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郭沫若的《九歌》译注(屈原离骚)
九歌(离骚屈原)-word文档
九歌(离骚屈原)『九歌』简介九歌:《楚辞》篇名。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
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
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辞海》1989年版)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虡。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屈原作品酒歌赏析
屈原作品酒歌赏析赏析: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鬼,所以不称礼神而称礼魂。
“九歌”是起源相当早的一首歌曲名,其中起源与具体内容已不可考。
据《山海经》中的记载,《九歌》原本为上帝的音乐,是夏后启(传说中夏第一代君主)从上上偷窃下来的。
从屈原也有这样一首作品,且完全充满宗教祭礼内容这一点看,《九歌》很可能是一首代代相传下来的专门用于宗教祭礼中的乐曲。
东汉王逸在对此解释时说,屈原遭到流放,来到民间,看到民间祭祀仪式的举行,感到这些祭祀的乐曲中充满了荒诞下流的歌词,因此就做了一番改造的工作,这样说来,屈原的《九歌》就是一首旧瓶装酒的诗歌了。
屈原的《九歌》其实并非一首诗歌,而是包含十一首长短各异的诗歌,或许可以认为是我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组诗。
关于这组诗,通常争论不休的问题有:既然名曰“九”,为何又有十一首?这组诗有没有统一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主题?这组诗的具体功能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就是用于某种宗教祭祀之中?如果是用于宗教祭祀中,那么到底是用于对自然神的属于民间的一般祭祀,还是用于国家祀典?屈原到底是只写了歌词,还是本人就是巫师,是主持这祭祀的人?还有其他一些争论的问题,至今尚无统一意见。
在我们看来,《九歌》虽原本出自祭祀,但屈原的这组诗作却不过是一位诗人借用了宗教祭祀中的素材和形式,精心构思创作的一组文学作品。
因为如果它不是文学作品,而是有着实际功能的宗教工具的话,它所涉及的一组神即祭祀对象就应该是一个符合某一方面目的的相互间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有机组合,但迄今为止,无论是典籍载还是一下考古发现,都不难说明这一点。
相反,屈原《九歌》中涉及的对象有并不仅限于楚国而在北方各国也受到祭祀的神如河伯、大司命、少司命;有沅、湘一带民间祭祀的山川土地之神如湘君、湘夫人、云中群、山鬼,也有享受着国家祭祀的神如东皇太一、东君等。
从宗教祭祀的角度而言是杂乱无章的。
但是文学作品的角度看,它们的安排却是井然有序的。
《九歌》注释赏析译文+英语翻译
《九歌》注释赏析译文+英语翻译词句注释东皇太一①辰良:即良辰的倒文。
穆:肃穆恭敬的样子。
②抚:抚摸。
珥:耳饰,此指古代剑柄的顶端部分,又称剑镡、剑鼻子。
③瑶:美玉名,这里形容坐席质地精美。
一说“瑶”,“营”的假借字,香草名。
“营席”,用营草编织的坐席。
玉瑱(zhèn):压席的玉器。
瑱:通“镇”。
盍(hé):发语词。
将:举。
把:持。
将把:指摆设的动作。
琼:美玉名。
琼芳:形容花色鲜美如玉。
④肴蒸:祭祀用的肉。
藉:衬垫。
奠:祭奠。
“桂酒”、“椒浆”,指浸泡香料的美酒。
⑤枹(fú):鼓槌。
拊:击。
节:音乐的节拍。
安歌:安详地歌唱。
⑥陈:列。
竽:笙类吹奏乐器,有三十六簧。
瑟:琴类弹奏乐器,有二十五弦。
⑦灵:楚辞中“灵”或指神,或指巫。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谓巫曰灵,谓神亦曰灵。
盖群巫之中必有像神之衣服形貌动作者,而视为神之所凭依,故谓之灵,或谓之灵保。
”这里指女巫。
偃蹇(yǎn jiǎn):舞貌,谓舞姿袅娜。
姣服:美丽的衣服。
芳菲菲:香气浓郁。
⑧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阶。
繁会:音调繁多,交响合奏。
云中君①浴:洗身体。
沐:洗头发。
古人祭神之前,必先斋戒,用兰草沐浴。
②灵:指云中君。
连蜷(quán):回环宛曲的样子。
烂昭昭:光明灿烂的样子。
未央:未尽。
③蹇(jiǎn):发语词。
憺(dàn):安。
寿宫:寝堂。
此指云神在天上的宫阙。
④龙驾:龙车,此指驾龙车。
帝服:指五方帝之服,言服有青黄赤白黑之五彩(用郭沫若说)。
⑤灵:指云中君。
皇皇:同煌煌,光明灿烂的样子。
猋(biāo):疾速。
举:高飞。
⑥览:看。
冀州:古代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因以代指全中国。
⑦君:指云中君。
太息:即叹息。
忡忡(chōnɡ):心神不定的样子。
湘君①夷犹:犹豫不前的样子。
②要眇(yāo miǎo):美好的样子。
③沅湘:沅江、湘江。
江水:指长江。
屈原《九歌》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大全集,收藏备用
屈原《九歌》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大全集,收藏备用【作品介绍】《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
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
《九歌》包括11章,前人为了使它们符合“九”的成数,曾作过种种凑合。
如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主张《湘君》、《湘夫人》并为一章,《大司命》、《少司命》并为一章。
《闻一多》《什么是九歌》主张以《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章为“九歌”正文。
