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支架手术步
![颈动脉支架手术步](https://img.taocdn.com/s3/m/0ba381ae02d276a200292ec5.png)
• 确定支架两端的标记在病变外端
• If it is necessary to place a second Carotid Wallstent • allow a minimum overlap of 5mm
• 如果有用第二个支架,重叠部分最少要有5mm
6. 颈动脉支架术
• Carotid Wallstent™ Deployment Technique Review
• Up to about half way it is possible to recapture the stent and reposition it
6. 颈动脉支架术
• Carotid Wallstent™Deployment
• Immobilize the stainless steel tube 固定不锈钢管 • Slide the T-connector gently towards the black release marker until the Carotid Wallstent is 50% deployed. • 在支架释放小于50%时,将T连接向黑色释放标记移动, • Check position of the partially deployed Carotid Wallstent within the stenosis 检查狭窄病变内部分释放的支架 • Contrast medium can be injected through the guiding catheter • 造影剂可以通过指引导管注入
定位&释放
视角 2: confirm apposition with crescent shape
视角 2: Not apposed
4 - 4 FilterWire EZ™动脉远端保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746098fe4733687f21aa46.png)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约有1/3的患者可发展为脑梗死。
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1]。
具有创伤小、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2]。
我科于2006-2010年已施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2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l0例,年龄48岁~70岁,平均59岁。
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反复TIA发作、肢体语言功能不同程度障碍等。
28例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50%~90%。
方法:患者仰卧于DSA床上,常规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8F动脉鞘,引入6F导引导管于患侧颈动脉,选用微导丝从导引导管内送入,先将微导丝通过狭窄部位到达颈动脉远端正常血管内5cm以上,在微导丝的支撑和导引下将支架缓慢送入狭窄血管,跨狭窄部位置,缓慢扩张球囊至推荐的最大压力,使支架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然后回抽球囊内的造影剂,造影证实血管成形满意后,将球囊缓慢回撤,释放支架。
2结果本组28例病人,所有支架置入均获成功,造影显示管腔扩张满意。
无死亡病例及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
2例支架置入后出现心率减慢,经使用阿托品针静脉注射后好转。
所有病人均坚持按医嘱正规服药,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3护理3.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该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且费用较高。
一方面患者和家属对此技术缺乏了解,易产生疑虑和恐惧心理。
另一方面又担心治疗效果不佳而产生心理压力[3]。
护理人员应主动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状况,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过程,消除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取得理解和配合。
术前准备:做好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检查;双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备皮;遵医嘱做好各种药物试验,包括碘、抗炎药物过敏试验;术前3d遵医嘱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及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术前8h禁食禁水;术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
颈动脉支架植入(CAS)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EA)的效果对比及血
![颈动脉支架植入(CAS)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EA)的效果对比及血](https://img.taocdn.com/s3/m/2b156bd331b765ce050814ab.png)
颈动脉支架植入(CAS)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EA)的效果对比及血清MMP-9及TIMP-1的变化作者:叶志军周格知鲍翔蒋烽烽徐渭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0年第07期[摘要] 目的比較颈动脉支架植入(Carotid artery stent,CAS)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效果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选择性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变化。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8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CAS组43例与CEA组43例,CEA组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S组采用颈动脉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lon, MMSE)、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变化。
