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一生的事迹
2024年度李鸿章生平事迹PPT
李鸿章积极开拓电信业,创办电报总局,架设电线,推动了中国通 讯事业的发展。
21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推动工业化进程
李鸿章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发 展。
加强对外贸易
他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了中国 经济的繁荣。
倡导商业精神
李鸿章提倡商业精神,鼓励国人投身商业活动,推动了中国商业 的繁荣和发展。
02
1853年,回安徽协助地方官办团练,对抗太平天国 。
03
1859年,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负责起草文书 。
8
担任直隶总督
1870年,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
在任期间,大力推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 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1895年,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引发社 会舆论的强烈不满。
2024/3/24
9
晚期政治活动
2024/3/24
01
1896年,访问欧美列强,寻求外交支持。
02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因《辛丑条约》的 签订而背上骂名。
03
1901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8岁。
10
03
军事才能与成就
2024/3/24
11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组建淮军
1862年,李鸿章受命组建 淮军,短时间内将淮军打 造成一支装备精良、训练 有素的劲旅。
2024/3/24
22
06
文化教育与思想
2024/3/24
23
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与传播
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李鸿章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动洋务运动,旨在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增强国家实力。
李鸿章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临终诗
李鸿章
一、李鸿章的生平 1.李鸿章简介 2.李鸿章主要事迹 3.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4.后人对他的评价
李鸿章的历史评价
李鸿章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 ),安徽合肥人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 - ),安徽合肥 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 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 号少荃( ),晚年自号仪叟 晚年自号仪叟, 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 别号省心,谥文忠。 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 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 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 商大臣, 文华殿大学士。 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 视其为大清帝国 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 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 李文忠公全集》 《李文忠公全集》。
李公趣事
在英国餐桌上有很多礼仪,如吃烤鸡先用叉按住,再用刀 割,再用刀摁住,再用叉戳肉吃。1896年李访英,受到热情 款待,李用手抓鸡,大家愕然,出于尊重,也学样。从此, 英国人吃鸡不必拘泥于刀叉。 同时,天天西餐使李无胃口。于是他让厨师将西餐的原 料和蔬菜和在一起,烧成了一锅大杂烩。扑鼻香味使英国官 员们馋涎欲滴,忙打听是什么菜?答曰杂碎。李示意他们尽 情享用,结果一个个赞不绝口。据说后来饭店的菜单上就有 了“李鸿章杂碎”。 这说明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 无高下之分。李鸿章作为一个中国使臣,在桀骜不逊的日不 落帝国人面前,没有卑躬屈膝,而是巧妙地宣扬了中华民族 的传统饮食文化。而影响至今,不得不说他有着强烈的民族 观念。
李鸿章生平简介
李鸿章的外交实践及失败引发了后世对清朝外交政策的反思,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 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提供历史人物研究的范例
李鸿章作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历史人物的多角度、多层面的 范例。
THANKS.