但多数人的意见,以“九”为虚数,同意汪瑗《楚辞集解》、王夫之《楚辞通释》之说,认为前十章是祭十种神灵,所祭的十种神灵,从古代人类宗教思想的渊源来考察,都跟生产斗争与生存竞争有密切关系。
十种神灵又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②地□──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③人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
有人认为,在上述十种神灵里面,篇首“东皇太一”为至尊,篇末“国殇”为烈士,都是男性;其余则是阴阳二性相偶,即东君(男)与云中君(女),大司命(男)与少司命(女),湘君(男)与湘夫人(女),河伯(男)与山鬼(女)。
《九歌》原来的篇次,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关系排列的,今本《东君》误倒(闻一多《楚辞校补》)。
从《九歌》的内容和形式看,似为已具雏形的赛神歌舞剧。
《九歌》中的“宾主彼我之辞”,如余、吾、君、女(汝)、佳人、公子等,它们都是歌舞剧唱词中的称谓。
主唱身份不外三种:一是扮神的巫觋,男巫扮阳神,女巫扮阴神;二是接神的巫觋,男巫迎阴神,女巫迎阳神;三是助祭的巫觋。
所以《九歌》的结构多以男巫女巫互相唱和的形式出现。
与秋天有关的古诗词屈原《九歌》赏析
与秋天有关的古诗词屈原《九歌》赏析《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九歌》原文:作者: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赏析:《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
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
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
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
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
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
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
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
浅议屈原《九歌》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浅议屈原《九歌》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屈原辞赋“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深受其影响。
对此,前人已有述及。
王夫之《唐诗评选》:“义山诗寓意俱远,以丽句影出,实自《楚辞》来。
”吴乔《西昆发微序》:“义山始取法少陵,而晚能规模屈宋……《无题》诗十六篇,托为男女怨慕之辞,而元一直陈本意,不亦风、骚之极致哉!”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注《无题》(八岁偷照镜):“此首乃追忆之词。
逦迤写来,意注末两句。
背面春风,何等情思。
即‘思公子兮未敢言’(按,此《九歌·湘夫人》句)之意,而词特妍冶。
”秦朝釬《消寒诗话》:“义山诗如《无题》、《碧城》、《燕台》等诗,且放空著,即以为如《离骚》之美人香草,犹有味也。
”上面引述,主要从总体上概略谈屈原辞赋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本文特拈出屈原《九歌》的悲剧质素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略陈管见。
一、屈原《九歌》的悲剧本质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九歌》是朝廷祭歌还是民间祭歌,它的创作年代是早是晚等问题,向有争议。
笔者认为,《九歌》乃屈原晚年流放江南时,根据楚之民间祭歌加工创作而成的一组抒情诗。
这个问题的界定,对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界定了《九歌》的创作年代和性质,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九歌》的悲剧色彩。
闻一多先生在《九歌的结构》、《什么是九歌》[2]两文中,根据《九歌》十一篇的内容和风格特征对《九歌》进行了分类,认为其中八篇的《东君》与《云中君》、《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命》、《河伯》与《山鬼》各为一对配偶神,作品所陈述的是他们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这种划分和概括未必完全切合实际,但可成一家之言,起码“二湘”、《河伯》与《山鬼》诸篇陈述爱情故事则是不争之事实。
爱情是人类美好的感情,有情人理应终成眷属,但《九歌》中的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湘君》,写湘夫人思念恋人湘君,久候不至而驾舟亲往前迎,“邅道洞庭”,横渡大江,历尽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然而,“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叹息!”她在痛苦失望中“横流涕兮潺湲”!《湘夫人》,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望而不见,相遇无缘。
屈原《离骚》“启《九辩》与《九歌》”章今注
屈原《离骚》之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前人之释多歧,且不得其要,今试作新诂。
