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

合集下载

小儿惊厥护理试题及答案

小儿惊厥护理试题及答案

理论试卷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择日期: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部门: [单选题] *○儿科○急诊1.婴幼儿时期常见惊厥的原因是 [单选题] *A、高热惊厥(正确答案)B、癫痫C、中毒性脑病D、脑炎和脑膜炎E、低血糖和水、电解质紊乱2.惊厥持续状态时 [单选题] *A、惊厥持续>10分钟B、惊厥持续>20分钟C、惊厥持续>30分钟(正确答案)D、惊厥持续>40分钟E、惊厥持续>60分钟3.小儿惊厥发作时,应重点观察 [单选题] *A、体位变化B、呼吸、瞳孔变化(正确答案)C、发绀程度D、呕吐情况E、肌张力改变4.小儿高热惊厥多发生在 [单选题] *A、新生儿期B、1~6个月C、6个月~3岁(正确答案)D、3~6岁E、学龄期5.处理惊厥发作的患儿,下列哪种做法不妥 [单选题] *A、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B、惊厥发作时,用力按压患儿四肢(正确答案)C、清理咽喉部分泌物D、松解衣物和扣带E、保持安静,减少刺激6.患儿,10个月,因高热惊厥入院。

经治疗痊愈,准备出院,对其家长健康指导的重点是 [单选题] *A、合理喂养的方法B、体格锻炼的方法C、惊厥预防及急救措施(正确答案)D、预防接种的时间E、小儿体检的时间7.青霉素过敏试验每ml剂量 [单选题] *A 5-10UB 20-50UC 100-150UD 200-300UE 200-500U(正确答案)8.皮内注射进针的角度 [单选题] *A 10°B 15°C 5°(正确答案)D 30°E 20 °9.皮内注射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无菌操作B 75%乙醇消毒皮肤C 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正确答案)D 进针角度呈5°刺入10.不宜用注射水配制青霉素试剂是因为 [单选题] *A 引起局部瘙痒B 造成局部疼痛C 局部反应不可观察D 发生假阳性反应(正确答案)11.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不包括 [单选题]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生理性贫血(正确答案)马牙12.下述关于足月儿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乳腺有结节指甲达到指尖耳壳发育好睾丸已下降足底纹理少(正确答案)13.下述不符合早产儿的外观特点的是 [单选题] *皮肤薄、色红、水肿并发亮皮下脂肪少乳腺无结节男婴睾丸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正确答案)耳壳平软,紧贴颞部14.在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中,新生儿期是指 [单选题] *从出生到生后满30天从出生到生后满28天(正确答案)从出生到生后满两周从孕期28周到生后两周15.关于足月新生儿消化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足月儿吞咽功能已经完善胃呈水平状胃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发生溢乳和呕吐胃管下端括约肌发达,幽门括约肌较松弛,易发生溢乳和呕吐(正确答案)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吸收16.小儿高热惊厥发作的特点,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多项选择题) *A、多在体温骤升时发作(T38.5~40℃)(正确答案)B、发作呈全身性,次数少,持续时间短(正确答案)C、恢复快,预后好,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正确答案)D、退热后一周脑电图检查正常(正确答案)E、家族有高热惊厥史(正确答案)17.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是 (多项选择题) *A、体温骤升(正确答案)B、意识丧失(正确答案)C、面肌或四肢肌强直(正确答案)D、呼吸暂停乃至面色、口唇发绀(正确答案)E、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正确答案)18.患儿3岁,惊厥反复发作入院,为防止该患儿惊厥时外伤,以下处理哪项正确(多项选择题) *A、将纱布放在患儿手中(正确答案)B、移开床上一切硬物(正确答案)C、四肢可以适当约束(正确答案)D、床边设置防护栏(正确答案)E、压舌板裹纱布置上下磨牙之间(正确答案)19.皮内注射的目的是 *A 药物过敏试验(正确答案)B 预防接种(正确答案)C 用于局部麻醉(正确答案)D 注射肾上腺素E 注射胰岛素20.皮内注射常用的注射部位*A上臂三角肌下缘(正确答案)B 上臂外侧C 腹部D后背E 前臂掌侧下缘(正确答案)21.下列哪些情况需要做青霉素皮试*A 初次用药者(正确答案)B 停药三天以上(正确答案)C 青霉素试剂更换批号(正确答案)D 有青霉素过敏史E 有食物、花粉过敏史22.用药前须做过敏皮试的药物是 *A 细胞色素C、普鲁卡因(正确答案)B 四环素、红霉素C 泛影葡胺、破伤风抗毒素(正确答案)D 洋地黄、山梨醇E 链霉素、碘化物(正确答案)23.皮内注射时,应注意 *A 患者对某药物过敏时,应禁止该药物皮试(正确答案)B 皮试液现用现配,并准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正确答案)C 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正确答案)D 忌用碘类消毒剂消毒皮肤(正确答案)E 皮试液剂量要准确(正确答案)。

