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3.3牛顿第三定律(共32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3.3牛顿第三定律(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daf3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0.png)
典例探究 考点二: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变式训练】 竹蜻蜓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玩具流传甚广。如 图所示,竹蜻蜓由竹柄和“翅膀”两部分组成。双手一搓竹柄,然后松 开,竹蜻蜓就会旋转着飞上天空,过一会儿再落下来。松手后,关于竹蜻 蜓和空气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大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 B.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小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 C.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等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 D.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方向相同
必修一物理(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
1、物理观念: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2、科学思维:1)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会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解决简单问题; 3)能区别一对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
新情课景引导入 入
考点三: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
➢作用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总是”:表示在一切状态都成立、对应同时性。
典实例例探分究析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放飞气球
典实例例探分究析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船为什么向前进?
直升机为什么会悬停在空中?
课堂想合一作探想究
拿鸡蛋碰石头,可是鸡蛋却破了。那么他们 施加给对方的力大小相等么?
高三物理牛顿三大定律PPT优秀课件
![高三物理牛顿三大定律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a9f3e4b90d6c85ed3ac68b.png)
例.60kg的物体用绳子 吊在空中以2m/s的速度 竖直匀速上升,若绳子的 拉力突然变为630N, 并持续2S,则在这两秒 内物体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运用牛顿定律的解题思路
受力分析
合力F
a(F=ma) Vt=v0+at
(运动学公式)SV=t 2-v0v0t+2=at22/as2 运动情况(v、s、t)
2物.体注的意形二:状、、此质定牛量律顿、的第运成三动立定状是律态无无条关件。的,即与
3.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 区别: “作用对象” “二力性
质”
例.如图,天花板下面用绳子 吊着一个足够长的质量为M 的木头,质量为m的猴子抱 着木头静止,现剪断绳子, 猴子为了使自己停留在空中 不掉下来,求则:猴猴子子该的怎加做?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公式:F=ma 2.注意
①F是指二物、体牛所顿受第的二合定外律力
②a和F具有同时性、正比性和同向性
a可随F突变而突变
a=F/m
但V不能随a或F突变而突变 V=V0+at
③适用的参考系为惯性参考系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
受力分析
合力F
a(F=ma) Vt=v0+at
(运动学公式)SV=t 2-v0v0t+2=at22/as2 运动情况(v、s、t)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例.质量为40kg的物体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在 400N的水平拉力作用 下由静止开始经过16m 的距离时,速度为16 m/s,求物体受到的阻力 是多少
《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
![《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e4e16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2.png)
2、B弹簧不动,用A弹簧拉B
3、A、B对拉,同时两弹簧匀速运动
1、使用弹簧秤前先进行调零。 2、拉伸弹簧秤时不能超过量程。 3、将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
相同
相同
相同
二实验探究: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
实验注意事项:
展示:各小组随机抽取
实验探究器材1:两只弹簧
作用力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BD
感谢观赏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20XX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例分析1
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FN1
FN2
书对桌子的压力
结论1.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例分析2
结论2.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请利用给出的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展示方式:各小组抢答,其余小组或同小组补充
Ff1
Ff2
FN1
FN2
实例分析3
F′
F
结论3.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展示方式:各小组抢答,其余小组或同小组补充
讨论与思考
1、马拉车之所以能将车拉动,有人说是因为马拉车的力比车拉马的力要大,有人说是因为马拉车的力比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要大。他们的理由成立吗?为什么?
2、有一重物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测力计拉着细绳水平牵引木箱,测力计有一示数,但木箱没有拉动,如图所示。 (1)说出涉及木箱A的一共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说出木箱A一共受几对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
这两个力分别是重力、弹力还是摩擦力?
答案: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同时产生,同时改变,同时消失 都是弹力(同种性质的力)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大小相等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牛顿第三定律(PPt)
![牛顿第三定律(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6c7538376baf1ffc4fada4.png)
2. 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 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 力的大小, 力的大小,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 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 力是一对平衡力
划桨手要使自己的战船向前行驶, 划桨手要使自己的战船向前行驶,他 们应向哪个方向划桨?为什么? 们应向哪个方向划桨?为什么?
