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超临界机组水质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超临界讲课汇总课件

超临界讲课汇总课件

超临界流体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
高效萃取
超临界流体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 ,可用于高效萃取和分离不同物
质。
环保
超临界流体不使用有机溶剂,对 环境友好,且可重复使用。
分子水平分离
超临界流体在分子水平上对物质 进行分离,适用于精细化工和医
药领域。
超临界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
制备方法
超临界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高压气体混合、液体 加压、气体膨胀等。
变压吸附技术
变压吸附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分离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 能耗低、分离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等优点。采用变压吸附 技术可以分离出高纯度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等气体 ,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06
超临界技术的前沿 与展望
超临界技术的发展瓶颈与突破口
技术成熟度
01
目前超临界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设备
超临界工艺流程及控制
1 2 3
超临界水处理工艺
包括超临界水氧化、超临界水吸收等,具有高效 、环保等优点,但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防止 出现腐蚀等问题。
超临界蒸汽发电工艺
使用超临界蒸汽作为工质,通过蒸汽轮机发电, 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但需要严格控制蒸汽参 数和负荷变化。
超临界萃取工艺
使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具有选择性高、萃 取效果好等优点,但需要严格控制萃取条件和流 体的性质。
智能化控制
未来超临界技术将加强智能化控制的研究,以提高设备的 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超临界设备控制 等。
绿色环保
超临界技术将向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如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废弃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 ,以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

超临界水 ppt课件

超临界水  ppt课件

ppt课件
20
超临界水高压反应釜
ppt课件
21
三、超临界水在材料科学的应用
1 纳米材料制备:纳米铁酸钴
ppt课件
22
纳米颗粒的超临界水热合成制备系统
ppt课件
23
2 超临界水射流清洗硅片
超临界水以射流形式到 达硅片,并在硅片表面 形成超临界水恒温恒压 微环境,利用超临界水 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对 硅片表面实施无损清洗
超 临 界 水(SCW)
应用及设备
ppt课件
1
Supercritical water
• 临界点温度374.3℃ • 临界点压力22.1MPa • 体系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

ppt课件
2
超临界水的应用
一、超临界水在能源领域的高效利用的应用;
1、超临界水作为燃料燃烧; 2、生物质能源回收:造纸行业的黑液超临界水低温气化; 34、、燃超煤临的界超水临 条界 件氧水 下化热 煤反燃 制应 烧 甲发 烷电 ;废降;旧解塑油料化 5、稠油注采的超临界水热燃烧反应器; 6、超临界水的废塑料油化。
题,另一个问题是由于盐在超临
界水中会析出,进而导致在预热
管线中、SCWO反应器和其他高
温高压容器内的盐沉积和堵塞问
题。
该装置旨在解决这两个问题
ppt课件
19
多层喷烧的蒸发壁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
有效克服预热器、反应器、 管路堵塞及腐蚀,减少蒸 发壁用纯净水量,并能使 反应器体积减小,降低贵 重合金用量
二、超临界水在环境保护的应用;
1、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有化学机反废应液; 2、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污泥; 3、核电站安全设备:超临界水堆; 4、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及改进。

《超临界机组》课件

《超临界机组》课件

超临界机组在现代能源中的地位
应用现状
探讨超临界机组在现代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超临界机组在可持续能源发展中的前景和趋势。
结论
1 优点和不足
总结超临界机组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不足。
2 可持续能源发展中的作用
强调超临界机组在可持续能源发展中的重要 性和贡献。
参考文献
• Smith, John. "The benefits of using supercritic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of Energy Engineering, vol. 141, no. 2, Jan. 2015, pp. 45-57.
燃烧系统
探讨超临界机组中燃烧系统的 工作原理以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主蒸汽管道
说明超临界机组中主蒸汽管道 的重要性和工作原理。
超临界机组的设计特点
1 机组的结构设计
讨论超临界机组设计中与结构相关的特点和考量。
2 机组的节能设计
介绍超临界机组在节能方面的设计和创新。
3 机组的安全设计
说明超临界机组设计中的安全考虑和措施。
《超临界机组》PPT课件
超临界机组是一种高效能源发电系统,本课件将介绍超临界机组的定义、工 作原理、设计特点、在能源领域中的地位以及结论。
超临界机组的定义
概念
介绍超临界机组的基本概念和工统发电系统的优势。
超临界机组的工作原理
蒸汽发生器
详细解释超临界机组中蒸汽发 生器的工作原理和重要性。

