里,控制插座的总开关上大多还装有漏电保护器.其作用是当发生漏电(如站在地面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时,总开关上的“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路,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4、安装家庭电路(1)先确定火线和零线,然后在火线的干路上接入保险装置(保险装置的作用:当电流过大时会自动切断电路,保护用电器).(2)家庭电路中的各插座、灯泡都并联在电路中;电灯与控制该电灯的开关串联在同一条支路上,并且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这样在开关断开时,开关所控制的电灯脱离火线,人碰到灯头等部位,不会造成触电事故).(3)灯口的螺旋套一定要接在零线上(因为在零线、火线正常的情况下,零线是接地的,与地之间没有电压,在更换灯泡时,即使不慎碰到灯口的螺旋套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螺口灯泡尾部中心金属块一定要通过开关连接在火线上.(4)两孔插座的接线原则:“左零右火”;三孔插座的接线规则:“左零右火上接地”.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都要与电灯并联.二、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家用电器的总功率对家庭电路的影响(1)家用电器的总功率:n P P P P +++= 21总.(2)电路中的电流与家用电器总功率的关系:①根据UI P =可得U P I =.②在家庭电路中,电压一定(V U 220=),由公式UP I =可知,家用电器的总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根据Rt I Q 2=可知,在一定时间内导线上产生的热量就越多,容易引起火灾.可见,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3)家庭电路中避免总功率过大应注意的问题.①如果家中添置了新的大功率用电器,就要用UP I =来计算一下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②由于各种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家庭用电线路上的总电流会随着用电器的增加而变大,因此,一定注意不要让总电流超过家庭供电线路和电能表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即使家庭电路中每个用电器的电功率都不是很大,但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过多,也可能会造成用电器总功率过大,从而导致干路中的电流超过安全值.因此,家庭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太多,尤其是大功率用电器,应该尽量错开时间,交替使用).2、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1)家庭电路中的短路及短路现象:①家庭电路中的短路:直接或间接将火线和零线连通.②导致家庭电路发生短路的可能原因:a 安装或改装电路时,不小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b 电线绝缘皮被刮破或烤焦,使火线和零线连通;c 电线或用电器使用时间过长,绝缘皮破损或老化,使火线和零线连通;d 用电器或插座进水等.(2)发生短路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另一个原因: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时,火线和零线之间只连有导线,而导线的电阻很小,在电压V U 220=一定时,根据欧姆定律RU I =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会非常大,可见,发生短路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另一个原因.(3)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当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根据焦耳定律Rt I Q 2=可知,在导线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流越大,在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就越容易烧坏保险丝,甚至会烧坏导线的绝缘皮而引起火灾.3、保险丝的作用作用 电流过大时,自动熔断,保护电路材料 由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原理当通过保险丝的电流大于额定电流,达到或超过它的熔断电流时,保险丝熔断,从而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选择 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安装 保险丝串联在所要保护电路的火线上,有闸刀开关时,保险丝装在闸刀开关的下方 注意事项 ①安装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时,千万不要用铁丝、铜丝代替;②电路发生故障时,有时会导致保险丝熔断,更换保险丝后,首先应查清导致保险丝熔断的原因,在排除故障后才能合上闸刀开关,恢复供电;③保险丝有时安装在玻璃管内,称为保险管,保险管的额定电流写在管端的铜帽上,更换保险管时要注意观察. 三、安全用电1、电压越高越危险(1)人体触电的实质: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并形成闭合电路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电流越大,从触电到死亡的时间越短(例如,通过人体的电流为mA 10~0时,人手就很难摆脱带电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mA 100时,只要很短的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2)电压越高越危险:根据欧姆定律RU I 可知,通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人体的电阻和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在人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危险也就越大.若人体接触到高压带电体,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3)安全电压:一般情况下,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V 36.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 220,工厂用的动力电路的电压是V 380,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KV KV 500~10,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就会有生命危险.2、常见的触电事故(1)触电事故: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如果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2)常见的触电类型:①家庭电路的触电类型:a 单线触电: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触到火线,另一只手虽然没有接触零线,但由于站立在地上,导线、人体、大地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就构成了闭合电路,电流会流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b 双线触电: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这样,导线、人体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同样能构成闭合电路,电流流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②高压触电类型:a 高压电弧触电: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即使不接触也会有危险、高压带电体会在周围形成强大的电场,当人离得很近时,容易产生电弧触电.b 跨步电压触电:当高压输电线路发生断线落地或高压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就会在线头触地点或电气设备接地点周围形成一个高压区域,当人经过这个区域时,两脚之间存在相当高的电压,这就是跨步电压.