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

“建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及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2001年省级教改课题。经过近3年多的探索、改革与实践,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把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一批具有显著推广价值的成果。

项目在研期间,课题组成员通过会议等不同方式多次进行研讨改革思路与措施,并就取得的成果及时通过参加国际会议交流研讨及与专家汇报等,受到了一致好评与肯定。现将课题组进行项目研究与实践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总体改革思路及技术路线

(一)改革的思路

1995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根据这段论述,可以知道,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

我校大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同时探索将专业教育、创造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探讨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创造力水平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思路如下:

1.构建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探索提高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构建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第二课堂主要是提倡“读百部名著、观百部名片、唱(听)百首名歌(曲)”并将其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课外科学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2. 探索将专业教育和创造教育结合起来,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创新意识及较高创造力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①以开设创造学系列课程为主要内容,将创造教育贯穿到大学教育的始终,对学生进行强化性的专门训练,探索强化开发创造力的模式。

②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主线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内容包括科技作品、创业计划竞赛、网页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以及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形式的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院校科技作品大赛、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并建立严格的奖励考核制度。

③以课堂课程教学为重点的开发创造力实验研究。针对具体课程具有特定的规律和方法,研究该课程(如物理)科学中的创造过程、创造原理及其创造思维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旨在最大限度的启迪、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

(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

1.以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管理工程与科学学院等全体同学为试点培养对象。制定《安徽工业大学素质教育考核评定实施方案》。在同学中开展“读百部名著、观百部名片、唱(听)百首名曲”活动。考核成绩是评定奖学金、综合成绩评定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2.制定《安徽工业大学“创新能力试点班”实施方案》。在试点学院成立“创新能力试点班”,进行六个学期的创造学教育,全面传授创造学原理和创造技法。加强“每日一设想,每日一观察,每周一交流,每学期一创意,每人一项专利”的要求。

3.课题组成员定期讨论,初步建立可操作化的、可量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并立即投入实践应用,在实践探索中,依据教学反馈原则,反馈同学意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4.每年组织一届大学生科技文化作品竞赛活动。内容包括科技作品、创业计划竞赛、网页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制图竞赛以及读名著、观名片、唱名歌比赛等。

5.依托创新实践基地,同学们的创新设想、专利项目等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自己动手完成。

6.课题组主要成员担任班主任工作,会同年级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情绪变动和其它随机因素,积极地、热情地、创造性地启发、开导同学,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

7.课题组成员定期开会,汇同兄弟院校的研究成果,探讨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指导原则、具体内容及实现该内容的基本途径。

二、课题的总体设计

(一)目前国内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方面现状

目前,人文素质教育经历了从工作试点到政府决策、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总结、从舆论宣传到全面实施的过程,国内部分理工院校已全面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并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践探索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各院校成立了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委员会)、增设校内文化景观、新建文化素质教育校外基地,开办各类讲座、学术活动,让艺术团体走进校园,形成了领导重视,队伍合理,措施健全,认识充分的大好局面。但由于各种因素,仍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论研究多,建立具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较少。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2.建立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较少。

3.如何在第二课堂中开展体现人文素质内涵的且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形式较少。

4.如何在第二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有待提高。

5.建立可操作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尚缺乏。6.如何在2500课时主课堂内开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将专业教育、创造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

7.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纳入到教学计划和考核系统中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缺乏。

8.研究已具备全面素质的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并据此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机制尚未建立。

(二)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目标定位

1.在我国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原则,

构建出适合国情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2. 研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实现该内容的基本途径。研究结合第二课堂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实现该内容的基本途径。

3.研究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实现该内容的基本途径。研究结合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实现该内容的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4.研究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即素质教育的目标。建立可操作化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即研究如何将抽象的、原则的、概括的教育目的如何转化为具体的、生动形象的、可以量化的、可以监测的一个个具体的素质目标。

5. 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反馈原则不断调整与完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

6.研究在第一课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将专业教育、创造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想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修养。

7.研究名著作品、优秀影视作品、歌曲欣赏(吟唱)对人全面素质形成的影响;论证优秀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及歌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同学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培养计划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培养方案。具体如下:

各学期学分数类序学时学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号型1

2

3

4

5

6

7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