超超临界机组节能技术PPT课件

超超临界机组节能技术PPT课件

六、结语
汽轮机的性能试验 热耗
(二)汽轮机的性能试验热耗
经性能试验,两台主汽轮机的热耗分 别为7239kJ/kWh和7241kJ/kWh。比合同 保证值7320kJ/kWh平均降低80kJ/kWh, 相当于降低机组煤耗3.2克/千瓦时。
六、结语
机组实际运行煤耗 情况
(三)机组实际运行煤耗情况
两台机组分别于2008年3月26日及6月30日投入商 业运行至年底,平均负荷率75%,累计供电煤耗为 287.44克/千瓦时。
主设备概况
工程概况
汽轮机:
超超临界,单轴,四 缸四排汽,反动式,双 背压,凝汽式汽轮机。 由上海汽轮机厂引进德 国SIEMENS技术并生产。
基本参数:
主蒸汽压力25.86MPa, 主、再热蒸汽温 600℃/600℃,功率 1000MW。
主设备概况
工程概况
发电机:
水,氢,氢冷,同轴 无刷励磁。由上海电机厂 引进德国SIEMENS技术并 生产。
给水泵及系统的优化 和节能
四、给水泵及系统的优化和节能
1
给水泵配置优化
2
采用高效小汽轮机
3
汽动给水泵组低速启动及全程调速运行
给水泵配置优化
(一)给水泵配置优化
在中国首次采用100%汽动给水泵,自 配独立凝汽器,可单独启动,取消电动给 水泵。简化系统,降低投资约1亿元,采 用单汽泵配置后大大降低了机组启动阶段 的能耗。每年可节煤约1万吨。
采用高效汽轮机
(二)采用高效小汽轮机
采用高效小汽轮机,运行 效率高达86.7%,减少主 机抽汽耗量,使主机热耗 下降,折合热耗下降 18kJ/kwh。
汽动给水泵组低速启动及全程 调整运行
(三)汽动给水泵组低速启动及全程调速运行

超超临界机组运行技术研究PPT教案

超超临界机组运行技术研究PPT教案
过滤器配备缠绕(或烧结)聚丙烯纤维(或棉 线)的不锈钢或聚丙烯内芯,有5µ和10µ规 格。从经济和安全角度考虑,设计部门都 推荐使用管式过滤器,因为它使用方便, 可以自动反洗(棉管过滤器的滤元可定期 更换)。资料认为,除铁效果均可达到80% 树脂粉末过滤器
可以除氨,减少了混床的除氨负担;减少了混床的再 生次数延长了树脂的使用寿命;
阴树脂遭受腐蚀产物污染后,容易产生强碱基团的降 解,使用前置阳离子交换器后,大部分腐蚀产物被阳 树脂层截留,而阳树脂比较容易复苏。
改善了混床的进水条件,保证了混床中阴树脂在微酸 性 高或了中阴性 树条 脂件 的下 交工 换作容,量对,C而l-且、出SO水42-水交质换也彻会底提,高不。仅提
第10页/共74页
腐蚀产物的沉积问题
USC锅炉的温度比超临界锅炉的要 高。在“蒸发段”沉积的,主要并 非是盐类,主要的是从给水带入的 腐蚀产物氧化铁。它是影响锅炉安 全运行最主要的杂质。但盐类沉积 物也会影响锅炉的传热 。
第11页/共74页
小结
SC机组要防止水冷壁管内发生类膜态沸腾, 水中的盐类等杂质在受热面浓缩。
高速混床
目前国内多数电厂均采用不设前置过滤器的高速 混床,国外也称为裸混床。高速混床同时承担除 盐和除铁的作用。
混床除盐装置的去除效率:对铁可达60%~85%; 对铜达75%~93%;对镍达70%~90%。
虽然单一高速混床系统具有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 等优点,但树脂易受铁污染。遭受铁污染后的树 脂(尤其是阴树脂)密度增加,不利于混床内两 种树脂的分离 。
树脂粉末过滤器作为混床的前置过滤,可 有效地除去水中氧化铁颗粒,对铁的去除 率可高达87~98%;对铜的去除率达 80~90%。虽然粉末树脂过滤器能除掉90% 或更多的可滤物,但却存在树脂粉末漏出 的问题。

