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对脑神经整理

十二对脑神经整理
十二对脑神经整理

十二对脑神经的描述

感觉神经128/动346副舌下/57910为混杂

颅神经核团在脑内的分布

嗅入端脑视入间,动眼滑车出中脑,5678过脑桥,9101112延髓穿。

Ⅰ嗅神经(olfactory nerve)

1、性质: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2、位置、行程、分布:

由上鼻甲以上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Ⅰ级神经元)中枢突聚20多条嗅丝(嗅神经)穿过筛孔和硬脑膜入颅前窝,进入嗅球(II级神经元)嗅束至外侧嗅纹嗅中枢(颞叶沟回、海马回前部及杏仁核)一部分纤维经内侧嗅纹及中间嗅纹胼胝体下回及前穿质(与嗅觉反射联络有关)。

3、损伤后的表现:

(1)嗅中枢病变:不引起嗅觉丧失,刺激性病变引起幻嗅发作(发作性的嗅到特殊的气味,如臭鸡蛋、烧胶皮的气味),见于颞叶癫痫的先兆期或颞叶海马附近的肿瘤。

(2)嗅神经、嗅球及嗅束病变:颅前窝骨折累及筛板时,可撕脱嗅神经,造成嗅觉障碍,同时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额叶底部肿瘤病变压迫嗅球、嗅束,可导致一侧或双侧嗅觉丧失。

(3)鼻腔局部病变:产生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与嗅觉传导通路无关,见于鼻炎、鼻部肿物及外伤等。

Ⅱ视神经(optic nerve)

1、性质: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2、位置、行程、分布:

损伤后表现:

1.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常有视神经本身病变、受压迫或高颅压引起。

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外侧部:同侧眼鼻侧视野缺损;见于颈内动脉严重硬化压迫视交叉外侧不;

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可出现双眼颞侧偏盲,常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和其他鞍内肿瘤的压迫等

3.视束损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偏盲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4.视辐射损害:全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见于损伤内囊后肢时;部分视辐射损

害出现象限盲,下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见于颞叶后部肿瘤或血管病,上部损害,出现两眼对侧式样同向下象限忙

5.枕叶视中枢:局限性病变,出现对侧象限盲,完全损害,引起对侧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

存在,有黄斑回避现象;刺激性病变,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枕叶前部受损可引起视觉失认。

Ⅲ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

1、性质:运动性神经,含一般躯体运动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2、位置、行程:

动眼神经起止中脑上丘的动眼神经核,此核较大,可分三部分

1.外侧核:为运动核,左右各一,位于中脑四叠体上丘水平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中,发出动眼神经的运动神经经过红核组成动眼神经由中脑脚间窝出脑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过,向前与后交通动脉伴行穿过海绵窦之侧壁经眶上裂入眶,支配5块肌肉(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2.正中核:位于中线上,两侧E-W核之间,不成对,发出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到达两眼内直肌,主管两眼的辐辏运动;

3.E-W核:位于正中核的背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中,发出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神经节前纤维入节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司瞳孔缩小及晶状体变厚而视近物,参与缩孔和调节反射。

Ⅳ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

1、性质:运动性脑神经。

2、位置、行程、分布:含运动性纤维,起至中脑动眼神经运动核下端、四叠体下丘的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的滑车神经核,纤维走向背侧顶盖,在顶盖与前髓帆交界处交叉,经下丘下方出脑,再绕大脑脚至腹侧脚底,穿过海绵窦外侧壁,与动眼神经伴行,经眶上裂入眶,越过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向前内侧行,进入并支配上斜肌。

Ⅵ展神经(abducent nerve)

1、性质:躯体运动神经。

2、位置、行程:起于脑桥中部被盖中线两侧的展神经核,纤维从脑桥延髓沟内侧部出脑,前行至颞骨岩部尖端,自后壁穿入海绵窦,在窦内沿颈内动脉外下方前行,经眶上裂入眶,支