护理小儿惊厥试题及答案

护理小儿惊厥试题及答案

护理小儿惊厥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A. 感染B. 外伤C. 遗传D. 营养不良答案:A2. 小儿惊厥发作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将患儿平卧C. 避免患儿咬伤舌头D. 立即给予抗惊厥药物答案:B3. 小儿惊厥发作时,以下哪项护理措施是正确的?A.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B. 按压人中穴C. 立即给予冰敷降温D. 立即给予静脉推注抗惊厥药物答案:A4. 小儿惊厥的预后与以下哪项因素无关?A. 惊厥的类型B. 惊厥的持续时间C. 惊厥的发作频率D. 患儿的年龄答案:D5. 小儿惊厥发作时,以下哪项护理措施是错误的?A. 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B. 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C. 观察患儿的瞳孔变化D. 立即给患儿喂水答案:D二、判断题1. 小儿惊厥发作时,应立即给予抗惊厥药物。

(错误)2. 小儿惊厥发作时,应保持患儿平卧,头部偏向一侧。

(错误)3. 小儿惊厥发作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和意识状态。

(正确)4. 小儿惊厥发作后,应立即给予物理降温。

(错误)5. 小儿惊厥发作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

(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小儿惊厥的常见症状。

答:小儿惊厥的常见症状包括突然意识丧失、肌肉强直性收缩、眼球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等。

2. 请简述小儿惊厥发作时的护理措施。

答:小儿惊厥发作时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患儿咬伤舌头,防止患儿受伤,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呼吸和瞳孔变化,及时给予抗惊厥药物,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3. 请简述小儿惊厥发作后的护理措施。

答:小儿惊厥发作后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给予适当的物理降温,观察患儿的意识恢复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四、案例分析题病例:患儿,男,3岁,因高热惊厥入院。

入院时体温39.5℃,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口吐白沫。

问题:请根据病例,提出护理措施。

答案:针对此病例,护理措施应包括:1.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突发抽搐的常见原因

小儿突发抽搐的常见原因

小儿突发抽搐的常见原因小儿突发抽搐是一种常见的病症,通常发生在1个月至5岁左右儿童身上。

它可以是因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

1. 高热性惊厥:高热是儿童突发抽搐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当儿童体温快速升高时,出现惊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这种类型的抽搐通常发作在38C甚至更高的体温下,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几分钟),并且在热退后不再复发。

2. 脑部感染或炎症:儿童脑部感染或炎症,如脑炎、脑膜炎等,也是引起突发抽搐的常见原因之一。

这些疾病会导致脑部受损,引发抽搐发作。

除了抽搐,患儿还可能出现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

3. 代谢紊乱:某些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也会引起突发抽搐。

这些疾病会导致身体内的某些物质缺乏或过多,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抽搐发作。

4. 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一些儿童出生时就存在脑发育异常,如脑积水、脑脊髓畸形等,也容易引发突发抽搐。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脑功能障碍,增加抽搐的风险。

5. 癫痫: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儿童突发抽搐的常见原因之一。

癫痫发作时,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抽搐发作。

这种抽搐通常会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有可能波及全身。

6. 脑外伤:一些外伤,如头部撞击、脑震荡等,也可能引起儿童突发抽搐。

外伤会造成神经元受损,导致抽搐的发生。

7. 药物或中毒:某些药物或毒素的不良反应也可导致儿童突发抽搐。

例如,某些抗生素、镇静药物、药物过量等都有可能引起抽搐。

总的来说,小儿突发抽搐可以有多种潜在原因,包括高热性惊厥、脑部感染或炎症、代谢紊乱、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癫痫、脑外伤、药物或中毒等。

如果孩子出现突发抽搐,家长应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评估和检查,找到具体的原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新生儿惊厥病因分析

新生儿惊厥病因分析

新生儿惊厥病因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低钙血症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因素引起,病因复杂,病死率高,部分患儿遗留程度不同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早期明确病因,有效控制惊厥发作,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

现将我院新生儿病房2001年1 月~2007年9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惊厥的病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新生儿786例中新生儿惊厥76例(9.67%),男53例,女23例;足月儿58例,早产儿18例;胎龄≤36周10例(13.2%),37~41周60例(78.9%),≥42周6例(7.89%);出生体重<2500 g 39例(51.3%),2500~4000 g 36 例(47.4%),>4000 g 1例(1.32%);入院日龄:≤3天49例(64.5%),4~7天10例(13.2%),8~14天15例(19.8%),15~28天2例(2.63%)。

