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刘忠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学习正比例意义时,学生了解了书上例题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自己对正比例的理解,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发言,不及早的对学生的发言下结论,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充分的表达出来,尽管学生观察、归纳的程度不一,但确实符合学生的认知,从中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情况。课堂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的这种探索精神,对理解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指导,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达到真正理解正比例意义的教学目的。
学习正比例的意义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新概念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时让学生主动找出和正比例有关的应用题由学生自己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从而真正掌握正比例的意义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时间地点段庄小学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主发言人穆秋菊发言主题确定位置教学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兀确定位置教学注意点
3、在讲解了正比例的意义后,在学生还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的时候,教师又忙不迭的给出判断题,人为地进一步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混淆。也许在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后可以先出一组成正比例的例子,以帮助学生巩固正确的认识,再出示反例以进一步明确认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备课主题:本集体备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针对这个单元,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讨论,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初步概念和应用。
二、备课过程:1. 教材分析:首先,我们对第四单元的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了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我们认为,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学情分析: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与乘法相关的知识,但是对乘法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2)能够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2)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教学过程: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出乘法的概念;(2)讲解例题,让学生了解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3)进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认识;(5)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所学知识。
6. 教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我们准备了以下教具:(1)PPT课件;(2)实物展示台;(3)小棒、圆片等教具。
7. 教学反思:在集体备课结束后,我们对整个备课过程进行了反思。
我们发现,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更加合理。
但是,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讲解例题时,我们需要注意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进行课堂互动时,我们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
学 月
第 月
年 级
五年级
学 科
数学
主备人
集体备
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单元整体解析
单元主题
小数混合运算
单元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憝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律以及小数加、减、乘、除法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全单元为1个小节:小数混合运算。在本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1个数学文化“田忌赛马的故事”。
本单元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4个例题及多数习题的设计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并且是要用小数混合运算进行运算的事例.充分让学牛咸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1、例2均通过两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小数混合运算与憝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例3的情境具有开放性;例4则侧重于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本单关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及生活经验与学习新知的关系即将学已堂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识和其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便干学生自士发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单元关
键能力
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小数混合运算。
单元课
时安排
4课时
单元进
度时间
第12周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憝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律以及小数加、减、乘、除法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律已经学习过了,但孩子们在运算律的运用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对运算律的运用还不熟练。
单元基础知识掌握重点、考点、易混点、易错点
单元课
时预设
“小数混合运算”一节安排了4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2个练习,主要引导学生在整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与小数混合运算产生联想,进而促成知识的迁移。建议用4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学例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和练习十七第1~4题;第2课时,教学例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和练习十七第5~10题;第3课时,教学例3,例4,完成课堂活动和练习十八第1~3题;第4课时,复习巩固,完成练习十八第4~7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出席人
预案
课题
项目
内容 记录
活
动
过
程
目标
设计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导学
过程
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四年级
学科:数学
岞山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学科:
岞山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
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第周星期月日活动地点办公室
主持人
出席人
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预案
课题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项目
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录
活
动
过
程
目标
设计