此时,电流从人的一条腿流入,另一条腿流出,同样会发生触电事故.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3)触电急救: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发现有人触电,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①如果电源控制开关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②如果距离电源开关较远,应迅速用绝缘性能良好的电工针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刀、斧等)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杆状物迅速将电线挑离触电者.③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物(如橡胶、尼龙、干木棒等),救护人员也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④对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电力部门停电,或迅速拉下开关,或由有经验的人采取特殊措施切断电源.3、安全用电原则(1)安全用电的“四不”“两要”原则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四不”原则..命要及时更换、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保险装置、插座、开关器前要断开电源开关更换用电器,搬动用电“两要”原则(2)电路安装中的安全用电原则:①保险丝必须安装在火线上;②开关安装在火线上;③螺口灯泡的螺旋套一定要接在零线上,其顶部的金属片接火线;④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4、注意防雷(1)雷电: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至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的光和声.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2)避雷针:为了避免雷击,人们设计了避雷针.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装在建筑物的顶端,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金属板相连,以保持与大地的良好接触.利用针状金属物的尖端放电,将云层所带的电导入大地,避免因雷电引发事故.古代建筑物上的铁制装饰物也起到了避雷针的作用,高压输电铁塔上最上面的两根导线也是用来防雷的.第二十章 电与磁一、磁现象和磁场1、磁现象(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①特点:a 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不能吸引非磁性物质.b 磁体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时,可以不直接接触.②分类:常见的磁体可按下述三种方式分类⎪⎪⎪⎪⎪⎪⎩⎪⎪⎪⎪⎪⎪⎨⎧⎩⎨⎧⎩⎨⎧⎪⎩⎪⎨⎧保持)软磁体(磁性不能长久硬磁体(永磁体)按磁性保持的时间分人造磁体天然磁体按磁体来源分针形磁体蹄形磁体条形磁体按磁体的形状分磁体分类 (3)磁极 实验一:探究磁体上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 探究:将一些铁屑平放在纸上,将条形磁体平放在铁屑上,然后将磁体慢慢提起,同时轻轻抖动,观察有什么现象.现象:在磁体两端吸引的铁屑最多,中间几乎没有吸引到铁屑.结论:条形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部位磁性最弱.实验二:探究磁体的指向性 探究:将小磁针放置在支架上,使其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当小磁针静止时,观察其现象;再拨动小磁针让其转动,再次静止下来时,观察其现象.现象:小磁针最后静止下来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结论:磁体能一端指南,一端指北,说明磁体具有指向性.归纳总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两个部位叫做磁极.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下来时,指南的一端叫磁体的南极,用S 表示,指北的那一端叫磁体的北极,用N 表示.(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操作现象 当N 极与N 极靠近时,它们相互排斥. 当S 极与S 极靠近时,它们相互排斥. 当N 极与S 极靠近时,它们相互吸引.结论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5)磁化:①实验探究.②磁化的利与害磁化的应用:磁带、磁盘、卡片上都含有磁性物质,操作:在铁架台上固定一软铁棒,在它的下方放一些铁屑.拿一根条形磁体靠近铁棒的上端,观察现象;再把条形磁体拿走,观察现象.现象:当单独一根铁棒放置在支架上时,铁屑没有被吸引,当条形磁体接近铁棒时,就会使原来没有磁性的铁棒呈现磁性,把铁屑吸引起来.当把条形磁体拿开,铁棒磁性差不多完全消失,铁屑几乎全部掉下来.结论: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利用它上面的磁性物质可以存储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磁化的危害:如机械手表被磁化后走时不准,彩色电视机晶体管被磁化后色彩失真等.③消磁:通过撞击、煅烧等手段使磁体失去磁性的过程.消磁可以看成是磁化的逆过程,是将磁体内部原来排列整齐有序的磁分子打乱,变得杂乱无章.2、磁场(1)磁场及其方向:①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摸不着、看不见,但能对放入其中磁体产生力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②磁场基本性质: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体周围的磁场发生的.③磁场的方向.探究:先在桌上放一圈小磁针,观察磁针指向,再把一个条形磁体放到小磁针中间,观察小磁针的指向.现象:没放入条形磁体前,每个小磁针是指南、北的,放入条形磁体后出现了图中所示的现象.小磁针的N极指向不同,说明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不同.归纳:磁场具有方向性,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2)磁感线:①实验探究:怎样形象地显示出磁场的方向?【实验过程】在桌子上放一根条形磁体,在条形磁体上平放一块有机玻璃板.将铁屑均匀地撒在玻璃板上,轻轻敲击玻璃板,注意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现象及分析】如图甲所示,当轻轻敲击玻璃板时,可以看到小铁屑有规则地排列起来.这是因为撒在玻璃板上的每一个小铁屑都被磁化.相当于一个个小磁针,小磁针在磁体周围磁场的作用下有规则地排列,从铁屑分布情况可以得出磁场的大致分布情况.铁屑分布较密的地方磁场较强,较疏的地方磁场较弱.从铁屑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可以看出,铁屑的分布好似许多条曲线,如果按照铁屑在磁场中排列的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就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由此,人们引入了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如图乙所示.②磁感线的定义:把铁屑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③磁感线的方向:磁感线是有方向的曲线,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方向一致,也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④几种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原子核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核外电子二、质量符号:m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5、天平的使用方法(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