脚
力
力 球 左磁铁同时同时力右磁铁力
结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结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 现的。 现的。
结论: 结论: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存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存在、 同时消失,它们的大小相等、 同时消失,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细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 例 】 细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 下端悬挂一个电 如图所示。 这时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灯 , 如图所示 。 这时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哪两个 力是电灯受到的平衡力? 力是电灯受到的平衡力?
FN FN F F 天花板对细绳的拉力 FN 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F N 细绳对电灯的拉力F 细绳对电灯的拉力 电灯对细绳的拉力F 电灯对细绳的拉力 地球对电灯的引力G 地球对电灯的引力 电灯对地球的引力G 电灯对地球的引力
G G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N和FN’、F 和 F’、G和G’ 平衡力: 平衡力:F 和 G
练 习
1.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下列说法正确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的是( 的是( B D )。 A. 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先有作用力, 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先有作用力, 然后产生反作用力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3牛顿第三定律 课件(共22张PPT).ppt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3牛顿第三定律 课件(共22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247c4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e.png)
②次画已知力(题目中给予的力F )。
课堂练习
1.对下列A物体受力分析
(1)
A
(2) v
A
(3)
接触面粗糙, 接触面粗糙
A静止
A沿斜面向下运动
接触面光滑 A静止
(4)
接触面光滑 A静止
牛顿第三定律
课堂练习
2.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压着物块,使其静止在竖直墙壁上,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B )
F
A.物块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物块对墙壁共有两个力的作用 C.物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物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
受力分析初步
例1:一个木块静止在粗糙斜面上, 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以及涉及木块 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支持力FN 静摩擦力Ff
重力G 弹力FN 静摩擦力Ff
木块对地球的引力 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木块对斜面的静摩擦力
重力G 牛顿第三定律
受力分析初步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先确定研究对象,对谁进行受力分析 研究对象是A,只分析其他物体对A的作用力。不需要分析 A给别的物体施加的力
牛顿第三定律
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
相同点
作用对象
不
力的性质
同
点
依存关系
作用效果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作用在两个物体(异物)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
一定相同(同性)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
不一定相同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 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
不能抵消
互相抵消
牛顿第三定律
课堂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5d92aef61fb7360b4c65f3.png)
Fn
f’ BF Na
G
“合作共提高”
• 5、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
• 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分析那个物体或物体组合的
• 受第二力,。按顺序分析物体所受到口的诀力。2通:常是按重力、 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重顺序力来一逐定个分有析,。
• 第画三出,各画 个出 力力 的的方示向意。图。弹一般力都看画四在重周心,上,准确
• 弹力:作用在接触面或接触点上,方向与形变方 向相反,产生条件:接触、弹性形变(或相互挤 压)
• 摩擦力:作用在接触面或接触点上,方向与相对 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产生条件:接触、 弹性形变(或相互挤压)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 对运动趋势
• 2、“受力分析”的概念
• 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 受到的所有力找找出来,画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这就是受力分析。
• 阅读课本83页和《三维设计》82页,思考以 下问题:
• 1、常见的三大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它 们的作用点和方向及产生条件分别是什么?
• 2、“受力分析”的概念是什么?