县医院出生31例(40.8%),乡、镇、妇幼保健所出生37例(48.7%),家中出生8例(10.5%);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21例,妊娠期糖尿病1例;有出生窒息史22例。

有围产高危因素68例,占89.47%,其中有异常分娩史38例(50.0%),因胎位不正、宫内窘迫,前置胎盘等因素做剖宫产17例,胎头吸引器助产9例,早破水3例,旧法接生8例,急产1例。

脐带异常23例(30.3%),脐带脱垂3例,脐带绕颈18例,脐带短小2例。

羊水胎粪污染15例(19.7%),Ⅲ度9例,Ⅱ度6例。

2.惊厥原因惊厥多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低钙血症及一些相关疾病。

76例惊厥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5例(46.1%);颅内出血(ICH)18例(23.7%);低钙血症8例(10.5%);化脓性脑膜炎5例(6.58%);败血症4例(5.26%);肺炎3例(3.95%);低血糖1例(1.32%);捂热综合征1例(1.32%);不明原因1例(1.32%)。

新生儿惊厥68例病因分析

新生儿惊厥68例病因分析

意新生儿监护及护理 , 预防感染 , 防止低血糖及低
血 钙 的发生 。
症、 新生儿化脑 、 颅内出血 、 电解质紊乱等疾病 , 发 病前患儿 曾于私人诊所肌 注大剂量 复方安基 比 林, 而该药物重度中毒可出现前述症状 , J 目前尚 未见此类报道。 本研究结果显示 , 生儿惊厥 以微小 型发作 新 多见,8 6 例惊厥患儿中有 2 8例表现为微小型, 占 4 .% , 12 以缺氧缺 血性 脑病 和颅 内出血 为 主 , 文 与 献报道基 本一 致 。其 次 是 多灶性 阵挛 型, ¨ 占 2 .%。全身性肌阵挛型最少见 , 2 , 65 仅 例 捂热综 合征和药物中毒各 1 , . %。该现象与新生 例 占2 9 儿神经系统 的发育特点有关。新生儿大脑颞叶和 间脑 、 干 、 脑 边缘 系统 、 马 、 质 、 海 黑 网状 激 活 系 统
迷, 以抽搐 原 因待查 转人 我 院 , 院后 排 除 了败血 人
可提示我们对新生儿惊厥的常见诱因早期进行干 预。本组研究对象 多数来 自于基层医院, 新生儿
窒息新法复苏尚未完全推广 , 呼吸兴奋剂滥用 , 故 惊 厥 出现早 、 持续 时 间长 、 致残 率 及死亡 率 高 。为 减少新生儿惊厥 的发生 , 应加强孕产期保健 , 有高 危因素的孕妇应在设施完 善的医院分娩 , 强调儿 科医生进产房 , 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同时应注
例; 体重 < 50 4例 ,50 39 g 2例 , 20 g1 20 g一 99 4 ≥ 40 g 2例。分娩方式 : 产 2 例 , 00 1 顺 8 有异常分娩
史4 O例, 其中剖宫产 2 2例, 臀位产 8例 , 胎头吸 引器助产 l 例 , O 异常分娩儿均有围产期缺氧窒息 史。患儿来源: 本院分娩 2 6例, 乡镇医院及私 县、 人诊所分娩 3 例 , 8 家中分娩 4例。6 例患儿均作 8 头颅 C 、 T 血电解质、 肝功能、 血糖检查 ; 感染患儿 同时作 c反应蛋白、 . 血培养及脑脊液检查。

惊厥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惊厥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惊厥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惊厥(convulsion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致使肌肉抽动,并常伴意识障碍的暂时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抽动多为全身性。

4%~5%的小儿至少发生过1次惊厥,5岁以下尤为多见。

【诊断提示】1.病因注意有无发热、外伤史,家族癫痛史,季节特点及出生前和围生期病史,生长发育史,或误服毒物、药物史等;并了解惊厥发作的类型、持续时间、意识状态及伴随症状等。

不同年龄惊厥的病因有所不同:①新生儿期:生后3d 内常见产伤、窒息、低血糖、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低钙血症;4d后常见低钙血症、低血镁症、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破伤风、颅脑畸形等。

②婴儿期:以低钙血症、脑膜炎、高热惊厥、癫痛(婴儿痉挛症)、脑损伤后遗症、脑发育畸形等多见。

③幼儿期:以高热惊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癫痫等多见。

④学龄期:以癫疴、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脑瘤、脑脱髓鞘病变多见。

2.体格检查除一般体格检查及呼吸、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外,应观察抽搐的形式及惊厥时的意识状态。