结果 CEA组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CAS组(25.58%)(P0.05)。
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血清MMP-9和TIMP-1水平较术前降低(P[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效果;基质金属蛋白酶-9;选择性抑制剂-1[中图分类号] R543.4; ; ; ; ; [文献标识码] B; ; ; ; ;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07-0040-04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and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and changes of serum MMP-9 and TIMP-1YE Zhijun; ;ZHOU Gezhi; ;BAO Xiang; ;JIANG Fengfeng; ;XU WeiFirst Inpatient Area,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Jinhua Centr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Jinhua; ;321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carotid artery stent(CAS) and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 and the changes of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 Methods Eighty-six patients with carotid sten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9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AS group with 43 patients and the CEA group with 43 patien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Carotid endarterectomy was performed in the CEA group and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was used in the CAS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1-month and 3-month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 scale and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lon(MMSE),and serum MMP-9 and TIMP-1 level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EA group(9.30%) was lower than that(25.58%) in the CAS group(P<0.05). The MoCA score and MMSE score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surgery(P<0.05).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MoCA score and MMSE score between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i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serum MMP-9 and TIMP-1 levels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surgery i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serum MMP-9 and TIMP-1 levels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in the CEA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AS group(P<0.05). Conclusion;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s superior to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stenosis, causes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duces the levels of MMP-9 and TIMP-1 significantly, thereby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Key words]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rotid endarterectomy; Effect;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随着我国老龄化状况的加剧,脑卒中成为常见的一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结果显示,脑卒中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三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1-2]。
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介入室护理
