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_中西方诗歌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第3期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 rnal of P ingx iang Co llege

2000

NO.3

比较:中西方诗歌文化

段初发

(莲花县教研室 江西莲花 337100)

摘 要:本文从西方诗歌文化与中国诗歌文化交错运动的视野,分析文化全球化语境的建构对中国诗学文化的影响与现代诗创作的转型。作为中国诗歌文化现代化运动的必然结果,全球化语境把中国现代诗学及其写作带入了一个新的时空维度;这个新的维度对于诗歌文化比较研究的根本意义是承受反抗一种“在世界中存在”的虚无;并成为全球化语境中的个体自我认同和诗歌文化比较研究的基本动机和主题。

关键词:比较 诗歌文化 全球化语境 诗学

当今经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一体化。在这种背景下,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等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文化究竟走向如何呢?是否也将和经济、科技一样逐渐一体化,也就是说逐渐趋同呢?三千余年来的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事实已经作了回答。在几千年漫长的多元文化发展过程中,以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希腊文化传统,以孔、老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以犹太教先知为代表的希伯莱文化传统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等始终给当今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元文化的漫长传递过程有纵向的继承,也有横向的开拓。前者是对主流文化的趋同,后者是对主流文化的离异;前者起整合作用,后者起开拓作用,对文化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横向开拓尤为重要。

最值得重视、最复杂的是外来文化的影响,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所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摹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中国文化也和欧洲文化一样,发展到今天之所以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能不断吸收不同文化的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显然,正是不同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一个中国诗歌文化的宝库,经常激发人们的灵感而导致当今中国诗歌文化的不断革新。没有差异,没有文化的多元格局,就不可能出现今天多姿多彩的中国诗歌文化。

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新诗文化与西方诗学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存在形态也有许多近似之处,因此,运用当代多种新观念与方法,将那些与当代中西诗学、美学、文艺心理学、语言哲学等可以通融的,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学需要的比较诗学话语,加以认真清点,精心筛选,建构当代诗学的理论范畴、体系,为当代比较诗歌文化建设提供总体参照。

一、冯至与里尔克

近年来,冯至的《十四行集》与西方诗歌文

①收稿日期:2000-06-21

化的联系谈论得最多,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而探讨它与外国文学——尤其是以里尔克、歌德为代表的德语文学之间的联系,则成了研究的焦点。将冯至在创作《十四行集》的独特人生体验与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心理机制纳入比较研究的范围,才能真正清理《十四行集》与西方诗歌文化的联系,认识到《十四行集》不仅是冯至在里尔克的影响下学会了透过宇宙万物体悟到孤独和寂寞是人生真谛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冯至运用歌德的蜕变论思想反对里尔克式的孤独所带来的文化创造。因此,我们仍然有必要从冯至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心理机制的变化这一视角出发,认真研究它的发生形态及其结果。

冯至1930年9月赴德国留学之后才真正进入里尔克的世界。此期间,冯至反复阅读了里尔克的《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杜依诺哀歌》、《祈祷》、《新诗》等以及大量的书信。在此,深深触动冯至灵魂的是里尔克对孤独的独特体验。作为一个追求精神家园的现代人,“里尔克最本原、最重要的体验是在喧嚣尘世间的孤独感”。里尔克这种最本真的人生体悟在《最后一个继承者》中有最生动的呈示:“而今我站在世界上,不停地 走向它的深处, 有自己的幸福,有自己的痛苦, 有一切的一切,都感到孤独。…… 他们留给我的遗产,我挣得的 永久权利是——没有归宿。”里尔克在努力追寻人生真正归宿的过程中,以独特的姿式去面对每个人所必须面对的恐惧、孤独、痛苦乃至死亡。里尔克认为如果要寻找到世界与人生的真实性,那么只有面对孤独而又要真正进入孤独之中,否则,躲避到喧嚣的世俗生活的庇护之下,自然无所谓艰难也无所谓孤单,只有隐瞒和欺骗。因此,在面对孤独时忍耐孤独,在孤独和寂寞中默默地体悟宇宙万物的真实性,乃是作为一个诗人最根本的诗性存在。

无独有偶。冯至对孤独与寂寞的真切体验与里尔克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所生成的冯至内向、敏感、怯弱的性格,以及家道的衰落、父母为生活奔波而无暇给孩子应

有的爱抚,给童年的冯至在心灵深处催生出孤

独感。在中学和大学时代,冯至一方面受到新思潮的洗礼,看到了一个新的理想世界,另一方面是面对一种“没有花、没有光、没有爱”的黑暗现实,二者的反差使他自己又疏离了这个世界。这种对现实的人生感悟构成了冯至20年代诗歌写作的基本主题——孤独。再则,带着在国内找不到人生位置和出路的孤独寂寞情绪,去到了战乱的德国深造,在那里目睹法西斯势力猖狂,加之天性的忧郁寡言、敏感和怯弱,陌生而举目无亲的异域环境,使冯至的孤独感更为强烈。此时此刻,孤独的歌手里尔克成了冯至心路历程上最亲切的伴侣,他这样向读者表白自己:“他(里尔克)告诉我们: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一个个的人在世上好似园里那些并排着的树。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它们的根,它们盘结在地下,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冯至认同并选择了里尔克对待孤独的独特姿态,实在是情理之中的必然。

然而,到写《十四行集》时,冯至却发生了变化,想表达的已不再是他对孤独的体验,而是“人世间和自然界相互关联与不断变化的联系”。个体生命完全融入了整个社会、整个的自然万物,“我”化成了“我们”,在孤单和沉静中默默生长着的个体生命,转化成了与周围世界的一切紧密关联的存在:“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走过的城

市、山川, 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十四行集・十六》

)。冯至凭借歌德的影响和自己刻骨铭心的亲自体验,将深深植根于他心中的孤独感融化掉了,并大胆地向四面八方伸出敏锐的触角,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保持着高度的密切联系。

冯至的孤独和里尔克的孤独,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两种并非同质同构的孤独,这是冯至最终摒弃里尔克式的孤独的必然原因。而我们认为,形而上和形而下两者在中国文化里并无严格区别,它们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二元对立的。冯至作为一个诗人的孤独和一个普通人的孤独是相同的,都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

・47・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三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