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科举制度简述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五代科举制度简述
于北山
【专题名称】中国古代史
【专题号】K2
【复印期号】1983年07期
【原文出处】《淮阴师专学报》1983年02期第33-39页
一、科举制度的渊源和演变 (1)
二、隋、唐五代科举的种类和重点 (2)
(一)“州都”和“中正” (2)
(二)学馆生徒、乡贡——明经、进士...... . (2)
(三)制科——贤良方正、极言直谏,...... . (4)
三、科举在当时的作用及其流弊 (6)
(一)削弱了高门士族的垄断,扩大了招揽人材的门路。 (6)
(二)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要求。 (6)
(三)以功名利禄吸收知识分子,削减反抗自己的潜势力。 (6)
五代士人的入仕方式大抵有四,曰科举,曰征辟,曰萌荫,曰流外入仕,(针对进士的地位)
(宋)郑樵“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通志》中华书局,1987,439页。(进士出身)
一、科举制度的渊源和演变
科举制度,是历代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政权所采取的重要政治手段之一。“科”是考试的科目(就是门类),“举”是指地方上的选拔或推荐。
从当前能见到的古代文献资料来看,科举起源很早,《周礼》、《礼记》中都有记载。在周代,地方官选拔“贤能”之士输送到中央王朝,是他们应尽的职责。《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举行二次“大比”,考察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这就是后代“贤良方正科”的雏型。《礼记·王制》:乡论“秀士”。又有所谓“俊士”“造士”、“进士”等名称。《礼记·射义》:“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当然,这些记载,并不能肯定秦代以前已经有完整的科举制度存在。因为那时社会性质,奴隶制和封建制属于交错状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平衡,贵族专权普遍存在,全国形势未能统一,广开渠道以登进人材还不可能形成普遍要求和固定制度。但后代的进士、贡士和有关科举的一些名称,在古代文献里却已明显地出现了。
西汉初年,全国重归统一,形势起了很大变化,统治者已注意及此。汉高祖十一年(前
196)曾下诏说:“……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科目也逐渐完备,有所谓“博{K23759.JPG}弟子”、“明经”“明法”、“学童”、“秀才”、“廉吏”、“贤良方正”、“孝廉”等等。又有所谓“特科”(即唐代“制科”),是国家感到需要何种人材,即令公、卿、郡国举奏,有“茂才异等”、“孝悌力田”等。对荐举到朝廷的人,还需要考试,名为对策、射策。其优异者即授官职,如晁错、公孙弘、董仲舒、肖望之等,都是此中出身的。还有由“上书言事”直接得官的。总之,为了广开才路,野无遗贤,朝廷设了很多渠道,都是和大汉帝国统一政权的需要相适应的。
后汉大体沿袭前汉。不过前汉重“举贤良”,后汉重“举孝廉”,仍由州县选拔,只是按人口比例选送,再由朝廷考试,方法更严密些。但到末叶,也必然地出现一些弊病。桓、灵、献帝之世,就有谣谚讽刺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这种制度,已随汉末政权的削弱、瓦解而徒存形式了。
到魏、晋、南北朝,选举制度有了很大的变革。虽然举秀才、察孝廉制度并未完全废除,然大体总依曹魏“九品官人”之法。九品官人法,是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向朝廷推荐。把人物分成“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这种制度,表面看来是要比专靠地方官选拔人材来得普遍而准确,实则建立了一种高门士族和贵族集团合流的政治制度,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对魏、晋、南北朝士族门第观念和阀阅势力的形成,对当时,对后代,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隋、唐五代科举的种类和重点
(一)“州都”和“中正”