还应注意皮肤有无出血点、皮疹及异常色素、感染灶等,以及神经系统体征、脑膜刺激征、颅内高压征、眼底改变、瞳孔变化等。

3.实验室检查除血、尿、便常规检查外,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做肝肾功能、血生化、血糖、血培养、脑电图检查,必要时做诱发试验和24h动态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

疑颅内感染时查脑脊液,必要时做X线片、CT、MRI检查。

【治疗措施】小儿惊厥需紧急救治如下。

1.惊厥发作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并备好气管插管;体温高者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开辟静脉通道。

2.抗惊厥治疗地西泮0.3~0.5mg/min注射速度,一般5mg/次,最大剂量10mg,缓慢静注,1~3min即可生效,必要时15min后重复1次。

苯巴比妥5~10mg/(kg·次),肌注,是长效止惊药物。

苯妥英钠1次负荷量为15~25mg/kg,溶于0.9%生理盐水滴注。

KCNQ2基因突变致新生儿惊厥5例临床分析

KCNQ2基因突变致新生儿惊厥5例临床分析

KCNQ2基因突变致新生儿惊厥5例临床分析
奚敏;刘玲;崔珊;马莉莎;谭茜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23(20)5
【摘要】新生儿惊厥是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新生儿惊厥病因包括缺血缺氧性脑病、脑膜炎、颅内出血、维生素B6缺乏、戒断综合征/药物作用、脑梗死、静脉血栓、脑发育不良、遗传代谢病、低钙血症、家族性新生儿惊厥等[1],明确其病因很重要,因为病因往往是进行针对性治疗和评估预后的关键[2]。

临床上部分发生惊厥的新生儿常规检查未发现确切病因,需进行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

现将本院收治的5例KCNQ2基因突变致新生儿惊厥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
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总页数】2页(P719-720)
【作者】奚敏;刘玲;崔珊;马莉莎;谭茜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
【相关文献】
1.10例KCNQ2基因突变相关儿童癫痫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征分析
2.不同类型KCNQ2基因突变所致癫痫五例临床分析
MA2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1A型临床特征与基因突变分析4.CSNK2B基因合并KCNQ2基因突变致婴儿癫痫
1例报告5.ETFDH基因突变致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18例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惊厥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儿惊厥诊断和鉴别诊断

颅外非感染性疾病
1. 中毒:农药、灭鼠药、有毒动、植物、药物 2. 各种原因的脑缺血缺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窒息、溺水、心肺严重病变引起的缺血缺氧性脑 病 3.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低血糖、高血糖、高 钠、低钠、低钙、低镁、脱水、酸中毒
4.代谢性疾病: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 5.维生素缺乏:VitB6缺乏或依赖 6.其他:尿毒症、肝性脑病、肾性高血压、瑞氏综合征

小儿惊厥的病因诊断
1. 详细完整的病史 2. 全面仔细的体检 3. 必要的辅助检查 4. 根据不同年龄 5. 结合不同季节
病史
新生儿:产时有无窒息、缺氧、产伤,有无不 洁生产史,有无胎膜早破,母孕期疾 病,有无黄疸过深
有无发热、头痛、呕吐等 有无误服药物、农药、毒物史 有无头颅外伤史、意外事故(触电、溺水等)
小儿惊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儿科周芳 2015年12月
内容提要 定义定义来自惊厥(convulsion)或称抽搐: 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强直和(或) 阵挛性收缩,同时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发病机制
凡能导致脑部神经元兴奋性过高的因素,如脑 缺血、缺氧、炎症、水肿、坏死、中毒、变性 等,均可导致惊厥。
小结
根据有无发热区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 第二步根据病史、体检初步区分颅内、颅外 再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帮助确诊 结合年龄及季节
鉴别诊断
新生儿期: 1.颤抖 2.活动睡眠期出现的眼球转动及呼吸不规则 3.早产儿呼吸暂停
婴幼儿和儿童期: 1.屏气发作 2.习惯性擦腿动作(情感交叉症) 3.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4.晕厥 5.抽动症 6.癔病性抽搐
细菌:一般细菌及结核菌
病毒:肠道病毒、疱疹病毒、乙脑病毒
病原

小儿惊厥是怎么回事?

小儿惊厥是怎么回事?