影响与评价
李鸿章在对外关系处理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开放性和进步性,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同时,他也受到了一定的争议和批评,有人认为他在处理对外关系时过于妥协和软弱。
经济改革与现代化
04
建设推动者
洋务运动背景下经济改革措施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李鸿章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工业技术 等,以提升国内生产力。
其父李文安是一位塾 师,注重培养子女的 品德和学识。
求学过程及师承关系
李鸿章在父亲的教导下,接受了基础 的启蒙教育。
在求学过程中,李鸿章结识了许多志 同道合的学友,包括后来的政治盟友 。
后来进入县学,接受更为系统的教育 ,研习经史子集。
早期思想形成与转变
李鸿章早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
随着学识的增长和时局的变迁,他开始关注国家大事,逐渐形成了改革图强的思想 。
在与洋务派人士的交往中,李鸿章逐渐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和清王朝的落后,从 而坚定了学习西方、自强求富的信念。
政治生涯与成就
02
清朝晚期政治局势概述
内忧外患
清朝晚期,国家面临严重的内忧 外患,内部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外部则遭受列强侵略,国家主
李鸿章生平简介
目录
•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 政治生涯与成就 • 军事才能与战绩展示 • 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推动者 • 文化教育事业倡导者与实践者 • 评价、争议及后世影响
[李鸿章简介_李鸿章的生平故事大全] 李鸿章传生平
[李鸿章简介_李鸿章的生平故事大全] 李鸿章传生平李鸿章是近代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名臣,李鸿章的生平故事中有着许许多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运动,接下来就跟随本文库一起了解李鸿章简介吧。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省心,谥文忠。
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因其忠辅清,才干了得而闻名。
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
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
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
着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
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
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家世渊源李鸿章的先祖本姓许,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今合肥市)。
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
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
父亲李文安(1801年-1855年)经多年苦读,终于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出生于合肥县磨店乡(今合肥市瑶海区东北部)。
李鸿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1821年-1899年),后来也官至总督;三弟李鹤章、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六弟李昭庆(1835年-1873年),后来也都非富即贵。
科举出身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
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
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以抒发胸怀。
其一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1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走进李鸿章-毁誉参半的一生
走进李鸿章——毁誉参半的一生李鸿章简介: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摘要:李鸿章作为一个影响了晚清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汉族官僚。
可以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
一生奔波劳累,是洋务运动中做事最多的的人。
最后却落得被时人、后人唾骂的卖国贼。
今天,我们应该抛弃过去的偏见,全面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李鸿章忠于自己的朝廷,而且倡导了洋务运动,着实为清朝做了很多好事,尤其是军事现代化以及船舶机械加工制造业上,这些我们都应当给与肯定,可是同时,他所签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实属无奈,作为一个外交官,表现出了清朝的国力衰微,李鸿章却被后人冠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
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
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
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整个晚清,慈禧代表清王朝满族贵族的最高统治者,太平天国后,清朝权力中心下移,地方汉族大员崛起。
湘系,淮系,北洋。
当中时间最长,做事最多的就是李鸿章。
赫德代表洋人和西方势力。
这足见李鸿章的分量。
甲午战争使他一生事业名声扫地,他也承认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没想到甲午一战,把我这个纸糊的灯笼给捅破了。
在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横扫中国江南地区,清朝的“八旗”,“绿营”不堪一击。
是靠汉族大员的团练才将其平定。
其中就包括李鸿章的淮军。
过去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被称为是他的一项“罪证”。
经过了太平天国,捻军两次大规模的内战后,李鸿章凭借军事力量起来了。
历史名人介绍-晚清名臣李鸿章
李鸿章从政之余,喜欢收藏图书。在上海寓居丁香花园,有 “望云草堂”藏书处。咸丰十年(1860)在上海镇压小刀会 起义时,经常光顾著名藏书家郁松年的藏书楼“宜稼堂”,郁 氏曾奉送多部珍籍给他。去世后,其藏书归于李经迈继承,其 珍贵版本于抗日战争中经“汉文渊”书肆主人出售不少。其余 藏书在1940年由其孙李国超捐献给震旦大学图书馆,计 18000册。
《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肆 人物评价
历代评价