(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

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3、符号:ρ单位:千克/米 3 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

(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力和运动1.1 力的概念物体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被称为力,它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1.2 力的分类分为接触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和非接触力(重力、电磁力)。

1.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力作用下会运动,静止的物体继续保持静止,匀速运动的物体继续保持匀速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1.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1.5 牛顿第三定律若物体A对物体B施加了一个力,那么物体B也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2. 动能和机械能2.1 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被称为动能,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2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指出,物体的动能等于所受力所做的功。

2.3 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由于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相互作用力所决定的能量。

2.4 保守力和非保守力保守力对应的力能够使物体回到原来的位置,如重力和弹力;非保守力对应的力不会使物体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摩擦力和阻力。

2.5 能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无能量损耗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3. 电路与电流3.1 电流的概念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3.2 电流强度与电量的关系电流强度与通过截面的电量成正比,与通过截面的时间成反比。

3.3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电阻率是物质本身的属性,反映物质阻碍电流的特性。

3.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4. 静电学4.1 静电的产生物体摩擦、接触和电荷之间的分离可以导致静电的产生。

4.2 电荷与电场带电物体会产生电场,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4.3 静电场强度和电势静电场强度是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电势是单位正电荷由于静电场力所具有的能量。

4.4 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静电感应指的是带电物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上会出现相应的电荷分布;静电屏蔽是利用导体的导电性将电荷分布均匀化。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物理是初中物理的最后一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的物理概念和知识。

下面是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1.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

包括分子间的排列方式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 物质的热性质:热胀冷缩、热传导、热辐射等。

2. 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波动性。

-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镜子的分类和成像规律:凹镜和凸镜,实像和虚像。

3. 光的折射与光的色散-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入射角、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光的弯曲现象。

- 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产生彩虹。

4. 电的基本概念-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单位。

- 电路和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区别。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公式。

5. 电的磁效应- 磁铁的两极和磁场的产生及其特点。

- 电流在磁场中的作用力和电磁铁的特点。

6. 音的传播与声音的特点- 声音的产生:机械振动。

- 声音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需要媒质。

- 声音的特点:音调、响度、音色。

7. 机械波的传播- 机械波的分类:横波和纵波。

- 机械波的传播和波长、频率、振幅的关系。

8.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 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9. 动能和势能-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或拉的作用。

-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2. 力的分类-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

-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间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 支持力:物体受到的垂直于接触面的支持作用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点可合成一个力,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 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4.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力和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压强和浮力1. 压强- 压强的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 压强的计算公式:P=F/A,其中P为压强,F为压力,A为受力面积。

2. 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 液体压强的计算:P=ρgh,其中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深度。

3.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形成:空气重力作用和流动性。

- 标准大气压:1.013×10^5 Pa。

4. 浮力- 浮力的产生: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 浮力的计算:F浮=ρ液gV排,其中V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三、功、能量和功率1. 功- 功的定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 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θ,其中W为功,F为力,s为距离,θ为力与距离的夹角。

