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体内代谢和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1. 药物选择: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对症药物。
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其作用机制、适应症、药物代谢等因素。
2. 药物剂量: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状态、肾功能、肝功能等因素,合理确定药物剂量,以达到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3. 给药途径:根据药物的性质、疾病的部位、临床需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外用等。
4. 给药时机:根据药物的药效学特点和患者的疾病状态,合理选择药物的给药时机,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5.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合并使用时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因此,必须仔细阅读药物信息,了解药物相互作用,以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6. 不良反应:在使用药物时,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必要的危害。
7. 药物监测:应建立药物监测和评估系统,对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的病情和药物反应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以调整治疗方案和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
Ⅲ期临床试验和Ⅳ期临床试验。【Clindata解读:临床试验分类】 按研究目的分类,将临床试验分为临床药理学研究、探索性临床 试验、确证性临床试验、上市后研究。【Clindata解读:临床试验分 类】
两个分类系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两个分类系统互补形成一个
临床试验应尽早终止。如果数据提示研究药物有研发前景,临床试验 应在已有研究数据支持的基础上,逐步向前推进。临床研发计划应随
临床试验基本原则
着研究结果而作适当调整,例如,临床有效性验证的研究结果可能提
示需要进行更多人体药理学研究。在某些情况下,根据临床试验筛选 结果,需要放弃或改变原来拟定的适应症。
点:(1)药物的暴露时限;(2)暴露时限内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时
间和程度;(3)不良事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的变化趋势。
临床试验基本原则
一般情况下,对于长期用药的非危重病人,暴露常见不良事件所
需总样本量约为1500例(包括短期暴露)。首次不良事件常在最初几
个月内出现,以临床治疗期6个月为例,约需要300~600例样本量来 暴露常见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例如:总体发生率在0.5%~5%)和变 化趋势(增加或减少)。随治疗时间延长,一些不良事件发生频率和 强度有所增加,也有一些严重不良事件出现在药物治疗6个月后,发
临床研发计划中的方法学考虑
(二)临床试验研发进程
1.临床药理学研究
新药上市申请应有临床药理学研究支持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的评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对人体的效应(药效学和不良反应)、 人体对药物的处置(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及物质平衡、剂量-暴露 量-效应关系、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基因组学、定量药理学、特殊人群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在同时使用时相互影响,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展开讨论,以期提升对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水平。
一、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的基本原则1. 确定研究目的:在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包括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影响机制等,以便明确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2. 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药物相互作用,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型进行研究。
可以选择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试验等多种方法。
3. 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在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时,需要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包括药物组合的选择、剂量的确定、实验时间的安排等。
4. 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在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时,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药代动力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以全面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
5. 数据分析和解释: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并进行科学的解释,深入探讨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的方法和应用1. 体外试验:体外试验是最基础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之一,可以通过细胞培养、酶活性测定等手段,初步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2.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了解药物相互作用效应和机制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给药进行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探讨药物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3.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了解不同人群在多药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情况和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4. 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深入探讨药物相互作用的作用机制,包括基因表达、蛋白质相互作用、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的研究。
5.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清除情况对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揭示药物相互作用的药代动力学基础。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目录目录 (2)一、概述 (3)一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临床试验要求 (3)二抗菌药物PK/PD研究意义及分类 (3)三依据PK/PD研究确定给药方案的基本原则 (5)四抗菌药物PK/PD研究的特点 (6)五抗菌药物PK/PD研究策略 (6)六本指导原则的目的及应用范围 (8)二、非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 (8)一体外研究 (8)二体内研究 (11)三感染动物PK/PD研究 (14)三、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 (14)一PK研究 (15)二PD研究 (19)三临床PK/PD关系建立 (19)四、PK/PD研究的应用 (23)一PK/PD研究应用于研发决策 (23)二PK/PD研究应用于I期临床试验 (24)三PK/PD研究应用于探索性临床试验 (24)四PK/PD研究应用于确证性临床试验 (25)五上市后研究 (29)六PK/PD在制定细菌敏感性折点中的应用 (29)七PK/PD在制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给药方案中的应用 (30)五、PK/PD研究注意事项 (31)一PK/PD研究局限性 (31)二PK/PD研究报告格式及要求 (35)六、名词解释 (37)七、参考文献 (40)附 ....................................................................................................... - 45 -—2—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一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临床试验要求抗菌药物作用特点是杀灭或抑制入侵到机体内的外来病原菌而发挥药理效应;其疗效取决于抗菌药物、病原菌和机体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原菌种类复杂;致病力不同并可能存在不同的耐药机制;是致病关键因素;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可防御病原菌入侵;其功能正常或缺陷与否可影响抗菌治疗的效果..有效抗菌治疗方案需能够保证抗菌药物在机体的感染灶中达到足以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有效浓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能够清除感染灶内的病原菌以实现治愈感染的目的;能够遏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并能够同时尽可能降低抗菌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临床试验必须体现抗菌药物的特点;疗效评价必须同时评价杀灭或清除病原菌的微生物学疗效和临床疗效..