• 3、结合课本83页的例子,试归纳对物体进 行受力分析的顺序。
• 学生回答问题,说自己的认识
• 1、常见的三大力
• 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地球是施 力物体,主动施加给物体。
训练3.试分析以下两种情况时物块的受力
匀速下滑:
f
Gv
F
N
G
匀速下滑
F
F
静止
静止:
f0
N
G
• 任务驱动:
•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解决,各小组试着讨论、 归纳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 小组成员间合作讨论、交流
《牛顿三大定律》课件
![《牛顿三大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2ba76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a.pn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受到 力的作用时,会产生加速度,改 变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即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定律应用
总结词
牛顿第二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详细描述
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牛顿第二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设计和优化各种运动系统,如车辆加速、 飞机起飞、火箭发射等。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预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以及优化设计各种运动系统。
04
牛顿第三定律
定律内容
总结词
牛顿第三定律是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律,表述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且方向相 反的反作用力”。
详细描述
该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时,这个力会引发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 用力。例如,当我们用手推墙时,墙对我们施加一个与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VS
详细描述
该定律在工程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在 车辆和机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力的传 递和平衡。在物理实验中,该定律用于测 量力和加速度等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 该定律解释了许多现象,例如走路、骑自 行车和游泳等运动方式。
05
牛顿三大定律的意义和影响
对物理学的意义
01
02
03
奠定经典力学基础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 的基础,为后续的物理理 论提供了基石。
牛顿三大定律的背景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是 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在牛顿之前,人们对物体运动的认识 主要基于经验和直观感觉,而牛顿的 三大定律则提供了更加科学和精确的 理论框架。
02
牛顿第一定律
定律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将保持 其静止状态或者恒定的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
定律应用
总结词
牛顿第二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详细描述
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牛顿第二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设计和优化各种运动系统,如车辆加速、 飞机起飞、火箭发射等。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预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以及优化设计各种运动系统。
04
牛顿第三定律
定律内容
总结词
牛顿第三定律是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律,表述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且方向相 反的反作用力”。
详细描述
该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时,这个力会引发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 用力。例如,当我们用手推墙时,墙对我们施加一个与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VS
详细描述
该定律在工程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在 车辆和机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力的传 递和平衡。在物理实验中,该定律用于测 量力和加速度等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 该定律解释了许多现象,例如走路、骑自 行车和游泳等运动方式。
05
牛顿三大定律的意义和影响
对物理学的意义
01
02
03
奠定经典力学基础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 的基础,为后续的物理理 论提供了基石。
牛顿三大定律的背景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是 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在牛顿之前,人们对物体运动的认识 主要基于经验和直观感觉,而牛顿的 三大定律则提供了更加科学和精确的 理论框架。
02
牛顿第一定律
定律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将保持 其静止状态或者恒定的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3.4牛顿第三定律 (共22张PPT)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3.4牛顿第三定律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dc63c9b7360b4c2f3f6405.png)
B.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C.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解析: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运动或者减速运动时,马
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故 A、C、D 错误,B 正确。
答案:B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2:15:50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82021/3/182021/3/18Mar-2118-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8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回顾(三)
牛顿三大定律
1.内容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
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 改变 这种状态。
2.意义 (1)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 维持 物体运动的 原因,而是 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提出了 惯性 的概念,因此牛顿 第一定律又称为 惯性定律 。
2.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小题速验] (多选)(2017·山东师大附中质检)如图所示,质
量为 m=1 kg 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10 m/s 时,给物体 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 F=2 N 的恒 力,在此恒力作用下(g 取 10 m/s2)( )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 悬挂物的拉力) 等于零 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 加速度。
[小题速验] 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高手静躺在水面上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跳水运动员在入水前处于失重状态,入水后短时间内
处于超重状态 C.飞船利用火箭发射后,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返回地面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给物块一个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上滑的过程中物块
处于超重状态,到最高点后下滑,下滑的过程中物块处于失 重状态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无论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还是从运动确定受力情况,都 要以 加速度 为“桥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 方程求解。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D.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解析:选 C 测量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 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 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倾角最大 的情况就是 90°时,这时铜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 直线运动。故 C 正确。
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处理连 接体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当某个力 不方便直接分析或求解时,可利用牛顿 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或求 解反作用力,从而快捷地解决问题。
[小题速验](判断正误)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2.人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
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 3.牛顿第三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
速度不一定减小。( )
5.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 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 单位关系。 ( )
答案:1. × 2. × 3. × 4. √ 5. √
三、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深化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特性
[小题速验](判断正误) 1.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F=ma 在任何情况下都适
用。( ) 2.物体只有在受力的前提下才会产生加速度,因
此,加速度的产生要滞后于力的作用。 ( ) 3.F=ma 是矢量式,a 的方向与 F 的方向相同,
与速度方向无关。( ) 4.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