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能用工具画出一组平行线和已知直线的垂线,初步体会平行线和垂线一些特征。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重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难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及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导学
过程
内容
1、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创设有趣的学习的兴趣。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知,去体验。
4、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第周星期月日活动地点
(完整版)集体备课记录表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年级学科备课组
六年级数学教研组
备课时间
2015年4月2日
备课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
课时数
15课时
出席教师
申先群、杨忠智、杨晓玲、杨绍学、欧政英、周荣智、罗明英、杨蕾
主备人
申先群
记录人申先群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 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 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习, 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 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
及环节设计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 环节设计:尝试一一发现一一归纳一一运用。
教学中
应注意的冋题
1、教学时,要充分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资源,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 联系。
2、要注重问题的探索性,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本单兀(早节)
知识侧重点
观点的启家教育。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数量关系掌握不牢,对单位间的相互转化不 够熟练,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例的意义,参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 的实例,参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 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摆弄实物,对几种基本的立体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不要提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等。
辛寨镇中心小学
第四单元备课(集体备课)记录纸
年级
一级
科目
数学
发言人
李花刘祖俊
单元名称
认识图形(一)
时间
2014.9.25
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摆各种立体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立体图形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让学生通过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摸一摸等活动,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教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
知识结构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一年级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这一单元中,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2.因为立体图形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材编排注意突出以下特点。认识立体图形的编排特点:教科书第34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举出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物:纸抽、肥皂、魔方、易拉罐、笔筒、足球、漏斗等。先进行简单的分类,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然后再抽象出其一般的几何形体,给出几何名称;教科书第35-36页,安排了四个做一做,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辨认出这些立体图形,并能进行表述(如: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3.这一部分内容共同的编排特点。(1)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教材设计了若干活动,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蕴含在活动中,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这也反映了几何学习的一个特点。(3)选取的题材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活动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时间:2022年3月10日地点:xx小学一年级教室参与人员:一年级所有数学老师主持人:王老师一、备课目标本次备课的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识别数字,认识数的顺序,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备课内容1. 数字识别- 利用教学软件或课件展示数字卡片,供学生观察和识别。
- 设计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方式巩固数字的识别,如数字拼图、数字猜谜等。
2. 数的顺序- 制作数的顺序卡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按卡片上的数字顺序进行排列。
- 进行数的顺序游戏,例如数字连线游戏,让学生根据提示将数字连起来,锻炼数的顺序意识。
3. 简单加法运算- 引导学生通过教学卡片和教具认识加号和加法的概念。
- 制作加法练习卡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
- 设计加法游戏,如教师出示数学题目,学生用手中的卡片或教具进行计算。
4. 简单减法运算- 引导学生通过教学卡片和教具认识减号和减法的概念。
- 制作减法练习卡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
- 设计减法游戏,如教师出示数学题目,学生用手中的卡片或教具进行计算。
5. 知识巩固和拓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讨论,通过分享和合作,巩固所学的数字识别和简单运算技能。
-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继续进行相关的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备课方法和策略1. 教学手段多样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教学软件、课件等,以图表、图片等形式呈现数字和运算题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制作教学卡片、教具等视觉辅助材料,便于学生观察和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2. 情景教学法- 设计具有情境的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3. 合作学习- 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互动讨论,在共同合作中建立信心和提高学习效果。
4. 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和辅助材料,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教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案编写者教学用课时八学案使用者第周星期用教学目标课(章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目标第一课时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第二课时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第三课时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第四课时理解、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第五课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第六课时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第七课时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八课时激情引趣、知识回顾——整理知识、形成网络——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单元训练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本单元训练难点: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学准备与手段课件、卡片、米尺数位顺序表、平均分好的正方形、纸条两张空白卡片、一支水彩笔。