2. 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初三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运动和力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知道1N的大概概念,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的一个选项4、力的三要素,可能会出现在填空或选择5、力的示意图考作图6、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会用来解释某些现象7、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实验注意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可能考选择的一个选项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推理得出的8、知道惯性现象知道是利用惯性还是防止惯性危害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某些现象(可能简答题)9、知道并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判断两个力是否为一对平衡力(选择题,一般考是否同体这一条件) 能理解力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牢记:当物体静止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当物体不受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只要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合力肯定为0九年级物理知识点1、电荷(1)电荷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称带有电荷的物质为“带电物质”。

(2)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实质:电子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②感应起电实质:将金属导体中的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

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2、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来描述,电流强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简称电流,用I表示。

3、电流表的使用规则(1)电流表要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13 内能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1、物质旳构造(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旳得分子、原子构成旳。

一般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分子数量巨大,例如,体积为1cm3旳空气中大概有2.7×1019个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隙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1)探究:物体旳扩散试验实例气体扩散试验液体扩散试验固体扩散试验现象无色旳空气与红棕色旳二氧化氮气体混合在一起,最终颜色变得均匀无色旳清水与蓝色旳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最终颜色变得均匀五年后将他们切开,发现它们互相渗透约1mm深结论气体、液体和固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都能渗透对方注意:将密度大旳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旳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旳是防止由于重力作用而对试验导致影响;(2)扩散现象①定义:不一样旳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旳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旳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旳运动,同步还阐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③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旳,并不是在宏观力旳作用下发生旳,分子旳运动是分子自身具有旳特性,与外界旳作用无关。

拓展:从气体、液体和固体旳扩散速度可知,气体分子旳无规则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旳无规则运动最不剧烈,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旳剧烈程度在气体和固体之间。

(3)分子旳热运动①定义:一切物质旳分子都在不停旳做无规则旳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旳热运动。

②温度越高,物质旳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旳分子都在不停旳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一样而已。

不能错误旳认为0℃如下旳物质分子不会运动。

③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④宏观物体旳机械运动与分子旳热运动旳比较。

知识点3、分子间旳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互相作用旳引力和斥力。

(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旳关系措施技巧:分子间作用力不直观,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它旳存在,但它旳特点与弹簧拉伸或压缩时体现出旳力旳特点相似,两者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分子间作用力旳特点,像这样旳措施叫类比法。

