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填空 简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填空题

1.邓小平文艺观的价值取向是()

2.(美学和史学的观点)是由恩格斯多次提出并深得马克思首肯的重要理念

3.希腊艺术既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又具有“超时代”的(审美价值和典范性)

4.“单向度社会”批判和“新感性”是(马尔库塞)的文艺学说。

5.()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对意识的“统治”,对艺术的“宰制”

6.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思考的一个核心命题是()

7.马克思注意看待作家文学创作的“美学观点”。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必须()。

名词解释

1.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概念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德语这一词由马克思创制,最早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在马克思看来,从本质上说,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思想的体现,它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化形式,借此达成遮蔽或歪曲现实关系的目的。

2.文艺的真实性: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文艺的真实性是文学对客观社会生活的“真实描写”“真实再现”“如实叙述”等。艺术的真实性反映的是创作关系中的客观方面,体现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与生活一致性的关系和程度。

3.文艺的倾向性:文艺的倾向性是文艺家的阶级立场、道德意识、爱憎情感、审美理想等在作品中的体现,其中包括作家对自己描写的生活现象所作的主观评价和所持的主观态度。

4.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生产力,挣脱旧式分工和私有制的桎梏和异己力量的束缚,从而达到人的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者设想中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人的变化发展同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是相一致的。人创造社会关系的活动是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的,人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的历史进程也是自身达到全面性的过程。只有当社会关系的发展达到了某种能满足需要的丰富性及全面性,人才能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全面的活动,并通过全面的活动以及通过人们之间普遍的相互交往而获得全面的发展,达到自身的全面性。

5.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次运动是由一批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德国作家发起的,他们推崇天才,创造性的力量,并把其作为其美学观点的核心。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简答题

1.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在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定位是什么?

答: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在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定位: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上层建筑部分,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命题。一方面,文艺作为意识形态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基本功能,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内含着认识属性。另一方面,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在功能上“又蕴涵着强烈的实践意向,体现出艺术的活动主体对于一定的社会生活的价值评判,并通过这种反映和评判而满足了主体特定的审美需求。”

2.从《讲话》内容的系统性来看,毛泽东所坚持的文艺观念形态性质的要点是什么?

答:从《讲话》内容的系统性来看,毛泽东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他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他看来,文学艺术原料存在于人民生活中,这种粗糙的、自然形态的东西,往往是最生动、最丰富的。他所坚持的文艺思想核心就在于人民本位和文艺的大众化,即文艺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在《讲话》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与中国革命和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并且对革命文艺的服务对象作了具体的分析。“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这一文艺性质的定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成为毛泽东文艺的一个逻辑起点。

3.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价值取向是“塑造具有全部感官之丰富性的人”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包括建造自身)。首先是指人成为自身全面关系的占有者,成为自身全部需要和全面创造力的主体,也指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其次,“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一命题,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特征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的。除了对“种的尺度”和“内在尺度”的理解外,还有一个对“美的规律”理解的问题。

4.“文化工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对意识形态的作用是什么?

答:“文化工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对意识形态起到以下作用。1、“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图式”履行着“操纵功能”。各种样式的艺术产品中都包含着意识形态的相同“图式”,都是“从制造商们的意识中来的”。生产商的感知、偏见和看法普遍化为人类的感知和理解。意识形态就这样既操纵着公众生活,又控制了个人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使个人丧失了内在的自由,独立的判断能力以及可能的想象力。人们自以为在艺术消费中自己思考得出的结果,实际上不过是一系列官方意识形态操纵的产物。2、文化意识形态通过文化媒介履行着“欺骗功能”。各种文化媒介在认同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光彩、幸福的形象肯定现实、粉饰现实甚至虚拟现实,构

造出关于现实的美好幻想与假象,使人们渲染在虚假的快乐与廉价的抚慰中。文化工业的产品制造着消费者的集体移情和公众白日梦。5.“莎士比亚化”的内涵是什么?

答:“莎士比亚化”是指那种依靠丰富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广阔的社会背景来表现主观的思想情感的创作倾向。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度概括。其具体内容是 :1、文艺创作要真实、正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的现实。2、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3、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6、列夫托尔斯泰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答: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