启:当是禹之子启,继禹为夏王。
《九辩》、《九歌》,王注:“禹乐也。
”《九歌》:《书•大禹谟》:“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
”蔡沈注谓:“此《周礼》所谓九德之歌,九韶之舞。
”王注为禹乐,有自来也。
姜亮夫疑其本“舞韶”二字,事出有因。
洪补谓:“《山海经》云:‘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注云:皆天帝乐名,自启登天而窃用之。
《天问》亦云:“启棘宾商,《九辩》《九歌》。
”关于“启棘宾商”,余在《天问》中另有注,此不赘。
夏康:王注:“夏康,启子太康也。
”詹安泰以为:“‘夏’是大的意思,‘康娱’是欢乐。
”詹注语焉不详,谁“夏康娱”自纵?启继禹为夏王,家天下始,启无恶德,即使耽于《九辩》、《九歌》之乐,亦不当深责。
辩后人释为遍,九遍言其多,竟为何乐?仍不可知。
宋玉以《九辩》名篇,或有自来。
戴震注云:“言启作《九辩》、《九歌》,示法后王,而夏之失德也,康娱自纵,以致丧乱。
”“康娱自纵,以致丧乱。
”不唯夏如是,适用于列朝。
且谁“不顾难以图后”?所有夏君,夏失国之君?如是,则“五子”便没有多大意义。
姚鼐《古文辞类篡》注谓:“启《九辩》下十六句,皆言失道君之致祸;汤禹四句,皆言得道君之致福。
启之失道,载逸书《武观篇》,《墨子》所引是也(见《墨子·非乐上》:于武观曰:‘启乃淫溢康乐。
’,屈子以与浇并斥为康娱,王逸误为夏康连读,解为太康,伪作古文者遂有太康尸位之语,其失始于逸也。
”此释与戴注相左。
《九辩》、《九歌》为淫词艳曲乎?使屈子以其为致乱之首?若然,屈原本人何以以其名篇?《逸书》、《墨子》之言,如何必信?且《古文尚书》不是伪作(见下愚拙文《古文尚书不是伪书》)。
《国语·楚语》谓:“故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太甲,文王有管、蔡。
九歌赏析——精选推荐
九歌赏析 关于“九歌”名称的来历,王逸认为是屈原仿南楚的民间祭歌创作的。
朱熹认为是屈原对南楚祭歌修改加⼯,“更定其词”(《楚辞集注》)。
胡适则认为《九歌》乃古代“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与屈原传说绝⽆关系”(《读楚辞》)。
今⼈多取朱说。
《九歌》由于以民间祭歌为基础,所以具有楚国民间祭神巫歌的许多特⾊,《汉书·地理志》说:“(楚地)信巫⿁,重淫祀。
”《吕⽒春秋·侈乐》也说:“楚之衰也,作为巫⾳。
”所谓“巫⾳”,即巫觋祭神的乐歌,这是《九歌》与屈原其他诗篇的不同之处。
但是,作品中如“载云旗兮委迤”、“九嶷缤兮并迎”、“吾道兮洞庭”等诗句,“⽼冉冉”、“纷总总”等习⽤语,⼜与屈原其他诗作⼀脉相通。
因此,它应当是屈原诗歌艺术整体中的有机构成部分。
“九歌”名称,来源甚古。
除《尚书》、《左传》、《⼭海经》所称引者外,《离骚》中有“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纵”,“奏九歌⽽舞韶兮,聊假⽇以乐”,《天问》中有“启棘宾商,九辩九歌”诸语。
各书所说到的“九歌”内容虽有种种演化,但可证“九歌”乃是传说中很古的乐章。
⾄于屈原⽤它作为篇名,似乎不会跟远古“九歌”的章数有关,也不⼀定跟古代“九歌”的曲调相同。
可能是取其“娱神”这⼀点,再结合《离骚》所说的“康娱”、“乐”的意思,基本上属于新歌袭旧名的类型。
传说中九歌本是天乐。
赵简⼦梦中升天所听到的“⼴乐九奏万舞”,即《九歌》与配合著《九歌》的韶舞。
(《离骚》“奏九歌⽽舞韶兮”。
)《九歌》⾃被夏后启偷到⼈间来,⼀场欢宴,竟惹出五⼦之乱⽽终于使夏⼈亡国。
这神话的历史背景⼤概如下。
《九歌》韶舞是夏⼈的盛乐,或许只郊祭上帝时⽅能使⽤。
启曾奏此乐以享上帝,即所谓钧台之享。
正如⼀般原始社会的⾳乐,这乐舞的内容颇为猥亵。
只因原始⽣活中,宗教与性爱颇不易分,所以虽猥亵⽽仍不妨为享神的乐。
也许就在那次郊天的⼤宴享中,启与太康⽗⼦之间,为著有仍⼆⼥(即“五⼦之母”)起了冲突。
从文绎九歌谈到古典文学的翻译问题
从文绎九歌谈到古典文学的翻译问题孙作云遗作一从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三年三年间,特别是围绕着屈原逝世两千二百三十周年纪念,文怀沙先生发表了不少关于屈原的文章,尤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他翻译了屈原的重要著作:《九歌》、《离骚》、《九章》。
这是一件极其艰巨的工作,而文先生有勇气来完成它,很值得钦佩。
但是,我们细一检查文先生的翻译,不免大失所望:单从《九歌》的翻译来说,可能只是翻译对了一半。
其实,这还是皮相的观察,若严格的说,他只翻译了三分之一;因为《九歌》的句子,也像其他诗歌一样,有重要的句子,有次要的句子——衬句,并且计算诗的句子和计算散文的句子不同,散文的句子以文法上的整句为单位,而诗上的句子,事实上往往只是半句(子句);从文译的整体上看起来,那些对的或近似的句子,只是这些次要的句子,而那些主要的句子(在诗中表示主要内容,或最整练的“警句”),几乎全部翻译错了。
因此说,他的翻译工作,只完成了三分之一。
以这种比例来计算,他的错误未免惊人。
倘若他所翻译的是外国书,还有情可原(但也不应该有那许多错误),但是他所翻译的究竟是中国书,并且是他所“钻磨”十年以上的中国书,那就不能原谅了。
我们知道:文先生的书在社会上是有相当地位的。
据他自己说,他的“九歌”翻译,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历代韵文选”一课,就曾将他的翻译“印成参考用的讲义”。
阿英先生在一九五三年六月份的《新观察》上所作的《湘君与湘夫人的传说》中,就曾引用文译与屈原原著并列。
在同期上,文先生所作的《屈原和他的诗篇离骚》,竟用自己的译文来代替屈原的原作。
这是一种狂妄的举动。
可见,无论从文先生自己来说,或从社会上一般的看法来说,文氏的译文殆成定本了。
我们在外教书的人,时常碰见同学拿着文氏译本向我们执疑问难,实在不胜其烦。
然而文先生的翻译又错得那样多,实在无法向学生解说。
为了挽救光芒万丈的屈原作品,为了免去学习古典文学的青年陷于无谓的泥淖,为了整肃古典文学的翻译工作,实在不能不对这种粗制滥造、自以为是的翻译作斗争。