【环境课件】超临界水氧化技术57页PPT

【环境课件】超临界水氧化技术57页PPT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环境课件】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你的阅读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ppt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ppt
• 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水和二氧化碳均是环 境友好的溶剂。
2.4超临界流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 有毒有机废水的处理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有毒有机物可在几秒钟内被完全 氧化成无害的物质,。目前在日本和美国已建成了超临界水氧化处 理的中试装置,我国在这方面的工程应用还是空白。
•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 超临界条件下热分解可使废塑料分解成有用的小分子,从而使其 得以回收。它的优点是分解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其它气体,有利于 环保。这方面日本的研究者作了较多的工作。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VIP有效期内享有搜索结果页以及文档阅读页免广告特权,清爽阅读没有阻碍。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多端互通
抽奖特权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制将选中的文档内容一键发送到手机,轻松实现多端同步。 开通VIP后可以在VIP福利专区不定期抽奖,千万奖池送不停!
福利特权
开通VIP后可在VIP福利专区定期领取多种福利礼券。
SCWO、WAO与传统焚烧法的对比
过程
温度℃ 压力105pa
催化剂 停留时间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处理废水中 的研究与应用
内容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超临界水的概念及其特性; 3. SCWO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4. SCWO技术的成本分析 ; 5. 结论

超超临界机组的水汽品质控制课件

超超临界机组的水汽品质控制课件

图1 水和蒸汽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
1.2常见物质在超临界条件下蒸汽中的溶解与沉积特性
在超临界条件下,蒸汽已具备和水一样的溶 解特性。各种盐、酸、碱和金属腐蚀产物等物质 在蒸汽中的溶解度随蒸汽压力不同(见图2、图 3),可以从微克变化到毫克升级。图4中的竖线 表示最常见的可溶解携带的物质及其浓度范围。 压力越高,蒸汽的溶解携带能力越强。从图2、图 3可见,这些常见物质在过热蒸汽的溶解度随压力 降低或比容增加而迅速地降低,随着蒸汽做功膨 胀,蒸汽的溶解能力下降,在高参数下蒸汽溶解 携带的物质就会随着蒸汽的转移而不断析出,沉 积在后续设备的不同部位,由此会加剧机组蒸汽 通流部分潜在的金属腐蚀问题。图4还表示各种物 质在汽轮机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
图2 在典型汽机蒸汽条件下杂质在过热蒸汽的溶解度
图2 在典 型汽 机蒸 汽条 件下 杂质 在 过 热 蒸 汽 的 溶 解 度
图3 氢氧化钠平衡溶解度和汽机蒸汽条件
图4 在不同蒸汽比容条件下杂质在汽轮机的沉积特性
有些电厂曾在运行的超超临界机组的水冷 壁蒸发段上部、再热器、汽轮机叶片以及高压 加热器 的汽侧处发现有沉积物,沉积物的主 要成分为钠盐,阴离子为硫酸根。 因此,超超临界机组的水质控制应该比超 临界机组更为严格。 1.3超超临界条件蒸汽的高温氧化特性 超超临界机组的温度参数提高到580℃~ 600℃,甚至提高到650℃,对金属材料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高温强度指标外,还应充 分考虑材料的抗水蒸汽氧化能力和抗氧化层剥 落能力。
•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与常规亚临界机组相比,不仅具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更高的热效率,而且具有良好的运行灵活性和负荷适应性, 显示出显著节能和改善环境的双重功效,作为世界上先进 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主导着电力的发展方向。 超临界火电技术已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多个先进国家的运 行经验证明,解决好材料和化学二个专业方面的问题,是 保证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和运行成功的关键。 水的理论临界状态为:22.115MPa和374.15℃。当水的状 态到达这一临界点后,水汽共为一体,不再有汽水两相共 存区,二者参数也不再有任何差别。但是随着温度压力参 数的提高,水汽的溶解与沉积特性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对 机组设备运行的影响也随之改变。因此,研究超超临界条 件下的水质控制技术,对于保证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 重要。