![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介入室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8a5acb844769eae109ed24.png)
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介入室护理摘要】脑卒中是造成死亡的重要病因,其中缺血性卒中占43.7%~80.5%,20%~30%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1],所以,颈动脉狭窄必须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
有研究证实,在有效性、安全性、成本上而言,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无明显差异,而对于高龄患者而言,CAS的适用程度和近期获益有明显优势[2]。
CAS术微创、安全、疗效直观等特点更易被患者接受。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放射介入中心收治85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实施颈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效果明显,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255-01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5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狭窄均大于70%,其中男77例,女8例;年龄49~89岁,其中脑梗塞23例,TIA3例,狭窄程度70%~99%。
全部患者均成功释放支架,其中2例出现明显心率下降,6例出现明显血压下降,5例同时出现明显心率、血压下降,1例出现急性血栓形成,及时对症治疗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1.2 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全过程心电监护,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所选股动脉,置入动脉鞘后,通过导丝的导引将导管置入,对颈动脉进行造影,评估狭窄程度,将保护伞释放至狭窄段远端,然后对狭窄段进行适度扩张,选择型号适合的支架植入,最后进行造影评价效果。
2.护理2.1 术前护理很多患者进入介入室后会有紧张焦虑的表现,对于手术缺乏相应的了解,也担心术中的疼痛情况,而术中会植入金属支架,患者对此会有一定的顾虑,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介绍环境,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做好疼痛评估,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放松心情消除顾虑,防止血压过高。
2.2 术中配合2.2.1给予患者平卧位,头圈固定头部,使其双手伸直放于两侧并挡板保护防止坠床。
急性脑梗死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个案护理PPT参考课件
![急性脑梗死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个案护理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eca4d14afe04a1b071dedb.png)
有受伤的危险
废用性肌萎缩危险、 躯体移动障碍
有误吸的危险
跌倒评分5分,但患者未发生跌倒事件
ADL评分由30分提高至55分, 患者的右侧上下肢1级,左侧上下肢5级, 改善为:右侧上肢近端3级,远端4级,右侧下肢4级, 左侧上下肢5级。
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误吸
CAS术后心动过缓及低血压
经过药物治疗后心动过缓及低血压得到控制
2020/1/11
15
日期 护理问题 诊断依据
护理措施
结局评价
02-05
2.有受伤的 危险
1.右侧上 下肢1级, 左侧上下 肢5级
1.充分评估患者的肢体偏瘫程度、活动 能力;
2.跌倒评 2.放置高危警示标识; 分5分,中 度危险;
3.向患者家属进行跌倒防护措施的详细 说明,取得家属配合。
4.保证床头铃、床栏的完好,教会患者 及家属使用床栏,床栏使用率达100%。
13.2↓
80.1↑
5.48↑ 3.51↑ 135.6↓ 9.35↑
2019-02-10 1.25↓ 2019-02-17
18.6↓
74.6↑
提示存在感染
136.3↓
2019-02-21 1.0↓
17.4↓
77.0↑
2020/1/11
11
影像学资料(一)
2020/1/11
2月20日头颅MRI
2月21日CTA检查
1.入院第一天给予良肢位摆放 ,防止肩 关节内收,形成“跨栏手”,以及下肢 屈曲挛缩和足下垂;
2.入院第二天生命体征平稳后,以肢体 被动为主,手指操及足趾训练,辅以抗 阻力运动及被动/主动上、下肢运动3-4 次/天、10循环/次。
3.ADL评分30分时做好生活护理,提供良 好的生活帮助,当ADL评分达到55分时, 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照顾,如穿衣、洗漱 等。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颈、椎动脉狭窄的效果及并发症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颈、椎动脉狭窄的效果及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32aeb5b31a37f111f1855bc9.png)
的 心血 管 事 件 进 行 积 极 、 断 、 速 的 处 理 , 般 均 会 好 果 迅 一
转 。
临床症状和体征 1 3例 , 狭 窄 率 为 1 , 1 未 行 支 架 治 再 O 5例 疗 , 访 期 内缺 血 性 卒 中 发 生 率 为 7 8 (/ 1 , 死 率 为 随 . 4 5 ) 病
mi 2 n 6例 , h 1 例 , 4 h6例 , 4 7 2 1周 2例 ; 压 < 9 / 0 mm— 血 0 6
Hg2 4例 , 缩 压 下 降 > 4 收 0mmHg2 例 , 1例 患 者 术 后 6 7 仅
h出 现 血 压 升 高 ( 水 肿 所 致 ) 脑 。低 血 压 是 颈 动 脉 支 架 植 入
亦 可发 生 在 血 管 重 建 术 后 3周 内 。 常 表 现 意 识 模 糊 、 痛 、 头
恶心 、 血压 增 高 等 。 高灌 注综 合 征 与 血 流 量 增 高 而 缺 血 区 域