集体备课时间年级科第周星期集体备课共性意见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这里教材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加强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书分母是10、100、10000……的分数,了解小数的记数单位以及单位间的进率,从而清楚地了解小数为什么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
五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1、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
2、方案设计合理,体现公平和可操作性。
教学难点是:方案设计合理,体现公平和可操作性。
三、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窗让学生欣赏画面,感受生活。
2、借助有趣的活动和直观图示进行学习。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自主学习新知识。
3、借助课件、投影、学具,圆形卡片、转盘及有趣的活动和直观图示进行学习。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3、全班交流,小组展示。
教师点拨内容
1、结合具体实例,根据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
2、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培养思考的有序性的创新意识。
作业
内容
教材58页第2题 教材第58页第4题
配套练习册适当选取
问题
困惑
备注:可以是针对一个单元或信息窗的整体备课设计,也可以是某一个课时的备课)
中心发言人发言材料
集体修正
主
要
过
程
一、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结合具体实例,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由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相对抽象,因此,要引导学生借助有趣的活动和直观图示进行学习。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
2、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培养思考的有序性的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1、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
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九年级第四章
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九年级第四章引言本文是关于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记录,记录了第四章的备课过程和教研讨论的内容。
本次备课的主题是“平面中的图形与变换”。
备课内容目标本章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1.辨别和绘制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和菱形等图形;2.理解平面上的基本变换,如平移、旋转和翻转,并能将其应用到图形的变换中;3.利用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计划•第一节课:引入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能够分辨和绘制这些图形,并能够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第二节课:引入正方形和菱形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够分辨和绘制这些图形。
•第三节课:引入平面上的基本变换,如平移、旋转和翻转,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变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第四节课:通过综合素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平面变换的理解。
资源准备•教材:九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
•教学PPT:将相关图形和变换的示意图整理成PPT,方便呈现给学生。
•白板和马克笔:备课时记录重点和备课笔记,教学时进行板书。
•学生作业册:布置练习题和作业。
教研讨论学生困惑与解决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讨论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困惑和学习难点。
以下是教研讨论的主要内容:1.学生可能对于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和菱形的区分和绘制存在困惑。
教师们提出通过实例和图形示意进行讲解,并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2.学生对于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教师们决定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这些概念,并设计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3.学生在应用平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应用困难。
教师们决定布置一些综合素材作业,让学生进行综合运用,加深对平面变换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策略教研讨论还涉及到了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讨论。
以下是主要讨论的内容:1.引入问题解决方法:教师们认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问题和选择合适的方法。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日期:[填写日期]
会议概述
本次集体备课会议旨在讨论小学数学课程相关内容,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师资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会人员
- [姓名]:[职务/教资]
- [姓名]:[职务/教资]
- [姓名]:[职务/教资]
(按实际情况填写参会人员名单)
讨论内容
1. 本学期数学教案设计和教材选用建议
2. 数学教学难点与疑惑分享
3. 优秀案例介绍和经验分享
(按实际情况填写讨论内容)
决定事项
1. 下次集体备课时间:[填写时间]
2. 下次备课讲师:[姓名]
3. 配置数学教具:[具体要求]
4. 组织小组研修活动:[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按实际情况填写决定事项)
其他事项
- 提醒参会人员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具
- 鼓励参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教学经验- 提醒参会人员确认下次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按实际情况填写其他事项)
下次集体备课
- 日期:[填写日期]
- 地点:[填写地点]
会议记录者:[姓名]
(记录者填写自己的姓名)
---
以上为本次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请参会人员核对并签字确认。
[空行留给参会人员签字]。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至五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至五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至五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时间 XX年x月x日学科主备人参加人员讨论内容数学陈必举地点年级发言主题办公室一年级第四至五单元教学要点分析第四单元认位置一、本单元的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安排1课时教学二、本课的教学知识点: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三、本课的重点难点:辨认左右方位四、学生已有基础、经验:由于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这些方位,而且很易界定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上下,所以对于前后、上下,教材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认识,获得经验本单元教学方位知识,让学生联系直接经验,以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去辨析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五、教材说明:例题里画出的小朋友与学生同方向,因而关于左右的判断是一致的图中小明的右边也是学生的右边,小红的左边也是学生的左边,教学不会发生混乱编排的思考题里,面对面的两个人分辨左和右,结果是不一致的图画中尽管人们上楼梯与下楼梯都要靠右边走,由于上楼与下楼的朝向不同,所以分别走楼梯的一侧与另一侧那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靠自己的左边走下楼梯,因而走错了思考题是一部分有学习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材料,让他们初步涉及稍复杂的辨别方位的内容,不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学建议:讨论内容1.