小儿惊厥是怎么回事?小儿发生惊厥常常根据小儿是否有发热进行分类,可分为无热与有热惊厥两种类型。

其中的有热惊厥,属于小儿惊厥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因主要有热性惊厥,然后是颅内感染,例如:真菌感染、结核感染、病毒感染等。

在小儿惊厥中无热惊厥的病因有癫痫、颅内出血等,甚至与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等有关。

而当小儿发生惊厥后应及时采用针对性的措施,以控制疾病发展,以下为大家讲解有关小儿惊厥内容,希望可帮助到大家。

小儿惊厥的临床表现1、惊厥:小儿在发作惊厥前,有少部分患儿会有先兆:小儿会出现不时的惊跳或极度的烦躁等,精神过于紧张;突然间四肢肌张力增加;呼吸突然暂停、急促、不规律;一瞬间体温升高,面色发生改变;瞳孔不等大不等圆;典型表现为突然间意识丧失,眼球斜视或固定向上翻、头向后仰、口吐白沫等,甚至严重者会出现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呼吸无规律、大小便失禁等。

不良症状可能会持续数秒到数分,甚至更长。

然后转变成昏迷、嗜睡的状态。

在小儿发病期间或在发病后进行检测,可观察到小儿对光反应迟钝、瞳孔散大,在各临床症状结束后的不久恢复意识。

当患儿发生低钙血症抽搐的情况,意识较为清晰。

如果在意识还没有恢复之前,再一次出现抽搐或反复持续抽搐,说明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由于呼吸衰竭、脑水肿而死亡。

如果抽搐位置恒定并且比较局限,常存在定位意义。

对于新生儿惊厥,主要表现为无定型多变的各种各样的异常动作,例如:呼吸暂停、不规则,两眼凝视、阵发性苍白或发绀,出现全身性的抽动情况较少。

部分发生惊厥的婴幼儿,会表现出眼角、口角抽动,一侧肢体发生抽动或是两侧肢体交替发生抽动2、持续惊厥状态:其指定的小儿发生惊厥症状在半个小时以上,或两次发生惊厥间隙期意识未能完全恢复,这种属于危重型惊厥。

可能会因为惊厥时间较长而导致小儿缺血性的脑损伤、高热、脑水肿等,严重者会出现脑疝。

3、高热惊厥:这种惊厥6个月到4岁小儿是高发群体,惊厥大多在发热的早期出现,相对持续时间比较短,在一次发热中,连续多次发作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会在12h内发生惊厥症状,发作后意识会快速恢复,没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退热一周之后脑电图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情况属于单纯高热惊厥,其预后较好。

宝宝惊厥发病原因以及疾病治疗

宝宝惊厥发病原因以及疾病治疗

宝宝惊厥发病原因以及疾病治疗第一次当父母的新手爸爸妈妈,总会遇到宝宝的各种健康问题,诸如发烧、感冒、咳嗽、拉肚子、呕吐等。

其中突然出现的惊厥则是众多症状中最紧急、最重、甚至会危及生命的一个。

什么是宝宝惊厥?宝宝惊厥发病原因时什么?惊厥疾病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什么是宝宝惊厥,欢迎阅读。

什么是宝宝惊厥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

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

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

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

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宝宝惊厥疾病介绍惊厥是儿科常见急诊,也是最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症状,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以临床出现肢体节律性运动(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

又称“抽搐”,俗名“抽风”或“惊风”。

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婴幼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有些抽搐具有潜在危及生命风险。

一般短暂的抽搐几乎对大脑没有明显影响,但长程抽搐尤其是癫痫持续状态则可能导致永久神经系统损害。

小儿惊厥可伴发热也可不伴发热,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热性惊厥、各种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

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1-3]宝宝惊厥病理生理小儿惊厥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可以是癫痫性发作,也可以是非痫性发作。

前者为各种原因所致脑细胞功能紊乱, 大脑神经元兴奋性过高,神经元突然大量异常超同步放电,通过神经下传引起骨骼肌的运动性发作。

新生儿惊厥疾病

新生儿惊厥疾病

新生儿惊厥疾病新生儿惊厥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一种症状,是新生儿期常见急症之一,常提示存在严峻的原发病,同时惊厥另一方面可造成脑损伤,是围生期最重要死亡缘由之一,因而应准时诊断和处理。

惊厥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别放电,通常表现为刻板样肌肉活动或自律性转变。

常伴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随着诊疗技术的改进,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后遗症仍削减不明显,故仍为新生儿急救医学中的重要课题。

病因新生儿惊厥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一)发病缘由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学不断充实。

近年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已跃居病因的首位,而感染和代谢因素的比重较早年有所下降。

引起新生儿惊厥的病因许多,依据发生率递减分9类,以前4类最常见。

1.围生期并发症 HIE、颅内出血、脑损伤。

2.感染各种病原体所致脑膜炎、脑炎、脑脓肿、感染中毒性脑病、破伤风、高热。

3.代谢因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低血糖、碱中毒、维生素B6缺乏症、核黄疸、尿毒症。