扩 张 的血 管 暂 时 丧 失 了 自动 调 节 功 能 有 关 。常 见 于 高 度 狭 窄 血 管 术 后 即 刻 发 生 , 以在 术 中 和术 后 短 期 内要 保 持 相 对 所 较 低 的 血 压 , 避 免 加 重 该 综 合 征 , 持 收 缩 压 于 1O 10 为 维 2 ~ 4 mmHg并 维 持 2 ~4 ,避 免 对 近 期 脑 梗 死 患 者 行 颈 动 脉 4 8h 狭 窄 C S术 1 若 发 生 时 可 给予 降颅 压 和 降血 压 对 症 处 理 。 A ¨, 2 3 穿刺 部 位 皮 下 血 肿 表 现 为 术 后 6 h拔 除 鞘 管 时 在 穿 . 刺 部 位 附 近 出 现 圆形 青 紫 色肿 胀 , 界 清 楚 , 边 固定 , 径 3 直 ~5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994e7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3.png)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第1篇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颈动脉狭窄是指颈动脉血管内径缩小,造成脑部供血不足的病理现象。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旨在减轻症状,降低脑卒中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方案针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结合临床检查结果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合法合规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2)抗高血压药物:如ACEI类、ARB类等,用于控制血压,降低脑卒中风险。
(3)调节血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4)改善循环药物:如前列地尔、曲美他嗪等,用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2.介入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狭窄程度较重的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
(1)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入狭窄部位,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管通畅。
(2)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颈动脉表面做切口,剥除狭窄部位的内膜,恢复血管通畅。
3.外科治疗对于合并其他疾病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治疗。
(1)颈动脉旁路移植术:采用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在颈动脉狭窄部位附近建立旁路,绕过狭窄部位,恢复脑部供血。
(2)颈动脉结扎术:在颈动脉狭窄部位进行结扎,使血流转向其他血管,改善脑部供血。
三、治疗监测与评估1.药物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2.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后,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血管通畅情况。
3.定期评估患者症状、生活质量及脑卒中风险,调整治疗方案。
四、康复与护理1.药物治疗期间,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等。
3.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五、结论本方案针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结合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等多种手段,旨在为患者提供合法合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加强康复与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高灌注综合征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高灌注综合征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e31567add3383c4ba4cd22d.png)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高灌注综合征的护理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高灌注综合症临床特点及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发生5例高灌注综合症,指出术前评估患者是否有高灌注危险因素,确保脑灌注积极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观察,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保持血压稳定,特别注意预防脑出血,术后加强监护及其它术后饮食护理,患者舒适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及对症护理,能有效预防和护理高灌注综合症。
结果50例患者成功植入支架,5例发生高灌注综合症,其中2例并发出现脑出血,2例并发出现脑水肿,1例无明显变化。
结论高灌注综合症是可预测和预防的。
标签: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高灌注综合症;护理颈动脉狭窄多数由于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层组织变性钙化、管腔内继发血栓,导致管脑狭窄;甚至闭塞[1],造成脑缺血,甚至发生脑梗死。
也是引起死亡率、致残率最高的主要原因。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迅猛发展,颈动脉支架形成术(Carotid arterystenting,CAS)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手段,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同时也出现较多术后并发症,其术后并发症高灌注综合症(Hyperperfusiom Symdrome,HS)也逐步得到重视。