隋文帝杨坚,建立起统一大帝国以后,随着形势的稳定和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典章制度的沿革兴废,自然成为当时的政治课题。
前面提到,魏、晋、南北朝推行的九品官人法,在州郡设置中正、小中正,专司评选人材,向朝廷推荐。隋代初期犹沿其制,后来废止,改为荐举,设立“州都”(从改变名称说,和隋代避“忠”字讳有关)。规定每州岁贡三人,开的科目有“志行修谨”、“清平干济”等。但实际做来,也有不少流弊:一是负责甄拔的人自己不免主观和不公平;二是这种抽象标准很难具体掌握。因此,有人就批评中正“蔽善抑才”,并且常常引起纠纷和控诉。到炀帝时,就不能不加以改革了。
唐代初期,不设州都,依北周、北齐旧制,每州仍置“大中正”一人,掌知州内人物,品量望第,以本州门望高者领之,无品秩。但这个制度,未久即废。
(二)学馆生徒、乡贡——明经、进士……
隋、唐两代,自京都到地方州、县,都有“学”;又有门下省的弘文馆和东宫的崇文馆,其中学生都称“生徒”。
隋初广设学校,杨坚曾下诏书说:“朕抚临天下,思弘德教,延集学徒,崇建庠序,开进
仕之路,佇贤隽之人。”对从京都到州、县的学校,朝廷认为“徒有名录,空度岁时”,于是下诏解散。国子学唯留学生七十人,其它如太学、四门学也都废除。炀帝杨广虽然荒淫无道,却很重视文化,和他父亲不同。所以一做皇帝,就下诏恢复学校。史家记载说:“炀帝即位,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盛于开皇之初。”(注:《隋书·儒林传序》。)这些学生卒业后,通过考试或考核,都加登用。至于地方推荐选拔人材,是由州、县先考,再保荐到尚书省应试。这已是为后世的举人、进士导夫先路了。
唐代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制。“唐代取士之科,多因隋旧。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注:《新唐书·选举志》。)
学校凡六,都属于国子监。
{K23760.JPG}
此外,地方学:京都,都督府(大、中、下),州(上、中、下)县,也都有学生,最多者八十人(京都),最少二十人(下等县)。
此外,又有门下省的弘文馆(30人),东宫的崇文馆(20人),专收皇帝、皇太后、皇后的亲属及宰相高级官员的子弟。
学校的课程一律是儒家经典(律、书、算三科以专业为本,但也有必修的经典课)。太宗时,经文有定本,经义有定程。考试分“读”和“讲”两项。读用“帖经”的办法:博士(教师)掩蔽经书前后两边,中间只留一行,又用纸帖一行中的三个字,使学生读出被帖的三个字。“讲”是要求生徒通晓经义,博士提问若干条,生徒按条作出书面答复。
乡贡是在家自学的人,学业有成,自向州县报告求举(称“投牒”)。经考试及格,贡到尚书省,受吏部考试,后改为礼部。
无论是学、馆生徒和地方乡贡,都有资格参加尚书省吏部以及后来的礼部考试,简称叫“省试”,这是朝廷取士的主要渠道。科目虽有十数,但其中以应明经、进士者为多,而尤以进士一科最为当时士人所艳羡。
考唐初科举最重者为秀才科,试“方略策”。这种文章徒托空言不行,要真正有些济世安邦切于时用的见解,士人多有意回避,不敢或不愿应考,高宗永徽二年(651)遂停之。《通典》:“初,秀才科最高。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由是废绝。自是,士族所趋向,惟明经、进士二科而已。”这是谈明经、进士之前所应说明的。
明经、进士,武德及贞观初期,止试策论。高宗调露二年(680),二科并加帖经。其后又加《老子》、《孝经》,使兼通之。(《老子》策,明经试二条,进士三条。)厥后课试内容,屡有变动,大抵不外帖经、经义、时务策等项。《通典》:“明经所试,一经问十义,得六者为通。问通而后试策,凡三条。三试皆通者为第。”
明经,隋代所置。唐代臣僚由此出身的也不少。
进士科亦隋炀帝所置,那时进士只试对策,不试诗赋,看来仍是两汉对策取士的老路。杨绾曾说:“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武则天时,左补阙薛登上书谓:“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唐摭言》:“进士,隋大业中所置也。”“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新唐书·选举志》也说:“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方其取以词章,类若浮文而少实;及其临事设施,奋其事业,隐然为国名臣者,不可胜数,遂使时君笃意,以为莫此之尚。”
至于唐代士林风气,重进士而轻明经及制科,唐、宋公私记载中,也数见不鲜。(注:《隋唐嘉话》(中):“吾(初唐宰相薛元超自谓——笔者)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