配外直肌。

内侧纵束:两侧的内侧纵束,上至中脑被盖,下抵颈髓,紧靠中线,沿脑干下行,与皮质下

的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联系,并联系两侧的动眼神经核和对侧的展神经核,完成视听刺激引

起头及眼向刺激侧不随意的反射性转动,还接收来自颈髓、前庭神经核、网状结构以及来自

皮质和基底核的神经冲动。是眼球水平性同向运动的重要联络通路,它连接一侧动眼神经的

内直肌核与对侧的展神经核,同时还与脑桥的侧视中枢相连,而实现眼球的水平同向运动。

不同部位的眼肌损害

1.周围性眼肌麻痹(peripheral ophthalmoplegia)

(1)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损害时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由于外直肌及上斜肌的作用)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运动,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调节反射均消失。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等。

(2)滑车神经:单纯损害少见,多合并动眼神经损害,单纯损害时表现为眼球稍偏上,向外下方运动

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

(3)展神经:患侧眼球内斜视,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伴有复视。常见于鼻咽癌颅内转移、脑桥小脑肿瘤或糖尿病等。

2.核性眼肌麻痹(nuclear ophthalmoplegia)指脑干病变(血管病、炎症、肿瘤)致眼球运

动神经核损害所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

(1)双侧眼球运动障碍

(2)脑干内临近结构的损害

(3)分离性眼肌麻痹

3.核间性眼肌麻痹(internuclear ophthalmoplegia)

(1)前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位于脑桥侧视中枢与动眼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上行纤维,表现双眼向对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可外展,伴单眼眼震。辐辏反射正常。双侧内侧纵束受损,出现双眼均不能内收。

(2)后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位于脑桥侧视中枢与展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下行纤维,表现两眼同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内收正常,刺激前庭,患侧眼球可有正常外展动作,辐辏反射正常。

(3)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引起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已经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也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可以外展,但有水平眼震。

4.核上性眼肌麻痹(supranuclear ophthalomoplegia)中枢性眼肌麻痹,指由于大脑皮质眼

球同向运动中枢、脑桥侧视中枢及其传导束损害,使双眼出现同向注视运动障碍。(1)水平注视麻痹:①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表现双眼向病灶侧共同偏视;刺激性病变:向病灶对侧偏视;②脑桥侧视中枢:位于展神经核旁附近的副展神经核及旁中线网状结构,发出的纤维到达同侧的展神经核和对侧的动眼神经内直肌核,支配双眼向同侧注视,并受对侧皮质侧视中枢控制。

(2)垂直注视麻痹:上丘是眼球垂直同向运动的皮质下中枢。上丘病变时可引起眼球垂直运动障碍,上丘上半病变时,双眼向上同向运动不能,称帕里诺综合征,常见于松果体区肿瘤;上丘刺激性病变可出现发作性双眼转向上方,称动眼危象。下部损害,可引起双眼向下注视障碍。

(3)特点:双眼同时受累,无复视,反射性运动仍保留。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光线——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上丘——中脑顶盖前区——两侧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

辐辏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枕叶纹状区——顶盖前区——动眼神经正中核——两眼内直肌(辐辏反射)

调节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枕叶纹状区——顶盖前区——动眼神经E-W核——瞳孔括约肌、睫状肌(调节反射)

眼交感神经通路:下丘脑(1级神经元)——C8-T2侧角的脊髓交感中枢(2级神经元)——交换神经元后纤维经胸及颈交感干至——颈上交感神经节(3级)——交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经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至——上睑板肌、眼眶肌、瞳孔开大肌及汗腺和血管。

Horner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

Ⅴ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

1、性质:混合性神经,含2种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2、位置:

(一)感觉神经纤维三叉神经周围突:三叉神经内以躯体感觉神经纤维为主,这些纤维的细胞体位于三叉神经半月节(1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的前面三叉神经压迹处)。三叉神经节细