高灌注综合症是由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脑血流量突然增加超过了其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50例,其中发生高灌注综合症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49~75岁,平均61岁。
5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糖尿病史,1例有高血压伴糖尿病史;脑梗死2例,短暂性脑缺发作3例。
术中造影确诊颈动脉狭窄75%~98%,其中伴对侧狭窄75%。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d0d4db84254b35eefd34ed.png)
颈 动 脉 狭 窄 血 管 内支 架 植入 术 的 护理
胡 康 (四川省成都 市第 三人 民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 要 ]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植 人术治疗 的临床护理。方法 :通过 对接受介入治疗 的 24例患者进行 回顾性 分析 ,总 结 出 颈 动 脉 支架 植 入 术 的 护 理体 会 。结 果 :介 入治 疗 技 术 成 功 率 100% 。术 中 出 现血 管 痉 挛 2例 ,一 过 性 脑 缺 血 1 例 ,急性动脉闭塞 1例 ;术后 3例出现穿刺部位皮下瘀斑 、血肿 ,经治疗 护理 均痊 愈。术后 1个 月 1例死 于并发肺部感 染。结论 : 完 善 和 充 分 的术 前 评 价 与 准 备 ,娴 熟 的 术 中 配 合 ,慎 密 的术 后 监 护 和观 察 对 保 证 患 者 手 术 顺 利 、预 防 或 减 少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有 重 要 意 义 。
[关键词 ] 颈动脉狭窄 ;支架 ;护理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风险评估模型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风险评估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7c6d549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f.png)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风险评估模型余纯【摘要】Carotid artery stenting has emerged as a therapeutic alternative to carotid artery endarterectomy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peri-interventional complications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make a treatmentstrategy.However,no such assessment is available in China now.We tried to make a review of the risk models for predicting peri-interventional complications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也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替代疗法.围术期并发症是影响颈动脉支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围术期并发症评估应作为颈动脉支架治疗决策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风险评估模型.本文就目前文献报道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45)003【总页数】5页(P428-432)【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并发症;风险评估模型【作者】余纯【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5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其相关的血栓形成、栓子脱落是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西方国家约10%脑梗与严重颈动脉狭窄相关[1]。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卒中率仅为0.93%[2]。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前谈话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前谈话](https://img.taocdn.com/s3/m/95cb401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2.png)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前谈话一、为什么要放支架血管内的斑块会造成血管腔狭窄,像这样:狭窄的血管会造成以下后果:1.慢性缺血:脑细胞长期吃不饱饭,造成头昏,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脑子不够用(认知障碍)。
2.急性缺血:狭窄的基础上急性闭塞、斑块脱落堵塞远端血管或者血压突然下降时远端灌注不足,造成急性脑梗死。
认知障碍严重到一定程度,很难逆转。
急性梗死时,脑细胞一旦坏死,不可再生,所以梗死后基本都会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
上医治未病,如能在发生严重缺血前开通血管,是最好的选择-------脑缺血预防重于治疗。
二、所有的狭窄都要放支架吗不是。
三个标准:1.无症状狭窄大于70%。
2.狭窄大于50%并且有缺血症状。
3.正规内科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缺血的狭窄。
一般来说,狭窄很重,症状相对较轻,是支架治疗的最佳时机。
如果大面积梗死已经形成,瘫痪很重,这时再开通血管意义就不大了。