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抗菌药物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二抗菌药物PK/PD研究意义及分类抗菌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以下简称药—3—代动力学研究可定量描述其在机体血液循环、感染部位体液或组织中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抗菌药物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研究反映其抑制或杀灭病原菌活性的高低..PK/PD研究将药物浓度与时间、抗菌作用结合起来;阐明抗菌药物在特定剂量/浓度和特定给药方案下抑菌或杀菌效果的时间过程..抗菌药物PK/PD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抗菌新药研发全过程..以抗菌药物体外PK/PD模型、动物感染模型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包括经典PK和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结合PD研究为基础;通过蒙特卡洛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等方法的基于模型模拟的药物研发Model BasedDrug Development;MBDD手段;为抗菌药物各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的制定、抗菌药物群体量效关系的探索、特殊患者群体和特定患者个体给药方案的调整等提供支持性数据;可为抗菌药物对各目标病原菌的药敏折点susceptibilitybreakpoint的制定提供PK/PD界值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cutoff;PK/PD cutoff;并在剂型变化、新适应证增加、新适用人群、上市后给药方案优化以及药品审评审批和监管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PK/PD理论一般将抗菌药物分为浓度依赖性concentration-dependent药物和时间依赖性time-dependent药物两大类..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杀菌效果与其药物浓度相关;浓度越—4—高;则杀菌效果愈强..其主要的PK/PD指数为游离以f表示游离药物的百分率药物的血药峰浓度f C max与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比值f C max/MIC以及游离药物的药时曲线下面积f AUC0-24与MIC的比值f AUC0-24/MIC..代表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游离药物浓度在对病原菌的MIC的4—8倍内;杀菌效果与浓度相关;但超过该浓度范围后;杀菌速率达饱和状态;其杀菌效果与药物浓度超过病原菌MIC时间的长短有关;则主要的PK/PD指数为游离的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占给药间期的百分比%f T>MIC;代表药物如β-内酰胺类等..此类药物中某些抗菌药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s effects; PAE无或短;如果PAE较长;则主要PK/PD 指数为f AUC0-24/MIC;代表药物如糖肽类等..必须指出PK/PD分类并非绝对的和固定不变..三依据PK/PD研究确定给药方案的基本原则在抗菌药物剂量选择中;基本原则是首先考虑在该给药方案下保证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然后根据PK/PD研究选择取得最佳的临床和微生物疗效的剂量;且能有效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优化给药方案一般策略为:对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可通过减少每日给药次数或单次给药;使f C max/MIC和f AUC0-24/MIC值达较高水平;对于时间依赖性无PAE的抗菌药物则日剂量分多次给药或延长输注时间静脉制剂;使f T>MIC的时间延长;对于时间依赖性长—5—PAE的抗菌药;一般在日剂量相同下;减少给药次数;使f AUC0-24/MIC值足够高..四抗菌药物PK/PD研究的特点抗菌药物PK/PD研究贯穿于抗菌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以支持抗菌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确切评价..该研究随着药物研发的进程而逐渐完善;可以分为非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和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两部分..基于动物和人体感染的致病菌为同一类型;作用机制也一致的特点;因此抗菌药物体外药效学结合体外PK/PD研究和动物PK/PD研究等非临床PK/PD研究可间接反映抗菌药物进入机体后在感染病灶内达到抑菌或杀菌效果的动态过程;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杀菌和抑菌效果;此对临床PK/PD研究及给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PK/PD研究是决定临床给药方案的制定包括剂量的优化、亚组剂量选择等重要依据..五抗菌药物PK/PD研究策略为了充分体现抗菌药物PK/PD研究的价值;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其研究策略必须清晰;整体研究计划和方案必须详细;结果分析及决策必须及时..从整体上考虑;其研究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1确定PK/PD指数此部分研究主要在非临床阶段的体外或/和体内动物PK/PD 研究中完成..临床PK/PD研究加以确认..2确定PDT—6—在非临床阶段;通过体外或/和动物PK/PD研究获得抑菌或杀菌效果所需PK/PD靶值;又称药效学靶值PDT;在临床阶段;结合临床的适应证和适用人群情况;进一步完善..3同步开展抗菌药物对主要目标病原菌的MIC分布研究4确定PTA依据早期临床获得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如健康受试者的PK数据或目标适应证患者PK数据;结合抗菌药物对目标适应症病原菌不同菌种MIC分布;采用模拟和诸如蒙特卡洛仿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等方法;拟定或确定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达到PDT的几率;据此筛选和评价不同给药方案等包括剂量、间期和频率..5推荐确证性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如抗菌药物对目标适应证主要病原菌的达标概率一般在90%以上满足要求时;所制订的给药方案则可推荐为确证性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该部分研究应在确证性临床试验前完成..6暴露-效应关系的优化、分析和应用这部分研究可以在确证性临床研究结束后综合分析时确定;并需要在后续的Ⅳ期临床试验中继续完善..研究流程图见附件..六本指导原则的目的及应用范围制定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建立抗菌药物PK/PD研究技术规—7—范;提升其研究质量;推进其在抗菌药物研发中的广泛应用;降低药物研发风险;为审评审批决策提供科学且充足的技术数据;为未满足的临床需要提供有力武器;保障科学用药..本指导原则主要用于指导和评价新抗菌药物PK/PD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确定;以及上市后给药方案的优化等..创新抗真菌药物等临床试验也可参照..二、非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非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包括了体外研究和体内研究两部分;前者主要为体外药效学研究和体外PK/PD研究;后者主要为动物PK研究、感染动物PD研究和感染动物PK/PD研究..其目的是阐明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性;确定PK/PD指数和非临床PK/PD靶值..一体外研究1. 体外药效学研究申报新药注册有关的微生物学研究详见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等;此部分仅涉及PK/PD研究中的PD研究主要参数、技术方法和要求及结果描述..1.1 最低抑菌浓度MIC应根据抗菌药物自身的特点及未来可能拟定的临床适应证选择受试菌株;适当加大未来适应证中可能涵盖的病原菌研究..考虑到病原菌存在地区差异以及随时间的耐药性变迁等特性;入选的受试菌应满足以下要求:—8—1代表性:选择的受试菌应尽可能来自未来可能的适应证菌株;并尽量体现其野生株的特点..2区域性:至少有3个区域的受试菌株进行汇总分析..3近期流行:受试菌一般应选择近2—3年的临床分离菌株;以反映流行病原菌的敏感性和天然耐药特点..一些收集困难的菌种可考虑5年内的临床分离菌株..应根据国际公认方法对各种受试菌进行分类和MIC测定..测定结果描述包括MIC范围、MIC50和MIC90、MIC众数等..1.2 最低杀菌浓度MBC根据抗菌药物对目标病原菌的MIC测定结果;选择具有药效学特点的细菌进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测定..每种细菌应包含不同MIC值的菌株..MBC测定根据国际公认方法;测定结果描述需包括MBC范围、MBC50、MBC90、MIC50/MBC50和MIC90/MBC90等重要参数..1.3 抗生素后效应PAE根据抗菌药物MIC和MBC结果;选择符合PAE测定要求的受试菌株;应覆盖拟定临床适应证的主要菌种..每种细菌应包含敏感株、有特殊耐药特征菌株以及同种细菌的质控菌株..结果描述需包括细菌生长和杀菌或抑菌曲线图以及PAE值..1.4 时间杀菌曲线时间杀菌曲线time-kill curve通常指静态杀菌曲线;是指固定—9—一系列抗菌药物的浓度;观察药物对受试菌的杀菌活性以及杀菌速率随浓度的变化过程..受试菌一般应覆盖拟定临床适应证的主要病原菌种;每种细菌应至少包含不同MIC值的菌株包含野生型分布的高MIC值端菌株及质控菌株..杀菌速率通过初始时间段菌落计数对数变化值与时间差的比值得到..结果描述需包括细菌菌落计数—时间图即杀菌曲线图、细菌杀菌速率—药物浓度曲线图和菌落计数—药物浓度对数量效曲线等..根据图示和反映量效关系的药效学模型如E max模型等;分析该抗菌药的PK/PD特性属浓度依赖性抑或时间依赖性..药效学参数包括E max、EC50、γHill系数;反映曲线陡度和模型拟合相关指数R2等..2. 体外PK/PD模型抗菌药物体外PK/PD模型in vitro PK/PD model是一种借助体外装置模拟抗菌药物在机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药代动力学过程中抑制或杀灭细菌药效学动态过程;描述机体用药后抗菌药作用、细菌生长或死亡与时间的定量关系;也可称为体外动态杀菌模型;此模型可用于抗菌药物体外PK/PD指数及靶值的制定、给药方案给药剂量、给药间隔的筛选;尤其适用于基于细菌耐药机制的抗菌药PK/PD研究..抗菌药体外PK/PD模型主要包括稀释模型和扩散模型;常用的扩散模型为中空纤维感染模型hollow fiber infection—10—model;HFIM..