202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202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无论是生命体还是非生命体,无论大或小,都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例如,草叶上的一滴露珠中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阳光下看到空气中的一粒很小的灰尘,其所包含的分子数也是一个天文数字.2、分子的大小:分子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分子,只能靠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二、分子热运动1、探究物质的扩散实验一:气体扩散【实验现象】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现象分析】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彼此进入对方实验二:液体扩散【实验现象】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现象分析】硫酸铜分子和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彼此进入对方实验三:固体扩散.【实验现象】五年后将叠放在一起的铅块和金块切开,发现它们互相渗入约mm1深.【现象分析】金原子和铅原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彼此进入对方【实验结论】气体、液体和固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都能进入对方,说明分子(或原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例如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下图所示),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气体的扩散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的扩散速度最慢.(2)生活中的扩散现象:花香四溢、闻到饭菜的香味、装修房屋内甲醛的气味、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变黑等都属于扩散现象(而尘土飞扬、炊烟袅袅、雨滴下落等是物体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3、分子热运动(1)探究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现象】热水杯中的水很快变红了,冷水杯中的水变红较慢.【现象分析】热水温度高,红墨水扩散快;冷水温度低,红墨水扩散慢.【实验结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2)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认识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现象 分析把两个铅块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两个铅块紧密结合不能被重物拉开,说明铅块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用力挤压桌面,桌面没有发生明显形变. 挤压桌面,桌面没有发生明显形变,说明桌面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将注射器筒中吸入一定量的水,用手指堵紧出口,用力向里压活塞,注射器筒中的水没有明显的体积变化.探究归纳: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 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关系分析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相当于弹簧的自然伸长状态.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相当于压缩弹簧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相当于拉伸弹簧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距离很大时相当于弹簧断开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3、由于分子间引力和斥力而引起的现象(1)由于分子间引力而引起的现象:很多物体有形状,而不是散开;固体很难被拉伸;两滴水能合并为一滴水;露珠呈球形等.(2)由于分子间斥力而引起的现象: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气体不能被压缩到无限小. (3)不同物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不一样(例如长度、粗细相同的一根树枝和一根铁丝,树枝与铁丝相比,树枝很容易被拉断,这是因为树枝分子之间的引力远小于铁分子之间的引力;压缩物体时,有的容易压缩、如气体;有的很难压缩、如固体、液体,这就是不同物质间斥力大小不一样的缘故)4、物质三态的微观特性和宏观特性状态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运动状况 宏观特性 固态 很小 很大 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无流动性液态 较小 较大 既可以在一个位置附近振动、又可以移动位置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气态 很大 很微弱 无规则运动 无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有流动性 5、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力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地做无规则运动物质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分子、原子构成的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动理论知识点二:内能 一、内能1、探究物体的内能(类比法)(1)分子动能: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的动能就越大)(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3)物体的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 ,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同一物体,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2)质量:同种物质,温度、状态相同的两个物体,物体的质量越大,分子的个数就越多,内能就越大.(3)状态:同种物质,温度、质量不变时,状态改变,内能改变.(4)种类:物质的质量、温度、状态相同时,物质的种类不同,内能不同.(5)体积:体积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就会改变,分子间距离的变化会影响分子势能的大小,从而影响物体内能的大小. 3、内能和机械能的比较 内能 机械能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影响因素 物体的温度、质量、种类、体积、存在的状态等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和弹性形变的程度等研究对象 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 宏观世界的所有物体 联系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不一定都具有机械能;内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形式没有发生改变温部分的过程,能量的温部分转移到低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能量的转移实质:同,即没有温度差结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内能增加升高,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度降低,内能减小;低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过程在温度差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条件:不同物体或同一热传递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1)探究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提出问题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吗? 猜想假设 对物体做功可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可能使物体的内能减少 探究过程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 如图所示,在烧瓶中装入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瓶口,通过塞子上的孔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的同时,瓶内出现“白雾”实验现象分析论证 当活塞迅速下压时,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从而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硝化棉的燃点时,棉花开始迅速地燃烧. “白雾”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瓶塞跳起是因为瓶内的空气膨胀推动瓶塞做了功,瓶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看到的“白雾”归纳总结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能量的转化;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能量的形式发生了改变.3、热传递与做功的区别 方式 实质 条件 方法 示例 热传递 能量的转移过程 不同的物体或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炭火烤肉、炉灶烧水、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水等能量的外界对物体做功,压缩体积、打气筒打气、钻木取火、擦做功转化过程物体的内能增加. 摩擦生热、锻打物体、拧弯物体等.燃火柴、来回弯折铁丝等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体积膨胀等装开水的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将瓶盖顶起来三、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用字母Q表示)2、单位: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单位都是焦耳;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符号是J3、理解热量(1)热量是度量内能转移多少的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论热量,离开热传递过程谈热量是毫无意义的.