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郭沫若的《九歌》译注(屈原离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郭沫若的《九歌》译注(屈原|离骚)

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此书第一部分是《九歌今译》。郭氏《九歌·解题》说:“十一篇歌辞有六种写法。第一种是叙述祭祀的排场,如《东皇太一》、《礼魂》。第二种是歌者或祭者向女神求爱,如《云中君》、《少司命》(这两位都是女神)。第三种是男神向女神求爱,如《大司命》(大司命追求云中君)、《河伯》(河伯追求洛神)。第四种是叙述女神的失恋,如《湘君》、《湘夫人》、《山鬼》。但在这一种中,前二歌是戏剧式的写法,后一歌是小说式的写法。第五种是祭祀者把神丢在一边,不愿意离开欢乐的祭场,如《东君》。读《东君》就仿佛有《诗经》上的‘女曰鸡鸣,士曰未旦’,又‘(女)东方明矣,朝既昌矣!(男)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的那种味道。第六种是直接礼赞,如《国殇》。这是赞颂阵亡将士的歌。只有这一首,没有包含恋爱的成分。”

郭氏对《九歌》主要是翻译,注释很少,以上《解题》可以看成一种注释。下面,我们将翻译、注释、解题结合起来分析讨论。

一、关于《东皇太一·东君·国殇·礼魂》的译注

《九歌》各篇的结构特点是:人物关系为结对式,既有A角、B 角,A角通常是篇名人物,B角是相关人(个体或群体);叙述方式有:A叙式、B叙式。《东君》、《河伯》的A角为篇名人物(P),由A角叙述(S),表达式为:AP-AS;其余各篇的A角为篇名人物(P),由关系人B角叙述(S),表达式为:AP-BS。

郭氏认为,只有《国殇》一首“没有包含恋爱的成分”。我们认为,没有恋爱成分的有四首,即《东皇太一》、《东君》、《国殇》、《礼魂》。

《东皇太一》是祭祀上皇的歌辞。上皇是至高无上的天神。上古的人们认为神灵掌握着人类的命运,祭祀,实质上是一种讨好神灵的媚神行为。古代父权制建立后,妇女逐渐沦为男性统治者的财产或奴隶,这在宗教领域也有反映。刘晔原著《中国古代的祭祀》说:“女性美迎合男性统治者的需要被片面强调起来……夏商周末代都有宠幸美女的纪录……人间贵族如此热衷女色,天帝神灵当然也不例外……为了满足想象中的神灵的贪恋女色的欲望,产生了以美女为祭品的习俗……以美色娱神。”刘晔原等:《中国古代的祭祀》,15页,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东君》“羌声色兮娱人”都是美色娱神媚神的内容,与“神椛瘛被颉吧駰人”恋爱有本质的区别,是不能划入“恋爱”之列的。《汉书·礼乐志》载:祠太一于甘泉,“昏祠至明”,是从黄昏开始天明结束。郭氏将“吉日兮辰良”译作“日子好,天上出太阳”,不妥。

《九歌》末篇《礼魂》,是祭祀祖先的歌辞。《礼魂》有“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女”即美女,属美色娱神范畴。祭祀祖先,分祭者和被祭者。这二者之间(在父权制社会都是男性)不可能有恋爱成分,在祭者(同宗同姓的晚辈)之间也不可能有恋爱成分。

《东君》中的东君是忠于责守的太阳神,每天驾车在天空从东到西,又匆匆穿过黑夜,从西返东。由于太阳神的身份和职责,他不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