胞的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3、行程:

(1)眼神经:由三叉神经节发出,穿行海绵窦外侧壁,位于伴行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的下方,展神经及颈内动脉的外侧。在入眶前分成三终支(额神经、泪腺神经、鼻睫神经),然后穿硬脑膜,经眶上裂入眶。(接受来自颅顶前部头皮、前额、鼻背、上睑的皮肤及鼻腔上部、额窦、角膜与结膜等处的粘膜感觉)(2)上颌神经:(分布于眼与口裂之间的皮肤、上唇、上颌牙齿和齿龈、硬腭和软腭、扁桃体窝前部、鼻腔、上颌窦及鼻咽部粘膜等)经圆孔入颅。

(3)下颌神经:混合神经,与三叉神经运动支并行,感觉纤维分布于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皮肤、下颌部的牙齿及牙龈、舌前2/3、口底部粘膜、外耳道和鼓膜,经卵圆孔入颅。

三叉神经中枢突:

深感觉——三叉神经中脑核

触觉——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痛温觉——三叉神经脊束核2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3级神经元)——内囊后肢——中央后回感觉中枢的下1/3区。

(二)运动神经纤维:双侧皮质脑干束——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经卵圆孔出颅——与下颌神经伴行——支配咀嚼肌(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和鼓膜张肌。司咀嚼运动和张口运动。

(三)角膜反射通路:角膜——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两侧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闭眼反应)。

4.三叉神经周围性损害:

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根:分布区感觉障碍,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咀嚼肌瘫痪。多合并第7、8对脑

神经和同侧小脑损害的体征;

三叉神经分支病变:各分布范围内的痛、温、触觉均减弱或消失;

5.三叉神经核性损害: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表现同侧面部洋葱皮样(上部损害出现口周痛温觉障碍、下部损害出现面部周围区及耳廓区域痛温觉障碍)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障碍而触觉、深感觉保留);

6.运动核:同侧咀嚼肌无力或瘫痪,可伴肌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Ⅶ面神经(facial nerve)

1、性质:混合性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被盖部的面神经核。

(2)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的上泌涎核。

(3)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胞体位于颞骨岩部内,面神经管弯曲处的膝神经节。

(4)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2、位置、行程: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

(1)运动纤维:发自脑桥下部被盖腹外侧的面神经核——绕过展神经核——于脑桥下缘临近听神经处出脑

——与位听神经伴行——共同进入内耳孔——在内听道底部——面神经与位听神经分离——再经面神经管下行——在面神经管转弯处横过膝状神经节——沿途分出镫骨肌支、鼓索神经,最后经茎乳孔出颅——穿过腮腺——支配除了咀嚼肌和上睑提肌以外的面部表情肌及耳部肌、枕肌、颈阔肌及镫骨肌等。上部面肌(额肌、皱眉肌及眼轮匝肌)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支配下部面肌(颊肌及口轮匝肌)的神经元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2)感觉纤维:

味觉纤维:感觉纤维中最主要部分:

膝状神经节(I级神经元)——周围突沿面神经下行——在面神经管内,离开面神经向前行——形成鼓索神经——参加到舌神经(三叉神经下颌支分支)——终止于舌前2/3味蕾(司舌前2/3味觉)。

中枢突形成面神经的中间神经——在运动支的外侧进入脑桥——与舌咽神经的味觉纤维一起——终止于孤束核(2级神经元)——交叉至对侧(内侧丘系)内侧上行——终止于丘脑外侧核(3级神经元)——中央后回下部。

(3)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位于膝状神经节,接受来自鼓膜、内耳、外耳及耳廓的感觉冲动,病变产生耳痛。

(4)副交感神经纤维:脑桥上泌涎核——副交感纤维——中间神经——鼓索神经——舌神经——颌下神经节——节后纤维支配舌下腺、颌下腺的分泌岩浅大神经——翼鄂神经节——节后纤维支配泪腺