例题的教学活动分四步展开让学生分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更是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这两句话描述课桌上数学书和练习本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应该用“×在×的×边”这种完整的话描述而且,如果甲物体在乙物体的右边,那么乙物体就在甲物体的左边( 3 ) 要求学生在例题的情景图里寻找两个物体,用“左边”和“右边”说出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继续丰富识别左右的体验,初步学会像这样的判断与表述( 4 )让学生“看图再说一说”,应该以说左右为主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醒学生联系自己的肢体做出关于左或右的判断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经常需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想想做做”第1题设计的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材的设计意图“想想做做”里的其他练习题,凡涉及左右的时候,都要提醒学生先想想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清左边和右边,然后回答问题或进行操作六、调整意见:课本练习题尽量安排在课堂上辅导完成,结合本班学生掌握情况相机安排一些课本作业补充习题按课时完成相应部分的练习讨论内容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数的教材分析本单元导读:本单元教学10以内的数认识,主要有0-10共十一个数的意义、读写、大小关系等内容分认识1-5各数,认识0、认识6~9各数,认识10等四段安排在认识1~5 各数后,插入几和第几的教学,在认识0后,插入=、>和<的教学,全单元编排了七道例题、六个’“想想做做’两个练习等内容10以内的数都比较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教材把1~5各数和6~9各数相对集中起来教学,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适时安排几和第几,=、>和<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理解数的意义0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含义10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1-5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3、让学生养成认真写数的习惯学生已有基础、经验:1~5各个数字都比较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特别是3和5 教学难点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教具准备:主题图、计数器学具准备:圆片讨论内容教材解读:学生认、读、写1~5各数并不困难,但初步形成这些数的概念却不容易,后者是教学的重点认识1~5各数1讲述画面内容教师节到了,同学们有那个气球和鲜花布置会场,台上有的小朋友在跳舞,有的小朋友拉手风琴,真是热闹极了2指导图意数出图中小朋友和各种动物的个数3用数表示物体的数量,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借助图形使抽象数字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同时使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数量关系表示方法~5各数序,用数珠拨一拨,明确1~5各数排列顺序方法,通过直观来理解:1添1是22添1是3……并从图中、发现规律知识归纳:1 数量是1~5的物体,都可以用1~5各数来表示2 从1~5各数的排列顺序可以看出:相邻两个数相差1;相邻两个数中,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11~5的书写方法书写时,根据每个数的形状,在日字格里正确、规范、工整地进行书写知识巧记:“1"字像铅笔细又长,“2”字像小鸭水上漂,“3”字像耳朵听声音,“4”字像小旗迎风飘,“5”字像秤钩称东西课本练习题尽量安排在课堂上辅导完成,结合本班学生掌握情况相机安排一些课本作业补充习题按课时完成相应部分的练习讨论内容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几和第几,有时表示物体的次序教学几和第几,在生活中恰当地应用数,可以加强对数的认识学生在认识1~5各数时,已经能够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几和第几,要懂得第几的含义,区分几和第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①例题中先数出有几个人排队买票,再数出戴帽子的男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在数的活动中感知几和第几的含义,初步体会它们的区别②“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涂4个和涂第4个的操作与比较,进一步体会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讨论内容③“想想做做”其他题,应用几和第几的知识回答实际问题所有学生都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几和第几的现象与问题教学几和第几,要提取这些现象,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理解在例题里,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数出一共几个人排队,怎样数出两个男孩分别排在第几明白前者要数队伍里所有的人,后者只要数到那个男孩为止体会“5个人”表示队伍的总人数,“第5个”表示不戴帽子的男孩在队伍里的位置同样,“想想做做”第1题里涂4个和涂第4个,从两次涂的个数不同,两次涂色的灯笼表示的意思不同,体会几和第几的区别正确表述或判断第几要联系方位,离开方位讲的第几往往是不确定的教材中有三种情况:一是规定了方位,如“从左边起”涂第4个,“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二是遵循生活习惯如在队伍里一般“从前往后”数,楼房的层数都是“从下往上”数三是允许多样,给学生空间如猴子捞月亮的图中,戴帽子的那只猴,可以是从上往下第2只,也可以是从下往上第4只教学时,除已经约定俗成的外,讲第几的同时,应该讲方位知识归纳:“几个”是指的人或物体一共有多少,“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课本练习题尽量安排在课堂上辅导完成,结合本班学生掌握情况相机安排一些课本作业补充习题按课时完成相应部分的练习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认识0着重教学“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这个内容安排例题3和试一试两道题,例3里三只兔都采到了蘑菇,分别用3、2、1表示蘑菇的个数还有一只兔没有采到蘑菇,可以用0表示个数学生在这个情景中体会0也是一个数,它的产生也是计数的需要试一试中,地上原有4个萝卜,都拔掉后,地上一个萝卜也没有,让学生用0表示萝卜的个数从4个到0个,渗透了“有”与“无”的相对关系,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结合直尺教学0直尺上有0-5六个数,0在直尺的左端,直观显示出0在直尺上的意思:从这里开始这是数轴上表示数和用直尺量长度必须具备的认识从0开始,向右依次是1、2、3、4、5,按顺序整合了0-5各数,这也是“想想做做”第3题按顺序写数的基础“想想做做”第4题展示了0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只要学生有所体会,不必解释其中0的具体含义 0的写法书写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园滑不能有棱角知识巧记:数字“0”像鸭蛋,上下长,左右扁;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课本练习题尽量安排在课堂上辅导完成,结合本班学生掌握情况相机安排一些课本作业补充习题按课时完成相应部分的练习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教具准备;主题图,动物图片,圆片学具准备:圆片,三角形、正方形图片教材解读:=、>和<都是数学里的关系符号本节教学中,除了要帮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数学概念,认识和使用这三个符号外,还要培养符号化思想同样多1从主题图中观察描述画面内容2比较两种动物数量的多少,体会同样多把小兔和小猴图片一一对应地摆放小兔和小猴的数量同样多,可以用“=”连接,即4=4 知识归纳:1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比较时,谁也没有多余,这种物体的数量就是同样多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如果这两个数相等,用“=”连接比多少1 从主题图中观察理解题意图中由5只小松鼠,3只小熊,要求谁多谁少,就是比较两种动物数量的多少2比较两种动物数量的多少,用实物直观展示5只小松鼠的数量比小熊多 