(2)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3)有些物体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后,温度不改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保持不变.4、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物理量温度热量内能概念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反映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性质状态量过程量状态量表述可以用“降低”、“升高”、“降低到”、“升高到”等表述可以用“放出”、“吸收”等表述可以用“有”、“具有”、“改变”、“增加”、“减少”等表述单位摄氏度(C o)焦耳(J)焦耳(J)联系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其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温度不一定改变(如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即物体吸热(或放热),内能会增加(或减少),但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发生改变.知识点三:比热容一、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提出问题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本领一样吗?猜想与假设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实验设计和分析选择两种不同的物质,控制实验中的其余条件(如质量、上升的温度、加热的热源等)相同,通过比较加热的时间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也可以在加热时间相同时,比较温度上升的多少来判断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器材和装置工湖,增大人工水面来缓解热岛效应. 水.三、热量的计算 吸热公式 )(吸0t t cm t cm Q -=∆=)(吸吸0t t m Q t m Q c -=∆=⇒ 放热公式 )(放t t cm t cm Q -=∆=0⇒)(放放t t m Q t m Q c -=∆=0理解公式(1)吸Q 和放Q 分别表示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单位:J(2)c 表示物体的比热容;单位:)(C kg J o ⋅/(3)m 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kg(4)o t 表示物体的初温,t 表示物体的末温;单位:C o(5)用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注意事项 (1)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必须都用国际单位 (2)使用热量公式时,应特别注意文字叙述中“温度升高(降低)到……”和“温度升高(降低)了……”的区别,“升高(降低)到”对应的是物体的末温t ,“升高(降低)了”对应的是物体温度的变化量t ∆(3)公式只适用于无物态变化时升温(或降温)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知识点一:热机 一、热机1、探究内能是否可以做功实验装置注意事项实验时,橡胶塞不要塞得太紧,避免橡胶塞不能冲出,导致试管炸裂伤人,同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实验过程 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实验现象 橡胶塞被冲出来,试管口出现“白雾”分析论证酒精燃烧放出热量,热量通过试管传递给水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水蒸气;水蒸气将橡胶塞推出试管口,同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在试管口可观察到大量的“白雾”实验结论 利用内能可以做功2、热机(1)定义: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3)能量转化:机械能内能燃料的化学能做功燃烧−−→−−−→−3、内燃机⎪⎩⎪⎨⎧⎩⎨⎧→的内燃机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种类的热机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概念:燃料直接在发动内燃机 二、汽油机1、工作原理:利用汽油在汽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来推动活塞做功2、构造: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汽缸上部有进气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下部有活塞,活塞用连杆和曲轴相连;汽油在汽缸里面燃烧时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活塞移动带动曲轴转动.3、工作过程:要使汽油机连续工作,活塞必须能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多数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冲程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工作图示进气门 打开 关闭 关闭 关闭 排气门 关闭 关闭 关闭 打开 活塞运动 由上到下 由下到上 由上到下 由下到上 能量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温度和内能变化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内能减小1、柴油机和汽油机相似,工作过程也分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种类 汽油机 柴油机 构造 汽缸顶部有火花塞 汽缸顶部有喷油嘴 燃料 汽油 柴油 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 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吸进空气 压缩冲程燃料被压缩后,压强达atm 15~6,温度达C o 300~250 空气被压缩后,压强达atm 45~35,温度达C o 700~500做功冲程 压缩冲程末,火花塞点火,燃料燃烧产生atm 50~30高压,C o 2500~2000高温.压缩冲程末,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遇高温燃烧,产生atm 100~50高压,C o 2000~1700高温. 排气冲程 排出废气排出废气效率%30~%20 %45~%30⎪⎪⎪⎩⎪⎪⎪⎨⎧⎪⎩⎪⎨⎧−−→−−−→−→机械能做功冲程:内能内能压缩冲程:机械能两次能量转化对外做功一次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飞轮转动两周,包括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转化转化.,即:吸、压、做、排四冲程,一个循环一次功,曲轴刚好转两转,活塞往复两次行.知识点二:热机的效率 一、燃料的热值 1、燃料(1)燃料的种类:⎪⎩⎪⎨⎧→气等气体燃料:煤气、天然油、酒精等液体燃料:如汽油、柴等固体燃料:如木柴、煤燃料(2)燃料燃烧时的能量转化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出来,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用来加热物体;因此燃料燃烧的过程就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适用于气体燃料)料)(适用于固体、液体燃的计算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放放Vq Q mq Q二、热机的效率(一)燃料的有效利用1、燃料不完全燃烧时能量的流向燃料很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往往比按热值计算出的要小,而且有效利用的热量又比放出的热量要小(例如用煤烧水时煤的利用率,如图所示)2、燃料的利用率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燃料的利用率,即放吸Q Q =η3、影响燃料利用率的因素:未完全燃烧的部分;高温烟气带走的热量;被容器、炉具、周围的空气等吸收的热量.4、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途径:让燃料尽可能地充分燃烧(如将煤炭研磨成粉状,吹入炉内燃烧);减少热量的散失(如加大受热面积等) (二)热机的效率1、内燃机燃料燃烧时能量走向 从图中可知,从燃料燃烧到对外做功,真正能转变成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只是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一部分.2、热机的效率(1)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2)公式:放有Q Q =η(其中有Q 表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放Q 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3)物理意义:热机的效率表示使用热机时燃料利用率的高低;因此热机的效率是描述热机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4)提高热机效率的⎪⎪⎩⎪⎪⎨⎧→..的能量因克服摩擦阻力而消耗保证良好的润滑,减少机设计和制造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热尽量减少各种热量损失使燃料尽量充分燃烧方法知识点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1、能量的存在形式:能量有多种存在形式,如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光能、核能、潮汐能等(这些能量不仅可以发生转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2、能量的转化: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如图所示)3、能量的转移: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不变(如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这属于能量的转移)二、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1)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过程,小到原子核,大到宇宙天体,只要有能量转化,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2)能量守恒定律包括“能量转化”和“能量转移”两个方面(3)能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是无条件的(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就会增加多少;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了多少,另一个物体的能量就增加了多少,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3、“永动机”研制为何失败:“永动机”的研制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不需要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就是所谓的“永动机”;而事实证明,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只要有运动,摩擦就是不可避免的,从而产生热,这样运动的能量就会减少,如果不补充能量,运动最终会停止,所以,永动机的设计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是不可能实现的.