超临界机组给水系统课件

超临界机组给水系统课件

目录第一篇给水控制 (2)第一章给水系统的主要设备、工作原理及作用 (2)第一节系统概述 (2)第二节给水系统主要设备作用及工作原理 (4)第二章给水系统危险点分析 (6)受热面超温 (6)给水泵汽蚀 (9)给水泵低压法兰超压损坏 (10)高加水冲击 (10)水冷壁热偏差 (10)汽水品质恶化 (10)除氧器超压 (11)第三章给水系统启停过程控制技术 (11)第一阶段:系统冲洗 (11)第二阶段:除氧器加热 (12)第三阶段:启汽动给水泵 (12)第四阶段:锅炉上水进行冷态冲洗 (12)第五阶段:锅炉点火进行热态冲洗 (13)第六阶段:锅炉升温升压 (13)第七阶段:给水泵并泵操作 (13)第八阶段:主给水切换 (13)第九阶段:干湿态转换 (14)第四章给水系统正常运行监视、调整、巡回检查 (14)第一节给水系统的运行监视内容 (14)第二节给水系统重要参数的调整技术 (16)第五章给水系统常见故障、处理及保护 (18)第一节给水系统常见故障 (18)第二节给水系统保护 (24)附件 (26)附件1: (26)附件2: (27)第一篇给水控制第一章给水系统的主要设备、工作原理及作用第一节系统概述在热力发电厂中,电能是由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通过中间媒介转换而来的,水是能量转换的中间介质。

直流锅炉中给水依次通过省煤器、蒸发受热面(水冷壁)、过热器并全部变为过热水蒸气,在省煤器受热面、蒸发受热面和过热器受热面之间没有固定的分界点,分界点随锅炉负荷变动而变动。

故在其蒸发受热面中有时会出现流动不稳定、脉动、膜态沸腾等现象,造成管壁超温,影响锅炉运行安全;另外,给水流量与燃料量的比值(水煤比),对主汽温和主汽压均有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重点介绍一下直流锅炉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流程图机组给水系统流程图见上图。

除氧器水箱的给水经粗滤网下降到前置泵的入口,前置泵升压后的给水经精滤网进入给水泵的进口,给水泵的出水经出口逆止阀、电动闸阀汇流至出水母管,然后依次进入3号、2号、1号高压加热器,给水泵的出水母管还引出一路给水供高旁的减温水,给水泵的中间抽头(汽泵的第二级后、电泵的第四级后)引出的给水供锅炉再热器的喷水减温器。