3、损伤后的表现:

(1)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一侧中央前回下部或皮质延髓束。

(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变在面神经核及核以下的周围神经。

1.面神经管前损害:

(1)面神经核损害:周围性面瘫+展神经麻痹+对侧锥体束征,脑桥,常见于脑干肿瘤及血管病;

(2)膝状神经节: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鼓索受累)+听觉过敏(镫骨肌神经受累)+耳后部剧烈疼痛+鼓膜、外耳道疱(Hunt syndrome)

2.面神经管内损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舌前2/3味觉、唾液腺分泌障碍(面神经管内鼓索神经受累)

如还伴听觉过敏(镫骨肌神经以上)

3.茎乳孔以外病变: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Ⅷ前庭蜗神经

1、性质:特殊感觉性脑神经,含有传到平衡觉和听觉的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2、位置、行程、分布:

(2)蜗神经:传导听觉。其双极感觉神经元胞体在内耳部耳蜗的蜗轴内聚集成蜗神经节。

①周围突分布于内耳螺旋器上的毛细胞;

②中枢突集成蜗神经,经内耳门入颅,于脑桥小脑角处,经脑桥延髓沟外侧部入脑,终于附近的蜗神经腹侧、背侧核。

蜗神经(cochlear nerve):内耳螺旋神经节(蜗神经节)的双极神经元(I级神经元)——周围突感受内耳螺旋感受器毛细胞的冲动

中枢突进入内听道组成蜗神经——脑桥尾端的蜗神经前后核(2级神经元)——经斜方体至对侧,一部分在同侧上行——外侧丘系——四叠体下丘(听反射中枢)及内侧膝状体(3级神经元)——内囊后肢形成

听辐射——颞横回皮质听觉中枢。

(1)前庭神经(vestibular nerve):

传导平衡觉。其双极感觉神经元胞体在内耳道底聚集成前庭神经节。

①周围突穿内耳道底分布于内耳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中的毛细胞;

②内耳前庭神经节的双极细胞(I级神经元)——中枢突集成前庭神经,与蜗神经经内耳门入颅,——终止于脑桥和延髓的前庭神经核群(内侧核、外侧核、上核、脊髓核)(2级神经元)——一小部分经过小脑下脚止于小脑的绒球小结叶;

由前庭神经外侧核发出的纤维构成前庭脊髓核——止于同侧前角细胞——调节躯体平衡;

其他神经核的纤维加入内侧纵束——与眼球运动神经核和上颈髓联系——调节眼球及颈肌反射性活动;3、损伤后的表现:

前庭蜗神经损伤后表现为伤侧耳聋和平衡功能障碍;由于前庭刺激可出现眩晕、眼震,多同时伴有呕吐等

症状。

Ⅸ舌咽神经

1、性质:混合性神经,含有5种纤维成分

(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疑核;

(2)副交感纤维:起于下泌涎核;

(3)一般内脏感觉纤维: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处的舌咽神经下神经节;

(4)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胞体也位于舌咽神经下神经节;

(5)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胞体位于舌咽神经上神经节。

2、位置、行程:舌咽神经的根丝在橄榄后沟上部连于延髓,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同穿颈静脉孔前部出颅,出颅后先在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间下降,继而弓形向前,经舌骨舌肌内侧达舌根。

①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胞体位于下神经节——中枢突止于孤束核,周围突分布于舌后1/3味蕾,传导味觉;

②一般内脏感觉纤维:胞体位于下神经节——中枢突止于孤束核,周围突接受咽、扁桃体、舌后1/3、咽鼓管和鼓室等处粘膜,接受粘膜的感觉

分布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纤维(窦神经)——与呼吸、脉搏和血压的调节有关。

③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其胞体位于上神经节——中枢突至三叉神经脊束核,周围突分布于耳后皮肤,接受