九歌云中君先秦屈原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九歌云中君先秦屈原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先秦]屈原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1];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2]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3],猋[4]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5]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注释:[1]:音“央”。
[2]:音“但”。
[3]:音“洪”。
[4]:音“标”。
[5]:音“服”。
翻译:用兰汤沐浴带上一身芳香,让衣服鲜艳多彩像花朵一样。
灵子盘旋起舞神灵仍然附身,他身上不断地放出闪闪神光。
我将在寿宫逗留安乐宴享,与太阳和月亮一样放射光芒。
乘驾龙车上插五方之帝的旌旗,姑且在人间遨游观览四方。
辉煌的云神已经降临,突然间像旋风一样升向云中。
俯览中原我目光及于九州之外,横行四海我的踪迹无尽无穷。
思念你云神啊我只有叹息,无比的愁思真让人忧心忡忡!①兰汤:兰草浸入其中而带有香味的热水。
此下四句为祭巫所唱。
②华:使之华丽。
英:花朵。
③灵:灵子,有神灵附身的巫觋。
连蜷(quan2权):屈曲,此处指舞蹈时身体婀娜摆动的姿态。
既留:已经留下来。
④烂:分散的光。
昭昭:小光(闻一多《九歌解诂》)。
央:尽。
⑤蹇(jian3剪):梗阻,停留。
憺(dan4旦):安。
寿宫:供神之处。
此下四句扮云中君的巫所唱。
⑥服:章服,指车驾上所树旌旗。
⑦周章:周游。
⑧灵:此处指云中君。
此下二句祭巫所唱。
⑨猋(biao1标):龙卷风,此处用为形容词。
举:起。
⑩览:看。
冀州:古九州之一,此处代指中原大地,中国。
此下二句云中君所唱。
⑾横:横布或横行。
⑿太息:叹息。
此下二句祭巫所唱。
⒀劳心:忧心,伤心。
忡忡:忧愁的样子。
赏析:《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
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
一曰屏翳。
”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战国祭祀竹简有“云君”,显然是“云中君”的简称,可证云中君就是云神。
或以为月神、雷神、云梦泽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俱不可从。
《云中君》这篇诗是以主祭的巫同扮云神的巫(灵子)对唱的形式,来颂扬云神,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之情。
《屈原》郭沫若好词好句及感悟
《屈原》郭沫若好词好句及感悟
《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郭沫若先生在其翻译中运用了大量的好词好句,使得这部经典之作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郭沫若先生在翻译《屈原》时,用词精准,句式优美,让读者读来感觉仿佛置身于古代楚国的风云之中。
比如说“烟波江上使人愁”、“九重城阙烟尘生”等等,这些优美的句子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佳作,更是一种情感的体现。
除了好词好句,郭沫若先生在翻译《屈原》时,还深刻地揭示了屈原的思想和哲学。
他通过翻译,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屈原的爱国情怀、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这些思想和哲学的体现,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屈原的思想精髓,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启示。
郭沫若先生的翻译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思想和哲学的宝库。
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屈原的思想精髓,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启示。
论屈原《九歌》的柔美特质
论屈原《九歌》的柔美特质
《九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柔美的特质在文学史上独具一格。
作为《楚辞》的代表作之一,屈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文学技巧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和敬仰。
《九歌》以其柔美的特质,展现了屈原深沉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才华,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屈原的《九歌》体现了其柔美的艺术风格。
屈原以其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九歌》赋予了柔美的韵味。
他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音韵美,使作品呈现出细腻、柔和、优美的艺术效果。
在《离骚》一诗中,屈原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描绘和意象象征,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柔美色彩。
在《国殇》一诗中,屈原巧妙地使用了对仗、排比和音韵美,使作品充满了柔美的韵味。