三、治疗狭窄血管只有放支架一个办法吗不是。
还有两个1.内科治疗。
可以稳定斑块不进展,或者一定程度逆转,但是严重狭窄可能效果不好,2.颈动脉斑块切除术。
切开血管,把斑块整个切除。
缺点是:有创伤,需要全身麻醉,脖子上留疤。
四、怎么放支架从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用个管子顺着大血管通到脖子,参见勤劳的管道工亮仔小神经,公众号:简乐神经勤劳的管道工------急性脑梗死的动脉取栓首先用个导丝通过狭窄处,然后顺着导丝放进去一个保护伞,防止操作时斑块脱落跑到脑子里,再顺着保护伞的导丝,送进去一个球囊把狭窄处扩大一点,球囊撤下来,把支架顺着导丝放到狭窄处释放,如果有残余狭窄,可以用球囊再扩一次。
最后把保护伞回收。
放支架的优点是:微创,没有痛苦,对身体没有损伤,几乎不出血。
如果一切顺利,术后1-2天就可以出院。
五、放支架危险吗危险。
颈动脉支架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
但是在手术分类级别中属于4级(最高级别),所有的手术都有风险,级别越高,说明难度和风险越大。
手术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狭窄的血管突然打开,犹如开闸放水,有可能冲破上游的脑血管,一旦发生是致命的。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治疗思路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治疗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d06aed60011ca300a6c39064.png)
行, 最终 导致 痰瘀 互 结 于脉 内 , 而 逐 渐 形 成 动脉 从
粥 样 硬 化 及 颈 动 脉狭 窄 , 再 遇 情 志 不 遂 , 机 逆 若 气
乱 , 极 易导 致 脑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 则形 成 脑 脉 痹 则 甚 阻之 中风病 。总之 , 病应 属本 虚标 实之 证 , 气亏 本 脏 虚为 本 , 痰瘀 互 结 为标 。另 病人 在 行介 入 手 术前 多
素 ,因颈动 脉狭 窄而 发生 同 侧脑梗 死 每年 以 5 ~ 伤 脾 胃 , 湿 生 痰 , 浊 内 盛 , 一 步 阻 滞 气 血 运 % 聚 痰 进
1%的比率递增[ 5 1 ] 。近 1 余 年来 , O 随着放射介入技 术, 尤其 是 血管 内支架 技术 的成熟 和脑 保 护技 术 的 发展 , 动 脉狭 窄 支 架植 入 术 (AS 已成 为 治 疗 颈 颈 C ) 动脉 狭 窄 安 全 有 效 的 手 段 ,但 存 在 一 些 手 术 并 发 症, 如术 中栓 子脱 落 、 块 出血 以及 术 后 再 狭窄 、 斑 缺
药进 行预 防 , 金 、 如郁 柴胡等 。
3 C S术后 中 医药的 干预治疗 A
心脑 血 管疾 病共 同的病 机 特点 就 是气 虚 痰瘀 。
我 们认 为 , 架 植 入术 前 以标 实 证 候 为 主 , 虚 证 支 本
颈 动脉 狭窄 支架 植 入术 能 使 血流 运行 通 畅 , 脑 候 常 为次 , 治疗 以活 血 化 痰 通 脉等 “ ” 为 主 , 通 法 兼 部 血 供 充 足 , 术 后 亦 有各 种 各 样 的并 发 症 , 中 顾 益气 、 阳 等 “ ” ; 架 植 入术 后 以本 虚 证候 但 其 助 补 法 支
畅 , 挥 祛 除瘀 血 的 “ 标 ” 用 , 疾病 脏 气 亏 虚 势 。 发 治 作 但 的“ ” 本 却仍 然存 在 。而 且从其 对瘀 血 的强 烈干 预作 5 参考 文献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8e6e23feefdc8d376ee32c8.png)
R S的预测 因素尚存 有争议 。研究 发现 , sC P增高患者 支 h— R 架植入术后动 脉再狭 窄率 发生 率 明显 高于 正 常患 者 , 示 提 h.R sC P水平可预测支架后 的血管 再狭窄 的发生 。支架植 入
C S患者如能早期诊 断和治 疗 , 内出血发生 率很低 , 后 H 颅 预 较好 。其 的预后决定于及 时对 高灌注 的判 断和在发 展成 脑
的 细胞 因 子
HP S一旦发生 很难控 制。术前 确定其 危 险因素并 采 取
相应措施可预 防 C S的发 生。 目前对 于支 架置入术 后预 防 H
C HS的主要措 施有 : ①在 考虑大脑其他主干血管是否有病变
及心脏承受能力 的情 况下 控制血 压 ; 一旦发 现有 高灌注 , 应 严格 控制血压 。推荐使用拉 贝洛尔 、 氯压定控制 血压 。②颈
的炎症反应 , 发现血 清 I一 及 C 水平 明显增 高 。认 为 血 L1 D 清 I一 及 C 表达与 内膜狭窄 明显相关 。 L1 D 13 IH IH 主要 由活化 的单核 、 . L L 巨噬细胞 、 血管 内皮 细 胞和平滑肌细胞分泌。在体内促进血小板增多 、 血液黏稠 度
水肿 和颅 内出血前及时处理 。
术后 3 月血 浆 C P>3m / 个 R g L是强 烈 预示 再 狭 窄的指 标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34例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34例](https://img.taocdn.com/s3/m/2ebf198cb9d528ea81c779f8.png)
不能、 一侧肢体无力或单 眼黑噱等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 。其 中有 腔隙性 脑 梗 死 病史 8例 , 无 意 识 及 肢 均
体 功能 障碍 。患者 均经 D A确 诊 , 窄 位 于颈 总 动 S 狭
脉 7例 , 颈动脉分叉部 1 , 内动脉颈段 1 。 7例 颈 O例 N SE A C T法计算颈动脉直径狭窄率 7 % ~ 0 者 0 9% 2 例 , 9 %者 8例。合并高血压病 1 例 , 6 >0 5 高脂血 症 1例, 0 糖尿病 6例 , 冠心病 4例, 肺心病 2 例。
12 手术及 围手术 期 处 理 方 法 . 术 前 至少 3d开
始 口服拜 阿 司 匹林 3 0mg 1次/ ,硫 酸 氯 吡 格 雷 0 、 d
本组 成功 置入 支架 8 6个 , 动脉 狭窄 率 由术前 颈
的 7 % ±1% 降 至术 后 的 7 ±8 。在支 架 释放 5 2 % %
tda go at fteit ea i etbo ai rsse fr dc l e n ip ls o h nr rna v re rb sl ytm ome ia— y a l a
其预防措施除选用合适 支架并准确释放外 , 还应尽 量 避 免支架 边缘 或 导管 刺激 颈动 脉窦部 。本 组 5例 在支架释放时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 , 静注
时出现心率减慢、 血压下降 5例 , 静注阿托 品 05~ .