耳部皮肤的一般感觉;

3、分布:

(1)鼓室神经:与交感神经纤维共同形成鼓室丛,发支分布于鼓室、咽鼓管和乳突小房的粘膜,终支为岩浅小神经,节后纤维分布于腮腺。

(2)颈动脉窦支分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

(3)舌支分布于界沟后部的舌粘膜及味蕾,传导一般感觉和味觉。

(4)咽支与迷走神经的咽支和交感干的咽喉支共同组成咽丛,发支分布于咽壁肌和咽粘膜。

(5)扁桃体支:与上颌神经的分支腭中神经和腭后神经组成环状神经丛,发支分布于腭扁桃体、软腭及咽颊部的粘膜。

(6)肌支分布于茎突咽肌。

4、损伤后的表现:

一侧舌咽神经的损伤表现为同侧咽喉部及舌后1/3的味觉消失,舌根和咽颊区痛觉消失,咽肌轻度瘫痪以及软腭反射消失,有时还伴有腮腺分泌功能障碍。

Ⅹ迷走神经

1、性质:混合性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1)副交感纤维:起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

(2)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延髓的疑核;

(3)一般内脏感觉纤维:胞体位于颈静脉孔下方的迷走神经下神经节;

(4)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胞体位于迷走神经的上神经节。

2、位置:以多条根丝自橄榄后沟的中部出延髓,在舌咽神经偏后方经颈静脉孔出颅,在此处有膨大的迷走神经上、下神经节。

3、行程:迷走神经干出颅后在颈部下行于颈动脉鞘内,位于颈内静脉与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之间的后方,下行至颈根部,左迷走神经在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下行,越过主动脉弓的前方,经左肺根的后方下行至食管前面分成许多细支,构成左肺丛和食管前丛,行于食管下段又逐渐集中延续为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越过右锁骨下动脉前方,沿气管右侧下行,经右肺根后方达食管后面,分支构成右肺丛和食管后丛,继续下行又集中构成迷走神经后干。迷走神经前、后干伴食管一起穿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腹腔,分布于胃前、后壁,其终支为腹腔支,参与内脏运动神经构成的腹腔丛。

4、分布:

(1)头颈部的分支:

①脑膜支分布于颅后窝的硬脑膜、横窦及枕窦。

②耳支分布于耳廓及外耳道皮肤。

③咽支分布于各咽肌和除腭帆张肌以外的诸腭肌及咽部粘膜。

④颈动脉体支分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

⑤喉上神经:

a. 喉内支:上支分布于咽、会厌、会厌谷及喉前庭的粘膜;下支分布于杓会厌襞和杓状软骨背侧面的粘膜。

b. 喉外支大部分纤维分布于环甲肌,小部分纤维分布于喉粘膜。

(2)胸部的分支:

①喉返神经:终支为喉下神经,其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候肌,感觉纤维分布至声襞以下的喉粘膜。

②心支:

a. 心上支与交感神经的心支相连组成心深丛。

b. 心下支右侧者加入心深丛,左侧者加入心浅丛。

③肺前、后支:肺前支与交感神经的分支形成肺前丛,肺后支与来自第2-4胸交感神经干的分支形成肺后丛,自肺前、后丛再发支分布至支气管树的平滑肌和腺体。

④食管支:彼此吻合形成食管丛,发分支分布至食管及心包后面。

(3)腹部的分支:

①胃支:

a. 胃前支分布于胃的前上壁,其终支以"鸦爪"形分布于幽门管及幽门窦。

b. 胃后支分布于胃的后下壁。

②肝支:加入肝丛而分布至肝。

③腹腔支:与交感神经构成腹腔丛,发分支伴随各脏器的动脉分布于肝、胰、脾、肾、小肠、盲肠、升结肠至横结肠中部等腹腔脏器。

5、损伤后的表现:

一侧迷走神经损伤主要引起同侧软腭、咽和喉麻痹。表现为发音时患侧软腭不能上举,悬雍垂偏向健侧,声带麻痹,吞咽轻度障碍,声嘶,颈动脉窦反射消失,患侧软腭反射和咽反射消失。

双侧迷走神经损伤可导致喉肌全瘫,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喘鸣音。常伴有食管和胃的弛缓性麻痹,心跳加快,吞咽障碍和迷走呼吸反射消失等症状。

Ⅺ副神经

1、性质:运动性神经,含有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2、位置、行程:脑根起自延髓的疑核,自橄榄后沟下部,迷走神经根丝下方出脑,与脊髓根同行,经颈静脉孔出颅,加入迷走神经,随其分支支配咽喉部肌。脊髓根起自颈脊髓的副神经核,自脊髓前、后根之间出脊髓后,在椎管内上行,经枕骨大孔入颅,再与脑根一起经颈静脉孔出颅,此后又与脑根分开,绕颈内静脉行向外下方,经胸锁乳突肌深面分出一支入该肌后,终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继续向外下后斜行,于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处,进入斜方肌深面。

3、分布: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4、损伤后的表现:

(1)患侧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瘫痪,头不能项患侧侧屈,也不能使面部转向对侧,肩胛骨向前下移位。

(2)患侧抬举上臂的功能减弱,举重乏力,并伴有上述各部肌肉萎缩,呈现某种程度的翼状肩胛。

(3)两臂下垂时,患侧手指低于健侧,双臂前伸合掌时,患侧指尖远于健侧。

Ⅻ舌下神经

1、性质:运动性神经,主要由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组成。

2、位置、行程:由延髓的舌下神经核发出后,以若干根丝自延髓前外侧沟出脑,向外侧经舌下神经管出颅,继而在颈内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弓形向前下走行,达舌骨舌肌深面,在舌神经和下颌下腺管下方穿颏舌肌入舌内。

3、分布:

(1)脑膜支分布至枕骨板障、枕窦及岩下窦的硬脑膜。

(2)舌下神经的降支:与第2、3颈神经所组成的降支结合形成颈袢,发支至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肩胛舌骨肌上、下腹。

(3)甲状舌骨肌和颏舌骨肌的神经分布至二肌。

(4)舌下神经的肌支分布至茎突舌肌、舌骨舌肌、颏舌肌以及诸舌内肌。

4、损伤后的表现:

一侧舌下神经完全损伤:

(1)患侧舌肌瘫痪并萎缩,触摸时舌质变软,舌面出现皱襞;

(2)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3)缩舌时舌尖偏向健侧;

(4)伴患侧舌肌纤维震颤。

脑的动脉供应

一、颈内动脉系统,行程分四段:颈部、岩部、海绵窦部、前床突部,后两者合成虹吸部,常弯曲,是动脉硬化好发部位;

1.眼动脉:供应眼部

2.后交通动脉:是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吻合支

3.脉络膜前动脉:视束下从颈内动脉分出,供应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大脑脚底的中1/3及

苍白球等结构

4.大脑前动脉:皮层支: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地面的一部分和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

上部;中央支: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

5.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直接延续,皮质支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中央支(豆纹动脉)

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部和后肢的前部

二.基底动脉系统:起自锁骨下动脉,两侧椎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后合并基底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

1.椎动脉主要分支:

脊髓前后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小脑底面后部和延髓后外侧部

2.基底动脉主要分支:

小脑下前动脉,供应小脑下面的前部

迷路动脉:发自基底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供应内耳迷路

脑桥动脉:为细小分支,供应脑桥基底部

小脑上动脉:发自基底动脉末端,供应小脑上部

大脑后动脉:皮质支供应额叶内侧面和底面及枕叶,中央支供应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和底丘脑Willis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端、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连通形成,使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相沟通。正常情况下动脉环两侧的血液不相混合,当某一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时,可一定程度通过大脑动脉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