应根据抗菌药对目标病原菌体外药效学研究结果;选择拟订临床适应证的主要目标病原菌开展体外PK/PD研究..处于非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可采用动物PK数据进行体外药时曲线模拟;但此数据仅供参考..一般在获得了健康受试者或患者PK数据后;结合这些数据做进一步的模拟..在体外PK/PD模型中模拟抗菌药不同给药方案下药时曲线;其C max、AUC和t1/2等PK参数;结合该药对受试菌的MIC值;建立3个PK/PD指数f C max/MIC、f AUC0-24/MIC和f%T>MIC与其药效学参数细菌菌落计数变化值;ΔLog10CFU的药效学模型如SigmoidalE max模型..根据拟合度大小选择代表该抗菌药的最佳体外PK/PD指数..将细菌菌落计数对数降低不同单位时ΔLog10CFU 取值0、-1或-2;分别对应细菌净生长为零、细菌菌落计数降低至1/10和1/100f C max/MIC、f AUC0-24/MIC或f%T>MIC的对应值作为PK/PD靶值PDT..结果描述中需包括不同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下细菌菌落计数—时间图即杀菌曲线图、细菌菌落计数降低值—PK/PD指数f C max/MIC、f AUC0-24/MIC或f%T>MIC图即相关性分析图;并对体外PK/PD靶值PDT作描述性统计分析..此外;尚可采用该模型评价耐药细菌出现的情况;并对PK/PD靶值确立作相应分析..二体内研究—11—动物感染模型in vivo PK/PD model可用于研究各种抗菌药物的不同给药方案进入感染或非感染动物体内PK特点、抑菌或杀菌效果细菌菌落计数降低或动物存活率/死亡率及治疗时间疗程的长短;据此获得的动物PK/PD指数及靶值;其与临床研究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对临床和微生物学疗效的预测性优于体外PK/PD模型..现有动物感染模型如大腿感染、肺炎、心内膜炎、尿路感染、腹腔感染和全身感染模型等已用于治疗细菌性肺炎、血液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复杂性腹腔感染等的抗菌新药研发中..动物PK/PD模型一般采用的感染动物为小鼠、大鼠等;一般同时在免疫缺陷感染小鼠和免疫正常感染小鼠体内评价抗菌药物体内活性..一般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诱导嗜中性粒细胞减少以消除免疫状态对结果的干扰..常用免疫缺陷鼠大腿感染模型和免疫缺陷鼠肺炎模型等;其药效判断指标明确组织中细菌菌落计数变化值;该方法重复性好和简单方便..有条件单位可同时采用微透析技术;动态测定小鼠/大鼠腿部感染、肺部感染组织中药物浓度;评价血液及靶组织中的PK/PD特性..可根据抗菌药自身特点及拟定临床适应证;选择相应血流感染模型或尿路感染模型等其他模型..抗菌药物剂量的选择、PK参数的准确测定和药效学指标的设定等;对构建感染动物PK/PD模型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此部分仅—12—以涉及感染动物PK/PD研究中技术方法和要求及结果进行描述..1. 动物PK研究动物PK研究内容、要求及结果分析等详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般在非感染动物模型中测定抗菌药在动物体内不同时间点血浆血清浓度;计算抗菌药物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频率单次或多次给药后动物的PK参数..必要时研究感染动物与正常动物PK的差异..如果动物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应研究环磷酰胺对动物PK影响;对于某些动物组织或部位如中枢神经系统、肺和皮肤中药物浓度明显不同于血浆/血清中的浓度;除血浆中药物浓度外;还应提供该感染组织或部位中药物浓度数据和组织体液穿透率等..2. 感染动物PD研究以小鼠腿部感染模型为例;在免疫缺陷或正常小鼠双侧大腿注射对数生长期的细菌;设立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未给予药物治疗者;抗菌药物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频率给予治疗组小鼠后;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感染动物局部组织或血液中细菌菌落计数;感染动物存活率/死亡率及存活天数等药效学指标..每种动物应包含不同MIC值受试细菌感染的动物..必要时;进行动物体内PAE研究;观察动物体内抗菌药物全部消除后即测不到动物体内药物浓度细菌恢复对数生长的延迟时—13—间;此有助于评价动物PK/PD特性..一般动物体内的PAE比体外PAE长;此可能与体内有亚MIC、血清因子等使细菌生长较缓慢所致..结果描述需包括感染动物体内细菌生长曲线、杀菌曲线以及体内PAE值..三感染动物PK/PD研究该研究可定量描述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下感染动物血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以及与动物体内细菌菌落CFU计数变化、动物存活率或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建立PK/PD指数f C max/MIC、f AUC0-24/MIC和%f T>MIC与其感染动物组织/体液中细菌菌落数对数差值ΔLog10CFU的药效学模型;动物PK/PD靶值的分析过程参见体外PK/PD模型部分..亦可建立PK/PD指数与动物生存率/死亡率的药效学模型;获得反映治疗效果的最佳PK/PD指数及靶值..对研究株数的要求;应覆盖主要的目标适应证细菌;一般需要3—5株;且部分菌株的MIC应在其野生型分布的上端..感染动物模型可用于筛选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剂量、间隔、治疗天数下取得的微生物学疗效感染血液/组织中细菌菌落数降低和治疗效果动物存活率;推荐预期人体内最大杀菌效果和临床疗效的给药方案;为I期临床试验给药剂量范围确定、II、III期临床试验有效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描述参见体外PK/PD模型部分..三、临床阶段的PK/PD研究抗菌药物获准进入临床试验后;在制定各期临床试验方案时;—14—需在临床各期中开展PK/PD研究;对临床试验给药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资料;支持抗菌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确切评价..一PK研究1. 健康人群PK研究抗菌药物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新药临床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研究内容、要求及结果分析等详见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该研究获得的PK研究数据可同时用于后续的PK/PD研究..2. 目标适应证患者人群PK研究在目标适应证患者中开展PK研究可了解抗菌药物在目标适应证感染患者中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有效给药方案尤为重要..研究方法包括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和群体药代动力学PPK研究等..2.1 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抗菌药物在目标适应证受试者中的PK研究设计基本同健康受试者的PK试验;入选的目标适应证患者需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和少有合并用药;一般为6—12例..以临床推荐的给药方案用药;一类抗菌药物宜采用探索性或确证性临床试验中的给药方案..可单剂量给药或多剂量给药达到稳态后在一个给药间期内多点采集患者的血样;用于经典PK参数的计算..如果该抗菌药属非线性PK 特征或前期的健康受试者PK结果显示多剂量给药后呈积蓄;有必—15—要在感染患者中开展多种剂量给药后在不同给药间隔内采集血样;进行PK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描述需包括PK参数..统计分析时需包括与健康人体PK参数比较..如果样本量足够时;需按性别、体重及年龄等分组后比较PK参数的差异性..2.2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抗菌药物注册临床试验建议同步开展PPK研究;通过稀疏点采样方法采集感染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样;收集患者生理年龄、性别、体重等、病理肝、肾功能损害和其他疾病状态等和合并用药等影响患者体内PK参数的各种数据固定效应因素或协变量;建立PPK模型;定量描述抗菌药在患者体内PK过程;以及患者群体间存在的PK差异;确定主要影响PK的因素、对制定各感染患者群体的给药方案非常具有价值;尤其对一类抗菌新药探索性和确证性临床研究中各期给药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抗菌药物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内容、要求及结果分析等详见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PPK研究可在临床试验一部分患者中开展;更推荐全体入组患者;后者可以获得更多的研究信息..3. 特殊人群PK研究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减退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内容、要求及结果分析详见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6—需特别强调;抗菌药物在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不同于其他药物;伴有研究药物治疗适应证的肝、肾功能受损的感染患者不宜纳入研究;仅选择伴有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的受试者开展此类研究..对于一类抗菌新药;在健康受试者PK研究完成后;根据其体内代谢、排泄特点;应尽早开展此类研究;以便为确证性临床研究中入排标准和给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尽管在抗菌药物的探索性和确证性临床研究中开展了PPK 研究;但受限于入排标准;因此不可能纳入重度肝、肾功能减退患者;因此尚需单独开展此类特殊群体的PK研究..4. 其他要全面了解抗菌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临床药理学过程;需要进行以下研究:4.1 组织分布及穿透性研究抗菌药物入血后;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一般认为从毛细血管中游离出来的抗菌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细胞外液才能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因此;研究中需先获得该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PK/PD分析时;一般采用游离抗菌药物浓度或暴露量进行计算;以游离药物百分率1-血浆蛋白结合率与血药浓度及暴露量乘积f C max/MIC和f AUC0-24/MIC来反映感染组织体液PK/PD与疗效相关性;此更具指导意义..分析抗菌药物在组织体液的总浓度-时间曲线数据和/或组织—17—体液中的游离浓度-时间曲线数据;并与血浆血清药时曲线关联;对指导给药剂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较重要的组织体液浓度数据包括:①治疗尿路感染时;需提供抗菌药物尿药浓度及尿排出数据;②治疗肺炎的药物需提供抗菌药在上皮细胞衬液ELF中的浓度数据;③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药物需提供在脑脊液CSF中的药物浓度..通常以非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组织穿透性评价;鼓励从目标适应证患者中获得组织体液药物浓度数据..4.2 代谢产物活性研究抗菌药物在体内通过肝脏或肠道等器官代谢后;代谢物可保持原有抗菌活性;或抗菌活性减弱或消失..如果在健康受试者PK 研究中;发现代谢产物暴露量AUC metabolite占母药暴露量AUC parent10%以上时;需对该代谢产物进行体外药效学研究;包括该代谢产物对目标适应证主要病原菌MIC50、MIC90和MIC范围等;从而了解代谢物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此项研究需在该抗菌药确证性临床试验开始前完成..当代谢产物PK参数个体间差异较大;半衰期较长时需关注其是否有抗菌活性..4.3 基因多态性对于某些抗菌药物;由于基因多态性导致其体内PK变化;在PK/PD研究时需加以分析和评估..4.4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对于某些药物;由于药物间相互作用导致PK变化;在PK/PD—18—。