这些精巧的艺术手法使《九歌》不仅富有思想深度,而且极富诗意,充满了柔美和温情。
屈原的《九歌》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温柔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屈原的《九歌》体现了其对柔美的追求。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屈原通过《九歌》表达了对柔美的向往和追求。
他以其细腻、温柔的笔调,传达了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九歌》中的每一首歌颂都蕴含了对柔美的追求,表现了屈原追求的精神境界。
例如《九辩》一诗中,屈原以婉约的笔调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哀怨,表现了对柔美的向往和追求。
再如《卫风·硕人》一诗,通过对爱情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屈原对柔美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对柔美的追求赋予了《九歌》深刻的内涵和温暖的韵味,使作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大珍品。
离骚译文郭沫若
离骚译文(郭沫若译)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
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
先父看见了我有这样的生日,他便替我取下了相应的美名。
替我取下的大名是叫着正则,替我取下的别号是叫着灵均。
我的内部既有了这样的美质,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
我把蘼芜和白芷都折取了来,和秋兰纽结着做成了个花环。
我匆忙地就象是在赶路一般,怕的是如箭的光阴弃我飞掉。
我在春天去攀折山上的木兰,我在冬天去收揽水边的青藻。
金乌和玉兔匆匆地不肯停留,夏天和秋天轮流着在相替代。
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雕零,怕的是理想的佳人也要早衰。
你应该趁着年少以自图修洁,为甚总不改变你那样的路数?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你来吧,我要为你在前面引路。
古时候曾有过纯而粹的三王,在那时固然是群芳之所聚会。
木本的申椒、菌桂也多所戴插,不仅把香茝和蕙草纫成环佩。
想唐尧和虞舜真是伟大光明,他们已经是得着了正当轨道。
而夏桀和殷纣怎那样地胡涂,总爱贪走捷径反而屡自跌跤。
有一批胡涂的人们会苟且偷安,他们的道路诚暧昧而又加狭隘。
我并不怕自己的身子会要遭殃,我怕的是君王的乘舆要被破坏。
我匆匆地在前在后效力奔走,我想要追赶上先王们的步伐。
你既不肯鉴察我胸中的愚诚,更反而听信谗言给我以恼怒。
我诚然知道梗直是不能讨好,但我却忍耐着痛苦不肯抛弃。
我要请九重的上天做我证人,我悃忱地忠于君王并无他意。
在当初呵,你既已经和我约定,你奈何翻悔了,又改变了心肠。
我和你的分离也不怎么难堪,只叹息你的为人呵太没主张。
我已经种下了九顷地的春兰,我又曾栽就了百亩园的秋蕙。
我曾把留夷和揭车种了一田,更夹杂了些杜衡和芳芷之类。
希望着它们的枝叶茂盛起来,等到开花时我便要加以收割。
我自己就萎谢了也不算什么,可悲的是一群芳草要遭践踏。
大家都竞争着在以酒食为征逐,贪财好利的心事全然不知满足。
大家都宽恕着自己而猜忌别人,大家都在斗着心机而互相嫉妒。
大家也都在狂奔着争权夺利,那些都不是我心中之所贪图。
屈原《九歌》详细译文
屈原《九歌》详细译文《九歌》是具有浓厚的宗教祭祀性质的诗篇,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屈原《九歌》的详细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屈原《九歌》详细译文东皇太一吉祥的日子,良好的时光,恭恭敬敬娱乐天神东皇。
手抚着镶玉的长剑剑柄,身上的佩玉和鸣响叮当。
精美的瑶席玉瑱压四方,摆设好祭品鲜花散芳香。
蕙草包祭肉兰叶做衬垫,献上桂椒酿制的美酒浆。
举鼓槌敲得鼓声咚咚响,疏节奏缓拍节声调安详,又吹竽又鼓瑟放声歌唱。
巫女舞姿美服装更漂亮,芬芳的香气溢满大厅堂。
宫商角徵羽五音齐合奏,衷心祝神君快乐又健康。
云中君我沐浴兰汤满身飘香,穿上彩衣像鲜花一样。
看云神宛曲停留云端,神光灿烂气宇轩昂。
你安居在云间殿堂,功德广大与日月齐光。
你驾龙车穿五彩衣裳,翱翔空中游览四方。
神光闪闪你从天而降,又疾速高飞重返天上。
高瞻远瞩超越九州,恩被四海功德无量。
思念神君长长叹息,忧心忡忡黯然神伤。
湘君你犹豫不决迟迟不来,为谁停留在水中沙洲?我天生丽质又修饰打扮,急流中驾起芳香的桂舟。
令沅水湘水风平浪静,让长江安安静静地流。
盼望你啊你却不来,吹排箫啊我在思念谁?我驾起龙舟向北航行,掉转船头抵达洞庭。
用薜荔做帘蕙草做帐,拿香荪饰桨香兰饰旌。
极目骋怀遥望涔阳,扬起风帆横渡大江。
一路飞舟不见你的踪影,侍女啊也为我叹息悲伤。
热泪纵横不住流淌,思念你啊痛断肝肠。
荡起双桨把稳船舵,飞舟破浪卷起千堆雪。
薜荔长在陆上啊偏要水中采,荷花开在水中啊却上树梢折。
二人不同心媒人也徒劳,恩爱不深厚轻易抛弃我。
石滩上的水啊浅又浅,龙舟轻又快啊飞向前。
相爱不忠诚招人长怨恨,约会不守信却说没空闲。
早晨在江边急速奔走,傍晚泊舟在北洲停留。
孤独的鸟儿在屋上栖息,弯弯的江水在堂前缓流。
把玉块抛向滚滚江流。
把玉佩丢在澧水之滨。
在芳洲上采摘杜若,赠给下女聊表寸心。
时光匆匆不会再来,放宽心怀静候佳音。
湘夫人夫人降临在江北小洲,我望眼欲穿心中哀愁。
秋风袅袅万木飘落叶,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登上白薠岗举目远望,与佳人约会相见黄昏后。
屈子《九歌》及“注释”
屈子《九歌》及“注释”《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