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 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曾国藩的评价:“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屈辱外交
1874年,由于列强的入侵,李鸿章代表清王朝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 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背上了“卖国贼”的千古骂名。
叁 文化成就
文化成就
书法造诣
李鸿章扇面在不方不正的扇面上,布局有序,字字和谐于一体, 美若一粒粒生动活泼的珍珠在跳跃,行行有度,疏而不乱。览 之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不失为一篇书法高品佳作,显示 出李鸿章的书法造诣之深。
晚清名臣
—李鸿章
壹
贰
叁
肆
目
人
主
文
人
物
要
化
物
录
生
事
成
评
平
迹
就
价
壹 人物生901年11月7日)
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 生”。
李鸿章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李鸿章通过发行国债和纸币等措施,改革国家的财政金融制度,缓 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财政困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推动金融业发展
李鸿章积极推动金融业的发展,支持设立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促进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
05
李鸿章在文化领域中的影 响
提倡西学、兴办教育
推广西方科学技术
李鸿章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动洋务运动, 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促进中国的现代 化进程。
地给日本,并支付巨额赔款。这一结果使中国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之
中。
军事思想与策略
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李鸿章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拥有 强大的军事实力,因此他积极倡 导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加强国防建设。
重视海防建设
李鸿章认为海防是国家安全的重 要组成部分,因此他大力推动海 军建设,并提出“以海为防”的 战略思想。
维护传统礼仪
他在外交场合中坚持维护传统礼仪,体现了一个传统士大夫的尊 严和风范。
传承文化遗产
李鸿章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支持修缮文物古迹,为传承 和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推动中西文化交融
李鸿章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积极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倡导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念。
外交手腕与策略
01
在处理外交事务时,李鸿章坚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灵 活运用外交策略,展现出高超的外交手腕。
02
在与列强的交涉中,他善于利用国际法和外交惯例,为清朝争
取了更多的权益。
通过外交手段成功解决了多次边境争端和贸易纠纷,维护了国
03
家的领土完整和经济利益。
改革思想与尝试
李鸿章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中国挨多少次打,李鸿章就签多少次约。
“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这 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
“慌什么,都不要哭,我死不了! 此血可以报国矣!” “再减少5000万,行不行?” “5000万两不行,再减少2000万总行吧?” “无论如何再减少点儿,就作为老夫回国的旅费吧!”
四大 功绩
兴办近代军事校园
李鸿章深知清朝军事制设和教学的落后,要展 开近代化军事变革,有必要从人才的培育下手。 一是选送可塑之人出国学习。 二是树立新式军校。1880年他“参酌西国陈 规”,兴办了天津水师书院,培育技术人才。
THE BUSENESS PLAN
CONTENTS
目录
02
人物品性
旷世 奇才
书法造诣
李鸿章扇面在不方不正的扇面上,布局有序,字字和谐 于一体,美若一粒粒生动活泼的珍珠在跳跃,行行有度, 疏而不乱。览之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不失为一篇 书法高品佳作,显示出李鸿章的书法造诣之深。
个人作品
李鸿章的作品,收录于桐城吴汝纶主持编 纂的称《李文忠公全集》全集100册,内 分奏稿、朋僚函稿、译著函稿、教堂函稿、 海军函稿及电稿等。其余为政书、兵书、 方志、科技图书及历代名人年谱等
办天下大事,贵实心, 尤贵虚心。非真知灼见 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 贵耳贱目,最足误事 能受苦乃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添加 文本
机器创造一事,为今御侮之 资,自强之本
大丈夫生世,惟血气养性不可 磨灭 ,否则入魔道矣。
感谢观看
美味名犬
趣闻 轶事
有冷有热
和我的孙 子一般大
THE BUSENESS PLAN
CONTENTS
目录
03
人物评价及名言
李鸿章一生的事迹
李鸿章一生的事迹:李鸿章(1823~1901)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
安徽合肥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1858年冬,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
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
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
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
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
地方实权既握,又于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
后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
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出犯太平军。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从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
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
同年,署理两江总督,调集淮军数万人赴中原对捻军作战。
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
次年,授湖广总督。
其后,采取“就地圈围”、“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约今河北)、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