3只小熊的只数比小松鼠少3认识“>”和“<”教材把>和<同时教学,5>3和3<5都表示松鼠与熊的只数关系,让学生体会符号和关系的表达是可以转换的这些都是最初步的符号化思想4指导书写知识的延伸:“想想做做”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加强数的概念两道题设计成两个认知层次,第1题在图形直观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题目要求先“摆一摆”,目的是经历两种图形对齐着排排、比比的活动,体会并初步学会这种比较的思想方法第2题没有具体情境的支持,直接比较数的大小,可以借助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里获得的经验,也可以依据数的排列顺序进行思考,使数的概念得到再次加强知识归纳: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当两个数不相等时,用“>”或“<”表示知识巧记:大口对大数,小尖对小数,大口在左大于号,大口在右小于号课本练习题尽量安排在课堂上辅导完成,结合本班学生掌握情况相机安排一些课本作业补充习题按课时完成相应部分的练习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认识6-9练习课教学目标:1、经历从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能用6~9各数表示数量是6~9的事物,并正确书写6~92、掌握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学生已有基础、经验:认识0-5各数的读、写及意义,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教学重点:能用6~9各数表示数量是6~9的事物教学难点:能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准备:主题图,计数器学具准备:小棒教材解读:认识6~9各数1描述画面内容老师带领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地上有9个玩具小动物,有一个小朋友在套圈,还有一些小朋友在为套圈的小朋友加油呢!2理解题意要求数出各种事物的数量,可以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依次数出画面上的事物个数3解决问题学生已认识了0~5各数对认数的方法也有一些体会教学6~9各数时,可以引导独立进行观察、数数、摆图片、拨算珠、并互相交流经历用物表示数和用数字表示数两次思维的提升知识归纳:数量是6~9的事物都可以用数6~9表示6~9各数的书写方法书写6~9各数要找准起点,按顺序一笔写成,要写的流畅工整知识巧记:6像豆角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 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来盛饭 6~9各数的顺序1看计数器拨珠子几添1是几,比原数多1 2观察直尺图找出6~9各数的顺序3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第1题丰富对6~9各数的体念;第2题在操作中建立数学内容的思考,对建立数的概念十分有益知识归纳:相邻的两个数,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1,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1 课本练习题尽量安排在课堂上辅导完成,结合本班学生掌握情况相机安排一些课本作业补充习题按课时完成相应部分的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樊川中心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资料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备人:许嫦娥时间:9.22 单元名称表内除法(一)集体备课地点办公室参加人员许嫦娥、侯艳、王锡华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正确读、写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用除法算式的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和探索用口诀求商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乐于与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难点:理解除法含义和用口诀求商重点:理解除法含义和用口诀求商本单元与各学段内容之间的教学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1.乘法的初步认识(本册第三单元);2.1~6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乘法计算(本册第三单元);3.简单的乘法实际问题(本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1.认识平均分;2.除法的初步认识;3.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4.应用除法的含义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1.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本册第六单元);2.继续应用除法的含义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3.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下册)4.除法计算本单元教学的建议1.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
2.联系实际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对平均分的已有认识,逐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张探索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4.注意通过比较与交流,沟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认识。
本单元每个例题的分析及教学设想(1000字左右,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小数的意义》集体备课 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时间
地点
主备人
参加
人员
四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备课主题
小数意义
重点
难点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重难点
突破及
措施
(主备人)
1.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3.培养语言表达的概括性、准确性
4.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5.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重难点突破及措施
(集体讨论)
4.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5.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主备人)
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第33页做一做。
2.第36页练习九第1题。
3.填空:
0.6里面有6个( );再增加( )个0.1就等于1。
0.25里面有( )个0.01。
32个0.001是( );32个0.01是( );32个0.1是( )。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集体讨论)
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表XXX二〇一五学年第2学期集体备课记录组别:三年级数学组任课教师:216年2月XXX集体备课记录时间年级备课内容2016年2月29日三年级地点备课组长办公室科目出席人员数学三年级下册备课计划制定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完整的数学表达为研究主线,以二年级数学组为单位进行,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谈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深入开展教学创新,将创新思维教学引入课堂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集体备课,每学期不少于7次,时间为每周一下午放学后,每次集体备课时间不低于40分钟。
2.备课组长提前一周确定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准备集体备课的内容。
3.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
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每课课时分配,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重点放在备教学设计上,研究课堂教学结构,研究课堂教学环节,研究教学手段的利用,研究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方法等。
力求教学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学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组内每位教师主动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己见,充分会商研究,推出改进意见。
(会商教学进程中碰到的各种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
5.中心发言人综合大家意见,改进教学设计,供本组全体教师参考。
6.其他教师在这一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修改、补充、总结和反思,终究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7.集体备课结束后做好记录。