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九歌》是以娱神为目的的祭歌,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面上是超人间的神,实质上是现实中人的神化,在人物感情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既活泼优美,又庄重典雅,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纠错编辑摘要目录•1 内容•2 配图•3 所属分类为本词条添加视频和组图相关影像《九歌》《九歌》 - 内容《楚辞》篇名。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
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
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九歌(一)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谬』①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缜』②,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③,莫桂酒兮椒浆;扬『包』④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注释:①:字形应为“王”旁,音“求”。
②:字形应为“王”旁,音“阵”。
③:音“界”。
④:字形应带“木”旁,音“福”。
题解:《星经》记载:“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
重读《九歌》再论屈原《九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重读《九歌》再论屈原《九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创作的一部楚辞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篇诗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屈原对神祇的敬仰和赞颂,同时也抒发了他的政治理想和胸襟抱负。
本文将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对《九歌》进行深入剖析。
一、思想内容《九歌》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敬仰神祇,赞美神祇《九歌》中充满了对各种神祇的敬仰和赞美,如太阳神东君、月亮神望舒、云神云中君等。
这些神祇在屈原的笔下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和崇高的地位,成为了人们向往和敬仰的对象。
这种对神祇的敬仰和赞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对神秘事物的探究。
2.表现政治理想和胸襟抱负《九歌》中还表现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和胸襟抱负。
在诗歌中,屈原通过描写神祇的事迹和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展望。
例如,《湘君》中描写了湘君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过程,表达了屈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3.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疾苦《九歌》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和人生疾苦。
在诗歌中,屈原通过对各种神祇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例如,《湘夫人》中描写了一个痴情女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爱情悲剧。
二、艺术成就《九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九歌》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表现方式,将神祇的形象和人性的情感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浪漫情调的艺术世界。
这种创作手法不仅使诗歌具有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独特的艺术风格《九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语言和结构上。
在语言上,《九歌》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使诗歌具有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在结构上,《九歌》以神祇的事迹和形象为主线,将诗歌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具有独立的意义和情感表达方式,这种结构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楚辞九歌原文与解析
楚辞九歌原文与解析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而其中的《九歌》更是其中的精华之作。
本文将为您带来《九歌》的原文及其解析,让我们一同领略这首古老而优美的诗歌之美。
第一章《东篱乐府•九歌》原文陌上桑,郁陵路。
纤纤干雾间,斜照人初去。
沉沉九迴肠,留我孤单处。
在疾风也,君子何自慕?......第二章《九歌》解析《东篱乐府•九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具有浓郁楚地风情的诗歌作品,由屈原创作。