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
李鸿章的功与过最新
李鸿章的功与过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
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
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
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
旁白:李鸿章,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1838年年幼的李鸿章随父进京,拜曾国藩为师,9年以后,他殿试高中钦点翰林。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他由文臣而至六部拜卿相的仕途被打乱了,历史却另外安排了他的发迹之路。
1853年李鸿章走上了军旅生涯,1856年怀才不遇的他改投曾国藩湘军大营,迈出了人生辉煌的第一步。
平定太平天国旁白:1854年李鸿章军事才能显露,在1854年到1869年之间李鸿章参与了平定太平天国和发捻。
正:虽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助纣为虐之嫌,被后世史家和百姓骂成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但不可否认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更加明显,综观历史,农民起义,只是以武力实现了改朝换代。
它只能以一个新政权,取代一个旧政权,并不能推动中国更向前一步发展。
而且长期的内乱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试问哪个国家的崛起是处于内忧外患时期的?无数的史实证明只有先保证国内局势的相对平稳才有机会实行改革并逐渐走向富强,而李鸿章正是其中一个结束内乱的人。
错:在太平军的战斗中曾经杀降,违背了自己的承诺。
此举有过河拆桥之嫌,李鸿章有些不仁不义。
洋务运动反: 李鸿章洋务思想有其局限性,认识只局限于“器物”层面,并未深入到“制度”乃至“思想”。
李鸿章曾经想放弃新疆。
沙俄侵略中国土地占领最多。
中国如今收复了大部分土地,却唯独俄罗斯的大片领土无法收回,还独立出去了一个蒙古。
当沙俄煽动新疆叛乱时,李鸿章却目光短浅,主张放弃新疆领土。
他用“海防”重于“塞防”的理由来搪塞收复新疆之举,并听之任之,只求不伤元气,这是他对祖国河山的冷漠。
甲午战争错:一对朝外交政策的失误,表面上给其自主权,暗则为其提供保护,给日本留下了口实。
二是过于依赖其他国家的帮助,希望其他国家从中调停。
历史解密李鸿章一生都经历过哪些大事?李鸿章生平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鸿章一生都经历过哪些大事?李鸿章生平简介
导语: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本名李章铜,字渐甫,号少荃,合肥汉族人,世人尊称其为李中堂、李合肥。
他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本名李章铜,字渐甫,号少荃,合肥汉族人,世人尊称其为李中堂、李合肥。
他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他一手创办了淮军和北洋水师,一生都致力于挽救衰败的大清帝国,他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李鸿章一生,少而聪慧,勉励读书,后随曾国潘学习,继承曾国潘办实事的作风。
为官后,强悍镇压太平天国,领导洋务运动,开办实业,建设海军,增强海军实力,后几次大战战败,以个人之力,周旋于列强之间。
他一生做了许多实事,也代清朝签订了几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卖国贼”,有人说他是破落帝国的无奈重臣,功过是非,已如历史云烟,飘荡消散。
但他被当时人推崇,自有因由。
他生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身后被追赠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
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对其都极为尊崇,这个被历史蒙上面纱之人,他这一生到底功过如何呢?
李鸿章之功:
1。
组建淮军
太平天国成立后,一路如尖刀利刃,乘风纸破,势如猛虎。
清军一
生活常识分享。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清政府的重臣之一,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世人尊称其为李中堂或李合肥。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李鸿章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
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殷实的家庭,自幼通读经史,在成年后通过参加科举走上仕途。
相较于其他学子,李鸿章获得的人际关系远比官职更为重要,例如他的恩师曾国藩。
咸丰年间,李鸿章通过镇压太平军进入了军中,随后因清政府江南兵力的薄弱而受命组建淮军,以曾国藩的湘军为骨干,淮军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势力,军事力量不断扩大,在湘军解散后,淮军仍旧是江南最精锐的部队。
这支地处江南的武装力量成为李鸿章拥有清政府话语权的根本。
同治年间,李鸿章与左宗棠等人试图在封建帝制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发起了近代中国资本力量的启蒙,建立清政府国有企业,改变晚清朝廷关于近代科学、军事和经济的态度。
洋务运动期间,以李鸿章为主的清政府外交部门一度在列强国家面前获得主权。
光绪年间,李鸿章开始组建清政府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的成立代表洋务运动的巅峰,然而终因政治制度的腐朽,后勤补给极为落后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同时也标志着李鸿章奋斗半生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晚年,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李被晚清逃亡政府逼迫,前往北京。
重病缠身的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身心俱丧,病逝于北京,谥号文忠。
李鸿章是好人吗毫不夸张的讲,很多人不知道咸丰帝,但是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李鸿章。
不管是不是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他都被世人记住了。
李鸿章,清政府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人们喜欢叫他李中堂,关于他的争议从清政府以来就没有断过,对于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争议也没有断过。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李鸿章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更称他为“再造玄黄之人”。