超超临界百万机组介绍PPT课件

超超临界百万机组介绍PPT课件
关于超临界
超临界参数(22.115MPa,374.15℃) ➢ 该点附近,水的液态和汽态密度趋于相同, 蒸发
热 量(汽化潜热)也趋近于零
第1页/共189页
临界点:22.115MPa,374.15℃
第2页/共189页
关于超临界
• 低于临界点参数称为亚临界参数 (17MPa-22.1MPa)或超高压(亚 临界参数以下)等;参数在临界点之 上称为超临界机组,否则称为亚临界 机组或超高压机组等。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采用带热交换器的启动系统 带循环泵的启动系统的优缺点: 1)在吹管、调试及正常起停阶段可以回收工质
热量(相比较大气扩容式启动系统)。
第15页/共189页
关于直流炉的启动系统
2)在最低直流负荷以下,采用再循环泵强制循 环运行方式,水冷壁具有较强的强制流动特性, 所有上升的管屏不会发生倒流,不必进行倒流 的校验,同时,对于垂直管屏,最低直流负荷 下的工作压差(平均受热管的重位压差和流动 阻力之总和)总是能大于管圈的最大停滞压差 △Pt=Hr′(式中H为管圈高度;r′为系统压力下 的饱和水重度),特别是由于装设阻力较大的 入口节流孔圈,更不会发生停滞现象。
第22页/共189页
BMCR 工况及额定工况主要参数
名称 过热蒸汽流量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流量 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单位 BMCR
t/h
2955
MPa(g) 27.9
oC
605
t/h
2443
MPa(g) 6.2
MPa(g) 6.03
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
但热惯性小也会使水冷壁对热偏差的敏感性增 强。当煤质变化或炉内火焰偏斜时,各管屏的 热偏差增大,由此引起各管屏出口工质参数产 生较大偏差,进而导致工质流动不稳定或管子 超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0
蒸汽 <0.15
精处理 后水质 <0.10
启动时 冲转前 给水质量 蒸汽质量
<0.65
<0.5
Na(μg/kg)
<2
<2<2Fra bibliotek<1
<20
Cl(μg/kg)
<2
<2
<1
SiO2(μg/kg)
<10
<10
<10
<5
<30
<30
Fe(μg/kg)
<5
<5
<5
<3
<50
<50
Cu(μg/kg)
<1
<1
悬浮物(μg/L)
<5 15
4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水汽品质的控制
(2)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配置 凝结水精处理设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尽量减少硫 酸盐和钠的漏出,为了满足以上出水指标,凝结水 精处理系统必须采用设置有前置过滤的深层混床处 理系统。
16
4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水汽品质的控制
前置过滤的配置重点除了应考虑机组在启动阶段去 除固体腐蚀产物、杂质和长期运行后氧化皮颗粒, 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去除钠、非晶型腐蚀产物以及凝 汽器泄漏引入的各种盐类杂质。对于非晶型腐蚀产 物和盐类杂质则必须用离子交换加以去除。
10
3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3 过热器等管段的氧化皮生长速率快并容易剥 落。
3.4 凝结水精处理运行周期短,酸碱用量大,树 脂磨损量大。
11
4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水汽品质的控制
4.1 应从化学角度考虑选材问题
为防止凝汽器泄漏造成热力系统污染,凝汽器 管要使用耐蚀管材,海水冷却的机组必须用钛 管。
超超临界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的控制指 标建议如下表。
建议精处理的出水的控制指标
主要控制项目 氢电导率(25°C)
(μS/cm) Na(μg/L)
标准 <0.08 <0.5
主要控制项目 SiO2(μg/L) Fe(μg/L)
标准 <2 <1
Cl(μg/L) SO4-(μg/L)
<0.5 <0.5
1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水质要 求和热力系统氧化膜特点
1.2 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氧化膜的特点 (1) 在300℃以下的无氧纯水中,金属铁和
水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的氧化膜由致密的 Fe3O4 内伸层和多孔、疏松的Fe3O4 外延层 构成。氧化膜的溶解度较高,因而致使给水 系统的铁含量较高。
3
1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水质要 求和热力系统氧化膜特点
为防止给水系统的腐蚀和降低腐蚀产物向受热 面转移,低压加热器应采用不锈钢管,高压加 热器应采用不锈钢管或高铬钢。