下面,我们将对《九歌》的内容进行解析和阐释。
1. 歌词幽深:《九歌》以陌上桑和郁陵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幽深的意境,展现了屈原内心的孤独、痛苦和思乡之情。
这种情感通过九迴肠的描写得以进一步加深。
2. 寓情于景:屈原运用景物描写寓情,通过“纤纤干雾间,斜照人初去”等词句,传达出屈原的哀伤和离愁。
这种手法使诗歌更加丰富有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心境厚重:诗歌中的“沉沉九迴肠,留我孤单处”等词句,表达了屈原心中的孤独和寂寞,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同时,这种厚重的心境也寓示出分离和无奈的痛苦体验。
4. 君子之风:诗歌最后一句“在疾风也,君子何自慕?”是对时代风气的批判。
屈原通过质问的方式表达出对君子行为的追问和对时局的不满,呼唤着社会的改革与进步。
第三章九歌艺术特点《九歌》不仅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独特之处,在艺术上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1. 音乐性与节奏感:《九歌》的每一句都有着鲜明的音乐性,充满了节奏感。
这种音乐性和节奏感能够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如歌般的律动,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2. 深情细腻:屈原通过精致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强烈、丰富而又多变的感受世界。
他的诗句情感饱满,细腻入微,让人动容。
3. 深意悠长:《九歌》表达的情感并非一朝一夕之间产生,而是屈原多年漂泊和磨砺的结果。
这种深意悠长的内在世界,使得《九歌》更具思想性和内涵。
第四章九歌的影响《九歌》作为楚辞的精华之一,其影响力不可忽视。
1. 文化传承与发展:《九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离骚》和《九歌》的节奏结构看楚辞体的成因
从《离骚》和《九歌》的节奏结构看楚辞体的成因从《离骚》和《九歌》的节奏结构看楚辞体的成因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代表了楚地的文化瑰宝。
在众多楚辞作品中,《离骚》和《九歌》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篇作品。
通过对这两篇作品的节奏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从中揭示出楚辞体的成因和特点。
首先,我们来分析《离骚》的节奏结构。
《离骚》是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的节奏结构独特而鲜明。
整篇诗的韵律流畅,行文浑然一体,展现出一种磅礴雄奇的气势。
这种独特的节奏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韵律的呼应和句子的长短变化。
首先,就是《离骚》中韵律的呼应。
整篇诗歌以五言绝句为基本格式,每个句子都以一定的韵律进行押韵。
这种韵律的呼应创造了一个富有韵律美感的诗篇结构,凸显了作者内心的激烈激情与情感的起伏。
例如,“薄言不能顾,极妍无自容。
行位不由朕”(《离骚·远游》),每个句子都以“顾”、“容”、“朕”等字结尾,形成了一个韵律上的呼应。
其次,就是句子的长短变化。
《离骚》中的句子长度不一,有长有短,从而形成了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通过这种变化,诗人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带来一种音乐般的阅读感受。
例如,“彼日则将行,隐约若将栖。
抚景览景从昆仑,至于岳阳”(《离骚·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里的句子长度相对较长,使得整个诗篇显得激情澎湃、气势磅礴。
接下来,我们分析《九歌》的节奏结构。
《九歌》作为楚辞中的又一杰作,同样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不同于《离骚》的长短句结构,《九歌》采用了“歌辞句式”,这种句式的特点是句子长而复杂,节奏变化丰富多样。
首先,就是《九歌》中句子的长,这是该篇作品的鲜明特点。
每个句子都由多个分句组成,有的甚至达到十几个字,呈现出一种长句累句的节奏感。
这种长句使得整篇作品显得高亢激烈,情感丰富,给人以强烈的音乐感受。
其次,就是《九歌》中节奏变化的丰富性。
《九歌》的节奏变化极为多样,句子的长短交错出现,使得整个作品在韵律上具有较强的动感。
九歌·湘君_屈原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九歌·湘君_屈原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九歌·湘君_屈原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九歌·湘君先秦屈原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櫂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湘君啊你犹豫不走。
因谁停留在水中的沙洲?为你打扮好美丽的容颜,我在急流中驾起桂舟。
下令沅湘风平浪静,还让江水缓缓而流。
盼望你来你却没来,吹起排箫为谁思情悠悠?驾起龙船向北远行,转道去了优美的洞庭。
用薜荔作帘蕙草作帐,用香荪为桨木兰为旌。
眺望涔阳遥远的水边,大江也挡不住飞扬的心灵。
飞扬的心灵无处安止,多情的侍女为我发出叹声。
眼泪纵横滚滚而下,想起你啊悱恻伤神。
玉桂制长桨木兰作短楫,划开水波似凿冰堆雪。
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想在树梢把荷花采撷。