4.脑缺氧肺透亮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捂热综合征。

5.颅脑特别先天性脑发育不良、颅脑畸形、颅内肿瘤。

6.先天性酶缺陷枫糖尿病、尿素循环障碍、高甘氨酸血症、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异戊酸血症、半乳糖血症、维生素B6依靠症。

7.家族性良性家族性癫痫、肾上腺白质萎缩、神经皮肤综合征、Zellwegen综合征、Smith-Lemli-Opitz综合征。

8.药物兴奋剂、异烟肼、氨茶碱、局麻药、有机磷、撤药综合征。

9.缘由不明约占新生儿惊厥的3%。

值得留意的是,有的患儿可同时有多种病,如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合并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或低钠血症等。

(二)发病机制新生儿惊厥的发生率高,而且其表现形式和脑电图方面也与成人和儿童有很大不同,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易受各种病理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特别放电,和在大脑皮质受损处于高度抑制状态时,又易消失皮质下中枢特别放电或脑干释放现象(brain stem release phenomena)有关。

婴儿惊厥的四大症状

婴儿惊厥的四大症状

婴儿惊厥的四大症状婴儿惊厥在出生到3岁期间,发病率都非常高,而且不容易被家长发现,如果错过了婴儿惊厥的早期治疗,很容易对小儿的脑部造成损伤,而婴儿惊厥一开始并不一定对大脑造成损伤,因此家长要发现得及时,这就需要对婴儿惊厥的症状详细掌握。

那么,哪些症状表明是婴儿惊厥的来临呢?发烧、腹泻等都不能掉以轻心,下面我们来看看详细的介绍。

★婴儿惊厥的症状有哪些?婴儿惊厥在很多时候被人们误认为是脑子有病,事实上,婴儿惊厥不一定是脑子有病,其病因有很多,可能是发烧,或是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缺氧、败血症等,一旦发现惊厥的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婴儿惊厥的症状有哪些:1、新生儿惊厥很少有典型的抽搐,有时只表现为:①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

②口部反复地作咀嚼、吸吮动作。

③呼吸不规则、暂停并伴有皮肤青紫。

④面部肌肉抽动。

⑤少数新生儿表现为:全身或一侧肢体肌肉一阵阵地抽颤或肌肉持续强直紧张。

2、苍白皮肤和粘膜苍白也是一种病态,原因有:①表浅血管收缩:见于环境温度过低或孩子有疾病时。

②贫血:因失血或溶血引起。

3、腹泻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四至六次,外观呈厚糊状,有时稍带绿色,是正常的。

腹泻是指大便稀薄,水分多,呈蛋花汤样或为绿色稀便;严重者水分甚多而粪质很少。

腹泻的原因很多:病毒或细菌感染;喂奶量或乳中含糖量过多;受凉等均可引起。

也有少数孩子是因对牛奶过敏或肠道缺少消化、吸收乳糖的酶所致。

食量过少时大便次数也可增多,称为“饥饿性腹泻”,这时大便较松、色绿、次数虽多但量少,应与其他腹泻相区别。

4、皮肤青紫这是指皮肤呈蓝紫色。

新生儿刚出生时,由于生活环境骤然改变,心肺功能需要调整,皮肤有些青紫,但在出生二十分钟以后应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可能是病态。

引起新生儿皮肤青紫的原因很多:单纯青紫多为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阵阵发青则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严重感染所致。

另外,环境温度低时,小儿会发生唇部及四肢末端青紫,经保暖可随之消失。

新生儿惊厥51例病因分析

新生儿惊厥51例病因分析

例中痊 愈 3 2例 , 好转 7例 , 病死 6例 , 各种原因放弃治疗 6例 。结论 : I H E和 IH为新生儿惊厥的主要 病因。 C
[ 关键词 ]惊厥 ; 生J ; 因 新 L病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 70 5 7 2 ,9 [ 文献标识码 ]A
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 ¨ , 由多种 因素 J可

( 18 ) 1.% 。
( .% )母 亲患 妊娠 高血 压 疾病 、 4 6 7 ; 先兆 子痫 2 1 例, 妊娠 期糖 尿病 1 ; 出生 窒息史 2 例 有 2例 。 12 惊厥 的原 因及与 日龄 的关 系 5 . 1例惊 厥 中新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I ) 8 (53 )颅 内出 H E 1 例 3 .% ; 血 (C 8例 (5 7 )低 钙血 症 7例 (3 7 ) 化 IH) 1. % ; 1. % ; 脓性 脑 膜炎 6例 ( 18 ) 败 血症 5例 ( . % )肺 1.% ; 98 ; 炎 2 ( . %) 低血糖 2例 ( . %) 捂热综合征 例 39 ; 39 ; 1 ( .% ) 不 明原 因 2例 ( . % ) 例 20 ; 3 9 。新 生 儿 缺 氧 缺 血性脑 病 和颅 内 出血 多发 生在 生 后 3天 内 , 生 新 儿 化脓性 脑膜 炎 、 生儿 败血 症 、 生 儿肺炎 多在 生 新 新 后 7天 出现惊 厥 。 13 惊厥发作类型 根据《 . 实用新 生儿学》 新生儿 惊厥 的分 类法 , 微小 型 2 6例 ( 10 ) 强 直 型 2 5.% , 例 ( .% )多 灶 性 阵 挛 型 1 39 , 0例 (9 6 ) 局 限性 1. % , 阵挛 型 1 1例 ( 1 6 ) 全 身 性 肌 阵 挛 型 2 例 2. % ,