说李鸿章是好人的,认为他虽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这不是他的错,相反正是因为他据理力争,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使得大清以最小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和平与稳定,大清的衰弱和没落都不是他一个人可以避免的,明明知道代表大清签订不平等条约会遗臭万年,但是还是只身前往,他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在签订不平等条约时为人民争取最大的条件,开办洋务运动力图使国家富强,这些都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与为保护这个国家所做的努力。
李鸿章主要事迹一生当中都做了哪些伟大事情
李鸿章主要事迹⼀⽣当中都做了哪些伟⼤事情李鸿章主要事迹⼀⽣当中都做了哪些伟⼤事情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军政重⾂,更是晚清时代的风云⼈物,所以很多⼈都希望能够了解他,都希望李鸿章的主要事迹,所以⼤家都希望能够认识李鸿章这个⼈,⽽在本篇⽂章中,⼩编就来和⼤家来说说李鸿章的主要事迹,看看他这⼀⽣当中都做了些什么伟⼤事情。
李鸿章⽣平事迹:1823年(道光 3年)1岁正⽉初五⽇⽣于安徽合肥县东乡磨店乡。
⽗亲李⽂安,母亲李⽒,兄弟姐妹⼋⼈,李鸿章排⾏⽼⼆,谱名章铜李鸿章1840年(道光20年)18岁中秀才⼊学1844年(道光24年)22岁应顺天府乡试,考中84名举⼈,同年与周⽒完婚1845年(道光25年)23岁⼊京会试,以年家⼦⾝份受业曾国藩门下1847年(道光27年)25岁中进⼠,列⼆甲第13名,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1850年(道光30年)28岁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络配图1853年(咸丰3年)31岁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5⽉⾸次与太平军交战于和州裕溪⼝1856年(咸丰6年)34岁9⽉,随同福济等先后攻克巢县、和州等地,后叙功赏加按察使衔。
1858年(咸丰8年)36岁12⽉赴江西建昌,⼊曾国藩幕府1862年(同治元年)40岁李鸿章率13营淮军抵达上海;3⽉署江苏巡抚,12⽉改为实授。
1863年(同治2年)41岁正⽉兼署五⼝通商⼤⾂。
奏设外国语⾔⽂学学馆于上海,是其创办洋务之始1864年(同治3年)42年率领淮军各部攻⼊常州,⼤肆杀戮太平军。
清廷赏骑都尉世职1867年(同治6年)45岁授李鸿章为湖⼴总督,仍在军营督办剿捻事宜⽹络配图1869年(同治8年)47岁⼆⽉兼署湖北巡抚,12⽉被任命赴贵州督办苗乱军务。
1870年(同治9年)48岁-李鸿章⽣平事迹_提古论今_新浪博客七⽉开始办理天津教案,⼋⽉调任直⾪总督,后⼜兼任北洋通商⼤⾂1871年(同治10年)49岁七⽉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弟赴美国留学1872年(同治11年)50岁六⽉授武英殿⼤学⼠,11⽉设轮船招商局1874年(同治13年)52岁10⽉与⽇本签订《北京专条》,结束⽇本出兵台湾的事件。
关于李鸿章的历史事件
关于李鸿章的历史事件近年来,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及策略的研究十分引人瞩目。
从文献来看,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和策略的把握,既存在着完全否定的意见,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关于李鸿章的历史事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李鸿章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关于李鸿章书法造诣人们在评述李鸿章功过是非的同时,逐步注意到了他的书法艺术,通过其存世的大量墨迹,我们看到了他书法的非凡功底。
但很少有人提及他是位素养颇高的文化人,更是位造诣甚深的晚清书法家。
[14] 李鸿章扇面在不方不正的扇面上,布局有序,字字和谐于一体,美若一粒粒生动活泼的珍珠在跳跃,行行有度,疏而不乱。
览之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不失为一篇书法高品佳作,显示出李鸿章的书法造诣之深。
关于李鸿章轶事典故1896年李访英(实为访美),受到热情款待,李用手抓鸡,大家愕然,出于尊重,也学样。
从此,英国人吃鸡不必拘泥于刀叉。
同时,天天西餐使李无胃口。
于是他让厨师将西餐的原料和蔬菜和在一起,烧成了一锅大杂烩。
扑鼻香味使英国官员们馋涎欲滴,忙打听是什么菜?答曰杂碎。
李示意他们尽情享用,结果一个个赞不绝口。
据说后来饭店的菜单上就有了“李鸿章杂碎”。
这说明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无高下之分。
李鸿章作为一个中国使臣,在桀骜不驯的日不落帝国人面前,没有卑躬屈膝,而是巧妙地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
李鸿章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办天下大事,贵实心, 尤贵虚心。非真知灼见 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 贵耳贱目,最足误事 能受苦乃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添加 文本
机器创造一事,为今御侮之 资,自强之本
大丈夫生世,惟血气养性不可 磨灭 ,否则入魔道矣。
感谢观看
美味名犬
趣闻 轶事
有冷有热
和我的孙 子一般大
THE BUSENESS PLAN
CONTENTS
目录
03
人物评价及名言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 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居位之高之久,却乃使庞然硕大之中国降为二等国。” “
1864年,41岁,李鸿章被赐封一等伯爵。 1868年,45岁,官升为太子太保衔、 湖广总督;封疆大吏。
1866年,43岁,李鸿章剿捻有功,获赏黄马褂。 1870年,47岁,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是大清9 位封疆大臣之首。
1873年,50岁,李鸿章正式补授武英殿大学士,正式成为全大清汉官之首。
励精 图治
四大 功绩
兴办近代军事校园
李鸿章深知清朝军事制设和教学的落后,要展 开近代化军事变革,有必要从人才的培育下手。 一是选送可塑之人出国学习。 二是树立新式军校。1880年他“参酌西国陈 规”,兴办了天津水师书院,培育技术人才。
THE BUSENESS PLAN
CONTENTS
目录
02
人物品性
旷世 奇才
历史书里,他是丧权辱国的罪人,是卖国求荣的权臣。 然而,现实中,他却是一心为国的爱国忠臣。 可怜,这时世的艰难困顿,既是他一切荣耀的来处,也是他 一切屈辱的源出。 其扶大厦之将倾,耗尽心血为迟暮之帝国,小有中兴却难 逃历史洪流。 时局惟艰,干戈未息。滔滔历史,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 所有的反抗总是无力,所有的尊严,也不过是对自己的嘲弄。
李鸿章部分事迹介绍
李鸿章生于1823年,于1901去世。
安徽合肥人,也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原配夫人周氏,咸丰十一年(病故。
继室赵小莲,系太湖望族、进士赵昀之女。
侧室莫氏,侍恩垕、任德和、张佩纶。
李鸿章幼女菊耦(著名作家张爱玲的祖母).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
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
李鸿章在赴京途中,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诵。