1m g后恢 复 正 常 ; 出现 颈 内 动 脉 远 端 血 管 痉 挛 1 例, 经导管 鞘 注 入 罂 粟 碱 1 g 血 管 痉 挛 立 即 消 0m ,
7 g1 d 5m 、 次/ 。术前 2h 静脉泵人尼莫地平 , 维持血 压在 10—10/ 0~8 m 。术 中行 血 压 、 电 1 3 7 0 m Hg 心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6928828700abb68a882fb60.png)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24例,随机将24例患颈动脉狭窄患者分组:护理A组与护理B组,每组12例。
对护理A组患者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对护理B组行常规+精心护理。
结果比较护理A组与护理B组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护理B组的护理有效率比护理A组明显更高,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护理A组与护理B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护理B组的护理满意率比护理A组明显更高,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阶段,对患者行精心、规范的护理,更有利于围术期手术成功率、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围手术期;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精心护理;常规护理在人体构造中,颈动脉的生理学特征十分特殊,属于供应颅内血液循环的主要动脉。
若患者颈动脉发生病变,行颈动脉手术时,所承担的手术風险是很高的,其所对应的围术期护理也存在很强的特殊性[1-2],为了有利于手术成功,必须重视围术期护理。
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24例,将24例患颈动脉狭窄患者分组护理,研究发现对患者行精心、规范的护理,更有利于围术期手术成功率、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24例,男性15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37~71岁,平均(54.61±2.50)岁,其中,9例TIA(即为:短暂性脑缺血),15例上肢发凉或无脉,对所有患者实施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均存在颈动脉狭窄。
为了使临床手术效果更好,在围手术期中对患者进行分组静心护理,以研究出更有利于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手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护理方法。
随机将24例患颈动脉狭窄患者分组:护理A组与护理B组,每组12例。
对护理A组患者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对护理B组行常规+精心护理,随后,比较护理A组、护理B组的围术期护理效果、围术期护理满意度、围术期并发症情况。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1372fc9e31433239689368.png)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 病杂 志 2 0 0 7年 9月 第 1 第 6期 O卷
C ieeJ un l f rci l ro sDsae et20 , o. 0No 6 hns o ra o at a vu i ssS p. 07 V 11 . P c Ne e 2 6(3 . 6 J.神 经 内科 ,9 7,7( ):2 3 19 4 1 329
[ 3 Ama e c 4 r n o P.Thes e tu of ee elrifr t n J . u oo p c r m r b la n aci s[ ] Ne r l— c o
g Y,1 9 9 1,4 ( :9 3 9 9 1 7) 7  ̄ 7
[ ] Ama e c ,Ha w J .C r b l r n a cini h ertr f h 2 rn oP u J e e e a frt t e ri yo e l i o n t o t
a e i r a d i f ro e e e lr a t r :a ci c p t o o i t d nt ro n n e i rc r b l r e y a l nia l a h l g c s u y
o 0c s s J . an,1 0,1 3:1 9~ 1 f2 a e  ̄3 Br i 99 3 3 55
C 3 腾 岛一 郎 ,大 熊 . { 加.假 性 球 麻 痹 汇 土 为咽 下 障 碍பைடு நூலகம்,匕争 e 3 6∈王
( 稿 20 —62 ) 收 0 70 —3
颈 动 脉 支 架植 入 术 后 并 发症 的预 防和 护 理
陆晓虹 来 青 周 小娟 杭 州市 第一人 民 医院神 经 内科 杭 州 3 0 0 106
颈动脉支架植入的临床护理
![颈动脉支架植入的临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f1825565ce05087732136f.png)
颈动脉支架植入的临床护理标签:颈动脉支架;狭窄;植入术;临床护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常见病。
据报道,国内每年新增缺血性脑血管病例约有150万。
21世纪对疾病的认识有了提高,支架植入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经股动脉穿刺置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定血管狭窄部位、长度及程度,释放支架,使狭窄动脉再通,恢复脑组织供血,改善缺血症状。
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接纳。