药物治疗中的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药物治疗中的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药物代谢酶是机体内参与药物代谢的酶类,而药物相互作用则是指多种药物在共同使用时相互影响或改变它们的药效、药代动力学等特性。
本文将对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药物代谢酶的分类药物代谢酶主要分为两类:体内代谢酶和体外代谢酶。
体内代谢酶主要存在于肝脏、肠道和肾脏等组织器官中,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家族、醛固酮还原酶和乳酸脱氢酶等。
体外代谢酶则主要存在于胃液、血浆和肺泡灌洗液等体液中,包括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酸酯酶等。
二、药物代谢酶的作用药物代谢酶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将药物转化为更易于排泄的代谢产物,从而达到药物的清除作用。
药物代谢酶还能够增加药物的水溶性,提高药物的活性或降低其毒性,从而改善药物的治疗效果。
同时,药物代谢酶也能够转化药物为活性代谢物,增加药物的药效。
三、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是药物治疗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或副作用增加,甚至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因此,深入研究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对正确使用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1. 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两种:酶抑制和酶诱导。
酶抑制指的是药物通过抑制体内代谢酶的活性,导致其他药物的代谢速率下降。
酶诱导则相反,指的是药物通过促进体内代谢酶的活性,导致其他药物的代谢速率增加。
2. 常见的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的药物。
例如,红霉素与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卡马西平的联用会导致红霉素的代谢速率下降,进而使红霉素的药效增强。
此外,某些药物的代谢受到体内醇脱氢酶的影响,如环磷酰胺与尿嘧啶等药物。
3. 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
fda药理毒理指导原则
fda药理毒理指导原则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药理毒理指导原则旨在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FDA药理毒理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
1. 药理学评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如何影响人体的科学,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代谢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
FDA要求药物开发企业对药物进行全面的药理学评估,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2. 毒理学评估:毒理学是研究物质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的科学。
FDA要求药物开发企业对药物进行毒理学评估,包括对药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药物的安全性。
3. 临床药代动力学:临床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以及药物浓度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FDA要求药物开发企业进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
4. 基于证据的安全性评估:FDA要求药物开发企业基于临床试验数据和其他有效的科学证据对药物进行安全性评估,并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过量使用等进行评估和监控。
5. 风险管理:FDA要求药物开发企业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对药物的安全性问题进行监测和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FDA的药理毒理指导原则为药物开发企业提供了关于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估的指导。
这些原则有助于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患者的健康。
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指导原则
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指导原则
复方制剂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合而成的制剂。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
对于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以下是一些指导原则:
1. 药物相互作用:复方制剂中的各种药物可能会相互影响,导致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
因此,在制备复方制剂时,应特别注意各个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途径。
2. 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或者减弱主要药物的疗效。
因此,在制备复方制剂时,应该特别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评估其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3. 药物代谢途径和消除速率: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消除速率。
在制备复方制剂时,应考虑各个组分的代谢途径和消除速率的差异,以便在药物给予和剂量选择时进行合理的调整。
4. 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的选择:复方制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应根据各个组分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行合理选择。
药物剂型的选择应考虑到溶解性、生物利用度、口服吸收速率等因素,同时还应考虑药物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5. 个体差异的考虑: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吸收、代
谢、分布和排泄的差异。
在制备复方制剂时,应考虑不同个体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并据此进行剂量调整和个体化治疗。
总之,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指导原则包括考虑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途径和消除速率、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的选择,以及个体差异的考虑。
这些原则有助于确保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合理的应用和调整。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是为了确保药物研究人员能够准确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的临床意义。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疗效丧失、副作用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在药物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并尽可能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首先,研究人员需要对已知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充分的调研。
现有的医学文献中有大量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指导原则的重要依据。
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已有研究成果,特别是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可能的危害程度。
其次,研究人员需要使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来评估药物相互作用。
这些技术手段包括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