最令李鸿章庆幸的是,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的“乙丙之际”,即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李鸿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
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
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更折服了美国人,他们是这样描述的:……他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
”他的思绪回到了17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
——李鸿章在美国所受到的接待的规格、礼遇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后来访过美的中国领导人如邓小平等人无一能望其项背的。
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国人的好感,终于在后来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
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
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
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
父亲李文安1801-1855经多年苦读,终于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李鸿章出生于合肥县东乡今肥东县,现属合肥瑶海区磨店乡。
李鸿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1821-1899,后来也官至总督;三弟李鹤章、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六弟李昭庆1835-1873,后来也都非富即贵。
至于李鸿章本人,生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
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
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
李文安在科举入仕前,长期在家乡以课馆为业。
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
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第一次科考落榜,住京曾国藩宅邸受曾补习教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翰林院编修。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从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
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
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北洋海军。
为培养“自强”“求富”所需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
李鸿章所要进行的事业是想让中国工业化,军事化,教育化,但他只成功了一半。
中外力量对比悬殊的格局,使李鸿章产生了严重的惧外思想,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坚持“委曲求全”的方针。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李鸿章受命,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在《马关条约》签字。
李鸿章生平简介
洋务运动
1862年,他率淮军赴上海镇压太平天国,并很快升 任江苏巡抚。叹于洋人武器之威力,惊呼“真神技 也”,视为“攻城利器”。他认识到,中国兵器不 如人,必须引进西洋兵器。
同治四年,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上,鉴于原 设三局设备不全,在曾国藩支持下,收购了上海 虹口美商旗记铁厂,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 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与此同时,苏州机器局 亦随李鸿章迁往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同治 九年,调任直隶总督,接管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 机器局,并扩大生产规模。
湘军组建
• 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 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 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旋 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地方实权既握, 又于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 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 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 一支地方武装。后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 上逐渐形成。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 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出犯太平军。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 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 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 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 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 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 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 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 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 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 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 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 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 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 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 近代化开始的标志由于李鸿章 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 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 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 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 代化海军舰队等。