过热器和再热器管管材的选择应在考虑抗氧化
性能好的同时,更应兼顾抗氧化皮剥离性能好
这一指标。
12
4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水汽品质的控制
4.2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出水水质控制
(1) 在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工况条件下,锅炉 受热面的温度很高,容易发生化学物质的沉积。 其中,最常见的是Na2SO4和NaOH,这类物质溶 解在蒸汽中后,会对后续的过热器、再热器及汽 轮机产生腐蚀。因此,必须控制蒸汽中的Na含量 小于1μg/kg,这样才有可能控制二级再热器中形 成的氢氧化钠浓缩液对奥氏体钢的腐蚀和锅炉停 用时Na2SO4引起的再热器腐蚀。
于400μg/L时,应紧急停机。
7
3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 锅炉运行压差上升速度快 采用挥发处理水化学工况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
组,由于从给水带入的铁沉积在高压加热器和锅 炉水冷壁上,这种垢是摩擦系数大、波纹状的水 垢,造成锅炉压差上升速度快、压差大,当锅炉 压差达到限制值时,必须进行化学清洗。这是目 前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在运行中遇到的主要问 题之一。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 水汽品质控制技术
1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水质要 求和热力系统氧化膜特点
1.1 超临界压力下的水冷壁管可能发生类膜态 沸腾,主要是由于在管子内壁附近的流体粘度、 比热、导温系数和比容等物理参数发生了显 著变化而引起的。水的盐类杂质极易浓缩, 这对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水质要求高。
8
3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低加和高加疏水带入系统中的铁含量较大,其溶 解度达到饱和后,在除氧器出口到高加管段析出 和沉积。曾经在一台500MW超临界机组运行的 第一年中,从高加管段上清洗出80公斤的水垢。 部分超临界机组由于锅炉压差大导致限负荷运行 ,也有的机组因给水泵叶轮附着水垢后引起振动 增大。
13
4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水汽品质的控制
控制蒸汽中的钠含量小于1μg/kg,必须控制凝 结水精处理出水水质的钠含量小于1μg/kg。另 外,还需确保凝汽器在微泄漏的情况下系统仍 能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建议超临界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的 控制指标按行业标准的期望值进行控制。
14
4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水汽品质的控制
5
2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水质标准
尽量纯化水质,减少水中盐类杂质,降低给水中的含铁量,控
制腐蚀产物的沉积量,是超、超超临界机组水处理和水质控制的主 要目标。
DL/T912-2005超临界机组锅炉水汽质量指标(期望值)
主要控制项目 氢电导率(25℃)(μS/cm)
给水 挥发处理 加氧处理
<0.15
(2) 在300~400℃高温区,水具有的能量使 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因此在省煤器的出口 段到水冷壁的金属表面形成了内层薄而致密、 外层也较为致密的四氧化三铁氧化膜。
4
1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水质要 求和热力系统氧化膜特点
(3) 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膜生成的反应控 制过程逐渐由电化学反应转向由化学反应为 主。
<1
<1
<1
<15
溶解氧(μg/kg)
<7
30-150
<30
TOC
<200
<200
PH
9.0-9.6 8.0-9.0
6
2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水质标准
给水的氢电导率>0.4μS/cm,如果水质仍不 好转,应在4小时内停炉。
给水PH值低于7.0,应立即停炉。 用海水冷却的电厂,当凝结水中的含钠量大
9
3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2 在全挥发处理水工况下超临界机组的锅炉化 学清洗周期短 从热力系统在无氧条件下氧化膜的特点可看出,在给
水采用加氨和联氨的挥发处理水工况下,除高温段外, 中低温段的氧化膜不够致密,即使水质接近理论纯度, 给水系统氧化膜释放出微量铁离子仍会在下游热力设 备发生氧化铁的污堵和沉积,而且氧化铁的沉积速度 较快,国内外运行的超临界机组经验表明,锅炉平均 化学酸洗周期约为2-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