体外实验可以模拟体内环境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情况,通过体外实验可以评估药物代谢酶的互作性以及药物对蛋白质的互作性。
动物实验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对整体生理效应的影响,例如血药浓度的变化以及动物行为的改变。
临床试验是最直接、可信的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手段,通过在人群中进行临床试验,可以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
药物代谢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性质,从而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
此外,还需要考虑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它们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通过改变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药物的作用靶点以及药物的代谢方式等机制发生。
最后,研究人员需要依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已知的药物相互作用,可以采取调整药物剂量、间隔服药时间、更换药物或者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来减少相互作用的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也需要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剂量,以保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提供了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和指导方针。
在药物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对已知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充分调查,并使用适当的技术手段进行评估。
药物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
药物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一、概述药物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以下称指导原则),是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研究药物在进行临床试验时的一般考虑。
制定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为申请人和研究者制定药物整体研发策略及单个临床试验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药品技术评价提供参考。
另外,已上市药品增加新适应症等进行临床试验时,可参照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化学药物和治疗用生物制品。
二、临床试验基本原则(一)受试者保护1.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药物临床试验必须遵循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
2.应具备的安全性基础开展任何临床试验之前,其非临床研究或以往临床研究的结果必须足以说明药物在所推荐的人体研究中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基础。
在整个药物研发过程中,应当由药理毒理专家和临床专家等动态地对药理毒理数据和临床数据进行评价,以评估临床试验可能给受试者带来的安全性风险。
对于正在或将要进行的临床试验方案,也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1—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有关各方应当按各自职责承担保护受试者职责。
(二)临床试验基本方法1.临床试验一般规律药物研发的本质在于提出有效性、安全性相关的问题,然后通过研究进行回答。
临床试验是指在人体进行的研究,用于回答与研究药物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相关的特定问题。
通常采用两类方法对临床试验进行描述。
按研发阶段分类,将临床试验分为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和Ⅳ期临床试验。
按研究目的分类,将临床试验分为临床药理学研究、探索性临床试验、确证性临床试验、上市后研究。
两个分类系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两个分类系统互补形成一个动态的有实用价值的临床试验网络(图1)。
图1. 临床研发阶段与研究类型间的关系(实心圆代表在某一研发阶段最常进行的研究类型,空心圆代表某些可能但较少进行的研究类型)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POC)是指验证候选药物的药理效应可以转化成临床获益,一般在早期临床研究阶段进行,用—2—以探索安全耐受剂量下有效性的信号,降低临床开发风险。
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新药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旨在阐明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
对药物上述处置过程的研究,是全面认识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的依据。
在药物临床试验阶段,新药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内容:1、健康志愿者药代动力学研究包括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食对口服药物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药物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药物,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2、目标适应症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3、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包括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老年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儿童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上述研究内容反映了新药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在新药研发实践中,可结合新药临床试验分期分阶段逐步实施,以期阐明临床实践所关注的该药药代动力学的基本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鉴于不同类型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各不相同,故应根据所研究品种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阶段所拟研究的具体内容,合理设计试验方案,采用科学可行的试验技术,实施相关研究,并作出综合性1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药代动力学研究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由于生物样品一般来自全血、血清、血浆、尿液或其他临床生物样品,具有取样量少、药物浓度低、干扰物质多(如激素、维生素、胆汁以及可能同服的其他药物)以及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因此必须根据待测物的结构、生物介质和预期的浓度范围,建立灵敏、专一、精确、可靠的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确证。
(一)常用分析方法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有:(1)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LC-MS-MS,GC-MS,GC-MS-MS)等,可用于大多数药物的检测;(2)免疫学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等,多用于蛋白质多肽类物质检测;(3)微生物学方法,可用于抗生素药物的测定。
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修
工业指南药物研发过程中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Ⅰ. 简介药物进入体内以后,一般经过两种途径进行消除:直接排泄或者代谢成为一种或几种活性的或非活性的代谢产物。
当药物主要通过代谢进行消除时,那么它的代谢途径会显著影响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使用方法。
如果药物仅由一种代谢途径进行消除,那么代谢速率的个体差异能导致血和组织中的药物和代谢物浓度的极大差异。
一些例子表明,差异呈现具有遗传多态性特征的双相分布(如CYP450 2D6,CYP450 2C19,N-乙酰转移酶)。
当遗传多态性影响一条重要的药物消除途径时,为了达到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的目的,有必要进行大剂量调整。
已有例子证明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例如,某种药物主要有CYP450 2D6进行代谢,大约有7%的高加索人对这种药物没有代谢能力,但是这个比例在别的人种通常要低得多。
类似的报道也可见于其它的代谢途径,主要是CYP450 2C19,N-乙酰转移酶。
不仅如此,很多酶的代谢消除途径,包括绝大部分由CYP450代谢酶介导的,可以被联合用药中的其它药物抑制或诱导,结果,患者共服其它化合物会发生治疗情况的突然改变。
这种药物相互作用会引起血液和组织中药物和代谢物浓度减少或增加,或者引起有毒物质的积蓄(如一些抗组胺药与抗真菌药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变化能极大地改变一个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有效治疗浓度范围比较窄的药物。
如果了解药物代谢途径和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有时允许使用那种若血药浓度不能预测而会产生毒性浓度的药物。
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在新药研究的早期弄清楚药物到底是通过原形排泄的还是通过一种或者多种途径进行代谢消除的是非常重要的。