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一:两种电荷一、摩擦起电(一)实验探究:摩擦起电探究过程现象塑料笔杆与头发摩擦后靠近纸屑塑料笔杆吸引纸屑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子靠近纸屑塑料尺子吸引纸屑电扇工作时扇叶和空气摩擦扇叶吸引空气中的灰尘分析归纳: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能吸引轻小物体(二)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2、接触带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用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则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二、两种电荷(一)实验探究: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提出问题:自然界中的电荷有几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怎样的?2、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实验现象:两玻璃棒互相排斥实验分析:都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玻璃棒带的电荷一定是同种电荷.实验操作: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实验现象:两橡胶棒互相排斥实验分析:都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两橡胶棒带的电荷一定是同种电荷.实验操作: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实验现象:玻璃棒和橡胶棒互相吸引实验分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不是同种电荷3、归纳总结(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种类是不同的(2)电荷间有相互作用,相同电荷间及不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二)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用“+”表示.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用“-”表示.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三:验电器(一)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电荷量用符号“Q”表示,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二)验电器及其工作原理构造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使用说明验电器能粗略地比较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验电器本身并不带电,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所带电荷量越多.【知识拓展】用验电器间接检验物体带电种类的方法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的电荷(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碰触验电器),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然后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大,说明被检验物体所带的电荷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如果验电器两片金属箔闭合(或先闭合后张开),说明被检验物体所带的电荷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如果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小,则说明被检验物体不带电或者检验物体所带的电荷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四:原子及其结构(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结构模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和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对外不显电性.2、电子: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Ce19106.1-⨯=,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二)摩擦起电的原因及实质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有些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有些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原子的原子核就会把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原子的原子核最外层的部分电子“抢”过来,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有了多余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等量的正电.实质电子的转移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即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正电,所以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一定带等量的异种电荷)五:导体和绝缘体1、实验探究: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实验过程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所示,分别用橡胶棒、铜棒、铝棒、塑料绳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A、B的金属箔的张角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1、用橡胶棒、塑料绳连接,验电器A、B的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2、用铜棒、铝棒连接,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减小,验电器B的金属箔张角由闭合变为张开.归纳总结电荷在铜棒、铝棒中可以定向移动,在橡胶棒、塑料绳中不能定向移动.2、导体和绝缘体导体绝缘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示例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橡胶、塑料、陶瓷、玻璃、油等.原因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联系导体与绝缘体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如干燥的木棒是绝缘体,而潮湿的木棒变成了导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4.纳米技术(1)纳米是长度的单位。

1nm=10-9m。

(2)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0.1~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3)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方面、医疗方面、制造业方面等都有应用。

二、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三、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机械能是宏观的,内能是微观的)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热量(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

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四、比热容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用符号c表示。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4、比热容表(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质量相同受热或冷却相同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5、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随之改变。

如水变成冰。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6、热量的计算:Q=cmΔt。

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

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五、热机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2周,飞轮转2圈,活塞往返2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2、燃料的热值(1)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①定义: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入的物理量。

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特性。

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5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

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3;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3、热机效率燃(1)右图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图:(2)定义:热机所做有用功(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热机工作时总是有能量的损失,所以热机效率始终小于1)(3) 定义式η=E有/Q×100%。

式中,E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 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4)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六、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3、“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七、电流和电路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四、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五、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10-19C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