湘军幕僚 淮军组建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有关李鸿章历史事件叙述_有关李鸿章历史事件介绍
有关李鸿章历史事件叙述_有关李鸿章历史事件介绍李鸿章是晚清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晚清的一代权臣、清政府外交的重要决策者和执行者,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有关李鸿章历史事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李鸿章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李鸿章(1823—1901),又名章铜,字子黻,又字渐甫,号少荃,又号仪斋,晚年自号仪叟。
磨店乡群治村人。
李鸿章祖上原姓许,因舅家李姓无嗣,李鸿章八世祖迎溪遂兼祧许、李二姓。
李鸿章少年顽皮,喜养雀,稍长颖悟过人。
六岁始师堂兄李少岚就读,后从当地名儒周先生攻读四书五经;十八九岁便成了府学廪生。
道光甲辰(1844年)开科,鸿章参加顺天乡试,中第84名举人;道光乙巳年(1845)至京,其父把他举荐给曾国藩,曾见其英俊聪慧,能倒背《春秋》,大爱之,授以义理经世之举;道光丁未年(1847)会试,鸿章应试中第25名进士,殿试二甲,朝考一等,授翰林院庶士,时与郭嵩涛、沈葆祯、李宗羲被称为“丁未四君子”。
李鸿章湘军幕僚1853年(咸丰三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
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
他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5月首次李鸿章与太平军交战于和州裕溪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鸿章一生的事迹: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
安徽合肥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1858年冬,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
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
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
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
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
地方实权既握,又于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
后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
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出犯太平军。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从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
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
同年,署理两江总督,调集淮军数万人赴中原对捻军作战。
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
次年,授湖广总督。
其后,采取“就地圈围”、“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约今河北)、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
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
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
同时,又著手筹办北洋海防,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于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北洋海军。
为培养“自强”“求富”所需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
所有这些洋务事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外力量对比悬殊的格局,使李鸿章产生了严重的“惧外”思想,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坚持“委曲求全”的方针。
1901年11月去世。
谥文忠,晋封一等侯。
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根据收集的资料,李鸿章一生签订了30 多个条约根据我所收集的资料,由李鸿章作为清政府代表与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871 年8 月《中日修好条约》;1876 年9 月中英《烟台条约》;1884 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4 年5 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5 年4 月中日《天津条约》,同年《中法新约》;1895 月中日《马关条约》,同年11 月,中日《辽南条约》;1896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中日《辽南条约》;1896 年3 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6 月《中俄密约》;1898 年6 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1901 年9 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
李鸿章也算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在当时那种国际
大环境下他也算尽未到一个外交家的努力,但是所有对外关系交涉的失败是因为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贫弱的经济基础和软弱的国际地位,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因为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皇室势力。
而这些垃圾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只有把所有的罪过都推给直接出面做事的下人——李鸿章。
对于李鸿章的看法或是评论几乎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而我自然也不例外了。
其实,我觉得历史上的李鸿章,绝非是某些史学家所描述中美化的那样忍辱负重、功勋卓著,也不完完全全是某些批判家眼中一个没有操守、乏善可陈的历史丑角,而是一个愚蠢、自私、贪婪、懦弱,而又同时具有先进意识和卓越才能的封建官僚者的典型代表.