假如代谢消除是主要途径,那么需要了解其主要的代谢途径。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认识个体之间代谢差异的意义和一些药物-药物、药物-其它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这些资料也有助于决定一些代谢物的药理活性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药物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机制
药物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机制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变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代谢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酶介导的生物转化反应完成的。
不同的药物代谢途径和相互作用机制对药物的疗效、毒副作用以及个体间的差异有着显著影响。
本文将围绕药物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1. 药物代谢途径药物代谢途径分为两类:体内代谢和体外代谢。
体内代谢又可细分为肝脏代谢和非肝脏代谢。
肝脏代谢是最主要的代谢方式,其中CYP 酶是最为重要的药物代谢酶。
CYP酶家族包括多个亚家族,各亚家族具有不同的底物特异性和催化效率。
而非肝脏代谢则主要发生在肺、肾脏、肠道等组织。
2. CYP酶介导的药物代谢CYP酶介导的药物代谢是药物代谢中最常见和重要的途径之一。
CYP酶介导的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内。
不同的CYP酶对不同的药物有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CYP3A4酶是肝脏内最为丰富的CYP酶,参与代谢的药物种类广泛,包括洋地黄类药物、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因此,对于同时使用多种需要通过CYP3A4代谢的药物,可能会出现药物代谢酶竞争,导致药物浓度升高或降低的药物相互作用。
3.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药物代谢酶竞争、药物转运系统的竞争以及药物的相同或相反效应等。
药物代谢酶竞争是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当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它们可能会竞争同一种代谢酶,导致药物代谢速率的改变。
药物转运系统的竞争也会导致药物相互作用。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肠道P-糖蛋白的活性,从而影响其他药物在肠道中的吸收。
4. 临床应用与控制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可能导致药物疗效减弱或副作用加重,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
合理的用药方案应充分考虑药物代谢与相互作用机制,避免同时应用具有相同代谢途径的药物,或者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来降低相互作用的风险。
此外,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代谢酶诱导剂和抑制剂也可以用于调节药物代谢和减少相互作用。
总结:药物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机制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药物安全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8项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安全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8项技术指导原则1.基础知识和理论指导:研究人员在进行药理学研究前,应对相关药物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
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代谢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以便能更好地设计实验和解释结果。
2.研究设计和实验方案:研究人员应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制定适当的实验设计和方案。
包括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剂量的确定、给药途径和时间的选择、实验组的设置、样本数量的计算等。
3.严格的实验操作:药理学研究需要严格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研究人员应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遵循实验室操作规程,减少误操作和干扰因素的影响。
4.数据采集和处理:在药理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应准确地采集数据,并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采集应注意技术细节,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和分析应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根据样本数量选择适当的统计检验,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5.质量控制和验证:药理学研究应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包括对药品质量的验证、实验设备和试剂的校准、研究人员操作技术的培训和验证等。
6.伦理审查和合规管理:药理学研究需严格遵守伦理审查和合规管理的要求。
涉及动物实验的研究应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确保动物福利和伦理标准的保护。
同时,研究人员还需要遵守法律法规,确保研究过程的合法和合规。
7.结果解释和推断:在药理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应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通过结合实验数据、前期研究和相关文献,提出合理的结论,并根据研究目的给出相应的建议。
8.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警:药理学研究应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警,提前识别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问题。
通过对药物的毒理学和安全性研究,评估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和潜在风险,并提出必要的安全预警措施和管理建议。
综上所述,药物安全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包括基础知识和理论指导、研究设计和实验方案、严格的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处理、质量控制和验证、伦理审查和合规管理、结果解释和推断,以及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警。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指导原则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指导原则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内同时应用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效应。
了解和研究药物相互作用对于合理用药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指导原则。
1.总体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药物的药理特性、代谢特点、剂量、给药途径等因素。
特别是对于高风险患者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应谨慎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2.提前预防: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应该尽早地进行,尤其是处方药物的相互作用,因为合理的药物选择和调整可以帮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所带来的危害。
3.多学科合作: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合作,包括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药学等,并且需要依赖大量的实验和临床数据,所以需要有多学科的合作和数据共享。
4.预测方法: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方法来进行,如利用体外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等来预测相互作用潜力;利用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来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效应。
5.特殊人群研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因为这些人群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可能有差异。
6.个体化用药:根据不同个体的代谢能力和药物敏感性,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可以避免或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
7.定期监测:对于正在进行多药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临床效应,以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8.信息传递: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结果应该及时传递给医务人员和患者,以便他们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对于合理用药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特性、预防和个体化用药等因素。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望获得更多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实践。
药代动力学指导原则