两心不相同空劳媒人,相爱不深感情便容易断绝。
清水在石滩上湍急地流淌,龙船掠过水面轻盈迅捷。
不忠诚的交往使怨恨深长,不守信却对我说没空赴约。
早晨在江边匆匆赶路,傍晚把车停靠在北岸。
鸟儿栖息在屋檐之上,水儿回旋在华堂之前。
把我的玉环抛向江中,把我的佩饰留在澧水畔。
在流芳的沙洲采来杜若,想把它送给陪侍的女伴。
流失的时光不能再得,暂且放慢脚步逍遥盘桓。
注释湘君:湘水之神,男性。
一说即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
君:指湘君。
夷犹:迟疑不决。
蹇(jiǎn):发语词。
洲:水中陆地。
要眇(miǎo):美好的样子。
宜修:恰到好处的修饰。
沛:水大而急。
屈原《九歌·国殇》翻译
屈原《九歌·国殇》翻译《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诗,是《九歌》中的一篇。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屈原《九歌·国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九歌·国殇》朝代:先秦作者: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译文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创作背景在屈原生活的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代,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后来居上,扩张势头咄咄逼人,楚国成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对象之一。
但楚怀王却放弃了合纵联齐的正确方针,一再轻信秦国的空头许诺,与秦交好,当秦国的诺言终成画饼时,秦楚交恶便不可避免。
自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起,楚国曾经和秦国发生多次战争,都是秦胜而楚败。
仅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楚秦战于丹阳(在今河南西峡以西一带),楚军大败,大将屈殇被俘,甲士被斩杀达8万,汉中郡为秦所有。
楚以举国之兵力攻秦,再次大败于蓝田。
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与齐、韩、魏联合攻楚,杀楚将唐昧,取重丘(今河南泌阳北)。
次年,楚军再次被秦大败,将军景缺阵亡,死者达2万。
再次年,秦攻取楚国8城,楚怀王被骗入秦结盟,遭到囚禁,其子顷襄王即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郭沫若的《九歌》译注(屈原|离骚)
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此书第一部分是《九歌今译》。
郭氏《九歌·解题》说:“十一篇歌辞有六种写法。
第一种是叙述祭祀的排场,如《东皇太一》、《礼魂》。
第二种是歌者或祭者向女神求爱,如《云中君》、《少司命》(这两位都是女神)。
第三种是男神向女神求爱,如《大司命》(大司命追求云中君)、《河伯》(河伯追求洛神)。
第四种是叙述女神的失恋,如《湘君》、《湘夫人》、《山鬼》。
但在这一种中,前二歌是戏剧式的写法,后一歌是小说式的写法。
第五种是祭祀者把神丢在一边,不愿意离开欢乐的祭场,如《东君》。
读《东君》就仿佛有《诗经》上的‘女曰鸡鸣,士曰未旦’,又‘(女)东方明矣,朝既昌矣!(男)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的那种味道。
第六种是直接礼赞,如《国殇》。
这是赞颂阵亡将士的歌。
只有这一首,没有包含恋爱的成分。
”
郭氏对《九歌》主要是翻译,注释很少,以上《解题》可以看成一种注释。
下面,我们将翻译、注释、解题结合起来分析讨论。
一、关于《东皇太一·东君·国殇·礼魂》的译注
《九歌》各篇的结构特点是:人物关系为结对式,既有A角、B 角,A角通常是篇名人物,B角是相关人(个体或群体);叙述方式有:A叙式、B叙式。
《东君》、《河伯》的A角为篇名人物(P),由A角叙述(S),表达式为:AP-AS;其余各篇的A角为篇名人物(P),由关系人B角叙述(S),表达式为:AP-BS。
郭氏认为,只有《国殇》一首“没有包含恋爱的成分”。
我们认为,没有恋爱成分的有四首,即《东皇太一》、《东君》、《国殇》、《礼魂》。
《东皇太一》是祭祀上皇的歌辞。
上皇是至高无上的天神。
上古的人们认为神灵掌握着人类的命运,祭祀,实质上是一种讨好神灵的媚神行为。
古代父权制建立后,妇女逐渐沦为男性统治者的财产或奴隶,这在宗教领域也有反映。
刘晔原著《中国古代的祭祀》说:“女性美迎合男性统治者的需要被片面强调起来……夏商周末代都有宠幸美女的纪录……人间贵族如此热衷女色,天帝神灵当然也不例外……为了满足想象中的神灵的贪恋女色的欲望,产生了以美女为祭品的习俗……以美色娱神。
”刘晔原等:《中国古代的祭祀》,15页,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
《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东君》“羌声色兮娱人”都是美色娱神媚神的内容,与“神椛瘛被颉吧駰人”恋爱有本质的区别,是不能划入“恋爱”之列的。
《汉书·礼乐志》载:祠太一于甘泉,“昏祠至明”,是从黄昏开始天明结束。
郭氏将“吉日兮辰良”译作“日子好,天上出太阳”,不妥。
《九歌》末篇《礼魂》,是祭祀祖先的歌辞。
《礼魂》有“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
”“女”即美女,属美色娱神范畴。
祭祀祖先,分祭者和被祭者。
这二者之间(在父权制社会都是男性)不可能有恋爱成分,在祭者(同宗同姓的晚辈)之间也不可能有恋爱成分。
《东君》中的东君是忠于责守的太阳神,每天驾车在天空从东到西,又匆匆穿过黑夜,从西返东。
由于太阳神的身份和职责,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