3.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状态 的性质。 (2)量度: 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 的 物体惯性大, 质量小 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 固有属 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
[小题速验](判断正误) 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 2.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 3.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
2.[考查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区别]如图所示,人 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
解析:选 C 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 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故 A、B 错误;由于没有拉 动牛,可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 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C 正确,故 D 错误。
答案:1.× 2.× 3.√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 合外力 成正比,跟物 体的 质量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合外力 的方 向相同。 2.表达式
F 合= ma ,该表达式只能在国际单位制中成
立,因为公式 F 合=kma,只有在国际单位中才有 k=1。
3.力的单位 当质量的单位为 kg,加速度的单位 为 m/s2 时,力的单位为 N,即 1 N=1 kg·m/s2。
A.物体经 10 s 速度减为零 B.物体经 2 s 速度减为零 C.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 D.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
答案:BC
考点一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考查斜面实验]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 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 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 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 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在任何情况下该定律都是成立的。( )
答案:1.× 2.× 3.√
四、超重和失重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 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向上 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 物 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向下 的加速度。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受力物体 作用在 两 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种性质 的力 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合成与 不可求合力,作用 合力为零, 作用效果
作用效果 效果不可抵消
相互抵消
相互依存,同时产
依存关系 生,同时变化,同
无依存关系
时消失
[深化理解] 牛顿第三定律是转换研究对象的桥梁
牛顿三大定律
1.内容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
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 改变 这种状态。
2.意义 (1)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 维持 物体运动的 原因,而是 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提出了 惯性 的概念,因此牛顿 第一定律又称为 惯性定律 。
2.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小题速验] (多选)(2017·山东师大附中质检)如图所示,质
量为 m=1 kg 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10 m/s 时,给物体 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 F=2 N 的恒 力,在此恒力作用下(g 取 10 m/s2)( )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 悬挂物的拉力) 等于零 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 加速度。
[小题速验] 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高手静躺在水面上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跳水运动员在入水前处于失重状态,入水后短时间内
处于超重状态 C.飞船利用火箭发射后,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返回地面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给物块一个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上滑的过程中物块
处于超重状态,到最高点后下滑,下滑的过程中物块处于失 重状态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无论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还是从运动确定受力情况,都 要以 加速度 为“桥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 方程求解。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D.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解析:选 C 测量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 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 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倾角最大 的情况就是 90°时,这时铜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 直线运动。故 C 正确。
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处理连 接体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当某个力 不方便直接分析或求解时,可利用牛顿 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或求 解反作用力,从而快捷地解决问题。
[小题速验](判断正误)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2.人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
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 3.牛顿第三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
速度不一定减小。( )
5.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 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 单位关系。 ( )
答案:1. × 2. × 3. × 4. √ 5. √
三、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深化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特性
[小题速验](判断正误) 1.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F=ma 在任何情况下都适
用。( ) 2.物体只有在受力的前提下才会产生加速度,因
此,加速度的产生要滞后于力的作用。 ( ) 3.F=ma 是矢量式,a 的方向与 F 的方向相同,
与速度方向无关。( ) 4.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
3.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状态 的性质。 (2)量度: 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 的 物体惯性大, 质量小 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 固有属 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
[小题速验](判断正误) 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 2.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 3.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
2.[考查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区别]如图所示,人 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
解析:选 C 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 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故 A、B 错误;由于没有拉 动牛,可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 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C 正确,故 D 错误。
答案:1.× 2.× 3.√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 合外力 成正比,跟物 体的 质量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合外力 的方 向相同。 2.表达式
F 合= ma ,该表达式只能在国际单位制中成
立,因为公式 F 合=kma,只有在国际单位中才有 k=1。
3.力的单位 当质量的单位为 kg,加速度的单位 为 m/s2 时,力的单位为 N,即 1 N=1 kg·m/s2。
A.物体经 10 s 速度减为零 B.物体经 2 s 速度减为零 C.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 D.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
答案:BC
考点一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考查斜面实验]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 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 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 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 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在任何情况下该定律都是成立的。( )
答案:1.× 2.× 3.√
四、超重和失重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 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向上 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 物 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向下 的加速度。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受力物体 作用在 两 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种性质 的力 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合成与 不可求合力,作用 合力为零, 作用效果
作用效果 效果不可抵消
相互抵消
相互依存,同时产
依存关系 生,同时变化,同
无依存关系
时消失
[深化理解] 牛顿第三定律是转换研究对象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