药代动力学指导原则药代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研究。
药代动力学指导原则是指根据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的指导原则。
下面将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
药代动力学指导原则中,推荐根据药物的特性、给药途径和药物的生理pH值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型,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例如,对于弱酸性药物,可以选择肠溶衣片延缓溶解,从而在中性环境下被吸收。
另外,药物的pH值还可以影响药物的离子化,从而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产生相互作用,以减少药物吸收的干扰。
药物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和器官中分布的过程。
药物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药物的脂溶性、离子化程度、体内蛋白结合情况和组织的血供情况等。
在药代动力学指导原则中,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和剂量,以达到合理的药物分布。
例如,对于强疏水性药物,通常选择静脉注射给药途径,以使药物快速进入血液和组织,并迅速发挥药效。
另外,还要注意避免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限。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代谢既可以使药物被转化为无活性或低活性的代谢产物,也可以使药物被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中,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组织。
在药代动力学指导原则中,需要关注药物的代谢途径以及药物代谢酶的活性。
例如,针对药物的代谢途径,可以考虑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以避免过度代谢或缓慢代谢所导致的药效不足或毒副作用。
此外,还要注意共同使用的药物是否会对药物代谢产生影响,进而调整药物的使用方法。
药物排泄是指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通常通过肾脏和肝脏代谢产物的清除来实现。
药代动力学指导原则中,需要注意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和清除率的测定。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评估药物排泄的速度和效率。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nmpa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nmpa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患者同时服用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时,这些药物之间相互影响所产生的效应。
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提高治疗效果,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的指导原则至关重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以确保企业在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以下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的指导原则:1.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在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时,企业应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的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
研究方案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需要使用各种实验方法,包括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等。
企业应根据研究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并对实验方法进行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确定研究指标: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需要确定一些具体的研究指标,例如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参数、生物利用度、药效学参数等。
企业应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适当的研究指标,并确保这些指标能够准确反映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
4.数据分析和解释:在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时,企业需要对研究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数据分析应当符合统计学原则,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企业还应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的解释,阐明药物相互作用的意义和影响。
5.编写完整的报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完成后,企业应编写完整的研究报告,详细介绍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研究报告应当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总之,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的指导原则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NMPA的指导原则为企业开展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同时也为相关部门监督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希望企业能够严格遵守指导原则,不断提高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水平,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整理)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指导原则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指导原则一、引言本指导原则旨为拟进行药物(指新药,包括生物制品)相互作用研究的申办方提供建议。
本指导原则反映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SFDA)审评机构的当前认识:即新药的代谢应该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进行确定,该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应作为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一部分进行研究。
本指导原则建议的研究方法是基于以下的共识,即:是否应进行某项特定的试验取决于药物的特征及拟定的适应证。
药物相互作用除了发生在代谢过程中外,也可能发生在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
目前,越来越多的报告显示药物相互作用与转运体相关,因此,它们也是新药开发过程中应该考察的因素之一。
药物相互作用还可能改变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的相互关系。
二、背景(一)代谢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所引起预期的和非预期的效应通常与用药剂量或血药浓度有关,而血药浓度受到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的影响。
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消除通常通过两种途径:即代谢(常在肝脏或肠粘膜)和排泄(常在肾和肝脏)。
此外,治疗用蛋白制剂可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然后经由细胞内吞和细胞内的溶酶体降解进行消除。
肝脏消除主要由位于肝细胞内质网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但也可经由非P450酶系系统,如通过N-乙酰基和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完成。
许多因素可影响药物在肝脏和肠内的代谢,如疾病、合并用药(包括中草药)、甚至食物(如西柚汁)等。
虽然这些因素中的大多数通常可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合并用药往往会突然改变药物的代谢,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如果药物(包括前体药物)代谢成一种或多种活性代谢物,合并用药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就变得更为复杂。
这种情况下,药物/药物前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原形药物的暴露量,还同时取决于其活性代谢物的暴露量,而活性代谢物的暴露量与其生成、分布和消除相关。