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主讲人主备课文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平移和旋转》电影院《有多重》《面积》《分一分(二)》具体安排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小小鞋店》XXX集体备课记录时间年级备课内容2016年3月18日三年级地点备课组长办公室科目出席人员数学第二单元主备:《平移和旋转》1.借助折一折,看一看等操作活动,体味轴对称图形的特性;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第四单元解决问题记录表
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数学产生兴趣,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1,例2
学习目标:
1.会用连乘或连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连乘或连除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
3.会用连乘或连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学习难点:掌握连乘或连除的计算方法。
典型习题:
或拓展习题
单元
内容
说课人
时间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第4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连乘或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部分,用先除后乘或先乘后除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整理与复习。
单元目标
1、会用两步计算解决连乘、先除后乘(或再除)与先乘后除等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培养学生能抓住“不变量”解决问题的意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提取、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抓住“不变量”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3,例4
学习目标: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能抓住“不变量”分析并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提取、筛选信息的能力,渗透对应思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张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合理筛选、有序思考、完整解答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析能力,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即“学数学,用数学”。
单元重点:
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析能力,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单元难点:
用两步计算解决连乘、先除后乘(或再除)与先乘后除等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培养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老师: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必须依赖于过程的经历,在教学设计时应关注到这一点。应该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观察提问——计算比值——发现规律——得到比例——类比拓展”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2.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会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获比例尺以及正比例、反比例解决问题,都是比例知识的有效应用。在教学中,应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比例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分析的方法和解答的步骤,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条理性。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与核心,是后续学习的有效支持。比例的意义是学习正比例、反比例知识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比例和进一步研究比例问题的基础,直接涉及解决问题的效率。正比例和反比例是重要的数学模型,体现了基本的函数思想,对学生代数思维的发展十分有益。比例的应用,是在更高水平上对一些特殊的实际问题以及原来遇到过的数学问题运用代数方法进行分析与解答,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在数学思想方法的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
××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时间
2023年3月25日
地点
六年级教师办公室
科目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课题
第四单元 比例
主持人
×××
记录整理
×××
主备教师
×××
参加人员
教育集团所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及分管领导
讨论记录
一、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难
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
准备
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个人补充完善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探索口算的方法。
2.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注重联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
安排
本单元共9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重难点
分析
1.重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2.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学
准备
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个人补充完善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3.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3×25×46×7 30×250×46×70300×2500×46×70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一、谈话引入。
星期天,淘气、笑笑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的附近商店里,他们买了好多东西,想请大家帮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你们愿意吗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明确游泳圈每个12元,球每个15元)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三年级主备人:马秀梅时间:2014-9-25
单元
内容
乘与除
单元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汇总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
策略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口算乘除法,主要为第四单元,第六单元笔算除法打基础。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这些内容的学习安排在小树有多少棵,需要多少钱,两个情景活动之中。第二部分是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这些内容的学习安排在参观科技馆和植树两个情景活动之中。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4)探究“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2 .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经找到的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进行巩固。
(2)学生探索进位口算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爱新小学”的师生,下个月要来我们这里参观,我们给小伙伴们准备了一些礼物。磁力板显示图片:笔记本4元、铅笔盒21元、书包56元、字典42元、故事书13元。教师说明:每个同学只能选购一种东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礼物?要送多少个?需要多少钱?(小组活动)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