小儿惊厥名词解释

小儿惊厥名词解释

小儿惊厥名词解释小儿惊厥是指发生在2个月到6岁儿童中的一种发作性疾病,其特征是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变色(面色苍白或发绀)、肢体抽搐以及可能伴随尿失禁、口吐白沫等症状。

以下是对小儿惊厥相关名词的解释。

1. 惊厥:惊厥是一种以肌肉抽搐及意识丧失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小儿惊厥是指发生在幼儿期的惊厥,通常在发热疾病或其他病因刺激下发作。

2. 丧失意识:在小儿惊厥时,孩子会突然失去意识,无法与周围环境交流或感知刺激。

这可能是由于脑部电信号发生异常导致的。

3. 脑电图(EEG):脑电图是通过在头皮上放置电极,记录大脑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

在小儿惊厥的诊断中,医生通常会使用脑电图来观察脑电活动的异常。

4. 清醒状态:清醒状态是指一个人的意识清晰、能与周围环境交流、能做出有意识的行为。

在小儿惊厥发作时,孩子会从清醒状态突然转变为意识丧失的状态。

5. 痉挛性抽搐:小儿惊厥的典型表现是肢体抽搐,即四肢或身体的某一部分突然发生的不自主的、有节律的肌肉收缩和放松。

这种抽搐通常是短暂的,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6. 发热病:发热病是指因为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身体体温升高的病症。

小儿惊厥通常与发热病有关,尤其是高热。

7. 高热惊厥:高热惊厥是指在高热条件下发生的惊厥。

它是小儿惊厥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在38℃以上的高热病中发生。

8. 帕金森样抬腕:帕金森样抬腕是指小儿惊厥发作时出现的一种特殊姿势。

孩子的手腕呈现出背屈,手指伸直并稍微外展。

9. 引发因素:引发小儿惊厥的因素包括高热、感染、低血糖、脑部感染或损伤等。

这些因素能够刺激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惊厥发作。

10. 镇静剂:镇静剂是一种药物,用于减轻焦虑、镇静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在小儿惊厥发作时,医生可能会使用镇静剂来控制抽搐和恢复意识。

总之,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疾病,其特点是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

对于家长来说,了解小儿惊厥相关的名词解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的发作,及时就医并进行恰当的处理。

《2024年新生儿惊厥发病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2024年新生儿惊厥发病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新生儿惊厥发病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对新生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生儿惊厥的发病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对预防和诊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生儿惊厥的发病情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二、新生儿惊厥的发病情况1. 发病率新生儿惊厥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约占总住院新生儿比例的3%左右,具体发病率受到地区、季节、医疗机构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

此外,对于一些高风险因素的胎儿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其发病率可能更高。

2. 临床表现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肌肉突然出现的无意识抽搐、抖动或震颤等。

严重者可出现口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

若未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新生儿脑部缺氧,对脑发育产生严重影响。

三、预后影响因素分析1. 病因及病理基础病因是影响新生儿惊厥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低血糖、低钙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惊厥,在及时纠正病因后预后较好;而由脑部疾病如脑膜炎、脑出血等引起的惊厥,则可能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害。

因此,准确诊断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2. 病情严重程度病情严重程度也是影响新生儿惊厥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的新生儿,其预后可能较差。

因此,在发现新生儿出现惊厥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改善预后。

3. 早期干预及治疗措施早期干预及治疗措施对改善新生儿惊厥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如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惊厥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而针对病因采取的针对性治疗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则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

此外,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应加强早期干预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四、结论综上所述,新生儿惊厥的发病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新生儿惊厥的评估与处理PPT课件