因此,对新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应该包括药物的代谢情况以及该代谢对整个消除过程的贡献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体内代谢和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最终核准目录I ...........................................................................................................................................1 前言II . (1)背景A (1)代谢B .......................................................................................................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2III ...............................................................................................................................一般策略4455557789910111111A ...........................................................................................................................体外研究B .......................................................................................................特定的体内临床研究C ....................................................................................................... 群体药代动力学筛查IV 药物体内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的设计...................................................................................A ...........................................................................................................................试验设计B ...........................................................................................................................试验人群C ...........................................................................................底物和相互作用药物的选择D ........................................................................................................................... 给药途径E ........................................................................................................................... 剂量选择F ........................................................................................................................... 研究终点G ...................................................................................................... 样本量和统计学考虑V .............................................................................................................................产品说明书A .........................................................................................................................药物代谢B ............................................................................................. 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药物体内代谢和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指导原则I前言本指南旨在为拟定进行药物体内代谢和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的新药及治疗用生物制品上市申请的申办方提供建议。
新药的代谢应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进行确定,该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应作为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充分评估的组成部分而予以探索。
对于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本指南提供的一些研究方法是基于以下的共识,即是否应进行某项特定的试验将取决于所研发的药物及其拟定的临床用途而有所不同。
而且,并非所有药物相互作用都是基于代谢原因而产生的,相互作用也可因吸收、组织和/或血浆结合、分布以及排泄方面的相互作用而导致药代动力学的改变。
与转运蛋白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正越来越多见诸于报道。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改变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的相互关系。
这些重要方面均未在本指南中详细论及。
背景A代谢【某种药物因其在作用部位的浓度引起的预期和非预期的效应通常与用药剂量或由此产生的血药浓度有关,而血药浓度受到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的影响。
药物通常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而药物或其代谢物的消除通过肾脏和肝脏的排泄作用而实现。
此外,蛋白制品可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然后经由靶细胞内吞和细胞内的溶酶体降解进行消除。
肝脏消除主要经由位于肝细胞内质网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进行,但也可经由非P450酶系系统,如N-乙酰基和葡萄糖醛酰转移酶进行。
位于肠粘膜的P450酶系也可对吸收进入系统循环的药物数量产生重要影响1。
多种因素包括疾病、合并用药可能对肝脏和肠内药物代谢造成影响。
虽然这些因素中的大多数通常可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合并用药可迅速改变药物的吸收和消除,因此而引发特别的关注。
如果药物(包括前体药物)代谢成一种或多种活性代谢物,合并用药对药物肝脏和小肠代谢的影响就变得更为复杂。
这种情况下,药物/药物前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原形药物的暴1本文件中未对合并用药和/或胃肠吸收和肝脏消除的代谢变化的影响加以区分,尽管这两种情况的药代动力学效应可能有所不同。
露量,并且同时取决于其活性代谢物的暴露量,而活性代谢物的暴露量又与其生成、分布和消除相关。
B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许多药物的的代谢消除,包括大部分通过P450酶系的代谢,可因合并用药而受到抑制、激活或诱导。
因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代谢性变化可能相当大,可能导致药物或代谢物在血液或组织中浓度一个数量级或以上的降低或升高,也可能导致毒性代谢物的生成或毒性原形药物暴露水平的升高。
因使用另一种药物而导致药物暴露量发生较大程度改变的例子包括(1)使用酮康唑或红霉素(对CYP3A4有抑制作用)所致的特非那丁、西沙比利或阿司咪唑水平的升高;(2)使用米贝地尔或伊曲康唑(对CYP3A4有抑制作用)所致的辛伐他汀及其酸性代谢物水平的升高;(3)使用氟西汀、帕罗西汀或奎尼丁(对CYP2D6有抑制作用)所致的地昔帕明水平的升高;(4)使用利福平(对CYP3A4有诱导作用)所致的卡马西平水平的降低。
这些暴露水平的较大变化可使一些药物和/或其活性代谢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征发生重要的变化。
这一点对于“窄治疗窗”(NTR)的药物最为明显,也最容易预期。
不过,对于非NTR药物也可能发生(例如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依据药物体内代谢性相互作用的程度和结局,若药物的代谢可被其它药物抑制或者药物本身可抑制其它药物的代谢,应该对某些药物或与其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剂量进行重要的调整。
代谢性的药物相互作用偶尔会对某一药物的安全上市产生影响。
本指导原则以下列一般概念为基础:●对一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充分的评估应包括对其代谢的评估及其代谢对整个消除过程影响的评估。
●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应该探索某种研究性新药是否可能对已上市药物的代谢消除造成重要影响;反之,已上市的药物是否可能对该新药的代谢消除造成影响。
●即使是代谢程度较低的药物对合用药物的代谢也可能造成重要影响。
因此,即使代谢不是主要消除途径的新药,也应进行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探索性研究。
●有时,应先鉴定出代谢物及其药物前体,并且了解其药理学特性,才可能通过其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获得重要信息。
●根据遗传多态性或其他易于鉴别的因素如年龄、种族和性别,识别出不同病人群体之间的代谢差异,会有助于对研究结果的诠释。
●某种研究性新药或已上市的可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其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可以是抑制性的,也可以是诱导性的。
●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的一个特殊目标是确定这种相互作用是否足以导致必须对该药本身或可能与其合并使用的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或者对这种相互作用需要进行其他的治疗监测。
●在某些情况下,了解清楚如何在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时调整剂量,或避免相互作用的发生,可使一种在某种相互作用情况下会发生不可接受的毒性水平的药物获得上市许可。
有时,药物相互作用可用于提升某一种药物的暴露水平或减少其消除。
罕见的情况下,也会因一种药物对其他药物产生的相互作用或其他药物对其代谢的改变,造成该药物因安全性存在风险而不能上市。
●原形药物和/或其活性代谢物的血液或血浆浓度(系统暴露)是连接药物剂量(暴露)和药物效应之间的重要纽带。
由于这一原因,开发针对药物及其关键代谢物的敏感和特异的分析方法,对于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极为重要。
●一些药物主要依靠代谢达到局部或全身性清除,多种原因的差异,包括其它药物的使用,是个体间和个体内变异性的重要原因。
●诸如肝功能或遗传特征对代谢的影响相对比较固定,与之不同,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可造成暴露量的突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