有一些人对李的看法过于偏激,我们应当站在更公平严谨的历史角度来评价李鸿章这个人。
固然,他是丑恶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但是这也无法磨灭他在历史上做过的一些功绩。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他的这一生是过错大于功绩的。
首先,李的最大功绩主要体现在了军事上、经济上和教育上,而他的最大过错则主要体现在外交政治上、对内统治上和日常生活上。
军事上:他主持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着力更新武器装备、训练改革,推行了军事近代化进程;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又创办了近代军事学校;指挥甲午海战。
在当时这些对于之前的那些闭关锁国而又自大的清朝统治者而言,足以体现李鸿章的先进意识和理念。
李鸿章不仅在“洋务”方面表现出了他卓越的才能,他所
领导的洋务运动对当时而言更是一种另一形式的改革。
如此,他对军事近代化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济上:他为了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
这些实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时也大大地刺激民用工业的发展,为近代的经济也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这事迹也能体现了他的先明之处。
教育上: 为培养“自强”“求富”所需人才,他还组织创办了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
打破了旧时的教育模式,为教育事业开创了一番新景象。
这些也是他功绩之一,也体现了他的先进的作风。
顾名思义,他是一个封建官僚,自然是以统治者们自己的利益为先,当然摆脱不了封建统治者丑恶的嘴脸。
以上全是他的功绩,接下来就该翻一翻他的大过了。
外交政治上:他在天津教案时,软弱无能,赔款他人;他还签订了《中日天津条约》、《马关条约》、《中法新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30多条不平等的条约;俄皇加冕作为头等公使出使。
这些事件后使国家丧失了大片土地,还使大量黄金、白银等大量外流;国家主权也沦丧,使国家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人民过着丧权辱国的日子,生活备受欺凌。
这些不仅体现了他的懦弱无能,也体现了他的自私与愚昧。
对内统治上:他镇压太平军人民的运动,剿杀义和团。
这体现了
他以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为首,镇压和压榨人民的自私的嘴脸。
日常生活上:李热衷于享用洋酒、咖啡和高档洋货。
据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记载:李“每膳供双鸡之精汁,朝朝经侍医诊验,常上电气。
”就连《走向共和》的导演都承认李鸿章生活奢侈,喝的水都是从荷兰进口的。
李鸿章还大受贿赂,据《沙俄财政部档案汇编》记载,李鸿章一共接受了沙皇俄国170.25万卢布的贿赂(有李鸿章派人提取款项存条和当日提款的记录)。
在此之外,李鸿章还接受过俄方另一笔贿赂:1898年3月22日,沙俄给李和总理衙门张荫桓各50万元贿赂(张荫桓实得25万),旨在催促中方尽快签署《旅大租地条约》和稍后的《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撇开其他的事情不论,单此受贿卖国一项,即足以证明李鸿章品质之败坏。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当时的另一位官员许景澄在负责中东铁路交涉过程中,俄国人曾许以1.5万两银子作为每月的办公费,可以由许随意支取,以便在中东铁路上攫取利益,被许严拒,许且把已到账的1万两银子上交总理衙门。
因而,说他生活奢靡,为官腐败,贪得无厌,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当时民不聊生,他却自顾自已的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来换取金钱,过着如此纸醉金迷的日子。
我觉得站在更公正的历史角度来分析,我们应当这样来评定他:他的一生终究是过错大于功绩的。
自然,他也是一个愚蠢、自私、贪婪、懦弱,而又同时具有先进意识和卓越才能的封建官僚者的典型代表,并不是一个没有操守、乏善可陈的历史丑角,也不是什么忍辱负重、功勋卓著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