新生儿惊厥的评估与处理PPT课件
3
病理病因
惊厥发病率—
➢ 新生儿惊厥发病率约为1.5-14/1000活产儿; 出生体重<1500g,新生儿惊厥发生率为25%。
➢ 住院足月新生儿发生率为4.5%-14.5%,早产 儿惊厥发生率为8.6%-27.4%。
➢ 80%新生儿惊厥发生在生后1~2天至生后1周
4
病理病因
惊厥的病理—
➢ 惊厥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过度同步去极化 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阵发性改变。
先天代谢缺陷:氨基酸、有机酸、脂类、糖类、 维生素等代谢缺陷。
10
病理病因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4、药物:
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 等。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 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 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 复正常。
11
病理病因
临床表现—发作类型
强直性发作: 全身性强直发作:四肢强直性伸展,似去大脑
强直;上肢屈曲,下肢伸展,似去皮层状态。 限局性强直性:维持肢体、躯干或颈部的一种
不对称的姿势,如一肢体的伸直/屈曲,伴头、 眼转动。 预示病情严重,有脑器质性病变而非代谢紊乱 引起;常伴呼吸暂停,EEG明显异常。
18
临床表现
微小 型
阵挛 型
强直 型
肌阵 挛型
15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发作类型
微小发作:
眼球短暂而固定的凝视、斜视、眼球震颤及转 动、眨眼、瞳孔散大。
面肌抽搐、咀嚼、吸吮、吞咽动作,可伴流涎。 异常肢体运动:下肢踏板样或踏车样动作、上
肢游泳样或划船样动作。 短暂的发作性肌张力低下,面色苍白眼球上翻。 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血压、呼吸、

182例新生儿惊厥病因分析

182例新生儿惊厥病因分析
国中西 医结合儿科学 2 0 1 3 年1 2 月第 5 卷第 6 期 C h i n P e d i a t r I n t e g r T r a d i t We s t Me d , D e c 2 0 1 3 , V 0 l 5 , N o . 6
1 8 2例新生儿 惊厥病 因分析
波谱 ( MRS ) 证 明, 惊 厥 发 作 可 严 重 损 伤 发 育 中 的
达负荷 量 后予 维持 量 3 ~5 mg / ( k g・d ) 。同时 保持 气 道 畅通 、 监护 生命 体征 、 氧疗、 防治 脑水 肿 、 纠 正低 血糖、 维 持体 液 平 衡 等 对 症 支持 治疗 。如苯 巴 比妥 用量达 3 0 mg / k g , 仍未 止惊 , 改 用苯妥英钠 , 剂 量 1 0  ̄2 0 mg / k g , 亦 可应 用安定 及 水合 氯醛 等 。 1 . 6 观察 指标
1 资料 与方 类 型及 治疗 效果 。 2 . 1 惊 厥 发 病 率 足 月 儿 惊 厥 发 病 率 为 7 . 8 ( 8 3 / 1 O 6 4 ) ; 早产儿 2 1 . 4 ( 9 9 / 4 6 2 ) ; 其 中极低 出生体 重儿 1 0 . 4 ( 1 2 / 1 1 5 ) 。总发病率 I I . 9 ( 1 8 2 / 1 5 2 6 ) 。 2 . 2 惊 厥发 作类 型 微 小 型 7 6例 ( 4 1 . 8 ) , 强 直 型3 O例 ( 1 6 . 5 ) , 多灶 性 阵挛 型 3 8例 ( 2 0 . 9 ) , 局 限性 阵 挛 型 1 7例 ( 9 .3 9 / 6 ) , 肌 阵挛型 2 1 例 ( 1 1 . 5 9 / 6 ) , 脑 电 图记 录 到 的惊 厥 发作 与 临床 发 作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
1.颅内疾病,缺氧缺血,脑出血,脑梗死
2.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
3.代谢异常:低血糖,低钙,低镁,胆红素脑病
4.药物过量中毒
5.先天性畸形:脑积水,脑发育不全
6.家族性良性惊厥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特点
1.多见于早产儿
2.出生6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青紫,呻吟
3.两肺呼吸音减低,重者3天内死亡
X线表现:透亮度下降,内有弥漫性均匀的网状细小颗粒,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
1.Apgan评分:生后1分钟评分4-7分为轻度,0-3分钟为重度
2.生后一分钟内评分为8-10分后又降为7分以下者仍属窒息,若5分钟评分<8分钟,应每五分钟评分一次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分度
轻度:兴奋,激意,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稍活跃,无惊厥,瞳
孔无改变前面张力正常,兴奋症状24小时内明显,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好。

中度:嗜睡,反应迟钝,原始反射减弱,常有惊厥,瞳孔可缩小,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饱满,大多在一周内症状消失。

重度:昏迷,昏睡,肌张力松弛,原始反射消失,惊厥频繁发作,常有中枢性呼衰,瞳孔扩大,或不对称,反应消失,前囟饱满,紧张,症状持续数周,多在一周内死亡,治疗不彻底有后遗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