脑干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

1.延髓: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常见于小脑后小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

①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

②病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

走神经损害)

③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部分小脑半球损害)

④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

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

丘脑侧束损害)

延髓中腹侧损害: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 syndrome):见于椎动脉及其分支或基底动脉后部血管阻塞

①病灶侧舌肌瘫痪及肌肉萎缩(舌下神经损害)

②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锥体束损害)

③对侧上下肢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内侧丘系损害)

2.脑桥

脑桥腹外侧部损害: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 syndrome)见于小脑下前动脉阻塞

①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核损害)

②对侧中枢性瘫痪(锥体束损害)

③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损害)

脑桥腹内侧部损害:(Foville syndrome)福维尔综合征:脑桥旁正中动脉阻塞

①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核损害)

②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脑桥侧视中枢及内侧纵束损害)

③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损害)

脑桥背外侧部损害:(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Raymond-Cestan syndrome)小脑上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阻塞,又称小脑上动脉综合征:

①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

②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麻痹)

③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核损害)

④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脑桥侧视中枢及内侧纵束损害)

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

丘脑侧束损害)

⑥对侧上下肢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内侧丘系损害)

⑦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

⑧患侧偏身共济失调(小脑中脚、小脑下脚和脊髓小脑前束损害)

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去传出状态,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

①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部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意识清醒,语言理解无障碍

②双侧中枢性瘫痪(双侧皮质脊髓束和支配三叉神经以下的皮质脑干束受损),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示

意(动眼神经与滑车神经功能保留),眼球水平运动障碍

③双侧面瘫,舌、咽、构音及吞咽运动均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全瘫,双侧病理征阳性。

3.中脑

一侧中脑大脑脚脚底损害:可出现大脑脚综合征(weber syndrome):动眼神经交叉瘫

①患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的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动眼神经麻痹)

②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上下肢体瘫痪(椎体束损害)

中脑被盖腹内侧部损害:红核综合征(Benedikt syndrome)

①患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的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动眼神经麻痹)

②对侧肢体震颤、强直(黑质损害)或舞蹈、手足徐动及共济失调(红核损害)

③对侧肢体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内侧丘系损害)

Glasgow昏迷评分标准

A睁眼反射:主动睁眼4

呼之睁眼3

疼痛引起睁眼2

不睁眼 1

B言语反应定向正常 5

应答错误 4

言语错乱 3

言语难辨 2

不语 1

C运动反应能按指令发出动作6

对刺激定位 5

对刺激能躲避 4

刺痛肢体屈曲 3

刺痛肢体过伸反应 2

无动作 1

15分无昏迷,最低3分,分值越低,昏迷程度越深

8分以上恢复机会较大,7分以下预后不良,3-5分有潜在死亡风险。

脑干反射:

(1)睫脊反射:给予颈部皮肤疼痛刺激时可引起双侧瞳孔散大,此反射存在提示下位脑干、颈髓、上胸段脊髓及颈交感神经功能正常

(2)角膜反射:当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或面神经损害时,均可出现角膜反射消失,如脑桥上部和中脑未受累及,角膜反射存在,一侧角膜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面神经病变(同侧脑桥);双侧角膜反射消失见于一侧三叉神经受损或双侧面神经受损,提示中脑或脑桥受累,双侧角膜反射消失提示昏迷程度较深。

(3)头眼反射:轻扶患者头部向左右、上下转动时眼球向头部运动相反方向移动,然后逐渐回到中线位,涉及前庭神经核、脑桥侧视中枢、内侧纵束、眼球运动神经核,在大脑半球弥漫性病变和间脑病变导致昏迷时出现并加强,脑干病变时此反射消失。

(4)眼前庭反射

锥体束传导通路:

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视放射——内囊后肢和膝部——经中脑大脑脚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交叉处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前角;

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下降过程中陆续交叉——止于对侧脊髓前角

皮质延髓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分别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