我院神经内科从2007年8月起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在护理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良好临床护理效果,现将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男26例,女7例;年龄43~81岁,平均65岁;脑梗死患者9例,TIA患者24例;有高血压史者19例,合并糖尿病2例。
均行脑血管造影证实为有症状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行右側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全身肝素化,先行全脑血管造影,通过测量靶选择适合病变狭窄长度和直径的球囊和支架,置入导引导管,颈内动脉狭窄病灶远端放置保护伞,做球囊扩张后,支架直接定位于狭窄段并释放,再次造影确认支架张开良好。
术毕,撤出保护伞、导管、导丝,局部加压包扎,带动脉鞘回病房,3~6 h后拔出动脉鞘。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沟通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重要性及手术费用,用通俗语言或通过多媒体方法等讲解手术过程,术中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设备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介绍成功的病例,消除顾虑和紧张心理,取得患者配合。
近期行支架植入术后尚未出院的患者或出院后患者探访,以身说法,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了解和信心。
2.1.2 实验室准备完善常规检查,包括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检查,凝血功能、血常规、血液生化全项、免疫5项等检查。
2.1.3 一般准备术前3~5 d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即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1次/d,及氯吡格雷片75 mg,1次/d;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女患者了解是否月经来潮期;做碘过敏试验;术前1 d清淡饮食;手术前4~6 h禁食禁水;手术当天双侧腹股沟区和会阴部备皮;术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0.1 g;送患者去导管室前嘱排空大、小便并更衣,必要时留置尿管,左侧肢体留置针输液(方便手术医生在右侧操作台操作),在足背动脉搏动点做好标记,方便术后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1、适应症:
⑴有症状或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⑵血管狭窄率>60%.
⑶无血管外限制因素(如肿瘤、瘢痕)。
⑷无严重的动脉迂曲及畸形。
⑸无明显的血管壁钙化。
⑹年龄<75岁。
⑺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2、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或全麻。
3、物品准备:
⑴血管造影包。
⑵介入材料:5F、6F、8F血管穿刺鞘,150cm泥鳅导丝,260cm交换(超滑)导丝,5F或6F单弯造影导管,5F或6F导引导管、5F或6F猪尾导管、Y阀、微导管、微导丝,远端保护装置、颈动脉支架置入系统,球囊导管,负压泵,高压注射筒、连接管。
⑶一般材料:5、10、20mL注射器,灭菌手套,三通开关、4把弯止血钳、11号尖刀片、刀柄、持针器、丝线,弹力绷带, 1.5kg盐袋。
⑷药物:造影剂、肝素钠、局麻药、抢救药品(阿托品、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
⑸仪器及抢救物品:氧气、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抢救车、除颤仪、高压注射器、加压输注装置、麻醉机。
4、手术体位:平卧位,双上肢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双下肢外展、外旋。
5、手术配合:
⑴备好氧气、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抢救车,除颤仪,麻醉机。
⑵准备器械台:开启造影包,将术中所需物品核对开启并规范放置,配制肝素盐水,准备加压输注装置、排气。
⑶将患者安置于手术台上,胸部约束患者,妥善固定尿管,连接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路。
⑷全麻患者按照全身麻醉护理常规协助麻醉师进行全麻插管。
⑸常规消毒皮肤,协助手术医师铺巾、穿无菌手术衣,套无菌机头套、射线板套,调整空调温度。
⑹穿刺前实行“瞬间暂停”,核对患者信息,开启并与手术医师核对局麻药物,协助抽吸,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局麻药不良反应。
⑺血管造影:根据需要递送穿刺鞘、导管、导丝、造影剂,血管鞘置入后,遵医嘱给予肝素化:肝素钠3000u-5000u静脉注射。
⑻根据需要递送更换动脉鞘、11号尖刀片、导引导管、血管远端保护装置、微导丝、微导管、支架植入系统,及时添加造影剂,
⑼术毕,穿刺点压迫15分钟,协助医师加压包扎穿刺点,1.5kg盐袋压迫穿刺点,过床时保持正确体位,护送患者回病房。
⑽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心率、心律、血压变化,每2-5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手术医师并尊医嘱处理,保持输液通畅及加压输注装置输注正常,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追加肝素钠1000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